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中药可以用来洗澡
中药有内服与外用之分,你说的就是外用了.如果是皮肤病之类的,一般常用到的是黄柏,苦参,白癣皮等等.如果是关节炎类的,一般常用的是活血行气止痛之类的.如:桃仁,红花,透骨草,桂枝,马前子,川乌等.如果有骨质曾生,也可在上方中加入软坚的威灵仙,牡蛎等.仅供参考.蒽```建议你去看《庸医》``````我记得上面有介绍过``````菖蒲叶,艾叶,千里光等都可以用来煮水洗澡,杀菌,消炎,无副作用,当然还有很多的呢,,,,
2,中药浴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浴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 1.使用方法 将中药浴液倒入清洁消毒后的浴盆或浴缸里,加入热水,然后把水调到适当的温度,即可洗浴。 2.注意事项 (1)浴液加水后,温度要适中,不能过热,以免烫伤。 (2)沐浴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吹风,洗浴完毕马上拭干皮肤。冬秋之季,尤注意浴处宜暖而避风。《老老恒言》谓:'浴后当风,腠理开,风易感,感而即发,仅在皮毛则为寒热,积久入里患甚大,故风来宜避,浴后尤宜避。 (3)饭前饭后30分钟内不宜休浴。空腹洗浴,容易发生低血糖,而虚脱昏倒。饭后饱腹沐浴,全身体表血管被热水刺激而扩张,胃肠等内脏血液都会被动员而分散到身体表层,胃肠道的血量供应减少,同时会降低胃酸分泌,并使消化器官功能减低,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4)高热大汗、高血压病、主动脉瘤、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及有出血倾向等患者不宜使用。 (5)对于年老和心、肺、脑等病患者,不宜单独洗浴,应有家属助浴,洗浴的时间不宜过长。 中药浴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 一、中药足浴治疗原理 足与人体健康关系很大,关于足部的养生研究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黄帝内经》记载:阴脉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谓经脉之行;三经皆起于足。既足部是三阴经的起点,三阳经的终点。足掌有300多处穴位、67个反射区,是人体的.一个缩影。通过足浴和足部按摩刺激,促使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调节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改善内脏产生的病理变化,提高机体自我防御及免疫力。 中药足浴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在浸泡的过程中,借助药力和水的热力作用,通过皮肤毛孔吸收,经络传递,可使肌体气血运行通畅;血脉通畅后,药物随热而行,乘热吸收,经脉循环,直达病所。 二、什么样的病症适合中药足浴 应用不同的中药煎汁足浴,可治疗以下病症:头晕、头痛、失眠、耳鸣、颈椎综合征、神经衰弱;慢性咽炎、鼻炎、感冒、咳嗽、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下肢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趾甲炎、湿疹足癣、足趾变形、下肢静脉曲张;风湿关节痛、足跟痛、腰痛及坐骨神经痛;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中风后遗症、肥胖症;胃下垂、便泌等胃肠道疾病;糖尿病、脑萎缩、老年痴呆症。 对于美容祛斑亦有较好疗效。 