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据你所言观你舌像你这是中2,吃舌头苗的作用3,怎样治好裂纹舌4,舌头路子苗学名叫什么5,地图舌吃中药能不能好6,白舌病如何治疗7,地图舌怎么治疗8,哪位高人能教我种植白花蛇舌草9,地图舌如何治疗……
本文目录一览
1,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据你所言 观你舌像你这是中

2,吃舌头苗的作用

3,怎样治好裂纹舌
有裂纹舌者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应用消炎漱口剂,以防裂沟中心细菌和食物屑滞留。 寒湿化火夹虚癥;
看中医,1---3月愈。3--9日开始好转。
比较简单问题。
4,舌头路子苗学名叫什么
是不是蛇舌草,蛇舌草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带根全草,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利湿利尿等功效
5,地图舌吃中药能不能好
地图舌发生的原因并不十分明确。有人认为与肠道寄生虫或胃肠功能紊乱有关;也有人认为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情绪波动有关;还有部分患儿的父母也曾患过地图舌,故表现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图舌见于儿童,特别是体弱的婴幼儿。 中药方剂治疗 中药方剂治疗平时注意口腔卫生消除刺激因素注意饮食及消化功能可用2%碳酸氢钠液或2%硼酸钠液含漱。一般来说,单纯的地图舌不主张治疗,因为它没有明显的害处,若有疼痛,可以对症使用一下漱口水,或者服用复合维生素B。若舌头已出现了裂纹,分两种情况: 1.叶脉型的,即舌裂的走向像叶子的脉络。 2.脑纹型的,即舌裂的走向像大脑的沟回。第二种情况先天性的比较多,年轻时可能没有症状表现,年纪大了可能出现加深和发炎的现象。如果出现疼痛,可使用漱口水和抗生素,若个别沟很深了,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将局部表皮切掉后缝起来。但一般来说还是建议保守治疗。 中医看病有四诊:望、闻、问、切。“望”为首位,其中,看舌苔必不可少。因此,中医对这种舌病早有认识,称之为“花剥苔”,民间则更形象地叫它为“花舌头”。不要小看这种舌病,有人作了调查,在正常儿童中竟有4%左右的发病率。中医一贯重视舌体和舌苔的变化.素有“舌为心之苗”、“舌为脾胃之外候”的说法,因为舌头和人的体质及内脏关系密切。小儿地图舌常常反映了孩子反复感冒及脾胃功能失调。用中药修补地图舌,则须从这两方面切入,方能奏效。易反复感冒的小儿,体质较虚弱,平时很容易疲劳,夜间出虚汗,大便干燥,二三日一次,面色虽有些苍白,但口唇却十分艳红,像涂了口红一样,感冒月月有,肺炎常光顾,有时还会出现低热,用中医理论去归纳,结论是气虚阴亏。而脾胃功能失调的患儿,体质羸弱,面色发黄,胃口不好,挑食、偏食很明显,饮食稍不注意会引起腹胀腹痛,有的还有贫血,白天一活动就会满身是汗,以上都是属于脾虚胃弱、消化吸收不好的表现。两者的中药治疗是有区别的,前者以补气。养阴、清热为主,重在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身体强壮了,剥脱的舌苔就会长复。而脾胃功能失调的小儿,治疗的重点应放在健脾开胃、消食导滞上,消化吸收一好,胃气也就旺盛了,地图舌悄然退去。
6,白舌病如何治疗
我找了一些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我儿子今年3岁了,从1岁多点就开始烂舌头,舌头上的舌苔好像没了,就好像掉了一层皮,请问是怎么回事? 答:是小儿地图舌 地图舌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舌病,往往在检查咽部或牙齿时才被发现。正如一位家长所说:“我孩子生得蛮可爱的,哪知舌头伸出来这样难看.让我大吃一惊。” 人的舌头表面覆盖着一层白色的绒状物,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舌苔,它由数量很多的“丝状乳头”组成,高1—3毫米,其间还散落着一些红色蕈状颗粒,叫“菌状乳头”,这是一种有味觉的组织。地图舌是部分丝状乳头脱落造成的,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但不规则,边缘常有一圈灰白色隆起,粗看很像一幅地图,如图1,图2。 中医看病有四诊:望、闻、问、切。“望”为首位,其中,看舌苔必不可少。因此,中医对这种舌病早有认识,称之为“花剥苔”,民间则更形象地叫它为“花舌头”。不要小看这种舌病,有人作了调查,在正常儿童中竟有4%左右的发病率。