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草药香辛料,可以做调味料的中草药有哪些

  • 来源:网络
  • 作者:网络
  • 时间:2022-11-01
  • 680

本文目录一览

1,可以做调味料的中草药有哪些

八角,香果,砂仁,毕波,丁香,桂皮,茴香,千里香,山楂,陈皮,木香,五加皮等太多了

中草药香辛料

2,香辛料的口感是沙子一样的嘛

香辛料是可食用中草药的统称,并不是具体的哪一种香料(中药)。有一部分香辛料如果粉碎的不彻底的确是比较硬,口感不好。制作火腿肠或者香肠每个地方方法不同,有些地区就是用石臼将香料捣碎,这样就会导致香辛料颗粒比例大,口感不好,就像你说的和沙子一样。不过现在大多数是采用的是机器打粉,粉碎比较彻底,就像十三香、五香粉一样,基本上是吃不出来的。所以,你这个问题真有可能是香料颗粒。当然也不排除就是因为卫生不好,进去的沙子之类的。具体你得自己分析,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材质,如果是植物性材质大多数应该是香料颗粒,如果不是那就可能是卫生条件没做好。

中草药香辛料

3,这是什么中药或香辛料样子有点像小茴香不过不是味道很香

草果。草果(学名:Amomum tsaoko)是姜科豆蔻属植物草果的果实,别名草果仁、草果子。干燥果实呈椭圆形,具三钝棱,长2~4厘米,直径1~2.5厘米。顶端有一圆形突起,基部附有节果柄。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有显著纵沟及棱线。质坚硬,破开后,内为灰白色。气微弱,种子破碎时发出特异的臭气,味辛辣。以个大、饱满、色红棕、气味浓者为佳。10~11月果实开始成熟,变为红褐色而未开裂时采收,晒干或微火烘干。分布于中国云南、广西、贵州等地。主产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

中草药香辛料

4,中药的香料包括哪些

豆蔻 白芷 洋姜 茴香 桂皮 当归 枸杞 罗汉果 桂丁 肉桂桔梗 白芍 远志 黄芩 甘草 枝子有以上这些就可以搞定卤味了

5,中草药茴香有什么功效

您好!茴香又称小怀香、小茴香、茴香子、谷香(四川、贵州),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本品原名怀香,始载于唐本草。苏颂说,北人呼为茴香,声相近为怀香。陶弘景谓:煮臭肉,下少许,无臭气,臭酱入末亦香,故曰茴香。李时珍说,俚俗多怀衿衽咀嚼,恐怀香之名,或以此也。大茴香还被人叫作大料或八角,主要产于广东、广西,之所以被称为八角,是因为他正好有八个角,并且每个角中有一个光滑的种子。而小茴香虽说跟他只一字之差,但无论从形状还是颜色来看,都很难找到他们的共同点。相较于大茴香的气派声势,小茴香要平凡渺小的多,他是常吃的蔬菜茴香菜的种子,只是一种小小的灰色菜籽,像干瘪的稻粒,实在其貌不扬,不过香气浓郁倒不输于大茴香。茴香作为一种重要的香辛料,能很好地去除腥、膳、臭等让人不愉快的味道,因此在炖牛肉、红烧肉时人们总不会忘记放几颗茴香在里面。炒浓味的素菜时也可以放少量,另外腌菜、腌蛋时放一些同样能起到很好的调味作用。不过,也不能是菜就用,比如做味道素淡的菜以及炖鲜嫩的鸡肉时就不易用茴香,否则味道过于浓烈容易掩盖菜、肉本身的鲜嫩清香,就有点适得其反了。功效:它们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所以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时胃肠蠕动在兴奋后又会降低,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中国《药典》载有茴香制剂是常用的健胃、散寒、行气、止痛药。茴香烯能促进骨髓细胞成熟和释放入外周血液,有明显的升高白细胞的作用,主要是升高中性粒细胞,可用于白细胞减少症。适合人群:所有人都可食用。适用量:香料每次3~5克。茴香菜每次60~80克。温馨提示:发霉的茴香不宜吃。茴香菜作馅应先用开水焯过。阴虚火旺的人不宜食用。多食容易导致伤目、长疮。希望采纳

