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这个中草药叫什么名
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里记得是这样子的黑色果子的叫龙葵,它就是了
2,中药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中药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甘草虽然是一种中药材,但是对于人们来说,并不会觉得陌生。甘草是豆科植物,以根和根状茎入药,别名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粉草。那么甘草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甘草的食用禁忌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为大家科普中药甘草的功效及作用吧!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 娇正异味 据分析甘草中含有甘草酸,味道极甜。置于1:20000的水溶液中,仍具有甜味。故在中药处方中,可扮演矫正其他诸药异味的角色。 解毒作用 甘草酸在体内可水解生成一分子甘草次酸和两分子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具有皮质激素样的作用,能增加肝脏的解毒作用。 缓和药性 甘草酸属有机酸,可与中药中多种生物碱起化学反应生成不易溶解的沉淀物,既将这些沉淀物在体内缓慢分解而逐渐发挥药效,又可使药性发作较缓,从而降低副作用。同时,甘草酸还具有类似药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能吸咐多种药物中化学成分,在体内逐渐释放出来,缓慢发挥药效。 增强方剂中其它药的功效 这与甘草中所含的甘草酸、甘草甙元、异甘草甙元有关。比如甘草酸芍药甙在镇痛、解痉、解热、抗炎、抑制胃液分泌和松弛平滑肌方面均有协同作用。 甘草酸还具有“助溶作用” 与其它药同煎,可增强其它药万分在水中的溶解度,从而使药效增强。甘草本身虽无抗菌作用,但它能增强其它清热解毒药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 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 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 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饮。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若农药、食物中毒,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 用于气喘咳嗽 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 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 常与芍药同用,能显著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 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 如调味承气汤用本品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另外,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本品调和诸药。 抑制胃酸分泌过多 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对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有抑制作用;并有抗酸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 镇咳祛痰 甘草黄酮、甘草浸膏及甘草次酸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祛痰作用也较显著,其作用强度为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浸膏。 