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阴虚的中药调理方法麻烦知道的请告知
山药、珍珠粉、玉竹、山萸肉等,吃这些,不如喝紫葡茶
2,中医养生项目中草药康养项目8大疗法
自从到某位客户的南药基地参观完,地道康养?地道君才发现,原来即使是乡村路边一棵平平无奇的小草,都有其药用价值。 那么,如何让这棵“草”有无限的溢价空间又能增强游客粘性呢?地道君总结了8大疗法! 一、动疗 动疗即是以动养生,可以分两个层面。 一是农耕活动 ,即是以农作、农事、农活等形式和途径,让人们体验农耕文化、感受对田地的敬畏之情,并劳动筋骨。中草药康养项目则是可以通过中草药种植、采摘、加工、制作药膳和相关文创产品等,既能让游客达到康体的效果,也能让其把学会的中草药种植、简单加工、食用等方法融合到城里的生活、工作当中,从而成为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二是中医健身 ,学习传统中医的健身方法、太极等调理肌/腑的亚健康。 二、诊疗 诊疗则是从基础国医体检入手逐步完善体检流程,全方位为游客提供中医药健康调理服务,中医医生通过面对面、互联网视频通话、电话及视频电话等工具适时对咨询游客或者项目会员进行提示和接受咨询,定期提供康养养生方案供游客或者项目会员选择。 并通过一人一方,辨证调理进行私人定制式个人调理方案制定。 三、药疗 通过诊疗之后,便能对症下药,采取中医药药疗法,速度比较快地使疾病治愈,但缺点是针对性太强,反而顾及不到身体各个机能的调节,而且平常人一般不会服用药物,以免降低身体自然抵抗能力。 中草药康养项目有中草药种植基地,因药疗需求,一方面可针对项目客户需求研发加工针对性的中药药品;另一方面可针对市场需求,打造适用普罗大众的中药药品。 四、浴疗 浴疗就是利用沐浴的医疗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 可以将中草药加工成精油、药汤融入到温水/汤泉/温泉中,以药浴、药蒸等方式使药物通过皮肤表层吸收,角质层渗透和真皮层转运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药效,从而达到预防及治疗疾病效果。 也可采用淋浴的方式,还因水从莲蓬头喷出,由于水压的作用,可以产生负离子,使浴室空气中负离子增加,又可使病人得到负离子疗法的治疗作用。负离子具有镇静和改善呼吸功能,增强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以及调节神经系统等作用。人处于负离子含量高的空气中,感到镇静和精神舒畅。 同时用于药浴的精油、药材等也可以用于售卖。 五、食疗 食疗又称食治,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食物、中草药等的特性来调节机体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 饮食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太平圣惠方》中的很多篇章都有关于饮食对健康和疾病产生影响的论述。 康养项目的“以食养生”主要体现在时令养生和有机养生两方面。 时令养生指根据季节,注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不同养生之法,坚持“不时不食”的理念,吃药膳、喝药酒等进行亚健康调理。 有机养生则是指由项目的种植/养殖基地提供的绿色、无污染食材构建的养生食品。 六、气疗 气疗则是通过呼吸达到预防疾病、放松身心的效果,可以从两个层面设计产品业态。 一方面,可将草本、木本、花卉等中草药植物融入到项目的生态环境、景观打造中,使项目内的负氧离子浓度达4000个/ cm3时,则可以满足游客疾病预防及治疗和健康长寿的要求。 另一方面,基于中草药植物挥发出的中草药气分子,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定制的呼吸疗法课程,进行负氧离子呼吸。 七、枕疗 诊疗就是以睡养生,清代李渔说过“养生之诀,当以睡眠为先”,莎士比亚则把睡眠称之为“生命宴席上的滋补品”。通过配置药材房屋,让亚健康可以在睡眠中享受轻松的亚健康调理。 八、心疗 心疗可以说是康养的最高境界,即是静修。可通过儒道佛、《黄帝内经》、在地人文资源等文化内涵的学习,并逐渐形成人与人及与天、地和谐统一的相处方式,辅助心经训练享受轻松的心理亚健康调理。 简而言之,地道康养?地道君认为,中草药康养项目想要让这棵“草”有更大溢价的空间和达到增强游客粘性的效果,在项目产品打造时则需要综合考虑动静结合,即是身体的健康和心灵的健康。 『 地道国际·农旅 』地道国际农旅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而设立,以深耕农旅、振兴乡村为使 命,以创新农业与农村发展模式为抓手,是中国农旅产业创新发展的领导品牌。致力构建田园综合体、农业产业特色小镇、共享农庄、康养综合体及乡村振兴产业。为企业家和参与者共建、共享、共赢行业生态平台。欢迎更多的朋友能一起参与共同推动行业生态的发展和完善,一起助力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THE END