6,想问你中草药里有哪些是属于香料的

大茴 小茴 丁香母 丁香 玉果 一级肉蔻 二级白蔻 红蔻 桂皮 桂筒桂碎 桂枝 香砂 孜然 香叶 桂子 官桂 草果 白胡椒 黑胡椒 益智仁 陈皮丝 辛夷花 良姜个 良姜片 白芷片 毕拔山 奈川 椒花 椒姜片 粉姜个 枝子 大海 当归 甘草 木香 黄芪 砂仁 草蔻 香辛料粉:白胡椒粉,黑胡椒粉,八角粉,花椒粉,生姜粉,姜黄粉,咖哩粉,孜然粉,丁香粉,茴香粉,香草粉,辣根粉,桂皮粉,香菜籽粉,良姜粉,甘草粉,肉果粉,草果粉,豆叩粉等

7,香辛料可以在中药铺里买到吗比如说甘菘甘菘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作

甘菘 在麻辣火锅汤料或卤菜中常用的一种毛绒绒、黑褐色的根状香料,成都人称为香草,重庆人称其为香菘,其实应该叫甘菘,又名甘菘香。甘菘气味辛香,近似强烈的松节油气味,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的作用,是被用作治疗胸腹胀痛、胃痛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一味中药。在麻辣火锅汤料或卤水中加入此香料,其香味浓郁。不过要注意量的把握,一次用量不宜超过5克,否则香气“腻人”。
有一些中药铺会有卖,如果在药铺买不到的话去超市应该能找到

8,草药香料种类和用途

芳香料:1 桂皮桂树之皮,起到压制异味、增加香味的作用。2 香叶,月桂起到增香娇味作用,还有杀菌和防腐的功效。3 丁香又名子丁香可调味、制香精,并可入药和胃暖肾、降逆止呕。4 藏茴香,又叫孜然,多用于烧烤除异味、增强香气、解羊肉膻味。 苦香料:1 陈皮,柑橘果皮的干制品,起除异味、增香、提鲜、解腻的作用。2 草果,有燥湿健脾、散寒、除痰等功效,具有增香、调味的作用。3 沙姜主用于扒鸡、熏鸡的增香香料。4 砂仁,有行气、宽中、止痛、健脾消胀、安胎止呕的功效,除异味、、增加香气、使之味美可口。5 肉豆蔻,又称肉果,解腻、除味、增香。

9,那些中药材是香料

生源堂中医看法,相要学习,了解,撑握中药中药材必须1. 掌握中医基本功的第一要诀-----苦背熟读五大基本课程,要达到乱熟于胸,哪五大基本课程?就是上面说的《中基》、《中诊》、《方剂学》、《中药学》、《内科学》,达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中基》随便点出一点,你都能很正确地、完整地表达,比如说到卫气,卫气的概念、生成、特点、功能,一样也不能忘了。《中诊》也一样,说出个症状,你就要能不假思索的说出常见的病因和病理。《中药》你的把性味归经、功效牢牢的记住。内科学随便谈到什么病,你就要如数家珍般说出常见的证型、方药等等。五大基本课掌握了,不能说你的基本功就行了,还有《伤寒论》、《金匮要略》、《外感温热篇》、《湿热病篇》、《内经知要》、《汤头歌诀》、《频湖南脉诀》、《珍珠囊药性赋》等。你必须得背会,只掌握了五大基本课程,只能说你对杂病的治疗有一个了解,外感病、温病怎么治疗,少一样,你都不能做好中医。背,对于学中医的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但当你背了,也就在大脑里储存了大量的信息了,到了用的时候,说不定一个灵感来了,问题就解决了。2. 掌握中医基本功的第二要诀-----多思背完了,你还的多思考,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勤思的习惯,背下去的东西,你不进行思考,是很难真正消化吸收的!3. 掌握中医基本功的第一要诀-----多练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学了基本理论之后,你的进行实际的练习,怎么练?有些同学说,我们很少看中医,很少在临床上用到中医。练法有两种,一是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具体的病例进行练习,开出处方来,通过临床的实际疗效,判断你所运用的基本理论是否正确!这是最直接的、最有效的方法。第二种方法,是你那儿没多少中医的病号,进行补缺的方法,大量的读古今医案。4.掌握中医基本功的第四要诀-----多反省中药之路其慢慢而修远,希望你能毅力坚持下去。
中药材中,可以用于作为香料的品种比较多。如:大茴香,小茴香,白豆蔻,肉豆蔻,草果,香叶,山奈,肉桂,当归,丁香,川花椒,黑白胡椒等

