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杀真菌的农药2,蔬菜菌核病的防治有哪些特效药3,真菌感染吃什么水果蔬菜4,蔬菜真菌药和细菌药怎么分辨5,哪种农药对蔬菜生虫子管用6,真菌性食物中毒用什么药7,蔬菜治病毒病用什么药8,有机蔬菜基地允许使用的农药种类有哪些9,如……
本文目录一览
1,杀真菌的农药
多得很,一般的农药销售点都有,多菌灵 甲基硫菌灵 甲基托布津 杀毒矾 百菌清都行,出名的有瑞士先正达 山东曹达
2,蔬菜菌核病的防治有哪些特效药
摘要
你好,1.在菌核病时,可以用菌核净,啶酰菌胺、咯菌腈、多氧霉素、烟酰胺、嘧菌酯等药剂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注意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2.此外,菌核病菌丝不耐干燥,相对湿度在85%以上才能生长。该病对温度要求不严,在0℃-30℃之间都能生长,以20℃为最适宜,是一种适合低温高湿条件发生的病害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26
蔬菜菌核病的防治,有哪些特效药?
亲,您好,您的这道问题由我来帮你解答,正在为你解答,请你稍微等待一会,不要太过着急,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帮助到你,解决你的烦恼,祝你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你好,1.在菌核病时,可以用菌核净,啶酰菌胺、咯菌腈、多氧霉素、烟酰胺、嘧菌酯等药剂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注意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2.此外,菌核病菌丝不耐干燥,相对湿度在85%以上才能生长。该病对温度要求不严,在0℃-30℃之间都能生长,以20℃为最适宜,是一种适合低温高湿条件发生的病害
防治方法是播种前先在10-14% 的盐水中选种,然后在50 ° 温水中浸泡10分钟,以尽可能减少种子携带者
油菜菌核病用什么药最好
油菜菌核病可以使用咪鲜胺、使百克等特效药来进行防护治疗
吡唑嘧菌酯防治效果怎样
吡唑醚菌酯可以被植物快速吸收,并主要由叶部蜡质层滞留,还可以通过叶面向叶背渗透传输,从而对叶片正反两面的病害都有防治效果
现在没有人回答
吡唑醚菌酯可以被植物快速吸收
效果最好的药是那一块
油菜菌核病可以使用咪鲜胺
能和什么混在一起用最好,怎样混比
咪鲜胺用防治油菜菌核病,一般1亩用药量为24~26克
含量是多少的?
兑水50公斤,

3,真菌感染吃什么水果蔬菜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的饮食治疗-----此病的饮食治疗目的是减轻或避免食物对皮肤过敏的反应、宜选用清淡而又富于营养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海产品和辛辣的食物。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的饮食治疗-----不宜进食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当患有内脏型真菌感染的病人,每日膳食应与正常人相同,可吃多种新鲜蔬菜,有利于恢复肠道的正常菌群。不要过多的限制饮食的种类。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的饮食治疗-----膳食中应注意给予适量的优质蛋白,尤其是体质较弱的老年人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更应及时补充优质蛋白。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的饮食治疗-----每日都应吃牛奶、鸡蛋、瘦肉、鱼等。防止免疫力过低后产生皮肤或内脏的真菌感
4,蔬菜真菌药和细菌药怎么分辨
症状:真菌性病害 无论发生在何部位,在潮湿的环境下,都会产生菌丝和孢子。 细菌性病害 坏死与腐烂,焉蔫与畸形,细菌性病害没有菌丝和孢子,并不能表...