中医一贯重视舌体和舌苔的变化.素有“舌为心之苗”、“舌为脾胃之外候”的说法,因为舌头和人的体质及内脏关系密切。 小儿地图舌常常反映了孩子反复感冒及脾胃功能失调。用中药修补地图舌,则须从这两方面切入,方能奏效。易反复感冒的小儿,体质较虚弱,平时很容易疲劳,夜间出虚汗,大便干燥,二三日一次,面色虽有些苍白,但口唇却十分艳红,像涂了口红一样,感冒月月有,肺炎常光顾,有时还会出现低热,用中医理论去归纳,结论是气虚阴亏。而脾胃功能失调的患儿,体质羸弱,面色发黄,胃口不好,挑食、偏食很明显,饮食稍不注意会引起腹胀腹痛,有的还有贫血,白天一活动就会满身是汗,以上都是属于脾虚胃弱、消化吸收不好的表现。两者的中药治疗是有区别的,前者以补气。养阴、清热为主,重在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身体强壮了,剥脱的舌苔就会长复。而脾胃功能失调的小儿,治疗的重点应放在健脾开胃、消食导滞上,消化吸收一好,胃气也就旺盛了,地图舌悄然退去。 治疗地图舌的中药,实际上多数是调理体质的药物,如具有补益元气的黄芪、太子参、黄精。健脾开胃的白术、茯苓、淮山药、扁豆,养阴清热的南北沙参、石斛、麦冬等。在众多药物中,黄芪、淮山药、功劳叶、仙鹤草对修补地图舌的功效值得称道。 我摸索用中药修补地图舌已多年,今介绍两张验方供参考使用。这些中药药性平和,略带甜味,每日煎服,一般不会令小儿生厌拒服。 验方一:黄芪10克,南沙参10克,五味子5克,枸杞10克,仙鹤草10克,红枣5克,甘草5克。这张处方适宜用于易反复感冒的地图舌患儿,一般连续服用10—15天为一个疗程。 验方二:太子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淮山药10克,白扁豆10克.功劳叶10克,鸡内金10克、甘草5克,适用于脾胃虚弱的地图舌小儿,其中鸡内金有良好的消食开胃作用,也可单独研粉吞服。 吃中药同时,还应注意饮食和生活起居。每天要有足够的水分和水果蔬菜供给,少去公共场所,减少感冒发生,多吃一些蛋白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瘦猪肉等,其中锌含量较多,对地图舌的好转也有帮助。 说到底,中药修补地图舌,实际上是一次对患儿体质的合理调整,只要辨证用药得当,家长坚持给孩子服药,地图舌是完全可以治好的。 带孩子的母亲可能偶尔会发现宝宝舌面上的舌苔出现了不均匀的剥脱,好像地图样的舌苔。这时家长就开始不放心,不知道孩子怎么了?还有的家长不把这个现象当做一回事而不去管他。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王应麟提醒家长,不要忽视孩子的地图舌。 据王医师介绍,地图舌是在4~5岁的孩子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表现。地图舌出现后,一般无大的痛苦,但常伴有纳食不好,面黄肌瘦,盗汗夜惊,便溏或便秘,易感冒等症状。产生地图舌的原因应该是维生素缺乏或是舌炎。中医认为:舌苔的颜色、厚薄可以反映邪气的盛衰,病情的轻重,而舌苔的有无则反映胃气的盛衰。脾胃为后天之本,因此舌苔的有无也就反映了人体正气的情况。小儿舌苔上出现剥脱,说明小儿的脾胃之气衰弱,正气不足。有病的孩子,舌苔出现地图舌,都表明有脾胃阴虚及脾胃气虚。 当看到舌苔剥脱如地图状,剥脱片大小不等,边缘隆起,剥脱面为红色,与舌质有别,多属于脾胃阴虚;若剥脱面边缘无隆起,剥脱面光滑如镜,其颜色与舌质颜色大体相同,多属于脾胃气虚。有地图舌的孩子大多是与脾胃消化功能疾病有关系,所以治疗地图舌,要在治疗、调理脾胃消化功能时,结合治疗地
7,地图舌怎么治疗
你好。地图舌是消化不良,可以进行中医调理,或者吃调理脾胃的中成药治疗,通过调理慢慢会好的。地图舌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舌病,往往在检查咽部或牙齿时才被发现。正如一位家长所说:“我孩子生得蛮可爱的,哪知舌头伸出来这样难看.让我大吃一惊。” 人的舌头表面覆盖着一层白色的绒状物,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舌苔,它由数量很多的“丝状乳头”组成,高1—3毫米,其间还散落着一些红色蕈状颗粒,叫“菌状乳头”,这是一种有味觉的组织。地图舌是部分丝状乳头脱落造成的,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但不规则,边缘常有一圈灰白色隆起,粗看很像一幅地图,如图1,图2。 中医看病有四诊:望、闻、问、切。“望”为首位,其中,看舌苔必不可少。因此,中医对这种舌病早有认识,称之为“花剥苔”,民间则更形象地叫它为“花舌头”。不要小看这种舌病,有人作了调查,在正常儿童中竟有4%左右的发病率。中医一贯重视舌体和舌苔的变化.素有“舌为心之苗”、“舌为脾胃之外候”的说法,因为舌头和人的体质及内脏关系密切。 