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生锅熬中药,熬中药用什么锅比较好

  • 来源:网络
  • 作者:网络
  • 时间:2023-06-27
  • 732

本文目录一览

1,熬中药用什么锅比较好

用砂锅,搪瓷锅都行。不要用铁锅,铝锅。

养生锅熬中药

2,熬中药用什么锅

病情分析:,意见建议:这样的情况科学的说需要用砂锅熬药才是最好的,不可使用不锈钢的,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养生锅熬中药

3,多星电热锅能熬中药吗

看内胆了,如果是陶瓷的就行,金属的就不行,不管什么金属。 但是,熬中药要看火候的,大火煮沸小火慢熬,让药性慢慢出来。一般三碗水煎成一碗水的样子。所以最好是用砂锅。 其次,熬中药对火其实也有要求的,不过现在都不大讲究这些了,最好是用长寿树木做火源,而且烟还不能进到锅里去等等……

养生锅熬中药

4,苏泊尔的新陶养生锅可以熬中药吗

我也感觉有毒,因为用了后 皮肤很干 无光泽。很想知道苏泊尔 新陶养生煲到底是什么矿物质做的?
锅子功能介绍上可能是能熬中药的,但最好还是别用了,一个是怕影响中药药性,另外中药味如果留在锅子里,日常使用会比较头疼。熬中药还是专门准备一个砂锅,或者有卖的专门熬中药用的锅比较好点。

5,熬制中药用什么锅

“熬中药最好用砂锅,陶瓷锅,如果没有砂锅也可以用不锈钢锅以及玻璃锅。砂锅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材质比较稳定,不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而且传热效果均匀缓慢,可以使中药更好的煎熬,不会出现过多的挥发,而且受热均匀,中药不易粘附锅底,因此首选砂锅。不能使用铁锅,铜锅,铝锅,主要因为这些锅所含的成分铁离子铜离子,铝离子等,它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氧化,在煎煮药物的时候,容易与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影响中药的疗效,而且有可能会造成中毒现象。在熬完药后要及时清洁锅具,以免药物残留影响下一次使用。”

6,铁锅可以熬中药吗

煎药最好用砂锅、陶瓷锅,不用金属制品和铁锅,容易产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
不能用了,容易产生化学反应,吃了中毒,
最好沙锅。实在没有,铁锅也行
绝对不可以,容易产生有毒物质,可以用砂锅,铝锅,陶瓷锅
当然不行啊   熬药必须用砂锅 
    熬中药一般以砂锅或陶瓷锅为好。     中药是由多种活性物质组成的,其化学成分复杂。而钢、铜、铝、铁等金属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发生化学发应,影响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患者服用后有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加重病。     而砂锅和陶瓷锅性质稳定,不容易与药物起化学反应。所以,煎药也最好使用砂锅和陶瓷锅,少用或不用金属制品的锅具。

