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请问发热查因可以使用抗菌药吗

2,阴道一直发烧检查是霉菌性阴道炎吃什么药呀
霉菌性阴道炎一般不会造成发烧,有发热多见于身体有细菌感染,可以做血常规等检查。有细菌感染,可以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有霉菌性阴道炎,可以应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局部后,阴道内应用双唑泰栓,或达克宁栓,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栓进行治疗,未婚者,也可以口服硝呋太尔胶囊 ,氟康唑进行治疗。

3,用抗生素产生霉菌发烧了如何治疗
1.疝气手术原则上是不用或者只需要用窄谱抗菌药物(如头孢唑啉、头孢拉定)的,且用药不超过48h。违反上述原则则属于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发霉菌感染的话,医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较长时间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容易引起二重感染,如产生真菌(霉菌)感染(主要是肺部、肠道)。治疗上,如果是肺部,则主要(1)停用广谱抗菌药物,依据药物敏感性试验选择敏感抗菌药物;(2)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大扶康、依曲康唑等。肠道真菌感染,主要是(1)停广谱抗菌药物;(2)口服抗真菌药物,如制霉素、大扶康(有氟康唑口服剂型)、依曲康唑等。一般停用抗菌药物后,病情能够慢慢恢复。体温升高,容易引起全身酸痛(乳酸代谢的原因)。不要紧的,会恢复。就好像一般人发烧,也可能引起全身酸痛。
4,真菌感染高烧不退该如何是好
你好!建议使用抗真菌药物或做药敏试验,。根据药敏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
5,假丝酵母菌引起的肺炎应用什么药如何治疗病人症状为持续发烧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
回答
白色假丝酵母菌是种真菌,可以导致呼吸系统的感染引起肺炎。临床上首选的治疗方案就是规范疗程的使用抗真菌的药物,比如氟康唑、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等。一般根据病情,临床上使用药物需要2周甚至1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个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对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比如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发冷等不良反应,极少数人会出现有发痒、皮疹的过敏反应。一般情况下可以适当的调整药物剂量和使用的周期,都能够减轻。
6,用抗生素产生霉菌发烧了如何治疗
您求助的理想对象是给父亲做手术的医院,因为他们是最关注他的病情的,第一时间为他们提供真实的情况,这才是正确的做法。1.疝气手术原则上是不用或者只需要用窄谱抗菌药物(如头孢唑啉、头孢拉定)的,且用药不超过48h。违反上述原则则属于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发霉菌感染的话,医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较长时间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容易引起二重感染,如产生真菌(霉菌)感染(主要是肺部、肠道)。治疗上,如果是肺部,则主要(1)停用广谱抗菌药物,依据药物敏感性试验选择敏感抗菌药物;(2)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大扶康、依曲康唑等。肠道真菌感染,主要是(1)停广谱抗菌药物;(2)口服抗真菌药物,如制霉素、大扶康(有氟康唑口服剂型)、依曲康唑等。一般停用抗菌药物后,病情能够慢慢恢复。体温升高,容易引起全身酸痛(乳酸代谢的原因)。不要紧的,会恢复。就好像一般人发烧,也可能引起全身酸痛。其实你不用太担心,细菌感染后恢复是需要时间的啊,而且细菌感染都会引起高烧,大扶康具有抗感染的作用,你父亲现在需要的就是一个恢复阶段,如果强用药物的话,可能会引起体内的循环紊乱,我觉得你还是相信医生吧。能说说提问怎么不正常吗??其实每次发烧完全身都会无力酸痛的。
