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中药养生> 按摩养生和中药养生,中式按摩和中医理疗的区别

按摩养生和中药养生,中式按摩和中医理疗的区别

本文目录一览中式按摩和中医理疗的区别2,一般的SPA和中医养生SPA有什么区别求专业人士3,春天来了血糖稍高的中年人如何采用中医方法养生比如食疗按4,中医养生保健的穴位有哪些5,急求按摩养生的好处6,多按摩哪些部位可以养生7,懂中医或者……

本文目录一览

1,中式按摩和中医理疗的区别

按摩,非专业人士可操作,理疗,必须是持证上岗的中医师,按摩可以随意乱来,但理疗是一种中医治疗的方法
理疗的范围更广些,其包括了推拿。理疗是通过物理的一些疗法,来达到治疗的目的。推拿是其中的一项。

按摩养生和中药养生

2,一般的SPA和中医养生SPA有什么区别求专业人士

想要学习中医养生可以看《黄帝内经》等相关的书籍或视频讲座.
您好。我是 北京悦伊人SPA 专业技师,SPA一般不治病,中医治病,可以结合做。目前没有中医SPA培训机构,北京悦伊人SPA最好,没关系,有什么问题去北京悦伊人网找我,有我的联系方式
SPA是国外一种养生的方式,联合中医的穴位等做SPA项目起到养生的更高效果。无论是环境还是养生方式都要比单一的好很多。
中医养生 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贵在坚持

按摩养生和中药养生

3,春天来了血糖稍高的中年人如何采用中医方法养生比如食疗按

多吃粗粮,宜清淡,少油腻。少吃含糖量太高的食物,尤其是下午4点以后。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中年人血糖高,是一个引起对健康关注的健康指标,需要进行保健养生了。请你不必担心血糖,导致血糖高的内因,是内分泌紊乱,把内分泌调整正常了,血糖自然恢复正常。疏通经络,是你控制血糖的最好办法,无毒无副作用,可以彻底恢复你的内分泌平衡,永无后顾之忧。推荐的方法:1.推腹法 能直接促进肠胃蠕动,还能按摩经过腹部的脾经和胃经,除三浊、通肠道,一举多得。 2.按摩小腿脾经(血海穴以下)上的太白、公孙、三阴交、阴陵泉 这些穴位用处多多,能直接温脾补气血,提高脾的运化能力。 3.按摩胃经上的穴位 能增加肠胃的气血供应,促进消化吸收。足三里是养生大穴,对调理胃病非常有效。但要注意一点,胃经气血是从头流向脚的,所以按摩足三里要从上往下推揉,这样的效果才好。 按摩足三里,加中脘穴拔罐,再加按摩脾经公孙穴,可以调理脾胃问题,效果也很不错。坚持半年或者更长时间,你的身体定会青春永驻!健康到晚年!

按摩养生和中药养生

4,中医养生保健的穴位有哪些

1、足三里 它位于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四总穴歌》说“肚腹三里留”,是指此穴统治胃肠的病症,有补气的作用。醉酒按足三里配3粒藿香正气胶囊,可以保护胃气和解酒。针刺足三里能使胃肠功能增强,并对白细胞、血小板等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针灸或按摩该穴可以预防感冒、胃肠疾病和中风,还可以保健长寿。 2、委中 “腰背委中求”指凡腰背病症都可取委中治疗,此穴位于膝关节后腘窝中间。具有舒筋通络、散淤活血、止痛作用。尤其是老人患有腰背疼痛膝关节活动障碍,可用小活络丹配合足三里、委中按摩和艾灸,效果最好。 3、列缺 在腕横纹上1.5寸,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列缺穴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通于奇经八脉的任脉。《四总穴歌》说:“头项取列缺”,说明针刺按摩列缺穴,不仅善疗偏头患,而且能疏通颈项部经络气血,可迅速解除颈项疼痛和感冒不适症状,每日早晚各一次,也是5-7分钟。 4、合谷 拇指弯曲按下虎口,指尖所指处即合谷穴。《四总穴歌》中“面口合谷收”,说明了合谷穴具有统治面口五官一切疾患的功能。 合谷穴是止痛的特效穴,尤其是治疗头痛、牙痛,只要揉此穴即可减轻疼痛。用右手使劲地揉左手的合谷穴,接着换手,使用左手使劲地揉右手的合谷穴5—7分钟。一日两次即可。合谷穴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清热、宣发阳气、扶助正气的作用。 5、内关 位于腕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胸胁内关谋”中的内关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中医经常用来医治心脏系统疾病,它对调节心律失常和缓解胸闷有良好作用。还用于胃肠不适恶心打嗝,常配合足三里应用,甚至晕车也可点按此穴。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稍微有酸胀感,一般按3—5分钟即可。