甘草还有抗炎,抗过敏作用 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粘膜。甘草浸膏和甘草酸对某些毒物有类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 甘草常用来治疗随更年期而来的症状 因为甘草里含有甘草素,是一种类似激素的化合物,它有助于平衡女性体内的激素含量。 甘草所含的次酸能阻断致癌物诱发肿瘤生长的作用 现代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常与乌贼骨、瓦楞子等同用。本品尚兼有利尿作用,故常以干草梢作治疗热淋尿痛的的辅助药。 甘草的食用禁忌是什么 1、湿病忌用甘草 《汤液本草》明确指出:“甘者令人中满,中满者勿食甘,甘缓而壅气,非中满者所宜。”《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记载,凡因湿所致的呕恶、痰饮、中满、水肿等症皆不用甘草,例如攻逐水饮的五苓散等。总之,张仲景等医家虽未明言,但湿病用甘草之弊昭然已明。 2、急证少用甘草 历代医家公认,甘味药性缓而善守,而甘草为甘味药之代表,其甘缓柔润之性,决定了它在急证运用中的局限性。以《伤寒论》为例,阳明急下三证、少阴急下三证,都用不含甘草的大承气汤,意在避其甘缓,急下以存阴。又如大柴胡汤(小柴胡汤变化而来),为治少阳兼腑实证的名方,现应用于急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等病的治疗,但其证显然比小柴胡汤证更为重急,故去小柴胡汤中的甘草之类,增加大黄、枳实等防其甘缓。 3、肾病慎用甘草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灵枢·五味》篇提出:“肾病禁甘。”仲景宗此训,创制温补肾阳的“肾气丸”即不含甘草,后世医家据此而衍化的肾病诸方,如济生肾气丸、右归丸、左归丸、六味地黄丸等都未用甘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甘草所含的甘草甜素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能促进水、钠潴溜和排钾增加,长期大量应用甘草,会出现水肿、血压增高、血钾降低、四肢无力等假醛固酮症,说明“肾病慎用甘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3,中草药甘草忌什么中药呢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第三句:藻(海藻)戟(大戟)遂(甘遂)芫(芫花)都与草(甘草)不和甘草随方滥用现象十分严重。甘草配伍不当,会降低药物疗效。如甘草与黄连配伍,小檗碱苦味消失,配吴茱萸,降压作用消失等。

4,甘逐是蔬菜吗
是一种中草药物!甘遂(拉丁学名:Euphorbia kansui T. N. Liou ex S. B. Ho),多年生草本,高25-40cm。别名主田、重泽、甘藁、陵藁、甘泽、苦泽、白泽、鬼丑、陵泽、为大戟科大戟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甘肃、山西、陕西、宁夏、河南等地,多生在低山坡、荒坡、沙地、田边和路旁等,已由人工引种栽培。可作药用。形态特征甘遂多年生草本,高25-40cm。全株含白色乳汁。根细长,弯曲,中段及末端常有串珠状、指状或长椭圆状块根,外表棕褐色。[1] 茎常从基部分枝,下部带紫红色,上部淡绿色。叶互生;无柄;叶片线状披针形及狭披针形,长2-9cm,宽4-10mm,先端钝,基部楔形,全缘。[1] 杯状聚伞花序顶生,伞梗5-9,基部轮生叶长圆形或狭卵形,长1.5-2cm,宽8-9mm;每伞梗常再次分叉,细弱,长2-4cm;苞叶1对,三角状卵形,长5-9mm,全缘。[1] 总苞陀螺形,长约2mm,先端4裂,裂片卵状三角形,边缘具白毛,腺体4,新月形,黄色,两端有角,生于裂片之间的外缘;雄花8-13,每花具雄蕊1;雌花1,位于雄花中央,花柱3,分离,柱头2裂。蒴果近球形,无毛,灰褐色,长约2mm。[1] 生境分布生长环境:生于荒坡、沙地、低山坡、草坡、农田地埂、路旁等处[1] 。分布情况: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四川等地。