10,香辛料是什么

 香辛料是利用植物的种子、花蕾、叶茎、根块等,或其提取物,具有刺激性香味,赋予食物以风味,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和吸收的作用。香辛料含有挥发油(精油)、辣味成分及有机酸、纤维、淀粉粒、树脂、粘液物质、胶质等成分,其大部分香气来自蒸馏后的精油。   很多香辛料有抗菌防腐作用,同时还有特殊生理药理作用。有些香辛料还有相当数量的防止氧化的物质。常用香辛料的种类及香味特征机能:   辣椒   有强烈的辛辣味,能促进唾液分泌,增进食欲,一般使用辣椒粉,在汤料中起辣味和着色作用。   姜   根茎部具有芳香而强烈的辛辣气味和清爽风味,粉状汤料常用姜粉,液状汤料中易用鲜姜。   大蒜   有强烈的臭、辣味,可增进食欲,并刺激神经系统,使血液循环旺盛,根茎部有芳香和强烈辣味,在汤料中可掩盖异味,使香味宽厚柔和,但在粉状汤料中用量要适宜,不易过大,一般用量0.5-1%。   香葱   有类似大蒜的刺激性臭、辣味,干燥后辣味消失,加热后可呈现甜味。用于粉末调配汤料,使香气大增,用脱水葱叶,为方便面增添一片片翠绿的点缀,诱人食欲。   胡椒   有强烈的芳香和麻辣味,颜色有黑、白之分,一般常用白胡椒,麻辣汤料中必不可少,用量约1-2.5%。   花椒   有特殊的香气和强烈辣味,且麻辣持久,是我国北方和西南地区不可缺少的调味品,麻辣汤料中常用。   肉桂   有特殊芳香和刺激性甘味,粉末汤料中用量为0.5-1%。   大茴香   有特殊芳香气,微甜。粉末汤料中用量约为0.5-1%。   辛香味香料   辛香味香料主要是指在食品调味调香中使用的芳香植物的干燥粉末或精油。人类古时就开始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芳香植物作为药物用于饮食,它们的精油含量较高,有强烈的呈味、呈香作用,不仅能促进食欲,改善食品风味,而且还有杀菌防腐功能。现在的辛香料不仅有粉末状的、而且有精油或油树脂形态的制品。辛香料细分成5类:   1、有热感和辛辣感的香料,如辣椒、姜、胡椒、花椒、番椒等。   2、有辛辣作用的香料,如大蒜、葱、洋葱、韭菜、辣根等。   3、有芳香性的香料,如月桂、肉桂、丁香、众香子、香荚兰豆、肉豆叩等。   4、香草类香料,如茴香、葛缕子(姬茴香)、甘草、百里香、枯茗等。   5、带有上色作用的香料,如姜黄、红椒、藏红花等。   混合香辛料   混合香辛料,是将数种香辛料混合起来,使之具有特殊的混合香气。它的代表性品种有:咖喱粉、辣椒粉、五香粉。   五香粉   五香粉,常用于中国菜,用茴香、花椒、肉桂、丁香、陈皮等五种原料混合制成,有很好的香味。   辣椒粉   辣椒粉,主要成份是辣椒,另混有茴香、大蒜等,具有特殊的辣香味。   咖喱粉   主要由香味为主的香味料、辣味为主的辣味料和色调为主的色香料等三部分组成。一般混合比例是:香味料40%,辣味料20%,色香料30%,其它10%。当然,具体做法并不局限于此,不断变换混合比例,可以制出各种独具风格的咖喱粉。
常见的有10种。用于烹饪 1甘菘 在汤料或卤菜中常用的一种毛绒绒、黑褐色的根状香料,成都人称之为香草,重庆人称其为香菘,其实应该叫甘菘,又名甘菘香。甘菘气味辛香,近似强烈的松节油气味,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的作用,是被用作治疗胸腹胀痛、胃痛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一味中药。在麻辣火锅汤料或卤水中加入此香料,其香味浓郁。不过要注意量的把握,一次用量不宜超过5克,否则香气“腻人”。 