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草药二花,中药里的 双花是什么

  • 来源:网络
  • 作者:网络
  • 时间:2022-11-01
  • 1480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药里的 双花是什么

双花又名金银花,二花,为清热解毒类中药。
金银花
处方正名 金银花 又名 二花 双花 忍冬花 二宝花等

中草药二花

2,金银花又名

金银花别名较多,又名忍冬花(《新修本草》),鹭鸳花(《曲淆旧闻》),银花(《温病条辨》),双花(《中药材手册》),二花(《陕西中药志》),金藤花(《河北药材》),双苞花(《浙江民间草药》),金花(《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二宝花(《江苏验方草药选编》)

中草药二花

3,中药里的二花是什么

二花就是金银花。因为金银花同一株植物,可保留黄、白二色的花,故名金银花,简称二花。中药金银花

中草药二花

4,中药的二花是哪两味药材

二花是金银花,也有医生开双花,不是两味药。
只能告诉,老师上课讲过的药,算是比较重要,有的还会说那几味比较重要。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你同学的书看看那些上过,这是最准的。

5,中药故事金银花

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气清香,味淡、微苦。“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又叫二花、双花、银花、二宝花等。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很久以前,在一个偏僻的小村里,有一对勤劳善良的夫妇。夫妻两人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孩,取名叫“金花”和“银花”。两个女孩在父母的呵护下茁壮的成长,很快长成了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在农忙时,她们下地帮父母种田,农闲时就跟母亲学绣花、织布纺纱,并自学医术和上山采药,深得父母和乡亲们的喜爱。 一年初夏,村里面流行一种怪病。患病者无一例外发热,高烧不退,浑身上下泛起红斑或丘疹;病后不久即卧床不起,神昏谵语,随即命丧黄泉。村子附近的郎中均束手无策,外地的郎中均不敢进入,眼看怪病威胁着全村人的性命。这时,金花银花姐妹俩主动要求外出为乡亲们寻医问药。然而,此时她们的父母也不幸患上了此病。乡亲们出于好心劝她们不要去,以免求医问药不成,反而没法为二老送终。姐妹两人面露难色,就在这时,父母语重心长地说:“去吧!好孩子!你们尽快去寻得名医或好药回来,否则就不要回来见我们!”姐妹两人含着泪花收拾行李,带上干粮很快就上路了。姐妹两人不辞劳苦,访遍各地名医,名医对该病也是一无所知。一天,姐妹两人路过华山,听说山下有一草棚,那里住着一位老郎中能够医治此病。姐妹两人来到草棚里,见到一位童颜白发,面容睿智的老者刚为一位奄奄一息的老农做过治疗。姐妹两上前说明缘由,老郎中告诉她们:“这个乡亲正是你们所说的热毒证”要治好此病需要到丘陵、山谷和树林边采集一种初夏开花,花儿成对生于叶腋,黄白相映,严冬不落,名叫“忍冬”的草药,用它就可以治好乡亲们的病。姐妹听罢,急忙四处采集草药,不久便满载而归。老郎中用“忍冬草”治好了老农的病,也教会了姐妹两热毒证的方法。姐妹两又采集了很多“忍冬”草赶回家乡。乡亲们和她们的父母服药后病情很快痊愈,为感谢姐妹两人,乡亲们便把这种“忍冬草”叫做“金花银花”。后来大家便渐渐地把“金花银花”简称为“金银花”了。 故事的目的就是利用金银花所治疗的主要病症,通过虚构场景和人物达到看故事学中药的目的。不要试图去推敲故事中时间是否合理,病情发展的快与慢。不然,也就失去了通过故事让自己了解此种中药功效的意义。 在自己身体出现毛病时,尽快找大夫诊治,以免耽误病情。以上中药的使用一定要在有资质的中医明确诊断,开具处方方可用药。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阿莹. 金银花的传说与用途[J]. 中国保健食品, 2011(1):70-71.

