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鲤真菌药,锦鲤身上长白毛用二氧化氯片杀菌几天见效

  • 来源:网络
  • 作者:网络
  • 时间:2022-10-01
  • 605

本文目录一览

1,锦鲤身上长白毛用二氧化氯片杀菌几天见效

一直到鱼死了都不会见效。白毛是真菌感染,用杀细菌的药治疗真菌感染是基本无效的。
搜一下:锦鲤身上长白毛用二氧化氯片杀菌几天见效

锦鲤真菌药

2,锦鲤鱼喂什么药

具体要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区别处理
清洗魚池用高錳酸鉀溶液。
?治疗锦鲤鱼的常用药品1、孔雀石绿??????○性质:绿色金属光泽的结晶。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绿色,??????○作用与用途:杀菌、驱虫剂。孔雀石绿是药用染料中抗菌效力强大的一类。??????注意:??????●孔雀石绿决不可接触锌或镀锌的金属容器,因为它可以溶解锌,从而引起鱼急性锌中毒。治疗时应避光。??????●孔雀石绿会引起鱼的消化道、鳃及皮肤轻度发炎,从而影响鱼的摄食及生长,故不能经常使用。??????●孔雀石绿具有致癌作用,故人在操作时应保护皮肤,避免直接接触。??????2、氯化钠(食盐)??????○性质:白色四方形结晶颗粒或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中性,咸味。??????○作用和用途:消毒、驱虫。低浓度对病原体的生长有刺激作用,浓度较高时,则能抑制病原体的生长,浓度高时可将病原体杀死。??????3、敌百虫??????○性质:白色结晶体,有芳香味,易溶于水。敌百虫制品非常稳定,室温下密封可保存2年。在空气中易吸潮结块或潮解。在碱性环境中易于分解失效。??????○作用与用途:广谱驱虫、杀虫剂,不仅对体外寄生虫有杀灭作用,对体内寄生虫亦有驱虫效果。?????注意:??????●敌百虫药效和毒性因养殖方式、水质、鱼体大小等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应根据具体情况酌情使用。??????●敌百虫毒性比其他的有机磷制剂低,但仍属于剧毒药物,操作和保存均应注意安全。??????4、呋喃西林??????○性质:柠檬黄色结晶性粉末,稍呈苦味,难溶于水。对光相当敏感,易分解,须在暗处存放。??????○作用与用途:广谱抗菌药。??????5、高锰酸钾??????○性质:深紫色或古铜色结晶,无臭,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粉红色至紫色,在空气中不易分解。??????○作用与用途:消毒剂、杀虫剂,为强氧化剂,遇有机物起氧化作用。??????注意:人在操作时注意保护双手,以免灼伤皮肤。??????6、硫酸铜??????○性质:为蓝色透明结晶、蓝色颗粒或蓝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作用与用途:杀虫剂、消毒剂。??????7、福尔马林??????○性质:含甲醛37%~40%、甲醇8%~15%的水溶液。无色澄清,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呈弱酸性,放置太久或5℃以下,易凝集成白色沉淀物,升温后可重新澄清,??????○作用与用途:对各种微生物、寄生虫具有杀灭作用。用于锦鲤体表和鳃部的病原微生物的杀灭,并可用于水体消毒。??????○用与用量:药浴,20~30ppm。??????注意:??????●过量使用会对锦鲤产生毒性。??????●人在使用时要注意保护眼、口鼻、手,以免被药液灼伤。??????8、漂白粉??????○性质:含氯消毒剂,白色颗粒状粉未,有氯臭,水溶液呈混浊状,碱性,遇水生成有杀菌力的HCIO和CIO-,对病毒、细菌、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在水中作用时间较短,约30分钟左右失效。粉剂如不在干燥、密封、避光的条件下保存,也易分解失效。漂白粉有效氯在25%~32%,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衰减,低于15%则有能使用。由于漂白粉价格低廉,广谱高效,在鱼病预防和治疗中被广泛使用。??????○作用与用途:用于杀灭水中各种病毒、细菌、真菌。由于水溶液呈碱性,也可起到调节水体pH的作用。??????○用法与用量:预防,全池泼洒,每月1~2次。冶疗,遍洒,使水体呈1ppm。??????注意:??????●使用过量对鱼的体表及鳃部有强烈刺激,可导致浮头,严重时导致立即死亡。??????●人在操作时注意保护口、鼻及手,以免灼伤皮肤及呼吸道。??????9、亚甲基兰??  ○性质:为发亮的深绿色结晶或细小深褐色粉末,带青铜光泽,无气味,在空气中稳定,能溶于水,具碱性,水溶液蓝色。??  ○作用与用途:杀菌、杀虫剂。用于防治水霉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等。??????10、呋喃唑酮(痢特灵)?? ? ○性质:黄色粉末,无臭,微苦,难溶于水。水溶液初为淡黄色,后逐渐加深。??  ○作用与用途:广谱抗菌药。毒性较低。用于治疗粘细菌性白头白嘴病、烂鳃病、烂尾病和由产气单胞菌引起的肠道病。??  ○用法与用量:药浴,1~2ppm,用于粘细菌病治疗,内服,一次量0.1~0.2克/公斤鱼体重,混入饲料中,连服3天,治疗肠炎病、烂鳃病等。??  ●注意:细菌易产生耐药性,不可长期使用。??  11、青霉素钠或青霉素钾??  ○性质: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或微有特异性臭,有吸湿性,极易溶解,水溶液在室温放置易失效。??  ○作用与用途:抗生素类药。用于防止鱼在运输时身体受到感染,也用于治疗鱼类外伤感染。??  ○用法与用量:药浴,400万~800万青霉素单位/米3。????
看患什么病。烂尾可用黄粉,盐等。?