3,中药入菜怎么调养身心
补血:饭中放点枸杞功效:补血及明目,有助降血糖、血压、胆固醇。宜:可加入汤品或菜肴,易腹泻虚寒体质,建议搭配温性、热性食物入菜;易便秘燥热体质,应搭配寒、凉性食物,汤品或菜肴快做成后再加。忌:勿单独服用,以免虚寒者愈寒、燥热者愈热。温阳:饭中放点核桃功效:补肾助阳、润肠。宜:可加入汤品或菜肴,建议与寒性、凉性食物一起入菜,如核桃烩百合,汤品或菜肴做成后再放入核桃。忌:易口烂的燥热体质者,勿单独食用核桃。补气:饭中放点黄芪功效:强心、提升阳气,可预防感冒、增强免疫。宜:较适合用于汤品,将黄芪与所有食材一起下锅熬煮至少30分钟,建议搭配寒性、凉性食物,如黄芪冬瓜汤。忌:便秘燥热者不宜。滋阴:饭中放点黄精功效:可润肺止咳、滋补脾胃,具有凉润作用。宜:较适合用于汤品,将黄精与所有食材一起下锅熬煮至少30分钟,建议搭配温性、热性食物,如黄精鸡汤。忌:因性质寒凉,较适合燥热体质者。
4,中药养生药方
中药养生可以从内到外调理,中药养生的要药方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有效的中药养生药方,欢迎大家阅读,日常可以按照药方来养生。 有效的中药养生药方 一、四物汤 配方:熟地黄12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12克四味药材组成 功效与作用:四物汤是补血的常用方,也是调经的基本方。 四物汤可帮助活血化瘀,排除血块,并减轻腹胀腹痛,使经血排出顺畅。此外,四物汤更可补充铁剂,减少月经来潮时的贫血、头晕目眩及经血不出的状况。四物汤的方中组成多为温补的行血剂,若养成从年轻就服用的习惯,有助於气血通顺,不易手脚冰冷,并使脸色红润及肌肤光滑,减缓生理机能老化,看起来更为年轻。 食用 方法 :煎服,每日一副,煎服,分早中晚三次,趁热空腹喝下。 二、四君子汤 配方:人参(9克) 白术(9克) 茯苓(9克) 炙甘草(6克) 功效与作用:主治脾胃气虚症。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该方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 使用方法:上为细末。每服(15克),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候;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现代用法:水煎服)。 三、八珍汤 配方:当归去芦、川芎、熟地黄、白芍、人参、甘草炙、茯苓去皮、白术各一两 (30g) 功效与作用:用于益气补血、气血两虚证。 症见面色晃白或萎黄,心悸征忡,食欲不振,气短懒言,四肢倦怠,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八珍汤的配伍特点:四君子汤合四物汤,气血双补。 食用方法: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 四、补中益气汤 配方:黄芪15克、白术10克、党参15克、当归6克、陈皮6克、柴胡5克、升麻5克、炙甘草5克。 功效与作用:主要用治脾胃气虚、中气下陷。 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主药;党参、白术、炙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为辅药;脾胃为气血营卫生化之源;脾虚易致气滞,故用陈皮理气化滞;升麻、柴胡协同芪、参升阳陷;气虚则血虚,故用当归补血和营,均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凑补中益气,升阳固表,强健脾胃之功。 食用方法: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五、十全大补汤 配方:党参10克 炙黄芪10克 肉桂3克 熟地黄15克 炒白术10克 炒川芎6克 当归15克 酒白勺10克 茯苓10克 炙甘草6克 墨鱼50克 猪肉500克 猪肚50克 生姜30克 猪杂骨、葱、料酒、花椒、食盐、味精各适量。 功效与作用:双补气血。