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黄水疮用什么药偏方有吗

2,孕妇头上长了黄水疮应该怎样治疗 百度宝宝知道
对于无并发症的轻至中度局限性皮损,局部外用治疗即可达到治疗目的。较传统一些的外用药有龙胆紫、新霉素 、红霉素和庆大霉素软膏等。近年的许多比较研究发现,假单孢酸A(商品名-百多邦),是局部外用药的一个较好选择。需要注意的是,在局部外用药前应先清洁局部皮损,去痂挑疱。清洁液常用1%-3%硼酸溶液,1:2000黄连素溶液,1:5000高锰酸钾溶液等。对于皮损广泛及有合并症的患者,系统应用抗生素是必需的。预防主要是注意皮肤卫生;及时治疗瘙痒性皮肤病及皮肤损伤;发现患者及时隔离,尤其在托幼机构,患者接触过的物品要煮沸消毒。
黄水疮治疗偏方
1芋苗晒干,烧存性,研搽。
2.治黄水疮头面俱生者,苍术,糯米粉等分,均炒燥研匀,掺之。
3.治黄水疮并疥疮,硫磺15克研末,韭菜根汁半碗。先将韭菜根捣汁,去渣澄清,盛于碗内,将硫磺拌人开水内,炖干矽出。将碗覆转,烧艾叶熏半炷香久,研末,磨油调搽。
4.治黄水疮,用磁碟装面粉,菜油调腻,多卷纸捻,点着合熏,时时搅匀,等色遍黄,去靥,立愈。
5.治黄水脓疮,木槿子烧存性,猪骨髓调涂之。
6.治黄水疮、秃疮、肥疮、旋耳疮,甜瓜叶捣汁,涂患处数次。
7.治黄水疮,用松香不拘多少,为末,用纸卷药在内,搓成条,以线缚住,入香油内一浸取出,火燃着,滴药入碗内,取搽疮上。
8.治黄水疮,生石灰160克、硫磺250克,共粉碎过筛,加水125O毫升,文火煎2小时,如水不足时可加水,最后煎至1000毫升,静置,取上清液,贮瓶,紧盖,蜡封备用。以棉签蘸药液涂患处,每天3~5次。
9.治黄水疮,苦杏仁放火上烧着,待其外壳黑焦后,剥去已成灰的外壳,将杏仁研为泥,用香油或植物油将杏仁泥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每周2~3次。
10.治黄水疮,白公鸡毛烧炭存性,研细备用。疮面有浓汁渗出者,将药末干撒其上,疮面未破或已结痴,用香油调药末涂。
1
1.治黄水疮,莲房烤焦(烧成白灰无效),研为细末,过筛,贮瓶备用。先将浓茶将疮面洗净,取末均匀撤在疮面上,渗湿又撒,直至疮面干燥后,用食油将痂洗净,取药末用食油调糊伏,外敷疮面,每日2~3次。
12.治黄水疮,槐树嫩皮用锅煨黄,研细末,以香油调涂患部,尚可将药末散在患处。使用药前,先用药水将患部洗净,再涂药,效力更好。
13.治黄水疮,鸡蛋皮在砂锅内焙黄,研细末,用香油调拌,抹患处,每日1次,3~5次可愈。
14.治黄水疮,黄柏、枣炭各等分,共研细面,用熟香油调和为软膏,敷患处,4~5日即愈。
15.治黄水疮,槐条烧成炭,研为细末,香油调匀,擦抹患处,每天2次,3—4天即愈。
16.治黄水疮,海螵蛸30克研为细面,香油调拌,涂患部。1日2次,数次即愈。
17.治黄水疮,山羊或绵羊的胡须,烧成炭,用香油调涂患部。
18.治黄水疮,马齿笕适量,水煎服。
19.治黄水疮,星星草1把,将花序炒黑存性,研为细粉,用香油调成糊状,搽患处,每天1次,连搽3~5次,皮肤即发干,以后逐渐恢复正常。
20.治黄水疮,山药蛋,擦丝捣烂,敷患处,纱布包扎,日换1次,5—6日可愈。若无效,可用甘草粉,香油调敷,屡用屡验。
21.治黄水疮,石榴皮适量,煎汤,冷洗。
22.治黄水疮,密陀僧,研细末,和入香油,调成糊状,涂于患部,一日2次,约4—5天,即可结痴而愈,如患部奇痒,可加铜绿少许,临用时配入研和。又如病灶部发炎红肿者,可加少许冰片,临用时加入研和。
23.治黄水疮,青篙适量,研末调菜油搽。
24.治黄水疮,地骨皮,炒黄研细末,香油调搽患处。
3,黄水疮的治疗方法
你好,您说的这个治疗方法通常需要7-10天一个疗程的,同时也可用百多邦外涂

4,黄水疮的治疗方法
一、内治法 (一)暑湿热蕴脓疱密集,色黄,周围绕以红晕,糜烂面鲜红;伴有口干,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滑数。, 辨证分析:夏令暑湿热邪熏蒸,蕴结于肌肤,故见脓疱密集,色黄,周围绕以红晕,糜烂面鲜红;暑为阳邪,伤津耗液,则口干,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滑数为暑湿热蕴之象。 治法:清暑利湿解毒。 方药:清暑汤加减。热重烦躁者,加黄连、山栀等以清热除烦;大便于结者,加生大黄以褐偷既取?/p> (二)脾虚湿蕴脓疱稀疏,色淡白或淡黄,糜烂面淡红;伴有食纳少,大便溏薄;舌淡,苔薄微腻,脉濡细。 辨证分析:脾虚失运,湿热内生,熏蒸肌肤,故见脓疱稀疏,色淡白或淡黄,糜烂面淡红;脾虚失运,则食纳少,大便溏薄;舌淡,苔薄微腻,脉濡细,为脾虚湿蕴之象。 治法:健脾渗湿。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食滞不化者,加槟榔、焦三仙以化气行滞。确定是黄水疮的话,把鸡蛋煮熟然后把蛋黄剥出来,放在锅里炒,会出一层油,然后变成黑色,等凉后把它涂上。这是我妈妈交给我的偏方说是特别管用,但是我没用过,你可以试试,这是我们那里的传统做法。
