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各种中药的功能及用途2,各种常用中药的药性3,十大常见的草药以及建议用途是什么4,这些中药有什么功效5,常用的中草药名称和用途1520种左右6,常见中药功效有哪些7,常见中草药的作用8,几种常见食用药材的功效各种中药的功……
本文目录一览
1,各种中药的功能及用途
去买本中药大辞典吧.里面介绍的比较详细.大概有5千多种中药. PS:新华书店有卖~
2,各种常用中药的药性
四性 即是寒、凉、温、热四种药性,寒热偏性不明显的即为平性。 寒凉药材多具有清热泻火作用,适用于热性病症;温热药材多具有温里散寒的特性,适用于寒性病症。 五味 即是通称的辛、酸、甘、苦、咸五种药材滋味,另还有淡味。 五味作用特点在于“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3,十大常见的草药以及建议用途是什么
石菖蒲:蒲,覆之意,可盖房。蒲草,水草。《诗经》:“彼泽之坡,有蒲与荷”。菖蒲,“冬至后,菖始生。菖百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此物生于山间,故有“石菖蒲”之称。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本科植物尚有“水菖蒲”根大而臭, 另有香蒲科水烛称“香蒲”,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称“节蒲”或“九节菖蒲”功用不同,以资区别。
4,这些中药有什么功效
能健脾开胃,消积化痰,行气化瘀,厚朴砂仁姜半夏甘草大枣生姜能健脾开胃,山楂鸡内金紫苏梗陈皮焦山楂能消积化痰,、山楂、、姜半夏、鸡内金焦山楂,能行气化瘀健胃消食化痰。不想吃饭 吃了就涨 还恶心。舌有厚苔,这药方非常好,用来治疗不想吃饭,胃胀,有时想吐。
主要是理气,止疼,健胃。你还有点虚寒吧?这方子还有点温补的作用。陈皮,山楂,砂仁,内金,厚朴,这些药理气和胃,消食。
姜半夏,厚朴,生姜,紫苏根,大枣,甘草,莱菔子,这些药降气化痰。
观全方可治肝气郁结,胃气上逆,情志不畅的呃逆,梅核气。
化痰的功效。
1姜半夏偏重于止呕的作用,解毒。多用于化脾胃之痰,而法半夏偏于燥湿化痰,偏于化肺上的痰。2厚朴为燥湿化痰、下气除满紫苏梗主要功效为理气解郁,止痛安胎。3焦山楂为主治疗秋季腹泻生山楂:有消积开胃,活血散瘀,防暑、降压药用价值。4莱菔子:理气的作用就是降气以化痰5厚朴为燥湿化痰、下气除满的常用中药材。6陈皮挥发油具有祛痰、平喘、促进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肠内积气等作用。
5,常用的中草药名称和用途1520种左右
1.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咳生津,调容养卫。
2. 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 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 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 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6. 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7. 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8. 赤芍酸寒,能泻能补,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9. 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
10.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添精,乌须黑发。
11.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12.天门甘寒,能治肺痈,消痰止嗽,喘气有功。
13.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泻。
14.黄苓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15.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16.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17.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甚逐。
18.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痛,解肌立妥。
19.滑石沉寒,滑能沉寒,解渴除烦,湿热皆可。
20.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21.大黄苦寒,实热积聚,蠲痰润燥,疏通便闭。