适用于气血俱虚或久病体虚,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腰膝乏力等症。 制作工艺: 1、将以上中药装入洁净的纱布袋内,扎口备用。 2、将猪肉、墨鱼、猪肚洗净;猪杂骨洗净,捶破;生姜拍破备用。 3、将猪肉、墨鱼、猪肚、猪杂骨、药袋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放入生姜、花椒、料酒、食盐,置武火上烧沸,后用文火煨炖,待猪肉熟烂时,捞起切条,再放入汤中。捞出药袋不用。 食用方法:服用时,将汤和肉装入碗内后,加少许味精,食肉喝汤,早晚各吃一碗,每天2次,全部服完后,隔5天再服。 服食禁忌:风寒感冒者禁食。 中药泡脚养生药方 1、祛风湿,舒筋活血方: 红花15g、 桑 枝15g、 伸筋草15g、 艾叶15g、 鸡血藤15g、威灵仙15g、 杜仲10g、 续 断10g 水煎后温水泡脚半小时,每日一次。 2、温中散寒、治疗脉管炎、老寒腿 红 花15g、 干 姜15g、 伸筋草15g、 艾 叶15g、 鸡血藤15g、 肉 桂15g、 吴茱萸10g、 附 子10g 水煎后温水泡脚半小时,每日一次, 同时洗患处(比如膝盖) 3、脚气、脚癣、脚痒 红 花15g、白鲜皮15g、地肤子15g、 艾 叶15g、蛇床子15g、百 部15g、 土茯苓15g、丁 香15g 水煎后温水泡脚半小时,每日一次。 海健医院可以为您把中药加工成粉末,促进泡脚对药物的吸收,增加疗效。 中药泡脚误区 1、误以为中药泡脚效果差。很多人用中药泡脚一到两次,发现作用不明显,就觉得中药泡脚效果差,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大家都知道,中医中药疗法在疗程方面都是比较长的,所以中药泡脚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2、误以为中药可以反复用几次。不少人觉得中药比较贵,煲一两次就丢掉太浪费,所以他们会把中药反复煲多次,其实这样的做法是浪费时间而已。中药药效一般煲两次就已经全部释放,如果再煲第三次,那么这些中药水几乎没有什么药效了。 3、误以为泡脚时间越长越好。这个想法同样是错误的,中药泡脚一般泡30~40分钟即可,足可以让足部毛细血管吸收够有效中药成分了,而且泡脚时间太长容易冒大汗,汗液流失过多对身体健康也是不利的。 中药养生药方相关 文章 : 1. 养生中药汤的药方 2. 养生中药处方 3. 常见中药材养生大全 4. 养生调理的中药方子 5. 50个中医养生秘方 6. 中药养生汤如何煲
5,失眠中药调理的方法是什么
中医称“失眠”为“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征。轻者有入寐困难,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亦存在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人寐。
中药调理之一: 虚证
(1)心脾两虚:治法为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方药用归脾汤:党参、黄连、白芍、在神、桂圆、甘草、当归、远志、生姜、大枣、木香。
(2)阴虚火旺:治法为滋阴降火、养心安神。方药用交秦丸;黄连和肉桂;或用黄连阿胶汤:黄连、黄羊、白芍、阿胶、鸡子黄。
(3)心虚胆怯;治法为益气镇惊、安神定志。方药用安神定志丸:人参、快车、在神、远志、石昌蒲、龙齿。
中药调理之二: 实证
(1)肝郁化火;治法为疏肝泄热、佐以安神。方药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黄岑振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柴胡、甘草。
(2)痰热内扰;治法为清热化痰、和中安神。方药用温胆汤:半夏、橡皮、在革、竹茹、积实。甘草、生姜、大枣。
用中医治疗失眠,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改善失眠的症状。但中医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不便,这并不是什么好方法。要解决失眠问题的话,最理想的应该是(芝元堂)怡眠茶。它能够很好的改善不能熟睡,睡眠时间太短,醒后无法再入睡,而且频频从恶梦中惊醒,感觉整夜都在做恶梦,睡过之后又感觉精力没有恢复的现像,是众多失眠人士的首选。100%的失眠者反应(芝元堂)怡眠茶安全,放心,效果好。
6,中药食养食疗的思想及特点是什么
