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中医全身穴位图2,养生保健治疗3,哪里有清晰完整的人体经络图4,按摩怎么按5,不同的疾病有哪些经络保健方法6,治疗感冒的按摩手法7,中医推拿常用手法是什么中医全身穴位图你好,我提供个网站给你,http://www……
本文目录一览
1,中医全身穴位图
你好,我提供个网站给你,
http://www.a-hospital.com/%C8%CB%CC%E5%D1%A8%CE%BB%CD%BC.html
图片清晰,还可以看看这个: http://www.21nx.com/c/am/pic/
2,养生保健治疗
1.把好口腔关;
2.有一双干净的;
3.多吃红苹果手;
4.社会交往要广泛;
5.每天动一动;
6.睡眠要充足;
7.情绪要乐观;
8.别忽视维生素;
9.好心态胜药片;
10.调整呼吸,学习冥想。每天按揉自己的穴位,肾经是人的先天之本,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那么每天按揉这三条经络就会增强体质,如果不知道经络的走向和具体的穴位可以买张人体经络挂图对照按揉,坚持下来就会增加体质,得到健康的养生保健。肾经主要按揉太溪、复流、涌泉三个穴位、脾、胃二经主要是腿上的穴位。
3,哪里有清晰完整的人体经络图
人体经络图
http://download.csdn.net/source/182764
人体经络图
http://blog.5d.cn/user10/glxcb/200705/396701.html 人体经络图
牢记人体经络图是中医入门的必修课,学习针刺、艾灸、导引、推拿、按摩、刮痧等经络疗法,乃至整个中医穴的关键就是要学好经络,通过经络、穴位学习中医是一条捷径,一边实践、一边理论才能够真正掌握中医的精髓。河道好比河水的通路,人体的经络正式运行气血至脏腑、肢节的主要通道,认识掌握经络的首要步骤就是要了解人体经络图,包括人体十二正经图、奇经八脉图以及分布在经络上的穴位图,只有将经络走行方向和穴道位置熟记于心才能做到准确灵活的运用。人体经络图可以分为十二经脉图和奇经八脉经络图。
手太阴肺经图 手阳明大肠经图 足阳明胃经图 足太阴脾经图 手少阴心经图 手太阳小肠经图 足太阳膀胱经图 足少阴肾经图 手厥阴心包经图 手少阳三焦经图 足少阳胆经图 足厥阴肝经图 督脉 任脉 带脉 冲脉 阴蹻脉 阳蹻脉 阴维脉 阳维脉 
4,按摩怎么按
按摩要循着经络按,穴位要重点按。中医中有句话叫:宁失其穴,不失其经。经络就像我们的血管一样遍布全身,大的经络有十二经络,还有奇经八脉。按摩的目的是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让身体达到阴阳平衡,增强抵抗力。正确的按摩方法不仅有让我们消除疲劳养生保健的作用,还能起到治疗的一些作用。按摩右很多种一般就是按压一下中医会按穴位自己去体验1、放松双手帮别人按摩背部之前,先要学会放松自己的双手,这样可以让被按摩的人感觉更加舒适,不会因为手部肌肉僵硬造成被按摩着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2、摇动式的按摩方法先把右边手放在被按摩人左边臀部的侧边,而左手压住被按摩人的背部,用手掌用力轻轻的摇晃被按摩着身上的肌肉。持续摇动,由左臀部边向肩背位置,再由右臀部边向肩背位置,采用摇动式的按摩手法来回按摩,这样可以帮助被按摩着身体肌肉放松,有利于进行下一步操作。3、背部按压式按摩帮助被按摩者放松完肌肉,开始采用按压式的方式来对身体背部进行按摩。首先,从肩背的位置开始,两手压住肩背位置,大拇指用力,有规律的有左到右或者由上到下的逐步按摩。4、敲打式的按摩背部按摩基本完成以后,可以用敲击式的按摩手法,帮助背部肌肉恢复活力。手握成空拳,轻轻的敲击背部,要沿着脊椎两侧有规律的敲打,大概做3-4个来回就可以了。
5,不同的疾病有哪些经络保健方法
一、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咳嗽、感冒等。这些疾病应该有针对性地使用扶正固本的经络按摩,以扶助阳气、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调整免疫功能,达到减少发作或根治的目的。