5,哪种农药对蔬菜生虫子管用
不同的农药使用的农药也不同,这种情况,我建议你到中国农药第一网上根据作物或者根据害虫找一下想干的农药,还可以询问一下客服人员,会帮你解决的。很多都管用,如果是小菜地,最好不要用,可以用纱窗布罩起来,纯绿色食品啊什么虫子用什么药啊 有食叶的,可以用菊酯类或者抗生素类等等有刺吸的,比如蚜虫,用吡虫啉有食根的,蔬菜生虫子?问下是蔬菜生长期用药还是储藏期用药啊。生长期的话,得看是什么虫子等一系列因素。一般管用的如菊酯类,吡虫啉什么的都行。
6,真菌性食物中毒用什么药
治疗, 由于此类中毒损害身体各种器官,治疗上必须全面考虑,才不致顾此失彼。主要治疗是:①尽快尽早洗胃、洗肠并服泻剂,洗胃可用1∶2000~5000高锰酸钾溶液(若病人已发生呕血、便血,则洗胃,洗肠都应特别小心)。②服生大蒜一头或50g。③补液纠正脱水,酸中毒,治疗休克,但要注意心、肾功能。④狂躁、惊厥、抽搐均属重症,应给甘露醇等脱水剂,及镇静剂,对于霉变甘蔗中毒,更应及早应用脱水剂治疗脑水肿,加强脑血液循环,对促进病症恢复和预防后遗症均有良好功效。近有用高压氧以提高霉变甘蔗中毒患儿的血氧含量,治疗重症脑水肿效果甚好,一般用2.5绝对压,面罩吸纯氧4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⑤对症治疗,如强心、止血、保护肝、肾等均应注意实施。⑥对食入未经杀死真菌的食物应给予抗真菌药物。⑦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⑧加强护理维持营养。,
7,蔬菜治病毒病用什么药
病毒病首先要看住蚜虫粉虱等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它们是传播源,用啶虫脒,吡虫啉,烯啶虫胺,噻虫嗪等等。 提前打病毒病农药预防如香菇多糖,氨基寡糖素等等,最好混合锌肥和调节剂喷雾。病毒病最好提前预防,得病后没有治疗产品,只能钝化(就是暂时控制住了,不发作的意思)。防治可以使用病毒病农药如丙硫唑吗啉胍或者氨基寡糖素或者香菇多糖或者毒氟磷等等+芸苔素内酯或者细胞分裂素+叶面肥。看病施肥技术防治蔬菜病毒,一次防治,多年控制住病毒危害,农户都在用的还真有个系列产品 生物农药30%悬浮剂柳中的蔬菜专用,不过网上说这个药只能彻底治好初期和中期的病毒病害。病毒病首先要看住蚜虫粉虱等等害虫,它们是传播源,用啶虫脒或者吡虫啉或者烯啶虫胺或者噻虫嗪或者氟啶虫酰胺等等防治。 提前打病毒病农药预防如香菇多糖,氨基寡糖素等等,最好混合锌肥和调节剂喷雾。 病毒病最好提前预防,得病后没有治疗产品,只能钝化(就是暂时控制住了,不发作的意思)。防治可以使用病毒病农药如丙硫唑吗啉胍或者氨基寡糖素或者香菇多糖或者毒氟磷或者几丁聚糖等等+芸苔素内酯或者细胞分裂素+叶面肥。 严重的病毒病建议早早拔除吧!
