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中医秘方> 治上热下寒有哪些中药秘方,上热下寒怎么办怎么治疗

治上热下寒有哪些中药秘方,上热下寒怎么办怎么治疗

本文目录一览上热下寒怎么办怎么治疗2,如何调理下寒上热上热下寒怎么治3,上火下寒吃什么药管用4,女性上火下寒吃什么药5,上火下寒体质吃什么中成药或在药店买什么药治疗6,上热下寒用什么中药方子7,谁有中药食疗治上热下寒的方法上热下寒怎……

本文目录一览

1,上热下寒怎么办怎么治疗

哈哈,上半身开空调,下半身放到温泉池泡。一般的温泉房间有。
全身推拿,在脊柱及2侧拔罐,每天艾灸关元、中脘、足三里各30分钟。
您好!上热下寒证用引火归原的治法。如金匮肾气丸就是这种治疗方法。用肉桂引火归原补肾壮阳。

治上热下寒有哪些中药秘方

2,如何调理下寒上热上热下寒怎么治

身体啥病状?
治法:勾通心肾,引火归元。
自然是用上寒下热的药
附子泻心汤说的有点科学道理,说到黄芪治火这点是错误的,黄芪补气,补火的,你也可以用半夏泻心汤,寒热虚实并调,因为你肠道不是太好,所以附子泻心汤虽然治疗上热下寒,但也不是太适合,

治上热下寒有哪些中药秘方

3,上火下寒吃什么药管用

仲景师“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黄连汤清上温下,和胃降逆,是治疗上热下寒的经典方。方由黄连、甘草、干姜、桂枝、人参、半夏、大枣组成。主要用于消化系统疾病。
我不知道你想问谁,也不知道给你开药的是中医还是西医大夫,从你说的症状来看脾肾阳虚引起的心肾不交,为何给你开知柏地黄丸啊,深思不得其解???

治上热下寒有哪些中药秘方

4,女性上火下寒吃什么药

病情分析:上热下寒证在中医里很常见,以口干口苦,口渴,苔黄等为表现,同时伴有下焦的寒邪症状。指导意见:黄连汤加桃红四物汤,清上热,温下寒。活血化瘀不留瘀滞。
仲景师“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黄连汤清上温下,和胃降逆,是治疗上热下寒的经典方。方由黄连、甘草、干姜、桂枝、人参、半夏、大枣组成。主要用于消化系统疾病。

5,上火下寒体质吃什么中成药或在药店买什么药治疗

对于上热下寒体质的调理,首先要注重全身气机的调理。要看引起上热下寒证的主要病机,如果是因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脾寒气滞导致中焦宣通气机的功能失调,使人体上下阳气不能交通形成的上热下寒证。调理上可以选择交通上下阳气,疏通气机,协调上下之寒热的方药,如黄连汤,方中黄连清上,干姜、甘草温下;半夏配黄连,黄连清胃热,半夏降胃气之逆,干姜甘草相配,散脾寒,腹痛,以温下;人参、大枣、甘草相配,补中焦之虚,用桂枝调畅中焦气机的不畅。全方配伍交通上下之阳气,协调上下之寒热,以达到清上温下,和胃降逆的功效。其次,三个泻心汤,也可治上热下寒的症状,具体的应该在专业医生的辩证下明确病机选择方案。望采纳
我和你的状况一样,给你一点小建议,我用过,管用,但是重在坚持. 1.用手从上到下拍打大腿外侧到膝盖的位置,反复进行.直到浑身暖和.[一天3次,或者根据自己时间而定,天天做] 2.晚上睡觉前用生筋草和透骨草泡脚,如果有条件可以先把草药用水熬了用,嫌麻烦的话就用开水直接烫,待水温适宜了再用.水温以不烫脚为好,泡脚时间不超过15分钟,最好是用小水桶而不是盆,高度到你膝盖就行,也就是小腿的高度.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你排寒,一种保健的好方法,但是一定要坚持才可以看见效果. 用天山雪梅泡水喝可以帮助你的痘痘问题,而且还有调经的作用.