经络保健法:按摩合谷、丰隆、足三里、膻中、关元、气海等穴,每次10分钟左右,一天一次。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痛、慢性腹泻、呕吐、呃逆、便秘等。这些疾病应该有针对性地使用调补脾胃、补益气血的经络按摩,以疏肝理气、温中散寒、健脾益胃,达到改善胃肠功能的目的。经络保健法:按摩足三里、脾俞、中脘等穴,每次10分钟左右,一天一次。也可选用捏脊、摩腹(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等方法。
二、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失眠、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缺血等。这些疾病应该有针对性地使用调畅气血、改善循环的经络按摩,以益气温阳、宽胸理气,达到缓解病情或根治的目的。经络保健法:按摩内关、膻中、心俞等穴,每次10分钟左右,一天一次。
骨关节病以及适合冬病夏治的疾病:包括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各种关节炎等。这些疾病应该有针对性地使用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经络按摩,以补肾益精,达到强筋健骨的目的。经络保健法:按摩涌泉、太溪、肾俞、命门、悬钟穴,并可在疼痛局部取阿是穴按摩,每次按摩10分钟左右,一天一次。
三、经络保健注意事项:
1. 做穴位按摩前要剪掉指甲,以避免因指甲过长而损伤皮肤,并要注意观察手法操作的反应,如有不适或发生异常情况,可暂停,待症状消失后再进行治疗。
2. 在饥饿、疲劳、精神紧张或情绪不安时,不宜进行穴位按摩。对身体瘦弱、气血亏虚者,手法刺激不宜过强。
3. 患者要有明确诊断,要知道自己哪些地方不舒服,患了什么病,然后对症治疗。在治疗时要适当选择正确的体位,使患者感觉舒适,肌肉放松,便于操作。
4.进行穴位按摩时选穴要准确,手法掌握要熟练,手法力量要均匀、柔和,不要过轻或过重。被直接治疗的部位可涂上一些润滑剂,如正红花油、按摩乳等,一可润滑皮肤、避免擦破皮肤,二可增强治疗效果。
6,治疗感冒的按摩手法
按摩动作1——揉搓鼻子 两手合掌,手指交缠,把发热的大拇指置于眉尖的印堂穴上,往下一直推至鼻子两侧的迎香穴,迎香穴距离鼻翼两侧1.5厘米。 对抗感冒的秘籍: 经常揉搓鼻子可以促进鼻周围的血液循环,使气血畅通,外邪不容易侵入体内,对抗病菌侵入。 按摩动作2——揉搓迎香穴 用两手的食指按住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并且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各搓摩36次,会有酸胀感向额面放射。 对抗感冒的秘籍: 迎香穴为体表的感风之处,也是停风之处,治风之穴,经常按摩可以祛头面之风,散巅顶之寒,从而增强抵抗病菌的能力。 按摩动作3——按摩合谷穴 把手的拇指、食指并拢,肌肉最高点即是合谷穴。首先,用右手的拇指按压住左手的合谷穴,指压的同时并按顺时针方向进行转动按摩,然后再反方向进行转动按摩,这时会有酸麻胀感向手心扩散;接着,反过来以左手拇指按住右手指的合谷穴,按照上述的方法进行按摩,每次按摩64次。 对抗感冒的秘籍: 合谷穴具有清热解表、理气开窍的功效,经常按摩可以通经活血,疏风散邪,从而达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按摩动作4——搓摩脸部 搓摩脸部时先将手掌搓热,每次做32次;然后两个手掌的指尖向上按住额头,再由上往下、沿着鼻子的两侧至下巴做搓摩,直到感觉到脸发热为止。 对抗感冒的秘籍: 揉搓脸部可以促进脸部的血液循环,疏通许多穴道和经脉,从而增强抵抗力。 按摩动作5——搓摩两耳 待脸部搓摩发热后,两个手掌的指尖由下巴沿脸颊两侧往上靠拢,到达耳部后用食指和拇指抓住耳垂轻轻往外拉,把耳垂拉红了也没有关系,每次做64次。 对抗感冒的秘籍: 耳朵部位集中了许多经脉和穴道,拉耳朵这个动作对于身体健康很有帮助,还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贴心小叮咛: 按摩前注意洗净双手,指甲要剪短,最好每天早上和晚上各按摩一次。经常坚持做按摩,才能达到防治感冒的效果。1.揉风池:取坐位,双手抱拢头部,用双拇指在颈后的风池穴处揉捻,以酸胀透遍全身为宜,操作2分钟。2.拿肩井:取坐位,他人用双手提拿肩部肌肉丰满处,以酸胀感遍及全身为宜。3.摩背:取坐位,用手掌根在脊柱两侧自上而下缓慢摩动,以产生热感为宜,约2分钟。4.揉大椎:取坐位,微低头,用中指在颈后大椎穴(低头时颈椎突出的最高处)用力揉捻,至皮肤潮红为宜,约2分钟。
