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马鞭草芸香毒贝草跟香水调制真的会让人昏睡吗

2,什么是毒贝草别名叫什么

3,小毒中药是
C2015版《中国药典》载有毒性药材和饮片共计83种,其中有大毒的饮片10种,如川乌、马钱子(马钱子粉),天仙子、巴豆(巴豆霜)、草乌、斑蝥等;有毒的饮片42种,如三颗针、山豆根、天南星(制天南星)、木鳖子、附子、雄黄、制川乌等;有小毒的饮片31种,如土鳖虫、川楝子、苦杏仁、北豆根、重楼、蛇床子、吴茱萸等。单选题
4,毒贝草的功效与作用
半蒌贝蔹及攻乌。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
5,马鞭草云香草毒贝草香水怎么能配制成谜箹
这四种草药,并没有这种作用。马鞭草,是马鞭草科马鞭草属植物。马鞭草,是多年生草本,高30至120厘米。茎四方形,近基部可为圆形,节和棱上有硬毛。叶片卵圆形至倒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至8厘米,宽1至5厘米,基生叶的边缘通常有粗锯齿和缺刻,茎生叶多数3深裂,裂片边缘有不整齐锯齿,两面均有硬毛,背面脉上尤多。 穗状花序顶生和腋生,细弱, 结果时长达25百米花小,无柄,最初密集,结果时疏离;苞片稍短于花萼,具硬毛;花萼长约2毫米,有硬毛,有5脉,脉间凹穴处质薄而色淡;花冠淡紫至蓝色,长4至8毫米,外面有微毛,裂片5;雄蕊4,着生于花冠管的中部,花丝短;子房无毛。果长圆形,长约2毫米,外果皮薄,成熟时4瓣裂。花期6至8月,果期7至10月。马鞭草对土壤要求不严。喜肥,怕涝,不耐干旱,一般的土壤均可生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及沙壤土长势健壮,低洼易涝地不宜种植。常生长在低至高海拔的路边、山坡、溪边或林旁。马鞭草产于我国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马鞭草栽培技术选地与整地:选择土层较厚的壤土或沙壤土为种植地。翻耕,深18至25厘米。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厩肥2000至2500千克作为基肥,撒匀。做成上宽50厘米、高15厘米的畦,耙平畦面,两畦间留作业道25至30厘米。也可以做成农田小垄。播种: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沟条播。首先将畦面土耙细,在距畦边5厘米处顺畦开沟,行距25至30厘米,沟深15至2厘米,踩平底格,再施少量生物肥做底肥,每亩用量15至20千克。肥上覆土少许,将种子均匀地撒入,覆土厚度1至1.5厘米,稍加镇压。每亩用种量0.5千克。田间管理:在温、湿度正常的情况下,播种10至20天出苗,当株高5厘米时间苗。由于是采收地上全草,因此,不必刻意留单行,但每行上的植株间距应保持在10厘米左右,以利分枝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空间。间下来的小苗可再移栽它地。结合锄草进行松土,并适当进行根际培土。土壤过于干旱时应及时浇水,以保证植株正常生长的需要。除草是田间管理的经常性工作,防止草荒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要做到见草即除,做到田间无杂草。多雨季节要注意田间排水,雨后要及时松土,防止表土板结而影响植株的生长,松土既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能,又减少了病害的发生,具有事半功倍、一举两得的效果。留种:优良的种子是获得高产的基本条件,因此,应单独设立种子田。株距15至20厘米,行距20至25厘米。要加强田间管理,花前适当增施磷、钾肥,这样可使籽粒饱满,以获得更多的良种。当有75%至80%的种子成熟时,将植株截下来,置于通风良好的背阴处4至6天,再进行脱粒;除净杂质和瘪粒,晾晒3至4天,将种子装入洁净的布袋,放于通风的库房中,以备翌年种植。
6,叫九头毒的草药学名叫什么
有叫九头狮子草、九头草、九头虫的,没听说有九头和九毒的中草药,
7,有一味中药名字叫 毒一味 还有其它名字么 不知道有什么用知道的
独一味一般都用于跌打损伤这类的活血祛瘀止痛生新!!有小毒……故最好不要采原药自己煎制!!不过独一味对于陈年旧伤的效果非常的好……是其他的同类型中药达不到的!!比如,你的脚在半年或者一年前扭了,由于治疗不甚(就是没有完全治好,只是当时部痛不肿了就以为没事了。就停药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要稍微动到那里就会痛,运动量大了也会痛胀这些症状……吃独一味的话效果就很好……独一味药材
药名
拼音:Duyiwei
英名: Lamiophlomis
rotata
出处
《四川中药志》.
科属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叶呈莲座状,无茎.轮伞花序密集排列成头状或穗状花序;花冠淡紫色、紫红色或粉红褐色.花期7-8月.