2 丁香 又叫公丁香、子丁香,为丁香的花蕾,烹调中常用的是干品,香味浓,尝之有刺舌、麻舌感,其性味辛温,有暖胃、止嗝逆、驱风、镇痛的作用。在烹调中的用量应在1~2克以内,千万不可多用。 3 八角 应叫八角茴香,又叫大茴香、大料、八月珠,这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一味香料。其特点是闻之芳香,尝之微甜。其性味辛、温,有温中开胃,祛寒疗疝的作用。在烹调中无论是火锅、红烧、卤水均可使用。由于其香味是有人喜欢有人烦,故在使用中比较灵活,以5~10克为宜。 4 小茴香 又叫茴香、香丝菜、怀香、野茴香。全国多数地区都有栽培,且为人们所熟悉,其鲜品茎叶在烹调中常见用于制作茴香胡豆、茴香馅饺子等。其成熟果实犹如小稻谷粒或孜然,有特异芳香气。作为香料使用,广泛用于红烧、卤水、麻辣火锅中。在火锅中可适当加大用量,比如10~20克或更多一些。在药用方面,其性味辛温,有行气止痛、健胃、散寒的作用。 5 草果 一种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实,尝之味怪,不好受。其药性温、味辛,有燥湿健脾、祛痰温中、逐寒抗疟疾的作用。烹调中可拍破或整粒使用,作为香料与牛肉同烧或同卤,其风味尤佳。草果在麻辣火锅和卤水中也不得多用,放3~5个较为合适。 6 砂仁 又叫春砂仁、阳春砂仁,系植物阳春砂的成熟果实,尝之涩口,闻之有香味,药性温,味辛。有行气宽中,健胃消食之功,药用于胃腹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肠炎、痢疾、胎动不安等症。用于火锅和卤菜中则不可过多,以3克以内为宜。 7 三奈 有的地方也叫沙姜、山辣,为根状茎。杂货店、中药店出售的为其干制切片,其味芳香。药性温、味辛,能温中化湿、行气止痛,主治急性肠胃炎,消化不良,腹痛泄泻,胃寒疼痛,牙痛,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等。在烹调中多用于烧、卤、麻辣火锅,用量多在5~10克之间。广东人把沙姜用于制作盐 鸡。近年来,四川江湖菜中有“三奈菜”的制作,即是说主料加上大量的三奈和干红辣椒、干花椒烹制而成。这道菜因其味芬香奇特,故受人称道,不过还未见有报道。 8 灵草 为近几年广泛用的一味香料。因为市场所售皆为干品,故不好辨认。经过笔者多方请教,将干品拿给我校徐江普副教授验证:应叫灵香草,又名零陵香,为报春花科珍珠菜属植物。属多年生草本,有浓烈香气,性味甘平。在麻辣火锅中运用,一般用量不超过5克。市场上还有另外一种灵草,名罗勒,可代替上面一种,但属唇形科植物,也叫零陵香,又叫九层塔、香草、香佩兰、鸭头、雀头草等,其性味辛温。在药用方面,其性味辛温,有治风寒、感冒头痛等作用。 9 排草 与灵草一样,也是近年来在麻辣火锅中运用普遍的一味香料。前几天,我请熊四智教授帮助查找相关资料,很快得到结果:排草又叫排香,香排草,香羊,毛柄珍珠菜,也属报春花科植物,其性味甘平。具有治感冒、咳嗽、风湿病、月经不调等作用。在麻辣火锅中用量也不宜多,3~5克即可,也可在卤水中使用。 有人说,在麻辣火锅和卤水中,“灵草增香,排草防腐”,其实很多辛香味调料都不同程度地具有抑菌防腐作用。 10 白豆蔻 又叫圆豆蔻,市场上或药店有写为百叩、叩仁的。口尝之有涩味,因其药性味辛温,故有行气理气,暖胃消食,化湿止吐,解酒毒的作用。在麻辣火锅中加入3~5克即可。因其香味佳,故用量少。 11 肉豆蔻 别名玉果。近年来在火锅中运用十分普遍,不过尝之味亦不好受,其药性味辛温,具有暖脾胃、涩肠、下气的作用。此物不可多用,2-3个即可。 12 桂皮 又称肉桂。性味辛甘、热,有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的功效。主治肾阳虚衰、心腹冷痛、久泻等。油性大,香味浓烈。尝之味辛辣、回味略甜。在麻辣火锅和卤菜中运用很普遍,用量5~10克为宜。
