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草药积雪草,积雪草是中药吗

  • 来源:网络
  • 作者:网络
  • 时间:2022-11-01
  • 644

本文目录一览

1,积雪草是中药吗

有得卖,也叫崩大碗,有清热解毒,利湿,治痢疾,黄疸,喉肿,跌打,淋证。

中草药积雪草

2,积雪草是什么

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常卷缩成团状,其茎细长,结节生根,密生成。纤细的植物,具扇形叶,开小白花。并沿着匍匐茎生根延伸。有长的浅红色的茎,长茎上有圆形叶片,叶片鲜绿色,为杯状叶,叶缘具圆齿,茎节产生小的叶簇和根。高可达50cm。原产于印度,现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亚热带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积雪草喜生于湿润的河岸、沼泽、草地中。陶弘景曰:此草以寒凉得名,其性大寒,故名积雪草
积雪草在古代用于消除胎记 所以可见它的淡斑效果不一般 所以在现代高端的淡斑产品中大抵都加入了这个成分 此草以寒凉得名,其性大寒,故名积雪草
我怎么知道啊!问点什么问题

中草药积雪草

3,积雪草的作用

清热利湿积雪草性寒,具有清热的作用,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头痛,身热,口渴等症。活血化瘀积雪草还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用于跌打肿痛,虫蛇咬伤,关节红肿,有消肿止痛的作用。抗菌消炎治疗因病毒或者细菌引起的带状疱疹,痢疾;湿热黄疸;水肿;淋证。也可用于丹毒;瘰疬;亲疮肿毒。利水和脾治疗因湿热引起的水泻,痢疾,还用于胃胀胃痛,胃气不下,消化不良,胃胀打嗝,小儿疳积等症。5止血用于尿血,衄血,痛经,崩漏,便血,痔疮出血,胃出血,外伤出血等各种出血,有止血止痛的作用。 望你采纳哈
积雪草具有补充皮肤胶原蛋白、祛痘去痘印、消炎修复、抗氧化的来护肤作用,经常被添加到自护肤品当中。 积雪草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植物,具有很多活性成分,对皮肤有很好的保养和修复效果。2113 积雪草提取物可以促进伤口细胞增殖和胶原质的合成,用其5261提取物治疗伤口可使其上皮组织生成更快,从而使伤口更快愈合。 积雪草适用于4102各种肤质,能够愈合受损肤质,逐渐缓和痘痘,痘痘肌使用含有积雪草的面膜会缓解痘痘,同时增加皮肤的抵抗力,具有抗炎、1653镇静、消肿的效果。

中草药积雪草

4,积雪草有什么功效它是什么

功用主治-积雪草的功效】清热利湿,消肿解毒。 治痧气腹痛,暑泻,痢疾,湿热黄疸,砂淋,血淋,吐、衄、咳血,目赤,喉肿,风疹,疥癣,疔痈肿毒,跌打损伤。 ①《本经》:主大热,恶疮,痈疽,浸淫,赤熛,皮肤赤,身热。 ②《药性论》:治瘰疬鼠漏,寒热时节来往。 ③《唐本草》:捣敷热肿丹毒。 ④《日华子本草》:以盐挪贴,消肿毒并风疹疥癣。 ⑤《滇南本草》:治子午潮热,眩晕,怕冷,肢体酸困,饮食无味,男妇童疳,虚劳发热不退者用之,利小便,水牛肉为引。 ⑥《纲目》:研汁点暴赤眼。 ⑦《本草求原》:除热毒,治白浊,浸疳疮,理小肠气。 ⑧《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利水和脾。 治水泻及赤白痢。 ⑨《陆川本草》:解毒,泻火,利小便。 治热性病,头痛,身热,口渴,小便黄赤。 ⑩《四川中药志》:祛风散寒。 治肺热咳嗽,消瘿瘤,涂痈疮肿毒,消食积饱胀。 ⑾《闽东本草》:治暑热痧气,腹痛腹胀。 ⑿《广东中药》Ⅱ:清暑热,去湿热。 治肝肿大,肋膜炎,双单喉蛾,防治麻疹,并解钩吻中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0.5~1两);或捣汁。 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宜忌】《植物名实图考》:虚寒者不宜。采纳哦

5,到底哪种是积雪草

【功用主治-积雪草的功效】清热利湿,消肿解毒。 治痧气腹痛,暑泻,痢疾,湿热黄疸,砂淋,血淋,吐、衄、咳血,目赤,喉肿,风疹,疥癣,疔痈肿毒,跌打损伤。 ①《本经》:主大热,恶疮,痈疽,浸淫,赤熛,皮肤赤,身热。 ②《药性论》:治瘰疬鼠漏,寒热时节来往。 ③《唐本草》:捣敷热肿丹毒。 ④《日华子本草》:以盐挪贴,消肿毒并风疹疥癣。 ⑤《滇南本草》:治子午潮热,眩晕,怕冷,肢体酸困,饮食无味,男妇童疳,虚劳发热不退者用之,利小便,水牛肉为引。 ⑥《纲目》:研汁点暴赤眼。 ⑦《本草求原》:除热毒,治白浊,浸疳疮,理小肠气。 ⑧《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利水和脾。 治水泻及赤白痢。 ⑨《陆川本草》:解毒,泻火,利小便。 治热性病,头痛,身热,口渴,小便黄赤。 ⑩《四川中药志》:祛风散寒。 治肺热咳嗽,消瘿瘤,涂痈疮肿毒,消食积饱胀。 ⑾《闽东本草》:治暑热痧气,腹痛腹胀。 ⑿《广东中药》ⅱ:清暑热,去湿热。 治肝肿大,肋膜炎,双单喉蛾,防治麻疹,并解钩吻中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0.5~1两);或捣汁。 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宜忌】《植物名实图考》:虚寒者不宜。
第8个
圆的叶子应该是金钱草,近圆形或肾形叶子的应该是积雪草。

