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查中草药白芍,急查询一味中药名称三个字的XX芍

查中草药白芍,急查询一味中药名称三个字的XX芍

本文目录一览急查询一味中药名称三个字的XX芍2,白芍当归槟榔蒲公英茯苓山药夏枯草苍耳子补骨3,白芍是如何入药的4,白芍有什么作用5,白芍都有那些的药性6,白苟的功效与作用7,白芍的功效与作用急查询一味中药名称三个字的XX芍估计是……

本文目录一览

1,急查询一味中药名称三个字的XX芍

估计是比较常见的炙白芍
炙白芍

查中草药白芍

2,白芍当归槟榔蒲公英茯苓山药夏枯草苍耳子补骨

http://www.xasrsw.com去找找 029-86529401
这些本身就是中药
呵呵。看组成应该用于妇女白带异常。你这问题问得不好。老吃药谁会觉得是好事呢。中药也是有副作用的。只是没西药那么明显而已。没人愿意当药罐子的。这方子用了那么多清肝燥湿的药。对肝炎也是有一定效果的。简单来说。就看你治疗什么的了。如果不对证其副作用会更大一些

查中草药白芍

3,白芍是如何入药的

赤芍味苦,性凉,具有化瘀、止痛、凉血、消肿的功效,对肠风下血、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目赤肿痛、腹痛、胁痛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药理分析,芍药含有 芍药甙、安息香酸、挥发油、树脂、糖类、淀粉等,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并有镇痛、镇静和抗惊厥的作用。而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芍药甙。该成分 具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血注,扩张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镇静、镇痛、解痛、抗炎、抗溃疡等多种作用;特别是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方 面,有着较好的效果。参考自绿金在线

查中草药白芍

4,白芍有什么作用

白芍、也叫芍药、功能主治、泻肝凉血、消肿痛、破血通经、治腹痛、目痛、目赤、小肠溃疡、妇女经痛、月经不调、带下、自汗、盗汗、痢疾、胃肠痉挛疼痛。
白芍具有平肝养血、缓中止痛、敛阴止汗的作用,常用于头痛眩晕,胸腹胁肋疼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白芍,指生白芍,生用入药。为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植物芍药(栽培种)的根。 功效: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宜:血虚阴虚之人胸腹胁肋疼痛,肝区痛,胆囊炎胆结石疼痛者宜食;泻痢腹痛,妇女行经腹痛者宜食;自汗易汗盗汗者宜食;腓肠肌痉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患者宜食;同甘草配合用可以缓解各种胸腹及四肢疼痛。 忌:白芍性寒,虚寒性腹痛泄泻者忌食;小儿出麻疹期间忌食;服用中药藜芦者忌食。
中药白芍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白芍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脾经。白芍功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但是具体在方剂的作用,需要看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用量。不能机械的、简单的定义。现在的化学分析技术,分析单味中药都有困难,极限分析才能到四味的方剂左右。所以说中药的化学分析出的特性,只能作为参考,无法作为指导。

