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高粱地里能打灭草药吗

2,中药才地高梁是治什么病
熄风、清热、化痰的药占多数,还有一部分安神的。可能治痰火内盛的失眠、心烦、恶心头痛吧。
3,地高粱有何作用
功效:温中,利气,止泄,涩肠胃,止霍乱。适用于下痢及小便湿热不利。
食用方法 主要是为炊饭或磨制成粉后再做成其他各种食品,比如面条、面鱼、面卷、煎饼、蒸糕、粘糕等。加工成的高梁面,能做成花样繁多、群众喜爱的食品,近年已成为迎宾待客的饭食。除食用外,高粱可制淀粉、制糖、酿酒做醋和制酒精等食用价值高粱粥 
4,这是啥虫
是地鳖虫。别名: 地鳖虫、土鳖、过街、地乌龟、节节虫、臭虫母、土元。 图像不太清晰,有点像:赤拟谷盗中文学名:赤拟谷盗拉丁学名: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纲:昆虫纲 Isecta目:鞘翅目科:拟步行虫科 寄主于食用菌、玉米、小麦、稻、高粱、油料、干果、豆类、中药材、生药材、生姜、干鱼、干肉、皮革、蚕茧、烟叶、昆虫标本等。
5,高粱的用途
高粱是中国的铁秆庄稼,有5000年历史,也是世界四大谷物的“老四”,可以蒸饭、煮粥,磨面可以蒸食、贴饼子。高粱为粗粮,口感不太好。 高粱有一定的药效,具有和胃、健脾、消积、温中、涩肠胃、止霍乱的功效。 高粱中含有单宁,有收敛固脱的作用,患有慢性腹泻的病人常食高粱米粥有明显疗效,但大便燥结者应少食或不食高粱。高粱不仅供直接食用,还可以制糖、制酒。按性状及用途可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等类。我国栽培较广,以东北各地为最多。谷粒供食用、酿酒(高粱酒)或制饴糖。糖用高粱的秆可制糖浆或生食;帚用高粱的穗可制扫帚;嫩叶及幼苗含有羟氰苷,在胃内能形成剧毒的氢氰酸,必须阴干青贮,或晒干后才能搭配作饲料;颖果能入药,能燥湿祛痰,宁心安神。综合利用高粱的籽粒、穗荛(花序)、穗颈、茎秆,是中国高粱栽培的传统习惯。高粱籽粒加工后即成为高粱米,在我国、朝鲜、原苏联、印度及非洲等地皆为食粮。食用方法主要是为炊饭或磨制成粉后再做成其他各种食品,比如面条、面鱼、面卷、煎饼、蒸糕、粘糕等。除食用外,高粱可制淀粉、制糖、酿酒和制酒精等。【别名】木稷、藋粱(《广雅》),芦穄(《食物本草》),蜀秫、芦粟、获粱(《纲目》),番黍(《瓯治遗事》)。【药用部位】为禾本科植物蜀黍的种仁。【成份】幼芽、果实含p-羟基扁桃腈-葡萄糖甙、水解产生p-羟基苯甲醛、hcn和葡萄糖。【功能主治】①《纲目》:"温中,涩肠胃,止霍乱。粘者与黍米功同。"②《四川中药志》:"益中,利气,止泄,去客风顽痹。治霍乱,下痢及湿热小便不利。"【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两。【选方】治小儿消化不良:红高梁一两,大枣十个。大枣去核炒焦,高梁炒黄,共研细末。2岁小孩每服二钱;3~5岁小孩每服三钱,每日服二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临床应用】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取碾高梁的第2遍糠,除净硬壳等杂质,置锅中加热翻炒,至呈黄褐色,有香味时取出放冷。每天3~4次,每次0.5~1钱口服。治疗104例,其中100例多在服药6次以内治愈,4例无效。
6,红高粱有哪些营养价值