耐寒、耐干旱瘠薄.产西藏大部,常生于海拔3900-5100m的高山碎石滩、河滩地或石质草甸.分布于青海、甘肃、四川西部及云南西北部,尼泊尔、锡金、不丹也有.
基原
本品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
Labiatae 独一味 Lamiophlomis rotata (Benth.) Kudo.
的根及根状茎或全草.
采制贮藏
9~10月采收,拔取全株,抖去泥沙,晒至五成干时,截去地上部分及须根,再晒至足干即成.置通风干燥处.
性味归经
苦,微寒.有小毒.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草有小毒.
①《四川中药志》:"苦,微寒,有小毒."
②《青藏高原药物图鉴》:"苦,温."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腰部扭伤.
用法用量
内服:浸酒或入散剂,
1~2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8,这是什么草药
明月草编辑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明月草,又名白背菜、白子菜、鸡毛菜,中文名:富贵菜,泰国称尼基罗草,英文名为DAUN NGOKILO。国内外医学专家研究结果表明:明月草是一种神奇的保健蔬菜,其茎叶中含有大量的藻胶素,甘露醇,维生素B,磺,钾及多种氨基酸等营养元素,因而具有极强的降血压,降血脂,抑制糖尿病的奇特功效,室内摆放还能起到杀菌净化空气的效果。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长期食用,天然抗病又可益寿延年。这药叫:扛板归。 【别名】刺犁头、老虎利、贯叶蓼、犁壁刺、退血草、蛇不过、蛇倒退。。。 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草药:以前有个人上山的时候被毒蛇咬了,躺在地上快死了,同伴们回村子去拿门板,准备把他抬回去。回来的时候发现,留下来守着他的人把一种草药斩碎了涂在伤口上,他竟然就好了,就让他自己把门板扛回去了。所以这种植物就叫做“扛板归”。 【功效】:利水消肿,清热,活血,解毒。 【主治】:治水肿,黄疸,泄泻,疟疾,痢疾,百日咳,淋浊,丹毒,瘰疬,湿疹,疥癣,带状疱疹。 【性味归经】:酸苦,平。①《万病回春》:“味酸。”②《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性和。”③《南宁市药物志》:“酸,平,无毒。”④《贵阳民间药草》:“酸苦,寒,有小毒。”入肾、大肠、膀胱、肺、肝五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品0.7~1.5两)。外用:捣敷、研末调敷或煎水熏洗。 【用药忌宜】:体质虚弱者慎服。 【药物配伍】:1、配泽泻,利水渗透湿之效增,用治水肿诸证。2、配车前草,利湿消肿,清热解毒之力增强。3、配龙胆草,清利肝胆湿热,治疗湿热黄疸之效尤佳。4、配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治湿热泻痢,疗效增强。4、配朱砂,可治带状疱疹,即闽南所说的“飞蛇”。
9,请教这是一种什么中草药学名叫什么谢谢
《中国药典》:垂盆草【拼音名】 Chuí Pén Cǎo【英文名】 HERBA SEDI【别名】 狗牙半支、石指甲、半支莲、养鸡草、狗牙齿、瓜子草【来源】 本品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 的新鲜或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鲜用或干燥。【性状】 本品茎纤细,长可达20cm以上,部分节上可见纤细的不定根。3叶轮生,叶片倒披针形至矩圆形,绿色,肉质,长1.5~2.8cm,宽0.3~0.7cm,先端近急尖,基部急狭,有距。气微,味微苦。【鉴别】 本品茎的横切面:表皮细胞长方形,外壁增厚,内层约为10列薄壁细胞。中柱小,维管束外韧型,导管类圆形。髓部呈三角状,细胞多角形,壁甚厚,非木化。紧靠韧皮部细胞及髓部细胞中含红棕色分泌物。【炮制】 除去泥沙杂质,干品切段。【性味】 甘、淡,凉。【归经】 归肝、胆、小肠经。【功能主治】 清利湿热,解毒。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痈肿疮疡,急、慢性肝炎。死不了别名马齿笕菜,全草入药,清热解毒散疚定痛。治吐血、血血、赤痢,黄疽,咽痛,肺痈,疗疮,瘟病,蛇咬伤等症。也可代益母草治妇女病。药名:垂盆草 别名:狗牙齿、半枝莲、三叶佛甲草,狗牙菜。狗牙半支、石指甲、养鸡草、瓜子草 。 性味:味甘、凉。 归经:归肝经、胆经、小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清利湿热、有降低谷丙转氨酶作用。 主治: 清利湿热、解毒、湿热黄疸、淋证、泻痢、咽喉肿痛、痈肿疮毒、湿疹、烫伤、虫蛇咬伤、咯血、衄血、尿血。急、慢性肝炎。用于湿热黄疸。能解毒利湿退黄。常与郁金、茵陈蒿、金钱草同用。用于痈疮肿毒,毒蛇咬伤,烫火伤等。能清热解毒。可单用鲜品洗净捣烂取汁服。并以汁外涂或以渣外敷局部。 用法与用量:鲜品250g,干品15~30g 。 