锦鲤真菌药

3,锦鲤有病用什么药

一般不推荐用要,鱼有问题大部分与水有关,用药导致硝化菌死亡水质更加恶化,如果有条件隔离的话可以用药,黄粉或大盐,我建议你调整水质重中之重
黄粉

锦鲤真菌药

4,问一下我得锦鲤得了水霉病治好了也加了粗盐换了一遍水又有水

全缸消毒,用高锰酸钾溶液泡缸三天。重新养水。
水霉病特效药物是孔雀石绿。升温下盐基本无效。就象长脚癣一般用达克宁等杀真菌药,温盐水泡脚无法直接治疗。

5,锦鲤身上溃烂用什么药

用什么药都可以照常喂食,土霉素,呋喃西林等都可以
鱼儿身上出现溃烂是由于细菌引起,治疗方法可以选择一下几种。(1)食盐:每50公斤水加食盐1.5公斤,浸洗5分钟。(2)高锰酸钾:20ppm浸洗10-15分钟。(3)呋喃唑酮:每立方米水用药0.3克,浸洗1-2小时。涂抹药物:(1)四环素或金霉素消炎油膏涂抹鱼体患部。(2)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用凡士林调合,抹于鱼体患部。

6,锦鲤呋喃西林 高锰酸钾日本黄粉红霉素食盐漂白粉孔雀石

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锦鲤赏见鱼病主要有水霉病、烂鳃病、肠炎病、竖鳞病等几种。1. 水霉病(肤霉病、白毛病) 症状:病鱼体表寄生有灰白色棉絮状菌丝。 防治方法:1)孔雀石绿0.2-0.4毫克/升浸泡;2)福尔马林0.5毫克/升浸泡;3)食盐400-500毫克/升和碳酸氢钠400-500毫克/升配成合剂,将病鱼用小池集中施病。2. 烂鳃病 症状:病鱼行动迟缓,体色和头部发黑。严重时鳃丝腐烂,鳃盖有透明小窗。 防治方法:1)漂白粉1克/m3浸泡;2)呋喃西林1.5-2克/m3浸泡;3)红霉素0.3克/m3浸泡。3. 肠炎病 症状:体发黑、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有黄色粘液外溢。 防治方法:1)呋喃唑酮0.1-0.7克/m3浸泡,配合土霉素拌饵投喂;2)呋喃唑酮1-2克/100千克,连续口服3天;配合大蒜头少量捣烂拌饵投喂,连续投喂3天。4. 坚鳞病(鳞立病、松鳞病) 症状:病鱼体表粗糙、全身鳞片竖起如松球状,鳞片基部水肿,内积有渗出液。 防治方法:1)呋喃西林1克/m3治疗;2)食盐5克/升水中饲养,停食2天,每天每尾用磺胺嘧啶0.6克配饵投喂;3)食盐20克/升水溶液浸洗10分钟;4)红霉素2.0-2.5克/m3浸泡30-50分钟.

