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草药有那些止泻的

2,治腹泻的中草药有哪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孟捷-脾虚腹泻吃什么中药好
00:00 / 02:44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3,江西中成中药的四黄止痢颗粒效果如何
四黄止痢颗粒 详细描述: 【主要成份】黄连、黄柏、大黄、黄芩、安普霉素、地芬诺酯。【性状】本品为黄色至棕黄色的颗粒。【功能与主治】清热泻火,止痢。主要用于防治由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鸭疫里默氏杆菌、魏氏梭菌等引起的禽的肠炎、肠毒综合症、坏死性肠炎、过料等。【用法与用量】混饮 每袋100g(先用适量温水溶解)溶于200kg水中,供禽全天饮用,连用3-5天。 【包装规格】100g/袋 100袋/件
4,止泻的中药是哪些
中药中的收涩药都有止泻的作用,如乌梅,赤石脂,罂黍壳,可子
5,哪些中草药治拉肚子
得了腹泻,不到一个小时就会上多次厕所,给生活以及工作都带来不便。吃什么药快速止腹泻,是不少职场人士在腹泻时最急切需要知道的。笔者介绍一下,腹泻吃什么药好得快?中药有哪些?腹泻吃对药物,自然会好得快,治疗急慢性腹泻常见蒙脱石散。腹泻治疗的中药有芍药汤、白头翁汤、胃苓汤等。腹泻常见用药治疗,如:蒙脱石散。蒙脱石散为天然蒙脱石微粒粉剂,具有层纹状结构和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等有极强的固定、抑制作用,使其失去致病作用;此外对消化道黏膜还具有很强的覆盖保护能力,修复、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作用。所以,蒙脱石散能用于成人急、慢性腹泻。口服,成人每次1袋(3克),一日3次。服用时将本品倒入半杯温开水(约50毫升)中混匀快速服完。治疗急性腹泻时首次剂量应加倍。腹泻吃药,用对药物,自然会好得快。当然,不少人还是希望能通过中药调理腹泻。湿热痢型腹泻可以通过清热化湿,调气行血方法治疗,采用芍药汤加减。然而,疫毒痢型腹泻采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方法治疗,采用白头翁汤加味。寒湿痢型腹泻通过温化寒湿,行气和血方法治疗,采用胃苓汤加减。中医中药讲究辩证施治,用药正确,也自然好得快。上面关于腹泻好得快用药的介绍。希望大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确保正确用药,避免延误病情,导致后期治疗难度加大。祝大家健康。
6,什么中草药是止泻的
7,清热解毒消炎止痢的药品有哪些
我就知道一个白云山星群夏桑菊,因为那个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我平时上火啊感冒啊!都会喝它的,你如果觉得还可以就去试试啊
8,泻痢草是哪个中药的别名
叫泻痢草的中药有两种,一个是仙鹤草、一个是土丁桂。仙鹤草是常用的中药,具有收敛止血、止痢、杀虫的功效;土丁桂可以做食料,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
9,有止泻作用的中药
每天用生山药30克细末,凉水调开,在火上2分钟就熟,再加上熟鸡蛋黄3个,日服2次,2天就好。中药中的收涩药都有止泻的作用,如乌梅,赤石脂,罂黍壳,可子肚痛健胃整肠丸。一次5粒,立马见效。肠胃不好,平时就应注意,不要一冷一热的吃。这样一般人的肠胃都受不了的。
10,常用的止泻的中药材有哪些啊包括常用的便方
匾蓄 中药功用: (1)清热通淋:用于膀胱湿热引起的小便涩痛,常配瞿麦、木通、滑石。(2)清热化湿:用于黄疸及皮肤湿疮。 中药剂量: 9~30克。 车前子 中药功用: (1)利水通淋止泻:用于水泻、水肿、小便不利。水肿、腹泻常配白术、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单用即可止水泻。治尿道涩痛、小便不利,常配木通。(2)止咳化痰:用于咳嗽痰多。 中药剂量: 3~9。包煎。 赤小豆 中药功用: 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疮痈。 中药剂量: 9~30克。 大腹皮 中药功用: 消胀利水:用于腹胀或水肿、腹水。治水肿常配桑白皮、陈皮、生姜皮、茯苓皮名五皮饮。 中药剂量: 3~10克。 灯心草 中药功用: 甘、淡,微寒。归心、肺、小肠经。