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治疗肺气肿有没有什么有效的中药方2,中药治疗肺气肿的偏方3,有没有谁知道肺气肿的中药偏方4,哪些中草药能治肺气肿5,有什么好的中药可以治疗肺气肿6,谁知道肺气肿的治疗偏方7,治疗肺气肿的偏方治疗肺气肿有没有什么有效的中药……
本文目录一览
1,治疗肺气肿有没有什么有效的中药方
关于这肺气肿的治疗,适当应用舒张支气管药物,如氨茶碱,β2受体兴奋剂。如有过敏因素存在,可适当选用皮质激素,根据病原菌应用有效抗生素,吸氧等。
2,中药治疗肺气肿的偏方
肺气肿一般不会出现发烧的现象呀。会不会是其它原因影响的。如果是物理治疗肺气肿,可以试一下清肺仪。
3,有没有谁知道肺气肿的中药偏方
告诉你一个事实,肺气肿这种病已经没有办法完全根治啦.由于肺内压过高,一部分肺泡被撑破了,几个肺泡合在一起,变成了一个大的.这是一种器质性病变,是没有办法完全复原的.即使做很先进的肺减容手术,肺功能也无法完全恢复的.肺气肿的好的治疗结果是使病人的呼吸功能恢复到比较正常的水平,再减少发病来阻止肺功能迅速下降,从而达到良好的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就是这一点在很多医生或医院都很难达到.不太爱抄书,根据自己的知识写的.仅供参考.
平时多注意一些保健常识还是比较重要的.1)对引起此病的原发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矽肺等,要积极防注意事项:治。此病由于肺功能受损害,影响身体健康及抵抗力,并且两者互为因果,所以,平时注意调养,增进身体健康及抵抗力,是改善肺功能的很好方法,并要树立治愈的信心,此病不是不治之症。 2)根据病人体力,可积极参加一些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慢跑是一种最完整的全身性协调运动,能增加肺活量和耐力,慢跑时维持呼吸均匀,可使足够的氧气进入体内。太极拳,柔软操,步行、腹式呼吸等能增进身体健康,凡多年坚持锻炼的患者,比多休息少动者更能保持健康。 3)肺气肿病人冬季最怕冷,也很易患感冒,每次呼吸道感染后症状加重,肺功能亦受影响,进行耐寒锻炼可以提高患者抵抗力。春季开始,先用两手摩擦头面部及上下肢暴露部分,每日数次,每次数分钟,至皮肤微红为好,夏天在室内用毛巾浸于冷水中拧干后作全身摩擦,每日1-2次。秋后改用冷水擦脸。这样经耐寒锻炼后,可减少罹患感冒,呼吸道感染。 4)肺气肿病人在肺部感染时,一定要卧床休息,遵照医嘱积极抗炎,解痉平喘,按时服药。时补不可操之过急,原则上以祛邪为主。感染控制后可逐步调补,若平时体倦乏力,易患感冒,属肺气虚者,可选用黄芪,人参,防风,白术等以补益肺气。 5)注意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适当选用蛋白质含量较高又有丰富维生素的食品,如奶制品,蛋类,肉汁。平素饮食宜清淡,不宜过咸,并要定时定量。多吃蔬菜水果,少食海鲜之类,如海虾,黄鱼,带鱼等。还要戒酒戒烟。或者补充一些蛋白质粉、多种维生素等营养保健品。
紫苏12克,白前10克,百部8克,甘草6克。水煎服,早、晚各一次。治肺气肿。
4,哪些中草药能治肺气肿
你好。中药主要的作用是清理肺部的垃圾以及调理肺部功能,是有一定的治疗的效果的,引起肺气肿的主要原因是慢性支气管炎,除气短外还有咳嗽、咳痰等症状。病因与吸烟、环境污染吸入粉尘和化学物质、长期慢性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建议首先要预防和控制支气管感染,不吸烟或戒烟,防止感冒。若有咳嗽、咳痰要立即就医,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感染控制,病情稳定后可根据脉相虚实,用中药辨证施治,对症调理。1、中草药治肺气肿:紫苏12克,白前10克,百部8克,甘草6克。水煎服,早、晚各一次。2、风寒袭肺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 ①临床表现:咳嗽或喘急胸闷,咯痰稀薄色白,初起多兼形寒头痛、身痛、无汗、口不渴、苔薄白或白腻,脉浮滑或弦紧。 ②基本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③基本方药:三拗汤加味。 