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草药问答,中药的问题

  • 来源:网络
  • 作者:网络
  • 时间:2022-11-01
  • 421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药的问题

一般来说,不管治疗什么病的中药,水煎后温服效果是最好的.
价格不贵,金银花385元1公斤,0.4元1克,太子参也长了100元1公斤,50克应5元,所以不贵。

中草药问答

2,中草药问答

摘要 您好,据我查询: 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本草学。中国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天然药物这门课,所讲述的内容就是通称的中草药。 中草药是中医预防治疗疾病所使用的独特药物,也是中医区别于其他医学的重要标志。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13 中草药问答 请问您能详细说一下您指的中草药问题是什么吗?我好对症解答 您好,据我查询: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本草学。中国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天然药物这门课,所讲述的内容就是通称的中草药。中草药是中医预防治疗疾病所使用的独特药物,也是中医区别于其他医学的重要标志。

中草药问答

3,问答题中药的三种形式是什么

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

中草药问答

4,中药问题解答

他们一起泡茶喝,没有相反相克的,可以一起泡茶喝。甘草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胖大海清热润肺,利咽解毒,润肠通便。用于肺热声哑,干咳无痰,咽喉干痛,热结便闭,头痛目赤。 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不过不能长期喝。甘草会使到尿量及钠,盐含有成分)的排出减少,身体会积存过量的钠(盐分)引起高血压;水分储存量增加,会导致水肿。同时过多血钾流失引起的低血钾症,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胖大海每次不得超过3粒,有的人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全身皮肤发痒、口唇水肿等。