三、结语 中药足浴是用中药煎煮取汁泡脚的一种保健治疗方法;中药足浴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用不同的中药煎汁足浴,具有广泛适应证,在护理过程中,按治疗时间,按疗程经心施治,采用中药足浴按摩的方法,操作简便,效果显着,经济安全,避免了药物的不良反应,病人多为老年人,疾病种类复杂,中药足浴在此类人群中的应用适合得到广泛推广。 四、中药足浴小妙方 睡眠障碍:丹参30g,石决明30g,磁石30g,牡蛎30g,茯神15g夜交藤15g,肉桂15g,合欢皮15g,香附15g。出盆后用干毛巾轻快地搓擦按摩脚趾和掌心,其催眠助睡效果会更佳。 强筋健骨:骨碎补20g,仙鹤草20g,续断30g,伸筋草20g,羌活15g,红花8g,透骨草15g。 养生足浴方:当归15g,黄芪20g,红花10g,苏木10g,泽兰10g,生地10g,川椒10g,葛根15g,细辛6g,酸枣仁15g,艾叶10g。 降压足浴方:罗布麻叶15g,杜仲6g,牡蛎15g,夜交藤10g,吴茱萸10g。 中风后手足拘挛:伸筋草、透骨草、红花各15g。 双足水肿:楠木,桐木各适量 。

3,宝宝能泡中药浴吗
如果生病的情况下是可以泡中药浴的,但是在泡中药浴一定要在正规的中医指导下进行,不能够私自的是用一些药物来给宝宝进行中药泡浴的,因为有很多药物很可能会刺激到宝宝的皮肤,而且中药主要是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宝宝生病还是要以口服药物治疗为主。
4,中药药浴的浴方
护肤美容方:绿豆、百合冰片各10克,滑石、白附子、白芷、白檀香、松香各30克。研末入汤温浴,可使容颜白润细腻。健发美容方(清宫慈禧太后用):零陵香30克,玫瑰花、辛夷各15克,细辛、公丁香、山奈各10克,白芷90克,檀香20克,甘草12克。共研细末,用苏合油10克拌匀入汤浴头,可预防脱发和白发,使秀发常年乌黑亮泽。延年保健方:用枸杞子煎汤浴身,可令人皮肤光泽,百病不生,延年益寿。牛皮癣药浴方:穿山甲、癣清散、徐长卿、乌梢蛇、血蝎、皂角、蒺藜、紫花地丁、大青叶、地肤子、蝉蜕、白花蛇舌草、土茯苓、大黄、石膏、地龙、白术、生地、羚羊角、黄药子、太子参、金银花、五味子、花椒、芜花、蛇床子、木鳖子、闹羊花、九节茶、贯众、乳香、白芥子。研末入汤温浴,可使皮肤恢复正常。
5,中药泡浴的好处
要看是什么中药了,不同的中药,对人的好处是不同的,所以你描述的不够清晰,很难回答你。1、出汗、排毒。2、促进产妇恢复,预防妇科病。3、润肤止痒,防治皮肤病。4、改善心脏的输出量,改善了心脏功能。5、改善全身微循环。6、促进肠胃蠕动,健脾助消化。7、消除疲劳,减轻肌肉、关节疼痛。8、易睡安眠。9、增强内分泌系统功能和免疫力。10、增强神经调节能力。我们每天都洗澡,但是药浴却是不常洗的,药浴是中医保健的一种方式,在洗澡的时候加入点中药,是可以对应的缓解和预防疾病的,也是可以保健的,中医专家介绍说中药泡澡有下面的这些好处。中药澡,你泡过没?药浴,就是在浴水中放人—些中药,以达到治疗保健的功效。从医学上来看,洗澡本身就能促进血液循环。洗澡时,汗毛孔开放,呼吸加快,加入浴水中的中草药的成分,通过开放的皮肤毛孔被吸收;一些挥发性药物的分子,则通过呼吸道吸人,可以达到健身和治病的目的。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泡个药水澡,不失为一个简单、快捷的养生保健法。中药泡澡的十大好处中华药浴文化源远流长,依据中医脏腑经络表里相通,内外循环机理,将相关的药物溶于煮沸的水中,采用温热法使药物透过皮肤、穴位等直接进入经络、血脉、分布全身,通过物理效应与药物效应发挥治疗和保健作用。总之中药泡澡益处多多,以下分享十点好处:1、出汗、排毒。2、促进产妇恢复,预防妇科病。3、润肤止痒,防治皮肤病。4、改善心脏的输出量,改善了心脏功能。5、改善全身微循环。6、促进肠胃蠕动,健脾助消化。7、消除疲劳,减轻肌肉、关节疼痛。8、易睡安眠。9、增强内分泌系统功能和免疫力。10、增强神经调节能力。
6,美容院中草药泡澡有什么用