麻黄9g,杏仁9g,射干6g,苏子12g,前胡9g,桔梗6g,甘草6g。 ④随症加减,痰多胸闷,口淡粘腻,食欲不振者,加陈皮9g,半夏9g,莱菔子9g;形寒骨楚,鼻塞流涕者,加紫苏9g,桂枝9g,白芍9g;咳嗽喘急,痰咯白沫者,加细辛3g,干姜3g,五味子6 g,白术9g,茯苓9g。 3、风热犯肺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 ①临床表现,咳嗽痰咯白稠或黄稠,喘促气粗,甚至鼻翼扇动,口渴喜冷饮、胸闷烦躁,汗出,甚则发热面红,舌质红,苔黄,脉浮数。 ②基本治法:宣肺泄热定喘。 ③基本方药:麻杏石甘汤。 麻黄9g,杏仁9g,石膏15~30g,甘草6g,紫菀9g,款冬花9g,牛蒡子9g,桔梗6g。 ④随症加减,气急喘促较甚者,加射干6g,广地龙9g,白果9g,山海螺9g;咳嗽较甚,喉痒气逆者,加蝉衣3g,僵蚕6g,象贝母9g;咽红痛,口舌干燥者加桑白皮9g,连翘9g,黄芩9g,知母9g,痰黄稠咯吐不畅者,加桃仁6g,冬瓜子9g,芦根15g,葶苈子9g;胸闷气逆便结者,加瓜蒌9g,枳壳9g,莱菔子9g。 4、痰浊阻肺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 ①临床表现:咳嗽气喘,痰多粘腻,咯出不爽,甚则喉中有痰鸣声,胸中满闷,恶心纳呆,口淡无味,舌苔白腻,脉滑。 ②基本治法:祛痰降气平喘。 ③基本方药: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加减。陈皮9g,半夏9g,茯苓9g,苏子12g,白芥子9g,莱菔子9g,枳壳9g,杏仁9g,米仁12g,甘草6g,生姜3片。 ④随症加减,口腻纳呆,胸闷脘痞者,加苍术9g,厚朴9g;痰涌量多,不能平卧者,加葶苈子9 g,皂荚子6g;咳痰黄稠量多者,加制胆星9g,天竺黄9g,知母9g,瓜蒌9g,黄芩9g,鱼腥草12g;气逆喘促者,加前胡9g,厚朴9g,当归9g,肉桂3g,沉香3g。1、中草药治肺气肿:紫苏12克,白前10克,百部8克,甘草6克。水煎服,早、晚各一次。2、风寒袭肺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 ①临床表现:咳嗽或喘急胸闷,咯痰稀薄色白,初起多兼形寒头痛、身痛、无汗、口不渴、苔薄白或白腻,脉浮滑或弦紧。 ②基本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③基本方药:三拗汤加味。 麻黄9g,杏仁9g,射干6g,苏子12g,前胡9g,桔梗6g,甘草6g。 ④随症加减,痰多胸闷,口淡粘腻,食欲不振者,加陈皮9g,半夏9g,莱菔子9g;形寒骨楚,鼻塞流涕者,加紫苏9g,桂枝9g,白芍9g;咳嗽喘急,痰咯白沫者,加细辛3g,干姜3g,五味子6 g,白术9g,茯苓9g。 3、风热犯肺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 ①临床表现,咳嗽痰咯白稠或黄稠,喘促气粗,甚至鼻翼扇动,口渴喜冷饮、胸闷烦躁,汗出,甚则发热面红,舌质红,苔黄,脉浮数。 ②基本治法:宣肺泄热定喘。 ③基本方药:麻杏石甘汤。 麻黄9g,杏仁9g,石膏15~30g,甘草6g,紫菀9g,款冬花9g,牛蒡子9g,桔梗6g。 ④随症加减,气急喘促较甚者,加射干6g,广地龙9g,白果9g,山海螺9g;咳嗽较甚,喉痒气逆者,加蝉衣3g,僵蚕6g,象贝母9g;咽红痛,口舌干燥者加桑白皮9g,连翘9g,黄芩9g,知母9g,痰黄稠咯吐不畅者,加桃仁6g,冬瓜子9g,芦根15g,葶苈子9g;胸闷气逆便结者,加瓜蒌9g,枳壳9g,莱菔子9g。 4、痰浊阻肺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 ①临床表现:咳嗽气喘,痰多粘腻,咯出不爽,甚则喉中有痰鸣声,胸中满闷,恶心纳呆,口淡无味,舌苔白腻,脉滑。 ②基本治法:祛痰降气平喘。 ③基本方药: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加减。陈皮9g,半夏9g,茯苓9g,苏子12g,白芥子9g,莱菔子9g,枳壳9g,杏仁9g,米仁12g,甘草6g,生姜3片。 ④随症加减,口腻纳呆,胸闷脘痞者,加苍术9g,厚朴9g;痰涌量多,不能平卧者,加葶苈子9 g,皂荚子6g;咳痰黄稠量多者,加制胆星9g,天竺黄9g,知母9g,瓜蒌9g,黄芩9g,鱼腥草12g;气逆喘促者,加前胡9g,厚朴9g,当归9g,肉桂3g,沉香3g。