小儿地图舌常常反映了孩子反复感冒及脾胃功能失调。用中药修补地图舌,则须从这两方面切入,方能奏效。易反复感冒的小儿,体质较虚弱,平时很容易疲劳,夜间出虚汗,大便干燥,二三日一次,面色虽有些苍白,但口唇却十分艳红,像涂了口红一样,感冒月月有,肺炎常光顾,有时还会出现低热,用中医理论去归纳,结论是气虚阴亏。而脾胃功能失调的患儿,体质羸弱,面色发黄,胃口不好,挑食、偏食很明显,饮食稍不注意会引起腹胀腹痛,有的还有贫血,白天一活动就会满身是汗,以上都是属于脾虚胃弱、消化吸收不好的表现。两者的中药治疗是有区别的,前者以补气。养阴、清热为主,重在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身体强壮了,剥脱的舌苔就会长复。而脾胃功能失调的小儿,治疗的重点应放在健脾开胃、消食导滞上,消化吸收一好,胃气也就旺盛了,地图舌悄然退去。 治疗地图舌的中药,实际上多数是调理体质的药物,如具有补益元气的黄芪、太子参、黄精。健脾开胃的白术、茯苓、淮山药、扁豆,养阴清热的南北沙参、石斛、麦冬等。在众多药物中,黄芪、淮山药、功劳叶、仙鹤草对修补地图舌的功效值得称道。 我摸索用中药修补地图舌已多年,今介绍两张验方供参考使用。这些中药药性平和,略带甜味,每日煎服,一般不会令小儿生厌拒服。 验方一:黄芪10克,南沙参10克,五味子5克,枸杞10克,仙鹤草10克,红枣5克,甘草5克。这张处方适宜用于易反复感冒的地图舌患儿,一般连续服用10—15天为一个疗程。 验方二:太子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淮山药10克,白扁豆10克.功劳叶10克,鸡内金10克、甘草5克,适用于脾胃虚弱的地图舌小儿,其中鸡内金有良好的消食开胃作用,也可单独研粉吞服。 吃中药同时,还应注意饮食和生活起居。每天要有足够的水分和水果蔬菜供给,少去公共场所,减少感冒发生,多吃一些蛋白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瘦猪肉等,其中锌含量较多,对地图舌的好转也有帮助。 说到底,中药修补地图舌,实际上是一次对患儿体质的合理调整,只要辨证用药得当,家长坚持给孩子服药,地图舌是完全可以治好的。 带孩子的母亲可能偶尔会发现宝宝舌面上的舌苔出现了不均匀的剥脱,好像地图样的舌苔。这时家长就开始不放心,不知道孩子怎么了?还有的家长不把这个现象当做一回事而不去管他。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王应麟提醒家长,不要忽视孩子的地图舌。 据王医师介绍,地图舌是在4~5岁的孩子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表现。地图舌出现后,一般无大的痛苦,但常伴有纳食不好,面黄肌瘦,盗汗夜惊,便溏或便秘,易感冒等症状。产生地图舌的原因应该是维生素缺乏或是舌炎。中医认为:舌苔的颜色、厚薄可以反映邪气的盛衰,病情的轻重,而舌苔的有无则反映胃气的盛衰。脾胃为后天之本,因此舌苔的有无也就反映了人体正气的情况。小儿舌苔上出现剥脱,说明小儿的脾胃之气衰弱,正气不足。有病的孩子,舌苔出现地图舌,都表明有脾胃阴虚及脾胃气虚。 当看到舌苔剥脱如地图状,剥脱片大小不等,边缘隆起,剥脱面为红色,与舌质有别,多属于脾胃阴虚;若剥脱面边缘无隆起,剥脱面光滑如镜,其颜色与舌质颜色大体相同,多属于脾胃气虚。有地图舌的孩子大多是与脾胃消化功能疾病有关系,所以治疗地图舌,要在治疗、调理脾胃消化功能时,结合治疗地图舌。 家长看到孩子有了地图舌,要在饮食和护理方面多注意。首先地图舌的出现和孩子的营养状态有关,有时是因为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所造成的。这时就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蛋、豆等。 有地图舌的孩子不宜吃煎炸、熏烤、油腻的食物,如:油饼、煎蛋、煎饼、烤羊肉串;辛辣食物,如辣椒、芥末、胡椒、干姜、羊肉、狗肉及其他肥肉亦应忌口。 对于脾胃阴虚的孩子,会表现为:虽有饥饿感而不思饮食,口渴喜冷饮,大便干,夜眠出盗汗,有地图舌的孩子,应该多吃一些具有养阴生津的食物,如:小米、麦粉及各种杂粮和豆类及豆制品;吃牛奶、鸡蛋、瘦肉、鱼肉,这些食物含蛋白质高,各种微量元素多,而脂肪含量少,营养丰富而不生内热;水果、蔬菜应多吃,特别是苹果、甘蔗、香蕉、山楂、乌梅、西瓜等含维生素种类多的果类。 对于脾胃气虚的孩子,会表现为:食欲减退,消瘦,肢倦乏力或活动后气喘,或稍一活动则出汗甚多,少气懒言,大便稀溏或成形而次数较多,睡时露睛,流口水,面色苍白或萎黄,兼有地图舌者,应给孩子吃一些能够健脾益气的食品,如粳米、薏米、山药、扁豆、莲子、大枣,既能健脾益气,又能和胃,这些食品可以做成粥服用,一方面小儿服用方便,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可以温养脾胃,健脾益气。 王医师提醒家长,一定要保持宝宝的口腔卫生,饭后要漱口,晚上睡觉前用淡盐水漱口;脾胃功能不好的孩子饮食要注意忌口,不吃辛辣刺激,不好消化的食物;少吃零食,不吃膨化食品,不吃冷饮冰冻的食品;适当增加水果的种类和量,多吃蔬菜,尤其是深绿色、红色等颜色深的蔬菜。坚持服用复合维生素B,很便宜的,坚持一段时间的话会好的。要么就去看中医调理,一定要找个好中医,关键是脾胃不合。