7,我养了的一条锦鲤上周开始不肯进食最近身上长了一些白毛毛

你好!他答的太好了,太专业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记得给问豆啊!
你的鱼得的是一种真菌病—水霉菌(水霉菌和棉霉菌) (一)、感染的迹象。 感染的明显迹象是棉绒状的赘生物,通常是白色的,但也有时是发灰的黑色到绿色。真菌通常从躯干开始,但是也可能起源于有某个损伤的部位,它能扩散而侵害鳍、嘴、眼睛和鳃。 (二)、感染详述。 真菌是生长在死去的有机物质上的植物。典型的真菌体,或菌丝体,由非常纤细的丝状物或外菌丝组成,外菌丝刺穿死去的或腐烂的组织驼过它们的细胞壁直接吸收营养。因此,尽管真菌孢子在水中出现,但是健康的鱼能抗感染。孢子从某些外菌丝膨胀的顶端释放出来,靠两根鞭毛自由游动,直到它们习落到合适的组织上,并开始长成另一个真菌团。真菌仅侵袭已经受伤的鱼,或某方面弱的鱼。如果侵袭看起来像是自发出现的,有可能是因其他原因而受损害的组织的第二次感染,,例如被皮肤吸虫损害。在这些病例里,真菌和初次感染都需要治疗,如果不治疗真菌能死掉。受损害的或未受精的卵尤其容易遭受真菌的侵袭,而产生的同一团卵里健康的卵可以正常孵化。把带有真菌赘生物的卵转移走,以保护健康的卵在它们的发育中免受牵制,常常是明智的做法。 (三)、推荐的治疗方法。 在水族箱里,通过检验水是否处于良好状况,水是否处于适合的温度,并且水是否不太偏碱性(淡水水族箱最好是PH7.2),可以预防可能发生的传染。很多处理剂被推荐使用,但是其中有些有严重的不利因素。盐水浴是淡水鱼类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但是会引起不适当的刺激,需要经常变换方法,而且单独使用不是特别有效。亚甲基蓝对轻微的病例有效,但是规定的用量会使水染上颜色,给持续检查病情的发展造成困难。可以把也孔雀绿涂在感染的区域上。有几种新型专用处理剂,这些处理剂通常对抗真菌有效。 在池塘里,真菌通常出现在春季,当鱼最弱的时候,或产卵之后变得受损伤的时候。在潮湿或寒冷天气开始之前,投喂平衡好并且有营养的饵料给鱼“催肥”,并且保证水的PH在6.5-7.8之间,这样有可能减少真菌传染的机会。已有供池塘使用的专用真菌处理剂。但是根据环境条件,最好把受传染的鱼转移到能保持更稳定条件的合适的容器里治疗;冷热悬殊会降低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促使进一步传染。例如做老式的洗浴,一定要小心地把鱼转移到一个大容器里,容器里盛满经过除氯处理的水或陈水,理想的做法是向水里充氧。要不惜任何代价避免对鱼造成不适当的刺激。转移鱼的时候,用棉绒擦掉鱼体上的真菌赘生物。 白点病:这种病是由原生动物所引起,病原体名为白点虫,它会深入皮肤的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白色的小点状胞囊。患有此病的金鱼全身满布白点,每个白点胞囊内含有许多幼小白点虫,白点虫吸取鱼体组织的营养而长大并增加数目,后来破囊而出,游到水中,再返回鱼体上侵袭皮肤,形成更多的小白点。在患病初期,病鱼会用身体磨擦硬物,希望藉此清除身上讨厌的病原体,若不立刻治疗,病鱼身体会迅速受严重破坏而死亡。当白点虫侵入鱼体后,药物治疗不能奏效,只有当小白点虫在鱼体繁殖后,新个体游到水中,药剂才能杀死它们。治疗法为使用百分之0.01浓度的孔雀绿溶液,把病鱼浸泡多天,直至小白点完全消失,孔雀绿溶液的毒性很强,不可使用过量,否则鱼亦会被毒死,或使用市售的Sera治白点剂、美利坚立灭白点、女王鲸治白点剂、AZ00治外寄生虫剂治疗。 有鱼友问,全缸施药后白点消失,好了一两个星期又会出现。老是这样循环为何?这也是养金鱼人经常能遇到的问题,一般的药治后可直接杀死成虫,但问题在于药治只能杀死成虫,而其幼虫,能够藏在鱼体表皮内,药性无法深入,所以还会反复。一些书籍上写将水温提高到30度,就可以将白点去掉,但对于金鱼来说这个温度太高了,就是治好了白点,也可能引起其它问题。建议在用药的同时,多一些日光照射,注意换水时水温相同,白点消失后坚持可以每天使用些净水剂,白点就会彻底根治。

