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棱脊是什么
薄荷的茎是四棱型的,所以横切片上四个棱的突起部位就是棱脊。
2,中药苇茎
苇茎,甘,寒,清热生津,清肺化痰,治胃热肺热,次用量30一60克
3,中药天胡荽是何样子
天胡荽
【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细长而匍匐,茎节处生根及叶,单叶互生,圆形或肾形,直径0.5~1.5cm,不裂或掌状5~7浅裂,裂片宽倒卵形,边缘具钝齿,上面无毛或两面有疏柔毛;叶柄长0.5~8cm。小花绿白色或淡红紫色,10~15朵聚成圆头状伞形花序,单生叶腋,总梗细长;小花无梗;萼齿不显著;花瓣卵形。双悬果近圆形,长1~1.5mm,侧面扁平,无毛,光滑或有多数小斑点,背棱和中棱明显。花期春季。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天胡荽,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秋季采收晒干。
【性味】
甘、淡、微辛,凉。
【功能主治】
祛风清热,化痰止咳。用于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胆石症,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伤风感冒,咳嗽,百日咳,咽喉炎,扁桃体炎,目翳;外用治湿疹,带状疱疹,衄血。
天胡荽茎纤弱细长,匍匐,平铺地上成片,秃净或近秃净;茎节上生根。单叶互生,圆形或近肾形,直径0.5~1.6厘米,基部心形,5~7浅裂,裂片短,有2~3个钝齿,上面深绿色,光滑,下面绿色或有柔面均自光滑以至微有柔毛;叶柄纤弱,长0.5~9厘米。伞形花序与叶对生,单生于节上;伞梗长0.5~3厘米;总苞片4~10枚,倒披针。形,长约2毫米;每伞形花序具花10~15朵,花无柄或有柄;萼齿缺乏;花瓣卵形,呈镊合状排列;绿白色。双悬果略呈心脏形,长1~1.25毫米,宽1.5~2毫米;分果侧面扁平,光滑或有斑点,背棱略锐。花期4~5月。 生于路旁草地较湿润之处。 功用主治:清热,利尿,消肿,解毒。治黄疸,赤白痢疾,淋病,小便不利,目翳,喉肿,痈疽疔疮,跌打瘀肿。
4,金顶鹤是种什么中草药
你所说的应该是鹤草芽,别名又叫金顶龙牙,应该就是你说的金顶鹤了。具体如下:
【名称】鹤草芽
【拼音】HE CAO YA
【拉丁】Radix Agrimoniae Pilodae
【别名】金顶龙牙、龙牙草、老鹳嘴、毛脚茵
【类别】驱虫药
【药用部位】冬芽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90cm,全株具白色长毛。根茎横走,圆柱形。茎直立,单一或丛生,通常分枝。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有大小2种,相见排列,长圆形,叶缘锯齿状,2面被有稀疏柔毛,下面有较多的黄色腺点,具柔毛;托叶卵形。果实倒圆锥形。
【药材形状】茎基部圆柱形,木质化,淡棕褐色,上部茎方形,四边略凹陷,绿褐色,有纵沟和棱线,茎节明显,体轻,质硬,易折断,断面中空。叶灰绿色,皱缩而卷曲,质脆,易碎。气微,味微苦。
【主要成分】有效成分为鹤草酚。
【药材来源】为植物龙牙草(仙鹤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的地下冬芽。于地上部分枯萎后采集(9~11月)直至翌年春植株萌发前(3~4月),挖出根部,取下冬芽,去掉地下根部,但可留冬芽上的须根,洗净晒干或于55℃以下烘干。
【性味归经】苦、涩,凉。归肝、小肠、大肠。
【功能主治】驱虫。用药绦虫病。
【用法用量】 0.3~1两。
【使用注意】不宜入煎剂,有效成分几乎不溶于水。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科的中药学教材上都没有这味药,你确定名字记对了吗
5,中药材中有一个接骨木是一种什么木头