5,有什么好的中药可以治疗肺气肿
(一)适当应用舒张支气管药物,如氨茶碱,β2受体兴奋剂。如有过敏因素存在,可适当选用皮质激素。 (二)根据病原菌或经验应用有效抗生素,如青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菌素等。 (三)呼吸功能锻炼作腹式呼吸,缩唇深慢呼气,以加强呼吸肌的活动。增加膈的活动能力。 (四)家庭氧疗,每天12-15h的给氧能延长寿命,若能达到每天24h的持续氧疗,效果更好。 (五)物理治疗,视病情制定方案,例如气功、太极拳、呼吸操、定量行走或登梯练习。编辑本段预防 首先是戒烟。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感冒。改善环境卫生,做好个人劳动保护,消除及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编辑本段阻塞性肺气肿食疗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常常引起呼吸功能减退,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发生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往往在咳嗽、咯痰的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最初仅在劳动、上楼、登山、爬坡时出现气促,病情进一步发展,即使静止状态下也会出现气促。本病经胸部x线、心电图、痰培养、肺功能测定、气血分析等检查即可确诊。患病后除保持心理平衡、必须戒烟、预防感冒、适当锻炼、适当用药、家庭氧疗外,还可采取以下食疗方法。 (1)石竹杏仁绿豆粥:生石膏40克,鲜竹叶15克,苦杏仁15克,绿豆50克,桔梗10克,陈皮20克,白糖适量,粳米150克。将生石膏加适量水,先煎30分钟后,加入鲜竹叶、苦杏仁、桔梗、陈皮煎煮,煮开后换小火煎煮,约30分钟后,过滤去渣取汁备用。粳米洗净,与绿豆一同置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置武火烧沸后,再改用文火煎煮,至粥熟后,倒入药汁与白糖,稍煮片刻,即可温热服食。每日1剂,分3次食完。连食3-5日。 (2)桂花核桃冻:鲜桂花15克,核桃仁250克,奶油100克,白糖适量。将核桃仁加水磨成浆汁,锅内加水适量,烧沸,再加白糖搅匀,然后把核桃仁浆汁、白糖汁混合拌匀,放入奶油和匀后置武火上烧沸,出锅入盒中,待冷后放入冰箱内冻结。食用时,用刀划成小块,装入盘中,撒上桂花即成。每日1剂,分2次食用,连服3-5天。 (3)虫草小米粥:冬虫夏草lO克,猪瘦肉50克,小米100克,生姜5克,食盐、味精适量。将冬虫夏草用布包好,猪瘦肉去筋膜,洗净切碎,小米洗净后加入适量清水,一同放砂锅中煎煮,用武火烧沸,改用文火煎煮,至粥熟后,加入食盐、味精调味,再稍煮即可食用。每日1剂,分2次食完。连服5-7日。 (4)鱼腥草猪肺汤:鱼腥草60克(干品30克),猪肺200克,食盐、味精各适量。先将猪肺冲洗、沥水切块,再将鱼腥草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煎煮,去渣取汁,把药汁入锅与猪肺块,先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炖猪肺至烂熟时,加入含食盐、味精即可。每日1剂,饮汤、食猪肺,亦可佐餐食用。 (5)寸冬贝母粥:寸冬(麦门冬)、贝母各1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用粳米、冰糖煮粥,等米开汤未稠时,调入寸冬、贝母粉,改文火稍煮片刻(煮2-3沸),粥稠即成。每日早、晚温服。 (6)麻黄附子粥:制附子3克,干姜3克,粳米50克,葱白2茎,红糖少许。将麻黄、附子、干姜研为极细粉末。先用粳米煮粥,等粥煮沸后,加入药末及葱白、红糖同煮为稀饭;或用麻黄、附子、干姜煎汁,去渣后下米、葱、糖一并煮粥。每日1剂,分2次温热服食。连服3天。 (7)狗肉炖附子:狗肉100克,熟附子5克,生姜10克,生抽、盐、米酒、陈皮各适量。将狗肉洗净切块,姜切片。先用锅煮狗肉,熟后加入姜、附子、陈皮、生抽、盐、米酒,加清水适量,炖2-3小时,至狗肉烂熟即可。每日1剂,分2次服食,连服2-3天。患有支气管炎的病人需要注意饮食的营养的补充,从中得到调理和治疗。 (一)饮食禁忌 ①忌食刺激性食物。忌食辣椒、葱、蒜、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因刺激气管粘膜,会加重咳嗽、气喘、心悸等症状,诱发哮喘,故当忌食。 ②忌食海腥油腻之品。非清蒸做法做出的鱼,由于用油量过大,容易引起上火。此外,有过敏体质的人以及血尿酸高的人(如痛风病人)也应少吃油量大的黄鱼、带鱼、虾、蟹以及肥肉等,以免助火生痰。 ③避免食用产气食物。如红薯、韭菜等,因其对肺气宣降不利,应多食用碱性食物。 ④禁止吸烟。因抽烟为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祸根之一,对哮喘性支气管炎极为不利,应绝对禁止。 (二)适宜的饮食 ①供给充足的蛋白质和铁。饮食中应多吃瘦肉、动物肝脏、豆腐、豆浆等。这些食品不仅富含优质蛋白质和铁元素,而且又无增痰上火之弊,对增强病人体质有利,提高抗病力,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②多吃含有维生素A、C及钙质的食物。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猪肝、蛋黄、鱼肝油、胡萝卜、韭菜、南瓜、杏等;有润肺、保护气管之功效,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抗炎、抗癌、防感冒的功能,如大枣、柚、番茄、青椒等;含钙食物能增强气管抗过敏能力,如猪骨、青菜、豆腐、芝麻酱等。需注意的是,奶制品可使痰液变稠,不易排出,从而加重感染,所以要限制牛奶及其制品的摄入。 ③增加液体摄入量。大量饮水,有利于痰液稀释,保持气管通畅;每天饮水量至少2000ml(其中包括食物中的水分)。 ④经常吃食用菌类能调节免疫功能。如香菇、蘑菇含香菇多糖、蘑菇多糖,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减少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三)哮喘患者的食谱举例 食谱举例Ⅰ 早餐:大米粥,金银卷(玉米粉、面粉各半),卤猪肝 午餐:米饭,清蒸黑鱼,素炒青菜豆腐 晚餐:猪肉白菜馅水饺,骨头萝卜黑木耳汤 加餐:香蕉 食谱举例Ⅱ 早餐:糖豆浆,麻酱饼,拌三丝(青椒,牛肉,香干) 午餐:米饭,清炖鸡块,素炒苋菜 晚餐:玉米粥,熘肚片,糖醋卷心菜 加餐:苹果吉诺通片有帮助,肺气肿是不可逆转的,因为肺泡失去弹性了服用中药‘三子养亲汤’就可以治疗肺气肿,处方:白芥子15,莱菔子15,苏子20。熬水内服,每天1剂,连续3天,以后酌情2、3天1剂继续服用。
6,谁知道 肺气肿的治疗偏方
关于治疗肺气肿偏方验方十七则的原因,关于治疗肺气肿偏方验方十七则的相关知识。 肺气肿是指肺脏克气过度,终末细支气管远端部分(包括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膨胀或破裂,以致肺功能减退而引起的一种阻塞性肺疾患,常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纤维化。肺气肿发病缓慢,常以咳、嗉,咯痰开始,逐渐出现气急,呼长吸短,且进行性加重,甚至丧失劳动力。常用的有效的临床经验方、偏方主要如下。[方一]橘红10克,米粉500克,白糖200克。橘红研细末,与白糖和匀为馅;米粉以水少许湿润,放蒸锅屉布上蒸熟;冷后压实,切为夹心方块米糕,不拘时酌量食用。本方燥湿化痰,理气健脾,适用于痰浊阻肺所致的肺气肿,此种肺气肿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粘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纳呆,口粘不渴,苔白厚腻,脉滑。[方二]生石膏30克,杏仁泥10克,冬瓜仁20克,鲜竹叶lO克,竹沥20—30克。将生石膏、杏仁泥、冬瓜仁、鲜竹叶(洗净)共人砂锅煎汁,去渣,再分数次调入竹沥水,日分2叫次饮用。本方宜泄肺热,化痰降逆,适用于痰热结肺所致的肺气肿。此种肺气肿的特点为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粘稠色黄或夹血色,胸中烦热,身热有汗,渴喜冷饮,面红咽干,尿哧,苔黄或腻,脉滑数。[方三]黄芪30克,白术20克,茯苓30克,乳鸽1只。