高粱(sorghumvulgare,spp、),脱壳后即为高梁米,子粒呈椭圆形、倒卵形或圆形,大小不一,呈白、黄、红、褐、黑等颜色,一般随种皮中单宁含量的增加,粒钯由浅变深。胚乳按结构分为粉质、角质、蜡质、爆粒等类形,按颜色又有红、白之分;红者又称为酒高粱,主要用于酿酒,白者用于食用,性温味甘涩。高粱按性状及用途可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高粱是酿酒、制醋、提取淀粉、加工饴糖的原料。 营养价值 高粱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较低,属于半完全蛋白质。高梁的尼克酸含量也不如玉米多,但却能为人体所吸收,因此,以高粱为主食的地区很少发生“癞皮病”。 适用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 1、适宜小儿消化不良时服食;适宜于脾胃气虚、大便溏薄之人食用;黏性较强的高粱,适宜于肺结核病人食用; 2、糖尿病患者应禁食高粱,大便燥结以及便秘者应少食或不食高粱。 注意事项 高粱米忌与瓠子和中药附子同食。 用法用量 1、高粱米一定要煮烂,供早晚食用;高粱米可制作干饭、稀粥,还可磨粉用于制作糕团、饼等; 2、民间常用高粱米一份、甘蔗汁四份,一同放入锅内煮成高粱甘蔗粥,具有益气生津之作用,对老人痰热咳嗽、口干舌燥、唾液黏涎者有食疗作用; 3、高粱米或碾粉熟食,有健脾益胃、充肌养身的作用,煮粥滋养,供脾虚有水湿者食用。 食用功效 高粱味甘、性温、涩,入脾、胃经; 具有和胃、消积、温中、涩肠胃、止霍乱、凉血解毒的功效; 主治脾虚湿困、消化不良及湿热下痢、小便不利等症。 其他相关 1、高粱是中国的铁秆庄稼,有5000年历史,也是世界四大谷物的“老四”,可以蒸饭、煮粥、磨面可以蒸食,贴饼子。高粱为粗粮,口感不太好。高粱在热带和温带许多国家都有栽培,在我国主要产于东北地区,山东、河北、河南等地也有栽培。 2、唐代药王孙思邈称:黍米肺之谷也,肺病宜食之。樱米脾之谷也,脾病宜食之。 3、唐代著名食医孟诜认为:小儿多食,令久不能行,合葵菜(又名冬葵,民间称冬苋菜或滑莱)成瘤疾。而稷米则不可与瓠子及中药附子同食。 4、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说:稷与黍一类二种也,黏者为黍,不黏者为稷,稷可作饭,黍可酿酒。 贴士 1、高粱的皮层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成分单宁,单宁有涩味,食用后会妨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还易引起便秘; 2、加工粗糙的高粱米中含有较多的单宁,加工精度比较高时,可以消除单宁的不良影响,还可以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红高粱米的功效与作用:一、凉血解毒高粱米的主要营养成分,按占干物质计,粗蛋白质9%,粗脂肪3.3%,碳水化合物85%,粗纤维1%,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B族。高粱米自古就有“五谷之精,百谷之长”的美誉。据《本草纲目》记载,高粱米性味平微寒,具有凉血、解毒之功,因此特别适合夏季食用。此外,它还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二、促进消化年轻人吃高梁黑豆大枣饭可以促消化。有消化不良、体质较弱、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等“亚健康”表现的中青年人,可以经常吃“高粱黑豆大枣饭”。