6,什么是积雪草

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常卷缩成团状,其茎细长,结节生根,密生成。原产于印度,现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亚热带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积雪草喜生于湿润的河岸、沼泽、草地中。因其叶子酷似马蹄状或半个铜钱,又称“马蹄草”、“连钱草”。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湿热黄疸,中暑腹泻,砂淋血淋,痈肿疮毒,跌扑损伤。
【功用主治-积雪草的功效】清热利湿,消肿解毒。 治痧气腹痛,暑泻,痢疾,湿热黄疸,砂淋,血淋,吐、衄、咳血,目赤,喉肿,风疹,疥癣,疔痈肿毒,跌打损伤。 ①《本经》:主大热,恶疮,痈疽,浸淫,赤熛,皮肤赤,身热。 ②《药性论》:治瘰疬鼠漏,寒热时节来往。 ③《唐本草》:捣敷热肿丹毒。 ④《日华子本草》:以盐挪贴,消肿毒并风疹疥癣。 ⑤《滇南本草》:治子午潮热,眩晕,怕冷,肢体酸困,饮食无味,男妇童疳,虚劳发热不退者用之,利小便,水牛肉为引。 ⑥《纲目》:研汁点暴赤眼。 ⑦《本草求原》:除热毒,治白浊,浸疳疮,理小肠气。 ⑧《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利水和脾。 治水泻及赤白痢。 ⑨《陆川本草》:解毒,泻火,利小便。 治热性病,头痛,身热,口渴,小便黄赤。 ⑩《四川中药志》:祛风散寒。 治肺热咳嗽,消瘿瘤,涂痈疮肿毒,消食积饱胀。 ⑾《闽东本草》:治暑热痧气,腹痛腹胀。 ⑿《广东中药》Ⅱ:清暑热,去湿热。 治肝肿大,肋膜炎,双单喉蛾,防治麻疹,并解钩吻中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0.5~1两);或捣汁。 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宜忌】《植物名实图考》:虚寒者不宜。
叶子呈圆形大小如铜钱,茎细而刚劲,蔓生,现在到处都有生长,又名胡薄荷,也叫地钱草 味苦,性寒,无毒 主治由热引起的的恶疮,全身皮肤发红、发热。捣成汁服,治高热,小儿热病。 治风气攻心,做成汤来喝,立即见效

7,积雪草治什么病

积雪草 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常卷缩成团状,其茎细长,结节生根,密生成。原产于印度,现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亚热带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积雪草喜生于湿润的河岸、沼泽、草地中。因其叶子酷似马蹄状或半个铜钱,又称“马蹄草”、“连钱草”。 Centella asiatica(L.) Urban(伞形科) 别名:大叶金钱草、崩大碗、缺碗草、马蹄草、雷公根、蛐壳草、铜钱草、落得打、十八缺 植物特征:匍匐草本。生于阴湿荒地、村旁、路边、水沟边。茎伏地,节上生根。叶互生,叶柄长;叶片圆形或肾形,直径2~4厘米。夏季开花;伞形花序头状,2~3个生于叶腋,每花序上 有3~6朵无柄小花;花红紫色。果小,扁圆形。[附注]与本植物外形相似有:()天胡美(Hedrocotole sibthorpioides Lain.),伞形科植物;叶较小,长 0.5~2.5厘米,掌状浅裂,用手揉之有芹菜香味,民间称小金钱草,效用类似。(2)连钱草(Glechoma headeracea L.),唇形科植物;茎有四棱,叶对生,在叶腋单生唇形花。常易混淆,但效用不同。(3)黄疽草(Dichondra repens Forst.),旋花科植物;叶在匍匐茎上互生,较小,长0.6~1.5厘米,先端钝圆或微凹,全缘;春季在叶腋生白色小花。效用不同,应予区别。 药用部分:全草。 采集时间:夏、秋季采集。 性能:性微寒,味苦辛;清热除湿,解毒利尿。 验方: 1.外感暑热、鼻咽:积雪草、旱莲草、青蒿(均鲜)各适量,共捣烂取什,用冷开水冲服。 2.外感风热:鲜积雪草60克,白颈蚯蚓4条,共捣烂,水煎后取汁,一日分3次服。 【英文名】 HERBA CENTELLAE 【别名】崩大碗、马蹄草、雷公根、蚶壳草、铜钱草、落得打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 Centella asiatica (L.) Urb. 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泥沙,晒干。 【制法】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性状】本品常卷缩成团状。根圆柱形,长2~4cm,直径 1~1.5mm ,表面浅黄色或灰黄色。茎细长弯曲,黄棕色,有细纵皱纹,节上常着生须状根。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近圆形或肾形,直径1~4cm,灰绿色,边缘有粗钝齿;叶柄长3~6cm,扭曲。伞形花序腋生,短小。双悬果扁圆形,有明显隆起的纵棱及细网纹,果梗甚短。气微,味淡。 【性味归经】苦、辛,寒。归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湿热黄疸,中暑腹泻,砂淋血淋,痈肿疮毒,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 15~30g ;鲜品加倍。 【贮藏】置干燥处。

上一篇:中草药曼陀罗,中药曼陀罗花的药用
下一篇:蜜制中草药,蜜制中药丸这种方法适用于所有的中药制丸吗

更多

新闻动态

服务热线

— HOTLINE —

192-7871-9469

版权所有: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备案号: 滇ICP备19000309号-1

联系电话:电 话(微信):192-7871-9469

475678278@qq.com

关注我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