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中药赤芍对人体有什么做用2,中草药赤芍的功效与配伍3,口服中药赤芍过量怎么办4,白芍和赤芍在性状上有何不同点5,赤芍的功效作用及药方是什么6,中药的丹皮与赤芍各有什么作用7,芍药白芍赤芍都是什么8,红芍与赤芍是同一种中药材吗……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药赤芍 对人体有什么做用
赤芍能清血分实热,散瘀血留滞。本品功能与丹皮相近,故常与丹皮相须为用。但丹皮清热凉血的作用较佳,既能清血分实热,又能治阴虚发热;而赤芍只能用于血分实热,以活血散瘀见长。

2,中草药赤芍的功效与配伍
赤芍,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赤芍或川赤芍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苦,微寒。归肝经。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赤芍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赤芍的功效和作用 1、解热镇痛:芍药苷,有镇痛作用。芍药苷对正常体温有降温作用,对人工发热之小鼠有解热作用。 2、抑制血栓形成作用:d-儿茶精与没食子酸乙酯均有抑制大鼠体外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赤芍可显着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及有抗粥状动脉硬化作用。 3、保肝作用:赤芍注射液静注,对动物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使存活率增加,且可降低谷丙转氨酶。 4、抗菌作用:赤芍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及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芍药苷有较弱的抗炎作用。 5、镇静抗惊厥:芍药苷有镇静作用,可延长环已巴比妥纳的睡眠时间。对士的宁诱发的惊厥有对抗作用。 6、增加冠脉血流:芍药苷及d-儿茶精能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升高血小板的cAMP,抑制血小板聚集。 7、平滑肌解痉作用:芍药苷有作用,对肠,胃,及子宫等平滑肌均有抑制作用。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有预防作用。但芍药根的提取液则能使胃液酸度分泌轻度上升,改善食欲。。 8、降血糖作用:家兔口服草芍药煎剂,血糖可暂时升高,旋即下降,至5-6小时后恢复正常。 赤芍的配伍 1、治痘疹不能发出,则用紫草3克,芍药3克,甘草1.5克,木通2克,蝉蜕7个,用水煎服。 2、用于妇人血瘀经脉不通,则用马鞭草120克,荆芥120克,桂心60克,当归60克,枳壳60克,赤芍60克,川芎60克,牡丹皮30克,为末,每次服12克。治痛经可和当归,香附,乌药,延胡索配伍。治产后瘀血腹疼,则用当归,川芎,赤芍,炮姜各等分,为散。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可配桃仁,红花,乳香,没药。 3、用于痈肿疮毒,经常和银花,连翘,天花粉,当归等同用。如果治肝火上攻之目赤肿疼,经常和菊花,夏枯草,决明子等同用。 4、用于慢性前列腺炎,则用赤芍9克,蒲公英9克,黄花龙牙9克,桃仁6克,丹参6克,泽兰6克,川楝子6克,王不留行6克,白蔹6克,菊花18克,穿山甲2克,皂角刺6克,制成栓剂。 赤芍的炮制 方法 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1、炒赤芍:取赤芍片,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2、酒赤芍:取赤芍片,加黄酒拌匀,稍闷,待酒被吸尽后,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每100Kg赤芍片,用黄酒12kg。) 赤芍的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生川谷。” 2、《名医别录》:“芍药生中岳川谷及丘陵,二月、八月采根暴干。” 3、《本草从新》:“白芍药……白益脾,能于土中泻木,赤散邪,能血中之滞。赤白各随花色,单瓣者入药。”

3,口服中药赤芍过量怎么办
功效: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临床应用: 1. 用於热入营血、斑疹吐衄。 赤芍微寒,主入肝经,善走血份,能清肝火,除血分郁热而有凉血、止血、散瘀消斑之功。用治温病热入营血,斑疹紫暗,以及血热吐衄,常配生地、丹皮同用。 2. 用於经闭症瘕、跌打损伤、痈肿疮毒。 赤芍苦降,有活血通经,散瘀消症,行滞止痛的功效。 治血热瘀滞,闭经痛经,常与益母草、丹参、泽兰同用; 治血瘀症瘕,可与丹皮、桃仁、桂枝等同用,如桂枝茯苓丸; 用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多与乳香、没药、血竭同用,以疗伤止痛; 治热毒壅盛,痈肿疮毒,常与银花、连翘、枝子等同用。 3. 用於目赤翳障。 赤芍能清泻肝火,散瘀止痛,常配菊花、木贼、夏枯草等同用。 用量、用法: 1-15 克。 煎服。 使用注意: 血寒经闭不宜用。 如果单服的话应该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不过和甘草一起服用的话......如果你是男性的话没事,哺乳期女性会导致乳汁全无!