5,白芍都有那些的药性

白芍药性:苦酸微寒,入肝经。 功用: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血虚萎黄、月事不调、痛经、崩漏,营卫不和、恶风自汗,肝郁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及肝阳眩晕头痛等症。
中草药 白芍 的药性、药效、采制、化学成分:白芍: Radix Paeoniae Alba (英): White Peony Root 别名: 杭芍、毫芍、川芍。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0~80cm。叶互生,有长柄;茎下部叶为2回三出羽状复叶,枝端为单叶;小叶狭卵形、披针形或椭圆形,边缘具软骨质小齿。花顶生并腋生;萼片4,微紫红色;花瓣6~9,白色、粉红色或紫红色;雄蕊多数;心皮4~5,无毛或密被白毛,骨突果卵形,先端外弯成钩状。花期6月,果期8~9月。 主产浙江、四川、安徽。 采制: 夏、秋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水煮,除去外皮,晒干。 性状: 根圆柱形,两端平截,长5~8cm,直径1~2.5cm。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气微,味微苦、酸。 化学成分: 根含芍药甙(paeoniflorin)、氧化芍药甙(oxypaeoniflorin)、芍药内酯甙(albiflorin)、苯甲酰芍药甙(benzoylpaeoniflorin)、芍药甙元酮(paeoniflorigenone)、丹皮酚原甙(paeonolide)、丹皮酚(paeonol);尚含苯甲酸、胡萝卜甙及多种鞣质类等。 性味: 性微寒,味苦、酸。 功能主治: 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白芍性味苦酸、凉,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的功效,主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症。 药理作用:有抗菌作用。
杭芍=地道药材。 药性;微寒【有些古人药书=写=凉】 微寒--凉之间=实质上属于理论问题更大;中医处方问题不大,只是,新学者考试;微寒=标准答案 味;酸 归经【入肝经】 《《《药理=西医说法=理化范畴自己看中药书。》》》

6,白苟的功效与作用

应该是“白芍”吧。 【药用名称】白芍,杭白芍,生白芍,炒白芍,大白芍。 【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药物功效】补血,敛阴柔肝,缓急止痛。 【主要治疗】 1.补血:用于治疗: (1)血虚经行不调,痛经,崩漏,伴头昏乏力,心悸失眠。迹龚管夹攮蝗归伟害连 (2)血虚肝脉失养,肢体挛急,关节僵硬,屈伸不利。 2.敛阴柔肝:用于治疗: (1)热病后期阴液耗伤,手足瘛疭(chi-zong),口干不渴,脉虚舌绛。 (2)肝阴不足,肝阳上亢,目眩头晕,耳鸣,肢体麻木。 3.缓急止痛:用于治疗: (1)脘腹胸胁疼痛,如中焦虚寒,脘腹疼痛。 (2)肝气不舒,胁肋疼痛。 (3)阴血亏虚,小腿抽掣疼痛。 此外,白芍还可治疗: 1.痢疾,泄泻。痢疾,腹痛,里急后重。 2.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克。 【注意事项】不宜与藜芦同用。