6,上热下寒用什么中药方子

可以用通络的方法,如果你的舌体不是很红,可以用四逆散的成药试一试。但最好还是找中医大夫看一下,可以根据你的症状进行药物的加减。
上火下寒的原因很多,中医也分了多种证型,治疗上也各有不同,因此建议您去医院做个全面的诊治。  上火下寒型,是最难遇也最难治的一种人,用人参、黄芪一起治,人参治寒,黄芪治火。一定忌口,尽量不吃海鲜,海鲜号称“阴中之阳”,这种上火下寒的体质最忌。 中医药方:上火下寒,治宜上火 ,温下寒,方选附子泻心汤,大黄6 黄连9 黄苓6用开水冲,附子10水500ml开后煎半小时,搅匀后分二次服用。 但最好别瞎吃任何药或者食物。 一般热症也要分是头火、肺热、胃火、肠燥、肾热 一般寒症也要分是肺寒、胃寒、肾寒 不同的药物或食物疗效不同,比如:姜糖水治疗胃寒,治疗寒凉引起的痛经,但治不了肾寒引起的四肢冰凉,紫菜能治疗肠燥便秘、,但胃寒人不能吃。琵琶止咳露只能之肺热咳嗽,肺寒咳嗽越喝病越重。 不过说回来还是内分泌失调引起来的,所以,你要先找到病根再去治疗。 答案补充 你好!还有你平时可以多用枸杞子煮汤喝,枸杞子滋阴补肝肾又不上火,一年四季一家老少都能吃,煮鸡汤时放一把再放一个掰碎的冬菇,汤就很清甜的。夏天隔一段时间就用两粒花旗参(切碎)一把麦冬煮水当茶喝,可以去火补气,很适合你这类的人饮用,最主要是平时吃多些枸杞子,无论煮什么汤都放一把,经常吃,你的身体状况就会好起来的。