4,白芍和赤芍在性状上有何不同点
回答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常见的为人工栽培种,野生品种较少,主要产于南方,味道苦、酸,表面呈偏白色或淡棕红色。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赤芍或川赤芍的干燥根,是著名的野生中药材,主要产于北方,味道苦,表面呈粉白色或粉红色。
5,赤芍的功效作用及药方是什么
赤芍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中草药,经常用到的地方就是用于止痛、凉血。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赤芍的功效作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赤芍的功效 抗血栓形成作用。 赤芍煎剂15-20g(生药)/kg给大鼠灌胃,使血栓形成时间明显延长,长度缩短,重量减轻;凝血酶原时间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表明对血凝有显著抑制作用。 降血脂作用。 赤芍浸膏片5g(生药)/kg,每日服1次,连用10-15星期,使高脂血兔的血浆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h)、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h)显著降低。 抗动脉硬化。 赤芍抗动脉硬化的机制可能与改善脂蛋白组分比值、降低血浆过氧化脂质、减少钙沉积于动脉壁,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TXA2/PGI2平衡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而增加动脉壁内cAMP浓度等有关。 保肝作用。 赤芍注射液3.3mg/ml,1.67mg/ml和0.7mg/ml,对体外培养肝细胞的DNA合成有明显促进作用,对肝细胞再生和肝功能恢复有良好影响。 抑制体液免疫。 可显著抑制溶血素生成,其醇提物对小鼠脾脏玫瑰花结形成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解痉和抗胃溃疡。 芍药苷具有明显的解痉作用,能抑制胃、肠、子宫等平滑肌痉挛。芍药苷和丹皮酚能显著抑制大鼠应激性溃疡和胃酸分泌。 调节T淋巴细胞。 可明显提高正常小鼠的T淋巴细胞转化,对T淋巴细胞功能低下的小鼠,赤芍对淋转无影响,但可使抑制性T细胞(TS)的异常增高平抑至正常水平,表明能抑制Ts功能。 抗变态反应。 水提物和醇提物对迟发型超敏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赤芍的作用 1、清肝明目 赤芍苦寒入肝经而清肝火,可用于治疗目赤肿痛,痈肿疮疡等病症。 2、清热凉血 赤芍苦寒入肝经血分,善清泻肝火,泄血分郁热而奏凉血、止血之功。因此赤芍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 3、抑菌 赤芍可以抑制多种球菌、杆菌以及某些致病性真菌的作用。 4、散瘀止痛 赤芍苦寒入肝经血分,有活血散瘀止痛之功,可用于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打损伤。 5、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赤芍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的流量,改善神经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心肌缺血及电刺引起的心脏纤颤,降低肺动脉压门脉高压,改善血运功能。所以,赤芍还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6、抗血凝作用 赤芍药煎液与没食子酸乙酯,能明显抑制体外血栓形成的血小板聚集,可以有效的抗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形成,因此对于改善微循环及降低门脉高压有重要作用。 赤芍的药方选录 治疗赤痢多腹痛不可忍: 赤芍药100克黄柏100克(以蜜拌合涂炙令尽 锉)。上药 捣筛为散 每服15克 以淡浆水一中盏 煎至五分 去滓 不计时候稍热服。(《太平圣惠方》赤芍药散) 治疗血痢腹痛: 赤芍药、黄柏(去粗皮 炙)、地榆各50克。上三味捣筛 每服15克 以浆水一盏 煎至七分 去滓 不拘时温服。(《圣济总录》芍药汤) 治疗五淋: 赤芍药50克槟榔一个(面裹煨)。上为末 每服5克 水煎 空心服。(《博济方》) 治疗急性乳腺炎: 赤芍50——100克 生甘草10克。水煎服。如发热加黄芩 另用白蔹根、食盐少许捣敷患处。(《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治疗妇人血崩不止、赤白带下: 香附子、赤芍药。上等份 为末 盐一捻 水二盏 煎至一盏 去渣服 食前。(《太平圣惠方》如神散) 治衄血不止: 赤芍药为末,水服二钱匕。(《事林广记》) 治妇人气血不和,心胸烦闷,不思饮食,四肢少力,头目昏眩,身体疼痛: 牡丹皮、白茯苓、赤芍药、吴白芷、甘草各一两,柴胡三两(去芦)。上六味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姜、枣,煎至七分,温服,食后临卧各-服。(《博济方》赤芍药散) 胫腓神经炎: 桑枝50g 酒赤芍30g 薏苡仁15g水煎服,有良效。 猜你喜欢: 1. 犀角地黄汤药方的介绍 2. 中药养生泡脚配方大全 3. 不育的中药方 4. 藏红花药方选录 5. 川赤芍的药方选录 6. 中药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6,中药的丹皮与赤芍各有什么作用
相同点: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病热入营血之吐血衄血、发斑发疹,血行瘀阻之痛经、闭经、胸痹绞痛、肢体麻木、关节痹痛、跌打损伤以及肝火亢盛证等。
同中之异:
清热凉血,牡丹皮优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于赤芍;活血化瘀,赤芍优于牡丹皮。
不同点:牡丹皮清热凉血而不留瘀,且能透发阴分伏热,治疗阴虚无汗之骨蒸发热;赤芍又能清泄肝火,利尿通淋,治疗热淋尿痛等。
7,芍药白芍赤芍都是什么