功效:利水通淋,清心除烦。 用于:1、热证小便水利、淋漓涩痛。2、心热烦躁、小儿夜啼、惊痫。此外本田外用吹喉,可治喉痹。 中药剂量: 1.5-2.5g。或入丸散。治心烦惊痫,朱砂拌用,处方写朱灯心。外用煅存性研末。 茯苓 中药功用: (1)渗湿利尿:用于水湿停滞之水肿尿少,常配猪苓、泽泻。(2)健脾安神:用于脾虚湿困引起的食少脘闷、腹泻及心悸、失眠。治食少脘闷常配白术、陈皮。治腹泻常配白术、薏苡仁、莲肉。治失眠常配远志、炒枣仁。 中药剂量: 9~15克。 防己 中药功用: (1)利水消肿:用于水肿。治急性肾炎水肿,配黄芪、白术。(2)祛风湿止痛:用于风湿热邪阻于经络所致的急性风湿热痛,常配连翘、桑枝。 中药剂量: 3~9克。 冬葵子 中药功用: (1)利水通淋: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妊娠水肿及淋证。单用或配用茯苓。(2)下乳润肠:用于乳腺炎、乳法不下及大便不通。治乳汁不通可配花粉、王不留行。 中药剂量: 3~9克。 冬瓜皮 中药功用: 清热利水:治水肿尿少,常配茯苓皮、大腹皮。 中药剂量: 15~30克。 地肤子 中药功用: 清湿热,利小便:用于皮肤湿热之瘙痒及膀胱湿热之小便不利。配生地、黄柏治小便热痛。配蛇床子、白砜外用治湿疮瘙痒。 中药剂量: 5~15克。 海金沙 中药功用: 清热利湿排石:用于泌尿系感染及结石,尤为治疗尿热、尿痛之要药。配生甘草梢治急性泌尿系感染;配金钱草治尿道结石。 中药剂量: 9~15克。包煎 葫芦、抽葫芦 中药功用: 利水消肿:用于重症水肿及腹水。 中药剂量: 15~30克。 滑石 中药功用: (1)清暑利尿:用于中暑之烦渴、尿少及水泻下痢。治中暑烦渴尿少,常配生甘草(六一散)。(2)收敛祛湿:粉剂外敷用于痱子、湿疹、湿疮等皮肤病。(3)滑石六钱配甘草一钱,名六一散,能清热利尿;再加朱砂名益元散,兼能安神;六一散加青黛名碧玉散,能清肝热。 中药剂量: 9~15克。包煎。 金钱草 中药功用: 清热通淋,利水排石:用于肝胆结石,肾或膀胱结石及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中药剂量: 15~30克 瞿麦 中药功用: 清湿热、利小便:本品为治疗淋证(如急性泌尿系感染、急性前列腺炎等)的常用药,多用于小便不利、尿痛、尿血。治血尿常配栀子、白茅根。 中药剂量: 9~15克。 薏苡仁、苡仁米 中药功用: (1)健脾利湿:用于脾虚湿盛之泄泻、水肿,常配茯苓、车前子。(2)清热排脓:用于肺痈胸痛。治肺脓肿常配苇茎;治肠痈、急性阑尾炎,常配败酱草、红藤。 通草 中药功用: 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用于湿热淋证之小便不利,配车前子;用于尿血,配白茅根;用于乳汁不通,配穿山甲。 中药剂量: 3~6克。 石苇 中药功用: 清热利湿通淋:用于热淋、血淋或石淋。治热淋,如急性泌尿系感染等,常配滑石、车前草;治血淋配蒲黄;治石淋,如尿道结石配金钱草。 中药剂量: 3~9克。 木通 中药功用: (1)降火通淋:用于小便淋沥刺痛及口疮,常配生地、竹叶、甘草梢。亦可用于黄疸。(2)通经下乳:用于闭经、乳少。治经闭常配红花、牛膝;治乳少常与猪蹄煎汤服。 中药剂量: 3~6克。 路路通 中药功用: 利水通络:用于小便不利、水肿、风湿痹痛、月经不调。 中药剂量: 5~10克。 薏苡仁、苡仁米 中药功用: (1)健脾利湿:用于脾虚湿盛之泄泻、水肿,常配茯苓、车前子。(2)清热排脓:用于肺痈胸痛。治肺脓肿常配苇茎;治肠痈、急性阑尾炎,常配败酱草、红藤。 茵陈、茵陈蒿 中药功用: 清湿热,退黄疸:用于湿热性黄疸及热病小便黄少。配栀子、大黄治阳黄;配附子、干姜治阴黄。 中药剂量: 9~15克。后下。 泽漆 中药功用: 辛、苦、微寒。有毒。归大肠、小肠、肺经。功效:利水消肿,化痰止咳、散结。 应用:1、大腹水肿、四肢面目浮肿。2、用于肺热咳嗽及痰饮咳喘。3、用于瘰疬。 中药剂量: 5-10g。 泽泻 中药功用: (1)利水渗湿:用于水湿内停之尿少、水肿、泻痢及湿热淋浊等证。治胃内停水常配白术。治尿道涩痛、小便不利常配木通、茯苓。(2)清泻肾火:用于阴虚火旺诸证。 中药剂量: 3~9克。 猪苓 中药功用: 利水渗湿:用于水湿内停之水肿尿少、水泻、白带过多等症。治水肿常配茯苓、泽泻、白术。亦用于阴虚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中药剂量: 3~9克。
上一篇:中草药鸡屎藤,有谁知道客家话鸡屎滕的中药名是什么鼠曲草的中药名是什么
下一篇:烟台中草药,烟台哪有中药材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