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中医的穴位名称及作用

2,中医穴位图

3,中医穴位
http://www.pc181.com/hdnj/index.html是一个不错的中医针灸网站同时有超高清(大幅)的人体穴位图下载
4,在中医穴位中按什么穴位能够治疗感冒以及增强抵抗力
后颈部用吹风机吹,直致感觉全身发热,至于哪个穴道,我忘了风池、合谷、迎香治疗感冒,足三里、手三里、膻中可以预防.你去问医生说按什么穴位能够治疗感冒以及增强抵抗力?如果医生回答了.你要给一两角钱给你z5z啊
5,那一些穴位可以治疗感冒
经常按摩风池穴利于风邪疏散,能有效地防治感冒,并且对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效果更好。
北京中医医院赵文硕大夫说,按摩手法很简单,风池穴位置在后脑勺下方颈窝的两侧,由颈窝往外约两个拇指的左右即是。按摩时,可用双手食指、中指分别按住风池穴,用力按压至稍感酸胀,并有发热感,每天坚持,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大部分准妈妈因为怀孕而导致抵抗力下降,稍不注意就伤风感冒,出现头痛、咳嗽、鼻塞等症状。如果害怕吃药对胎儿有不良影响,这时也可以试试风池穴按摩法,来达到预防与治疗的双重效果。另外,准妈妈特别容易感到疲劳、睡不好,也可以经由穴位按摩加以改善。
按摩时,准妈妈采取一个舒服的坐姿,而准爸爸则站立用双手大拇指轻轻按揉准妈妈的风池穴,或以单手大拇指和食指按摩,另一手则固定其头部。当然,准妈妈也可以随时自己按摩。
除了防治感冒,长期按压风池穴对伏案工作者更是益处多多。赵大夫说,当用眼过度时,按压这个穴位能缓解眼部疲劳,长期坚持还对纠正假性近视有所帮助。当工作压力过大,而导致失眠的人,睡前按压风池穴还能减轻压力,起到催眠的作用。此外,落枕、肩膀酸痛均能以此手法进行治疗。
但是,对于婴幼儿来说,因为他们的颈部骨骼不够强壮,当成人为其按摩风池穴时,用力不当比较容易出现不良后果,因此,不建议按摩4岁以下儿童的风池穴来防治疾病。
6,十大名穴有哪些
一枝独秀:从其玉门到秘道的宽度一直没有改变,里外都同样宽度,所以,很不容易到达花/心,其阳/物一般尺寸的男人,通常都没办法达到目的,败兴而返,不过,男根若是又细又长,彼此便能配合达到高潮,因其如竹筒般直深,俗称“竹筒”,这其中的极品在其中还有阻障,更是酷似竹节;乳燕双飞:其玉/门狭小,秘道也很狭窄、紧缩,一开始行动时,秘道的四周肌肉会突然蹙起皱褶,而且频频震动,就好像鸟扇动左右两翼,即将振翼而飞似的,对方在刺激下很容易一泻千里;三珠春水:「三珠」隐藏于花/心,女子情动时,加速流动的血液会使其凸露出来,兴奋时肌肉的蠕动带动「三珠」刺激男子的茎/冠。另外,身怀此名器的女子,玉/门紧窄,这样「春水」就不易流出,玉/茎浸在其中,会感到异常温热滑腻。但这种快乐,并不是人人都可以享受的,在这种强烈的刺激下,普通人也许一下就丢盔卸甲了。四季玉涡:其玉门较宽,但进入内部後,却又变得狭小,全体的形状彷佛水中漩涡,又好似田螺。当门户被敲开之後,玉/门便会紧紧关起,将阳/物死命钳住,使得男性的命根子有如吹气的气球般膨胀,被卡紧在玉/门关口,除非玉门自动松开,否则男性是没办法拔出,只有向玉娇娘告饶,亦称为“田螺”。五龙戏珠:其玉/门狭窄、秘道细长,但花心的位置不一定太深。阳/物向前插/进时,花心会突然膨胀得很大,而且先端突出,会碰撞到男性阴/茎的铃口,其形状就如巨龙在抢夺红光闪闪的珊瑚,据说历经五次以上强冲才能达到高潮,又名“龙珠”;1.眉心穴(又名印堂):位于两眉之间。 2.头额前穴:位于眉心上一寸正中。 3.太阳穴: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与眼外眦之间后的一寸陷凹中。 4.枕骨穴(又名脑户):位于枕骨粗隆上方。 5.厥阴穴(又名头窍阴):位于脑后两边,乳突后当浮白与完骨之间。 6.华盖穴:胸骨柄与胸骨体联合的中点,即天突穴下二寸。 7.黑虎掏心穴(又名建里):位于脐上三寸正中。 8.巨阙穴:脐上六寸,即鸠尾穴下一寸。 9.气海穴(又名丹田穴):脐下一寸五分。 10.关元穴:脐下三寸。 11.水分穴:位于脐上一寸。 12.中极穴:脐下四寸。 13.左膺窗穴:左乳上一寸六分。 14.右膺窗穴:右乳上一寸六分。 15.左乳根穴:左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16.右乳根穴:右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17.左期门穴:左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18.右期门穴:右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7,中医四大补穴是哪些
公元前五至一世纪写下的著名医典《黄帝内经》就已指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并记载了160个穴位名称。晋代皇甫谧编纂了我国现存针灸专科的开山名作《针灸甲乙经》,对人体340个穴位的名称、别名、位置和主治一一论述。迨至宋代,王惟一重新厘定穴位,订正讹谬,撰著《铜人腧穴针灸图位》,并且首创研铸专供针灸教学与考试用的两座针灸铜人,其造型之逼真,端刻之精确,令人叹服。可见,很早以前,我国古代医学家就知道依据腧穴治病,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腧穴学的完整理论体系。 《类经·人之四海》载:“输、腧、俞,本经皆通用。”因此,腧穴又有输穴、俞穴之称,也有叫穴位、穴道或孔道的。按照中医基础理论,人体穴位主要有三大作用,它既是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是疾病反映于体表的部位,还是针灸、推拿、气功等疗法的施术部位。穴位具有“按之快然”、“驱病迅速”的神奇功效。然而,穴位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它真是人体的特殊结构吗?长期以来,人们对此推测纷纷,莫衷一是。1.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作用。2.足三里穴: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3.中脘穴:主治症状为: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4.命门穴:主治症状为:腰痛、肾脏疾病、夜啼哭、精力减退、疲劳感、老人斑、青春痘等。1.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作用。2.足三里穴: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3.中脘穴:主治症状为: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4.命门穴:主治症状为:腰痛、肾脏疾病、夜啼哭、精力减退、疲劳感、老人斑、青春痘等。
上一篇:郯城中药养生馆地址,百老泉郯城店在什么位置
下一篇:秋冬中药养生,冬天需要吃中药来调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