22.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23.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24.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25.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26.紫苏叶苦,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27.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痛头疼,舒筋活血。
28.葛根味甘,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洒。
29.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化痰,骨蒸宜服。
30.羌活微温,祛风除湿,身痛头疼,舒筋活血。
31.独活辛苦,颈项难舒,两足湿痹,诸风能除。
6,常见中药功效有哪些
每个中国家庭必备的十味中药
灵芝:固本祛邪,神仙上药;
人参:每天吃一点,健康延年好福;
山楂:消食化瘀的好手;
黄芪:首屈一指的补气要药;
生姜:御百邪,助阳气,散一身寒湿;
白茅根:凉血止血的草根太医;
菊花:现代人最佳保肝茶饮;
薏苡仁:不是珍珠胜似珍珠;
甘草:养人又养颜,平民百姓的补益药;
花椒:麻辣医生.中药驱寒很有性格;
好草药让女人美丽一生
当归:养血圣物,保女人一生平安;
红花:活血养颜的女人花;
益母草:女皇武则天的驻颜美容师;
雪莲花:冰山来客养出花样年华;
艾草:天然养生“舒肤佳”;
芦荟:埃及艳后靠它征服世界;
白芨:草药里的美白仙子;
葛根:解热生津的“女人参”;
白芍:养阴补血的女性知音
杏仁:润养肌肤,容颜不老白嫩嫩;
玉簪花:养血祛斑,像花一样美丽无瑕;
保佑我们的先天之本
何首乌:温补肾阳,再活500年还是黑发飘飘;
枸杞子:古人的四季养生不老丹;
冬虫夏草:世间有、天上无的阴阳双补药;
三七:起死回生“金不换”;
芡实:对脾肾忠心耿耿的水中仙子;
女贞子:补肝益肾,完美的天人合一;
杜仲:双向调节血压第一药;
菟丝子:温和补养,在妈妈的肚子里就可以开始;
后天之本的健康源泉
白茯苓:健脾补中,连慈禧都能“返老还童”;
山药:神仙药食,养足我们的后天之本;
番木瓜:“万寿果”保你肠胃平安;
陈皮:身边最常见的健脾良药;
藿香:助脾胃正气,让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丁香花:香喷喷的暖胃好手;
常见病不求人
板蓝根:治感冒的经典药方;
桔梗:让大长今微笑的止咳药膳;
罗汉果:可以降血糖的甜果子;
桃仁:最擅长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紫苏:散寒暖胃,吃海鲜绝对少不了它;
南瓜子:每天吃一把,不用担心前列腺;
槟榔:消食化积,南药第一名;
茱萸:外用降血压的最佳选择;
冬桑叶:止盗汗、自汗之妙品;
款冬:久咳不愈肺寒患者的首选良药;
落地生根:傣家跌打损伤圣药;
石菖蒲:善入心经,冠心病患者的福音;
大蓟:无论外用还是内服,都是止血良药;
卷柏:消炎止血的还魂草;
仙鹤草:让人迅速恢复体力;
蒲黄:可以降血脂的花粉;
现代白领的健脑安神大法
天麻:聪明人一辈子不糊涂的保护神;
酸枣仁:失眠去无踪,美梦伴一生;
红枣:补血安神,每天都可以当零食吃;
黄花菜:健脑清心,乐而忘忧;
桂圆:养血安神、益智强身,说不完的好处;
莲花:清心养神,固精气、强筋骨的宝贝;
远志:治疗惊悸健忘、失眠多梦的特效药;
轻轻松松草本排毒
金银花:有了它,炎炎夏日也清凉;
蒲公英:身上长了无名肿毒就用它;
鱼腥草:消炎解毒,小草药有大作用;
决明子:历史上使用最早的眼科药;
枇杷叶:清肺热的常用药;
栀子:擅长解全身热毒;
夏枯草:清热泻火,治淋巴结核第一药;
紫花地丁:解毒消痈要药;
牡丹:凉血妙品,花中神药;
凤仙花:外用可以清热解毒的“女儿花”;
黄连:清五脏湿热,世间第一苦;
麻黄:发汗?止汗?看明白再用;
餐桌上的素淡美味
银耳:润肺滋阴的最佳食物;
百合:补益五脏,怎么做都好吃;
荠菜:“三高”患者的极品蔬菜;
薄荷:清咽利喉的芳香疗法;
茴香:慢性胃炎的缓解药;
白果:治疗咳喘,当仁不让;
车前草:前列腺炎患者的最佳食疗。
7,常见中草药的作用
是药三分毒,所以中草药还是有毒性的。每种中草药的不同部位都有不同的性质,有的部位可能毒性较弱,有的部位可能毒性较强,所以中草药的不同部位的功能可能不相同。并且中草药讲究的是怎样搭配,怎样使用,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不同的搭配,药效和主治功能不同;不同的使用方法,药效也不尽相同。不同的情况下使用,药效也不同。可能在没吃其他重要的情况下,单吃某种中草药会立即死亡,但在吃了某种毒性较强的重要的情况下再吃这种草药,反而解毒。这就是所谓的相生相克。再者,中草药的毒性还和服用量有关,可能少量服用可以治病,而多服反而有毒甘草(药材名称:Radix Glycyrrhiza),是一种补益中草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lOO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阳光充沛,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
姜,姜科姜属植物,开有黄绿色花并有刺激性香味的根茎。根茎鲜品或干品可以作为调味品。姜经过泡制作为中药的药材之一。姜姓,中文姓氏之一。