接骨木(学名: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属落叶灌木,高达4米。茎无棱,多分枝,灰褐色,无毛。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卵形、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偏斜阔楔形,边缘有较粗锯齿,两面无毛。圆锥花序顶生,边缘有较粗锯齿,两面无毛。圆锥花序顶生,密集成卵圆形至长椭圆状卵形;花萼钟形,5裂,裂片舌状;花冠辐射状,45裂,裂片倒卵形,淡黄色;雄蕊5枚,着生于花冠上,较花冠短;雌蕊1枚,子房下位,花柱短浆果鲜红色。花期4-5月,果期7-9月。生于海拔540-1600米的山坡、灌丛、沟边、路旁、宅边等地。产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省区。药用价值:接骨木主要具有中医药用途。【哈尼药】咖汤爬啊周:叶主治骨折,扭伤《哈尼药》、《滇药录》、《民族药志二》。【蒙药】包根包勒岱,干达嘎日:茎枝主治感冒,高烧,肺热咳嗽,虚热等《民族药志二》。【壮药】棵麻风:根、叶治疯狗咬伤《桂药编》、《民族药志二》。【水药】梅骂按:茎、枝、根皮治跌打损伤《水医药》。【苗药】Ndut gieb blad(豆介巴),Wab mangl det(蛙曼斗),Maol maol 1inx(毛毛林):根皮散瘀消肿,治风湿疼痛《苗医药》。敌缝:茎枝治风湿筋骨疼痛,腰痛,水肿,风痒,瘾疹,产后血晕,跌打肿痛,骨折,创伤出血《湘蓝考》。【达斡尔药】gaawui mood:治跌打损伤,软骨炎。【土家药】八厘麻(ba li ma):全株治跌打扭伤,骨折肿痛,痨病《土家药》。接骨木:根、茎用于风湿疼痛,麻木,骨折,跌打损伤。【瑶药】接骨风:用于感冒发热,肾炎,神经痛,胃痛。【布依药】茎枝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跌扑损伤,骨折,创伤出血。【侗药】梅松鬼(Meix sems guedl):全草治跌打损伤,疮疔,痒疹。[2] 茎枝(接骨木):甘、苦,平。祛风,利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筋骨痛,腰痛,水肿,风疹,瘾疹,产后血晕,跌打肿痛,骨折,创伤出血。 根或根皮(接骨木根):甘,平。用于风湿关节痛,痰饮,水肿,泄泻,黄疸,跌打损伤,烫伤。 叶(接骨木叶):苦,凉。活血,行瘀,止痛。用于跌打骨折,风湿痹痛,筋骨疼痛。 花(接骨木花):用于发汗,利尿
6,这是什么植物
这个是瓜蒌,也叫栝楼开的花,很漂亮!瓜蒌又名括楼、药瓜等,为多年生草质藤本全株供药用,有清肺化痰之功效,属葫芦科括楼属植物,长可达10米,根状茎肥厚,圆柱状,外皮黄色,茎多分枝,无毛;叶互生,近圆形或心形,雌雄异株;雄花数朵总状花序,少有单生,花冠裂片倒卵形,雌花单生,子房卵形,果实近球形,熟时橙红色,花果期7~11月,栝楼有解热止渴、利尿、镇咳祛痰等作用。瓜蒌喜生于深山峻岭、荆棘丛生的山崖石缝之中。其果实、果皮、果仁(籽)、根茎均为上好的中药材。茎有棱线,卷须2~3歧。叶互生,叶片宽卵心形,长宽相近,5~14cm,3~5浅裂至深裂,边缘常再分裂,小裂片较圆,两面稍被毛。雄花生于上端1/3处,3~8朵成总状花序,有时单生,萼片线形,花冠白色,裂片扇状倒三角形,先端流苏长1.5~2cm;雌花单生,花梗长约6cm。果实椭圆形至球形,长7~11cm,果瓤橙黄色。种子椭圆形,长11~16mm,宽7~12mm。花期6~8月,果期9~10月。瓜蒌是攀延性植物。条条蔓蔓攀爬在墙上、树上或架上,叶大舒展而青翠,花白色且花瓣儿边沿还长有“流苏”,看似不起眼,其实挺耐看,有一种独特的美。瓜蒌的花和果实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到了秋天橙黄色的果实挂满藤架或爬满墙壁,也是一景。瓜蒌,园林一般少有栽培,因此许多人不认识瓜蒌花。其实,瓜蒌的花是很漂亮的:花型特殊,颜色特鲜,很值得一看。瓜蒌花多年生攀缘型草本植物。喜生于深山峻岭、荆棘丛生的山崖石缝之中。其果实、果皮、果仁(籽)、根茎均为上好的中药材。主治:清热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心痛,结胸满,乳痈,肺痈,肠痈肿痛,大便秘结。栝楼(拉丁学名: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别名吊瓜(温州文成)、老鸦瓜(温州)。根(中药名天花粉),果(中药名栝楼实),果皮(中药名栝楼皮)、种子(中药名栝楼仁),葫芦科栝楼属多年生攀缘草本,长可达10米。根状茎肥厚,圆柱状,外皮黄色。茎多分枝,无毛;叶互生,近圆形或心形,雌雄异株;雄花数朵总状花序,少有单生,花冠裂片倒卵形,雌花单生,子房卵形,果实近球形,熟时橙红色,花果期7~11月。[1] 栝楼有解热止渴、利尿、镇咳祛痰等作用。 种子含脂花肪油;果实含三萜皂苷、有机酸、树脂、糖类、色素;根含蛋白质、皂苷、酸类。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中文名:栝楼 。别称:瓜蒌、药瓜、栝楼蛋、果裸等。拉丁学名: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科属:葫芦科栝楼属。产地分布:我国苏南、苏北各地。