5,中药起效关键煲药服药常见问答

中药治病,是有几千年 历史 的,是行而有效的。但中药煲的好不好,是绝对决定了中药治病效果的。 中医门诊病人问的最多的,其实是煲中药和服中药的问题。我一直以为广东人煲中药是跟煮家常菜差不多,每家都应该会的,不需要我们医生过多叮嘱。但是,并不然,现在的年轻人基本是不知道的,中年妇女也很多不知道,只剩下那些知道的老年妇女,又不是家家都有。这个时候,真的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了。 中医有言,多言耗气伤神,所以,为了陈医生的身心 健康 ,保留体力更集中精力给病患看病,撰文一篇,谁再问怎么煲药我就发文章给你看,白字黑字绝对比我都不是那么标准的普通话和粤语更能描述得更清楚。 而且,最主要的是,如果个个病人都把这些问题问一遍,我全都一一详细回答,我估计就真的成了慢郎中,一天只能看几个病人,其他病人就有的等了。 那么,门诊病人常有哪些比较常见的问题呢? 第一、医生,中药是不是三碗水煲成一碗水? 答:煲药用的水要泡过药面3-5cm(首次煲就3-5cm水,翻渣煲就3cm水),最后煲到剩一碗水那么多药汁,就可以倒出来了。 不知几何时,民间就开始有煲中药“三碗水煲成一碗水”的说法,而且深入民心,这样说法,医方是省事了,患方可能就糊涂了。其实,但凡会动动脑,想想每一个人捡的的中药材,大包小包,体积、吸水量都是不同的,哪有固定用多少碗水的呢?假如你家煮饭,煮1杯米和煮10杯米,难道都用3碗水?这肯定是说不通的嘛! 第二、医生,中药直接倒锅里煲吗? 答:药材不能直接煲,大部分药材可过一遍水去掉尘灰杂质,再用水泡半个钟到一个钟,然后把泡药的水和浸泡药材一起放入锅里,大火烧开,小火再煲到充足时间即可。 中药材用干净冷水浸透后,这个时候中药材基本都渗透了水分,就比较容易煲出药物成份。如果不泡直接煲,容易造成水干了药物成份还没煲出来的后果。 第三、医生,煲药用什么锅煲? 答:首选砂煲、瓦煲或陶煲,优质不锈钢锅也可以。但一定要避免铁、铜、铝等容易腐蚀生锈的锅。 中药材成份复杂,部分药材容易腐蚀不稳定金属,或与不稳定金属起化学反应,形成有毒性的物质,或破坏药材有效成份,对疾病和人身体 健康 不利,需严格避免。 第四、医生,中药一天煲多少次? 答:中药一般煲两次,分为头煎、二煎(也叫复煎)。煲第一次,滤出药汁,剩下的药渣再煲一次,再滤出药汁。然后头煎和二煎的药汁混合在一起,分成2~3份,一天喝2~3次,一次喝一份。药物煲两次有效成份已基本释放出,没必要煲第三、第四、第五……次。 道理很简单,就像家里的茶叶,泡一次,喝完,剩下的茶叶再泡一次,也可以喝,但第三遍泡,就没味了。复煎可以节省药材,保护环境。虽然有些病人可能不差钱,但是,浪费药材就是浪费资源,也是不对的。 第五、医生,能不能早上煲一次喝了,剩下的药渣留在锅里晚上回来再煲来吃。 答:不可以。正确做法是:头煎、二煎连续煲两次后滤出药汁放保温瓶或冰箱存放,分两~三次进服。 中药材也是含有很多营养物质的,药汁常温存放或留在药煲里,药汁里的细菌会过度繁殖、变质,引起胃肠道感染。这种情况在气温越高、越潮湿的天气(如春夏季)越严重。放冰箱的中药再拿出来喝时,最好是用微波炉或倒锅里加热再喝。 第六、医生,中药煲多久? 答:一般中药,头煎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解表类中药(急性病如感冒、急性阴道炎或盆腔炎等)头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类(大部分调经种子药)中药头煎30-40分钟,二煎20-30分钟。 如果煲的太久导致药汁过浓,会造成药汁反渗透至药材里,引起药汁有效成份流失,补救方法:再往锅里加开水,小火再煲5分钟,让渗透进药材的浓药汁再释放返回至药汁里。 第七、代煎的袋装中药能不能整包放热水里泡热后喝? 答:不建议。建议用微波炉或锅彻底加热后再进服。 袋装打包的中药整包置入热水中泡的话,容易出现药液周围热中间冷现象,这种冷热混合的药液,容易引起肠胃脆弱的人群腹胀腹泻,所以尽量避免。 第八、先煎、后下、包煎、焗服是什么意思? 答:各种特殊用法如下: 先煎:特殊药材先小火煲30分钟,再加入其他药材一起煲。如紫石英、龙骨、牡蛎、珍珠母、制附子(黑顺片)、鳖甲、龟板、鹿角等。 后下:特殊药材在其他中药煲好前5-10分钟入锅煲。如藿香、佩兰、薄荷、钩藤、豆蔻、砂仁、大黄等。 包煎:如滑石、海金沙、灶心土、蒲黄、籽类药材等因过细小、容易浮起、不易过滤需要棉布包装好入锅煲;如枇杷叶、旋覆花、辛夷等有绒毛对咽喉有刺激的药材也需要包煎; 焗服:某些药材如肉桂粉、三七粉、红花等不适宜煎,需用滚烫药液或开水冲茶叶一样冲泡,然后盖子盖住焗一下即可入服。 第九、医生,中药餐前吃还是餐后吃? 答:大多数中药都餐后吃,只要医生没交代,基本都是餐后吃,不需要再问。而特殊药物医生一般会特别叮嘱,如驱虫药和泻下药,则需空腹时吃;安神类中药应在睡前服用。不管是在饭前或饭后服药,都应有半小时至1小时的间隔,以免影响药效。 第十、医生,能不能用中药汤送服西药? 答:绝对不能!中药(包括中成药:即中药制成的丸、胶囊、颗粒、口服液、粉等)成份复杂,与西药一起吞服容易产生各种已知的或未知的复杂化学反应,降低药效、增加毒性,所以不能一起吞服。建议中药和西药间隔开一个钟头吃或三餐错开时间吃以避免出现中西药物严重反应。 细节决定成败,中药煲的好不好,就决定了药物的疗效。可重要了,需要吃中药调理治病的亲们可得认真学习学习了。 (图:陈林)