5,急求按摩养生的好处

按摩是中医传统的一种治疗方法,即通过对人体穴位施以按、揉、摩、点等各种手法,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与针灸相比,按摩的技术要求比较低,危险性比较小,因此被普通群众广泛应用。与此同时,问题也出现了,很多人觉得按来按去效果却不明显,从而失去了对按摩的信心。李济仁教授告诉我们,穴位的气血旺衰有时间变化,许多人不遵循穴位的开闭变化,胡乱按摩,自然疗效不显著。一般来说,按摩需要用子午流注纳子法开穴,然后结合疾病变化的周期选取按摩的最佳时机。子午流注是指人体中的十二条经脉对应着每日的十二个时辰,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经脉中的气血在不同的时辰也有盛有衰。子午流注纳子法则指,用干支顺序表示气血流注的时间规律,以对应相关的脏腑经脉腧穴进行针灸、按摩的一种方法。   根据子午流注,十二时辰与十二经络及脏腑的对应关系为:   1.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2.辰时(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3.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4.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   5.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6.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人体排泄水液,泻火排毒。   7.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8.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增强心的力量。   9.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经旺,通行气血。   10.子时(23点至凌晨1点)胆经旺,胆汁需要新陈代谢。   11.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有利于养血。   12.寅时(3点至5点)肺经最旺,将肝贮藏解毒的新鲜血液输送到百脉。 专心致志。
保健按摩能调养身体又不用吃药。俗话说;是药有三分毒。按摩可以起的效果是药物达不到的。比方说;压力过大想减压就按内关,可以常按揉 药补不如食补 食补不如气补。好处显而易见了。比食疗和药疗更方便快捷,也更安全,见效快。 保健按摩是依据祖国医学中的经络学,用手法按摩来养生保健的中医传统方法之一。保健按摩通过搓、拿、滚、打、摩等按摩手法作用于人体的穴位、经络和肌肉组织上,可疏通气血、平衡阴阳、调理脏腑、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增强抗病能力、延缓衰老、健康长寿的目的。对某部位做重点按摩,还可使腱鞘炎、颈肩酸痛、腰腿疼、周身乏力、失眠、头疼、胃疼等症状得到缓解和消除。   

6,多按摩哪些部位可以养生

脚底
1.小腹我们的肚脐是我们整个人体的精气所在,也是中医里一个重要的穴位“神阙穴”,在其周围还分别布有中脘、关元、气海等穴。轻轻的按摩腹部可调整人体的气血,从而改善体内的各个脏腑功能。中医一直提倡“腹宜常揉”的保健方法,就是指再醒后以及睡前分别按摩小腹周围,长期坚持可增加肠胃蠕动、增强脾胃功能。对小腹进行适当的热敷也能达到保健效果,比如用略高于体温的热水袋或热毛巾,轻轻敷在肚脐上,数分钟后取下,每天坚持敷1~2次。2.双耳我们的耳朵就像一个倒立在子宫中的胎儿,耳垂则代表头眼部,耳外缘为躯干及四肢,内侧是内脏器官。而且耳朵的不同部位对应着躯体或内脏器官,经常按摩的话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并且做好耳部的保健工作,还具有强肾的作用,按摩耳朵应用力轻柔,通常以揪、揉、拉为主,时间以5分钟为好,不要超过10分钟。3.腋窝腋窝是我们平时极少接触的部位,在我们的腋窝处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穴位——极泉穴,通过针灸或按摩极泉有宽胸宁神的功效。而西医发现,在腋窝处不仅有动静脉血管,还有大量的淋巴组织,因此,常按腋窝,可以改善血液供应、刺激淋巴,提高免疫力。4.前胸前胸是我们人体的阴气所汇之处,因此在平时如果能做好前胸保健,除了可以宽中理气之外,还能改善人体的肺部功能,提高抵抗力。按摩的时候可以采取虚掌轻叩轻拍的方法来保健,将五指并拢、掌心中空,对准胸部正中间的胸骨以适当力度拍击,每次拍3~5下,停10秒左右,每天3~5分钟。
中医理论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中医按摩可保健养生。因此,有相当多的人痴迷于穴位按摩,以达到保健养生之功效。哪些部位穴位常按摩可保健养生呢?中医专家指出,如果能掌握以下6个保健穴位,就算每次都是随便揉揉,也能起到良好的保健养生作用。6大部位怎么按摩都能保健养生增强脾胃功能:按摩小腹和脚底揉小腹有助健脾胃。肚脐是人体精气比较集中的地方,也是中医里的一个重要穴位“神阙”。周围分别还有中脘、关元、气海等穴,轻轻揉按,对调整人体气血、改善体内脏腑功能都有好处。中医一直提倡“腹宜常揉”的保健方法,讲究的就是在醒后、睡前分别揉按小腹周围,长期坚持,可增加肠胃蠕动、增强脾胃功能。对小腹进行适当的热敷也能达到保健效果。可用略高于体温的热水袋或热毛巾,轻轻敷在肚脐上,数分钟后取下,每天坚持敷1~2次。捏脚底促进血循环。脚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隔两三天用热水泡泡脚,每次半小时,可以起到温经通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如果能在泡脚水中加入一些有助气血运行的中药,效果会更好。如将当归、红花、三七,川穹、丹参各少量包进纱布,做成中药包,提前放入热水浸泡,约半小时后即可泡出药效,而后还可加点白酒或醋。常失眠的人,特别推荐一试。用一侧手掌的大鱼际(手掌上大拇指与手腕间的突起处)揉按对侧脚底的涌泉穴,既有保健作用,还能活动手脚。
偶能帮你的,随便的