8,哪位高人能教我种植白花蛇舌草
1.选地、整地家种白花蛇舌草应选择地势偏低、光照充足、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壤土种植。基肥每亩施各种腐熟的农家肥500千克或复合肥l00千克,将基肥均匀撒人土内,浅耕细耙,开沟作畦,畦宽1米,畦沟深30厘米,畦面呈龟背形,以便排灌。 2.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 (1)播种和收获时间白花蛇舌草的播种和收获时间,可分为春播和秋播,春播作商品,秋播既可作商品又可作种子用,春播在江南水稻栽培地区,以5月上旬为佳,至8月中下旬收获,可原地秋播,也可留根发芽栽培,秋播于8月中下旬进行,至11月中下旬待果实成熟后即可收获。 (2)种子的播种前处理由于白花蛇舌草种子细小,又包含在果实中,为了提高出苗率,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具体方法为:将白花蛇舌草的果实放在水泥地上,用橡胶或布包的木棒轻轻摩擦,脱去果皮及种子外的蜡质,然后将细小的种子拌细土数倍,便于播种均匀。 (3)播种方法白花蛇舌草一般以条播和撒播两种。条播行距为30厘米;撒播将带细上的种子均匀播在畦面上,稍压或用竹扫帚轻拍,在播种后用麦柴薄薄盖一层,白无遮荫,晚上揭开,直至出苗后长成4片叶子为止,或播种后采用猪栏肥薄薄盖在畦面并留有空间,既遮荫,又使土壤疏松,有利于出苗,早晚喷浇1次水,保持畦面湿润,但不积水。秋播畦面要用麦柴覆盖,防止暴晒,影响出苗,待苗出4片叶子时,揭去遮盖麦柴,秋季如留根繁殖,不需要遮荫,沟里应灌满水,以畦面湿润不积水为佳。每亩用种量1千克左右。 3.田间管理 (l)间苗及除草幼苗出土后应结合松土,除草进行间苗,按株距10厘米定苗,在苗高6厘米左右、植株尚未被散之前应勤除杂草,并追浇1次稀人畜粪水,待植株长大玻散满地时,就木再除草,以免锄伤植株。 (2)排灌播种后应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忌畦面积水,雨后有积水要及时排除;在小暑至大暑期间应在沟内灌水,起到降温、防止植株烧伤作用,在植物生长期间,水源是关键,既要防旱又要防涝,果期可停止灌溉。 (3)追肥白花蛇舌草生长期短,需要重施基肥,以农家肥为主,经过多年观察,由于含一定氮肥,既能疏松土壤,又能促进植物生长,如遇苗情长势不好,在6月上旬亩高10厘米左右时,每亩用人粪500千克,加入5倍水泼浇,中期按长势可不定期追施清水粪,又因白花蛇舌草苗嫩,追肥时要掌握浓度,以防烧灼。另外,如果收获2次,在第一次收割后,每亩追施互次浓人粪或尿素15千克,待苗高10厘米左右再施清水粪,如果在收获前,即刚开花时,苗势不好,可增施1次粪肥。 4.病虫害防治生长前期常有地老虎咬食幼芽、截断根茎;生长中后期有日本雀天峨咬食叶片和嫩茎。防治方法:可用敌百虫拌炒香的豆饼或麦麸,做成毒饵诱杀,或于清晨露水干前人工捕杀。 (四)采收与加工 在长江以南地区,白花蛇舌草一年可收割2次,第一次收获在8月中下旬,部分果实成熟时,齐地面割取地上部分,去杂质和泥土,晒干为商品。第二次收获在互*月上旬待果实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去杂质和泥土,晒干即可。 (五)留种技术 白花蛇舌草第一次收获的种子较嫩,出苗率不如第二次收获的种子,一般把第二次收获的成熟果实作为种子,收获时在大田选粗壮植株、分枝多、果实成熟的全草,齐地面割取地上部分,晒干后全草连果实一起保存,待来年播种,一般出苗率在60%以上。白花蛇舌草栽培技术 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diffusaWilld)的干燥或新鲜全草,别名鹩哥利、鹤舌草等。性凉、味甘、淡。具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等功效。历史上是南方一种民间野生草药,近年研究发现其具抗癌和护肝等功效。 (一)形态特征 为一年生披散矮小草本,茎长约20厘米,多分枝,基部略方柱形。单叶对生,近无柄,纸质,线形,长1一2厘米或过之,全缘,上面光滑,下面稍粗糙,顶端急尖或渐尖;中脉上面凹陷,侧脉不显,托叶长约2毫米,下部合生,上部具l-3条钻形裂片。花通常春天开放,白色,单生或有时双生叶腋;花梗长2-3毫米;等管球形,长约1.5毫米,檐部4裂,裂齿长圆状被外形,长l.5-2毫米;花冠筒状,长约4毫米,檐部4裂,裂片卵状长圆形,长约2厘米;雄蕊4,着生于花冠喉部;花柱稍外伸,柱头2裂。