7,头上大小孢子菌发烧时用什么药
治疗孢子菌与真菌感染可以用以下药物: 【英文名】 Ketoconazole 【类别】抗真菌药 【别名】 康特;里素劳;酶康灵;尼唑拉;酮基咪唑 ,酮康唑 【外文名】Ketoconazole 【适应症】 临床用于治疗表皮和深部真菌病,包括皮肤和指甲癣(局部治疗无效者)、胃肠道酵母菌感染、局部用药无效的阴道白色念珠菌病,以及白色念珠菌、类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等引起的全身感染。尚可用于预防白色念珠菌病的再发,以及由于免疫功能低下而引起的真菌感染。可降低血清睾丸酮水平,可用于前列腺癌的缓解疗法。 【用量用法】 一般感染的用量:1日200mg,顿服,在餐间服用吸收最好。直至症状消失,微生物培养结果阴性为止。通常疗程:真菌性口炎10日;皮肤和毛发真菌病1~2个月;曲菌病和全身白色念珠菌病1~2个月;类球孢子菌病和组织胞浆菌病2~6个月;球孢子菌病、甲癣和慢性粘膜皮肤白色念珠菌病可长达6~12个月。当疗效不好时也可加倍量,即1日400mg,顿服:阴道白色念珠菌病:1次400mg,1日2次,连用5日。儿童用量:1~4岁每日50mg;5~12岁每日100mg。前列腺癌:1日量为800~1200mg。 【注意事项】 1.吸收和胃液的分泌密切相关,因此不宜与抗酸药、抗胆碱药或H2ˉ阻滞药合用。如必须服上述药物,则在服本品至少2小时后再用。 2.很少渗入脑脊液,不适用于酶菌性脑膜炎。 3.有恶心、瘙痒、呕吐、腹痛、头痛、嗜眠等反应。偶见血清肝酶升高,应警惕必要时停药。 4.妊娠禁用。 5.据报道,咪唑类抗真菌药与两性霉素B有拮抗作用,合用时疗效减弱。 【规格】 片剂:每片200mg。
8,为什么小儿不可一发热就用抗菌药
发热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发热是机体保护性反应,它可能与吞噬细胞活性的增加,抗体的生成有关。发热时的症状对于疾病的诊断和预后也有帮助,如在发热原因不明时盲目使用抗菌药,可使疾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而且不易检出病原菌,有时还可能延误正确诊断和治疗。因此小儿发热时,用抗菌药要慎重,只有确定有细菌感染时才能使用抗菌药。另外小儿体内许多组织器官未完全发育好,生理功能尚未成熟,尤其是肝、肾功能和酶系尚不完整,用药时容易引起毒副反应,给患儿带来更大的痛苦。因此不少医生主张小儿发热时尽量少用抗菌药,而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效果更好。当然若确系细菌感染所致,且疾病比较严重,使用抗菌药还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一感冒发烧就直接用抗生素之类的药的话,小孩自身的免疫力就起不了作用,久而久之,小孩自身就没有免疫力了!我是这么认为的。建议你问一下医生。毕竟他们比较专业!发热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发热是机体保护性反应,它可能与吞噬细胞活性的增加,抗体的生成有关。发热时的症状对于疾病的诊断和预后也有帮助,如在发热原因不明时盲目使用抗菌药,可使疾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而且不易检出病原菌,有时还可能延误正确诊断和治疗。因此小儿发热时,用抗菌药要慎重,只有确定有细菌感染时才能使用抗菌药。另外小儿体内许多组织器官未完全发育好,生理功能尚未成熟,尤其是肝、肾功能和酶系尚不完整,用药时容易引起毒副反应,给患儿带来更大的痛苦。因此不少医生主张小儿发热时尽量少用抗菌药,而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效果更好。当然若确系细菌感染所致,且疾病比较严重,使用抗菌药还是非常必要的。
9,抗真菌药物