7,谁有中药食疗治上热下寒的方法

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病证名。   ①寒热错杂表现之一。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下部表现为寒性的证候。如外感病误用攻下,引致大泻不止,津液损伤,使热邪上升而咽喉痛,甚则咯黄痰或血痰;寒盛于下则泄泻、肢冷、脉沉迟。《灵枢·刺节真邪》:“上热于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参见厥阴病条。   ②指肾阳虚,阴寒盛于下,火不归原而虚阳上浮。参见虚阳上浮条。       上热下寒,是下身冰冷,上身却热。是一种复杂型的伤寒。 你觉得自己是这样吗?   也许你希望了解上热下寒的治疗,另外,下面还有网友等看结果。索性,摘一部分古医书的有关部分,希望能有帮助。   [因上热下寒。格拒中宫。故腹痛而呕吐。用黄连汤开痞而和上下也。且黄连汤与小柴胡汤。 俱是枢机之剂。而为和法。小柴胡和其表里。黄连汤和其上下。同一和法。而有横直之不同也。]   ------------------------------ 冷热不调候曰。夫人营卫不调。致令阴阳痞塞。阳并于上则上热。阴并于下则下冷。上焦有热。或喉口生疮。胸膈烦满。下焦有冷。则腹胀肠鸣。绞痛泄利。 宣明论曰。腹痛欲呕吐者。上热下寒也。以阳不得降。而胸热欲呕。阴不得升。而下寒腹痛。是升降失常也。 黄连汤方 黄连(三两○玉函。作二两。) 甘草(三两炙○玉函。作一两。) 干姜(三两○玉函。作一两。) 桂枝 (三两去皮○玉函。作二两。) 人参(二两○千金翼。作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玉函。 作五合。)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     一病人自诉手脚怕冷,老师说这种情况的人往往易上火,此即上热下寒。病人回应说她反复性口腔溃疡。老师讲道:上热下寒是个症状而非证。古人认为龙潜在水底,此即火在下,水在上。如若水少则火偏上。易上热下寒者切忌用苦寒清火药,宜用潜阳药物。如潜龙汤(煅龙齿 制龟板 淡菜 炙甘草 白芍 阿胶 鸡子黄)。此法适用于阴虚人。除火的方法还有以土盖之,则火自灭。可用甘草白术类中药。此法适合脾虚型人。     治疗法则: 清上温下,和胃降逆。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黄连汤:黄连9克、炙甘草9克、干姜9克、桂枝9克、人参6克、半夏9克、大枣12枚。本方适用于上热下寒腹痛欲呕吐者。 (2)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9克。本方适用于上热下 寒、寒格吐利者。以上方药,黄连汤:以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以水12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2.加减变化:若上焦热邪明显,烦热口干者,可加黄芩9克;脾肾阳虚,恶寒肢冷者,可加炮附子9克;胃气上逆、呕吐泛酸者,重用半夏,或加吴茱萸6克、乌贼骨12克; 胃脘气滞、腹痛甚者,可加乌药9克、香附6克;胁肋痛者,可加白芍l0克、当归9克、川楝9克;脾虚失运、腹胀、纳差、便溏者,可加白术l2克、苍术9克、广木香6克;胃络损伤、呕血便血者,可加炒大黄6克、地榆炭10克、白芨30克,并可配合使用云南白药、白芨粉等内服。 (二)饮食疗法 (1)姜枣饮:生姜3片、半夏6克、红枣2个,煎水饮。 (2)良姜粥:良姜15克为末、粳米100克,用水2000毫升,煎良姜至1500毫升,去渣,下米煮粥食之。 (3)吴茱萸:粳米50克煮成粥,临熟加入吴茱萸末3克,葱白15厘米食之。 以上方药适用于中焦有寒,纳差欲呕者。 (4)益脾饼:白术120克、干姜60克、鸡内金60克、熟枣肉250克,先将鸡内金、白术轧细焙熟,再将干姜轧细,共合枣肉,同捣如泥,作小饼在炭火上炙干,即可食用,每日2~4次、每次l~2枚。 (5)苡米粥:生苡米150克、白米50克,先将苡米煮烂,后入米煮粥食之。 以上方药适用于脾胃寒湿,肠鸣泄泻者。 施治要点: (一)本证上焦有热,胃肠有寒,“腹中痛,欲呕吐”是其辨证要点。治疗常规,自宜辛开苦降、清上温下、补泄兼施,以调理阴阳,黄连汤是代表方剂。结合临床体会,本证虽寒邪在腹,脾气受损,方中用有人参、甘草、大枣等扶正之品,但此非专为补虚而设,其旨是在建立中土,恢复中州升降之机,促使运化正常,而清上温下却是其治疗关键,故黄连、干姜、桂枝等在所必用。如果中焦寒甚,或影响及肾者,附子之类亦可酌情加入,以温里散寒。 (二)本证治疗方法,以内服药为主,若腹痛、呕吐甚者,则应配合针刺、艾灸、按摩,并结合饮食调理,心理调护及其他调护措施等协同使用。   针灸   1.针刺:取穴内关、足三里、中脘、阳陵泉、阴陵泉等,针刺用平补平泻法,每 日1~2次。 2.艾灸:主灸神阙、脾俞、气海、足三里及胃腹部,每次10~15分钟,每日1~ 2次。 推拿按摩 于胃脘及少腹区轻轻按摩,每日2~3次,每次5~10分钟。以上诸法,有缓急止痛、健脾止泻的作用。 1.本证多为慢性疾病,所主汤药只煎一次,取其各自立功。服时不定数量,日三夜二,宜空腹温服。 2.本证急性发作期间,宜卧床休息或住院治疗,应注意观察腹痛部位、性质、时 间;病人呕吐,应注意观察呕吐物的性质、数量、气味和颜色等,并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3.如果病情缠绵难愈,可配合做气功或打太极拳,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