6,中药里的双花是什么

金银花
中药里的双花即是金银花。其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疬,痔漏等疾病。
就是“金银花”了 、也叫金花、银花、二花、忍冬花!
金银花
中药里的双花就是“金银花”。

7,中药里的 双花是什么

金银花是传统中草药,属于药用花卉,别称双花,因为它是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忍冬的花蕾,又叫忍冬花。初开时纯白,一两天后转黄色。金银花为清热解毒药,性味甘、寒,入肺、胃、心经,主要用于热毒疮痈,具有解毒散痈,清热凉血功效,还可以清肿明目、疏风散寒。如“银翘丸”就是以金银花为主药的制剂,是治疗感冒、因喉炎、口腔炎及某些皮肤病的良药。 现代药理学的分析研究,发现金银花含有环己六醇、木樨草黄素、肌醇、皂甙、鞣酸等生化成分,还含有大量还原基因。对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分泌的毒素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故而金银花已被列入抗菌药物,属于抗生素系列。临床上还用于治疗阑尾炎、菌痢等,收到一定疗效。将金银花溶于水中浸渍、蒸馏制得“金银花露”,可以治疗暑瘟口渴、热毒疮肿、幼儿热疖、痱子等症。还可制成饮料,夏日代茶饮,有散暑清热,开胃复中、散风明目功效
金银花

8,二花藤是什么中药材

这个问题真心不用太高质量吧..二花就是金银花,二花藤自然就是金银花藤了,也叫忍冬藤。
二花藤【别名】忍冬、银花藤、金银藤 老翁须,金钗股、大薜荔,水杨藤,千金藤,鸳鸯草,通灵草,蜜桶藤,金银花藤,甜藤等忍冬藤又名大薜荔、水杨藤、千金藤,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茎中空,幼枝密生短柔毛。叶对生;密被短柔毛;叶片卵圆形,或长卵形,先端短尖,罕钝圆,基部圆形或近于心形,全缘,两面和边缘均被短柔毛。花成对腋生;花梗密被短柔毛;小苞长约1毫米;花萼短小有残叶及叶痕。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无臭,老枝味微苦,嫩枝味淡。除去杂质,洗净,闷润,切段,干燥。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的疗效。可用于温病发热,疮痈肿毒,热毒血痢,风湿热痹。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高达9米。茎中空,幼枝密生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4~10毫米,密被短柔毛;叶片卵圆形,或长卵形,长2.5~8厘米,宽1~5.5厘米,先端短尖,罕钝圆,基部圆形或近于心形,全缘,两面和边缘均被短柔毛。花成对腋生;花梗密被短柔毛;苞片2枚,叶状,广卵形;小苞长约1毫米;花萼短小,5裂,裂片三角形,先端急尖;合瓣花冠左右对称,长达5厘米,唇形,上唇4浅裂,花冠筒细长,约与唇部等长,外面被短柔毛,花初开时为白色,2~3日后变金黄色;雄蕊5,着生在花冠管口附近;子房下位,花柱细长,和雄蕊皆伸出花冠外。浆果球形,直径约6毫米,熟时黑色。花期5~7月。果期7~10月。生于山野中,亦有栽培。【来源】该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茎枝。秋、冬二季采割,晒干。【制法】除去杂质,洗净,闷润,切段,干燥。