1、白芍:苦、酸、甘、微寒;归肝、脾经;可养血,用于血虚或阴虚有热的月经不调;还可养肝阴、调肝气、平肝阳,用于肝阴不足、肝气不舒、肝阳偏亢引起的头痛、眩晕、胁肋疼痛;可敛阴、和营、止汗,用于阴虚盗汗及营卫不和的表虚自汗。2、还可养血柔肝,散郁祛瘀,强五脏,用于改善面部黄褐斑,皮肤粗糙衰老,治疗内分泌紊乱引起的雀斑、黄褐斑、暗疮。3、白芍本是美白的一款佳药,配合白茯苓祛斑增白,甘草润肤解毒的功效,在女性美容方面更显其卓功效。常饮可使气血充沛,容颜红润,精神饱满。能调节女性内分泌,去除黄气及色斑,令容颜润泽。扩展资料:芍药入药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天深夜,华佗正在灯下看书,突然听到有女子哭声。华佗颇感纳闷,推门走出去,却不见人影,只见一株芍药。华佗心里一动:难道它就是刚才哭的那个女子?他看了看芍药花,摇了摇头,自言自语地说:“你自己全身上下无奇特之处,怎能让你入药?”转身又回屋看书去了。谁知刚刚坐下,又听见那女子的啼哭声,出去看时,还是那棵芍药。华佗觉得奇怪,喊醒熟睡的妻子,将刚才发生的事给她描述了一遍。妻子望着窗外的花木药草说:“这里的一草一木,到你手里都成了良药,被你用来救活了无数病人的生命,独这株芍药被冷落一旁,它自然感到委屈了。”华佗听罢笑道:“我尝尽了百草,药性无不辨得一清二楚,该用什么就用什么,没有错过分毫。对这芍药,我也多次尝过了它的叶、茎、花,确实不能入药,怎么说是委屈了它呢?”事隔几日,华夫人血崩腹痛,用药无效。她瞒着丈夫,挖起芍药根煎水喝了。不过半日,腹痛渐止。她把此事告诉了丈夫,华佗才知道,他确实委屈了芍药。后来,华佗对芍药做了细致的试验,发现它不但可以止血、活血,而且有镇痛、滋补、调 经、美容养颜的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为何称“白芍”为中药美白仙子?
应该是“白芍”吧。 【药用名称】白芍,杭白芍,生白芍,炒白芍,大白芍。 【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药物功效】补血,敛阴柔肝,缓急止痛。 【主要治疗】 1.补血:用于治疗: (1)血虚经行不调,痛经,崩漏,伴头昏乏力,心悸失眠。 (2)血虚肝脉失养,肢体挛急,关节僵硬,屈伸不利。 2.敛阴柔肝:用于治疗: (1)热病后期阴液耗伤,手足瘛疭(chi-zong),口干不渴,脉虚舌绛。 (2)肝阴不足,肝阳上亢,目眩头晕,耳鸣,肢体麻木。 3.缓急止痛:用于治疗: (1)脘腹胸胁疼痛,如中焦虚寒,脘腹疼痛。 (2)肝气不舒,胁肋疼痛。 (3)阴血亏虚,小腿抽掣疼痛。 此外,白芍还可治疗: 1.痢疾,泄泻。痢疾,腹痛,里急后重。 2.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克。 【注意事项】不宜与藜芦同用。
1.补血:用于治疗:(1)血虚经行不调,痛经,崩漏,伴头昏乏力,心悸失眠。(2)血虚肝脉失养,肢体挛急,关节僵硬,屈伸不利。2.敛阴柔肝:用于治疗:(1)热病后期阴液耗伤,手足瘛疭(chi-zong),口干不渴,脉虚舌绛。(2)肝阴不足,肝阳上亢,目眩头晕,耳鸣,肢体麻木。3.缓急止痛:用于治疗:(1)脘腹胸胁疼痛,如中焦虚寒,脘腹疼痛。(2)肝气不舒,胁肋疼痛。(3)阴血亏虚,小腿抽掣疼痛。