7,中草药蒺藜有什么用处
名称:蒺藜平肝息风药 别名:茨、刺蒺藜、蒺藜子、白蒺藜、杜蒺藜、三角蒺藜、三角刺、野菱角、硬蒺藜药用部位:果实药材性状:本品由5个分果瓣组成,呈放射状排列,直径7~12mm。常裂为单一的分果瓣,分果瓣呈斧状,长3~6mm;背部黄绿色,隆起,有纵棱及多数小刺,并有对称的长刺和短刺各1对,两侧面粗糙,有网纹,灰白色。质坚硬。无臭,味苦、辛。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性味归经:平;苦、辛;归肝经功能主治: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禁忌:血虚气弱及孕妇慎服。 请采纳名称:蒺藜平肝息风药 别名:茨、刺蒺藜、蒺藜子、白蒺藜、杜蒺藜、三角蒺藜、三角刺、野菱角、硬蒺藜药用部位:果实药材性状:本品由5个分果瓣组成,呈放射状排列,直径7~12mm。常裂为单一的分果瓣,分果瓣呈斧状,长3~6mm;背部黄绿色,隆起,有纵棱及多数小刺,并有对称的长刺和短刺各1对,两侧面粗糙,有网纹,灰白色。质坚硬。无臭,味苦、辛。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性味归经:平;苦、辛;归肝经功能主治: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禁忌:血虚气弱及孕妇慎服。请采纳蒺藜:是蒺藜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处方名:白蒺藜 刺蒺藜 炒蒺藜 盐蒺藜 性味、归经:苦辛平,入肝经。 功用:平肝解郁,祛风明目,止痒。用于肝阳眩晕头痛,肝郁胁痛,风热头痛,目赤肿痛,皮肤瘙痒等症。 还有一种(豆科植物扁茎黄芪的种子)叫潼蒺藜,又名沙苑子、沙苑蒺藜,是补益药。功能是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以上二者不可混用。蒺藜【功能与主治】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 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 用处:1、腰脊痛。用蒺藜子捣成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胡豆大,每服二丸,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2、通身浮肿。有杜蒺藜每日煎汤洗。 3、大便风秘。用蒺藜子(炒)一两、猪牙皂荚(去皮、酥炙)五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盐茶汤送下。 4、月经不通。有杜蒺藜、当归,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米汤送下。 5、难产(胎在腹中,胞衣亦不下;或者胎死)。用蒺藜子,贝母各四两,共研为末,米汤冲服三钱。过一会如仍不下,可再次服药。 6、蛔虫病。用初秋采集的蒺藜子,阴干收存。每服一匙,一天服三次。 7、多年失明。用初秋采集的蒺藜子,阴干捣成散,生前了一匙,饭后服,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8、牙齿动摇。用蒺藜去角,生研五钱,加水淡浆水半碗,盐少许,温时漱口,甚效。或以蒺藜根烧灰贴牙,亦能固齿。 9、鼻塞多年,不闻香臭。用蒺藜两把,加水一大碗煮取半碗,先令病人仰卧。满口含饭。随好以药汁一合灌入鼻中,如不通,可再灌。至鼻中喷出一、两个小肉坨(息肉)子,病即愈。 10、面上瘢痕。用蒺藜子、山栀子各一合,共研为末。加醋调匀。夜涂脸上,清晨洗去。 11、白癜风。用白蒺藜子六两,生捣为末。每服二钱,热水送下。一天服二次。一月后断根。服至半月时,白处见红点,即预示有效。 12、疔肿。用蒺藜子一升,火熬,捣烂,以醋调匀封疮上。拔根即愈。
8,老虎姜有哪些作用