【性状】该品呈长圆柱形,多分枝,常缠绕成束,直径1.5~6mm。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有的灰绿色,光滑或被茸毛;外皮易剥落。枝上多节,节间长6~9cm,有残叶及叶痕。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无臭,老枝味微苦,嫩枝味淡。【性味】甘,寒。①《别录》:甘,温,无毒。②《药性论》:味辛。③《本草拾遗》:小寒。④《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微寒。【归经】归肺、胃经。①《要药分剂》:入肺经。②《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
二花藤就是金银花的藤,金银花属于忍冬科,所以也叫忍冬
二花就是金银花,它的藤也叫金银藤!
忍冬藤【药 名】:忍冬藤 【拼 音】:RENDONGTENG【英文名】:Japanese Honeysuckle Stem【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双子叶植物药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茎叶。【功 效】:清热,解毒,通络。【主 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传染性肝炎,痈肿疮毒,筋骨疼痛。【性味归经】:甘,寒。①《别录》:“甘,温,无毒。”②《药性论》:“味辛。”③《本草拾遗》:“小寒。”④《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微寒。”入心、肺经。①《要药分剂》:“入肺经。”②《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入丸、散或浸酒。外用:煎水熏洗、熬膏贴或研末调敷。【用药忌宜】:脾胃虚寒,泄泻不止者禁用。【药物配伍】:配金银花,清热解毒、通经活络;配连翘,辛凉宣泄、清肺平喘;配桑叶,疏风清热、宣肺平喘;配白芍,清热行血。【别 名】:老翁须、金钗股、大薜荔、水杨藤、千金藤(《丈蛄挤健?、鸳鸯草(《墨庄漫录》)、鹭鸶藤(《履?岩本草》)、忍冬草(《证治要诀》)、左缠藤(《余居士选奇方》)、忍寒草(《洪氏集验方》)、通灵草、蜜桶藤(《土宿本草》)、金银花藤(《丹溪心法》)、金银藤(《乾坤生意秘韫》)、金银花杆(《滇南本草》)、甜藤(《本草述》)、右篆藤(《分类草药性》)、右旋藤(《贵州民间方药集》)、二花秧、银花秧(《河南中药手册》)【处方名】:忍冬藤、金银藤、金银花藤、净制忍冬藤、忍冬草、银花秧、银花藤、二花藤【药用部位】:本植物的花蕾(金银花)、果实(银花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药材主产浙江、四川、江苏、河南、陕西、山东、广西、湖南等地。此外安徽、甘肃、湖北、江西、福建、山西、云南、辽宁、河北等地亦产。【药材的采收与储藏】:秋、冬割取带叶的茎藤,扎成小捆,晒干。【拉丁名】:药材Caulis Lonicerae原植物Lonicera japonica Thunb.【炮制方法】: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切片,晒干。【考 证】:出自《本草经集注》;《苏沈良方》:“忍冬,古人但为补药,未尝治疽。若仓卒求不获,只用干叶为散,每服三方寸匕,甘草方寸匕。酒煮服之亦可,然不及生者。” 参考资料: 《本草纲目》
忍冬滕