芍药自古就是中国的爱情之花,现在也被誉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与西方情人节的玫瑰地位平等。 药用价值 芍药不仅是名花,而且根可供药用。根鲜脆多汁,入药,赤芍、白芍是加工方法不同。根据分析,芍药根含有芍药甙和安息香酸,用途因种而异。中药里的白芍主要是指芍药的根,它是镇痉、镇痛、通经药。对妇女的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利尿等病症有效。一般都用芍药栽培种的根作白芍,因其根肥大而平直,加工后的成品质量好。野生的芍药因其根瘦小,仅作赤芍出售。中药的赤芍为草芍药的根,有散淤、活血、止痛、泻肝火之效,主治月经不调、痰滞腹痛、关节肿痛、胸痛、肋痛等症。
8,红芍与赤芍是同一种中药材吗
来源不太一样赤芍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 或川赤芍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稍弯曲,长5~40cm,直径0.5~3cm。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纵沟和皱纹,并有须根痕和横长的皮孔样突起,有的外皮易脱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气微香,味微苦、酸涩。白芍本品为毛莨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两端平截,长5~18cm,直径1~2.5cm。表面类白色或淡棕红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气微,味微苦、酸。
9,中草药中的白芍与赤芍有何区别
中药芍药以其根入药,有赤芍和白芍之分。赤芍味苦,性凉,具有化瘀、止痛、凉血、消肿的功效,对肠风下血、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目赤肿痛、腹痛、胁痛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药理分析,芍药含有芍药甙、安息香酸、挥发油、树脂、糖类、淀粉等,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并有镇痛、镇静和抗惊厥的作用。白芍为毛莨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除去外皮的根。性凉,功效与赤芍基本相同,传统上多用于阴虚发热、自汗盗汗,主治头晕、头痛、胸胁疼痛、痢疾腹痛、阑尾炎腹痛、腓肠肌痉挛、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芍药甙。该成分具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血注,扩张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镇静、镇痛、解痛、抗炎、抗溃疡等多种作用;特别是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白芍对肝巨噬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可使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加30%,所以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还证实炒白芍主养血,生白芍主平肝。
10,白芍和赤芍有何区别
白芍与赤芍功效主治异同
相同点:两药均为芍药之根,性寒,功能止痛,治疗疼痛,反藜芦。
同中之异:赤芍为野生芍药之根,白芍为种植芍药之根经水煮后去根皮的木质部;赤芍止痛主治淤血疼痛,白芍止痛主治肝郁胁痛、腹痛、血虚经脉、失养之挛急疼痛。
不同点:赤芍善于活血祛瘀,又能清肝泻火,利尿通淋,治疗淤血证,肝火亢盛证,血淋等。白芍长于养血、又能揉肝、敛阴止汗、治疗血虚证、肝阳上亢证,阴虚盗汗等.
赤芍与白芍的区别:
赤芍为毛莨植物芍药川芍药、草芍药等的根。具有清热凉血、散瘀的止痛的功能。本品含芍药甙、芍药新甙、氧化芍药甙等甙类部分
白芍为为毛莨植物芍药去外皮的根。具有补血调经、养阴平肝,缓急止痛,敛阴止汗。本品含芍药甙、芍药内酯甙、氧化芍药甙、芍药花甙等。还含微量元素,挥发油等
中药芍药以其根入药,有赤芍和白芍之分。白芍和赤芍,以现代中药药理认识而论,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中药材。 但植物学的角度来看,白芍与赤芍又同属一科植物即 毛茛科,且几乎是同种,可谓原系一家。今天已经将二者从药理上分得一清二楚。 赤芍功效 赤芍味苦,性凉,具有化瘀、止痛、凉血、消肿的功效,对肠风下血、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目赤肿痛、腹痛、胁痛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药理分析,芍药含有芍药甙、安息香酸、挥发油、树脂、糖类、淀粉等,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并有镇痛、镇静和抗惊厥的作用。白芍为毛莨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除去外皮的根。性凉,功效与赤芍基本相同,传统上多用于阴虚发热、自汗盗汗,主治头晕、头痛、胸胁疼痛、痢疾腹痛、阑尾炎腹痛、腓肠肌痉挛、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症。 白芍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芍药甙。该成分具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血注,扩张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镇静、镇痛、解痛、抗炎、抗溃疡等多种作用;特别是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白芍对肝巨噬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可使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加30%,所以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还证实炒白芍主养血,生白芍主平肝。 宜:血虚阴虚之人胸腹胁肋疼痛,肝区痛,胆囊炎胆结石疼痛者宜食;泻痢腹痛,妇女行经腹痛者宜食;自汗易汗盗汗者宜食;腓肠肌痉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患者宜食;同甘草配合用可以缓解各种胸腹及四肢疼痛。 忌:白芍性寒,虚寒性腹痛泄泻者忌食;小儿出麻疹期间忌食;服用中药藜芦者忌食。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