7,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疏肝理气,柔肝养血,缓中止痛,平肝敛阴 白芍既有解痉止痛的作用,又有中枢镇痛的作用。临床上用于痛症为多. 就这么简单.
白 芍 [来源] 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 [产地] 主产浙江、安徽、四川等省。 [采收] 夏、秋季采挖栽培4-5年后的根,洗净,除去头尾及须根,刮去外皮,置沸水中煮至透心,立即捞出放入冷水中浸泡,取出,晒—日,再堆放,再晒,反复操作至内外均干燥即可。 [药材形性] 按产区分为三大类:产浙江的称“杭芍”,产安徽的称“毫芍”,产四川的称“川芍”。 杭白芍 呈圆柱形,粗细均匀,二头平整,大多须直;表面棕色或 浅棕色,外皮未除净处显棕褐色斑痕,有明显的纵皱纹及细根痕,偶见横向皮孔。质坚实而重,不易折断,断面灰白色或微带棕色,角质祥,环纹(形成层)明显,内方具菊花心(导管和射线呈交互放射状排列)。气微香。味微苦而酸涩。 川白芍 上粗下细,表面浅黄色,侧根痕较大而多,木化程度较强。 以杭白芍条粗、圆直、头尾均匀、体重质实、粉性足。无白心或裂隙者为佳。凡根细短、弯曲、粉性小、表而且棕黑色斑点者质次。 [炮制] 生白芍 取原药大小分档.浸泡8-12小时,闷润12~24小时,至内外温度一致时,切0.2-O.25cm顶头片或斜片,先晾干再晒干。生用敛阴平肝作用较强,常用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之症。 炒白芍 将麸皮10公斤撒于热锅内,待冒烟时倒入白芍片100公斤,炒至微黄色,取出摊凉。炒后长于养血和肝,多用于肝旺脾虚痛泻者。 酒白芍 取白芍片100公斤,以酒10公斤拌匀,稍闷,待酒被吸尽,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摊凉。酒炒后偏于养血活血,血虚兼寒凝血瘀之症最宜。 醋白芍 取白芍片100公斤,以米醋15公斤拌匀,稍闷,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摊凉。醋炒增强柔肝止痛之力,肝急失柔之症常投。 [成分] 含芍药甙、挥发油、苯甲酸、鞣质及B一谷甾醇等。 [性味,归经] 苦酸微寒,入肝经。 [功用] 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血虚萎黄、月事不调、痛经、崩漏,营卫不和、恶风自汗,肝郁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及肝阳眩晕头痛等症。 [处方名] 白芍 杭芍 毫芍 生白芍 炒白芍 酒白芍 醋白芍 [用法、用量] 煎服3-12克。 [保贮] 置阴凉干燥处,防霉蛀。 [注意] 反藜芦。
本药处方名有生白芍、炒白芍。处方只写“白芍”,药房付生白芍。 【性味与功效】 味苦、酸,性凉。功效:疏肝理气,柔肝养血,缓中止痛,平肝敛阴。 【传统应用】 主治肝胃不和所致的胸胁胀痛、脘腹疼痛,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以及自汗、盗汗,头痛、眩晕等病症。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①芍药甘草汤(《伤寒论》):白芍、甘草,治疗伤暴脚挛急。又《本草纲目》:白芍、炙甘草,治疗腹中虚痛。又《本草纲目》:白芍、甘草,治疗消渴引饮。②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白芍、当归、黄连、木香、槟榔、大黄、黄芩、官桂、甘草,治疗下痢脓血,里急后重。③芍药汤《圣济总录》:白芍、桂、甘草,治疗产后血气攻心腹痛。 在著名方剂调和营卫、解表退热的桂枝汤中,养血调经的四物汤中,疏肝和胃的四逆散、逍遥散中,调和肝脾的痛泻要方中,清肝泻火的大柴胡汤中,治疗历节痹痛的桂枝芍药知母汤中,白芍均是重要的配伍药。 【主要成分】 白芍主要含芍药苷、挥发油、氨基酸等成分。 1.8-药苷含量达3.8%o~5.7%,包括芍药花苷、丹皮酚,少量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芍药新苷、芍药吉酮、(Z)一(1S,5R)一ls-β蒎烯一1-o代β-巢菜糖苷等。 2.挥发油 白芍含挥发油。油中为苯甲酸、牡丹酚等成分。 3.氨基酸白芍含氨基酸达12.3%。其中以精氨酸最多,有6.81%;其次为谷氨酸、天冬氨酸等14种氨基酸。 4.其他 白芍还含倍单宁等鞣质、没食子酸、没食子酸乙酯、β谷甾醇等。 【药理作用】 (一)调节免疫: 1.