#

中草药赤白,中药处方中出现并开名如赤白芍30克应如何称取

  • 来源:网络
  • 作者:网络
  • 时间:2022-11-01
  • 516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药处方中出现并开名如赤白芍30克应如何称取

你好!各15g打字不易,采纳哦!
各三十克

中草药赤白

2,你好请问中药材里面有没有大者赤白这2味药材那里又有卖呢急

病情分析:没有听说中药里面有这两种药材。指导意见:根据你说的情况,怀疑是当地的草药名字,药店可能没有。

中草药赤白

3,中药赤白菟各10克什么意思

你问的应该是赤白芍,就是赤芍和白芍各10克。

中草药赤白

4,草药赤白脂的功效及作用

没有赤白脂,大概是赤石脂吧,你看看下面,对照一下药名:赤石脂 别名:赤符、红高岭、赤石土、吃油脂、红土赤石脂归经:脾;胃;心;大肠经 功效分类:收涩药;生肌药 炮制方法:煅石脂:拣净杂质,碾成细粉,用醋和匀,搓条切段,晒干,置坩埚内,在无烟的炉火中煅红透,取出,放凉;赤石脂,研如粉,新汲水飞过三度,晒干用。 性味:甘;涩;酸;温;无毒 功效:涩肠;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生肌 考证:出自《神农本草经》。科属分类:铝化合物类 主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遗精;崩漏;带下;溃疡不敛;湿疹;外伤出血

5,赤白芍的选方及作用

  赤芍药气味苦平,无毒。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病疲,止痛,利小便,益气。下面我为你整理了赤白芍的选方,欢迎阅读。   赤白芍的选方   ①治妇人胁痛:香附子四两(黄子醋二碗,盐一两,煮干为度),肉桂、延胡索(炒)、白芍药。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调,无时服。(《朱氏集验医方》芍药汤)   ②治下痢便脓血,里急后重,下血调气:芍药一两,当归半两,黄连半两,槟榔、木香二钱;甘草二钱(炒),大黄三钱,黄芩半两,官桂二钱半。上细切,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温服。(《素问病机保命集》芍药汤)   ③治妇人怀妊腹中疞痛:当归三两,芍药一斤,茯苓四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芎藭半斤(一作三两)。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   ④治产后血气攻心腹痛:芍药二两,桂(去粗皮)、甘草(炙)各一两。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圣济总录》芍药汤)   ⑤治痛经:白芍二两,干姜八钱。共为细末,分成八包,月经来时,每日服一包,黄酒为引,连服三个星期。(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⑥治妇女赤白下,年月深久不差者:白芍药三大两,干姜半大两。细锉,熬令黄,捣下筛.空肚,和饮汁服二钱匕,日再。(《广利方》)   ⑦治金创血不止,痛:白芍药一两,熬令黄,杵令细为散。酒或米次下二钱,并得。初三服,渐加。(《广利方》)   ⑧治脚气肿痛:白芍药六两,甘草一两。为末,白汤点服。(《岁时广记》)   ⑨治风毒骨髓疼痛:芍药二分,虎骨一两(炙)。为末,夹绢袋盛,酒三升,渍五日。每服三合,日三服。(《经验后方》)   赤白芍的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d-儿茶精和没食子酸乙酯有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2、护肝作用对四氯化碳、黄曲霉毒素B1、D-半乳糖胺所致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3、解痉作用对肠管和在位胃运动有抑制作用,显著对抗催产素引起的子宫收缩

6,中医如何治赤白带下

正常的白带应该是乳白色或无色透明,略带腥味或无味;其分泌量、质地受体内雌、孕激素水平高低的影响。正常人的阴道呈酸性环境,一般的不容易感染,但是因为阴道和外界环境开放,在身体抵抗力低或者是性生活不洁及不注意卫生的情况下很容易感染,所以女性朋友在发现自己有如果平时白带无原因地增多,或伴有颜色、质地、气味的改变,就应该提高警惕来医院做详细的妇检及分泌物常规明确诊断,然后再尊医嘱对症对因进行用药治疗,必要时两个人同时治疗为好,千万不要自行盲目的用药以掩盖了自己真实的病情。对于阴道炎个人观点是拒绝单纯的抗菌素治疗,可以采取活氧消毒+阴道菌群置换,效果好,治疗辙底
中医认为是肝郁化热,脾虚聚湿,湿热下注,损及冲任、带脉,以致白带夹胞络之血混杂而成赤白带下。治宜疏肝健脾,清热利湿,方用清肝止淋汤,或用加减逍遥散