5,黄水疮简单的治疗方法
痛风患者大多是较为肥胖体型,体内蓄积过多的脂肪容易使动脉硬化而引起高血压;且由于痛风患者日常饮食上偏向摄取高脂、高热量食物,因此体内的中性脂肪含量都相当高,胆固醇值通常也都超过正常标准,是高脂血症的好发族群之一。详细咨询4 o o- 6 1 2-o 5 1 7孔 氏 验 方 管将流水结黄痂的地方用香油擦掉(香油需要烧开放凉!)——把香油洗净——然后用淡盐水冷敷15分钟,最后上药。(以上操作每天两到三次为宜) 流水的地方用复方鱼肝油氧化锌软膏擦,不流水的地方用夫西地酸乳膏擦,每天擦两到三次。这两种软膏各药店都有卖。黄水疮又叫脓疱疮。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感染引起的。处理:(1)口服:罗红霉素片,2片,每天2次;左西利嗪胶囊,1粒,每天1次;(2)局部外用:先用碘伏溶液消毒,然后涂百多邦软膏,每天3次。
一般治疗3-4天就明显好转或皮损消退。用百多邦,那个好使、我也起过那玩意,就是百多邦弄好的。13块钱一管不算特别多、但绝对好使。
上火多吃茄子、在就多吃点清凉的东西。
建议你请假,好了再去上班。
6,黄水疮如何治疗
介绍几种偏方:这是网上的防治黄水疮验方(仅供参考) (1)马齿苋适量。水煎服。 (2)大力子(牛蒡子)适量。 用法:研末调菜油搽。 (3)青蒿适量。研末调菜油搽。 (4)地骨皮。 用法:炒黄研细末,香油调搽患处 (5)乌贼骨、枯明矾、黄柏各等份 用法:共研细末,撒患处。 (6)川连、煅石膏、枯矾各2钱,防风1钱。 用法:为细末香油调敷。 (7)黄柏1两,铜绿5钱,轻粉2钱,枯矾1.5钱,冰片5分。 用法:共研细末,敷患处。如疮口水多撒干末,无水者香油调抹。 1两=10钱,1钱=10分,1钱=3.125克 黄水疮:病名。见《外科正宗》。又名滴浓疮。由脾胃湿热过盛,兼受风邪相搏而成。初起皮肤患处先起红斑,续之成粟米样水疱,基底红晕,随即变为脓疱,痒而兼痛,搔破黄水淋漓,久则结痂而愈。多发于小儿头面、耳、项等处,有时蔓延不止,可延及全身。即脓疱疮。治宜祛风胜湿,清热凉血。宜服升麻消毒饮,湿热甚者宜服芩连平胃汤。外治用青黛散。 西医认为,黄水疮是一种最常见的化脓球菌传染性皮肤病,接触传染。预防黄水疮,首先应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尽量避免损伤;其次,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B、C,必要时给予丙种球蛋白注射,以增强其免疫力。除了不和病人肌肤接触外,环境要明亮、干燥、清洁。介绍几种偏方:这是网上的防治黄水疮验方(仅供参考) (1)马齿苋适量。水煎服。 (2)大力子(牛蒡子)适量。 用法:研末调菜油搽。 (3)青蒿适量。研末调菜油搽。 (4)地骨皮。 用法:炒黄研细末,香油调搽患处 (5)乌贼骨、枯明矾、黄柏各等份 用法:共研细末,撒患处。 (6)川连、煅石膏、枯矾各2钱,防风1钱。 用法:为细末香油调敷。 (7)黄柏1两,铜绿5钱,轻粉2钱,枯矾1.5钱,冰片5分。 用法:共研细末,敷患处。如疮口水多撒干末,无水者香油调抹。 1两=10钱,1钱=10分,1钱=3.125克 黄水疮:病名。见《外科正宗》。又名滴浓疮。由脾胃湿热过盛,兼受风邪相搏而成。初起皮肤患处先起红斑,续之成粟米样水疱,基底红晕,随即变为脓疱,痒而兼痛,搔破黄水淋漓,久则结痂而愈。多发于小儿头面、耳、项等处,有时蔓延不止,可延及全身。即脓疱疮。治宜祛风胜湿,清热凉血。宜服升麻消毒饮,湿热甚者宜服芩连平胃汤。外治用青黛散。 西医认为,黄水疮是一种最常见的化脓球菌传染性皮肤病,接触传染。预防黄水疮,首先应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尽量避免损伤;其次,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B、C,必要时给予丙种球蛋白注射,以增强其免疫力。除了不和病人肌肤接触外,环境要明亮、干燥、清洁。
上一篇:中药治疗老人便秘方,中医中药治疗老人便秘
下一篇:淘宝卖中药秘方,在淘宝店可以卖中药配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