增强巨噬细胞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白芍水煎剂和白芍总苷灌服可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芍药酸性多糖和中性多糖均有激活网状内皮系统功能的作用。 2.调节T淋巴细胞功能:白芍总苷对T细胞功能呈双向调节作用。可促进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调节细胞的诱导。白芍总苷腹腔注射对特异性Ts细胞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能拮抗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作用。 3.调节体液免疫功能:芍药总苷腹腔注射对正常小鼠SRRC溶血素抗体无明显影响,但能拮抗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低下,使免疫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还可明显减轻60CO照射所致的胸腺、脾脏的萎缩以及溶血素抗体生成的抑制作用。白芍总苷既能促进IgM生成,又能使IgM生成降低,对体液免疫起着双向调节作用。 (二)抗炎: 芍药苷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丹皮酚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芍药苷和丹皮酚对多种致炎剂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渗出和水肿以及免疫性炎症,均有显著的抑制功效。 (三)对消化系统 1.保肝:白芍对多种实验性肝损伤均有显著的保护。对急性肝损伤白芍可使A1T显著下降.使肝细胞病变和坏死恢复。 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小鼠,芍药总苷腹腔注射可使ALT显著下降,肝细胞超微结构基本恢复正常,肝细胞再生活跃,肝脏病变程度明显减轻。肝苏联膜特异性脂蛋白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得到恢复,表明芍药总苷不但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而且还有功能依赖性免疫调节作用。 2.解痉:白芍和芍药苷对肠平滑肌具有显著的解痉作用。芍药甘草汤于低浓度时能促进胃蠕动,增及收缩力,高浓度时则抑制收缩。芍药甘草汤及芍药、甘草均能抑制副交感神经兴奋所致的回肠收缩。芍药能抑制副交感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为突触前抑制。芍药苷为解痉的主要成分,芍药解痉还与其他成分有关。 芍药甘草汤对兔肠平滑肌的抑制作用,强于方中两药单味使用时的功效。 芍药甘草汤中的芍药分别选用芍药的5种炮制法,对乙酰胆碱所致肠痉挛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剂量增大,作用也随之增强。5种炮制方法的功效,以醋炒白芍的作用最强,其次为麸炒、酒炒的,清炒的最弱。 3.抗胃溃疡:芍药苷和丹皮酚具有明显抑制小鼠应激性溃疡和胃酸分泌的作用。芍药与甘草同用对胃酸分泌有协同作用。 (四)对心血管: 白芍水提物可显著延长异丙基肾上腺素所致的小鼠心肌缺氧的存活时间,拮抗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心肌缺血,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 芍药总苷静脉注射可使兔、猫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 白芍水提物能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芍药总苷能减轻血小板血栓湿重,抑制血栓形成,其有效成分为氧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苯甲酰氧芍药苷。 (五)镇痛、镇静、抗惊、降温: 1. 镇痛:芍药、芍药苷和芍药甘草汤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芍药苷与吗啡、可乐定有协同作用。 2.镇静:芍药苷和丹皮酚均有镇静作用,有增强催眠药的作用。 3.抗惊:芍药苷和丹皮酚均有抗惊厥作用,并可明显减轻脑电痉挛波,提示有抗癫痫作用。 4.