6,关于中药的问题

君臣佐使,每一中药都有分工,比如说,你吃的药君的计量是3,臣的计量是2,这时候你不吃药,把君去掉2,臣就比君大,那就会谋反,就会纲常紊乱。总而言子,你自己改药方等于自残。
这种关系很微妙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呵呵。
中医组方讲究君臣佐使,君药是起主要作用,用于只要主要症状的,臣是辅助君药,加强君药的治疗作用及治疗其他症状,佐药可以增强君药作用,治疗一些兼症还有防止君药药力太过伤害身体的作用。使药一般是一些甜味的如甘草、大枣这些调和君臣佐药的药性的,或者是引经药,就是用辛甘酸酸苦咸这些味道的药把药效引到相应的心肝脾肺肾这些脏腑去作用。 所以要治病一定是所有药一起用,缺一不可。否则收效甚微。

7,常用的中草药

  (1)大黄 广谱抗菌药。抗菌作用强,对由黏细菌引起的白头白嘴病、烂鳃病及病毒病有效果。  防治黏细菌性病:1%大黄煎煮液,药浴5分钟,或1.25~3.75毫克/升遍洒,或1~1.5毫克/升大黄与0.5毫克/升硫酸铜遍洒,或每千克鱼体重用5~10克大黄粉末,混入饵料内,1大1次,连用3天。 .  (2)五倍子 抗菌药。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可防治黏细菌、产气单胞菌和假单胞菌引起的鱼病。遍洒:2~4毫克/升,治疗白头白嘴病、烂鳃病、白皮病和赤皮病等。  (3)大蒜 抗菌药。具有广谱抑菌作用。用于防治肠炎病,每千克鱼体重用药10~30克。先将大蒜捣碎,然后与饵料混合,并加入适量食盐,稍作晾干后即可投喂。1天1次,连用6天。  (4)水花生 防治出血病,每万尾鱼种,用鲜草4千克捣烂,加豆饼制成饵料,连喂3天。  (5)生姜用0.4毫克/千克的生姜粉与0.5毫克/千克的辣椒粉合剂,可以治疗小瓜虫病。  (6)南瓜用南瓜子粉250克和饵料1千克做成药饵,连续喂3天,可以治疗绦虫病。  (7)韭菜韭菜10克,食盐2.5克,拌和饵料500克,制成药饵,可以治疗细菌性肠炎等病。  (8)鸟桕、地锦草、水辣蓼防治肠炎病、烂鳃病,按每50千克鱼体重用乌桕或地锦草或水辣蓼鲜草1.5千克(干草0.25千克)的比例,煮汁后拌人饵料中,连喂3天。

8,关于中医中药的问题

中药治疗白癜风有那种药疗效好.
看何种减肥药,市面上的有好有坏。 我对肥胖的认识是:气虚,痰湿内臃。气虚则约束无力,体型过度膨胀,气虚则运化无力,体内糟粕排之不尽,停于肠胃间肌肤内。现在人多以为服补药容易致肥胖,其实不然也。 如果市面上的减肥药按此立方用药,应该不会有害。当然,不排除更好的认识。
中医减肥有针灸刮痧,拔火罐,效果是有的。不过我自己觉得还是锻炼减肥配合中医中药治疗效果会好一些。
中医中药减肥的方法主要有中药减肥、针灸减肥、埋线减肥、点穴减肥四种,各有利弊。 1、中药减肥:通过喝中药来调理脾胃。 优点:不会疼痛。 缺点:是药三分毒,减肥时多用泻下通利的中药,长期服药会损伤阳气,导致脾肾阳虚,出现不孕症、月经紊乱、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等疾病。体重超重不明显者不建议使用。 2、针灸减肥:在腹部、腿部、胳膊处针灸,主要部位在腹部,通过针灸刺激来抑制胃酸生成、增加脂肪代谢。 优点:可以调理全身。 缺点:不适宜晕针者、心脏病者。 3、埋线减肥:把线通过针埋入人体穴位处,通过对穴位的持续刺激来达到减肥的目的。 优点:省时省事,不用天天去针灸、按摩。 缺点:会有疼痛感,而且发热,有皮肤病、糖尿病、过敏体质、瘢痕体质的人不适合。 4、点穴减肥:通过点法、按压法、掐法、拍打法、叩打法、抓拿法等手法对人体穴位进行刺激。 优点:物理疗法。 缺点:如果手法不对,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易反弹。
治病必求于本。靠吃药减肥舍本逐末了,体育锻炼和正确的饮食习惯才是最好的减肥药。