8,锦鲤常见病及防治

一、锦鲤鱼病(五种常见的锦鲤鱼病) 1.真菌性疾病:肤霉病(水霉病、白毛病):锦鲤患肤霉病的原因,主要是捕捉、搬运时操作不小心,擦伤皮肤,或因寄生虫破坏鳃和体表,或因水温过低冻伤皮肤,以致水霉的孢子侵入伤口而感染。当水温适宜时(15-25度左右),3-5天就长成密集的菌丝体,感染数量很多时会导致病鱼的死亡。水霉全年都存在,秋末早春是流行季节。从鱼卵到各龄鱼都可感染,当孵化水温低时,在鱼卵上极易发生水霉病。 2.细菌性疾病:皮肤发炎充血病:患病的多为个体大的当年鱼和一龄以上的锦鲤,春末到初秋是流行季节,可引起鱼类大量死亡。水温20~30度时最易流行,20度以下时,仍会出现少数病鱼,并不断死亡,这个温度范围也是鱼类生长的旺季,因此危害很大。当温度降至10度左右时此鱼病不再发生,可利用这个规律对病鱼进行温控治疗。 症状:皮肤发炎充血,以眼眶四周、鳃盖、腹部、尾柄等处较常见,有时鳍条基部也有充血现象,严重时鳍条破裂。病鱼鳞片通常完整,没有脱落。病鱼浮在水表或沉在水底,游动缓慢,反应迟钝,食欲较差。 3.黏细菌性烂鳃病:锦鲤患病较少,只在水温20度以上即春末至秋季才会发病。鱼无任何外观异状而大量死亡。 症状:病鱼鳃丝腐烂,带有一些污泥。有时鳃丝尖端组织腐烂,造成边缘残缺不全;有时在鳃的某一处或多处腐烂,而不在边缘。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甚至被腐蚀成一个略成圆形的透明区,俗称“开天窗”。由于鳃丝组织被破坏,病鱼呼吸困难,常呈浮头状,由此引起大量死亡。 4.竖鳞病(松鳞、立鳞):主要危害个体较大的锦鲤,每年秋末至来年春季水温较低时是流行季节。 症状:病鱼体表粗糙,鳞片竖立,外观呈松球状,严重时眼球突出、呼吸急促、背部翻转过来,以至死亡。鳞囊水肿,其内部积存着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如果在鳞片上稍加压力,就会有液体从鳞囊中喷射出来。病鱼沉于水底或身体失去平衡,腹部向上,最后衰竭而死。常栖息于鱼类的皮肤与鳃部,数量少时并不会造成病害,但环境水质不良或鱼的健康状态不佳时,常会大量繁殖,(口丝虫最适流行温度在2~30度,虫体开始繁殖的水温为12~20度,以24~25度、ph4.5~5.8时最容易大量繁殖)。破坏鳃及皮肤组织,造成黏液分泌增多,形成白雾状的附着物,故称白云病。此病主要寄生于淡水鱼类,尤其是锦鲤在移池后常发生,因此又称新水病。锦鲤在感染此病后呈昏睡状态,沉于池底角落,因而又称昏睡病。秋末至春季是此病的流行季节。5.原生动物引起的疾病: 口丝虫 (鱼波豆虫、白云病):常栖息于鱼类的皮肤与鳃部,数量少时并不会造成病害,但环境水质不良或鱼的健康状态不佳时,常会大量繁殖,(口丝虫最适流行温度在2~30度,虫体开始繁殖的水温为12~20度,以24~25度、ph4.5~5.8时最容易大量繁殖)。破坏鳃及皮肤组织,造成黏液分泌增多,形成白雾状的附着物,故称白云病。此病主要寄生于淡水鱼类,尤其是锦鲤在移池后常发生,因此又称新水病。锦鲤在感染此病后呈昏睡状态,沉于池底角落,因而又称昏睡病。秋末至春季是此病的流行季节。 病状: 感染初期鱼体会发痒,在池底、池壁摩擦鱼体。 病鱼皮肤上有一层乳白色或灰蓝色的黏液,使病鱼失去原有的光泽。在鱼体破伤处充血发炎,往往感染细菌或水霉,形成溃疡,使病情更加恶化。 当虫体大量侵袭皮肤时,鳃上也出现大量虫体,由于鳃组织被破坏,影响鱼的呼吸,因此病鱼常游近水表呈浮头状。 食欲减退,无精打采,缩尾夹鳍,群聚于池底角落,反应迟钝,鱼逐渐失去平衡,横卧于池底,最后衰竭死亡。 