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如何制作干姜养生粥2,冬季养生粥品3,健脾祛湿养生粥4,葛木养生粥的材料有哪些怎么做最好说清楚一些谢谢5,四季养生粥6,补肾健脾养生粥怎么做7,四季养生粥四季养生粥怎么做如何制作干姜养生粥干姜养生粥的制作方法:干姜6……
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制作干姜养生粥
干姜养生粥的制作方法:干姜6~9克,粳米或糯米100~150克,大枣2~4枚。1、将干姜洗净用水泡软后切碎(泡干姜的水不要倒掉);2、把米洗净加适量水(把泡干姜的水一同加入)上火,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煮,过程中不断用勺搅拌,防止粑锅;3、煮至米熟加入干姜碎及大枣继续熬制粘稠成粥。此粥有温胃散寒、温肺化痰的作用,但阴虚者或孕妇慎食。
2,冬季养生粥品
山药粥:山药(去皮)50克,大米50克,蜂蜜、食用油均适量。将山药切成小块用油炒过加入蜂蜜,将大米熬成粥,加入炒过的山药再煮开,即可食用。山药为滋补肾、脾之佳品。栗子粥:栗子(去皮)50克,大米50克,盐少许。将生栗子用高压锅(少放水)煮熟,去皮,捣碎,放入洗好的大米中,加水煮成粥,再加食盐调味。栗子可补肾,对因肾气不足而引起的腰膝酸软或疼痛有食疗作用。芝麻粥:芝麻10克,大米50克,蜂蜜或食盐适量。先将芝麻炒出香味,将大米洗净煮成粥加入芝麻,调入蜂蜜或食盐,即可食用。芝麻可分为白芝麻和黑芝麻,白芝麻有利肠补肺气的作用;黑芝麻可入肾、强筋骨。杏仁粥:杏仁(去皮)20个左右,大米50克,白糖或食盐少许。将大米洗净煮粥,快熟时加入杏仁继续煮至熟,加少许白糖或食盐。杏仁可止咳定喘、祛痰润燥。
3,健脾祛湿养生粥
初冬养生粥道之一,生姜大枣粥养生保健效果最好,鲜生姜或干姜6~9克,粳米或糯米100~150克,大枣2~4枚。将生姜洗净切碎,与米、枣同煮成粥。有温胃散寒、温肺化痰的作用,但阴虚者或孕妇慎食。
初冬养生粥道之二,胡萝卜粥适合冬季滋补,新鲜胡萝卜50克,粳米200克。胡萝卜切成小片,与粳米同煮。先用旺火煮开,再用文火慢慢熬。有健胃补脾、助消化作用。
初冬养生粥道之三,甜浆粥对于体虚病人有养身之效,取新鲜豆浆适量同粳米100~150克煮粥,粥熟后加冰糖少许,再煮沸即可。早晚温热服食。这种粥有健脾养胃、润肺补虚之功效,适用于体虚消瘦、血管硬化、久咳、便燥等症。
初冬养生粥道之四。板栗粥帮助我们冬季强身壮骨,取板栗15个,去壳与糯米煮粥而食。栗子性甘微温,具有补肾健脾、强身壮骨、养胃平肝、活血化瘀之功效。

4,葛木养生粥的材料有哪些怎么做最好说清楚一些谢谢
葛木美体粥食疗方子: 【材料】葛根5克、木瓜5克、红豆5克、扁豆5克、糙米10克、魔芋5克、薏苡仁5克、芡实5克、枸杞2克【做法】将葛根、木瓜等洗净,红豆、扁豆、糙米、薏苡仁要提前浸泡1小时。然后将所有材料盛入炖盅,放入适量的水,文火炖3小时,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冰糖,即可食用。葛木美体粥的功效:魔芋有修身的功效,并且有极强的饱腹感,减少热量的摄入;葛根含有的黄酮类物质,有清除体内垃圾的功能,经常食用,能起到强筋壮骨、美容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薏苡仁有祛湿利水,消肿排毒的作用,是天然的清肠排毒物质,有助于排走滞留的脂肪。以上材料一起煮的五谷杂粮粥,不仅能帮助减肥瘦身,滋补肝肾,还能帮助身体排出积累的毒素,帮助美容养颜,是男女老幼不可多得的养生食谱。可以在淘宝网上购买,建议找一家信誉好一些的店铺。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祝你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5,四季养生粥