淮山又名淮山药,是山药(学名:Dioscorea opposita)的成品名。为薯蓣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薯蓣的块根,冬季采挖。生长于海拔350米至1,1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坡、山谷林下、路旁的灌丛中、溪边及杂草中。山药易栽培,最适宜在黄沙土生长,中国已有几百年的栽培山药历史。它的分布很广,著名的有河南、福建、山东、河北等地。营养丰富,药用价值极高。功能主治: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常见中草药太多,这里单列举3中最常见的,你要的话可以把名字列出来后跟你讲解,中草药也有地区药等,地区不同草药也有区别,我列举的南方常见三种中草药。甘草(药材名称:Radix Glycyrrhiza),是一种补益中草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lOO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阳光充沛,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
姜,姜科姜属植物,开有黄绿色花并有刺激性香味的根茎。根茎鲜品或干品可以作为调味品。姜经过泡制作为中药的药材之一。姜姓,中文姓氏之一。
淮山又名淮山药,是山药(学名:Dioscorea opposita)的成品名。为薯蓣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薯蓣的块根,冬季采挖。生长于海拔350米至1,1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坡、山谷林下、路旁的灌丛中、溪边及杂草中。山药易栽培,最适宜在黄沙土生长,中国已有几百年的栽培山药历史。它的分布很广,著名的有河南、福建、山东、河北等地。营养丰富,药用价值极高。功能主治: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常见中草药太多,这里单列举3中最常见的,你要的话可以把名字列出来后跟你讲解,中草药也有地区药等,地区不同草药也有区别,我列举的南方常见三种中草药。甘草(药材名称:Radix Glycyrrhiza),是一种补益中草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lOO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阳光充沛,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
姜,姜科姜属植物,开有黄绿色花并有刺激性香味的根茎。根茎鲜品或干品可以作为调味品。姜经过泡制作为中药的药材之一。姜姓,中文姓氏之一。
淮山又名淮山药,是山药(学名:Dioscorea opposita)的成品名。为薯蓣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薯蓣的块根,冬季采挖。生长于海拔350米至1,1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坡、山谷林下、路旁的灌丛中、溪边及杂草中。山药易栽培,最适宜在黄沙土生长,中国已有几百年的栽培山药历史。它的分布很广,著名的有河南、福建、山东、河北等地。营养丰富,药用价值极高。功能主治: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常见中草药太多,这里单列举3中最常见的,你要的话可以把名字列出来后跟你讲解,中草药也有地区药等,地区不同草药也有区别,我列举的南方常见三种中草药。
8,几种常见食用药材的功效
薄荷是世界三大香料之一, 号称“亚洲之香” , 广泛应用于医药、 化工、 食品等领域, 世界年消费量在万吨以上, 且以每年5%~1 0%的速度增长。 我国主要产地有江苏、 江西、 河北、 四川等 省。 药用价值 薄荷以全草入药, 亦可食用, 主要用来提炼薄荷油和薄荷脑, 二者是薄荷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也是区分不同薄荷品种的依据。 薄荷可用于牙膏与口腔卫生用品、 食品、 卷烟、 酒、 清凉饮料、 化妆品与香皂的加香。 在医药上, 它广泛应用于祛风、 防腐、 消炎、 镇痛止痒等药品中,如清凉油、风湿油等。 《本草纲目》 认为: 薄荷味辛、 性凉, 无毒。 长期做菜生吃或熟食, 能祛邪毒, 除劳气,解困乏, 使人口气香洁。 还可治痰多及各种伤风。 此外, 煎汤洗可治膝疮, 榨汁服可去风热及口 齿诸病, 捣成汁含服去舌苔苦涩; 用 叶塞鼻, 止出 血; 还可治蜂蛰蛇伤。 薄荷茎叶有特殊香味, 具有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利咽、 透疹、 疏肝解郁之功效。 现代医学常将其用于治疗风热感冒、 头痛、 咽喉痛、 口舌生疮、 风疹、 麻疹、 胸腹胀闷和抗早孕等。 另外,薄荷还具有消炎止痛作用。 从 2003 年医学界提出采用“饥饿疗法” 医治癌症以来, 科学家对大量药物进行了研究, 发现薄荷叶能够阻止癌症病变处的血管生长, 使癌肿得不到血液供 应,最终“饥饿”而死。 食疗方法 薄荷具有医用和食用双重功能, 主要食用部位为茎和叶, 也可榨汁服。 在食用上, 薄荷既 可作为调味剂,又可作香料,还可配酒、冲茶等。 薄荷粥 鲜薄荷30 克或干品 1 5 克, 清水1 升, 用中火煎成约 0. 5 升, 冷却后捞出薄荷留汁。 用 1 50 克梗米煮粥, 待粥 将成时, 加 入薄荷汤及少 许冰糖, 煮沸即 可。 