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关于中药养生的书有那些2,中医养生书3,帮忙介绍几本中医养生方面的书籍4,谁可以推荐几本关于中医养生的书5,我想要一些中医养生学的书籍6,大家推荐几本不错的中医书籍7,求一本关于中医养生养颜的书籍关于中药养生的书有那些
……
本文目录一览
1,关于中药养生的书有那些
现在最使用的是马悦凌的《不生病的智慧》 《马悦凌问诊单》 、、、、,药膳书籍就行了!
里面记载里中药和食物的营养及做法
我看的就是《药膳大全》
2,中医养生书
中医养生的书太多了 要说最好的,非《皇帝内经》莫属,它是养生专家的祖老爷的老祖宗,最古老,最权威,也最深奥。要想获得养生的真谛,必须读它,不是读,而是悟。黄帝内经里面讲的很全面,其实很多情况下查看身体状况是不分男女老幼的,身体有什么状况的话你看以下皇帝内经里面都有讲到~还有“中里巴人”的书你也可以看以下《四季养生保健宜忌全书》
作者: 王增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732329/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
作者: 曲黎敏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339948/
《二十四节气养生大全》
作者: 严晓莉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338612/马悦凌的《不生病的智慧》
中里巴人的《求医不如求己》
萧宏慈的《医行天下》
都非常不错
3,帮忙介绍几本中医养生方面的书籍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国传统养生强调对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易·系辞上》)《老子》云“道法自然。”就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 这里有关于中医养生的书籍和资料,供你参考: http://www.zyy123.com/bookonline/yangsheng/ 还可以参考我在这里的回答http://iask.sina.com.cn/b/15907350.html 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4,谁可以推荐几本关于中医养生的书
《神农本草经》还概括地论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的基本理论,以及药物的采集时间、炮制、贮藏,乃至剂型、用药原则、服药方法等有关药物知识的问题。如书中写着“若毒药治病,先起黍粟,病去即止”。就是说用有毒的药物治疗疾病,初服时剂量要小,好象黍粒粟粒那样大小。疾病去除则立即停服。书中还提到治病要“依端绪而取之”,即是找出病的变化头绪来治疗,体现了治病必求予本的原则。这些理论一直作为中医治病的指导思想。因此人们把《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成为后世医师学习之规范。 “东方药学巨典”-《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中医经典名著精译丛书-本草纲目(精译) 黄帝内经 黄帝八十一难经 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 - 张仲景.
我隆重推荐《图解中医》。 书中用图示简单揭示了中医难以理解的奥秘,包括八纲辨证,脏腑经络,治病机理,药膳食疗以及穴位按摩的方法。真正的通俗易懂,没有长篇大伦,只有一语破天,是初学中医或希望了解中医养生的最理想图书。
5,我想要一些中医养生学的书籍
我站在一个中医学生的角度来说,介于当前大众对身体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养生,学习养生保健知识,很多人抓住老百姓的心理,纷纷出版各类养生书籍,很多甚至成为畅销书,但是我并不推荐这些书,包括很多从吃的方面讲的,还有敲胆经什么的,并不是没有道理,只是中医的养生保健知识博大精深,况且每个人的体质,生活的环境各不相同,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每位国医大师的养生方法都不一样,更何况那些出书的人呢,希望不要盲目跟风。 从宏观的方面说,首先一定要调整好心态,乐观积极,恬淡自适,知足常乐;其次,就是在饮食上,既不要挑食,也不要过食喜欢的食物,不可过饱,而且要按时吃饭,酸、甜、辣、咸适当即可,不可过偏;最后,我认为适合大众的就是练保健功法,较为简单的,比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选其中1~2种,每天练习,如能持之以恒,对身体自然有好处。 以我现在的学识差不多只能到这样的水平,待以后如果看到有什么比较平正客观的养生书籍的话再告诉你。还是先一步步来 先 中医基础理论 大致理解一下框架概率 再 中医诊断学 (刚开始可能不太适应 慢慢来 一段时间后就适应了) 至此才算是将前面的基础理论用起来了,但也就是一半,还有一半就是开方遣药,就是要学的 中药学 方剂学(要多熟悉药理 方子 当然了 是一定要背的 否则怎么开药) 这时就可以看看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等书了 内经就是一个总纲指导的 伤寒则是蓝本 是学习 临床 的指导 但似乎后面的书也都大都差不多 运用那种较纯的辨证方式不多 总之 学了有时日后多看看其他的书 周易等 (在学的过程中就自然应该知道些养生了)
6,大家推荐几本不错的中医书籍