香辛料是利用植物的种子、花蕾、叶茎、根块等,或其提取物,具有刺激性香味,赋予食物以风味,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和吸收的作用。香辛料含有挥发油(精油)、辣味成分及有机酸、纤维、淀粉粒、树脂、粘液物质、胶质等成分,其大部分香气来自蒸馏后的精油。   很多香辛料有抗菌防腐作用,同时还有特殊生理药理作用。有些香辛料还有相当数量的防止氧化的物质。常用香辛料的种类及香味特征机能:   辣椒   有强烈的辛辣味,能促进唾液分泌,增进食欲,一般使用辣椒粉,在汤料中起辣味和着色作用。   姜   根茎部具有芳香而强烈的辛辣气味和清爽风味,粉状汤料常用姜粉,液状汤料中易用鲜姜。   大蒜   有强烈的臭、辣味,可增进食欲,并刺激神经系统,使血液循环旺盛,根茎部有芳香和强烈辣味,在汤料中可掩盖异味,使香味宽厚柔和,但在粉状汤料中用量要适宜,不易过大,一般用量0.5-1%。   香葱   有类似大蒜的刺激性臭、辣味,干燥后辣味消失,加热后可呈现甜味。用于粉末调配汤料,使香气大增,用脱水葱叶,为方便面增添一片片翠绿的点缀,诱人食欲。   胡椒   有强烈的芳香和麻辣味,颜色有黑、白之分,一般常用白胡椒,麻辣汤料中必不可少,用量约1-2.5%。   花椒   有特殊的香气和强烈辣味,且麻辣持久,是我国北方和西南地区不可缺少的调味品,麻辣汤料中常用。   肉桂   有特殊芳香和刺激性甘味,粉末汤料中用量为0.5-1%。   大茴香   有特殊芳香气,微甜。粉末汤料中用量约为0.5-1%。   辛香味香料   辛香味香料主要是指在食品调味调香中使用的芳香植物的干燥粉末或精油。人类古时就开始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芳香植物作为药物用于饮食,它们的精油含量较高,有强烈的呈味、呈香作用,不仅能促进食欲,改善食品风味,而且还有杀菌防腐功能。现在的辛香料不仅有粉末状的、而且有精油或油树脂形态的制品。辛香料细分成5类:   1、有热感和辛辣感的香料,如辣椒、姜、胡椒、花椒、番椒等。   2、有辛辣作用的香料,如大蒜、葱、洋葱、韭菜、辣根等。   3、有芳香性的香料,如月桂、肉桂、丁香、众香子、香荚兰豆、肉豆叩等。   4、香草类香料,如茴香、葛缕子(姬茴香)、甘草、百里香、枯茗等。   5、带有上色作用的香料,如姜黄、红椒、藏红花等。   混合香辛料   混合香辛料,是将数种香辛料混合起来,使之具有特殊的混合香气。它的代表性品种有:咖喱粉、辣椒粉、五香粉。   五香粉   五香粉,常用于中国菜,用茴香、花椒、肉桂、丁香、陈皮等五种原料混合制成,有很好的香味。   辣椒粉   辣椒粉,主要成份是辣椒,另混有茴香、大蒜等,具有特殊的辣香味。   咖喱粉   主要由香味为主的香味料、辣味为主的辣味料和色调为主的色香料等三部分组成。一般混合比例是:香味料40%,辣味料20%,色香料30%,其它10%。当然,具体做法并不局限于此,不断变换混合比例,可以制出各种独具风格的咖喱粉

上一篇:立马回中草药,你知道 立马回 这种药么
下一篇:信阳中草药,信阳有哪些中药

更多

新闻动态

服务热线

— HOTLINE —

192-7871-9469

版权所有: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备案号: 滇ICP备19000309号-1

联系电话:电 话(微信):192-7871-9469

475678278@qq.com

关注我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