三、降血糖高粱中还含有较多的纤维素,能改善糖耐量、降低胆固醇、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对降低血糖十分有利,对于需要控糖、降糖的人来说,高梁米是难得的健康粗粮。四、健脾胃幼儿吃高粱炒面可以健肠胃。中医认为,高粱具有温中健脾、固肠胃、止吐泻的作用。如果自己的宝宝肠胃功能不佳或者出现腹泻、食积的表现时,可以用高粱面在文火上干炒,炒熟后加入适量的白糖做成炒面。然后把炒面加水成糊状,喂小儿乏用。五、其它作用很多地方的人们将高粱米磨粉和制作各种面食,还可以将其去壳制成成品,另外高粱米还可以用来制糖、制酒等,人们喝的很多酒都是用它来制成的。高粱,俗称蜀黍、芦稷、茭草、茭子、芦穄、芦粟等,属于禾本科高梁属一年生草本,是古老的谷类作物之一。 高粱的种类甚多,按高粱穗的外观色泽,可以分为白高粱、红高粱、 黄高粱等,按品种和性质可分为粘高粱和粳高粱。高梁的果实称为高粱米,一般含淀粉60%一70%。每100克高梁米中含蛋白质8.4克,脂肪2.7克,碳水化合物75.6克,钙7毫克,粗纤维0.3克,灰分0.4克,钙17毫克,磷188毫克、铁4.1毫克,硫胺素0.14毫克,核黄素0.07毫克,尼克酸0.6毫克,维生素B1 0.26毫克、维生素B2 0.09毫克。每百克高粱米的发热量为1525.7千焦耳。高梁中含的脂肪及铁较大米多,高梁皮膜中含有一些色素和鞣酸,加工过粗,则饭红色,味涩,不利蛋白质的吸收消化。高粱有一定的药效,具有和胃、健脾、消积、温中、涩肠胃、止霍乱的功效。高粱中含有单宁,有收敛固脱的作用,患有慢性腹泻的病人常食高粱米粥有明显疗效,但大便燥结者应少食或不食高粱。高粱不仅供直接食用,还可以制糖、制酒。高梁根也可入药,平喘,利尿、止血是其特长。它的茎秆可榨汁熬糖,农民叫它“甜秫秸”。
7,地苦胆的功效怎么吃最好
地苦胆的功效是:清热泻火解毒比较好。地苦胆对治疗胃病有很好的功效,如果平时有胃气重不消化甚至是胃痛的症状的就可以将地苦胆用来做药引或者也可以用地苦胆来泡茶喝,这样能有效地帮助调理胃不舒服的症状。地苦胆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疗咽喉肿痛,疔疮肿毒和痢疾、脘腹热痛等症状可单用,也可配合其他药物使用。运动减肥最健康,但不能马上见效,所以运动减肥必须持之以恒,走一小时的路或运动场慢跑十二圈(半小时) 才能把它烧完,这是运动减肥的难处。更何况运动后胃口大开,输入的食物热量一不小心就会超过辛苦运动时烧掉的热量,因此,很多人运动后体重不减反增。运动还必须配合节食,才能有效燃烧体内多馀的脂肪,减肥也才会有效;但只凭节食就能有效减肥。节食减肥的最初二周,体重下降得最快,但节食越久,减去的体重会越来越少。节食减肥满六个月后,人体的基础代谢率(指细胞的工作效率) 会滑落四成,人体内脂肪烧得越来越慢,体重越来越难下降。人类到了中年开始老化后,也是由于基础代谢率变慢,才使脂肪在体内堆积而长胖;经常运动的人在停止运动后,也是基础代谢率变慢而积肥长胖。 运动能提高基础代谢率,使体内脂肪迅速燃烧,每次运动后,人体基础代谢率升高的时间可持续二十四小时,故二天运动一次(或每周运动三次),每次半小时以上,使身体烧掉三百卡以上的热能,就能使人体的基础代谢率不至减缓,此时又一面节食,人体内多馀的脂肪才能有效燃烧掉。 如每次运动只十五分钟,则烧掉的是糖类,烧不掉脂肪;运动半小时后,才会开始燃烧较多的脂肪,每次运动的时间越久,烧掉的脂肪越多,这是因为连续性运动的主要能源是脂肪而不是糖类。相反的,瞬时爆发性运动的能源是糖类而不是脂肪,故这类运动对减肥无益。地苦胆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治疗各种炎症,比如扁桃体炎,中耳炎,肠胃炎等。