你问的很专业,我也很专业的回答你,一般来说,抗真菌药和抗生素是不同的两类,都属于抗感染的药,盐酸特比萘芬服用时间长,它会导致肠道菌群的失调,会引起益生菌的减少,对我们的肝脏毒副作用也比较大,会产生耐药性!其实,没有哪一种疾病需要长期服用抗真菌药物的呀。抗真菌药物与抗生素不同类;胃肠道正常情况下也不应该有真菌存在;按理说,长期服用确实有可能产生耐药性,理由是:每次幸存的真菌所繁殖的后代,肯定比“上一辈”更加难以消灭。请认真评估长期服用的必要性和后果。祝你健康!一般我们常见的乙肝抗病毒药物有普通干扰素α-2b、拉米夫定、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这些药物各有各的好处,但是副作用也是很大的,像地方医院由于条件限制,常常为乙肝患者有这些药,比如干扰素,拉米夫定等。但是拉米夫定是很容易出现耐药的情况,目前正在逐渐退出一线药物。抗病毒治疗是治疗慢性乙肝的最有效方法,医生一般建议满足条件的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效果佳、低耐药的抗病毒药物是慢性乙肝选择抗病毒药物的标准。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目前市面上主要的抗病毒药物的功效及一些相关的介绍:1、α-干扰素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细胞因子,能抑制病毒增殖,通过与靶细胞特异受体结合并发生相互作用,通过某种特定的机制激活靶细胞内抗病毒基因,指导合成抗病毒蛋白质,抗病毒蛋白质能切断病毒的mRNA,抑制病毒蛋白质的翻译,还能抑制病毒的穿入、脱壳及装配,同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通过激活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达到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调节。其HBeAg阴转率为50%左右,常见副反应有发热、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等,故使用干扰素过程中,应注意监测。2、拉米夫定商品名为贺普丁,为核昔类似物,临床常用。对乙肝病毒有特异的抗病毒作用,通过抑制病毒DNA合成,强有力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同时显著改善肝脏的坏死炎症性病变,减缓肝纤维化的进展,副反应小,HBeAg阴转率达65%左右,治疗2周则使血液中乙肝病毒DNA 90%。100%转阴,短期疗效好,但易复发,故需长时间服药。3、胸腺肽α1商品名为日达仙,系免疫调节剂,可促进致敏细胞生成淋巴因子,如o。干扰素、Y—干扰素、白介素等,并能增强细胞因子,如白介素 n受体的表达,还能加速自然杀伤细胞的形成,促进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表现出抗病毒作用,未发现不良反应。HBeAg阴转率40%左右。4、苦参素是从中药苦豆子中提出的氯化苦参碱水溶液制剂,具有直接抗病毒作用,同时具有抑制肝脏炎症活动度、抑制肝内胶原合成、抗肝纤维化作用,阻断细胞凋亡,稳定细胞膜、清除自由基、保护肝脏作用。HBeAg阴转率达40%—50%,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5、肝炎灵是从中药山豆根中提取的,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作用。经多年临床应用,其改善肝功能作用较佳,而抗病毒作用相对较弱。目前尚未发现不良反应。抗病毒治疗重在坚持,千万不能随意地停药、换药,这样做的后果可能会导致治疗功亏一篑。 提醒患者,不要私自用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免疫整合疗法是目前治疗乙肝最权威的疗法,能根据病人机体不同,病情程度不同,采用有效的抗病毒药可将乙肝病毒转阴率提高到98%,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因此建议乙肝患者上专科医院进行治疗,切记不可私自用药。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全面应用免疫整合疗法治疗乙肝、乙肝小三阳、乙肝大三阳、甲肝、丙肝、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肝腹水等各种肝病,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众多患者喜传佳音。免疫整合疗法,治疗原则主要以“抗病毒、增免疫、保肝护肝、抗纤维化”为基本目的,抓住肝病病毒的复制机理通过免疫重建,获得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达到抗病毒目的从而得到彻底治愈。