8,有机蔬菜基地允许使用的农药种类有哪些
一、什么是有机蔬菜?指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平衡,使农业生态系统维持稳定,且经过有机认证机构鉴定认可,并颁发有机证书。在此基础上生产的蔬菜为有机蔬菜。二、有机蔬菜生产操作技术规程(一)、生产基地。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应边界清晰并与常规生产地块之间设置缓冲带或物理障碍物。由常规生产向有机生产转换要有转换期,转换期过后田块生产的蔬菜才可作为有机蔬菜。(二)、产地环境。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基地的环境质量应符合有机蔬菜生产的要求。(三)、品种选择。应选择有机蔬菜种子或种苗,可以选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过的常规种子或种苗。选择常规种子或种苗应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特点、对病虫害具有抗性的蔬菜种类及品种,要充分考虑保护蔬菜的遗传多样性,禁止使用任何转基因种子。(四)、土肥管理。有机肥应主要源于本基地或有机基地(或畜场);外购的商品有机肥,应通过有机认证或经认证机构许可。限制使用人粪尿,必须使用时,应当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充分腐熟和无害化处理,并不得与蔬菜食用部分接触;禁止在叶类及根茎类蔬菜上使用;禁止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和城市污水污泥。(五)、病虫草害防治。通过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非化学药剂种子处理等一系列措施起到防治病虫草害的作用。应尽量利用灯光、色彩诱杀害虫,机械捕捉害虫,机械和人工除草等措施,防治病虫草害。可以用石灰、硫磺、波尔多液防治蔬菜多种病害,允许有限制地使用含铜材料,如氢氧化铜、硫酸铜等杀真菌剂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可以用抑制蔬菜真菌性病害的软皂、醋、植物制剂等物质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允许使用有益微生物及其发酵产品防治蔬菜病害。允许使用软皂、植物性杀虫剂或当地生长的植物提取剂等防治虫害;可以有限制地使用鱼藤酮、植物来源的除虫菊酯、乳化植物油和硅藻土来杀虫;允许有限制地使用微生物及其制剂如杀螟杆菌、Bt制剂等防治虫害。有机蔬菜认证程序1.申请1)申请人登陆下载填写《有机食品认证申请书》和《有机食品认证调查表》,下载《有机食品认证书面资料清单》并按要求准备相关材料。2)申请人向分中心提交《有机食品认证申请书》、《有机食品认证调查表》以及《有机食品认证书面资料清单》要求的文件。3)申请人按《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第4部分的要求,建立本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的技术措施和质量信息追踪及处理体系。2.文件审核1)分中心将企业申报材料提交给认证中心。2)认证中心对申报材料进行文件审核。3)审核合格,认证中心向企业寄发《受理通知书》、《有机食品认证检查合同》(简称《检查合同》)并同时通知分中心。4)认证中心根据检查时间和认证收费管理细则,制定初步检查计划和估算认证费用。5)当审核不合格,认证中心通知申请人且当年不再受理其申请。6)申请人确认《受理通知书》后,与认证中心签订《检查合同》。7)根据《检查合同》的要求,申请人交纳相关费用,以保证认证前期工作的正常开展。3.实地检查1)企业寄回《检查合同》及缴纳相关费用后,认证中心派出有资质的检查员。2)检查员应从认证中心或分中心处取得申请人相关资料,依据本准则的要求,对申请人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过程控制体系、追踪体系以及产地、生产、加工、仓储、运输、贸易等进行实地检查评估。3)必要时,检查员需对土壤、产品抽样,由申请人将样品送指定的质检机构检测。4.编写检查报告1)检查员完成检查后,按认证中心要求编写检查报告。2)检查员在检查完成后两周内将检查报告送达认证中心。5.综合审查评估意见1)认证中心根据申请人提供的申请表、调查表等相关材料以及检查员的检查报告和样品检验报告等进行综合审查评估,编制颁证评估表。2)提出评估意见并报技术委员会审议。6.颁证决定认证决定人员对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调查表、检查员的检查报告和认证中心的评估意见等材料进行全面审查,做出同意颁证、有条件颁证、有机转换颁证或拒绝颁证的决定。