四季喝粥也养生 我一年四季离不开粥。天天喝粥,喝来喝去,终于悟出了古人所讲“粥饮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的道理。粥具有适口、易消化吸收、生津益气的功效。 学过医学,我深知人的脏腑功能是随着节气的变化而变化的。为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的季节喝不同的粥。例如,春季喝百合粥。百合具有养阴、润肺、养胃去燥火的功效,粳米性甘平。煮法是百合20g,粳米100g,冰糖少许。先煮百合,去渣取汁,然后加入粳米,煮熟后即可加入冰糖,稍后便可食用。夏季常喝绿豆藕粥。绿豆、藕均有清暑热、增津液的功效。做法是先煮绿豆,待绿豆要开花时,将粳米100g放入,煮至半熟后将切成薄片的藕放入,文火稍煮至熟,冷却后即食。秋季常喝玉米面红薯粥。玉米面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红薯有祛病延年功效。做法是将玉米面l00g先用凉水调成糊状水烧开后放入,然后将切成碎块的红薯一并放入,轻轻搅动防止玉米面粘在锅底。熬粥时要用文火,中间可点几次冷水,玉米面红薯粥以不稀不稠为好。冬季我常喝小米、大枣、红小豆粥。小米性温,大枣补气养血。红小豆含人体必需的糖。冬季补之,有益健康。做法是先将红小豆洗净,放入温水中煮熟,然后放入小米、大枣。大枣以7—10枚为好,小米200g,红小豆40g。水适量煮熟后放在电饭煲中,随时可以食用。 摘自:《中医药学刊》 还可参考http://express.dlh.cn/express_club/forum_posts.asp?
6,补肾健脾养生粥怎么做
鸡蛋猪腰粥 用料:鸡蛋1个,猪腰1只,糯米60克,盐、油适量。 制法:猪腰去筋膜切片,鸡蛋打碎加入盐、油拌匀,糯米煮粥,将成时加入鸡蛋、猪腰稍煮即可。可作早晚餐或点心食用。 功效:补肾健脾。可用于病后体虚、脾肾不足、腰酸腰痛、遗精、盗汗、耳鸣者服用。 山药胡萝卜羊肉粥 材料:羊肉500克,山药500克,胡萝卜粒100克,粳米250克,猪肉适量,盐适量。 做法:羊肉切片,先用水煮至熟烂,再与山药片、胡萝卜粒、粳米同煮为粥,亦可加入适量猪肉片同煮,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有健脾补肾的功效。适用于体虚畏寒、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腰酸尿多等症。 核桃粥 材料:粳米30克,核桃30克,莲子15克,山药15克,巴戟天10克,锁阳10克 做法:将核桃仁捣碎备用;粳米淘净备用;莲子去心;山药洗净去皮,切小块备用;巴戟天和锁阳用纱布包好备用。在大砂锅中加适量清水,放入全部主料煮粥; 加红糖适量调味(愿意吃咸者可放盐调味)即可。 功效:具有补肾壮阳、健脾益气之功效,适于脾肾两亏型骨质疏松症患者食用。 山药乌鸡膏粥 原料:山药、乌鸡膏各30克,粳米100克,葱、姜、盐适量。 做法:将山药与粳米加水煮粥,粥熟后加入乌鸡膏(油)、葱、姜、盐,待沸,即可食用。 功效:补肾养阴,退热。适用于脾肾虚弱,遗精白浊。 补肾健脾养生粥用料 黑豆 随你喜欢 芸豆就是大红豆 爱吃你就多放点 薏米仁 我的最爱放多多 黑米 看你喜欢 花生 相对少放点 糙米 少放点容易涨 最关键是水 尽可能多得放 冰糖 看你喜欢的甜度 补肾健脾养生粥的做法 1. 黑豆和芸豆最好提前浸泡半天,因为我是用慢炖锅整夜炖的,所以就不泡了,懒吃货就这样??2. 把全部五谷类倒进锅里,像淘米一样洗洗干净,然后放少量水煮开后再煮几分钟,关上火把上面的浮末倒掉。3. 锅里放尽量多的水,放上冰糖,闷一夜就完事儿了,第二天起来就有糯糯的养生粥吃了。
7,四季养生粥四季养生粥怎么做
1、黑芝麻粥:黑芝麻淘净晒干,炒熟研细,每次取25克,投入以100克粳米煮至将熟的粥内,熬至粥稠食用。黑芝麻具有润肠通便、益五脏、壮筋骨的作用。此粥能滋养五脏,润燥通便,适用于肝肾不足、虚风眩晕、风痹、瘫痪、大便煤结、病后虚赢、须发早白、妇女产后乳少等
2、白木耳粥:粳米250克,白木耳15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白木耳是秋季滋阴、润肺、生津的滋补佳品。白木耳粥具有润肺止咳、益气补肾的作用。适用于阴虚内热燥咳、气阴两虚等
3、苹果粥:苹果500克,西米、白糖各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苹果粥具有生津、润肺、除烦、解暑、健胃等作用,适用于气力不足、反胃、消化不良、肠炎痢疾、大便干结、高血压等
4、菊花粥:菊花30克,粳米100克,先将菊花煎汤,取汁加米煮成粥。菊花粥具有散风热、清肝火、明眼目等作用,适用于秋季风热型感冒、心烦咽燥、目赤肿痛等病症,对心血管疾病也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5、胡萝卜粥:胡萝卜150克,去皮,清洗干净,切成碎末,同大米100克共煮成粥。中医认为,胡萝卜性味甘、平,具有下气利胸膈、补中安五脏的作用,此粥适用于便秘、肠胃不适、饱闷气胀、消化不良等
6、 枸杞粥:枸杞30克,粳米100克,加水适量。同煮成粥。枸杞粥具有滋补肝肾、明目补虚等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肝肾阴亏、视物模糊、腰酸腿软等