斜管虫病:锦鲤饲养中以鲤斜管虫(又称心形虫)最常见。此病是鱼类常见病,多发生在小缸和水质较脏的水池中,对当年生幼鱼危害最大。繁殖的水温为12~18度,从发现少数虫体开始,经过3~5天大量繁殖,可使鱼大量死亡。室外鱼池水温在25度以上时,通常不会发病,但在室内水缸、水池中还会发病,每年流行季节为12月至来年5月。 症状:病鱼瘦弱,体色较深,体表有乳白色薄翳物质,使病鱼失去原有色彩,严重时病鱼的鳍条不能充分伸展。病原体寄生在体表和鳃上,破坏组织,使鱼呼吸困难,因此病鱼游近水表呈浮头状,即使换清水仍不能恢复正常。二、锦鲤鱼病的治疗 1.锦鲤疾病的治疗方法 主要有口服法、药浴法、涂沫法、注射法及手术治疗法。 1)口服法:将药剂混合于饲料中投喂的治疗方法,主要治疗营养失调及细菌性疾病与鱼体内部疾病。常用药品为营养素、磺胺类、抗生素等。首先将药剂溶于水,使之渗透到粒状饲料中或混合揉捏后投喂带病的锦鲤。 2)药浴法:主要是驱除鱼体体表寄生虫及治疗细菌性的外部疾病,也可利用鳃或皮肤组织的吸收作用治疗细菌性的内部疾病。短时间药浴时使用药物浓度高,常用药物为敌百虫、高锰酸钾等;长时间药浴则用食盐水、高锰酸钾、福尔马林、抗生素等。药剂计量必须精确,如浓度不够则不能有效地杀灭病菌,而浓度过高则易对鱼体造成毒害,甚至死亡。 3)涂抹法:以高浓度的药剂涂抹局部,主要治疗外伤及鱼体体表的疾病,常用药物为红药水、碘酒、高锰酸钾等。涂抹前必须先将鱼体患处清理干净后施药。 4)注射法:对各类细菌性疾病采用注射抗生素的治疗方法,常采取肌肉内注射或腹腔内注射,对鱼体吸收药物更为有效、直接。 需要注意的是:鱼体发病较重时,常同时采取多种治疗方法,如同时口服和药浴,或注射抗生素。 5)手术治疗:鱼鳍外伤或变形施以整形手术。2.五种常见的锦鲤鱼病的治疗 1)真菌性疾病:肤霉病(水霉病、白毛病) 用1.5%-2.5%的食盐水洗净,除去毛状物,然后涂上2%的红药水,再以鱼用土霉素药浴。 用0.1%-1%浓度的孔雀石绿水溶液涂抹伤口和水霉附着处。 用1:15000尝试的孔雀石绿水溶液浸泡鱼体3-5分钟。 用10mg/kg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鱼体半小时。 2)细菌性疾病:皮肤发炎充血病 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20mg/kg浓度浸洗鱼体。当水温20度以下时,浸洗20~30分钟;21~32度时,浸洗10~15分钟,用作预防和早期的治疗。 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0.2~0.3mg/kg浓度全池遍洒,病情严重可提高浓度为0.5~1.2mg/kg,用作预防和早期的治疗。 用红霉素2~2.5mg/kg浓度浸洗鱼体,水温在34度以下,浸洗30~50分钟,每天1次,连续3~5天,直到病情好转。 注射链霉素或卡那霉素,每千克鱼重注射12万~15万国际单位,通常只注射1次,患病严重时可在第五天注射第二次。 用氟哌酸内服,每10kg鱼体重每天用药粉0.8~1.0g,每天一次,连续服用六天。 用利凡诺20mg/kg浓度浸洗,当水温5~20度时,浸洗15~30分钟;21~32度时浸洗10~15分钟。用作早期治疗效果显著。 用利凡诺0.8~1.5mg/kg浓度遍洒有特效。 使用上述处理方法的同时进行盐水浴,效果显著。3)黏细菌性烂鳃病 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20mg/kg浓度浸洗鱼体。