证书有效期为一年。当申请项目较为复杂(如养殖、渔业、加工等项目)时,或在一段时间内(如6个月),召开技术委员会工作会议,对相应项目作出认证决定。1)同意颁证。申请内容完全符合有机食品标准,颁发有机食品证书。2)有条件颁证。申请内容基本符合有机食品标准,但某些方面尚需改进,在申请人书面承诺按要求进行改进以后,亦可颁发有机食品证书。3)有机转换颁证。申请人的基地进入转换期一年以上,并继续实施有机转换计划,颁发有机转换基地证书。从有机转换基地收获的产品,按照有机方式加工,可作为有机转换产品,即“转换期有机食品”销售。4)拒绝颁证。申请内容达不到有机食品标准要求,技术委员会拒绝颁证,并说明理由。8.有机食品标志的使用根据证书和《有机食品标志使用管理规则》的要求,签订《有机食品标志使用许可合同》,并有机食品商标的使用手续。9.保持认证1)有机食品认证证书有效期为1年,在新的年度里,COFCC会向获证企业发出《保持认证通知》。2)获证企业在收到《保持认证通知》后,应按照要求提交认证材料、与联系人沟通确定实地检查时间并及时缴纳相关费用。3)保持认证的文件审核、实地检查、综合评审、颁证决定的程序同初次认证。根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的《肥料施用准则》规定,无公害蔬菜生产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为:(1)堆肥、厩肥、沤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泥肥、饼肥等有机肥。(2)腐殖酸类肥料。(3)根瘤菌、固氮菌、磷细菌、硅酸盐细菌、复合菌等微生物肥料。(4)半有机肥料(有机复合肥)。(5)矿物钾肥和硫酸钾、矿物磷肥(磷矿粉)、锻烧磷酸盐(钙镁磷肥、脱氟磷肥)、石灰石(酸性土壤上施用)、粉状硫肥等无机(矿质)肥料。(6)用于叶面喷施的微量元素肥料及植物生长辅助物质(不包括合成的化学物)肥料及其他有机肥料。(7)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登记认证及生产许可,质量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要求,确保不对蔬菜和生产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化学合成肥料。
9,如何防治番茄真菌
可以用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防治。多喷水!!! 这是最基本的。摘要:日光温室番茄真菌病害种类多、危害重,且发病率高,如立枯病、早疫病等。为了防止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从生产无公害产品出发,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一系列综合治理对策。
关键词:日光温室;番茄;真菌病害;防治
1 日光温室番茄病害发生新特点
土传病发生普遍而严重,温室一旦建成,重茬连作不可避免,每年换土又不现实,易造成土壤中病菌的积累并有蔓延之势。
1.1 立枯病
1.1.1 症状 苗期病害,刚出土幼苗及大苗均可发生。受害幼苗的茎基部出现长圆形或椭圆形病斑,明显凹陷。地上部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斑横向扩展绕茎1周后,病部出现缢缩。根部逐渐干枯,直至枯死,但幼苗往往不倒伏。病斑椭圆形,具同心轮纹或珠网状霉,呈淡褐色。
1.1.2 发病条件 病原菌以菌丝体、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苗床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时容易发病。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通风不良、幼苗徒长、床土忽干忽湿易诱发本病。
1.2 枯萎病 番茄枯萎病是一种维管束侵染病害,近年来在北方地区发展较快,为害比较严重。
1.2.1 症状 苗期发病,茎基部变黄褐色缢缩,子叶萎蔫而死,成株期发病,初期仅植株的下部叶片变黄,后变萎蔫枯死,不脱落。病情由下向上发展,症状常出现一侧,而另一侧表现正常。病症在晴天表现植株萎蔫,早晚能恢复。病株根部变褐,切开茎基部可见维管束呈黄褐色,潮湿时病斑表面着生粉红色霉层。病菌从根部侵入寄主,通过维管束向上部发展,逐步扩散,导致病株叶片黄枯而死亡。
