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鞭草中草药,马鞭草是中药吗可以泡水喝吗

  • 来源:网络
  • 作者:网络
  • 时间:2022-11-02
  • 477

本文目录一览

1,马鞭草是中药吗可以泡水喝吗

是的。不过不能泡。

马鞭草中草药

2,马鞭草是一味中药材那么它的主治功效是什么呢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活血散瘀。马鞭草,又别称紫顶龙芽草、野荆芥、龙芽草,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中国华东、华南和西南大部地区都有分布,根和茎种含水苏糖,叶种含腺苷和β-胡萝卜素药性苦,辛,微寒。马鞭草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外感发热、湿热黄疸、水肿、痢疾、疟疾、白喉等症,还能去脓毒,洗痔疮毒。

马鞭草中草药

3,马鞭草在中药学里是属于哪类药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用于症瘕积聚、经闭痛经、疟疾、喉痹、痈肿、水肿、热淋。
属于活血行瘀类药,主跌打损伤。

马鞭草中草药

4,马鞭草的功效

马鞭草在我们这里是一种很有用的草药,小儿夏天出痱子,用马鞭草煮水给小朋友洗澡,两三次后痱子就不见了。
123
家里放马鞭草防止吸血鬼入内
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治外感发热,湿热黄疸,水肿,痢疾,疟疾,白喉,喉痹,淋病,经闭,症瘕,痈肿疮毒,牙疳。根用于赤白痢疾,慢性疟疾,水肿,膨胀等。并有泻下作用。

5,马鞭草的功效与作用

1.《本草经疏》:马鞭草,本是凉血破血之药。下部NI疮者,血热之极,兼之湿热,故血污浊而成疮,且有虫也。血凉热解,污浊者破而行之,靡不瘥矣。陈藏器谓其破血杀虫,亦此意耳。   2.《别录》:主下部NI疮。   3.《本草拾遗》:主症癖血癖,久疟,破血。作煎如糖,酒服。   4.《日华子本草》:通月经,治妇人血气肚胀,月候不匀。   5.《本草衍义补遗》:治金疮,行血,活血。   6.《纲目》:捣涂痈肿及蠼螋尿疮,男子阴肿。   7.《生草药性备要》:活血通经。能去脓毒,洗痔疮毒,退上部火,理跌打。   8.《分类草药性》:去小便血淋肿痛。   9.《天宝本草》:利小便,平肝泻火。治赤疮,火眼。   10.《现代实用中药》:根用于赤白痢疾,慢性疟疾,水肿,膨胀等。并有泻下作用。   11.《中华本草》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牙龈肿痛;黄疸;痢疾;血瘀经闭;痛经;症瘕;水肿;小便不利;疟疾;痈疮肿毒;跌打损伤。

6,马鞭草是什么

马鞭草为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茎四方形,棱和节上被短硬毛。单叶对生,卵形至长卵形,长2~8厘米,宽1.5~5厘米,3~5深裂,裂片不规则的羽状分裂或不分裂而具粗齿,两面被硬毛,下面脉上的毛尤密。花夏秋开放,蓝紫色,无柄,排成细长、顶生或腋生的穗状花序;花萼膜质,筒状,顶端5裂;花冠长约4毫米,微呈二唇形,5裂;雄蕊4枚,着生于冠筒中部,花丝极短;子房无毛,花柱短,顶端浅2裂。果包藏于萼内,长约2毫米,成熟时裂开成4个小坚果。 生于山坡、路旁和村旁荒地上。广布我国大部分省区。全世界热带和温带地区均有。 采收加工 6~8月花正开时采收全草,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 本品全长40~80厘米或过之。茎呈方柱形,四面均有纵沟,多分枝,绿褐色或灰绿色,粗糙;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马鞭草为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茎四方形,棱和节上被短硬毛。单叶对生,卵形至长卵形,长2~8厘米,宽1.5~5厘米,3~5深裂,裂片不规则的羽状分裂或不分裂而具粗齿,两面被硬毛,下面脉上的毛尤密。花夏秋开放,蓝紫色,无柄,排成细长、顶生或腋生的穗状花序;花萼膜质,筒状,顶端5裂;花冠长约4毫米,微呈二唇形,5裂;雄蕊4枚,着生于冠筒中部,花丝极短;子房无毛,花柱短,顶端浅2裂。果包藏于萼内,长约2毫米,成熟时裂开成4个小坚果。 生于山坡、路旁和村旁荒地上。广布我国大部分省区。全世界热带和温带地区均有。 采收加工 6~8月花正开时采收全草,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 本品全长40~80厘米或过之。茎呈方柱形,四面均有纵沟,多分枝,绿褐色或灰绿色,粗糙;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纤维状,有髓或中空。叶对生,皱缩或破碎,绿褐色,展平后叶片3~5深裂,边缘有齿裂。穗状花序细长,约10~25厘米,有多数黄棕色的花。无臭,味苦。以色绿者为佳。 性味和功用 苦,微寒。归肝、脾经。凉血,破血,消肿。用于水肿腹胀,痈肿,疮毒,经闭,腹部肿块。用量4.5~9克。