当水温20度以下时,浸洗20~30分钟;21~32度时,浸洗10~15分钟,用作预防和早期的治疗。 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0.2~0.3mg/kg浓度全池遍洒,病情严重时可提高浓度为0.5~1.2mg/kg,用作预防和早期治疗。 用利凡诺20mg/kg浓度浸洗,当水温5~20度时,浸洗15~30分钟;21~32度时,浸洗10~15分钟。用作早期治疗效果显著。 用利凡诺0.8~1.5mg/kg浓度全池遍洒有特效。 用漂白粉1mg/kg浓度全池遍洒,此法只用于室外大鱼池。 用大黄2.5~3.75mg/kg,每0.5kg干品大黄放入10kg淡氨水(0.3%)浸泡12小时后,连同药渣全池遍洒。此药适用于室外大池,特别是多年使用呋喃类,已经产生抗药性的锦鲤养殖有显著疗效。 用食盐2%浓度浸洗5~10分钟,对预防和早期治疗有效。 4)竖鳞病(松鳞、立鳞) 与皮肤发炎充血病治疗相同,结合食盐水浸洗效果会更好。 5)原生动物引起的疾病: 丝虫 (鱼波豆虫、白云病) 用2%食盐水浸洗5~15分钟或3%~5%浸洗1~2分钟,连续数天。 用高锰酸钾20mg/kg浓度,水温10~20度时,浸洗20~30分钟;水温20~25度时,浸洗15~20分钟;水温25度以上时,浸洗10~15分钟。 每100l水体中用30-50万个单位的青霉素,长期浸泡。 50mg/kg的亚甲基蓝或0.2mg/kg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半小时,连续几次。 福尔马林20~30mg/kg浓度,每2~3天使用1次,连续数次。
锦鲤常见病的防治一、锦鲤鱼病(五种常见的锦鲤鱼病)  1.真菌性疾病:肤霉病(水霉病、白毛病):锦鲤患肤霉病的原因,主要是捕捉、搬运时操作不小心,擦伤皮肤,或因寄生虫破坏鳃和体表,或因水温过低冻伤皮肤,以致水霉的孢子侵入伤口而感染。当水温适宜时(15-25度左右),3-5天就长成密集的菌丝体,感染数量很多时会导致病鱼的死亡。水霉全年都存在,秋末早春是流行季节。从鱼卵到各龄鱼都可感染,当孵化水温低时,在鱼卵上极易发生水霉病。  2.细菌性疾病:皮肤发炎充血病:患病的多为个体大的当年鱼和一龄以上的锦鲤,春末到初秋是流行季节,可引起鱼类大量死亡。水温20~30度时最易流行,20度以下时,仍会出现少数病鱼,并不断死亡,这个温度范围也是鱼类生长的旺季,因此危害很大。当温度降至10度左右时此鱼病不再发生,可利用这个规律对病鱼进行温控治疗。  症状:皮肤发炎充血,以眼眶四周、鳃盖、腹部、尾柄等处较常见,有时鳍条基部也有充血现象,严重时鳍条破裂。病鱼鳞片通常完整,没有脱落。病鱼浮在水表或沉在水底,游动缓慢,反应迟钝,食欲较差。  3.黏细菌性烂鳃病:锦鲤患病较少,只在水温20度以上即春末至秋季才会发病。鱼无任何外观异状而大量死亡。  症状:病鱼鳃丝腐烂,带有一些污泥。有时鳃丝尖端组织腐烂,造成边缘残缺不全;有时在鳃的某一处或多处腐烂,而不在边缘。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甚至被腐蚀成一个略成圆形的透明区,俗称“开天窗”。由于鳃丝组织被破坏,病鱼呼吸困难,常呈浮头状,由此引起大量死亡。  4.竖鳞病(松鳞、立鳞):主要危害个体较大的锦鲤,每年秋末至来年春季水温较低时是流行季节。  症状:病鱼体表粗糙,鳞片竖立,外观呈松球状,严重时眼球突出、呼吸急促、背部翻转过来,以至死亡。