葫果扁球形,直径2-3毫米,项具宿事裂片,果皮膜质,室背开裂,灰褐色及黄褐色;种子细小,黄棕色。花期6-9月,果期7-10月。 (二)生长习性 白花蛇舌草多野生于生于田边、园地、旷野、路旁、渠沟、河边等潮湿处,喜温暖潮湿环境,需要充足的阳光,不耐干旱和积水,以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壤土为佳。 白花蛇舌草种子极小,每一个果实中就包含有数百粒种子,种子千粒重仅有0.006克左右。种子在恒温条件下发芽率极低,但在自然变温(20-35℃)的条件下发芽率可达70%以上。在一般贮藏条件下,种子寿命为1年,低温贮藏可延长种子寿命。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家种白花蛇舌草应选择地势偏低、光照充足、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壤土种植。基肥每亩施各种腐熟的农家肥500千克或复合肥l00千克,将基肥均匀撒人土内,浅耕细耙,开沟作畦,畦宽1米,畦沟深30厘米,畦面呈龟背形,以便排灌。 2.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 (1)播种和收获时间白花蛇舌草的播种和收获时间,可分为春播和秋播,春播作商品,秋播既可作商品又可作种子用,春播在江南水稻栽培地区,以5月上旬为佳,至8月中下旬收获,可原地秋播,也可留根发芽栽培,秋播于8月中下旬进行,至11月中下旬待果实成熟后即可收获。 (2)种子的播种前处理由于白花蛇舌草种子细小,又包含在果实中,为了提高出苗率,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具体方法为:将白花蛇舌草的果实放在水泥地上,用橡胶或布包的木棒轻轻摩擦,脱去果皮及种子外的蜡质,然后将细小的种子拌细土数倍,便于播种均匀。 (3)播种方法白花蛇舌草一般以条播和撒播两种。条播行距为30厘米;撒播将带细上的种子均匀播在畦面上,稍压或用竹扫帚轻拍,在播种后用麦柴薄薄盖一层,白无遮荫,晚上揭开,直至出苗后长成4片叶子为止,或播种后采用猪栏肥薄薄盖在畦面并留有空间,既遮荫,又使土壤疏松,有利于出苗,早晚喷浇1次水,保持畦面湿润,但不积水。秋播畦面要用麦柴覆盖,防止暴晒,影响出苗,待苗出4片叶子时,揭去遮盖麦柴,秋季如留根繁殖,不需要遮荫,沟里应灌满水,以畦面湿润不积水为佳。每亩用种量1千克左右。 3.田间管理 (l)间苗及除草幼苗出土后应结合松土,除草进行间苗,按株距10厘米定苗,在苗高6厘米左右、植株尚未被散之前应勤除杂草,并追浇1次稀人畜粪水,待植株长大玻散满地时,就木再除草,以免锄伤植株。 (2)排灌播种后应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忌畦面积水,雨后有积水要及时排除;在小暑至大暑期间应在沟内灌水,起到降温、防止植株烧伤作用,在植物生长期间,水源是关键,既要防旱又要防涝,果期可停止灌溉。 (3)追肥白花蛇舌草生长期短,需要重施基肥,以农家肥为主,经过多年观察,由于含一定氮肥,既能疏松土壤,又能促进植物生长,如遇苗情长势不好,在6月上旬亩高10厘米左右时,每亩用人粪500千克,加入5倍水泼浇,中期按长势可不定期追施清水粪,又因白花蛇舌草苗嫩,追肥时要掌握浓度,以防烧灼。另外,如果收获2次,在第一次收割后,每亩追施互次浓人粪或尿素15千克,待苗高10厘米左右再施清水粪,如果在收获前,即刚开花时,苗势不好,可增施1次粪肥。 4.病虫害防治生长前期常有地老虎咬食幼芽、截断根茎;生长中后期有日本雀天峨咬食叶片和嫩茎。防治方法:可用敌百虫拌炒香的豆饼或麦麸,做成毒饵诱杀,或于清晨露水干前人工捕杀。 (四)采收与加工 在长江以南地区,白花蛇舌草一年可收割2次,第一次收获在8月中下旬,部分果实成熟时,齐地面割取地上部分,去杂质和泥土,晒干为商品。第二次收获在互*月上旬待果实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去杂质和泥土,晒干即可。 (五)留种技术 白花蛇舌草第一次收获的种子较嫩,出苗率不如第二次收获的种子,一般把第二次收获的成熟果实作为种子,收获时在大田选粗壮植株、分枝多、果实成熟的全草,齐地面割取地上部分,晒干后全草连果实一起保存,待来年播种,一般出苗率在60%以上。种植白花蛇舌草,遇到病害,这里有专家研究的针对性配方,另外提供免费咨询。
9,地图舌如何治疗
