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化寒痰的中草药,有哪些中草药可以化痰

化寒痰的中草药,有哪些中草药可以化痰

本文目录一览有哪些中草药可以化痰2,想养肺先祛痰4味化痰中药中医也推荐3,祛寒痰有什么中成药比较好4,清热化痰中药5,哪些中药祛痰化痰6,有什么中草药可以治寒痰吗7,能化寒痰的中药8,化痰的中药有哪些9,寒痰阻肺症应该吃什么中药有哪……

本文目录一览

1,有哪些中草药可以化痰

罗汉果、川贝

化寒痰的中草药

2,想养肺先祛痰4味化痰中药中医也推荐

每个人都知道,如果有痰了就需要采取化痰的工作,但是却不见得所有人都知道这个“痰”到底指的是什么,更进一步的也就不知道究竟要如何化痰,事实上,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只认识到有形的痰,但是痰其实也有无形的和有形的这两种类型,而且化痰也是需要根据不同类型来进行。 要认识痰,了解如何化痰,还需要从中医的角度出发才能全面掌握,那么在中医眼中,所谓的 “痰”到底是指什么呢? 一、 痰是什么 从中医的角度出发,痰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两种,也分为寒痰和热痰两种,因此,要找到正确的化痰方法,也要区分是属于哪种类型。 首先,无形的痰是不容易被发觉出来的,是从内向外发出的,在人体的全身上下都可能会发生,有形的痰则是会通过呕恶等方式出现,而且很容易被看出来,要化痰的话也更容易。 其次, 有形的痰也分为寒痰和热痰 。寒痰是因为受到寒邪引起的痰,颜色清白而且比较稀,量很多,要化痰的话需要选取温热的中药材治疗,而热痰则是受到热邪引起的痰,颜色黄并且粘稠,很难咳出来,针对这种类型要化痰的话就需要选用清热寒凉的中药材来化痰。 最后,中医认为,痰的出现与五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脾肺部。当五脏出现异常时,气血不顺畅就会出现痰,痰一旦形成就会到处流动,会去到头部、腹部、关节等等,这些是无形的痰,而咳出来的痰则是有形的,无论是哪一种如果不化痰的话,都会带来 健康 的影响,让人出现疲倦、消化不好、头晕、肥胖等症状。 那么中医上又有哪些是化痰的中医呢? 二、 中医如何化痰 第一种化痰的中药是 川贝母 ,这是一种凉性的药材,对于热痰的化痰效果非常好,川贝母化痰的功效是由于其含有多种生物碱,这些生物碱具有镇咳化痰的作用,将其研磨成粉末,冲服饮用,化痰效果非常好,中医上也经常用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有痰的患者。 第二种化痰的中药是 半夏 。半夏中含有挥发油、生物碱和植物甾醇、多种氨基酸之类的物质,研究证明半夏这些成分的化痰效果非常好,不过由于半夏有毒,所以要经过泡制之后才能使用。 第三种化痰的中药是 百部 。中医认为,百部性平味甘,润肺化痰功效非常出色,由于百部内也含有丰富的生物碱,对于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也经常用来治疗咳嗽,而咳嗽痰多是 “难兄难弟”,因此也被用来化痰。 第四种化痰的中药是 前胡 。前胡中含有挥发油和内酯类的化合物,紫花前胡还含有味喃香豆素化合物和甘露醇,对于增加呼吸道分泌液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具有很好的化痰效果,特别是热痰患者使用之后化痰效果非常好。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化寒痰的中草药

3,祛寒痰有什么中成药比较好

可能主要是肺阳虚,您试试通宣理肺丸、参苏理肺丸、参苏丸,这些可能有作用。
你好!黄痰的话需要使用抗生素,如左氧,头孢类 或罗红霉素等 ,白色稀痰可以做抗生素雾化吸入治疗、。