[1] 栽培技术栽培方法繁殖:用种子繁殖,种子卵圆形,长2.4毫米,直径1.5毫米,千粒重3.35克。其种子在室温下袋藏会显著降低发芽率,宜放在冰箱或干燥器内贮藏。分直播或育苗移栽2种方法。1、直播 :按20~25厘米行距开1厘米深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播在沟内,覆土、轻压、浇水,以后视墒情浇水,半月左右出苗,每公顷用种15千克。2、育苗移栽 :第一年育苗,第二年春季移栽,移栽时将串状根挖出,从根的细节处一节一节切开,切时不伤粗的部分,穴栽,行距20~25厘米,株距12厘米,覆土6厘米左右为宜。选地整地:按适种环境选好地块,每公顷施厩肥或堆肥52500千克左右,深耕30厘米,耙细整平。田间管理1、间苗 :苗高5~6厘米时间苗,保持株距12厘米;2、中耕除草 :生长期间要中耕除草,生长前期中耕要浅,生长后期逐步加深;3、追肥 :每年追肥2~3次,在幼苗期,每公顷施入粪尿15000千克左右,20天后再施入粪尿并施过磷酸钙1500千克。第3次在1个月后施些草木灰、饼肥等,促进长根;4、除花 :在开花时可摘除花蕾,以利根部的生长发育。病虫防治1、叶斑病初夏高温季节时发生,严害为害时,叶片枯萎。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1:1:150倍波尔多液或克菌丹防治。2、地下害虫主要有地老虎、蝼蛄。按常规方法防治。药用价值【性味】味苦;性寒;有毒。【归经】脾经;肺经;肾经;膀胱经;大肠经;小肠经。【功能】泻水逐肿,消肿散结。【主治】水肿;腹水;留饮结胸;癫痫;喘咳;大小便不通。【用法用量】内服:宜入丸散,每次0.5-1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内服宜用炮制品。【药材基源】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块根。【采收储藏】春季开花前或秋季枯苗后挖掘根部,除去泥土,将根放入竹筐内,置流水河渠内,筐内放些碎瓦块或煤碴,用木棒搅拌,洗净外皮,晒干。或用硫黄熏后再晒干。【泻下作用】甘遂能刺激肠管,增加肠蠕动,产生泻下作用。生甘遂乙醇浸膏对小鼠有较强的泻下作用,毒性亦较大,经醋炙后其泻下作用和毒性均有减低,小鼠口服生甘遂或炙甘遂的乙醇浸膏10-50g生药/kg,约半数动物呈明显的泻下作用,生甘遂作用较强,毒性也较大,58只小鼠服药后有11只死亡,炙甘遂则无死亡。服生甘遂或炙甘遂粉剂的混悬液6-9g/kg,亦有泻下作用,但无死亡。提取乙醇浸膏后的残渣或甘遂的煎剂则无泻下作用,因此泻下的有效成分存在于酒精浸膏内,可能是一种树脂【利尿作用】对人体有利尿作用。对大鼠无利尿作用。亦有报道健康人口服甘遂煎剂亦无明显利尿。【引产作用】用甘遂乙醇浸出物给妊娠豚鼠进行引产实验,发现无论是腹腔或是肌肉注射甘遂浸出物,均呈现出一定的抗生育作用。并认为甘遂引产效果与给药剂量有密切关系,当剂量为10mg/kg时即可发生引产效果。3.1.抗小白鼠早孕作用:选妊娠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9-10只,于妊娠第6天开始按每日每公厅20、15、10及5mg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注4天,对照组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加适量乙醇)。于第l0天剖检子宫,按胚珠大小及色泽等判断其是否为正常妊娠,并计算各组妊娠成功率。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妊娠成功率90%,实验组虽稍低,但统计上无差别。3.2.甘遂对小白鼠中期妊娠的中止作用:取妊娠第10天小鼠于乙醚麻醉下剖检子宫,选胚胎生长正常的小鼠,缝合腹腔后继续饲养。于妊娠第12天随机分组,并开始给药。药物给药次数及途径皆同上一实验。给药期间,有小部分曾发生阴道流血。于妊娠第16天处死剖检,观察胚胎生长情况。实验表明,给药组胚胎大小不整齐,色多暗红。部分胎儿死亡,色苍白而形较小。其中部分胚胎已经与宫内膜脱离且液化。死组存活胎儿身长小于1.5cm,但对照组胎儿身长≥1.5cm,给药组死胎率显着高于对照组。3.3.甘遂对家兔中期妊娠的影响:取雌性大白兔,体重3.1-4.0kg,与雄性兔交配后查阴道有精子者为妊娠第1天。于第2天开始给药。