来源:垂盆草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全草。马苋菜,马苋菜属于马齿科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学名“马齿苋”,我县民间俗称“马蜂菜”,在上海被称为"保健菜",是一种特色野菜。因其生命力极强,又有“长寿菜”之称。【科属】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幼嫩茎叶。 【别名】长命菜、长寿菜、五行草、马蜂菜、马马菜。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肠经。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除尘杀菌,消炎止痛,止血凉血。主治痢疾,肠炎,肾炎,产后子宫出血,便血,乳腺炎等病症。 中药名:马齿苋、马齿苋子。马齿苋 以植物的全草入药 味酸;性寒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除湿通淋 马齿苋子 以植物的种子入药 味甘;性寒 清肝;化湿 明目
10,喝中药的毒宝贝
用抗生素大多无效,西医目前还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常表现为进行性发展,最终出现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中医辨证施治有比较好的疗效。我们通过对诊治病人的总结和分析,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肺肾两虚,瘀、痰、热等病邪交结,采用补益肺肾、活血通络、软坚散结、化痰清热等方法治疗,可以减慢疾病进程,缓解临床症状,如减轻气促、改善肺功能和提高血氧分压等,使患者能进行一定的体力活动,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减少感冒次数,可以防止因感染而致病情恶化。必要时与激素合用可以减轻激素的副作用,增强疗效。间质性肺炎必须先明确诊断,然后在有经验医师的指导下长期治疗,切不可掉以轻心。 间质性肺炎的最大特点是:起病隐袭、进行性加重、最终导致肺、心功能衰竭。本病成为不可预防、不易早期发现、不好治疗、进行性损害的"绝症"。由于西医对于治疗间质性肺炎一直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无法治愈,西医治疗的最终结果都是出现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导致死亡,因此本病被称为“亚癌”。近年来由于中医。 孔教授总结出的间质性肺炎配方严谨缜密,实施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服用20天后呼吸困难和咳嗽症状明显改善,服用3-7个月后逐渐好转直至康复痊愈。 其药理成分直接作用于星状细胞,减少对肺间质细泡内胶原和基底膜的破坏,从而抑制和减少了造成纤维化的胶原合成,促使胶原降解,从而阻断了肺纤维化进程,逆转了肺纤维化,于是纤维化病灶逐渐减少。临床可结合不同患者的病情随症加减治疗,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患者经高分辨CT及肺功能检查表明,肺间质纤维化比治疗前好转,进而逐渐康复。 肺间质纤维化属于中医“肺痹”肺痿”范畴,《黄帝内经.痹论》记载:“皮痹不已,内合于肺,则为肺痹、肺痿……淫气喘息痹聚在肺”,“肺痹者,烦满喘而呕。”经多年的临床观察研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病理改变特点,中医将此病称为“肺痹”。痹者,痹阻不通之意也。从其微观的变化看,肺间质慢性炎症、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肺间质,成纤维细胞和胶原蛋白增生最终导致肺组织破坏,此乃痹阻于肺的痰瘀毒邪。由于痰瘀毒邪闭阻于肺间质,肺络不通,肺失宣降,故而出现呼吸困难、气不得吸、气短动则加重、干咳、喘憋等症状。采用扶正驱邪,理气祛瘀化痰之法,疗效卓著。 第一阶段(药物反应期用药为15天) 咳喘减轻,痰液由粘稠变稀薄,由黑变浅,痰量反而增多,喘息缓解。呼吸较为顺畅,患者由不能平躺改为可半卧位休息。睡眠改善,缺氧紫绀现象明显缓解。 第二阶段(药效发挥期用药为120天) 呼吸粘膜受损处得到修复,哮喘平息,但呼吸动力尚不足(如重度患者仍有不明显缺氧表现,口、唇、指端略有紫绀。呼吸频率快于常人),食欲、睡眠恢复正常,体力增强,可进行正常活动。 第三阶段(巩固期用药为30—60天) 呼吸粘膜完全换新,得到一个焕然一新的肺。呼吸动力充沛,缺氧现象完全清除,呼吸沉稳、有力、轻松。X线下可见往日缩小的双肺饱满,弹力十足,肺活量提高20%。
上一篇:中草药英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翻译成英文分别该怎么翻
下一篇:神农架中草药,神农架产的一种药材名称三个字带个箭字有知道名字的吗 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