化寒痰的中草药

4,清热化痰中药

   上火 有痰可以吃一些 清热 化痰食物和 中药 ,哪些中药能够清热化痰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清热化痰中药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清热化痰中药   一、橘梗   橘梗为橘梗科 植物 橘梗的根,含橘梗皂甙,菠菜甾醇及其甙、橘梗酸等;其中橘梗皂甙能刺激粘膜,引起粘膜分泌亢进,使痰液稀释,促使其排出;同时皂甙还有镇咳、镇静和解热的作用;此外,橘梗还具有抗炎作用,因而应用橘梗配伍其它药物治疗咽喉肿痛,伤风 咳嗽 ,及其它 呼吸 道炎症,如支 气管炎 、 肺炎 等均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中医 认为,其性平,味苦、辛,功能开宜肺气、祛痰、排脓,适用于外感风寒,咽喉肿痛,肺脓疡,咳吐脓血,痢痰 腹痛 等症。 用量:一般3--9克,若干咳无疾者不用。   二、川贝母   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卷叶贝母,乌花贝母和棱砂贝母的地下鳞茎;内含多种 生物 碱,其所含的总生物碱及非生物碱部分均有镇咳祛痰作用,故广泛用于治疗慢性和急性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和结核所致之咳嗽,特别是对上呼吸道感染经控制后仍咳嗽,且吐痰不利者,服用川贝母粉或川贝片疗效更佳。   中医认为,其性凉,味甘、苦,功能止咳化痰,清热散结,适用于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结,喉痹肺痿,瘰疠,乳痈等。 用量:一般3--9克,可研为细粉,随汤药冲服,每次0.5一1.5克。   三、马兜铃   马兜铃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和马兜铃的果实;内含马兜铃碱,木兰碱,马兜铃酸等;研究证实,马兜铃有抗菌作用,对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其煎剂的祛痰和舒张平滑肌的作用;所含马兜铃酸还有抗癌、抗感染及增强吞噬细胞的活性的作用;此外,马兜钤还具有温和而持久的降压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微辛,功能清肺化痰,止咳平喘,适用于肺热咳喘,痰壅气促,肺虚久咳,咯血,失音,痔漏肿痛等症。 用量:一般3---6克。   四、半夏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地下块茎,内含挥发油,生物碱以及多种氨基酸,植物甾醇和甙类等;药理研究证明:半夏有显著的镇咳作用,镇吐作用,而生半夏则有催吐作用,故一般均用制半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以及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症,此外,半夏还有显著的抗癌活性,可用于治疗子宫颈痛、 皮肤癌 。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辛,有毒,功能燥湿化淡,降逆止呕,消痞散结,适用于咳嗽气逆,痰涎壅滞,胸脘痞闷胀满作痛和瘿瘰痈疽等症。 用量:一般3---9克。切阴虚血少,津液不足,舌赤无苔及孕妇后期,均禁用,因半夏有毒,故需经炮制后使用。   五、百部   百部为百部科植物蔓生百部,对叶百部和立百部的块根;内含多种生物碱,这些生物碱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并能降低 动物 呼吸中枢 神经 的兴奋性,抑制咳嗽反射,因而具有镇咳作用;实验证明:百部煎剂对多种致病菌及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某些 流感 病毒也有抑制作用;此外,对蚊蝇幼虫,头虱、衣虱及臭虫等皆有杀灭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辛,功能润肺止咳,杀虫,适用于风寒咳嗽, 肺结核 ,百日咳、老年咳喘,蛲虫病及外用灭虱等。 用量:一般3---9克;外用适 量;但 消化 不良及大便泻泄者不宜用。   六、前胡   前胡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的根,内含挥发油及多种结构类似的内酯类化合物;紫花前胡含挥发油及味喃香豆素类化合物以及甘露醇等,药理试验证明:前胡煎剂有增加呼吸道分泌液的功能,故有祛痰作用;前胡煎剂能抑制流感病毒,其所含内酯类化合物均具有抗致病菌和抗皮肤真菌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凉,味苦、辛,功能疏风清熟,下气消痰,适用于风热头痛,痰热咳喘,呕逆,胸膈满闷等病症。 用量:一般3--9克。   七、款冬花   款冬花为菌科植物款冬的花蕾,含挥发油,款冬二醇,芳香甙及植物甾醇等;药理试验证明:款冬花煎剂有显著的镇咳,祛痰作用和一定程度的平喘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辛,功能润肺下气,止咳化痰,适用于新久咳嗽,喘息,痰中带血等。 用量:一般3--9克,但火热咳嗽忌用。   