给药组8只,甘遂提取液临用时以生理盐水500倍稀释,按5mg/kg缓缓静脉注射。对照组两只,不给药物。对照组2只及给药组3只家兔皆于第一次给药(2-6小时)后剖检。另5只给药次数及剖检时间根据实验按排进行。结果表明,甘遂提取液对家兔中期妊娠有明显的中止作用。3.4.甘遂对子宫收缩的影响:正常成熟雌性大、小白鼠,妊娠7-10天及11-15天大白鼠,妊娠6-9天及9-14天小白鼠;正常雌性成熟家兔,实验前皮下注射雌二醇2ug/次/天,连续2天。动物处死后立即剖取子宫角,剪取一侧子宫角中间一段(2cm)。按Magnus法描记子宫曲线,另一侧置40℃台氏液中保存。药物每次于25ml台氏液中加入甘遂提取液加入0.2ml,无水乙醇0.2ml作对照,脑垂体后叶注射(10u/ml)1滴;前列腺素E215ug,实验结果表明,甘遂对各类动物不同生理状态(包括早孕,中期妊娠及正常者)的离体子宫的作用很不恒定,多数情况是抑制收缩或无影响;有时亦能加强收缩。但这些作用皆与乙醇引起者相似,而脑垂体后时则几乎使全部子宫皆发生收缩。实验还表明,甘遂可明显减弱前列腺素E2的子宫收缩作用。镇痛作用 甘遂萜酯A、B对小鼠扭体法有镇痛作用,并有毒性。 其它作用 生甘遂小量能使离体蛙心收缩力增强,但不改变其频率,大量则抑制。【显微鉴别】根横切面:残存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皮层狭窄,散有类圆形、类三角形、类方形、长方形或多角形的厚壁细胞,并有乳汁管。韧皮部宽阔,近形成层处筛管群较明显;有乳汁管。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至10余个相聚,放射状排列;射线宽2-10余列细胞,亦有少数乳汁管分布。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粉末特征:类白色①淀粉粒单粒球形或半圆形,直径5-34μm,脐点点状、裂缝状或星状;复粒由2-8分粒组成。② 无节乳管含淡黄色微细颗粒状物。③厚壁细胞长方形、棱形、类三角形或多角形,壁微细颗粒或非木化。④具线纹孔导管多见,常伴有纤维束。【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冷浸24h,滤过。取滤液2ml,置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加醋酐1ml溶解,浆溶液置试管中,沿管壁加浓硫酸1ml,两液界面出现紫红色(检查甾醇)。[5] 化学成分根含γ-大戟醇又名大戟二烯酸、大戟醇、甘遂酸又名20-表大戟二烯醇、20-去氧巨大戟萜醇、20-去氧巨大戟萜醇-3-苯甲酸酯、20-去氧巨大戟萜醇-5-苯甲酸酯、巨大戟萜醇、巨大戟萜醇-20-乙酸酯、13-氧化巨大戟萜醇、13-氧化巨大戟萜醇-13-十二酸酯-20-乙酸酯、甘逐萜酯、甘遂大戟萜酯。Β- 香树脂醇乙酸酯、β-谷甾醇、β-谷甾醇葡萄糖甙、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1、1-双(2,6-二羟基-3-乙酰基-4-甲氧基苯基)甲烷和甲基(2,4-二羟基-3-醛基-6-甲氧基)苯基甲酮。尚含棕榈酸、枸橼酸、草酸、鞣质、树脂、葡萄糖、蔗糖、淀粉、维生素B1等。
5,甘遂大戟芫花可以治疗肝腹水吗其作用原理是什么
这都是竣下逐水药,要注意哟,用量大了,容易把人拉出人命来的,用量小了没效果。一般情况下,用量适当,一天就有效果,可以排1500ml以上的水。我治疗过一些肝腹水患者。甘遂、大戟、芫花三味要都是注水药。我觉得没必要三味同用,就用甘遂一味即可,千万不可过量。肝腹水一消失,马上停药,不可经常服用。身体虚弱者慎用。再说甘遂也只能去除腹水,对肝脏没有疗效。最基本的还是要治肝,护肝、养肝。
6,甘草 泡水喝 有什么作用和副作用
甘草,中药白搭可治疗许多常见病症。但是不注意,随意地乱用,安全的甘草也有危险的时刻。 说起甘草,大家都不陌生。在中草药王国中,它被尊为君药,应用非常广泛。但须知,甘草毕竟也是一种药,它并非百无一害。有利亦有弊,如果使用不当,也会降低疗效,增加毒副作用。
甘草常用于脾虚、肺虚、气虚、气虚血少的心动悸、脉结代,血虚、阴虚、阳虚者不能用。清 热泻火时,用于热在气分,热在营血不宜。攻下、逐瘀须缓峻者可用,逐水、逐瘀通络、凉血、止血不宜用。外感、咽喉不利尤佳,止咳化痰以及痹症、痈肿疮疡可用,对气逆呕呃、气郁、气滞、食积痞满、甘腻、湿阻中满及水肿者忌用。