7,中药的马鞭草是什么

中文名称: 马鞭草 来源: 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inn.的干燥全草。 出处: 实用中草药彩色图集. 第二册 介绍Title 简介 来源 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inn.的干燥全草。 原植物 马鞭草为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茎四方形,棱和节上被短硬毛。单叶对生,卵形至长卵形,长2~8厘米,宽1.5~5厘米,3~5深裂,裂片不规则的羽状分裂或不分裂而具粗齿,两面被硬毛,下面脉上的毛尤密。花夏秋开放,蓝紫色,无柄,排成细长、顶生或腋生的穗状花序;花萼膜质,筒状,顶端5裂;花冠长约4毫米,微呈二唇形,5裂;雄蕊4枚,着生于冠筒中部,花丝极短;子房无毛,花柱短,顶端浅2裂。果包藏于萼内,长约2毫米,成熟时裂开成4个小坚果。 生于山坡、路旁和村旁荒地上。广布我国大部分省区。全世界热带和温带地区均有。 采收加工 6~8月花正开时采收全草,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 本品全长40~80厘米或过之。茎呈方柱形,四面均有纵沟,多分枝,绿褐色或灰绿色,粗糙;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纤维状,有髓或中空。叶对生,皱缩或破碎,绿褐色,展平后叶片3~5深裂,边缘有齿裂。穗状花序细长,约10~25厘米,有多数黄棕色的花。无臭,味苦。以色绿者为佳。 性味和功用 苦,微寒。归肝、脾经。凉血,破血,消肿。用于水肿腹胀,痈肿,疮毒,经闭,腹部肿块。用量4.5~9克。 附注 ①华南地区常将兰科石斛属植物Dendrobium chrysan-thum Wall.称作马鞭草,而称本种为铁马鞭,宜注意区别;②本品含马鞭草甙verbenaline、苦杏仁酶amygdalase和鞣质等成分。功用: 归肝、脾经。凉血,破血,消肿。用于水肿腹胀,痈肿,疮毒,经闭,腹部肿块。用量4.5~9克。 性味: 苦,微寒 http://www.51kang.com/new/20051121111845/index.shtmlhttp://www.bioon.com/figure/200407/60060.html

8,马鞭草是一味中药材那么它的主治功效是什么呢

马鞭草是一味中药材 别名 铁马鞭、紫顶龙芽草、野荆芥。来源 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的地上部分 性味 性凉,味苦。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用于症瘕积聚、经闭痛经、疟疾、喉痹、痈肿、水肿、热淋。释名:龙牙草、凤颈草。气味:(苗、叶)苦、微寒、无毒。 主治:1、疟疾寒热。用马鞭草捣汁五合,加酒二合,分二次服。2、鼓胀烦渴,身干黑瘦,用马鞭草锉细,晒士,加酒或水同煮至味出,去渣温服。3、大腹不肿。用马鞭草、鼠尾草各十斤,加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渣,再次浓煎,和粉做成丸子,如大豆大。每服二、三丸,渐加至四、五丸,极效。4、阴囊肿痛(肿大中升,睾丸疼痛)。用马鞭草捣烂,涂搽。5、妇女经闭,结成索子。用马鞭草的根和苗五斤,锉细,加水五斗,煎成一斗,去渣熬成膏,每服半匙,热酒化下。一天服二次。6、乳痈。用马鞭草一把、酒一碗、生姜一块,共捣汁内服,以渣敷患处。7、疥疮。用马鞭草捣汁,生饮半碗,忌触铁器,十日内愈。8、赤白痢。用马鞭草五钱、陈茶一撮,水煎服,极交。病初起时,用马鞭草根、焙干、捣碎成末,每服一匙,米汤送下。
概述: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6~8月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别名:马鞭梢、白马鞭、疟马鞭、府积草、酒药草、龙芽草、铁扫把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苦,凉。归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用于癥瘕积聚,经闭痛经,疟疾,喉痹,痈肿,水肿,热淋。 用法与用量:4.5~9g。 贮藏:置干燥处。 临床应用: 1.验方:马鞭草汁。治咽喉痛。鲜马鞭草100克(干品50克)。加水500毫升,慢火浓煎成300毫升,每次取100毫升加食盐少许,候冷,含口中缓缓咽干,每剂分3次含服,每日1剂。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急性扁桃体炎60例,3日内痊愈者55例,4日后痊愈者3例,无效2例。 2.验方:治口腔溃疡。鲜马鞭草30克(干品用15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早、晚服,每日1剂。3日为1疗程,如炎症未全部消失,可继续服第二及第3疗程。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口腔炎(因感染、创伤或药物刺激引起的牙周膜炎和智齿冠周炎)共110例,全部治愈。 3.验方:治疗输卵管阻塞不通。症见经行逾期,量少色黑,腹中酸痛,舌有青紫瘀点,脉来弦涩。当归9克 桃仁9克 三棱9克 莪术9克 王不留行9克 地鳖虫9克 红花9克 穿山甲9克 泽兰9克 路路通9克 虎杖15克 马鞭草15克。月经干净后第5天开始服用,连服10剂。

上一篇:中草药佩兰,中药佩兰的药用和主治是什么
下一篇:三叶青中草药,中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藤梨根三叶青这些主要是起什么作用每个

更多

新闻动态

服务热线

— HOTLINE —

192-7871-9469

版权所有: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备案号: 滇ICP备19000309号-1

联系电话:电 话(微信):192-7871-9469

475678278@qq.com

关注我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