意见建议:地图舌其发病原因不明,在儿童与消化不良,肠道寄生虫,维生素B族缺乏有关;在成人与月经周期,贫血,胃肠功能紊乱,精神情绪不稳定,过度劳累,病灶感染有关;另外还可能与遗传有关.治疗:1,治疗牙源性与非牙源性病源感染. 2,保持口腔卫生. 3,合并感染时酌情使用抗生素治疗.地图舌是一种发生在舌粘膜浅层的慢性边缘剥脱性舌炎。病变好发于舌尖、舌中央和舌缘,地图舌发生的原因并不十分明确。有人认为与肠道寄生虫或胃肠功能紊乱有关;也有人认为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情绪波动有关;还有部分患儿的父母也曾患过地图舌,故表现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一般地图舌多见于儿童,特别是体弱的婴幼儿。损害多发于舌面或舌缘。偶发于唇、颊部及软腭黏膜口底及舌腹。一般持续2~10天可自行消失,但它处又可出现,常迁延多日。无明显自觉症状,有轻微麻刺感,主要见于体质瘦弱的儿童青年女性。偶与寻常型银屑病或脓疱型银屑病合并存在.在休息和饮食方面:保证孩子休息,避免过度疲劳。饮食应富有营养,及时添加辅食。防止孩子偏食、挑食,以免胃肠功能发生紊乱和营养不良。 消除感染病灶:口腔内的某些细菌可能会引起地图舌。因此,要仔细检查孩子的牙齿、扁桃腺以及颊粘膜有没有受到感染,一旦发现要及时清除。寻找病因:对于生病时间较长的孩子,应详细了解其发病史,并注意观察其粘膜的受损情况,可给他们服用复合维生素B或硫酸锌制剂。有缺铁性贫血的孩子应补充铁剂。胃酸过少的孩子可口服稀盐酸。有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孩子可用制霉菌素来治疗。 对症处理:应保持孩子口腔的清洁卫生,每天早晨可以用软毛刷从舌背向外轻轻刷l-2次,将剥脱的上皮清除干净,再用 0.5%的碳酸氢钠溶液给孩子漱口,可以收到显著的效果。注意: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排除和避免可能诱发地图舌的刺激因素,如不食用辛辣的刺激性食物,戒掉烟酒嗜好,尽量去除口腔内的病灶,要保持口腔卫生,用软毛牙刷刷牙。同时应做到合理饮食,注意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水果、动物肝脏等,必要时可直接服用复合维生素B。调节情绪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情绪紧张或过于激动都可能诱发地图舌。要避免疲劳,调整睡眠。对月经不调的妇女要进行治疗。地图舌是一种发生在舌黏膜浅层的慢性边缘剥脱性舌炎。[是否医保]是[就诊科室]口腔科[别名]游走性舌炎[流行病学]多见于儿童,尤其体弱的婴幼儿。[病因]病因不明,可能与肠道寄生虫或胃肠功能紊乱有关。[临床症状]病损为圆或椭圆形红斑,可扩大或融合,融合后常类似“地图边界”。[危害]会使免疫力下降,并且影响胸腺发育。[检查]口腔视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诊断]组织病理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饮食建议]饮食应富有营养,及时添加辅食。防止偏食、挑食。[治疗原则]积极寻找病因,对症治疗,加强口腔护理。[治愈性]有自限性,间隔缓解期黏膜表面能完全恢复。地图舌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舌病,往往在检查咽部或牙齿时才被发现。正如一位家长所说:“我孩子生得蛮可爱的,哪知舌头伸出来这样难看.让我大吃一惊。” 人的舌头表面覆盖着一层白色的绒状物,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舌苔,它由数量很多的“丝状乳头”组成,高1—3毫米,其间还散落着一些红色蕈状颗粒,叫“菌状乳头”,这是一种有味觉的组织。地图舌是部分丝状乳头脱落造成的,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但不规则,边缘常有一圈灰白色隆起,粗看很像一幅地图,如图1,图2。 中医看病有四诊:望、闻、问、切。“望”为首位,其中,看舌苔必不可少。因此,中医对这种舌病早有认识,称之为“花剥苔”,民间则更形象地叫它为“花舌头”。不要小看这种舌病,有人作了调查,在正常儿童中竟有4%左右的发病率。中医一贯重视舌体和舌苔的变化.素有“舌为心之苗”、“舌为脾胃之外候”的说法,因为舌头和人的体质及内脏关系密切。 小儿地图舌常常反映了孩子反复感冒及脾胃功能失调。用中药修补地图舌,则须从这两方面切入,方能奏效。易反复感冒的小儿,体质较虚弱,平时很容易疲劳,夜间出虚汗,大便干燥,二三日一次,面色虽有些苍白,但口唇却十分艳红,像涂了口红一样,感冒月月有,肺炎常光顾,有时还会出现低热,用中医理论去归纳,结论是气虚阴亏。而脾胃功能失调的患儿,体质羸弱,面色发黄,胃口不好,挑食、偏食很明显,饮食稍不注意会引起腹胀腹痛,有的还有贫血,白天一活动就会满身是汗,以上都是属于脾虚胃弱、消化吸收不好的表现。两者的中药治疗是有区别的,前者以补气。