功效:清新怡神,疏风散热,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薄荷豆腐 豆腐 2 块, 鲜薄荷50 克, 鲜葱 3 条, 加 2 碗水煎, 煎至水减半, 即趁热食用。 功效:可治疗伤风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症。 薄荷鸡丝 鸡胸脯肉 1 50 克, 切成细丝, 加蛋清、 淀粉、 精盐拌匀待用。 薄荷梗1 50 克洗净,切成同样的段。 锅中油烧至5 成热, 将拌好的鸡丝倒入过一下油。 另起锅, 加底油, 下葱姜末 ,加料酒、薄荷梗、鸡丝、盐、味精略炒,淋上花椒油即可。 功效:消火解暑。 薄荷糕 取糯米、 绿豆各500 克, 薄荷1 5 克, 白糖25 克, 桂花少许。 先将绿豆煮至烂熟,再加入白糖、 桂花和切碎的薄荷叶做成馅备用。 把糯米焖熟, 放入盒内晾凉, 然后用糯米饭包 豆沙馅,用木槌压扁即成。 功效:清凉,疏风散热,清咽利喉。 鲜薄荷鲫鱼汤 活鲫鱼1 条, 剖洗干净, 用水煮熟, 加葱白 1 根, 生姜1 片, 鲜薄荷20 克, 水沸 即 可放调 味品 和油盐, 汤肉 一起吃 。 每天吃 1 次, 连吃 3 ~ 5 日。 功效:可治小儿久咳。 薄荷 汤 将薄荷 叶清洗干净, 切碎, 用 开水烫一下 , 放少 许盐, 香油 。 功效:解毒败火。 其他食用方法 薄荷凉茶 新鲜薄荷叶少许, 清洗干净, 沸水冲泡, 放入适量白砂糖, 自然冷却。 日饮3 ~ 5 杯,饮用后通体舒坦,精力倍增。 薄荷冰 用锅将4 碗清水煮开, 加入薄荷煮5 分钟, 放凉。 将薄荷水放入冰箱冻成冰粒,咽喉痛或口干时取冰粒放于口中咀嚼, 可收清凉利咽之效。 薄荷酒 取薄荷油 1 0 克, 米酒、黄酒各 50 毫升,将薄荷油与米酒、黄酒兑在一起,早晚空腹饮用。 薄荷茶 用薄荷叶泡茶喝, 泡法同普通茶叶一样, 饮用有清凉感, 是清热利尿的良药。 此外, 薄荷茎叶有特殊香味, 可用于制作口香糖、 牙膏等, 起到清凉提神、 泻火的功效。一、玉竹: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根茎。 1、作用:味甘,性平。归肺;胃经。功效: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燥咳;劳嗽;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感;头昏眩晕;筋脉挛痛。 2、药材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段,干燥。 3、辨认:玉竹商品以条粗长、淡黄色饱满质结,半透明状,体重,糖分足者为佳。条细瘪瘦、色探体松或发硬,糖分不足者为次。以栽培品之湘玉竹及海门玉竹为佳,其他地区栽培品亦优,野生品则较次。 4、适用人群:适宜体质虚弱、免疫力降低的人、阴虚燥热、食欲不振、肥胖的人, 脾虚便溏者慎服,痰湿内蕴者禁服。 二、黄芪 1、作用:性味:甘,微温。归经:归肺、脾、肝、肾经。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2、注意: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须服用黄芪,一定要配伍运用。 阴虚患者使用黄芪,必须配伍养阴药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天冬、玉竹等。湿热患者必须配伍清利湿热药,如黄连、茵陈、黄芩等。热毒炽盛的患者必须配伍清热解毒药,如黄连、栀子、大黄、败酱草等。 感冒、月经不要吃。(10-30克) 3、保存: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三、当归 1、作用:味甘、辛,性温。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 用于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或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痛证;肠燥便秘;久咳气喘。 (5-15克) 2、 适宜月经不调者、闭经痛经者、气血不足者、头痛头晕者、便秘者、热盛出血者禁服,湿盛中满及大便溏泄者、孕妇慎服。 3、当归土鸡汤:土鸡、当归、花生仁、红枣、黑木耳、姜片。四、生地 1、性味:鲜地黄 甘、苦,寒。归心、肝、肾经。生地黄 甘,寒。归心、肝、肾经。 2、作用: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生地黄:清热、生津、润燥、滑肠、破瘀、生新、止痛、调经、金疮瘀、凉血、止血; 熟地黄:滋阴补肾、调经补血、血虚头痛、肝痛。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 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如青蒿鳖甲汤。 可用于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如四生丸; 养阴生津功效 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治温病伤阴,肠燥便秘,如增液汤。 3、炮制:除去杂质,洗净,闷润,切厚片,干燥。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