7,中药赤消是什么

  你好!应该是赤硝吧?赤硝是一种硝石的粉末,主要成分为硝酸钾。   功用主治:破坚散积,利尿泻下,解毒消肿。治痧胀,心腹疼痛,吐泻。黄疸,淋病,便秘,目亦,喉痹,疔毒,痈肿。   在茅山术中属阳,效果好于朱砂,但比朱砂珍贵许多,所以民间法事大多以朱砂替之,只有王室或显贵才有实力在法事中使用“赤硝”。   附鳖甲煎丸原方:〖方源〗 《金匮要略》   〖组成〗 鳖甲 炙,十二分 桃仁 二分 柴胡 蜣螂 熬 各 六分 乌扇炮 黄芩 鼠妇熬 干姜 大黄 桂枝 石苇 去毛 厚朴 瞿麦 紫葳 阿胶 各 三分 蜂窠 炙 四分 赤硝 十二分 芍药 牡丹去心 虫 熬,各五分 人参 半夏 葶苈 各一分   〖用法〗 以上23味药,为末,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现代用法:取灶下灰三斤,黄酒10斤,浸灰内滤过取汁,煎鳖甲成胶状,其余二十二味共为细末,将鳖甲胶放入炼蜜中,和匀为小丸,每服3g,每日三次。〕   〖主治〗 疟疾日积不愈,胁下痞硬有块,成为疟母。   〖功用〗 消痞化积。   〖运用〗   1.本方为消症化结之名方。以胁下癖块,触之鞭痛,推之不移,舌黯无华,脉弦细为证治要点。   2.常用于治疗肝硬化、肝脾肿大、肝癌等病,符合上述证治要点者。   〖运用〗由于本方长于消症散结,扶正之力不足,若症结而正气虚甚者慎用。

8,赤白芍的药用价值

研究中药历史和中药材品种考证的现实意义之一,就在于为临床实际用药提供参考。芍药历史的复杂性表现在古方(汉代张仲景的芍药甘草汤、桂枝汤、黄芩汤等)中的“芍药”已经名存实亡,没有一个现在的中药方还用芍药之名,但究竟该用赤芍还是白芍,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还有,一些古方中的“白芍药”“赤芍药”并不等同于现代的赤、白芍,同样存在如何对应的难题。如果从文山书海中去寻求答案,结果只能是剪不断,理还乱;如果采取唯物求实的方法,则问题就迎刃而解。现代中药白芍(药用栽培芍药)的生产是明末清初以后的事情(亳白芍、杭白芍、川白芍名出自1935年《药物出产辩》,四川中江白芍栽培始于19世纪初)。花卉史称,观赏芍药的栽培始于魏晋而盛于唐宋。显而易见,张仲景时代没有现代白芍,其所创制的含芍药的方剂拿到现代来应用均宜以赤芍当之。唐宋元明的千余年间是“白芍药”和“赤芍药”的混沌阶段,李时珍有“今药中所用,亦多取扬州者”之言。扬州芍药是花卉,入药倍受医家的质疑。也就是在宋代,陈承在《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一书中就指出过:“今世多用人家种植者,乃欲其花叶肥大,必加粪壤。每岁八九月取根分削,因利以为药。今淮南真阳尤多,根虽肥大而香味不佳,入药少效。”由此可见,古代医药学家提到“白芍药”,如果是开白花的野生芍药那就是现代的赤芍;如果是花卉芍药,其花岂止白色和红色(宋代三部《芍药谱》记载花卉芍药品种多达三十余种)。所谓“根之赤白,随花之色也”是脱离实际的,在药材生产上缺乏可操作性,在功效上缺乏科学性。历史发展的结局给此说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也嘲弄了现代自以为是、不懂赤芍和白芍的人:赤芍开花竟然洁白无瑕,而白芍却开的是鲜艳的红花。

9,赤白芍的概述

花卉芍药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而赤白芍药对不少专业人士来说也有所不知,甚至犯知识性或科学性的错误。所谓赤白芍药,即中药赤芍(古称赤芍药)和白芍(古称白芍药)的合称。国家标准的和大学教科书规定的赤芍和白芍均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的干燥根,但它们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却大相径庭。一个物种成为两种效用很不相同的中药,实在不可思议,让人匪夷所思。究竟是博大精深,还是故弄玄虚。实有必要且迫切需要向受教育者、使用者和其他学科说清楚、讲明白,至少要把问题的尖锐性和挑战性提出来讨论和研究。芍药始出中岳山谷,今白山、蒋山、茅山、淮南、杨州、江浙、吴松处处有之,而园圃中多旖植炙。春生红芽,花开于三月四月之问,有赤白二色,又有干叶、单叶、楼子之不同,入药宜用单叶之根,盖花薄则气藏于根也。开赤花者,为赤芍。开白花者,为白芍。初之气,厥阴风木。二之气,少阴君火。芍药春生红芽,秉厥阴木气而治肝。花开三四月间,秉少阴火气而治心。炎上作苦,得少阴君火之气化,故气味苦平。风木之邪,伤其中土,致脾络不能从经脉而外行,则腹痛。芍药疏通经脉,则邪气在腹而痛者,可治也。心主血,肝藏血,芍药秉木气而治肝,秉火气而治心,故除血痹。除血痹,则坚积亦破矣。血痹为病,则身发寒热。坚积为病,则或症或瘕。芍药能调血中之气,故皆治之。止痛者,止病腹之痛也,肝主疏泄,故利小便。益气者,益血中之气也。益气则血亦行矣。白芍药气味酸平。元明诸家相沿为酸寒收敛之品,凡里虚下利者,多用之以收敛。夫《本经》主治邪气腹痛,且除血痹寒热,破症坚积聚,则新产恶露未尽正宜用之。若里虚下利,反不当用也。白芍、赤芍各为一种,白补赤泻,白收赤散,白寒赤温,白入气分,赤入血分。赤芍秉少阴厥阴之气,白芍秉厥阴之气。