还可以和地胆草加一起服用治疗各种肺热咳嗽。同时还可以外敷,治疗肿毒效果很好。金果榄,别名青牛胆、山慈菇、地苦胆、金狮藤,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来源为防己科植物青牛胆(Tinospora sagittata (Oliv.)Gagnep. )的干燥块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 ,晒干。根为不规则长圆形、陀螺形或不规则圆形,大小悬殊,长3~15cm,直径2~9cm。表面棕黄色或淡褐色,有深而密的纵横皱纹,质坚实,横切面黄白色,粉性,皮部甚狭,形成层环隐约可见,木部外缘可见少数导管束,呈放射状。性味苦,寒。归肺、大肠经。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咽喉肿痛、痈疽疔毒、泄泻、痢疾、脘腹热痛。、⑴治咽喉一切症:金果榄一、二钱。煎服。⑵治喉中疼烂:金果榄三钱,冰片一分。为末吹之。⑶治肿毒初起:金果榄醋磨敷,露出患头。初起者消,已成者溃。⑷治痈疽疔毒恶疮:地胆、苍耳草。捣烂,加好酒稀释,滤汁温服。⑸治乳腺炎,阑尾炎,疔疮,急性及慢性扁桃体炎,口腔炎,腮腺炎,急性菌痢等:地苦胆每次二至三钱,开水泡服。或研末,适量外敷。⑹治疗口腔溃疡:金果榄磨醋,点敷溃疡面。(遵义医学院附院《新医药资料》(11):17,⑺治疗血管瘤、脂肪瘤:山茨菇磨高梁酒,涂患处,每日3~4次。⑻治跌打损伤,瘰疬,鱼口便毒,蛇咬:金果榄磨汁外搽。⑼治疗急慢性肠炎、菌痢:金果榄切片晒干,研粉口服,每次2克,一日三次。⑽治疗小儿喘息型支气管炎:金果榄三钱,水煎分二至三次服。(遵义医学院附院《新医药资料》(11):17,⑾治疗胃痛:青牛胆切片晒干研粉,每次服一钱,一日三次,儿童剂量减半。忌食生冷酸辣食物。(《全展选编·内科》)《百草镜》中称土贝母为“土贝”,《纲目拾遗》中称这位植物为“大贝母”,民间根据土贝母的味道和形态,称呼这味中药为“地苦胆”,这恐怕是所有为土贝母取得名字之间最符合土贝母特点的了,因此知道“地苦胆”的人不少,知道大贝母的人却并不多。土贝母长相极为怪异,矮小的植株却又长着五角星型的叶片儿,夏季时候开出白花,娇俏玲珑的,显得极为可爱。待到金秋九月,繁华落尽,这时候该是收获土贝母的季节了。土贝母的药用部分选择的是土贝母的干燥块根,我们挖川贝、浙贝这些贝母时候会发现这些贝母都是光洁而呈卵圆形,这从土里刨出来的土贝母长相却不怎么喜人,一个个大小不一,坑坑洼洼,颜色也不是如同一般的贝母一般洁白,倒是皱缩的土黄色,难道这就是土贝母得名的原因?谚语“人不可貌相”可能就是真理,这些看似长相丑陋的土贝母却是用来治疗乳腺炎、瘰疬、痰结核等疾病最有效的药物。土贝母苦而微寒,能够入肺经、脾经,最主要的作用是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我们上面所提到的乳腺炎、瘰疬、痰结核疾病性质几乎一般,都是肿结难消之物。乳腺炎疾病的发生多与胃经郁热,气血运行不畅而导致,瘰疬病多是由于痰热雍盛,气血不化,肝郁不舒所造成,瘰疬、痰结核疾病相当于现今的淋巴结结核与大脖子病,虽然与环境因素相关,但是多与饮食多生痰热,气血不舒,肝气瘀滞等症候相关,治疗这类疾病最重要的原则便是消肿散结。《百草镜》认为土贝母“能散痈毒,化脓行滞”,而《全国中草药编》已经将土贝母“清热燥湿,治疗淋巴结肿大”放在中草药特效治疗用药上了。
上一篇:农村常见中草药图片,常见中草药
下一篇:保健类中草药,有什么中药是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