养阴、清热为主,重在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身体强壮了,剥脱的舌苔就会长复。而脾胃功能失调的小儿,治疗的重点应放在健脾开胃、消食导滞上,消化吸收一好,胃气也就旺盛了,地图舌悄然退去。 治疗地图舌的中药,实际上多数是调理体质的药物,如具有补益元气的黄芪、太子参、黄精。健脾开胃的白术、茯苓、淮山药、扁豆,养阴清热的南北沙参、石斛、麦冬等。在众多药物中,黄芪、淮山药、功劳叶、仙鹤草对修补地图舌的功效值得称道。 我摸索用中药修补地图舌已多年,今介绍两张验方供参考使用。这些中药药性平和,略带甜味,每日煎服,一般不会令小儿生厌拒服。 验方一:黄芪10克,南沙参10克,五味子5克,枸杞10克,仙鹤草10克,红枣5克,甘草5克。这张处方适宜用于易反复感冒的地图舌患儿,一般连续服用10—15天为一个疗程。 验方二:太子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淮山药10克,白扁豆10克.功劳叶10克,鸡内金10克、甘草5克,适用于脾胃虚弱的地图舌小儿,其中鸡内金有良好的消食开胃作用,也可单独研粉吞服。 吃中药同时,还应注意饮食和生活起居。每天要有足够的水分和水果蔬菜供给,少去公共场所,减少感冒发生,多吃一些蛋白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瘦猪肉等,其中锌含量较多,对地图舌的好转也有帮助。 说到底,中药修补地图舌,实际上是一次对患儿体质的合理调整,只要辨证用药得当,家长坚持给孩子服药,地图舌是完全可以治好的。 带孩子的母亲可能偶尔会发现宝宝舌面上的舌苔出现了不均匀的剥脱,好像地图样的舌苔。这时家长就开始不放心,不知道孩子怎么了?还有的家长不把这个现象当做一回事而不去管他。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王应麟提醒家长,不要忽视孩子的地图舌。 据王医师介绍,地图舌是在4~5岁的孩子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表现。地图舌出现后,一般无大的痛苦,但常伴有纳食不好,面黄肌瘦,盗汗夜惊,便溏或便秘,易感冒等症状。产生地图舌的原因应该是维生素缺乏或是舌炎。中医认为:舌苔的颜色、厚薄可以反映邪气的盛衰,病情的轻重,而舌苔的有无则反映胃气的盛衰。脾胃为后天之本,因此舌苔的有无也就反映了人体正气的情况。小儿舌苔上出现剥脱,说明小儿的脾胃之气衰弱,正气不足。有病的孩子,舌苔出现地图舌,都表明有脾胃阴虚及脾胃气虚。 当看到舌苔剥脱如地图状,剥脱片大小不等,边缘隆起,剥脱面为红色,与舌质有别,多属于脾胃阴虚;若剥脱面边缘无隆起,剥脱面光滑如镜,其颜色与舌质颜色大体相同,多属于脾胃气虚。有地图舌的孩子大多是与脾胃消化功能疾病有关系,所以治疗地图舌,要在治疗、调理脾胃消化功能时,结合治疗地图舌。 家长看到孩子有了地图舌,要在饮食和护理方面多注意。首先地图舌的出现和孩子的营养状态有关,有时是因为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所造成的。这时就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蛋、豆等。 有地图舌的孩子不宜吃煎炸、熏烤、油腻的食物,如:油饼、煎蛋、煎饼、烤羊肉串;辛辣食物,如辣椒、芥末、胡椒、干姜、羊肉、狗肉及其他肥肉亦应忌口。 对于脾胃阴虚的孩子,会表现为:虽有饥饿感而不思饮食,口渴喜冷饮,大便干,夜眠出盗汗,有地图舌的孩子,应该多吃一些具有养阴生津的食物,如:小米、麦粉及各种杂粮和豆类及豆制品;吃牛奶、鸡蛋、瘦肉、鱼肉,这些食物含蛋白质高,各种微量元素多,而脂肪含量少,营养丰富而不生内热;水果、蔬菜应多吃,特别是苹果、甘蔗、香蕉、山楂、乌梅、西瓜等含维生素种类多的果类。 对于脾胃气虚的孩子,会表现为:食欲减退,消瘦,肢倦乏力或活动后气喘,或稍一活动则出汗甚多,少气懒言,大便稀溏或成形而次数较多,睡时露睛,流口水,面色苍白或萎黄,兼有地图舌者,应给孩子吃一些能够健脾益气的食品,如粳米、薏米、山药、扁豆、莲子、大枣,既能健脾益气,又能和胃,这些食品可以做成粥服用,一方面小儿服用方便,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可以温养脾胃,健脾益气。 王医师提醒家长,一定要保持宝宝的口腔卫生,饭后要漱口,晚上睡觉前用淡盐水漱口;脾胃功能不好的孩子饮食要注意忌口,不吃辛辣刺激,不好消化的食物;少吃零食,不吃膨化食品,不吃冷饮冰冻的食品;适当增加水果的种类和量,多吃蔬菜,尤其是深绿色、红色等颜色深的蔬菜。医学中将舌炎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裂纹舌、地图舌、巨舌症、黑毛舌、强直舌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症状都表现为不同的病态损伤,但是终究是舌部黏膜出现炎症多引起的各种表现。