10,怱白是什么中药

你好!是葱白吧【功效】发表;通阳;解毒;杀虫【主治】感冒风寒;阴寒腹痛;二便不通;痢疾;疮痈肿痛;虫积腹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葱乃辛温通阳之品,生用更甚,熟用则缓。作为药用,素体阴虚者多为常服地黄辈(经常服用六味地黄丸的人)的确不宜。大量生吃更不可取(山东人有生吃大葱的习惯)。但是作为烹调炒菜所用仅仅是一点点而已,无妨大碍。  至于生熟的区别:葱性辛温。在加工的过程中无论是当作药来煎煮还是烹饪。加热煮沸都会挥发掉一部分药性,使得辛味(辣)减少。而其温热之性犹在。都会上火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关于其药理及一般作用,几位楼上已经叙述甚多,不再重复。所做补充的只是一些不为人知的用途。仅举几例。  1、葱紫能补肾明目,主治肾虚,阳痿,遗精。研末服,每次1钱,每日2次。 《全国中草药汇编》  2、治胃痛,胃酸过多,消化不良:大葱头四个,赤糖四两。将葱头捣烂,混入赤糖,放在盘里用锅蒸熟。每日三次,每次三钱。(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3、治虫积卒心急痛,牙关紧闭欲绝:老葱白五茎。去皮须捣膏,以匙送入喉中,灌以麻油四两,虫积皆化为黄水而下。(《瑞竹堂经验方》)  4、治小便难,小肠胀:葱白三斤。细锉,炒令热,以帕子裹,分作二处,更以熨脐下。(《本事方》)  5、治赤白痢:葱一握。细切,和米煮粥,空心食之,(《食医心镜》)  6、治痈疮肿痛:葱全株适量,捣烂,醋调炒热,敷患处。(江西《草药手册》)  7、治疔疮恶肿:刺破,(以)老葱、生蜜杵贴二时,疗出以醋汤洗之。(《圣济总录》)  8、治阴囊肿痛:一葱白、乳香捣涂。二煨葱入盐,杵如泥,涂之。(《纲目》)  9、小儿秃疮:冷泔洗净,以羊角葱捣泥,入蜜和涂之。(《纲目》)  10、治痔正发疼痛:葱和须,浓煎汤,置盆中坐浸之。(孟诜《必效方》)  11、治磕打损伤,头脑破骨及手足骨折或指头破裂,血流不止:葱白捣烂,焙热封裹损处。(《日用本草》)  12、治疗蛔虫性急腹痛:鲜葱白1两捣烂取汁,用麻油1两调和,空腹1次服下(小儿酌减),每日2次。一般服 1-7次后缓解。服药后大便可能转为稀便,但不致腹泻。除个别外,多数未见有蛔虫驱出。或用青葱(连棍须)2-3两,捣烂取汁顿服,10分钟后,再服菜油或麻油 1两。约半小时即可止痛,4-6小时后,排出粘液粪便,有时夹有蛔虫。《中华本草》  13、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取生葱 1根,生姜5钱,同捣碎,加入茴香粉3钱,混匀后炒热(以皮肤能忍受为度),用纱布包好敷于脐部。每日1-2次,直到治愈为止。对吐泻严重的病例,须按常规禁食及补液。《中华本草》  葱的作用甚广,不在列举,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是葱白吧【功效】发表;通阳;解毒;杀虫【主治】感冒风寒;阴寒腹痛;二便不通;痢疾;疮痈肿痛;虫积腹痛

上一篇:林下中草药种植,六年杨树林下适合种植什么中药材
下一篇:中草药白花丹,中药白花是什么

更多

新闻动态

服务热线

— HOTLINE —

192-7871-9469

版权所有: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备案号: 滇ICP备19000309号-1

联系电话:电 话(微信):192-7871-9469

475678278@qq.com

关注我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