将乳鸽(未换毛的幼鸽)浸入水中淹死,去毛和内脏,放人炖盅内,加适量水,再人黄芪、白术、茯苓(洗净),置于蒸锅内,隔水炖熟,加少许食盐,味精。在正餐时食用,每天一次。本方益肺止喘,适用于肺虚所致肺气肿。此种肺气肿的特点为喘促,气短不足以息,语气乏力,苔白滑或腻,脉细软。[方四]党参10克,黄芪9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甘草、半夏各6克,陈皮12克,苏子、莱菔子各9克,白芥于12克,大枣10枚。将大枣、陈皮除外,其余各药熬汤,除药渣,将其汤煮大枣和陈皮,开锅10分钟后,吃大枣,喝汤,去陈皮。本方健脾益气,化痰平喘,适用于脾虚所致肺气肿。此种肺气肿的主要特点为喘促,气短不足以息,语言无力,痰多质稀,四肢倦怠,食少腹胀,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滑或薄腻,脉细软。[方五]核桃仁50克,萝卜子(研粉)、冰糖各10克。将冰糖先熬化,再加入上药拌匀,制成糖块,每日时时含化。本方补肾平喘,适用于肾虚久喘。此种肺气肿为咳喘日久,短气息促而难以接续,动则大甚,痰吐起伴,伴有腰膝酸软,脉微细。[方六]黑苏子、陈皮、半夏、当归、厚朴各9克,沉香末(冲)、肉桂各2.5克,前胡、杏仁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本方除疲降气,适用于肺气肿。
[方七]黄芩、瓜蒌仁、半夏、胆星、橘皮、杏仁泥;枳实、姜竹茹各9克。水煎服,1日l剂,早晚服。本方清肺化痰,运用于痰热所致的肺气肿者。[方八]沙参12克,麦冬、五味子、杏仁、玉竹、贝母各9克。水煎服,每日l剂,分2次服。本方补气生津,适用于气津两伤所致的肺气肿。[方九]熟地、山萸肉、五味子各9克,肉桂2.5克,补骨脂、胡桃肉各9克。水煎服,日1剂,2次服。本方补肾纳气,适用于肾衰所致的肺气肿者。[方十]苏子10克,白芥子9克,莱菔子10克,山药60克,人参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本方扶正祛邪,降气化痰,适用于痰涎壅盛所致的肺气肿。[方十一1莱菔子适量,粳米2两。将莱菔子炒熟后研末,每次取1卜15克,同粳米煮粥。本方化痰平喘,行气消食。适用于咳嗽多痰,胸闷气喘,不思饮食,嗳气腹胀之肺气肿。[方十二]粳米60克,川贝5—10克,砂糖适量。先以粳米60克,砂糖适量煮粥,待粥将成时,调人川贝母极细粉末5—10克,再煮二三沸即可。温热服食。润肺养胃,化痰止咳。老年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咳嗽气喘等症。[方十三]射于10克,麻黄、白芥子、莱菔子各9克,苏子10克,皂荚12克,旋复花、紫菀、款冬花各10克,半夏、杏仁各9克。若外感风寒,痰从寒化,寒重于饮而咳重于喘者,加桂枝、细辛、干姜、五味子、白芍、甘草;饮重于寒并兼有郁热而喘重于咳者,加厚朴、石膏、细辛、干姜、五味子;饮寒并重而喘咳并重者,加生姜、细辛、五味子、大枣;外感风热,痰从热化,热重于饮者,加石膏、生姜、大枣、甘草;饮重于热者,加细辛、干姜、五味子、白芍、石膏;饮热并重者,加厚朴、石膏。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本方降气化痰,止咳平喘,适用于痰浊阻肺所致的肺气肿,其临床主要症状如: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粘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纳呆、口粘不渴、苔白厚腻、脉滑。[方十四]黄芩、桑白皮、全荞麦各10克,杏仁、半夏各9克,款冬12克,苏子、贝母、黄连、山栀各9克。若痰多而粘稠,加皿蒌、射干、海蛤粉;痰涌便秘、喘不能卧,加大黄、风化硝、葶苈子;身热甚加生石膏、知母;口渴咽干,加天花粉、麦冬;咯痰气腥,配鱼腥草、冬瓜子。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本方清泻痰热,降气而喘,适用于痰热结肺所致的肺气肿,其主要临床症状如: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粘稠色黄或夹血色,胸中烦热,身热有汗,渴喜冷饮,面红咽干,尿赤,苔黄或腻,脉滑数。[方十五]党参9克,黄芪10克,沙参、麦冬各9克,熟地10克,五味子、桑白皮、紫菀各12克。