八、紫菀   紫菀为菊科植物紫菀的根及根茎,内含紫菀皂甙、紫菀酮及挥发油等;药理试验证明,紫菀煎剂有镇咳祛痰作用;紫菀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微温,味甘、苦,功能止咳化痰,定喘,解热,适用于风寒咳嗽气喘,虚劳咳吐脓血,喉痹,小便不利等。 用量:3--9克。   九、葶苈子   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北美独行菜或播娘蒿的种子;内含脂肪油、蛋白、糖、芥子甙等,此外,还有谷甾醇及强心甙成分,。可使心脏收缩加强,心率减慢,对衰竭的心脏,可增加 血液 的输出量,降低静脉压。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辛、苦,功能下气行水,适用于肺壅喘息,痰饮咳嗽,水肿胀满等症。 用量:3--9克。   中医化痰止咳的 食疗 偏方   1、玉米须橘皮治咳嗽   玉米须、橘皮各适量。共加水煎,日服2次;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痰多。   2、冰糖炖梨化痰止咳   将新鲜的梨去皮,剖开去核,加入适量冰糖,放入锅中隔水蒸软即可食用。   3、萝卜猪肺止咳汤   萝卜1个、 猪肺1个、杏仁15克。加水共煮1小时,吃肉饮汤;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治久咳不止、痰多气促。   4、花生沙参汤治咳嗽少痰   花生米、白果,百合、北沙参各25克、冰糖适量。水煎取汁,加冰糖,每日1剂;润肺化痰、治久咳痰少、气短咽干。   5、豆腐糖止咳化痰平喘   豆腐500克、红糖、白糖各100克。把豆腐当中挖一窝,纳入红,白糖,放入碗内隔水煮30分钟;一次吃完,连服4次;清热、生津、润燥、治咳嗽痰喘。   6、黄精冰糖止咳平喘   黄精(中草药)30克、冰糖50克。将黄精洗净,用冷水发泡,置砂锅内,再放入冰糖,加水适量,将锅置炉上,以武火煎煮,后用文火煨熬,直至黄精烂熟为止,每日2次。   吃黄精饮汤可清肺、理脾、益精,用治肺燥肺虚之咳嗽、干咳无痰、咯吐不利、食少口干、 肾虚 精亏等。   7、萝卜蜂蜜饮   用料:白萝卜5片、生姜3片、大枣3枚、蜂蜜30克。   制法服法:将萝卜、生姜、大枣加水适量煮沸约30分钟,去渣,加蜂蜜,再煮沸即可。   温热服下。每日1~2次。   功效主治:萝卜味辛、甘,性凉,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等作用。其醇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生姜是散风寒、止呕下气的常 用药 ,大枣多作和胃养血及调和药物使用。蜂蜜润燥止咳,本饮可起到敬寒宣肺,祛风止咳的作用。   治疗伤风咳嗽,以风寒 感冒 咳嗽为宜。    注意事项 :体弱屡易感冒咳嗽,久治不愈或反复迁延的婴儿,可试用。但风热咳嗽,见发热痰黄者,则不宜选用。   8、荸荠百合羹   用料:荸荠(马蹄)30克、百合1克、雪梨l个,冰糖适量。   制法服法:将荸荠洗净去皮捣烂,雪梨洗净连皮切碎去核,百合洗净后,三者   混合加水煎煮,后加适量冰糖煮至熟烂汤稠。   温热食用。   功效主治:荸荠味甘,性微寒,能清热生津,凉血 解毒 ,化痰消积等作用,含淀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C和荸荠素等成分,荸荠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及绿脓有抑制作用;梨能清热生津,润燥化痰;百合润肺止咳。三者合用则起 滋阴 润燥,化痰止咳的作用。   治疗痰热咳嗽,痰黄稠,咽喉不利。用于婴儿慢性气管炎见痰热症者。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咳痰清稀者不宜选用。血虚体弱的婴儿忌用。   常见止咳中成药   风寒咳嗽用温化寒痰药   如果出现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舌苔薄白、咳嗽时痰清晰色白、 鼻塞 流清涕、胸闷气喘等症状时,可能是风寒咳嗽。此时,可选用小青龙合剂、通宣理肺口服液等温化寒痰止咳药。   风热咳嗽用清热化痰药   如果出现咽喉肿痛、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苔薄黄、频咳、气粗、咳痰稠黄或黏稠不爽,鼻流黄浊涕等症状时,可能是风热咳嗽。此时可选用急支糖浆、百咳静糖浆、蛇胆川贝露(液)、川贝枇杷糖浆、牛黄蛇胆川贝液、祛痰灵口服液、鲜竹沥口服液等清热化痰止咳药。   风燥咳嗽用润燥化痰药   如果出现干咳无痰或少痰、痰黏难咯甚至胸痛、痰中带血,口、唇、鼻、咽干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苔薄、干燥,口水少等症状时,可能是风燥咳嗽。此时可选用枇杷叶膏、贝沥止咳口服液等润燥化痰止咳药。   痰湿咳嗽用燥湿化痰药   如果出现咳嗽痰多、色白而黏或稠厚成块、易于咯出、舌淡苔白腻、进甘甜油腻食物可加重、有气喘痰鸣、胸闷、大便不成形等症状时,可能是痰湿咳嗽。可选用橘红痰咳液、杏仁止咳糖浆等燥湿化痰止咳药。   久咳阴伤用滋肺阴药   如果出现久咳干咳、咳声短促、无痰或痰少而黏、不宜咯出,或者痰中夹有血丝、胸痛、声音嘶哑、口干咽燥、午后颧红潮热、盗汗、神疲、舌红少苔或无苔等症状时,可能是久咳阴伤。此时应选用蜜炼川贝枇杷膏、橘红梨膏、养阴清肺膏等滋肺阴、除顽痰、生津液、降逆气的药物。   肺气虚而咳用益气固表药   如果出现咳喘无力、气短、痰吐稀薄、神疲懒言、面色淡白、舌淡苔白等症状时,可能是肺气虚而咳。此时可选用参贝北瓜膏、固本咳喘片等益气固表、健脾 补肾 的药。