9,中药里的二花主治什么

金银花又名二花,双花,金花,银花和忍冬花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本草纲目》载“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自古以来,金银花常用于清热解毒,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等症,亦用于风热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等作用 饮片可分生药、炒药、炭药三种。生药味甘微苦,性寒,其清热解毒之功善走上焦和肌表,多用于温病初期,痈疽疔毒;炒药味甘微苦,性寒偏平,其清热解毒之功善走中焦和气分,多用于温病中期;炭药味甘微苦涩,性微寒,其清热解毒之功善走下焦及血分,多用于赤痢、疫毒痢。 1.生药 ①温病初期:常与连翘、薄荷、淡豆豉等同用,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作用,可用于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如银翘散。 ②痈疽疔毒:常与蒲公英、紫地丁、野菊花等同用,能增强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于痈疽疔毒,红肿疼痛,如五味消毒饮。 2.炒药 温病中期:常与黄芩、栀子、石膏、竹茹、芦根等同用,具有清热解毒、透邪外出、和胃止呕作用,可用于邪热壅阻,胃气不和,发热烦躁,胸隔痞闷,口渴干呕,舌红苔燥,脉象滑数。 3.炭药 ①赤痢:常与黄连、赤芍、木香、马齿苋等同用,具有清热理肠、化滞和血作用,可用于湿热中阻,损伤肠络脂膜,下痢脓血,血多于脓,腹痛,里急后重。 ②疫痢:常与生地黄、赤芍、丹皮、黄连、黄柏、白头翁等同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作用,可用于疫毒侵袭肠胃,与气血搏结,痢下鲜紫脓血,壮热口渴,烦躁不安,甚至神昏谵语。用生药写银花、金银花、二宝花、双花、二花、忍冬花、河南花、山东花;用炒药写炒银花、炒双花、炒忍冬花;用炭药写银花炭、二花炭等。用量:生药10~30g;炒药10~20g;炭药10~15g。 (二)药理作用 几千年传统经验及近代药理实验和临床应用都证明金银花对于多种致病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和较好的治疗效果。通过研究得知,金银花化学成分复杂,已鉴别出的就有60多种。文献报道其所含化学成分有绿原酸、异绿原酸、黄酮化合物、芳樟醇、双花醇等。其中绿原酸和异绿原酸为主要有效成分。其中具有生物活性,并已搞清楚结构的化合物主要有:绿原酸、异绿原酸、黄酮类的木犀草素和挥发油类的芳樟醇等。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止血、抗肝炎等作用。木犀草素具有增加离体蟾蜍心脏的收缩力、降低毛细血管渗透性、抗炎和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作用。金银花的挥发性成分,具有防治咽喉肿痛等疾患的作用。 总之,金银花具有多种药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抑制溃疡、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三)临床应用 1.适用症 (1)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金银花清热解毒作用颇佳,且有轻宣疏散之效,适用于外感风热、温热病及疮、痈肿等热毒症。治外感风热或温热病初起,发热而微恶风寒者,常与荆芥穗、连翘等配伍,以增强其疏散清热之力,如银翘散。若热入气分,壮热、烦渴、脉洪大者,银花与石膏同用,则泻火解毒作用尤为显著;如热入营血,症见斑疹隐隐、舌绛而干、神烦少寐者,本品与丹皮、生地黄合用,可清营护阴、凉血解毒之效。治疔疮、痈、疖肿,可单用,亦可配合蒲公英、野菊花等,以加强解毒消肿作用,如五味消毒饮。祛感灵胶囊是以民间草药秦岭金银花为原料的单味中药制剂,该制剂的主要药效成分为绿原酸及其同类物质。对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发热有较好的疗效。中医常用复方银花制剂治外感风热、急性热病,也能治痈肿疮毒,以及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发病早期。如中药成药银翘散,银翘解毒丸、片、散以及银翘加减煎剂,一般常用于感冒、流感或热病初起,有一定防治效果。忍冬藤合剂预防感冒,可降低发病率一半左右。银黄注射液治疗流感也有效。 (2)热血毒痢、丹毒等 临床证实,金银花有较好的抗感染作用。用金银花注射液肌注或静点,治肺炎、肺结核合并呼吸系统感染、痈疖、丹毒、阑尾炎穿孔、局限性腹膜炎、急性乳腺炎等,退热作用显著;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红肿疼痛等症状,也随体温下降较快消失。