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草药芍药,中药饮片中的芍药是指赤芍还是白芍

  • 来源:网络
  • 作者:网络
  • 时间:2022-11-01
  • 436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药饮片中的芍药是指赤芍还是白芍

严格的说开药方要写明,赤芍药,白芍药。但习惯只要写芍药,一般都是指白芍药。还可写炒白芍。又分酒炒,麸炒。
看处方,补阴用白芍,活血用赤芍。
正确 准确的是指 白芍 两样药用途不同;一个属于补益 一个属于活血

中草药芍药

2,中药芍药作用是什么

  芍药不仅是名花,而且根可供药用。根鲜脆多汁,入药,赤芍、白芍是加工方法不同。根据分析,芍药  白芍  根含有芍药甙和安息香酸,用途因种而异。中药里的白芍主要是指芍药的根,它是镇痉、镇痛、通经药。对妇女的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利尿等病症有效。一般都用芍药栽培种的根作白芍,因其根肥大而平直,加工后的成品质量好。野生的芍药因其根瘦小,仅作赤芍出售。中药的赤芍为草芍药的根,有散淤、活血、止痛、泻肝火之效,主治月经不调、痰滞腹痛、关节肿痛、胸痛、肋痛等症。   古方以白芍为主要药物的数以百计,如“桂枝汤”用芍药和肌表之荣卫;“黄芩汤”用芍药和腹中之荣气;“炙甘草汤”用芍药补血脉之阴液。在妇产科临床上,芍药更是得到广泛应用。例如:   白芍配熟地──肝肾并补。于血气亏虚之症,可少女发育偏迟,月经推迟,经量少而淡者,用“四物汤”,取芍、地为主药。常用熟地30克(脾胃功能不佳者改用炭熟地),炒白芍12克,大补阴血,益肾生精。   白芍配当归──补血和营,兼以安胎。临床对于血气不足,气血失调,经常二药等量相配,养血补血,和血敛肝,使营血充盈。对气血不足所引起的胎动不安,我们也常取当归10克,配白芍10克而用之、每能取得满意效果。   芍药配川芎──守中有动,血畅气化。川芎号为补肝之气。气盛者,必须用酸的东西来使它收敛,白芍味酸,号为敛肝之液,白芍与川芎各用9克(二药均微炒),对气机不调,月经先后不均,来潮不畅者,能鼓舞气化,调整月事。如经期量多,则用炒的白芍12克、炒川芎4.5克。   芍药配柴胡──最得力于“逍遥散”这一古方。古人认为妇女以血为本,常不足于血而有余之气,若情志不遂,木失条达,肝失柔和,则肝气横逆,胁痛寒热等症最为多见。   “逍遥散”以白芍养血以涵其肝体,配柴胡辛散以顺肝之胜。临床上,我们还常以此二药配香附、八月扎、郁金、乌拉草、桔叶等用于经前乳胀、乳房小叶增生及肝郁乳汁不行等,都甚应手。   此外,临床妇科还用赤芍配制大黄及清热破行之品,治疗急慢性盆腔炎;用白芍配白术治疗肝、脾二脏失职所致的崩漏,月经过多;用白芍配杞子,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芍药以其养血敛阴,补而不腻,柔肝缓中,止痛收汗等功用,在中医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妇产科方面。可以说,妇女一生的用药常见芍药,芍药真不愧为女科之花,妇女之良友。

中草药芍药

3,芍药是中药吗

严格的说是芍药的根是中药,叫白芍。

中草药芍药

4,芍药白芍赤芍都是什么

芍药自古就是中国的爱情之花,现在也被誉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与西方情人节的玫瑰地位平等。 药用价值   芍药不仅是名花,而且根可供药用。根鲜脆多汁,入药,赤芍、白芍是加工方法不同。根据分析,芍药根含有芍药甙和安息香酸,用途因种而异。中药里的白芍主要是指芍药的根,它是镇痉、镇痛、通经药。对妇女的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利尿等病症有效。一般都用芍药栽培种的根作白芍,因其根肥大而平直,加工后的成品质量好。野生的芍药因其根瘦小,仅作赤芍出售。中药的赤芍为草芍药的根,有散淤、活血、止痛、泻肝火之效,主治月经不调、痰滞腹痛、关节肿痛、胸痛、肋痛等症。