解热:芍药苷可降低正常小鼠体温,但对发热无解热作用。芍药苷的降温作用与其能增敏脑内H1受体有关。 丹皮酚既可降低正常小鼠体温,又对发热有解热降温作用。 (六)增强耐缺氧和抗氧化、抗疲劳 1.增强耐缺氧能力:白芍水提物腹腔注射可明显延长小鼠常压缺氧情况下死亡时间,可明显延长小鼠减压条件下缺氧存活时间。 2.抗氧化:丹皮总苷和芍药总苷对氧自由基有清除作用,丹皮总苷可显著抑制肝脏脂质过氧化形成和AlT升高。表明白芍的成分具有抗氧化功效。 3.抗疲劳: 白芍醇提物可显著延长小鼠游泳时间。 (七)其他 1.对内分泌的影响芍药苷对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使应激状态下的大鼠血浆皮质酮和ACTH明显升高,又能使高度兴奋状态下的血浆皮质酮、ACTH和β-内啡肽的反应降低。 2.抗菌、抗病毒 白芍水煎剂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3.抗突变作用 白芍对鼠伤寒沙门菌的突变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八)体内过程 芍药苷灌服550mg/kg,24小时后大鼠粪尿的累积排泄量分别是给药量的11.25%和1.08%,表明芍药苷胃肠道吸收差,主要以原形从肾脏排泄,从粪和胆汁排泄少。芍药苷于狗和兔体内分布广,消除快,灌胃给药生物利用度低。在肝内很少代谢,对红细胞无明显影响。 芍药苷在肠内菌群的作用下,可转化为芍药代谢素工和Ⅱ,而增强戊四氮的抑制功效。 【临床应用】 1.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结肠易激综合征。 2.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3.治疗坐骨神经痛、头痛、癫痫。 4.治疗冠心病。 5.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剂量与用法】 药典剂量:6~15g。 临床常用剂量:6~12g。 大剂量:l5~30g。 使用方法:水煎服,研末入丸、散吞服,浸酒内服。 【临床体会】 (一)白芍传统的十大功效 在古书和著名的古方中只有芍药和白芍,而没有赤芍。白芍和赤芍常合在一起记述。这在赤芍一节中已有详细论述。 据古书中记载,白芍的功效比较复杂,归纳起来有十大功效:①“缓中止痛”(《本草备要》);②益脾:“益脾,泻木,调血”,“安脾经,收胃气”(《本草纲目》);③补血,凉血:“酸寒能凉血补血”(《本草经疏》);④抑肝:“补阴抑肝,能补能泻”(《药品化义》);⑤泄肝:“泄肝胆伐脾胃”(《玉楸药解》);⑥泻肝:“泻肝,安脾肺”(《大明本草》);⑦柔肝:“养脾柔肝”(《本草正义》);⑧养血和营:“益阴养血”,“固腠理,和血脉,收阴气,理中气”(《本草正义》);⑨酸收敛汗:“酸收,敛津液,益荣”(《注解伤寒论》),“敛汗”(《本草求真》);⑩平肝(《中药学》)。 上述的十大功效可归纳为治肝益脾,缓中止痛,养血敛阴。 在《王旭高医书六种》中,王旭高将白芍归类在缓肝、泄肝、滋肝、敛肝、补肝阴5个治法之中。 白芍的功效较广而不够专一,在治肝方面竟有五六种功效;所用术语也有些含糊不清。在近现代中药学书上,白芍一般归类在养血补血药一类中。但笔者倾向于将其归类在理气药之中,理由详见随后的阐述。 (二)白芍功效的定位——疏肝理气 1.白芍疏肝:在许多传统的疏肝和解方剂中都有白芍,如四逆散、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大柴胡汤等。这四个疏肝的代表方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柴胡与白芍同用,用白芍协助柴胡疏肝和解。因此说,白芍应该是一味疏肝药,并且与抑肝、泄肝、泻木、柔肝、缓肝、平肝等各种功效相比,似乎更确切一些。药理研究已证实白芍有保肝和镇痛作用。能治疗肝脏损害和肝区疼痛,这与柴胡的作用有相似之处。 2.白芍缓中:所谓缓中,就是缓和中焦之急痛的意思,也就是缓和胃肠道的疼痛。著名方剂芍药甘草汤、痛泻要方、小建中汤、戊己丸等中,白芍都起着缓中止痛的功效。药理研究证实白芍对胃肠平滑肌具有解痉止痛的作用,缓中止痛的功效也就是解痉止痛的结果。 3。白芍理气: 白芍是否有理气功效?《本草纲目》等认为白芍有“理中气”、“收胃气”、“收阴气”、“收逆气”、“泄邪气”、“止痛下气”等功效。这些都包含了理气的意思。《本草正义》记载白芍能治疗“腹痛胀满,心胃刺痛,胸胁胀痛”,这都是“刚木凌脾之病”。也就是白芍可以治疗肝木侮土的病症,即是疏肝理气的意思。 4.与理气药比较,白芍具有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而止痛的作用。