7,懂中医或者按摩养生的来

如果以前没有这种情况,现在出现的话,有可能是甲亢,建议您到医院检查,如果是甲亢,不用药物治疗、是不行的、养生、按摩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不知你的肝脏有无什么病史,比如脂肪肝什么的?
心率不齐的表现,不宜情绪波动大,也不宜过于疲劳,剧烈的运动也不能做,平时注意休息好,适当的补营养,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少吃酸辣的食物,也不宜喝酒
这两招很适合你!多是属于气血的毛病,因为气虚、血虚所造成的血液运行不畅、血液量不足。 睡前热水泡泡脚。 除了增加营养,适当运动,药物调节外,可以试试这两招,会受益的!!! 气能行血,气能摄血,气能生血,血能载气,气行血则行,气滞血则凝。调节呼吸,气血通畅,经络通畅了,一切就好了。冬季养生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春季养生,早卧早起,锻炼身体。中午少睡一会足够。 子时(晚上11~1点)和午时(中午11~1点)都是阴阳交接的时辰,晚上子时阴盛至极,开始阳升阴降,中午午时阳盛至极,开始阳降阴升。中医养生注重睡好子午觉,可以健康长寿。 教你一招,调节呼吸法——也叫呼吸吐纳法。 呼吸的方法有自然呼吸和正呼吸两种: 第一自然呼吸,也叫做腹式呼吸,因为在呼吸时,一呼一吸,必须都能达到下腹部。在吸气时,空气入肺,充满周身,肺底舒张,抑压横膈膜,使空气下降,这时胸部空松,腹部外凸,在呼气时,腹部收缩,横膈膜被推而上,上抵肺部,使肺底浊气,外散无余。可见呼吸作用,虽与肺叶有密切关系,但它的伸缩,常须依靠下腹和横膈膜的运动,方能合乎自然大法,使血液循环流畅。我们不但在静坐时,须用此法,实际上,不论行、住、坐、卧,应该随时使用。关于自然呼吸法的调和方法如下: (a)、呼息时,脐下腹部收缩,横膈膜向上,胸部紧窄,肺底浊气可以挤出。 (b)、吸息时 , 从鼻中徐徐吸入新鲜空气,充满肺部,横膈膜向下,腹部外凸。 (c)、呼息吸息,均使自然,渐渐细长,达于下腹。 (d)、呼吸渐渐静细,出入很微,反复练习,久之自己不知不觉,好像无呼吸的状态。 (e)、能做到无呼吸的状态,那末没有呼息,也没有吸息,虽有呼吸器管,好像不必用它;而气息彷佛从全身毛孔出入,到这一步,可以说达到了调息的极功。不过初学的人,切不可有意去求,必须听其自然。 第二、正呼吸,这一方法,主张呼吸宜细长,宜达于腹部,以及使横隔膜上下运动等,都与自然法,没有两样。不过呼吸时腹部的张缩,完全相反。因为反乎自然呼吸,所以也叫做逆呼吸。关于正呼吸的调和方法如下: (a)、呼息宜缓而长,脐下气满,腹部膨胀,胸部空松,横膈膜驰缓。 (b)、吸息宜深而长,空气满胸,胸部膨胀这时脐下腹部收缩。 (c)、肺部气满下压,腹部收缩上抵,这时横隔膜上下受压迫,运动更为灵敏。 (d)、在静坐时,呼息及吸息,宜极静细,以自己也不闻其声合宜。 全身放松,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不一会就会睡着。 睡眠质量好了,一切就都OK坚持,你会受益! 物我两忘,无欲无求,天人合一,顺其自然。心静就是真功夫! 还有一招,腹部按摩法。 睡前用手心按摩腹部。方法是单手手心贴在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和逆时针各按摩相同的圈数,直至手掌心感到热,累了可以换另外一只。做的同时并配合深长的呼吸,一定要静心!注意力集中在呼吸和按摩上。这样的按摩可以促进肠蠕动,加快消化和提高肠道的吸收功能,并同时起到女性保健的作用还可以促进睡眠,提高睡眠质量。坚持吧,你会受益一生! 用过的都受益了!!!
考虑是甲亢,建议去正规医院检查,确诊病因,对症治疗
据说有个瞬间强肾法:双手握拳置于肾腧穴,站直,以双膝上下抖动带动拳眼摩擦空位,每天早上3-5分钟!!! 另外可以坚持站养生桩。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