以金银花为主,辨证治疗痢疾、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流感、百日咳、腮腺炎、麻疹、水痘、急性喉头炎、急性乳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子宫肌内膜炎等,也有较好疗效,不逊于同类西药,而且无副作用。用金银花浸膏涂搽子宫颈糜烂处,可使红肿消退、出血停止,白带、腰酸等症状显著减轻。用金银花等配制的眼药水治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也有一定疗效,特别是对急性结膜炎奏效更捷。此外,以金银花等药煎水含漱,或用它的粉末喷咽部,还能杀灭病菌,从而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作用。纯中药制剂外阴洗剂,是由黄柏、金银花、苦参、白鲜皮、白矾、花椒等中药组成,经水提制成的黄棕色液体,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杀虫、止痒之功效,主要用于淋菌性、霉菌性、滴虫性、老年性阴道炎及瘙痒症。此外,金银花局部用药不失为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的有效药物。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各种热毒疮疡、斑疹及传染性热病等。热毒若在血分,应配伍凉血药用;挟湿的,应配伍燥湿或利湿药用;疮痈属虚证者,应配伍补养药用;疮痈喉痹诸症,还可与外用药配合使用。 2.常用的金银花处方 (1)外感发热,口渴,或兼见肢体酸痛:金银花,或银花藤30克,水煎,代茶饮用。 (2)咽喉充血 、扁桃体肿大:金银花2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3)预防乙脑、流脑: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芦根、甘草各10克,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连服3~5天。 (4)急性细菌性痢疾:金银花10克,黄芩10克,黄连3克,水煎服,每日1剂。或取金银花焙枯存性,白痢以红砂糖水,赤痢以白蜜水调服,每次服15克,1日2次。此外银花藤60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菌痢、肠炎亦有良效。 (5)婴幼儿腹泻:将金银花炒至烟尽,研为细末,加水保留灌肠,每日2次。半岁以下,每次用1克,加水10毫升;半岁至1岁用1.5克,加水15毫升;1~2岁用2~3克,加水20~30毫升。 (6)胆道或伤口感染:金银花30克,连翘、黄芩、大青根、野菊花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7)泌尿系感染、小便频数、尿道疼痛、热涩不利:金银花、天胡荽、金樱子根、白茅根、海金沙藤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8)疔疮及一切肿毒,无论已溃、未溃,金银花连茎叶60克,水煎服,1日1剂;并以药渣敷患处。或银花藤9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重者2剂;另将银花藤研烂,用少量酒调敷患处四周。 (9)颌面部化脓炎症:金银花、连翘各15克,玄参、竹叶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10)急性阑尾炎:金银花90克,当归60克,生地榆30克,麦冬30克,玄参30克,黄芩6克,薏米仁5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11)深部脓肿:金银花、野菊花、海金沙、马兰、甘草各10克,大青叶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12)急性乳腺炎:金银花、野菊花、海金沙、马兰、甘草各10克,大青叶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13)子宫预糜烂:金银花、甘草等份,共研细末,睡前,用阴道棉签蘸药粉,塞于子宫颈处,次日晨取出,10次一疗程。 (14)杨梅疮:金银花30克,甘草6克,黑料豆60克,土茯苓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15)荨麻疹:鲜金银花煎服,每次30克,1日3次。 (16)传染性肝炎:银花藤60克,水煎服,每日1剂。15天1疗程,休息1~3天后,根据病情需要,可再服。 (17)风湿性关节炎:银花藤9克,桑枝9克,水煎服。 (18)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疮痈:金银花15克,菊花10克,茉莉花3克,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即可防治。平素火大者,常饮此茶有降火功效。 (19)感冒发热,津伤口渴:取金银花30克,薄荷6克,麦冬10克,鲜芦根30克,先煎金银花、芦根、麦冬,沸后煮15分钟再下薄荷,煮2分钟,取汁液,调入冰糖饮用。 (20)声音嘶哑,咽喉疼痛:金银花30克,麦冬10克,甘草5克,泡茶饮。 (21)舌炎:金银花、夏枯草各9克,水煎当茶饮。 (22)鼻窦炎:金银花9克,研为细末,取少许吸入鼻中,1日数次