10,幼儿发烧 388度 发烧时身上出现了米粒大小的疙瘩 不知是什么 我孩子
湿疹!要经常给孩子洗澡,保持孩子皮肤干燥!其实主因还是因为胎儿在母体羊水过敏影响了皮肤。 你最好还是去看看医生吧。80%的孩子都会有,引起的原因很多,如母亲的饮食,孩子遗传性敏感体质,穿的多盖得厚,湿热等都可能引起,是湿疹。等到孩子1周岁左右基本都可以自愈。 广东皮宝制药产的“消炎癣湿药膏”二十多块钱也不贵,抹了立刻见效,很管用。 很多小儿自出生10天以后,开始长出一些小红疙瘩,先是长在眼眉上,然后在前额、肋部相继出现。严重者可及双耳根后和前胸部,耳根后常呈糜烂状。造成湿疹的原因,不十分清楚,大概与婴儿的体质有关,因为长湿疹的婴儿,往往也容易发生臀红现象。轻微的湿疹不需要治疗,只要在洗脸、洗澡时避免用肥皂、以防刺激皮肤,必要时可涂一些10%氧化锌软膏。如果湿疹严重,或出现水疱,而且流黄水,直至接痂,造成婴儿因痒痛而燥动不安,这时就应该去医院皮肤科诊治了。不要自己乱用药否则会加重 婴儿湿疹的症状 婴儿湿疹大多发生在出生后几天或几个月。初起时为散发或群集的小红丘疹或红斑,逐渐增多,并可见小水疱,黄白色鳞屑及痂皮。皮损是对称的,瘙痒明显,搔抓后可引起糜烂、渗出、结痂,严重的可累及到头皮和整个面部甚至全身。 继发感染后可见脓庖,并有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烧等。 如何区别痱子与湿疹 如果是婴儿湿疹主要在于孩子的面部、前胸、臀部。可见大小不等红色的丘疹或斑疹,也可融合成片。遇到水、出汗可加重。而且容易反复出现。如果是痱子,表象在前额、前胸、后背表现为:红色或者白尖,小米粒或针尖大小。天热时易出现。 诱发婴儿湿疹的原因主要有: ①对牛羊奶、牛羊肉、鱼、虾、蛋等食物过敏; ②过量喂养而致消化不良; ③吃糖过多,造成肠内异常发酵。 ④肠寄生虫; ⑤强光照射; ⑥肥皂、化妆品、皮毛细纤、花粉、油膝的刺激; ⑦乳母接触致敏因素或吃了某些食品,通过乳汁影响婴儿; ⑧湿疹也有遗传倾向。 因为引起婴儿湿疹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所以孩子的年龄不同、皮损的部位不同、生活的环境季节不同,湿疹的表现也是多样性的,主要可分成三型: (1)脂溢型:三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前额、颊部、眉间皮肤潮红,覆有黄色油腻的痂,头顶是厚厚的黄浆液性痂。以后,颏下,后颈,腋及腹***可有擦烂、潮红及渗出,我们称为脂溢性湿疹。患儿一般在6个月后改善饮食时可以自愈。 (2)渗出型:多见于3-6个月肥胖的婴儿,两颊可见对称性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伴有小水疱及红斑连成片状,有破溃、渗出、结痂,特别痒以致搔抓出带血迹的抓痕及鲜红色湿烂面。如果治疗不及时,可泛发到全身,还可继发感染。 (3)干燥型:多见于6个月-1岁的小儿,表现为面部、四肢、躯干外侧斑片状密集小丘疹、红肿,硬性糠皮样脱屑及鳞屑结痂,无渗出,我们又称为干性湿疹。 其实,湿疹的分型并不是那么绝对,以上的三种类型可以同时存在。 西医内治 (1)抗组胺药:H1受体拮抗剂有脱敏镇静止痒的作用,如马来酸氯苯那敏。(2)抗生素:对于皮损广泛、渗出明显、糜烂面大,即使没有明显感染症状也可酌情应用,如红霉素、阿奇霉素、头孢类,应用一周左右一般可出现明显疗效。(3)硫代硫酸钠:可静滴也可口服,有的患儿反应较好。(4)甘草酸胺或复方甘草酸制剂:可口服也可静滴,有脱敏、止痒的作用,但有引起肢端水肿的副作用。(5)锌制剂:硫酸锌或葡萄糖酸锌,对渗出明显尤其是肢端、腔口部位的皮损明显者有效,2mg/kg/d。 西医外治 (1)焦油类:黑豆馏油软膏有一定疗效,有收敛止痒作用,亚急性、干燥皮损均可使用,也可与激素软膏合用。(2)糖皮质激素类:对于无糜烂渗出的皮损可选用。尽量选用中、弱效的品种,如丁酸氢化可的松、糠酸莫米松等。但用药面积不宜过大,可与非激素药膏类轮流使用,每日小于2次。(3)抗生素:对于皮损有感染者,可单独或与其他药物如激素软膏合用。(4)溶液:如果皮损有较多渗出或糜烂面大,应选用溶液湿敷,如0.1%利凡诺、2%硼酸等。