若短气喘促明显,加冬虫夏草、钟乳石、甘草;喘逆、咳痰稀薄,去桑白皮,加款冬、钟乳石;恶风自汗明显,加白术、防风;动则喘甚,加山萸肉、胡桃肉;食少便溏、腹中气坠,加升麻、柴胡,同时重用黄芪、党参;呛咳烦热、苔少舌红,加玉竹、百合、石斛、诃子。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本方益气养阴,舒肺止喘,适用于肺虚所致的肺气肿,其主要临床表现如: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咳声低弱,痰稀色白,自汗畏风,经常感冒,舌质淡红,脉细弱;若呛咳痰少质粘,烦热而渴,咽喉不利,面色潮红,舌红苔少,脉细数。[方十五]党参10克,黄芪、白术各9克,茯苓12克,甘草、陈皮各9克,半夏6克。若痰多质粘且咯吐不爽、脘痞、苔腻,加川朴、苍术;大便易溏,加淮山药、薏苡仁、煨木香、砂仁,或平时常服香砂六君子丸、健脾丸、理中丸等;四肢逆冷、形寒锩卧,加附子、肉桂、胡桃肉、紫河车,亦可服金匮肾气丸。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本方健脾益气,化痰平喘,适用于脾虚所致的肺气肿,其主要临床症状如:咳喘日久,短气息促而难以接续,动则尤甚,痰吐起沫,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伴形寒肢冷,自汗,面青唇紫,舌苔淡白或黑润,脉微细或沉弱;或面红烦躁,口咽干燥,汗出粘手,舌红苔少,脉细数。[方十六]熟地10克,山萸肉12克,山药15克,紫河车6克,胡桃肉、补骨脂各9克,鹿角片6克,肉桂9克,附子6克,五味子9克。呼多吸少者,加紫石英、沉香、磁石、五味子、冬虫夏草;喘甚加服参蛤散;咳吐粘痰者,加苏子、半夏、茯苓、橘红;喘咳眩悸、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加茯苓、白术、白芍;面赤如妆、虚烦,加龙骨、牡蛎,平时常服紫河车粉、金匮肾气丸或六味地黄丸;面红烦躁,舌红苔少,加麦冬、当归、龟板胶。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本方补肾纳气平喘,运用于肾虚所致的肺气肿,其临床主要症状如:咳逆短气、痰多、面足浮肿、形体消瘦、脉细弱、舌质淡。[方十七]五味子250克,鸡蛋10个。将五味子水煎半小时,冷却,放入鸡蛋,浸泡10天后,每晨取1个,糖水或热黄酒冲服
7,治疗肺气肿的偏方
[方一] 橘红10克,米粉500克,白糖200克。橘红研细末,与白糖和匀为馅;米粉以水少许湿润,放蒸锅屉布上蒸熟;冷后压实,切为夹心方块米糕,不拘时酌量食用。 本方燥湿化痰,理气健脾,适用于痰浊阻肺所致的肺气肿,此种肺气肿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粘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纳呆,口粘不渴,苔白厚腻,脉滑。 [方二] 生石膏30克,杏仁泥10克,冬瓜仁20克,鲜竹叶lO克,竹沥20—30克。将生石膏、杏仁泥、冬瓜仁、鲜竹叶(洗净)共人砂锅煎汁,去渣,再分数次调入竹沥水,日分2叫次饮用。 本方宜泄肺热,化痰降逆,适用于痰热结肺所致的肺气肿。此种肺气肿的特点为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粘稠色黄或夹血色,胸中烦热,身热有汗,渴喜冷饮,面红咽干,尿哧,苔黄或腻,脉滑数。 [方三] 黄芪30克,白术20克,茯苓30克,乳鸽1只。将乳鸽(未换毛的幼鸽)浸入水中淹死,去毛和内脏,放人炖盅内,加适量水,再人黄芪、白术、茯苓(洗净),置于蒸锅内,隔水炖熟,加少许食盐,味精。在正餐时食用,每天一次。 本方益肺止喘,适用于肺虚所致肺气肿。此种肺气肿的特点为喘促,气短不足以息,语气乏力,苔白滑或腻,脉细软。 [方四] 党参10克,黄芪9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甘草、半夏各6克,陈皮12克,苏子、莱菔子各9克,白芥于12克,大枣10枚。将大枣、陈皮除外,其余各药熬汤,除药渣,将其汤煮大枣和陈皮,开锅10分钟后,吃大枣,喝汤,去陈皮。 本方健脾益气,化痰平喘,适用于脾虚所致肺气肿。此种肺气肿的主要特点为喘促,气短不足以息,语言无力,痰多质稀,四肢倦怠,食少腹胀,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滑或薄腻,脉细软。 [方五] 核桃仁50克,萝卜子(研粉)、冰糖各10克。 将冰糖先熬化,再加入上药拌匀,制成糖块,每日时时含化。 本方补肾平喘,适用于肾虚久喘。此种肺气肿为咳喘日 久,短气息促而难以接续,动则大甚,痰吐起伴,伴有腰膝酸软,脉微细。 [方六] 黑苏子、陈皮、半夏、当归、厚朴各9克,沉香末(冲)、肉桂各2.5克,前胡、杏仁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本方除疲降气,适用于肺气肿。 [方七] 黄芩、瓜蒌仁、半夏、胆星、橘皮、杏仁泥;枳实、姜竹茹各9克。 水煎服,1日l剂,早晚服。 本方清肺化痰,运用于痰热所致的肺气肿者。 [方八] 沙参12克,麦冬、五味子、杏仁、玉竹、贝母各9克。水煎服,每日l剂,分2次服。 本方补气生津,适用于气津两伤所致的肺气肿。 [方九] 熟地、山萸肉、五味子各9克,肉桂2.5克,补骨脂、胡桃肉各9克。水煎服,日1剂,2次服。 本方补肾纳气,适用于肾衰所致的肺气肿者。 [方十] 苏子10克,白芥子9克,莱菔子10克,山药60克,人参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本方扶正祛邪,降气化痰,适用于痰涎壅盛所致的肺气肿。 [方十一1 莱菔子适量,粳米2两。将莱菔子炒熟后研末,每次取1卜15克,同粳米煮粥。 本方化痰平喘,行气消食。适用于咳嗽多痰,胸闷气喘,不思饮食,嗳气腹胀之肺气肿。 [方十二] 粳米60克,川贝5—10克,砂糖适量。先以粳米60克,砂糖适量煮粥,待粥将成时,调人川贝母极细粉末5—10克,再煮二三沸即可。温热服食。 润肺养胃,化痰止咳。老年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咳嗽气喘等症。 [方十三] 射于10克,麻黄、白芥子、莱菔子各9克,苏子10克,皂荚12克,旋复花、紫菀、款冬花各10克,半夏、杏仁各9克。若外感风寒,痰从寒化,寒重于饮而咳重于喘者,加桂枝、细辛、干姜、五味子、白芍、甘草;饮重于寒并兼有郁热而喘重于咳者,加厚朴、石膏、细辛、干姜、五味子;饮寒并重而喘咳并重者,加生姜、细辛、五味子、大枣;外感风热,痰从热化,热重于饮者,加石膏、生姜、大枣、甘草;饮重于热者,加细辛、干姜、五味子、白芍、石膏;饮热并重者,加厚朴、石膏。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降气化痰,止咳平喘,适用于痰浊阻肺所致的肺气肿,其临床主要症状如: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粘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纳呆、口粘不渴、苔白厚腻、脉滑。 [方十四] 黄芩、桑白皮、全荞麦各10克,杏仁、半夏各9克,款冬12克,苏子、贝母、黄连、山栀各9克。若痰多而粘稠,加皿蒌、射干、海蛤粉;痰涌便秘、喘不能卧,加大黄、风化硝、葶苈子;身热甚加生石膏、知母;口渴咽干,加天花粉、麦冬;咯痰气腥,配鱼腥草、冬瓜子。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清泻痰热,降气而喘,适用于痰热结肺所致的肺气肿,其主要临床症状如: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粘稠色黄或夹血色,胸中烦热,身热有汗,渴喜冷饮,面红咽干,尿赤,苔黄或腻,脉滑数。 [方十五] 党参9克,黄芪10克,沙参、麦冬各9克,熟地10克,五味子、桑白皮、紫菀各12克。若短气喘促明显,加冬虫夏草、钟乳石、甘草;喘逆、咳痰稀薄,去桑白皮,加款冬、钟乳石;恶风自汗明显,加白术、防风;动则喘甚,加山萸肉、胡桃肉;食少便溏、腹中气坠,加升麻、柴胡,同时重用黄芪、党参;呛咳烦热、苔少舌红,加玉竹、百合、石斛、诃子。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益气养阴,舒肺止喘,适用于肺虚所致的肺气肿,其主要临床表现如: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咳声低弱,痰稀色白,自汗畏风,经常感冒,舌质淡红,脉细弱;若呛咳痰少质粘,烦热而渴,咽喉不利,面色潮红,舌红苔少,脉细数。 [方十五] 党参10克,黄芪、白术各9克,茯苓12克,甘草、陈皮各9克,半夏6克。