7,中医推拿常用手法是什么
推拿是中医外治疗法的一种,以中医理论,特别是经络理论为指导强调人体体表通过经络、穴位与内脏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内脏有病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对体表经络、穴位进行推拿刺激,也可以通过经络将治疗疾病的“信息”传达给有病的脏腑,从而发挥治疗作用。推拿的常用手法有下面几种:
1.推法
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患者的某一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该手法适用于头面、四肢、胸腹部,具有疏风散寒、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舒筋通络的功能。
2.拿法
以大拇指与其他四指中的任意一指或几指相对,提拿起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一拿一放地交替进行。适用于颈项、肩背和四肢。其功能为开窍醒神、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等。
3.按法
用指腹或手掌着力于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向下压之,并在该处保持一定的压力停留片刻,随之稍加揉动。本法常与揉法配合使用。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处的穴位;掌按法适用于背腰和四肢。具有通经活络、缓解痉挛、调理关节的功能。
4.摩法
以手掌附着于人体的某一部位,在其上作环形移动抚摩。多用于腹部,也可用于身体各部位的跌打肿痛较剧者,具有缓止痛、调和气血、和中理气、消积导滞的功效。
5.揉法
以手指、鱼际、掌根及手掌,在病人的某一部位或穴位做轻揉和缓的旋转揉动。适用于头面、胸腹、四肢,具有疏通经络、消肿散结、化瘀止痛、调中和胃的功效。
6.擦法
以掌根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在病人较长的一段体表上作快速的来回摩擦。多配以推拿介质,如红花油、葱姜水等。该法具有振奋阳气,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化瘀散结、祛风散寒、理筋止疼、健脾和胃的功效。
7.搓法
以两手掌夹住病人的肢体,相对用力作快速的搓揉,在搓动的过程中,作上下的往返移动。该法具有调和气血、舒筋通络的作用。多用于四肢,常作为推拿的结束手法。
8.摇法
医者一手抓住患者肢体的远端,另一手扶住被摇的关节(肩关节、腕关节、髋关节),以该关节为支点,作肢体最大范围的环形往复摇动。具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恢复关节功能的作用。多用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以及肩周炎等。
9.捻法
以拇指与食指、中指或食中指相对,捏住患者的手指或脚趾,作搓揉的动作。具有理筋通络、滑利关节的功效,多用于半身不遂、颈椎病,以及指端麻木疼痛等症。
10.点法
以指端、指间关节或肘部按压在患者的某一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下压。常用于脘腹部、背腰部和四肢。具有温通经络、调理脏腑、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肚腹疼痛、四肢疼痛等症。
11.抖法
以双手握住病人肢体的远端,用力作快速、连续、小幅度的上下颤动。具有通经络、理筋骨、利关节的作用。常作为推拿的结束手法使用。
12.拍法
以手五指微曲,形成空心虚掌,稍用力在病人的患处作拍打动作。常用于颈肩、腰背、四肢。具有疏理气机、活血通络的功能。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