1.2.2 发病条件 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土壤中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枯萎病发病温度范围为8~34 ℃。当土壤pH4~6,气温24~27 ℃,土温24~30 ℃。与茄科作物连作时病害发展迅速。土壤排水不良、通气性差、移栽或中耕伤根较多或植株生长势弱等情况下容易发病。
1.3 灰霉病 灰霉病在番茄保护地生产中发生严重,主要侵染部位是果实,特别是未成熟的青果被害严重影响产量。
1.3.1 症状 灰霉病侵染幼苗时,叶片和叶柄产生水浸状腐烂后干枯,表面生灰霉,严重时扩展到幼茎,产生耧黑病斑,引起幼茎腐烂发霉,幼苗常自病部折断而死。成株被侵害时,叶片由叶尖开始发病,病斑呈“V”字形向内发展,最初为水浸状,浅褐色,且边缘不规则,有深浅相间的轮纹,表面上着生少量灰霉,最后叶片枯死。果实被害时先侵染残留的花或花托,逐渐向果实和果柄扩展,致使果皮变为灰白色且软腐,以后在果面、花萼及果柄上出现大量的土灰色霉层,果实失水僵化。
1.3.2 发病条件 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子孢子随遗留在土壤中的病残体越冬,通过气流、雨水和农事操作传播。高湿是本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条件。发病适温20~23 ℃。花期是侵染高峰,尤其在果实膨大期浇水后,病果剧增,是烂果高峰期。春季保护地内植株密度过大,放风不及时,湿度大,再加上连续阴雨,常引起灰霉病的严重发生。
1.4 晚疫病 番茄晚疫病又称番茄疫病,对番茄保护地栽培和露地栽培为害极大。
1.4.1 症状 番茄茎、叶和果实均可受害,但以叶片和青果受害更为严重。幼苗期发病,叶片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并向叶柄和茎部扩展,叶腑处病斑黑褐色,使幼苗萎蔫倒伏。潮湿时,病部边缘着生白色霉层。成株多由下部叶片先发病,从叶尖、叶缘尖开始。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渍状,渐为暗褐色,病健交界处不明显,无轮纹。潮湿时,叶背面沿病斑外缘产生白色霉状物。茎部受害,病斑由水渍状变暗褐色,后呈黑褐色,稍凹陷,植株萎蔫或由病部折断;果实受害,多在青果时果面形成油渍状暗绿色至棕褐色病斑,病部呈不规则云纹状扩展。病果质地硬,潮湿时病斑长有少量白霉。
1.4.2 发病条件 病原菌以菌丝体在马铃薯块茎和温室番茄植株上越冬,或以厚垣孢子在落入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低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前茬是茄科作物,低洼地,排水不良,浇水过多,氮肥过多,植株徒长,保护地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发病严重。
1.5 早疫病 番茄早疫病又称轮纹病,温室大棚和露地栽培番茄全年都有发生,以春番茄发生较普遍。发病严重时减产在30%以上。
1.5.1 症状 早疫病危害叶、茎和果实,以叶和茎叶分枝处最易受伤。叶片被害,初生水渍状褐色小斑点,扩大后呈圆形,病斑边缘黑褐色,中央灰褐色,具有同心轮纹,病健交界处有黄色或黄绿色晕圈。严重时多个病斑可联合成不规则形大斑。茎叶分枝处发病,病斑为椭圆形,深褐色,稍凹陷,具同心纹或晕圈,植株易从病部折断。果实受害,多在果蒂附近开始,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病斑凹陷,有同心纹,生有黑色霉层,病果易开裂,提早变红。幼苗期茎基部得病,病斑常包围整个幼茎,幼苗枯倒。
1.5.2 发病条件 病原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田间或在种子上越冬,本病通过气流、雨水传播。高温高湿有利发病,气温15 ℃、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开始发病,气温在20~25 ℃、连续阴雨时病势加重。
2 无公害防治措施
2.1 农业防治
2.1.1 选用抗病品种。这是防治病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尤其对于一些难于防治的病害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选用毛粉802、隹粉15等抗病新品种。
2.1.2 合理施肥。科学施肥,推行配方施肥、测土施肥,依据番茄生理需求施肥,要施足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适时叶面追肥,防止植株早衰、增强抗病能力。