9,中药中的问题

扭曲草,青绿色。
是黄柏
点击数:13442 万年青 【别名】斩蛇剑、冬不调草、铁扁担、九节连 【来源】为百合科万年青属植物万年青Rohdea japonica (Thunb.) Roth.,以根状茎或全草入药。秋季采挖根状茎,洗净,去须根,鲜用或切片晒干。全草鲜用,四季可采。 【源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根状茎短而肥厚。叶基生,阔带形,厚革质。春夏间在花轴上形成一稠密的穗状花序,花被合生,球状钟形,裂片六枚,不甚明显,肉质,淡黄色或褐色;雄蕊六枚;子房球形,柱头三裂。浆果球形,熟后橘红色。产于我国及日本;我国西南部、中部至东部各地常见栽培。 【性味归经】苦、甘、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强心利尿。用于防治白喉,白喉引起的心肌炎,咽喉肿痛,狂犬咬伤,细菌性痢疾,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烧烫伤,乳腺炎,痈疖肿毒。 【用法用量】根状茎3~5钱;叶1~2钱,外用适量,捣烂取汁搽患处,或捣烂敷患处。
叫万年青的东西较多,中药中并没有这味药,民间方中是有的,没什么大功效,可能是我不识货吧。
小冬青
具体分为:万年青叶 万年青花 万年青根 万年青叶:【性味】味苦涩,气微寒。【归经】入肾经,专通任督之脉,亦能入肺。【功用主治】强心利尿,清热解毒,止血。万年青花:【功用主治】治肾虚腰疼,跌打损伤。万年青根:【性味】甘苦,寒,有毒。【归经】入肺经。【功用主治】强心利尿,清热解毒,止血。

10,中草药咨询

鱼腥草的药性 相传当年越王勾践做了吴王的俘虏,卧薪尝胆,发誓一定要使越国强大起来。但回国的第一年就碰上了罕见的荒年,百姓无粮可吃。勾践亲自上山寻找可以食用的野菜,终于发现了一种。于是,越国上下竟然靠着这小小的野菜渡过了难关。因为这种野菜有鱼腥味,便被勾践命名为鱼腥草。  鱼腥草别名侧耳根、猪鼻孔等,凉拌侧耳根是民间的一道传统佳肴。鱼腥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作用,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临床报道广泛用于治疗肺炎、咯血、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发烧、肺癌、宫颈糜烂、肾病综合征、鼻炎、化脓性中耳炎、流行性腮腺炎等。  以鱼腥草为主要成分的常用中成药制剂有鱼腥草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作用,用于肺脓疡、痰热咳嗽、白带、尿路感染、痈疖等。 【功效】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应用】  1.用于肺痈咳吐脓血及肺热咳嗽,痰黄而稠等。前者,常与桔梗、芦根、冬瓜仁等同用,以加强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作用;后者,常与黄芩、贝母、桑白皮等清肺化痰止咳药同用。本品为治肺痈之要药。  2.用于热毒疮疡,常与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同用。内服外用均可。  3.用于热林小便涩痛,常与木通、滑石、车前子等利尿通淋药同用。  现代多用治肺脓疡,肺炎,急、慢性气管炎,尿路感染等。   鱼腥草入药,中医认为其味辛、性寒凉,能清热解毒、排痛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单用或配伍复方,内服外用或民间多种食疗方法的使用均疗效确切。药理研究,鱼腥草主含挥发油,癸酰乙醛鱼腥草素等多种成份,对各种致病杆菌、球菌、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等有抑制抗菌作用,并能提高人体免疫调节功能。  【用法用量】   15~30g,不宜久煎;鲜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辛 微寒,清热解毒,利尿消痈,治风热咳嗽,喉痹,扁桃体炎等等。

上一篇:中草药野外识别手册,我要识别野生中药材介绍越详细越好需要看什么书啊知道的
下一篇:中草药二花,中药里的 双花是什么

更多

新闻动态

服务热线

— HOTLINE —

192-7871-9469

版权所有: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备案号: 滇ICP备19000309号-1

联系电话:电 话(微信):192-7871-9469

475678278@qq.com

关注我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