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给兰花杀菌用什么药好2,花卉真菌病要怎样防治3,月季花真菌病害什么药好4,花卉控花类药物有哪些5,花卉真菌病害的防治方法有哪些6,花得了灰霉菌用什么药7,花卉菌核病要怎样防治8,花卉真菌病要怎样防治给兰花杀菌用什么药好
……
本文目录一览
1,给兰花杀菌用什么药好
一般情况下都是多菌灵或者甲基托布津,一般跖石栽植比较好,因为透水性透气性比较好,不容易烂根,肉质根怕涝,
2,花卉真菌病要怎样防治
花卉真菌病害的防治有以下方法:花卉生长期间,从临近发病期开始,每隔7~10天喷一次65%代森锌或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连续喷洒3~5次,可抑制病害的发生蔓延。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与浇水,注意通风透光与夏季降温,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冬、春季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发病后及时剪除患病枝、叶芽等,并集中销毁,以减少菌源。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或托布津)5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防治灰霉病还可用70%五氯硝基苯与80%代森锌等量混合,每平方米用药8~10克,进行土壤消毒。防治幼苗立枯病除了可采用土壤消毒和药剂防治外,当播种苗出土20天左右,严格控制浇水,适当通风,是防治立枯病的关键。发现锈病时,应将病叶剪除烧掉,并喷洒40%粉锈宁4000倍液或敌锈钠300倍液防治。

3,月季花真菌病害什么药好
月季常见的白粉、黑斑、灰霉、霜霉都属于真菌类病害,这其中有高等郑钧也有低等真菌,预防药物可以选择多菌灵、甲基、代森锰锌等等。
4,花卉控花类药物有哪些
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赤霉素、多效唑等激素
5,花卉真菌病害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花卉真菌病害的防治有以下方法:花卉生长期间,从临近发病期开始,每隔7~10天喷一次65%代森锌或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连续喷洒3~5次,可抑制病害的发生蔓延。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与浇水,注意通风透光与夏季降温,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冬、春季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发病后及时剪除患病枝、叶芽等,并集中销毁,以减少菌源。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或托布津)5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防治灰霉病还可用70%五氯硝基苯与80%代森锌等量混合,每平方米用药8~10克,进行土壤消毒。防治幼苗立枯病除了可采用土壤消毒和药剂防治外,当播种苗出土20天左右,严格控制浇水,适当通风,是防治立枯病的关键。发现锈病时,应将病叶剪除烧掉,并喷洒40%粉锈宁4000倍液或敌锈钠300倍液防治。
6,花得了灰霉菌用什么药
花得了灰霉菌,可以用以下药剂防治:70%嘧霉胺可溶粉1000-1500倍、30%苯甲·丙环唑乳油3000倍、15%混合氨基酸铜·锌·锰·镁水剂300-500倍、40%氟硅唑乳油5000-8000倍、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1500倍、0.15%天然芸苔素乳油6000-10000倍、绿风95 600倍、科宝植物优生素1500-3000倍(移栽作物、药害和肥害、冻害、涝害、强根壮苗、控旺使用1500倍)混合均匀叶面喷雾。这个配方是我在实际生产推荐给农民朋友的,经过了实践检验的,可以放心使用。
7,花卉菌核病要怎样防治
花卉菌核病寄主范围很广,可侵害160多种植物,常见被害花卉有非洲菊、矢车菊、郁金香、牡丹、天竺葵、唐菖蒲、大丽花、雏菊等。此病可为害寄主的叶、茎和花蕾,但以靠近地面的茎基部受害为主。发病后接近地面的茎基部,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后逐渐扩大腐烂;幼芽受害,凋萎下垂;叶片受害,出现油渍状病斑,灰白色至褐色;花蕾受害,通常出现褐色病斑而枯死。任何被害部位,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其表面均生白色霉状物,后期菌丝集结,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此病是一种真菌病害。菌核可在土中存活数年,通过菌丝在土中由病株蔓延到健株,也可通过雨水等传播蔓延。防治要点:实行轮作,发病后在根际周围撒施五氯硝基苯药土(药土比为1:200)。
8,花卉真菌病要怎样防治
花卉真菌病害的防治有以下方法:花卉生长期间,从临近发病期开始,每隔7~10天喷一次65%代森锌或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连续喷洒3~5次,可抑制病害的发生蔓延。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与浇水,注意通风透光与夏季降温,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冬、春季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发病后及时剪除患病枝、叶芽等,并集中销毁,以减少菌源。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或托布津)5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防治灰霉病还可用70%五氯硝基苯与80%代森锌等量混合,每平方米用药8~10克,进行土壤消毒。防治幼苗立枯病除了可采用土壤消毒和药剂防治外,当播种苗出土20天左右,严格控制浇水,适当通风,是防治立枯病的关键。发现锈病时,应将病叶剪除烧掉,并喷洒40%粉锈宁4000倍液或敌锈钠300倍液防治。花卉菌核病寄主范围很广,可侵害160多种植物,常见被害花卉有非洲菊、矢车菊、郁金香、牡丹、天竺葵、唐菖蒲、大丽花、雏菊等。此病可为害寄主的叶、茎和花蕾,但以靠近地面的茎基部受害为主。
发病后接近地面的茎基部,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后逐渐扩大腐烂;幼芽受害,凋萎下垂;叶片受害,出现油渍状病斑,灰白色至褐色;花蕾受害,通常出现褐色病斑而枯死。任何被害部位,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其表面均生白色霉状物,后期菌丝集结,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此病是一种真菌病害。菌核可在土中存活数年,通过菌丝在土中由病株蔓延到健株,也可通过雨水等传播蔓延。
防治要点:实行轮作,发病后在根际周围撒施五氯硝基苯药土(药土比为1:200)。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