这与木香等许多理气止痛药是一致的。但也有不同之处,大多数理气药的成分主要是挥发油,其中许多药具有收缩和舒张双向调节作用。白芍理气的主要成分为芍药苷,只有舒张解痉作用,没有增强收缩作用。 但疏肝理气药中柴胡、川楝子的主要成分也不是挥发油。柴胡是皂苷,川楝子是生物碱。破气药中的槟榔和厚朴,其主要成分也不是挥发油。槟榔是生物碱,厚朴主要是酚类和生物碱。这说明中医对中药的分类依据,主要为功效,而不是成分。 因此笔者建议将白芍归入疏肝理气药一类中。 (三)白芍养血和营,但没有补血作用 白芍传统归类在养血药中。养血的概念比较模糊,可能是调养、营养、补养、保养的意思,但与补血、生血、补益精血的概念是有区别的。具有调养、补养功效的中药很多,大多没有补血生血功效。 在《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重要本草著作中,关于芍药血分的主治有“通顺 血脉”、“和血脉,收阴气”、“妇人血闭不通”、“肝血不足”等记载,但没有记载具有补 血功效。中医理论肝藏血。肝血不足的意思是肝藏血不足。 《本草纲目》l6个附方中,有关血分病证的方剂主治有“衄血不止”、“衄血咯血”、 “崩中下血”、“经水不止”、“血崩带下”、“金疮血出”等,没有一个附方是治疗血虚的。 这说明古人并没有认为白芍是补血药。 现代的《中药学》教材中,虽然将白芍归类在养血药中,但该药的临床应用“①用 于月经不调;②用于肝气不和;③用于肝阳亢盛”三点中,竟没有一点是养血补血的。 四物汤是补血养血的代表方剂。其中当归、熟地是补血药,具有提高血细胞的作 用。白芍和川芎不是补血药,没有提高血细胞的作用。个别书上认为白芍补血,这是一种误解。 白芍具有改善心肌供血供氧、抗凝抗栓的作用,具有镇痛、镇静和解热作用,这些 可能就是白芍在四物汤中养血与在桂枝汤和营的功效。 (四)白芍用于痛症为好 白芍既有解痉止痛的作用,又有中枢镇痛的作用。临床上用于痛症为多。①腹痛腹胀:对胃肠道急慢性炎症、溃疡引起的疼痛胀痛,与木香、白术、黄连等同用,是解痉止痛的作用。②胁痛胁胀:对肝、胆、胰急慢性炎症引起的胁痛腹胀,常与柴胡、郁金、黄芩等同用,是神经镇痛的作用。③胸闷胸痛:对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胸闷胸痛,常与郁金、石菖蒲、三七等同用,是解痉和镇痛共同的作用。④月经痛:常与当归、川芎、制香附等同用,也是解痉和镇痛共同的作用。⑤关节痛:对各种风湿病引起的关节疼痛,常与桂枝、知母、忍冬藤等同用,是消炎镇痛的作用。 对于神经痛,白芍虽然也能使用,但其止痛的效果是一般的。 (五)自芍没有“利小便”功效 《神农本草经》记载,白芍有“利小便”功效。近代有人因见温阳利水的真武汤中用白芍,就认为白芍能利小便。白芍是否能利小便呢?这方面先有朱丹溪,后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已经作了否定的解释,云:“白芍能益阴……故小便自行,非因通利也”。真武汤温阳利水是附子、生姜、白术、茯苓的功效。白芍与附子相配伍,能起到和阳敛阴的功效。临床实践和药理报道都没有证实白芍有利小便的作用。古代中医名家对前人的记载和经验,有肯定的,有否定的,这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七)白芍的剂量 白芍的常用剂量一般是l2g,这是调理用的剂量。如要治病解痛,如腹痛、肝痛、胸闷、关节痛,就要用大剂量20~30g,效果也是比较快速的。 【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二)毒理试验 LD50 : 白芍小鼠灌服的LD50为81.1g/kg。芍药总苷小鼠灌服和腹腔注射的LD50各为2.5g/kg和0.159g/kg。 白芍丹皮酚灌服的LD50为3.43g/kg。 2.毒性反应: 狗每日口服3g/kg,连续6个月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狗每日口服0.28g/kg和0.5g/kg,90天,除有一过性稀便和血小板增高外,未见其他毒性反应。 3.病理检查染色体畸变试验芍药苷无致突变作用。 以上说明白芍的毒性很小。 (三)临床观察 白芍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水煎服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芍药苷片剂在临床上可能引起部分病人轻度的不适反应,如恶心、腹胀、腹泻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