排毒、祛寒、养颜等等,总的来说好处多多,我现在就一直在yixuan美容享受。用中药泡澡美肤又健身现代人生活步调紧凑,一天疲累之后,总希望回家时能舒舒服服地洗个澡,让一天的疲惫尽退。单纯地在温水中浸泡,已能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若在泡澡的水中加入些中药,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泡澡加菊花,防治头晕和眼花: 菊花: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之功能。 方法:用鲜菊花500~800克,加水放入锅内,煎成汁水倒入浴盆待其降至适宜的温度即可浴用。它能防治头晕、眼花等症状,还可使肌肤细嫩雪白二、泡澡加葛根,降压降糖除斑痕:中老年人及肤色较黑的人适用此浴法。 葛根:具有镇痛、降压、降血糖、清除皮肤老年斑和汗斑的功能,使关节更灵活,肌肉收缩力更强,不易疲惫。 方法:一般每次用葛根50~100克,加水熬汁,倒入浴盆,待其变温即可用。三、泡澡加蓟草,止血散淤效果好: 蓟草:一种菊科植物,具有止血散淤的功能。 方法:将其洗净放入锅内,加水煎熬半小时左右,过滤去渣,变温即可洗浴,此浴可增加皮肤弹性。对于一些产妇来说,可加适量的地榆、槐花洗涤肛门,既有止血效果,又可防治痔疮、肛裂等疾病。四、泡澡加桑叶,护肤散风又清热: 桑叶:经过霜雪的桑叶,性味甘苦而寒,具有散风清热、明目等功能。用它熬水洗澡,护肤而不脱脂。特别是皮肤粗糙者,浴后可使皮肤变嫩。 方法:将干桑叶100克左右放入锅内,熬10~15分钟后,倒入浴盆,待水变温即可洗用。五、泡澡加薄荷,清热止痒好效果: 薄荷叶:有散风热、止痒的作用,对外感风热、皮肤发痒、咽喉肿痛、眼结膜充血等病症特别有效。方法:只要取鲜薄荷200克或干薄荷50克放入锅内,加水熬取药液,倒入浴盆即可。
7,什么是中药熏蒸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中药熏蒸疗法”是指利用药物煮沸后产生的蒸汽来熏蒸肌体,以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方法。由于蒸汽对身体的蒸腾作用,可使全身经络涌动,推血运行,药力经皮肤直达各脏腑,无处不至,可起到滋养津液、滋润肌肤、健脾和胃、壮肾利水的作用。熏蒸法可用来治疗风寒湿三邪所致病症,以及气虚下陷、气血瘀滞、湿阻脉络等病症,并可用于养生保健,治疗肥胖症等。
中药蒸,从理论上说,是沐浴节的延续和深化,它综合了水浴、药浴、熏浴、蒸汽浴的特点,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和操作规程。如果说沐浴仅仅是一种宽松的健身活动,那么中药蒸就有了很强的针对性。用其水气熏洗身体,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淤、益肾壮腰的功效。为了扩大中药蒸的治病范围,历代中医们经过不懈的努力探索和临床实践,在中药蒸这一领域,已研制成功多种配方,分别针对五脏六腑的疾病和关节、皮肤、神经等病症进行治疗和预防。中药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份,在中医广泛应用于临床,在防治疾病方面,一直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中药熏蒸对人体的五大好处
1、薰蒸时热能因子与雾化的中药离子通过皮肤表层吸收,角质层渗透和真皮层转运进行血液循环使皮肤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环,减轻心脏负担,促进新陈代谢;且能够净化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血管弹性,防止疾病发生,改善面部肤色,缓解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乏力,头晕疾病等。
2、使人体在排汗的同进排放杂质,发汗为中医治病基本手法之一而局部熏蒸能重点作用于痛外,快速缓解肌肉酸痛乏力,并且能防止身体水分大量的流失。
3、中药熏蒸具有神经,经络的调节作用它的热药效应能使不协调的脏器功能得到有益调节,使人情绪放松,肌肉松驰,睡眠改善,身心舒畅,从生理到心理趋于协调平衡,同时药包的名贵中草药还能达到养血,补气,安神的目的。
4、具有止痛作用,药包内的藏红花,廷胡萦,当归,丹参等作用于感受神经,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加快清除疼痛部位代谢废物,从而减轻肩颈疼痛,腰痛,关节痛,痛经等各种寒湿性疼痛,肿胀,关节拘挛等。