5,哪些中药祛痰化痰

甘草,杏仁,陈皮,川贝等都是祛痰化痰药。
半夏、竹沥、贝母、陈皮、生甘草等
三子去湿汤炒白芥子100克炒莱服子150克炒苏子150克。为粉一次吃5克日三次,开水冲泡

6,有什么中草药可以治寒痰吗

治疗寒痰的药物像是,橘核丸,甘草片都可以治疗寒痰,另外像是秋梨润肺膏也可以。治疗热痰的像是羚羊清肺颗粒,葶苈泻肺颗粒,都有治疗热痰的作用其间要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7,能化寒痰的中药

半 夏 —— 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天南星 燥湿化痰,消肿止痛 善祛风痰而止痉温 禹白附 —— 解毒散结化 白芥子 —— 利气散结,通络止痛寒 旋覆花 —— 降逆止呕痰 降气化痰,止咳喘 白 前 —— 长于祛痰 皂 荚 —— 通窍开闭 (附:皂角刺 —— 消肿排脓,祛风杀虫)一. 药性1.性味:性温,味多辛、次为苦。2.归经:归肺、脾、肝经3.毒性:半夏、天南星、皂荚二.功用 温肺祛寒,燥湿化痰——主治寒痰、湿痰证部分药物外用消肿止痛,用治疮痈肿毒,毒蛇咬伤证三.使用注意 1. 常与温散寒邪、燥湿健脾药物配伍,以增强温化寒痰、湿痰效果。 2. 阴亏气虚、有出血倾向及孕妇应慎用或忌用。
二陈汤加味,或控蜒丹
根据你说的情况,你吃的中药多半是温热一类的中药,药性大多平和,而白萝卜也是比较平和的食物,虽有理气的一点效果,并不会影响吃中药的效果。你说吃的中药在饮食上不能吃生冷粘滑的食物,这其中并不包含白萝卜。
小青龙汤加味就是治疗寒痰的。半夏18干姜15细辛3麻黄10桂枝15白芍15五味子10甘草10浙贝母15僵虫10白芥子15(以克剂量)每天一剂连服一周。
夏季咳嗽痰多,一味中药理气散寒燥湿化痰

8,化痰的中药有哪些

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痰多 中医认为,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调节宗气(元气)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肃降,就可出现咳喘、卧不平等症。在风邪或寒邪侵肺时,使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摘自:求医问药网 http://www.jk58.com) 中医辨证治痰多,中医将痰分为寒痰、风痰、热痰、湿痰及燥痰等。 1、寒痰 由寒邪犯肺,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小青龙汤加减:桂枝6克,制半夏10克,干姜6克,细辛 3克,杏仁10克,白芥子6克。有气喘加炙麻黄6~9克。 2、风痰 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杏苏饮加减:杏仁10克,苏叶6克,荆芥6克,前胡10克,桔梗lo克,白前 10克。。痰色转黄,加胆星6克,连翘1 o克,银花1 2克。 3、热痰 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烧灼而转化为黄黏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泻白散化裁:桑白皮10克,地骨皮1 0克,甘草5克,生石膏 30克,黄芩1 o克,杏仁10克,胆星6克。 4、湿痰 湿邪侵人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二陈汤加味:制半夏 10克,橘红10克,茯苓lo克,炙甘草5克,杏仁10克,苡仁 1 5克,苍白术各10克。 5、燥痰 由久旱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清燥救肺汤出入:北沙参15克,天麦冬各lo克,生石膏30克,炙杷叶10克,杏仁 10克,生地15克,浙贝10克,玉竹15克。 化痰的中成药: 1、鲜竹沥水:每日3~4次,每次10~15毫升。 2、复方竹沥水(祛痰灵):每日3次,每次2支。 3、痰咳净:每日3次,每次 1匙。 参考资料:http://www.jk58.com/article/105/128/200618115437.htm