7,怎样煎煮中药

中药熬制方法因中药不同,熬法也各异。 解表发汗类中药,应该先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加热煮开10分钟,中间尽量少开盖;倒出药汁,继续加水煮10分钟,将2次药汁混合后服下。饭后服。 清热解毒类中药宜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加热煮开15分钟,倒出药汁,继续加水煮15分钟,将2次药汁混合后服下。饭后服。 滋补性中药应先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加热煮开30分钟,倒出药汁,继续加水煮30分钟,将2次药汁混合后服下。饭前服。 中药里有贝壳、矿石、动物骨骼等类中药,如生石膏、赭石、龟板、龙骨、牡蛎等此类药物应先加水煮15分钟,再加入其它中药一起煮。 中药里有发汗类药物,如薄荷、荆芥等,要在其他中药加热煮开7、8分钟后再放入为好。 这样熬中药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药煎煮方法是否妥当,与药的质量关系十分密切。首先煎药器皿不宜用铁或铜等金属器皿,因为中药中含有鞣酸和各种生物碱,遇铁或其他金属,会产生不容物质,影响药效,以化学性能稳定、不易于药物中有效成分起变化的容器,如砂锅、陶瓷器或搪瓷锅为好。     煎煮中药所用水量,应视中药吸水性能强弱而定。如花、叶、全草或质地轻软的药材吸水性能较强,用水量应略大于一般。如贝壳、根茎、果仁、藤木类吸水性能较弱,用水量就得略少煎煮前先要在清水内浸泡0.5-1小时,使有效成分易于溶出。中药大多是植物类,它含有蛋白质、淀粉等,如加水就直接煎煮,蛋白质易凝固,淀粉易糊化,影响有效成分的溶出。加水量一般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使煎出液达150-200ml最为恰当。     煎煮的火候也十分重要,在煮沸后用小火慢煎,或煮沸5-10分钟后停火,闷5-10分钟,然后倒出药汁。头汁与二、三煎药汁最好合并,并分次服用,这样浓度较均匀。     凡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材不宜久煎,应后下。有些矿物性药材或药材质地较硬的,应捣碎后先煎,这样利于其所含的有效成分。 摘自 http://www.yao120.com/yingyang213.htm
煎中药的时候最好选用砂锅,因为有的要遇见铝、铁之类的会失效。比如生地遇见铁锅就没有药效了。火候最好用文火,这样可以保证药效。因为草药多数是干的,在煎熬的过程中有一个饱和释放的过程。
.煎药中注意的问题 1.煎药前的浸泡: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 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 2.煎煮次数:以多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煮的效果好。实践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3.煎药的温度: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一般习惯上称为"文火"或"武火"。所谓文火,就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份蒸发较慢。所谓武火,就是强火,温度上升快,水份蒸发的也快。如煎药时火候过强,水份蒸发快,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锅。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药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时间: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以及药物的情况而定。一般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30-40分钟。治疗感冒类药物,第一煎10-15分钟,第二煎15-20分钟。滋补类药物,第一煎30-40分钟,第二煎40-50分钟。 5.留取药液量:一般指一剂药经两次煎煮合并后的药液量。成人取400-600毫升,每日分两次服用。儿童取200-300毫升,每日分两到三次服用。 6.服药的方法:一般一剂药煎煮两次后合并药液,分两次服用。儿童可分2-3次服用。治疗感冒,发热,肠炎,腹泻的药,也可采用频服的方法,即每4小时服一次,每次服用30-40毫升,病愈即止,再改为每日服2-3次,小儿以少量多次为好。 7.特殊药的煎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性质,在处方中开出带注脚的药物。 (1)先煎药:一般是一些矿物,贝壳,角甲类药物,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30-40分钟,再与其它药物混合后煎煮。常见的有生石膏,生龙骨,珍珠母,生赭石等。 另有毒性药物先煎,久煎可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如乌头类药物久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只有原来的1/2000。如附子久煎不仅能降低毒性还能增加强心作用。 (2)后下药:一般是气味芳香含挥发油或不易长时间煎煮的药物,要在药物煎好前10-15分钟投入锅内。常见的有霍香,钩藤,大黄等。如钩藤所含的藤碱,煎煮时间超过20分钟其降压成分易被破坏。大黄,具有泻下清热作用的成分,是大黄甙,但其对热不稳定,长时间加热会分解。而大黄甙泻下作用又比甙元强,故不易久煎,多采用后下方法。 (3)包煎药:一般是种子和各别的花粉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放入群药内共煎煮。常见的有车前子,旋复花等。如车前子易粘锅糊化,焦化。所以需包煎,。旋复花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 (4)溶化服:用热药液将药物溶化后服用。常见的药物有玄明粉,芒硝。 (5)烊化服;主要是一些胶类药物,用热药液烊化后服用。如果混煎会使药液粘性大,影响其它成分的浸出,胶类药物也有一定的损失,所以采用烊化服用的方法。常见的有生阿胶,鹿角胶,龟板胶。 (6)另煎兑入,一些贵重药要单独煎煮后,再将药液兑入到一起服用。常见的有人参,西洋参,鹿茸等。 (7)冲服,一些贵重的药物细粉不能与群药一起煎煮,多采用冲服的方法服用,即将药粉溶于药液中服。这样既有利于发挥药物的作用还又可节省药材。常见的有三七面,羚羊角面,牛黄面等。