5、熏蒸药物有效成分,可直接接触的肌肤部位产生药效,发挥起抑菌,消炎,杀虫止痒,消肿等作用,增加皮肤抵抗能力,有效针对皮肤毛囊炎,毛孔堵塞等。
8,可以用中药泡澡养身吗
《黄帝内经》中有“其有邪者,渍形认为汗”(对因风邪入侵而发病者,用开水浸浴,使之流汗,让邪从汗出),《礼记》中有“头疮则沐,身得病则浴”,清代著名中医外治高手吴尚先在《外治医说》里将泡浴细分化为洗、沐、浴、浸、浇、喷等,觉得内、外、妇、儿、五官科之疾,皆能用泡浴法。中泡浴是依据中医辨证,将挑选的中草药材煎出汤液,稀释液后开展淋浴的一种水疗spa方式,归属于中医外治法中的一种。中泡浴实际操作简易,便宜没有疼痛感,要是在医师具体指导下选对药、按恰当的方式应用,相对来说可以信赖,能防止别的给药途径所造成的毒副作用反映,有利于病人执行自身药疗法。中药泡澡的流程1、用5000CC的水,侵泡这种中草药材20分钟。2、泡完后再开枪,将中药材与5000CC的水一起煮滚30分钟。3、再把中草药材的渣滓全部沥掉,剩余这一热滚滚的药汤,便是我们要用来洗澡的好东西了。4、将宝贵的药汤倒进浴盆后,也要放俩件很重要的东西,那便是敲打过的姜母,及其一瓶酒酿。由于这两种东西会推动血液循环系统,协助你消化吸收这种中草药材。5、最终,便是你在浴盆里享有洗澡减肥的時刻,还记得最少要泡30分钟。中药泡澡的10大益处1、流汗、身体排毒。2、推动孕妇修复,防止妇科病。3、护肤消痒,预防皮肤病。4、改进心脏的心输出量,改进了心脏作用。5、改进全身血循环。6、推动肠胃蠕动,健脾胃促进消化。7、缓解疲劳,缓解肌肉、关节痛。8、易睡助眠。9、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和免疫能力。10、提高神经调节工作能力。中药泡澡6大常见问题1、中泡浴务必请中医对于病况对证下药,并依照医生叮嘱制做药汤,切忌盲目跟风自主择药。2、浴疗前务必先淋浴洁身,以维持药池的环境卫生。浴后应该马上用温冷水清洗干净,拭干皮肤,立即穿着打扮。一般而言,开水泡浴(39℃~45℃)适用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肌疼、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各样骨病并发症、肥胖症及银屑病等;神经过多激动、失眠、一般疼痛、消化不良等的泡浴溫度,以等同于或稍小于人体体温为宜;25℃~33℃适用亚急性扭伤害到。泡浴时,室内温度不可小于20℃,部分泡浴时,应留意全身防寒保暖,夏天应避风港,预防流感。3、初浴时,水位线宜在心脏下列,约3~5分鐘人体融入后,再渐渐地泡至肩位;浴池時间不能过长,尤其是全身热水浴。因为汗有过多,血液遗失量大;皮肤血管充足扩大,表皮血液量增加,导致头部缺血性而产生眩晕或昏厥。如一旦产生昏厥,应立即扶出澡盆,平卧在休息区床边,另外给患者喝些温开水或红豆糖水,补充血液与动能。或用凉水冼脚,使下肢血管收缩,头部血供充裕。4、比较严重心衰、比较严重肺功能检查不全、心肌梗死、冠心病、主动脉瘤、动脉硬化、高血压病人、有流血趋向者及其老人、少年儿童谨慎使用温度39℃以上的泡浴,而要以贴近人体体温之药水淋浴,并有亲人或医务人员看护,且淋浴時间不适合太长。怀孕或生理期不适合泡泡浴,特别是在不适合坐浴及盆浴。5、全身泡热泡浴易产生昏厥,故浴后要渐渐地从澡盆中站起;泡泡浴时出現轻微胸闷气短、口干舌燥等不适感,可适度饮用水或饮品;若有比较严重不适感,应该马上终止泡浴。6、餐前、餐后半小内不适合开展全身泡浴。餐前泡浴,因为胃肠苦闷,浴池时出汗特别多,易导致体力透支。餐后马上泡浴,可导致肠胃或内脏器官血液降低,血液趋于表皮,不好消化吸收,可造成肠胃不适感,乃至恶心干呕。睡前不适合开展全身开水泡浴,以防激动后影响睡眠质量
9,中药浴足 有什么好处
