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著名的中医医案有哪些2,健康医学秘方3,有那些养生的密方4,中医养生的古典医籍有哪些谢谢5,可以养胃的中药药方6,中医的养生方法7,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的医案著名的中医医案有哪些古代的大医,现在的名医都有医案啊,像清代……
本文目录一览
1,著名的中医医案有哪些
古代的大医,现在的名医都有医案啊,像清代叶天士,近代刘渡舟
2,健康医学秘方

3,有那些养生的密方
山药薏米粥。做法:到药房里买淮山药和薏米,等量按1:1分配,为了更好的吸收,可以把山药薏米打粉,然后再煮成粥。功效:对脾胃好,能调理好身体。简单有效大枣;莲子。小米。熬粥喝,健脾和胃养神
4,中医养生的古典医籍有哪些谢谢
你好!直接翻本草纲目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5,可以养胃的中药药方
是药三份毒 采用食疗好些!比如小米粥 多吃一些平性的食物
6,中医的养生方法
中医学的养生防老方法都是以预防疾病、保健益寿为目的。如起居调摄方面,《内经》强调“风雨寒暑”等“虚邪贼风”要“避之有时”;饮食卫生方面,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有专篇强调预防食物中毒;孙思邈在其著作中记载了用动物肝脏来预防夜盲症、用羊的甲状腺和海带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内经》还提倡用针灸来预防疾病、养生益寿。因此,中医养生学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未老先养。 中医学自我锻炼的方法,包括气功、导引、按摩等,近代所谓气功,源于古代的导引、吐纳等锻炼方法,关键是调身、调心、调息。它们可使人体排除内外干扰,形神合一地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对整个生命过程实行自身调控,激发和调动人体内在潜力,祛病防老。
7,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的医案
这是仲景名方,半夏泻心汤加减而成,治疗腹胀等痞证效果很好,上有黄连、黄芩清上焦的热,中有半夏、干姜温化寒湿,又有生姜、大枣、人参、茯苓、当归等调补气血,健脾,白叶乡林某,五十岁,患胃病已久。近来时常呕吐,胸间痞闷,一见食物便产生恶心感,有时勉强进食少许,有时食下即呕,口微燥,大便溏泄,_二日两三次,脉虚数。我与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处方:人参1 5克,北干姜9克,黄芩6克,黄连:4.5克。水煎;煎后待稍凉时分四次服。服1剂后,呕恶泄泻均愈。 因病者中寒为本,上热为标;现标已愈,应扶其本。乃仿照《内经》“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之旨,嘱病者生姜、红枣各一斤,切碎和捣,于每日三餐蒸饭时,量取一酒盏置米上蒸熟,饭后服食。取生姜辛热散寒和胃气,大枣甘温健脾补中,置米上蒸熟,是取得谷气而养中土。服一疗程(即尽两斤姜枣)后,胃病几瘥大半,食欲大振。后病又照法服用一疗程,胃病因而获愈。 【处方与加减】干姜25克,黄芩、黄连各25克,人参25克(党参25克) 。【功效与用法】水煎服。主治消化性溃疡。症见胃脘疼痛,饥饿时加重,吞酸,纳差。舌苔薄黄,脉细。本方寒热并用,扶正祛邪。《伤寒论》用于心下痞硬、呕逆、下利等症。方中干姜辛温散寒,解脾胃凝聚之阴寒,促脾为胃敷布津液;黄芩、黄连泄热燥湿,除胃中积热;人参扶助正气。四药合为健脾益气,温中散寒,泄热除痞,平衡阴阳,恢复脾胃受纳腐熟、运化转输功能之良方。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