最好买有白话翻译的版本或成人自学考试教材,否则古文很绕人。《中医基础理论》《黄帝内经》《金匮要略》《本草纲目》首选黄帝内经啊,这样的书如果入门的时候不看,是要被后来的书耽误的。根据您的提问,应该是说中医入门或中医基础理论的是吧。 建议自学中医者在启蒙阶段,采取以下的学习方法: 1 多读中医前辈的传记,以及他们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性文章。他们走过的路,看起来笨拙的很,实际上常常是中医入门的最佳捷径。多向前辈学习他们的学习方法,帮助将会是非常大的。这里强烈推荐一本书:《名老中医之路》第一辑。把这本书熟读过三遍,不但是学习方法方面可以豁然开朗,在此过程中就可以学习到这些老先生很多宝贵的学习体会,临证心得。 2 利用好丰富的网络资源。现今信息的时代,已经把学校的大门很大程度上打开了。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比较轻松的得到机会,向各中医院校的名师学习,收看他们讲课的视频,而且全部免费。这样的学习,虽比不得在教室的环境里,聆听面对面的传授更有感觉,但比起死读书本,总要强的多了。 3 教材的选择要兼顾权威性和趣味性两项原则。学习,自然是离不开教材和参考书。教材方面,还是主张正规的全日制教材。每本书都是经过几十位专家严格把关,权威性是最好的。至于版本,个人比较倾向于七版教材。除针灸学外,七版教材的整体水平是很高的。如果希望精炼一些,五版教材也是不错的选择。趣味性的参考书,是自学必不可少的调味剂。可以让学习多些乐趣,少些乏味。感觉目前比较畅销的几本养生保健书:《人体使用手册》、《求医不如求己》,以及《小说中医》等,虽然在整个理论构架上,与正规学院派存在不少差异,但是作为调味品,是足可以胜任的。另外,《思考中医》一书,更加侧重对中医理论的阐释发挥,有不少独到的见解。有余力的朋友可以选读。 另外,陈修园的几本书《医学从众录》、《医学实在易》比较通俗易懂,也可以看看。白话的 秦伯未老师的《中医入门》 《中医临症备要》 现在黄煌 的书 也不错 樊正伦 郝万山教授的视频 也可以
7,求一本关于中医养生养颜的书籍
中药养生美容方子养生 桂圆莲子茶(中医验方) 主治:对高血脂伴有头昏眼花、心慌气短、神疲乏力、烦躁失眠者。 配方:桂圆肉10克,莲子15克,银耳6克。 用法:将莲子煮熟炖烂,再加桂圆肉和泡开洗净的银耳,于汤内稍煮,尔后投入冰糖适量食之。早晚各饮一次。 开洋煮干丝(民间方) 主治:体内胆固醇过高。 配方:香豆腐干10块,虾米25克,精盐4。5克,黄酒、味精少许。 用法:香豆腐干洗净用沸水烫五分钟,用刀剖成0。17厘米厚的薄片,再切成丝。然后把香干丝用沸水烫5分钟,沥干备用。虾米先用黄酒加鲜汤浸发,待质地发软后,去除杂质,加入适量鲜汤,用文火煮8分钟,加入精盐、干丝同煮15分钟,加少许味精起锅。.鲜菇汤(民间方) 主治:高脂血症。 配方:鲜菇适量。 用法:将鲜菇炖汤食用,用量以每天12克左右为宜。 按注:用平菇也可。 山楂枣糖酒(中医验方) 主治:高血脂。 配方:山楂片3000克,红糖、大枣各30克。 美容 美容养颜美容敬献——银耳 银耳,又称为白木耳,性味甘平,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成分,特别是蛋白质和脂肪,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养颜美容品。能够补肾强体,固精调血,润肺止咳,补气补脑,强心美肤,尤其是能够滋阴养颜,养肤润肤,对于女性的养颜美容,有特殊的疗效。 如果女性年老体虚、咳嗽气喘、身热口渴,就应该多食银耳,会很快得到调理和滋补,能够提高造血功能,增强免疫力,增进健康细胞的生长。 《本草再新》上说:银耳,能润肺滋阴。宫里的人都知道,常吃银耳,可以永保青春,容颜不老,它是保健、防病、养颜、美容和延年益寿的健康食品。 用法:上三味可用米酒1000ml浸半月即可服用,浸时每天摇动1次。每天1~2次,每次30~50ml 美容 美容养颜美容敬献——银耳 银耳,又称为白木耳,性味甘平,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成分,特别是蛋白质和脂肪,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养颜美容品。能够补肾强体,固精调血,润肺止咳,补气补脑,强心美肤,尤其是能够滋阴养颜,养肤润肤,对于女性的养颜美容,有特殊的疗效。 如果女性年老体虚、咳嗽气喘、身热口渴,就应该多食银耳,会很快得到调理和滋补,能够提高造血功能,增强免疫力,增进健康细胞的生长。 《本草再新》上说:银耳,能润肺滋阴。宫里的人都知道,常吃银耳,可以永保青春,容颜不老,它是保健、防病、养颜、美容和延年益寿的健康食品。养颜美容敬献——热水浸泡
侍水的宫女,双手端着银盆,盆内放满了冒着腾腾热气的热水。侍女用热手巾先把西太后的手包起来,放在银盆的热水里浸泡,等热水变温渐凉,再换热水,再次浸泡,就这样换水三次,把手背、手指的关节都泡得温暖了,看上去白里透红、细嫩柔软,达到最佳效果。
宫女们都知道,太后的这双手,几十年如一日,就是在她们的精心呵护和保养下,才如此娇柔,这归功于这一整套养颜美容妙法,每天早晨的第二道敬献,功不可没。养颜美容敬献——热敷
这热敷美容保健妙法,是太后自己发明的养颜秘方之一,也是她最津津乐道的永保青春之妙方。当时宫里的侍女们称为洗脸,确切地说,就是用热气腾脸,也就是现代人美容的所谓热敷。
用特制的银盆,装满洒了香料的热水,再以细腻柔软的纯棉毛巾,浸透热水之后,按照肌肤的纹理,细心地敷,感觉就像是在细软的绸缎上滑动一样。
长年累月地热敷,脸上基本上没有任何皱纹,而且总是能够保持得光鲜滑润,白皙美丽,富于光泽。我推荐你看《五色营养》 ,这本书阐述的都是我们日常的食物,中医本身就是药食同源 。所以这本书既能帮你养生养颜 ,又是从生活点滴入手 简单方便。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