地图舌 地图舌又叫剥脱性舌炎、糠疹舌炎、游走性舌炎或花斑舌等。本病的病因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与乳牙萌出有关,也有的认为和肠寄生虫有关,或与口腔内的慢性病灶如龋齿、扁桃体炎有关。中医认为是胃阴虚所致,缺乏微量元素锌是地图舌的重要原因。 本病多见于儿童各个年龄组,尤其是体质较弱的小儿。地图舌是一种浅层的慢性剥脱性舌炎。开始时,可在舌尖或舌的边缘或舌背上出现一个灰白色微凸的小圆形病区。不久中央下陷,白色褪去,变成火红。丝状乳头消失,菌状乳头还存在或者更显著,看上去表面光滑,略带干燥。病区可逐渐扩大,最后终于融合成为边缘不齐的地图状,这就是地图舌的来历。一般说,病区界限明显,无论损害大小和形状的变化,都表现为周围是白色或黄色稍为凸起的孤形边缘,宽约1~2毫米。里面是火红色的丝状乳头剥脱区。在损害逐渐扩大的过程中,往往一昼夜就会改变区域的形状和位置。病变一般持续3~4天,可以自行消失,但其他部位又可出现。本病经过一段缓解时间后也可以复发。有时在几次复发后,逐渐减轻,甚至不会复发。本病一般没有任何特别不舒服的感觉,有时可能会有些烧的样痛。 家庭护理要点 1.由于病因不清,所以没有待效的治疗方法。可补充微量元素锌,目前的锌制剂很多,如硫酸锌、葡萄糖酸锌、蛋白锌、铁锌氨基酸等。可以随意选用。 2.中医对本病有独到的见解,从滋养胃阴的角度给以辨证施治,服用汤药,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3.病儿舌面烧的样疼痛时,可涂金霉素鱼肝油。 4。保持口腔清洁,还可用凉白开水或盐水棉签,每日涂3~4次口腔(大孩子饭后要漱口)。 别忽视宝宝的“地图舌” 来源:北京青年报 带孩子的母亲可能偶尔会发现宝宝舌面上的舌苔出现了不均匀的剥脱,好像地图样的舌苔。这时家长就开始不放心,不知道孩子怎么了?还有的家长不把这个现象当做一回事而不去管他。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王应麟提醒家长,不要忽视孩子的地图舌。 地图舌是在4-5岁的孩子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表现。地图舌出现后,一般无大的痛苦,但常伴有纳食不好,面黄肌瘦,盗汗夜惊,便溏或便秘,易感冒等症状。产生地图舌的原因应该是维生素缺乏或是舌炎。中医认为:舌苔的颜色、厚薄可以反映邪气的盛衰,病情的轻重,而舌苔的有无则反映胃气的盛衰。脾胃为后天之本,因此舌苔的有无也就反映了人体正气的情况。小儿舌苔上出现剥脱,说明小儿的脾胃之气衰弱,正气不足。有病的孩子,舌苔出现地图舌,都表明有脾胃阴虚及脾胃气虚。 当看到舌苔剥脱如地图状,剥脱片大小不等,边缘隆起,剥脱面为红色,与舌质有别,多属于脾胃阴虚;若剥脱面边缘无隆起,剥脱面光滑如镜,其颜色与舌质颜色大体相同,多属于脾胃气虚。有地图舌的孩子大多是与脾胃消化功能疾病有关系,所以治疗地图舌,要在治疗、调理脾胃消化功能时,结合治疗地图舌。 家长看到孩子有了地图舌,要在饮食和护理方面多注意。首先地图舌的出现和孩子的营养状态有关,有时是因为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所造成的。这时就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蛋、豆等。 有地图舌的孩子不宜吃煎炸、熏烤、油腻的食物,如:油饼、煎蛋、煎饼、烤羊肉串;辛辣食物,如辣椒、芥末、胡椒、干姜、羊肉、狗肉及其他肥肉亦应忌口。 对于脾胃阴虚的孩子,会表现为:虽有饥饿感而不思饮食,口渴喜冷饮,大便干,夜眠出盗汗,有地图舌的孩子,应该多吃一些具有养阴生津的食物,如:小米、麦粉及各种杂粮和豆类及豆制品;吃牛奶、鸡蛋、瘦肉、鱼肉,这些食物含蛋白质高,各种微量元素多,而脂肪含量少,营养丰富而不生内热;水果、蔬菜应多吃,特别是苹果、甘蔗、香蕉、山楂、乌梅、西瓜等含维生素种类多的果类。 对于脾胃气虚的孩子,会表现为:食欲减退,消瘦,肢倦乏力或活动后气喘,或稍一活动则出汗甚多,少气懒言,大便稀溏或成形而次数较多,睡时露睛,流口水,面色苍白或萎黄,兼有地图舌者,应给孩子吃一些能够健脾益气的食品,如粳米、薏米、山药、扁豆、莲子、大枣,既能健脾益气,又能和胃,这些食品可以做成粥服用,一方面小儿服用方便,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可以温养脾胃,健脾益气。 王医师提醒家长,一定要保持宝宝的口腔卫生,饭后要漱口,晚上睡觉前用淡盐水漱口;脾胃功能不好的孩子饮食要注意忌口,不吃辛辣刺激,不好消化的食物;少吃零食,不吃膨化食品,不吃冷饮冰冻的食品;适当增加水果的种类和量,多吃蔬菜,尤其是深绿色、红色等颜色深的蔬菜。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