甘草中的甘草次酸有类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呈明显的抗利尿作用,大量或长期服用甘草,会引起水肿、高血压、低血钾等症。
在《方剂学》中,甘草的使用率为50%左右,而现实的中药处方中,甘草的使用率却达到了80%。可见,甘草随方滥用现象十分严重。甘草配伍不当,会降低药物疗效。如甘草与黄连配伍,小檗碱苦味消失,配吴茱萸,降压作用消失等。
此外,有时甘草在用量上也偏大。《中国药典》规定甘草的用量为1.5~9克,而处方中大部分用量为12~15克。甘草的用量应依病情变化、个体差异而定。单用稍大,久服宜小;补气宜轻,养阴要重;祛痰宜轻,解毒要重;调和药性宜轻,缓急止痛要重。但最大量不可超过30克。
甘草还有生甘草和炙甘草之分,生甘草偏凉,见长于清热、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炙甘草偏补,补脾益气,缓急养心。二者不可代用。
甘草甜素(GL)是传统中药甘草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多年来一直倍受药学研究者的重视。近年国内外对甘草甜素及衍生物的药理研究又有了新发现,如其抗癌作用及抗乙肝病毒作用等。
7,甘草有什么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 炙用,主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主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等。 一般讲.生甘草有综和药性.调和部分具有苦腥难咽中药的口感.以及解毒功效;密炙甘草具有温中和药.益养心阳之功效.请参详. 甘草分类于补虚药物中的补气药。
甘草的功效
【 药性】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1、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本品能补益心气,益气复脉。
2、脾气虚证。本品味甘,善入中焦,具有补益脾气之力。因其作用缓和,宜作为辅助药用。
3、咳喘。本品能止咳,兼能祛痰,还略具平喘作用。单用有效。可随证配伍用于寒热虚实多种咳喘,有痰无痰均宜。
4、脘腹、四肢挛急疼痛。本品味甘能缓急,善于缓急止痛。对脾虚肝旺的脘腹挛急作痛或阴血不足之四肢挛急作痛,均常与白芍同用。
5、热毒疮疡、咽喉肿痛及药物、食物中毒。本品还长于解毒,应用十分广泛。
6、调和药性。本品在许多方剂中都可发挥调和药性的作用:通过解毒,可降低方中某些药(如附子、大黄)的毒烈之性;通过缓急止痛,可缓解方中某些药(如大黄)刺激胃肠引起的腹痛;其甜味浓郁,可矫正方中药物的滋味。
【用法用量】煎服,1.5~9g。生用性微寒,可清热解毒;蜜炙药性微温,并可增强补益心脾之气和润肺止咳作用。
【使用注意】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同用。本品有助湿壅气之弊,湿盛胀满、水肿者不宜用。大剂量久服可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浮肿。
不良反应:大剂量服用或小量长期服用本品,大约有20%的人可出现水肿、四肢无力、痉挛麻木、头晕、头痛、血压升高、低血钾等不良反应;老年人及患有心血管病、肾脏病者,易致高血压和充血性心脏病。长期服用甘草甜素可致非哺乳期妇女泌乳。
我回答的比较详细,希望你能满意。甘草临床妙用多
http://www.21nx.com/21nx/html/zhuanti/zhongcaoyao-shiliao/201410/01-46267.html甘草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炙用可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能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等疾病。 此外,以甘草制剂为主,配合其它药物或疗法治疗重症肺炎、扁桃体炎并发荨麻疹、风涅性关节炎、低血压、小舞蹈症、臂丛炎、颜面神经瘫痪及毒蕈中毒、木薯中毒等,均取得较好效果。
上一篇:中草药蚊香,什么中草药香料能驱蚊
下一篇:便秘吃什么中草药,便秘应该吃什么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