【老虎姜的功效介绍】: 老虎姜 (《陕西中草药》) 【拼音名】 láo hǔ jiānɡ 【异名】白药子(《宁夏中草药手册》),盘龙七、算盘七,鸡头参、山姜《陕西中草药》),惹涅(藏名)。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卷叶黄精的根茎。 【植物形态】卷叶黄精,又名:轮叶黄精。 多年生草本,高80~150厘米。 根茎肥大,成不规则的结节块状,形似生姜,茎痕明显,呈圆盘状。 茎圆柱形,具条棱,梢弯曲。 叶3~8片轮生,线状披针形,长7.5~12厘米,先端卷曲,下面有粉。 花小,白色、绿色或带紫色,每一总花梗着生1~4花,轮生;苞片披针形,白色,膜质;花被筒状,先端6裂,裂口有乳突状短柔毛;雄蕊生花被筒中部以上,花丝有缘毛;花柱长等于子房。 浆果球形,熟时黑色。 生于高山林缘。 分布宁夏、西藏、新疆、陕西、甘肃、湖北、四川及东北等地。 山东等地亦有栽培。 本品根茎,亦作黄精使用。 【采集】舂.秋挖取根茎。 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甘辛,平。 ①《陕西中草药》:味甘微辛,性温,有小毒。 ②《宁夏中草药手册》:辛,平。 ③《西藏常用中草药》:性平,味甘。 【功用主治-老虎姜的功效】润肺养阴,健脾益气,祛痰止血,消肿解毒。 治虚痨咳嗽,头昏,食少,遗精,盗汗,崩漏带下,产后体亏,吐血,衄血,外伤出血,咽喉肿痛,疮肿,瘰疬。 ①《陕西中草药》:补脾润肺,滋阴补肾,行气活血,收敛止血,拔毒杀菌。 治脾虚少食,肺虚咳嗽,头昏体痛,遗精盗汗,崩漏白带,疮疖初起,瘰疬。 ②《宁夏中草药手册》:祛痰止血,消肿解毒。 治咳嗽吐血,鼻出血,外伤出血,咽喉肿痛,疮疡肿毒。 ③《西藏常用中草药》:补益脾胃,润肺生津。 治诸虚不足,虚痨咳嗽,筋骨痿软。 ④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补肾益肺,益气滋阴。 治产后气血虚弱。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研末或浸酒。 外用:捣敷或水磨汁涂。 【老虎姜的功效介绍】: 老虎姜 (《陕西中草药》) 【拼音名】 Láo Hǔ Jiānɡ 【异名】白药子(《宁夏中草药手册》),盘龙七、算盘七,鸡头参、山姜《陕西中草药》),惹涅(藏名)。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卷叶黄精的根茎。 【植物形态】卷叶黄精,又名:轮叶黄精。 多年生草本,高80~150厘米。 根茎肥大,成不规则的结节块状,形似生姜,茎痕明显,呈圆盘状。 茎圆柱形,具条棱,梢弯曲。 叶3~8片轮生,线状披针形,长7.5~12厘米,先端卷曲,下面有粉。 花小,白色、绿色或带紫色,每一总花梗着生1~4花,轮生;苞片披针形,白色,膜质;花被筒状,先端6裂,裂口有乳突状短柔毛;雄蕊生花被筒中部以上,花丝有缘毛;花柱长等于子房。 浆果球形,熟时黑色。 生于高山林缘。 分布宁夏、西藏、新疆、陕西、甘肃、湖北、四川及东北等地。 山东等地亦有栽培。 本品根茎,亦作黄精使用。 【采集】舂.秋挖取根茎。 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甘辛,平。 ①《陕西中草药》:味甘微辛,性温,有小毒。 ②《宁夏中草药手册》:辛,平。 ③《西藏常用中草药》:性平,味甘。 【功用主治-老虎姜的功效】润肺养阴,健脾益气,祛痰止血,消肿解毒。 治虚痨咳嗽,头昏,食少,遗精,盗汗,崩漏带下,产后体亏,吐血,衄血,外伤出血,咽喉肿痛,疮肿,瘰疬。 ①《陕西中草药》:补脾润肺,滋阴补肾,行气活血,收敛止血,拔毒杀菌。 治脾虚少食,肺虚咳嗽,头昏体痛,遗精盗汗,崩漏白带,疮疖初起,瘰疬。 ②《宁夏中草药手册》:祛痰止血,消肿解毒。 治咳嗽吐血,鼻出血,外伤出血,咽喉肿痛,疮疡肿毒。 ③《西藏常用中草药》:补益脾胃,润肺生津。 治诸虚不足,虚痨咳嗽,筋骨痿软。 ④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补肾益肺,益气滋阴。 治产后气血虚弱。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研末或浸酒。 外用:捣敷或水磨汁涂。
上一篇:清血中草药,清血毒的中药
下一篇:中草药钓鲤鱼,钓鲤鱼用什么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