食物疗法,是利用食物进行防病治病,或促进病体康复,是以食品的形式来具体应用。它既不同于药物疗法,也与普通的膳食有很大的差别。1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强调了饮食是人体精充气足神旺之本。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正确选择食物,合理配用膳食用食物进行养生防病的正确观念。2注意辩证(质)食治方法。辨证论治是中医基础理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学的特点,中医学的精髓。中医食养食疗作为中医学的一部分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在治疗中,药治的对象是针对有明显病症特点的病员,而饮食治疗适应证多为疾病的前期,或疾病后期,这些阶段病症还不十分明显,但有体质偏颇的倾向,可以认为中医食疗以辨个人的体质偏颇来施食用膳。中医的辩证论治包涵了辨体质偏差、辨证候表现两方面内容。食治是以辨体质偏差为主要内容的。其中施食用膳的原则仍遵循《内经》提出的“虚者补之”,出现偏虚的体质用具有补益作用的食物;“寒者热之”,出现类似寒证的体质用具温热作用的食物;“热者寒之”,出现类似热证的体质用具寒凉作用的食物。根据近年对人体体质的研究,认为各类人群中的体质大致可分晦涩质、腻滞质、燥红质、迟冷质、倦恍质5类。其中晦涩质、腻滞质、迟冷质均忌生冷、寒凉食物而应选用具活血、化痰利湿、温阳散寒的食物:燥红质应忌温热,而应选用偏寒凉、具补阴生津、清热凉血的食物。根据体质选用相应的食物,即谓辩质食治。3强调食物的四性五味。中医学认为中药的性质可分温、热、寒、凉四性。食物也可分性,但具体施食只需分温热、寒凉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平性。其温热食物对迟冷质、倦恍质以及寒证、阳虚者适合:寒凉的食物对燥热质以及热证阴虚火旺者适合;食物中属平性较多,故大多可久服长服而不致体质的偏颇,如长服寒凉食物可致脾胃虚寒,损及脾阳;长服温热食物可致内热内火炽盛而致燥热,阴虚久而生痰。五味:中药中的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中医食疗学认为食物中也具备上述五味。但这五味是指抽象的,仅是某些食物的性能作用的代表符号而已,是中医用以归纳解释食物的治疗机制、营养作用,以及指导临床用药配膳的依据之一,并非指食物的滋味的定性。如中医食疗学中认为鸡是甘味,甘味具缓急、补益作用,可治疗虚证。并非说鸡的食用口感是甜的。4注意饮食禁忌。中医食疗非常强调食物禁忌,除了辨质禁忌以外,认为食物与季节,食物与疾病,食物与食物,食物与药物都有不同的禁忌。5因人因时因地择食。中医食养食疗学在注重辨(质)证食治的同时,也认为食物养生与治疗也需根据个人的年龄、体质情况、疾病情况、季节气候、地方区域自然环境等因素而择食。中医饮食治疗的研究。
7,阴虚的中药调理方法有哪些啊
补肾食物 中医力荐的10款补肾食物,让你轻松补好你的肾[2]芝麻 芝麻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如《本草经疏》中就曾记载:“芝麻,气味和平,不寒不热,补肝肾之佳谷也。”尤其是肾虚之人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发枯发落及早年白发,大便燥结者,最宜食之。[2]粟米 粟米又称谷子、稞子。能补益肾气。《名医别录》及《滇南本草》中都说到“粟米养肾气。”明·李时珍还说:“粟,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2]豇豆 豇豆又称饭豆、长豆。性平,味甘,能补肾健脾,除脾虚者宜食外,肾虚之人也宜食用,对肾虚消渴、遗精、白浊,或小便频数,妇女白带,食之最宜。《本草纲目》曾这样记载:“豇豆理中益气,补肾健胃,生精髓。”《四川中药志》也说它能“滋阴补肾,健脾胃,治白带,白浊和肾虚遗精。”[2]牛骨髓 牛骨髓有润肺、补肾、益髓的作用。《本草纲目》说它能“润肺补肾,泽肌,悦面”。对肾虚羸瘦、精血亏损者,尤为适宜。[2]狗肉 狗肉性温,味咸,除有补中益气作用外,还能温肾助阳,故肾阳不足、腰膝软弱或冷痛,食之最宜。《日华子本草》认为:狗肉“补胃气,壮阳,暖腰膝,补虚劳,益气功。”《医林纂要》亦云:“狗肉补肺气,固肾气。”清代医家张璐还说:“犬肉,下元虚人,食之最宜。”下元虚者,即肾阳虚弱、命门火衰是也。[2]干贝 干贝又称江珧柱。性平,味甘咸,能补肾滋阴,故肾阴虚者宜常食之,清代食医王孟英认为:“干贝补肾,与淡菜同。”《本草求真》中也说它能“滋真阴”,实则指滋补肾阴之义。[2]鲈鱼 鲈鱼又称花鲈、鲈子鱼。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可补肝肾,益筋骨。