若痰多质粘且咯吐不爽、脘痞、苔腻,加川朴、苍术;大便易溏,加淮山药、薏苡仁、煨木香、砂仁,或平时常服香砂六君子丸、健脾丸、理中丸等;四肢逆冷、形寒锩卧,加附子、肉桂、胡桃肉、紫河车,亦可服金匮肾气丸。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健脾益气,化痰平喘,适用于脾虚所致的肺气肿,其主要临床症状如:咳喘日久,短气息促而难以接续,动则尤甚,痰吐起沫,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伴形寒肢冷,自汗,面青唇紫,舌苔淡白或黑润,脉微细或沉弱;或面红烦躁,口咽干燥,汗出粘手,舌红苔少,脉细数。 [方十六] 熟地10克,山萸肉12克,山药15克,紫河车6克,胡桃肉、补骨脂各9克,鹿角片6克,肉桂9克,附子6克,五味子9克。呼多吸少者,加紫石英、沉香、磁石、五味子、冬虫夏草;喘甚加服参蛤散;咳吐粘痰者,加苏子、半夏、茯苓、橘红;喘咳眩悸、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加茯苓、白术、白芍;面赤如妆、虚烦,加龙骨、牡蛎,平时常服紫河 车粉、金匮肾气丸或六味地黄丸;面红烦躁,舌红苔少,加麦冬、当归、龟板胶。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补肾纳气平喘,运用于肾虚所致的肺气肿,其临床主要症状如:咳逆短气、痰多、面足浮肿、形体消瘦、脉细弱、舌质淡。 [方十七] 五味子250克,鸡蛋10个。将五味子水煎半小时,冷却,放入鸡蛋,浸泡10天后,每晨取1个,糖水或热黄酒冲服。 本方适用于肺气肿症。 http://www.fx120.com/qiuyi/bfmf/pfmf-nk/hxxmf/20030410133613.htmhttp://health.511511.com/news/2000/07-11/141012.htm告诉你一个事实,肺气肿这种病已经没有办法完全根治啦.由于肺内压过高,一部分肺泡被撑破了,几个肺泡合在一起,变成了一个大的.这是一种器质性病变,是没有办法完全复原的.即使做很先进的肺减容手术,肺功能也无法完全恢复的.肺气肿的好的治疗结果是使病人的呼吸功能恢复到比较正常的水平,再减少发病来阻止肺功能迅速下降,从而达到良好的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就是这一点在很多医生或医院都很难达到.不太爱抄书,根据自己的知识写的.仅供参考. 平时多注意一些保健常识还是比较重要的.1)对引起此病的原发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硅肺等,要积极防注意事项:治。此病由于肺功能受损害,影响身体健康及抵抗力,并且两者互为因果,所以,平时注意调养,增进身体健康及抵抗力,是改善肺功能的很好方法,并要树立治愈的信心,此病不是不治之症。 2)根据病人体力,可积极参加一些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慢跑是一种最完整的全身性协调运动,能增加肺活量和耐力,慢跑时维持呼吸均匀,可使足够的氧气进入体内。太极拳,柔软操,步行、腹式呼吸等能增进身体健康,凡多年坚持锻炼的患者,比多休息少动者更能保持健康。 3)肺气肿病人冬季最怕冷,也很易患感冒,每次呼吸道感染后症状加重,肺功能亦受影响,进行耐寒锻炼可以提高患者抵抗力。春季开始,先用两手摩擦头面部及上下肢暴露部分,每日数次,每次数分钟,至皮肤微红为好,夏天在室内用毛巾浸于冷水中拧干后作全身摩擦,每日1-2次。秋后改用冷水擦脸。这样经耐寒锻炼后,可减少罹患感冒,呼吸道感染。 4)肺气肿病人在肺部感染时,一定要卧床休息,遵照医嘱积极抗炎,解痉平喘,按时服药。时补不可操之过急,原则上以祛邪为主。感染控制后可逐步调补,若平时体倦乏力,易患感冒,属肺气虚者,可选用黄芪,人参,防风,白术等以补益肺气。 5)注意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适当选用蛋白质含量较高又有丰富维生素的食品,如奶制品,蛋类,肉汁。平素饮食宜清淡,不宜过咸,并要定时定量。多吃蔬菜水果,少食海鲜之类,如海虾,黄鱼,带鱼等。还要戒酒戒烟。或者补充一些蛋白质粉、多种维生素等营养保健品。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