7、 土豆粥:土豆100克,去皮,清洗干净,切成小块,和大米100克共煮成粥。中医认为,土豆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和中、益气调中的功效,此粥适用于胃燥、胃痛、便秘等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等。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简言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之意。四时养生,也即指四季养生,是指顺应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通过调养护理的方法,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关于养生之道与健康长寿的关系,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成书的《黄帝内经》中已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书中还根据四季不同的气候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养生细则,为四时养生理论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后世医家又继承和发展了四时养生的理论,使之在促进人们健康长寿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而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四时养生作为中医传统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于调整人的心态,延缓人的衰老,提高人的寿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四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四时与人体健康关系非常密切,祖国医学理论在预防保健方面特别强调气象因素的重要性,如《黄帝内经》中记载的“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就是在治病时首先应明确一年的天气变化情况,在预防保健中必须充分考虑气象因素和季节、节气的变化,以顺应自然规律,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目的。 (二)四时养生的内涵 中医养生学是数千年来历代医家经验的结晶。从所涉及的内容和方法来看,可谓资料丰富、记载翔实、效用确切、简便易行。随着“回归自然”的热潮,中医养生学方法的“整体、自然”特性将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医学关于养生的理论和方法是极其丰富的,而其中重要的核心内容之一即是——顺时养生。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顺四时而适寒暑”,这是中医养生学里的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也可以说是长寿的法宝。 四时养生,就是指按照一年四季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进行调养,从而达到养生和延年益寿的目的。四季春、夏、秋、冬,四时寒热温凉的变化,是一年中阴阳消长形成的。冬至阳生,由春到夏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所以有春之温,夏之热;夏至阴生,由秋至冬是阴长阳消的过程,所以有秋之凉,冬之寒。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能脱离客观自然条件而生存,而是要顺应四时的变化以调摄人体,以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气血充盛、经络通达、情志舒畅的养生保健目的。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