配方一:女生谁人不爱美,先来个美容方 1.鲜嫩丝瓜及新鲜叶藤等。能凉血解毒,美容护肤,防皱,杀菌消炎。防治皮肤粗糙,面疣,粉刺,毛囊炎。 2.白芷、白芨、瓜蒌、白蔹等。可滋润皮肤,消炎杀菌,防止皮肤萎黄、黯黑、粗糙及皮肤痤疮。 其实,用中药浴足不仅起到放松身心、活血通经的作用,如果辅以脚部反射区的按摩,还会有很好的抗衰老、美容作用。 配方二:失眠方 用药:吴茱萸40g、米醋(白醋)适量。用法:用吴茱萸煎汁,加入温水,再加入米醋,配合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一次。 配方三:便秘方 (便秘是很多办公室mm的困扰,排便不畅,用多少护肤品,皮肤也不会好的哦!) 每晚睡觉前,用花椒、姜、盐、醋、小茴香等浴足并按摩,对功能性便秘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预防便秘十要歌诀也说:“功能便秘不吃药,自然疗法益处多。睡前浴后做足疗,健身祛病排泄好。”可见,足疗,尤其是中药浴足,对便秘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尤其适用于那些体质较强的习惯性便秘患者。 配方四:糖尿病方 糖尿病足是一类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外周血管病变基础上,由于足应力、外伤、感染等因素引起的严重下肢病变的总称。 在它的无坏疽期,对于那些患足凉麻,色苍白或苍黄、紫暗的患者,即可以采用中药浸浴泡法,通过皮肤透皮吸收达到温经、活血、止痛、改善循环的作用。 配方:金银花、紫丹参、乳香、没药、黄柏、苦参、川芎等。 用此方足浴可起到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糖尿病足早期下肢疼痛跛行者。(如有皮肤溃烂则禁用) 配方五:慢性支气管炎 原料:鱼腥草150g,蝉蜕20g、麻黄50g、细辛100g。 方法:水煎,先趁热用药蒸气薰鼻,待水温适当时,进行足浴。每日1-2次。 配方六:痛经方 用药:益母草30g、菊花15g、黄岑15g 、夜交藤15g。 用法:水煎,去渣,混入温水用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一次。 配方七:中老年足跟痛 原料:当归30g、威灵仙30g、乳香15g、没药15g、栀子15g。 方法:水煎、每日2-3次。 配方八:足癣 原料:皂角刺15g、大枫子15g、大黄15g、黄柏15g、苍术15g。方法同上。 配方九:足皲裂 原料:陈皮30g、葱白15g。方法同上。 配方十:高血压方 1、磁石降压方: 磁石、石决明、党参、黄芪、当归、桑枝、枳壳、乌药、蔓荆子、白蒺藜、白芍、炒杜仲、牛膝各6克,独活18克。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待温时泡足,每日1次,每次10-30分钟,1剂药可用2-3次。该方可平肝潜阳,一般用药1-3次,血压即可降至正常。 2、双桑汤: 桑枝、桑叶、茺蔚子各10-15克。加水1000毫升,浸泡5-10分钟后,煎至600毫升,倒入浴盆中,待水温为40℃-50℃。泡脚30-40分钟,擦干后就寝。每晚1次。可清热泄肝,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一般泡脚30分钟后开始降压,1小时后作用最强,维持4-6小时。若8小时后血压回升,可煎汤第二次熏洗。 3、决明降压汤: 石决明24克,黄芪、当归、牛膝、生牡蛎、白芍、玄参、桑枝、磁石、补骨脂、丹皮、乌药、独活各6克。其中,石决明、牡蛎、磁石先煎30-60分钟,取其煎液加温水适量,入浴盆足浴,每次1小时,每日1次,每次1剂,连续7-10剂。可平肝潜阳,适用于高血压头晕头痛,小便短少,肢体水肿,麻木等。楼主好,中药浴足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改善睡眠,,不过建议楼主去正规的地方,请问是在重庆嘛?建议去江北一家叫美好时光的,不错楼主好,中药浴足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改善睡眠,,不过建议楼主去正规的地方,请问是在重庆嘛?建议去江北一家叫美好时光的,不错
上一篇:中草药中农残检测,腾湃美家1套防癌快速检测套装的适用范围包括哪些
下一篇:湿疹用什么中草药泡,你好医生湿疹有什么中药可以涂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