《本草经疏》曾有记载:“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肾主骨,肝主筋,滋味属阴,总归于脏,益二脏之阴气,故能益筋骨。”《嘉枯本草》认为:“鲈鱼,多食宜人,作蚱尤良。”凡肝肾阴虚,或脾虚胃弱者皆宜。[2]羊骨 羊骨性温,味甘,能补肾强筋骨。《饮膳正要》认为:“羊尾骨益肾明日,补下焦虚冷。”《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脊骨补骨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痢;羊胫骨主脾弱,肾虚不能摄精,白浊。”唐代《食医心镜》还介绍:“治肾脏虚冷,腰脊转动不得:羊脊骨一具,捶碎煮烂,空腹食之。”对肾虚劳损,腰膝无力怕冷,筋骨挛痛者,最宜食之。[2]猪肾 猪肾性平,味咸。唐·孟诜认为猪肾“主人肾虚”。《日华子本草》说它“补水脏,治耳聋”。水脏者实指肾脏而言。故凡因肾虚所致的腰酸腰痛、遗精、盗汗及老人肾虚耳聋耳鸣,宜常食之。[2]淡菜 淡菜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随宜居饮食谱》中说它“补肾,益血填精”。《本草汇言》亦云:“淡菜,补虚养肾之药也,此物本属介类,气味甘美而淡,性本清凉,善治肾虚有热。”所以,凡肾虚羸瘦、劳热骨蒸、眩晕盗汗、腰痛阳痿之人,食之最宜
8,如何用中药养生
1. 适合气虚体质的滋补中药
巴戟天——补肾要剂,温肾益精
白扁豆——和中下气,药食合
白术——健脾益气,止汗安胎
刺五加——补气之王,效比人参
大枣——略亚菖蒲,不让甘草
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甘草——和中解毒,众药之主
红景天——扶正固本,通神不老
黄芪——止汗脱毒,补气之最
灵芝——补益气血,延年神仙
马齿苋——清热解毒,散血消肿
人参——大补元气,固脱生津
山药——健脾补肾,药之上品
太子参——补脾益气,生津润燥
五味子——益气强阴,五脏皆补
西洋参——补气养阴,价抵黄金
小茴香——理气和中,驱寒止痛
2.适合阳虚体质的滋补中药
八角茴香——温阳散寒,理气止痛
鳖甲——滋阴潜阳,软坚散结
刀豆——温中下气,益肾补元
丁香——温中益肾,降逆止呕
杜仲——补中益精,轻身耐老
覆盆子——助阳固精,令发不白
蛤蚧——补肾助阳,润肺止咳
枸杞子——滋肝补肾,明日益精
海狗肾——益精填髓,温肾补阳
海马——散结消肿,温补肾阳
胡椒——温中止痛,驱除积气
莲子——稼穑之味,百病可祛
鹿鞭——壮阳益精,补肾活血
鹿茸——补肾壮阳,强筋健骨
牛膝——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芡实——健脾止泻,益肾固精
肉苁蓉——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肉豆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
肉桂——温肾散寒,温补命火
锁阳——滋润肠道,养血强精
雪莲花——百草之王,药中极品
3.适合阴虚体质的滋补中药
白果——健脾益肺,滋肾益阳
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赤小豆——健脾利湿,解毒排脓
龟板——滋阴补肾,固经止血
黑芝麻——补肝益肾,润燥生精
槐花——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黄精——补气养阴,健脾益肾
麦冬——久服轻身,不老不饥
明党参——养阴和胃,润肺化痰
南沙参——化痰益气,润肺和胃
女贞子——滋阴补肾,养肝明日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桑叶——祛风清热,凉血明日
山茱萸——温补脾,肾强壮腰膝
石斛——清热养阴,养胃益肾
天冬——冷而能补,保定肺气
乌梅——生津止渴,涩肠止泻
玉竹——养阴润燥,除烦止渴
4. 适合血虚体质的滋补中药
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白芍——养血柔肝,敛阴收汗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何首乌——补益精血,滋补肝肾
鸡血藤——补血活血,疏通经络
决明子——清肝明日,通便润肠
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桑葚——补血养颜,生津润肠
生地黄——清热生津,养阴养血
熟地黄——滋阴补血,明目益精
紫河车——补肾益精,益气养血
中药养生....其实也就是食物的相配以达到平衡...相互制约...便可