(5)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包括他克莫司、吡美莫司,是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外用药,对亚急性皮损、无渗出皮损均可应用。对儿童应选择低浓度。 中医治疗 中医内治 (1)胎热证—婴儿期:面部红斑、小丘疹水疱、渗出。渗液干燥后橘黄色痂皮,舌质红,苔少,指纹紫色。治法:清心导赤,护阴止痒。(2)湿热症—儿童期:主要在四肢、腘窝、肘窝***斑,上有针头大小的丘疹、小疱,部分融合成片,自觉痒重,搔抓后渗血或渗液,舌质红、苔薄黄、脉濡数。治法:清热、祛湿止痒。抗敏灵冲剂有清热除湿解毒止痒作用;稍大一点的幼儿,还可用湿疹汤煎剂。 中药外治 (1)中药湿敷法(冷湿敷):药液不加热,选用清热、解毒、除湿止痒中药,煎汁过滤,以4-5层纱布敷于患处,每日二次,每次20分钟,适用于潮红、肿胀、糜烂皮损。(2)涂药法:用自制的紫草油、中药Ⅰ号、中药Ⅱ号中药油剂涂于患处,以收敛、止痒,适用于亚急性湿疹及小的糜烂面。(3)中药保留灌肠法:将中药液从肛门灌入大肠,不受吞咽功能限制,吸收快,药效迅速。1岁以内药液20毫升;1-3岁30毫升。灌肠的动作要轻缓,留置时间30分钟,每日1-2次。(4)喷雾法:是用雾化器雾化后,将中药液喷到皮损处以达到治疗目的,无机械刺激,但要注意保护眼睛。 婴儿湿疹的症状 婴儿湿疹大多发生在出生后几天或几个月。初起时为散发或群集的小红丘疹或红斑,逐渐增多,并可见小水疱,黄白色鳞屑及痂皮。皮损是对称的,瘙痒明显,搔抓后可引起糜烂、渗出、结痂,严重的可累及到头皮和整个面部甚至全身。 继发感染后可见脓庖,并有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烧等。 如何区别痱子与湿疹 如果是婴儿湿疹主要在于孩子的面部、前胸、臀部。可见大小不等红色的丘疹或斑疹,也可融合成片。遇到水、出汗可加重。而且容易反复出现。如果是痱子,表象在前额、前胸、后背表现为:红色或者白尖,小米粒或针尖大小。天热时易出现。 诱发婴儿湿疹的原因主要有: ①对牛羊奶、牛羊肉、鱼、虾、蛋等食物过敏; ②过量喂养而致消化不良; ③吃糖过多,造成肠内异常发酵。 ④肠寄生虫; ⑤强光照射; ⑥肥皂、化妆品、皮毛细纤、花粉、油膝的刺激; ⑦乳母接触致敏因素或吃了某些食品,通过乳汁影响婴儿; ⑧湿疹也有遗传倾向。 因为引起婴儿湿疹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所以孩子的年龄不同、皮损的部位不同、生活的环境季节不同,湿疹的表现也是多样性的,主要可分成三型: (1)脂溢型:三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前额、颊部、眉间皮肤潮红,覆有黄色油腻的痂,头顶是厚厚的黄浆液性痂。以后,颏下,后颈,腋及腹***可有擦烂、潮红及渗出,我们称为脂溢性湿疹。患儿一般在6个月后改善饮食时可以自愈。 (2)渗出型:多见于3-6个月肥胖的婴儿,两颊可见对称性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伴有小水疱及红斑连成片状,有破溃、渗出、结痂,特别痒以致搔抓出带血迹的抓痕及鲜红色湿烂面。如果治疗不及时,可泛发到全身,还可继发感染。 (3)干燥型:多见于6个月-1岁的小儿,表现为面部、四肢、躯干外侧斑片状密集小丘疹、红肿,硬性糠皮样脱屑及鳞屑结痂,无渗出,我们又称为干性湿疹。 其实,湿疹的分型并不是那么绝对,以上的三种类型可以同时存在。根据经验你这个应该是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临床表现: 1.青壮年多见; 2.皮损好发于胸背和上臂; 3.皮损表现为圆顶状毛囊性丘疹或脓疱样损害,直径2-4mm,按痤疮治疗无效。 诊断依据: 1.皮损好发于胸背、上臂; 治疗原则: 1.内服系统抗真菌药。 2.外用抗真菌制剂。 用药原则: 1.皮损面积较局限者以外用疗法为主; 2.皮损广泛而顽固者可考虑内服系统性抗真菌药。 外用药可选择:达克宁、皮康王、酮康唑洗剂、盐酸特比萘芬喷剂。 口服:抗真菌药物如兰美抒、伊曲康唑、氟康唑、里素劳等抗真菌的药。 不过不能多服,只要选择一种就行了,不然会损伤肝脏的。 提示: 平时注意个人卫生,本病易误诊为痤疮(痘痘),易复发,治疗期间要彻底消毒用过的衣物。 禁食:油炸、腥、辣、酒、羊肉等食物
上一篇:擦真菌药刺,手上真菌感染擦什么药比较好用
下一篇:咽喉真菌感染用什么药,真菌感染用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