鳞囊水肿,其内部积存着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如果在鳞片上稍加压力,就会有液体从鳞囊中喷射出来。病鱼沉于水底或身体失去平衡,腹部向上,最后衰竭而死。常栖息于鱼类的皮肤与鳃部,数量少时并不会造成病害,但环境水质不良或鱼的健康状态不佳时,常会大量繁殖,(口丝虫最适流行温度在2~30度,虫体开始繁殖的水温为12~20度,以24~25度、PH4.5~5.8时最容易大量繁殖)。破坏鳃及皮肤组织,造成黏液分泌增多,形成白雾状的附着物,故称白云病。此病主要寄生于淡水鱼类,尤其是锦鲤在移池后常发生,因此又称新水病。锦鲤在感染此病后呈昏睡状态,沉于池底角落,因而又称昏睡病。秋末至春季是此病的流行季节。5.原生动物引起的疾病:  口丝虫 (鱼波豆虫、白云病):常栖息于鱼类的皮肤与鳃部,数量少时并不会造成病害,但环境水质不良或鱼的健康状态不佳时,常会大量繁殖,(口丝虫最适流行温度在2~30度,虫体开始繁殖的水温为12~20度,以24~25度、PH4.5~5.8时最容易大量繁殖)。破坏鳃及皮肤组织,造成黏液分泌增多,形成白雾状的附着物,故称白云病。此病主要寄生于淡水鱼类,尤其是锦鲤在移池后常发生,因此又称新水病。锦鲤在感染此病后呈昏睡状态,沉于池底角落,因而又称昏睡病。秋末至春季是此病的流行季节。  病状:  感染初期鱼体会发痒,在池底、池壁摩擦鱼体。  病鱼皮肤上有一层乳白色或灰蓝色的黏液,使病鱼失去原有的光泽。在鱼体破伤处充血发炎,往往感染细菌或水霉,形成溃疡,使病情更加恶化。  当虫体大量侵袭皮肤时,鳃上也出现大量虫体,由于鳃组织被破坏,影响鱼的呼吸,因此病鱼常游近水表呈浮头状。  食欲减退,无精打采,缩尾夹鳍,群聚于池底角落,反应迟钝,鱼逐渐失去平衡,横卧于池底,最后衰竭死亡。  斜管虫病:锦鲤饲养中以鲤斜管虫(又称心形虫)最常见。此病是鱼类常见病,多发生在小缸和水质较脏的水池中,对当年生幼鱼危害最大。繁殖的水温为12~18度,从发现少数虫体开始,经过3~5天大量繁殖,可使鱼大量死亡。室外鱼池水温在25度以上时,通常不会发病,但在室内水缸、水池中还会发病,每年流行季节为12月至来年5月。  症状:病鱼瘦弱,体色较深,体表有乳白色薄翳物质,使病鱼失去原有色彩,严重时病鱼的鳍条不能充分伸展。病原体寄生在体表和鳃上,破坏组织,使鱼呼吸困难,因此病鱼游近水表呈浮头状,即使换清水仍不能恢复正常。二、锦鲤鱼病的治疗  1.锦鲤疾病的治疗方法  主要有口服法、药浴法、涂沫法、注射法及手术治疗法。  1)口服法:将药剂混合于饲料中投喂的治疗方法,主要治疗营养失调及细菌性疾病与鱼体内部疾病。常用药品为营养素、磺胺类、抗生素等。首先将药剂溶于水,使之渗透到粒状饲料中或混合揉捏后投喂带病的锦鲤。  2)药浴法:主要是驱除鱼体体表寄生虫及治疗细菌性的外部疾病,也可利用鳃或皮肤组织的吸收作用治疗细菌性的内部疾病。短时间药浴时使用药物浓度高,常用药物为敌百虫、高锰酸钾等;长时间

上一篇:真菌感染的湿疹用什么药,湿疹 用什么外用药
下一篇:抗真菌类药,真菌感染用什么药物治疗好

更多

新闻动态

服务热线

— HOTLINE —

192-7871-9469

版权所有: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备案号: 滇ICP备19000309号-1

联系电话:电 话(微信):192-7871-9469

475678278@qq.com

关注我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