10,二花是什么

是金银花
金银花又名二花,双花,金花,银花和忍冬花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本草纲目》载“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自古以来,金银花常用于清热解毒,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等症,亦用于风热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等作用 饮片可分生药、炒药、炭药三种。生药味甘微苦,性寒,其清热解毒之功善走上焦和肌表,多用于温病初期,痈疽疔毒;炒药味甘微苦,性寒偏平,其清热解毒之功善走中焦和气分,多用于温病中期;炭药味甘微苦涩,性微寒,其清热解毒之功善走下焦及血分,多用于赤痢、疫毒痢。 1.生药 ①温病初期:常与连翘、薄荷、淡豆豉等同用,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作用,可用于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如银翘散。 ②痈疽疔毒:常与蒲公英、紫地丁、野菊花等同用,能增强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于痈疽疔毒,红肿疼痛,如五味消毒饮。 2.炒药 温病中期:常与黄芩、栀子、石膏、竹茹、芦根等同用,具有清热解毒、透邪外出、和胃止呕作用,可用于邪热壅阻,胃气不和,发热烦躁,胸隔痞闷,口渴干呕,舌红苔燥,脉象滑数。 3.炭药 ①赤痢:常与黄连、赤芍、木香、马齿苋等同用,具有清热理肠、化滞和血作用,可用于湿热中阻,损伤肠络脂膜,下痢脓血,血多于脓,腹痛,里急后重。 ②疫痢:常与生地黄、赤芍、丹皮、黄连、黄柏、白头翁等同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作用,可用于疫毒侵袭肠胃,与气血搏结,痢下鲜紫脓血,壮热口渴,烦躁不安,甚至神昏谵语。用生药写银花、金银花、二宝花、双花、二花、忍冬花、河南花、山东花;用炒药写炒银花、炒双花、炒忍冬花;用炭药写银花炭、二花炭等。用量:生药10~30g;炒药10~20g;炭药10~15g。 (二)药理作用 几千年传统经验及近代药理实验和临床应用都证明金银花对于多种致病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和较好的治疗效果。通过研究得知,金银花化学成分复杂,已鉴别出的就有60多种。文献报道其所含化学成分有绿原酸、异绿原酸、黄酮化合物、芳樟醇、双花醇等。其中绿原酸和异绿原酸为主要有效成分。其中具有生物活性,并已搞清楚结构的化合物主要有:绿原酸、异绿原酸、黄酮类的木犀草素和挥发油类的芳樟醇等。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止血、抗肝炎等作用。木犀草素具有增加离体蟾蜍心脏的收缩力、降低毛细血管渗透性、抗炎和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作用。金银花的挥发性成分,具有防治咽喉肿痛等疾患的作用。 总之,金银花具有多种药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抑制溃疡、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三)临床应用 1.适用症 (1)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金银花清热解毒作用颇佳,且有轻宣疏散之效,适用于外感风热、温热病及疮、痈肿等热毒症。治外感风热或温热病初起,发热而微恶风寒者,常与荆芥穗、连翘等配伍,以增强其疏散清热之力,如银翘散。若热入气分,壮热、烦渴、脉洪大者,银花与石膏同用,则泻火解毒作用尤为显著;如热入营血,症见斑疹隐隐、舌绛而干、神烦少寐者,本品与丹皮、生地黄合用,可清营护阴、凉血解毒之效。治疔疮、痈、疖肿,可单用,亦可配合蒲公英、野菊花等,以加强解毒消肿作用,如五味消毒饮。祛感灵胶囊是以民间草药秦岭金银花为原料的单味中药制剂,该制剂的主要药效成分为绿原酸及其同类物质。对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发热有较好的疗效。中医常用复方银花制剂治外感风热、急性热病,也能治痈肿疮毒,以及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发病早期。如中药成药银翘散,银翘解毒丸、片、散以及银翘加减煎剂,一般常用于感冒、流感或热病初起,有一定防治效果。忍冬藤合剂预防感冒,可降低发病率一半左右。银黄注射液治疗流感也有效。 (2)热血毒痢、丹毒等 临床证实,金银花有较好的抗感染作用。用金银花注射液肌注或静点,治肺炎、肺结核合并呼吸系统感染、痈疖、丹毒、阑尾炎穿孔、局限性腹膜炎、急性乳腺炎等,退热作用显著;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红肿疼痛等症状,也随体温下降较快消失。以金银花为主,辨证治疗痢疾、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流感、百日咳、腮腺炎、麻疹、水痘、急性喉头炎、急性乳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子宫肌内膜炎等,也有较好疗效,不逊于同类西药,而且无副作用。用金银花浸膏涂搽子宫颈糜烂处,可使红肿消退、出血停止,白带、腰酸等症状显著减轻。用金银花等配制的眼药水治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也有一定疗效,特别是对急性结膜炎奏效更捷。此外,以金银花等药煎水含漱,或用它的粉末喷咽部,还能杀灭病菌,从而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作用。纯中药制剂外阴洗剂,是由黄柏、金银花、苦参、白鲜皮、白矾、花椒等中药组成,经水提制成的黄棕色液体,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杀虫、止痒之功效,主要用于淋菌性、霉菌性、滴虫性、老年性阴道炎及瘙痒症。此外,金银花局部用药不失为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的有效药物。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各种热毒疮疡、斑疹及传染性热病等。热毒若在血分,应配伍凉血药用;挟湿的,应配伍燥湿或利湿药用;疮痈属虚证者,应配伍补养药用;疮痈喉痹诸症,还可与外用药配合使用。 2.常用的金银花处方 (1)外感发热,口渴,或兼见肢体酸痛:金银花,或银花藤30克,水煎,代茶饮用。 (2)咽喉充血 、扁桃体肿大:金银花2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3)预防乙脑、流脑: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芦根、甘草各10克,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连服3~5天。 (4)急性细菌性痢疾:金银花10克,黄芩10克,黄连3克,水煎服,每日1剂。或取金银花焙枯存性,白痢以红砂糖水,赤痢以白蜜水调服,每次服15克,1日2次。此外银花藤60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菌痢、肠炎亦有良效。 (5)婴幼儿腹泻:将金银花炒至烟尽,研为细末,加水保留灌肠,每日2次。半岁以下,每次用1克,加水10毫升;半岁至1岁用1.5克,加水15毫升;1~2岁用2~3克,加水20~30毫升。 (6)胆道或伤口感染:金银花30克,连翘、黄芩、大青根、野菊花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7)泌尿系感染、小便频数、尿道疼痛、热涩不利:金银花、天胡荽、金樱子根、白茅根、海金沙藤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8)疔疮及一切肿毒,无论已溃、未溃,金银花连茎叶60克,水煎服,1日1剂;并以药渣敷患处。或银花藤9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重者2剂;另将银花藤研烂,用少量酒调敷患处四周。 (9)颌面部化脓炎症:金银花、连翘各15克,玄参、竹叶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10)急性阑尾炎:金银花90克,当归60克,生地榆30克,麦冬30克,玄参30克,黄芩6克,薏米仁5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11)深部脓肿:金银花、野菊花、海金沙、马兰、甘草各10克,大青叶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12)急性乳腺炎:金银花、野菊花、海金沙、马兰、甘草各10克,大青叶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13)子宫预糜烂:金银花、甘草等份,共研细末,睡前,用阴道棉签蘸药粉,塞于子宫颈处,次日晨取出,10次一疗程。 (14)杨梅疮:金银花30克,甘草6克,黑料豆60克,土茯苓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15)荨麻疹:鲜金银花煎服,每次30克,1日3次。 (16)传染性肝炎:银花藤60克,水煎服,每日1剂。15天1疗程,休息1~3天后,根据病情需要,可再服。 (17)风湿性关节炎:银花藤9克,桑枝9克,水煎服。 (18)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疮痈:金银花15克,菊花10克,茉莉花3克,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即可防治。平素火大者,常饮此茶有降火功效。 (19)感冒发热,津伤口渴:取金银花30克,薄荷6克,麦冬10克,鲜芦根30克,先煎金银花、芦根、麦冬,沸后煮15分钟再下薄荷,煮2分钟,取汁液,调入冰糖饮用。 (20)声音嘶哑,咽喉疼痛:金银花30克,麦冬10克,甘草5克,泡茶饮。 (21)舌炎:金银花、夏枯草各9克,水煎当茶饮。 (22)鼻窦炎:金银花9克,研为细末,取少许吸入鼻中,1日数次。
就是 金银花 !
【来源】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山银花Lonicera confusa DC. 或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 Rehd.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或用硫黄熏后干燥。 【英文名】 FLOS LONICERAE 【别名】忍冬、银花、双花、二花、二宝花、鹭鸶花 【性状】忍科,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上部直径约3mm,下部直径约1.5mm。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偶见叶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长约2mm。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个,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个,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 红腺忍冬 长2.5~4.5cm,直径0.8~2mm。表面黄白至黄棕色,无毛或疏被毛。萼筒无毛,先端5裂,裂片长三角形,被毛。开放者,花冠下唇反转。花柱无毛。 山银花 长1.6~3.5cm,直径0.5~2mm。萼筒和花冠密被灰白色毛,子房有毛。 毛花柱忍冬 长2.5~4cm,直径1~2.5mm。表面淡黄色微带紫色,无毛。花萼裂片短三角形。开放者花冠上唇常不整齐,花柱下部多密被长柔毛。 【鉴别】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 5ml,放置12小时,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1ml含 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20μl,对照品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醋酸丁酯-甲酸-水 (7: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不低于1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置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4μg的溶液,即得(10℃以下保存)。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50%甲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绿原酸(C16H18O9)不得少于1.5%。 【性味与归经】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用法用量】 6~15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对捏呀 呵呵`
对捏呀 呵呵`

上一篇:中草药吴芋,有吴芽子这种中草药吗
下一篇:中草药香薷,长白山中草中有香薷

更多

新闻动态

服务热线

— HOTLINE —

192-7871-9469

版权所有: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备案号: 滇ICP备19000309号-1

联系电话:电 话(微信):192-7871-9469

475678278@qq.com

关注我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