9,寒痰阻肺症应该吃什么中药

两种做法任您选,但效果都非常佳!!1、买个梨(大些的),去了皮,切下梨头(留些肉),当盖子,淘去梨心,梨心里放入药店里买来的(贵一些的川贝,得让药店将川贝磨成粉),盖上原切下的梨盖子,边上插入二根牙签,放个大碗里加清水,隔水DUN,十分钟后再放入冰糖.这时也可以将牙签取下一根,让汤里有些川贝.得将汤和梨全吃了.连吃二天,一天一个,不能多,因为口感好,小孩子吃着也不错.2、将梨切成两半,把梨核挖出来,放入冰糖(越小越好,水晶冰糖)和川贝(少量即可,中药店有卖),再把梨盖盖上,用牙签扎好,防止糖水流出,蒸软即可。我每次咳嗽都是这么治好的。冰糖炖雪梨是最好的润肺化痰佳品,用冰糖和梨放在一起加入水炖,然后吃梨喝汤,又好喝又管用.中医都是这么推荐的,在加川贝,配伍及疗效绝佳~~~~ “梨味甘性寒,具有清热、化痰、生津止渴等功效,对嗓子干痛、热性咳嗽,特别是咳黄痰,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北京中医药大学营养学教授周俭说。 《罗氏会约医镜》这样记载:梨外可散风,内可涤烦。生用,清六腑之热;熟食,滋五脏之阴。 在吃法上,周俭指出,生吃梨或者榨成梨汁,都能有效缓解咽喉干燥痒痛、干咳及烦渴、潮热等阴虚之症。“但梨性寒,对于老年人和孩子来说,最好把梨切成块,煮梨水,这样会更温和一些。”周俭强调,由于梨的含糖量较高,糖尿病病人糖尿病人应适当食用。而梨的品种也有很多,酥梨、鸭梨、雪花梨、香水梨、糖梨等,其中鸭梨和雪花梨最好,用嗓多的人不妨多吃一些。如果去唱歌,可以先吃个梨,或者选择一杯鲜榨的雪梨汁,饮下后肯定能让你的歌声更嘹亮动听。
如果你想用药物治疗的话,建议还是去医院,那样比较保险一点,不过我有一个食疗的方法(没有副作用):白萝卜+生姜片+红糖===10:1:1煮水喝,你可以尝试一下
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气喘,咳痰色白而清稀,遇冷则甚,喉间痰鸣,胸膈满闷,畏寒肢冷,舌苔白滑,脉沉迟等。寒痰阻肺证可出现于多种疾病之中,其临床表现各具一定特点,治法亦不尽相同。如哮病中出现寒痰阻肺证,临床表现以呼吸急促,喉间有哮鸣音,痰白而粘,或稀薄多沫 ,胸膈满闷如窒,面色晦暗带青,苔白滑,脉浮紧等“冷哮”等症状为特点,此由寒痰留伏,肺气闭阻所致,治宜宣肺散寒,豁痰利窍,方用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若胸痛病中出现寒痰阻肺证,临床特点为胸中闷痛,痛时彻背,气短喘促,咳吐痰沫,此由寒痰结聚,肺气受阻,胸阳不展所致,治宜温肺化痰,通阳降逆,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金匮要略》)加减。若喘证中出现寒痰阻肺证,临床症状见呼吸喘促,咯痰白稀,喜唾,胸满呕逆,口淡纳呆,畏寒肢冷,此由脾阳不足,寒从中生,聚湿生痰,上干于肺所致,《仁斋直指方?喘嗽方论》指出:“惟失邪气伏藏,痰涎浮涌,呼不得呼,吸不得吸,于是上气喘息。”治宜温化寒痰,降气止咳,方用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