中药品种繁多,根据近年的初步统计,总数为12807种,药用植物亦有11146种。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药被制成多种剂型的中成药,但汤剂依然是常用剂型,多采用加水煎煮的方法。为了避免药材在加热煎煮过程中有效成分的挥发或破坏,必须掌握煎药的操作要点。     1.选择煎药容器。煎煮中药最好选用砂锅或搪瓷容器,这类容器导热均匀,化学性质稳定,药材的合成和分解不易受到干扰。禁用铁锅,以防药材中所含化学成分如鞣质、甙类等与铁质产生化学变化,降低疗效或失效。如实在急需煎药又无砂锅和搪瓷锅,可暂用紫铜锅或铝锅代替。     2.煎煮中药的一般方法。将配伍好的中药放进砂锅内,加入3-5倍的冷水或温水(50度以下),先浸泡10-20分钟,再添水加热至沸,在药材煮开前用强火,煮开后用弱火,以微火维持20一60分钟,滤出药液,然后再加2-3倍量水于锅中煎煮,20-40分钟,滤取药液,将2次滤液合并加以浓缩至规定量,分2-3次服用。为了充分发挥药效,我们常可见到一副中药中对某些药采取先煎、后下、包煎、冲服、佯化等医嘱,这就是煎煮中药的特殊方法。     3.煎煮中药的特殊方法。     (1)先煎药:方剂中的矿物、贝壳类等坚硬的药材,如生石膏、生石决明、生赭石、生牡蛎、生龙骨、生磁石、生瓦楞子,龟板、鳖甲,这类药材不但要先煎,而且要打碎,先煎煮15-20分钟,才能煎出有效成分。又如生附子、生半夏,往往先煎1小时,以减低其毒性。     (2)后下药:方剂中的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如薄荷、藿香、木香、青篙,紫苏叶、沉香、砂仁、钩藤、侃兰叶等,不宜煎煮过久,应在群药煎成前5-10分钟下锅,即二煎沸即可,以防有效成分逸散。     (3)包煎:方剂中含粘性成分的药材,影响其他药材出汁;带绒毛、芒刺及粉末状的药材,煎煮稠浑,病人难以服用,如车前子,赤石脂、旋覆花、草苈子、青黛、六一散、滑石粉、麦芽等,应先用布将药包好,再人锅共煎。     (4)另煎:方剂中的人参、金石斛等贵重药材,为保证其有效成分的煎出,防止丢失,可以另煎。先单独煎煮半小时,滤出药汁,药渣再人药共煎。     (5)烊化:方剂中的阿胶、话糖、蜂蜜、芒硝等,需加入去渣后的药汁中,待加热至烊化后服用。也有些九剂、丹剂需用药汁浸泡佯化后服用,如至宝丹、金鹿九等。     (6)冲服:方剂中的珍珠、琥珀、牛黄等较贵重、用量又小的药材,不易煎煮出汁,可研成粉随煎煮汤药冲服。     (7)泡服:有些代茶饮的方剂,如蕃泻叶、双花、麦冬、胖大海等,不用煎煮,用热水浸泡,盖好杯盖,泡出汁后即可饮服此外,水量的控制也很重要。现在有很多人从医院药房或药店买回中药后,不知该加多少水煎药,水量不是多就是少。加水太多,则延长了药物煎熬时间,使一些不宜久煎的药物失去固有的疗效,况且药液太多,病人不能全部喝下;而水太少则药物有效成分不易煎出,而且容易煎干、煎糊。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掌握水量呢?一般来说,其水量应以药液沸腾时高出药面一横指为宜,但也不可拘泥,用水的多少应根据药物种类来确定。药师认为:属于调理、滋补一类的药物头煎需加水700~1000ml,二煎400~500ml;解表类中药头煎需加水400~600ml,二煎250~300ml;一般药物头煎需加水500~700ml,二煎300~350ml。     同时,还应当根据医师处方中的用药量来确定。有时医生根据病情开出的处方剂量大,一剂药多达二十味以上;再如夏枯草、金钱草、鱼腥草、竹茹、通草、灯心草等应特别考虑它们吸水性强的特点,这类药常可选下列加水法:     1.将一剂药中剂量大的草药另行煎烈,弃渣取汤,然后用其药汁熬熬其他药物。     2.将需水量大与需水量小的药物分煎,各滤其汁,再混合煎熬浓缩。     3.将全部中药合在一起煎,煎上2~3次,每次煎取约300m1药汁将杂质滤掉后混合在一起续煎,浓缩至300m1左右服用。前二种方法适宜于一个处方中只有少数几味大剂量药物的情况,后一种方法则适用于普遍都是大剂量药物的方剂。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煎药时不宜频频加水,这不利于药物的分解。若药物吸水膨胀,水被吸尽,可酌情加点开水。煎熬需水量较大的草药,最好事先有准备地多加一些水。     因此,中药的煎煮对中药药性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煎煮用具、煎煮方法及煎煮水量的控制都是重要步骤。     另外,不要用微波炉煎煮中药。微波炉的加热原理是通过微波作用于食物,使其内部分子产生震动而产热的。利用微波炉煎中药时,药材内部分子在震动产热的过程中,使药材从分子水平发生破坏变质,失去原有效能。而且微波炉是封闭的,不能看到药材煎煮效果,难以掌握尺度。煎药也很讲究火候,火候的控制可根据药物的性质和质地决定,气味芬芳的中药,适宜用武火急煎,煮沸数分钟后,改用文火略煮即可,否则药效减弱;若用微波炉煎药,火候和煎煮时间难以掌握。煎中药要先用大火煮沸,后转文火煮15-20分钟。不同的药煎煮时间不同。因为中药是用慢火煮的,微波炉加热的原理是快速由内至外,因此,中药的药用效果就体现不出来了。     一条小建议:中药汤剂在36.2度苦味最轻更易下口哦。

上一篇:中药养生故事,新生活的电热毯有什么作用
下一篇:帝王养生中药,帝王养生丸是什么药啊

更多

新闻动态

服务热线

— HOTLINE —

192-7871-9469

版权所有: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备案号: 滇ICP备19000309号-1

联系电话:电 话(微信):192-7871-9469

475678278@qq.com

关注我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