9,有谁知道关于中药养生的小知识呢多写几条
医养生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 以下是有关中医养生知识的三字经 勤学习,勤思考,勤梳头,可健脑 勤洗脸,容颜俏,勤洗澡,肤病消 勤运指,可益智,勤运目,视力好 勤走路,腿脚灵,勤交谈,舌灵巧 勤鼓耳,听力健,按摩腹,消化好 勤刷牙,防龋齿,勤叩齿,牙固牢 勤咽唾,保健液,足常摩,心肾好 衣与被,勤洗晒,讲卫生,疾病少 亲友间,勤交往,常聊天,少烦恼 勤养神,精神好,勤运动,抗衰老 勤体检,防疾病,都做到,健康保 失眠时,9-11点喝杯冬瓜汁+酸枣粉。 睡觉前吃白萝卜补肾。 早调心肺,晚调肝肾,常调脾胃。 早上做搓手护眼运动,晚上做擦背护肾运动。 1、别吃宵夜。会得胃癌。因为胃得不到休息。 2、一个星期只能吃四颗蛋。吃太多。对身体不好。 3、鸡屁股含有致癌物,不要吃较好。 4、饭后吃水果是错误的观念。应是饭前吃水果。 5、女生月经来时。不要喝绿茶。因为绿茶室凉性的,可以喝红茶,因为红茶属热性。多吃可以补血的东西。 6、喝豆浆时不要加鸡蛋及糖。也不要喝太多。 7、空腹时不要吃蕃茄,最好饭后吃。 8、早上醒来。先喝一杯水。预防结石。 9、睡前三小时不要吃东西。会胖。 10、少喝奶茶。因为高热量。高油。没有营养价值可言。长期饮用。易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11、刚出炉的面包不宜马上食用。 12、远离充电座。人体应远离30公分以上。切忌放在床边。 13、天天喝水八大杯。 14、每天十杯水。膀胱癌不会来。 15、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16、一天不要喝两杯以上的咖啡。喝太多易导致失眠,胃痛。 17、多油脂的食物少吃。因为得花5~7小时去消化,并使脑中血液集中到肠胃。易昏昏欲睡。 18、下午五点后。大餐少少吃,因为五点后身体不需那么多能量。 19、10种吃了会快乐的食物:深海鱼,香蕉,葡萄柚,全麦面包,菠菜,大蒜,南瓜,低脂牛奶,鸡肉,樱桃。 20、睡眠不足会变笨,一天须八小时睡眠,有午睡习惯较不会老。 21、最佳睡眠时间是在晚上10点~清晨6点。 22、每天喝酒不要超过一杯,因为酒精会抑制制造抗体的b细胞,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 23、服用胶囊应以冷水吞服(可以第一个吃),睡前30分先服药。忌立即躺下。 24、酸梅具防止老化作用,青春永驻;肝火有毛病者宜多食用。 25、掉发因素:熬夜,压力,烟酒,香鸡排。麻辣锅。油腻食物。调味过重的料理。 26、帮助头发生长:多食用包心菜,蛋。豆类;少吃甜食(尤其是果糖) 。 27、每天一杯柠檬汁,柳橙汁。不但可以美白还可以淡化黑斑。 28、苹果是机车族、瘾君子、家庭主妇的常备良药,一天一颗,才能让自己有个干干净净的肺。 29、抽烟又吃维他命(b胡萝卜素-a维他命的一种),会致癌,尽早戒烟。才是最健康的做法。 30、女性不宜喝茶的五个时期:月经来时,孕妇,临产前。生产完后,更年期。 31、抽烟,关系最大的是肺癌,唇癌,舌癌,喉癌,食道癌,也与膀胱癌有关。 32、饮酒导致肝硬化。引发肝癌。 33、吃槟榔会导致口腔纤维化,口腔癌。 34、食物过于精细,缺乏纤维;含大量脂肪,尤其是胆固醇会引发胃癌。 35、食物过于粗糙,营养不足时导致食道癌,胃癌。 36、食品中的黄曲毒素。亚硝酸类物皆具有致癌性。 37、不抽烟。拒吸二手烟。 38、适量饮酒,不拚久。不醉酒。 39、减少食用盐腌。烟熏,烧烤的食物。 40、每天摄取新鲜的蔬菜与水果。 41、每天摄取富含高纤维的五谷类及豆类。 42、每天摄取均衡的饮食,不过量。 43、维持理想体重。不过胖。 44、保持规律的生活与运动。 45、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46、正确饮食习惯: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平民,晚上吃的像乞丐。 都是帮你找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希望能够采纳 谢谢了苦碟子,泡开水喝,治疗和预防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强化心脑血管,其中的类黄酮成分有很强的还原性,延缓衰老。
药店卖的苦碟子都不是我说的这种正宗的苦碟子,而是一种同科的类似植物,作用比真正的苦碟子差太多。
上一篇:秋冬中药养生,冬天需要吃中药来调理吗
下一篇:中药用药养生,草药养生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