5,中草药芍药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芍药,别名将离、婪尾春、余容、犁食。属毛莨科,多年生宿根草本,高1米左右。具纺锤形的块根,并于地下茎产生新芽,新芽于早春抽出地面。初出叶红色,茎基部常有鳞片状变形叶,中部复叶二回三出,小叶矩形或披针形,枝梢的渐小或成单叶。花大且美,有芳香,单生枝顶;花瓣白、粉、红、紫或红色,花期4一5月。 芍药原产我国北部和西伯利亚,性耐寒冷,喜爱冷凉气候,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是公认的花中之相,与花中之王牡丹齐名。 芍药的肉质块根为重要中药材,白芍更为名贵,有镇痛解热等功效。野生芍药根为赤芍,性微寒,味苦,功能凉血、散瘀。 http://book.ysjy.net/redianweuxue/zhiwsj/zhiwushijie031.htm

6,中药药材芍药功效

白芍的功效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应用于①肝血亏虚,月经不调②肝脾不和,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③肝阳上亢,头痛眩晕。除以上功效外,白芍配甘草,用于调理大便,用于便秘。分量为3比1,例如白芍30克甘草10克,效果很好。总之白芍对于一切疼痛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但,注意:脾胃虚寒型的体质慎用!否则容易导致腹泻。 白芍用于补钙比任何钙片都有效。用白芍配鸡血藤川芎 木瓜治疗腿足痉挛,俗话说的脚抽筋很好疗效。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芍药分白芍和赤芍。白芍的功效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应用于①肝血亏虚,月经不调②肝脾不和,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③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用法用量:煎服,5~15g;大剂量15~30g。 赤芍跟白芍是截然不同的,赤芍属于清热药其功效为:清热凉血,散淤止痛。应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痈肿疮疡;肝郁胁痛,经闭痛经,跌打损伤等。
白芍的功效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应用于①肝血亏虚,月经不调②肝脾不和,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③肝阳上亢,头痛眩晕。除以上功效外,白芍配甘草,用于调理大便,用于便秘。分量为3比1,例如白芍30克甘草10克,效果很好。总之白芍对于一切疼痛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7,什么是芍药

一种白色的花,很漂亮是中药的一种
芍药(拼音:sháoyào,英:chinese peony)   芍药学名:paeonia lactiflora(p.albiflora)  别名:将离、离草、婪尾春、余容、犁食、没骨花、黑牵夷、红药等。   生物学分类:  界: 植物界(kingdom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目: 毛莨目(saxifragales)   科: 芍药科(paeoniaceae)  属: 芍药属(paeonia)   种: 芍药亚种(p. lactiflora)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多年生宿根草本,高1米左右。具纺锤形的块根,并于地下茎产生新芽,新芽于早春抽出地面。初出叶红色,茎基部常有鳞片状变形叶,中部复叶二回三出,小叶矩形或披针形,枝梢的渐小或成单叶。花大且美,有芳香,花生枝顶或生于叶腋;而牡丹花只生于枝顶,这是牡丹与芍药的区别之一。芍药花瓣白、粉、红、紫或红色,花期4~5月。 [编辑本段]【生长习性】  芍药性耐寒,在我国北方都可以露地越冬,土质以深厚的壤土最适宜,以湿润土壤生长最好,但排水必须良好。积水尤其是冬季很容易使芍药肉质根腐烂,所以低洼地、盐碱地均不宜栽培。芍药性喜肥,圃地要深翻并施入充分的腐熟厩肥,在阳光充足处生长最好。