2.1.3 改善栽培设施。日光温室应尽可能提高标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张挂反光膜;采用无滴膜,减少结露现象;全膜覆盖,膜下灌水,最好在棚内建蓄水池并实行滴灌,以有效降低空气湿度,避免地温过度降低,减少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可能性。
2.1.4 合理间套作与轮作倒茬。连作重茬会造成养分失衡与匮乏,造成菌源积累,加重许多病害发生。可通过科学栽培加以调节,减轻病害发生,如番茄地混种韭菜,可防治番茄根腐病;番茄与茼蒿同穴栽可抑制番茄枯萎病;与葱蒜类和“十”字花科类轮作,可有效控制枯萎病和早疫病等。
2.1.5 清洁田园。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彻底清除病株残体和杂草,深翻土壤,减少室内初浸染源:发病后及时摘除病花、病果、病叶或拔除病株,带到室外销毁,可有效控制病害蔓延。
2.1.6 换土改造。连作几年后,土壤盐化及土传病害加重,可采取老土换新土的方法来解决。方法是铲除耕层表土,换上无毒肥沃土的大田土。
2.2 生物防治
2.2.1 应用生物技术。可采用转基因等生物技术培育抗病品种。2.2.2 使用生物农药。如立枯病可用木霉菌0.50kg掺细土50kg混匀,然后撒在病株茎基部,每亩用药1.50kg,能有效控制病情;青枯病可用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2 500~3 000倍液喷雾或灌根。
2.3 生态防治
不同病害适宜的温湿度不同,应依据不同温室内的具体情况,科学管理,控制温湿度。尽量保持较低的空气湿度,避免出现高温高湿及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温度一般白天控制在20~25 ℃,夜间13~15 ℃,适温范围内采取偏低温管理;合理通风,适时浇水,改善光照条件等。
2.4 物理防治
2.4.1 温汤浸种。用50~55 ℃温水浸种10~15min,可有效防治多种种传病害。
2.4.2 土壤消毒。抓住春秋茬之间的夏闲高温期翻地晒棚,进行土壤消毒,方法为每平方米铺4~6cm麦草1kg,加石灰氮0.10kg,深翻20cm,然后田埂间灌满水,用旧塑料薄膜盖上,密闭10~15d后,地表温度可升到50~60 ℃灭菌及杀线虫效果显著。
2.5 化学防治
在熟悉病害种类,了解农药性质的前提下,对症下药,合理施用化学农药;适期用药,讲究施药方法,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把化学防治的缺点降到最低限度,生产无公害蔬菜。
春植番茄容易受到真菌病害的侵染,最常见的有早疫病、晚疫病、绵疫病和灰霉病。当气
温在15℃以上、相对湿度80%以上时,番茄容易感染这些真菌性病害,其叶、茎和果实都
会受到危害。
一、病害症状
1、早疫病:发病时,从叶片上可看到1—2厘米的大病斑,病斑边缘深褐色,周围有黄
色晕圈,形成同心轮纹。茎部的分枝处,细看有褐色的病斑,并因果实发育膨大后不能支持而
折断。
2、晚疫病:叶片发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严重时叶背病斑边
缘有白色霉层。果实受到危害时,病斑多发生在青果的近果柄处,暗绿色,长出少量白霉。
3、绵疫病:主要引起幼苗猝倒,果实腐烂。当果实受害时,侵染从下层果往上蔓延,产
生暗绿色水渍状小斑块,有同心环纹,最中心处灰白,还可见白色棉絮状菌丝。
4、灰霉病:主要危害果实,受害果实病部果皮灰白色水渍状,变软腐烂。严重时侵染部
分出现大量灰色霉层,果实失水僵化。
二、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不宜与马铃薯、茄子等茄科作物连作或邻作。
2、种植抗病或耐病品种,如粤星和新星101等。
3、对种子进行消毒。用52℃的热水浸种30分钟,播种前用多菌灵粉剂与播种地畦面
土拌匀,再用薄膜覆盖好熏蒸3—5天。
4、加强肥水管理。采用高畦深沟种植,排灌沟要挖好,以便及时排除积水。增施腐熟有
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5、及时绑蔓,及时摘除老叶和摘芽整枝,保持良好的通风透气环境。
6、在未发病时要预防,初发病时要防治。常用的药剂有: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500
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70%甲基托布津500倍,75%百菌清500倍,
64%杀毒矾500倍。几种农药轮换作用,一般隔5—7天喷1次。特别是我省3、4月份雨
水较多的情况下,要在雨后抓紧喷药,才可获得较好的防效。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