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逐瘀止息贴的药方是什么
逐瘀止息贴不同于普通药方,是延志堂的祖传秘方,药效比一般用的中草药要好很多。方子肯定是不知道的,但是买逐瘀止息贴还是能够买到的,你可以去淘...宝或者官...网,购买。
2,手破了用什么中药敷
铁器刺破割裂?擦伤,以及如何导致的创面请告知多大的创面?锈铁器划伤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请告知多大的创面,以及如何导致的创面!铁器刺破割裂?擦伤?锈铁器划伤?还是病症烂伤?没出血的话,用不着,要是出血了了的话, 建议用云南白药粉剂。 效果刚刚的1
3,急需一帖清热去火的中药药方谢谢
三黄片 清三焦之火 清火栀麦片 牛黄上清丸 黄连上清丸 清肺抑火片 等等等等 太多太多了建议述说症状。如果只是口、咽上火的话请参考:连翘9g、芦根15g、黄芩9g、玄参12g、黄连3g、生甘草6g。至于其他,请述说症状和原因。
4,治手心不出汗的民间药方
手心出汗多为心阴虚,取:党参300克,麦冬200克 五味子50克,焙干,研为粗末,每服10克,温水冲下,日两次,效果好。手出汗可以有很多原因引起,建议你到当地医院检查有无特殊的汗腺疾病,如果单纯性的手部多汗,可以用乌洛托品搓手以及口服,外用尿素软膏,必要时可以到皮肤科进行手部的光疗或浅层x线照射。
5,右手手掌一直有死皮还会氧有什么中药可以泡的吗
手掌碾压性,癥瘕积聚,寒湿化火癥;
中医内科;
因地,因时,因人,四诊合参【诊断整体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程度】处方下,出现一系列药方;
3--9月为基本疗程。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移精变气,四季养生之道;
平常心,合理饮食,合理运动,合理休息,人和天地自然,恬淡。
6,手心脚心发热出汗吃什么中药给个配方26岁男
看下效果你是心肺阴虚,呼吸不畅,五心烦热。可以吃百合固金丸,可能伴有心慌心悸手足心发热而未有其它症状相伴的是极少的,绝大多数手足心发热的多同时伴有未引起注意的或被看作是正常的表现。中医将手足心发热分为疳积脾虚和血虚阴亏两种。1、疳积脾虚,手足心发热其原因一是饮食不节,即有的饮食无度,食不定时,常吃零食,长期下去可损伤脾胃功能,引起运化失常,形成积滞,积滞日久,水谷精微无能吸收,形成疳积而发热。二是患其它疾病后,如吐泻,痢疾、寄生虫病等治疗不当,迁延日久,损伤气血,导致营养不良而形成疳积发热。这部分常见为手足心发热,面黄肌瘦,毛发干枯,腹部胀大,食欲不佳,常食异物,夜睡不宁,大便较稀,有不消化食物,小便黄浊如米泔。2、血虚阴亏,手足发热其原因多由于平素体质虚弱,或大病、热病后,失于调理,阴血耗伤,正气尚未恢复而致。这部分常表现为手足心发热,形体消瘦,精神萎靡,咳嗽少痰,目眩耳鸣,口干舌燥,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小便频数,大便秘结。手足心发热,以疳积脾虚引起的多见,绝大多数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补充一定数量的富有营养的食品,多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以促进体质的恢复。中医这叫五心烦热 是肾阴亏虚所致 建议你吃几盒中成药 六味地黄丸 或 左归丸 调理一下 它能有效缓解午后燥热 盗汗耳鸣 腰膝酸软 口渴心烦等症
7,中医学贴伏药方
贴药疗法是利用温热芳香、具有一定刺激作用的药物,贴敷于穴位上而起到治病作用的。其治病作用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1.温经活血,行气止痛。通过药物对经穴的刺激,温通经脉,促进气血运行,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同时尚具有沟通表里,调和营卫,温阳行气,激发经气,调整阴阳。从而对肺气虚、卫表不固、易受外邪入侵有一定作用。因此,对防病治病、强身保健具有重要意义。 2.局部的刺激作用。具有一定刺激作用的药物,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从而起到消炎退肿的作用。药物刺激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机体某些抗体形成,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对某些过敏性疾病起防治作用。 3.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通过皮肤渗透至皮下组织,在局部保持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同时通过药物对局部穴位的刺激,以激发全身精气,通过缩小血管的吸收输送,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效应。 胃痛 【取穴】胃俞、脾俞、肝俞、胆俞、足三里、内关等穴。 【药物组成】吴茱萸5克,白胡椒2克,丁香1.5克,肉桂I.5克。 【功效】温中,降逆,止痛。 【药物配制】上述药物捣碎为末,密封备用。 【治疗方法】取药末10克加酒炒热,分贴穴位,外加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每次取穴两个,交替使用。10次为一个疗程,休息5天后可继续进行第二疗程,直至症状缓解。 【说明】偏于脾胃虚寒者取中脘、胃俞、脾俞为主穴,偏于肝气犯胃者取肝俞、脾俞为主穴。 高血压病 【取穴】涌泉、足三里双、太冲。 【药物组成】肉桂、吴茱萸、磁石。 【功效】镇惊安神,潜阳纳气,温中止痛。 【药物配制】将上药各等份研末,密封保存。 【治疗方法】用药末5克,调蜂蜜为药饼,贴于涌泉。阳亢者加太冲,阴阳不足者配足三里。每次贴2穴。轮流使用。每天于临睡前换药1次,贴药后用胶布固定。 ? 中暑 1方 [药物]仁丹15克 [制法]研粉,温水调糊。 [用法]填脐内,外用胶布固定。用于中暑。 [出处]《中医简易外治法》 2方 [药物]食盐、艾绒各适量 [制法]食盐研细末,艾绒做成艾柱。 [用法]将食盐填满脐部,上置艾柱灸之。用于中暑汗出脉绝者,在急救时应用。 [出处]《针灸学简编》、《针灸学》
上一篇:胸关节炎中药秘方,治疗胸膜炎的中药方
下一篇:牙髓炎外用中药秘方,牙髓炎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