8,中药白芍 分几种

1.白芍《金匮玉函经》载:刮去皮。《雷公炮炙论》:于日中晒干,以竹刀刮上粗皮并头上了,锉之。《世医得效方》:去芦,铡碎。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条,浸至六、七成透,闷润至透,切薄片,干燥。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2.炒白芍《经效产宝》载:炒黄。《妇人良方》:微炒。炒焦黄。现行,取白芍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微黄色,取出放凉。炒用性缓,柔肝,和脾,止泻。
白芍的药效 【性味归经】味苦酸,性凉;入肝、脾经。 【功用主治】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
生白芍是没有经过处理的,直接晒干拿来用的白芍一般是炮制过的白芍,一般叫炒白芍如果平肝,敛阴就多生用,如果养血就需要炒用。你两种都拿了,说了既要平肝,敛阴,也要养血 如果这样说,都是白色,可能就是亳白芍和杭白芍。但没有这样用药的,问问是不是药物不够给了其他品种。
1。白芍 为近圆形或椭圆形的搏片,表面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角质样。 中间类白色,有明显的环纹和放射文理。周边淡红色或粉白色,有皱纹。 气微,味微苦酸。2。酒白芍 呈微黄色,薇具有酒味。3。炒白芍 表面灰黄色,偶见白班。4。醋白芍 呈微黄色,微有醋味。5。土白芍 呈土黄色,微有焦土味。您买的白芍与以上5种加以鉴别一下,就知道了。

9,芍药的功效主治常与那些药配伍它的用量多少

芍药,别名将离、婪尾春、余容、犁食。属毛莨科,多年生宿根草本,高1米左 右。具纺锤形的块根,并于地下茎产生新芽,新芽于早春抽出地面。初出叶红色, 茎基部常有鳞片状变形叶,中部复叶二回三出,小叶矩形或披针形,枝梢的渐小 或成单叶。花大且美,有芳香,单生枝顶;花瓣白、粉、红、紫或红色,花期 4一5月。 芍药原产我国北部和西伯利亚,性耐寒冷,喜爱冷凉气候,是我国的传统名花, 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是公认的花中之相,与花中之王牡丹齐名。 芍药的肉质块根为重要中药材,白芍更为名贵,有镇痛解热等功效。野生芍药 根为赤芍,性微寒,味苦,功能凉血、散瘀。中药的赤勺为草芍药的根,有散淤、活血、止痛、泻肝火之效,主治月经不调、痰滞腹痛、关节肿痛、胸痛、肋痛等症。 古方以白芍为主要药物的数以百计,如“桂枝汤”用芍药和肌表之荣卫;“黄芩汤”用芍药和腹中之荣气;“炙甘草汤”用芍药补血脉之阴液。在妇产科临床上,芍药更是得到广泛应用。例如: 白芍配熟地──肝肾并补。于血气亏虚之症,可少女发育偏迟,月经推迟,经量少而淡者,用“四物汤”,取芍、地为主药。常用熟地30克(脾胃功能不佳者改用炭熟地),炒白芍12克,大补阴血,益肾生精。 白芍配当归──补血和营,兼以安胎。临床对于血气不足,气血失调,经常二药等量相配,养血补血,和血敛肝,使营血充盈。对气血不足所引起的胎动不安,我们也常取当归10克,配白芍10克而用之、每能取得满意效果。 芍药配川芎──守中有动,血畅气化。川芎号为补肝之气。气盛者,必须用酸的东西来使它收敛,白芍味酸,号为敛肝之液,白芍与川芎各用9克(二药均微炒),对气机不调,月经先后不均,来潮不畅者,能鼓舞气化,调整月事。如经期量多,则用炒的白芍12克、炒川芎4.5克。 芍药配柴胡──最得力于“逍遥散”这一古方。古人认为妇女以血为本,常不足于血而有余之气,若情志不遂,木失条达,肝失柔和,则肝气横逆,胁痛寒热等症最为多见。 逍遥散”以白芍养血以涵其肝体,配柴胡辛散以顺肝之胜。临床上,我们还常以此二药配香附、八月扎、郁金、乌拉草、桔叶等用于经前乳胀、乳房小叶增生及肝郁乳汁不行等,都甚应手。 此外,临床妇科还用赤芍配制大黄及清热破行之品,治疗急慢性盆腔炎;用白芍配白术治疗肝、脾二脏失职所致的崩漏,月经过多;用白芍配杞子,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芍药以其养血敛阴,补而不腻,柔肝缓中,止痛收汗等功用,在中医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妇产科方面。可以说,妇女一生的用药常见芍药,芍药真不愧为女科之花,妇女之良友。

上一篇:泡症中草药,治疗疱疹的中药方子
下一篇:青腾中草药,青腾根有何药用

更多

新闻动态

服务热线

— HOTLINE —

192-7871-9469

版权所有: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备案号: 滇ICP备19000309号-1

联系电话:电 话(微信):192-7871-9469

475678278@qq.com

关注我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