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中草药木乡,东北适合栽培的药材乔木

中草药木乡,东北适合栽培的药材乔木

本文目录一览1,东北适合栽培的药材乔木2,中国的药材之乡有哪几个3,死人嘴里长出的中药是什么4,中国的药材之乡是哪里5,醴乡是什么意思6,山西运城土特产7,云南省镇雄县地理概况以及交通方便经济发达8,有谁知道关于昭通镇雄的历史9,中医与西医……

本文目录一览

1,东北适合栽培的药材乔木

中药材黄柏栽培技术孙多友 【摘要】:正黄柏(黄菠萝)为芸香科落叶乔木,有清热解毒、泻火燥湿等功能。主治湿热泻痢、黄疸、小便淋沥涩痛、赤白带下、热毒疮疡、湿疹、阴虚、盗汗等症;其木质细腻是建筑和用做家具的上等原料,可以说黄柏是药木两用植物。 【作者单位】: 岫岩县韭菜沟乡果树站 【关键词】: 栽培技术 中药材 黄柏 清热解毒 湿热泻痢 小便淋沥 赤白带下 落叶乔木 最佳时期 芸香科 【分类号】:S567.1 【DOI】:cnki:ISSN:1002-4298.0.2004-12-022 【正文快照】: 柏(黄菠萝)为芸香科落叶乔木有 清热解毒、泻火燥湿等功能。主治湿热泻痢、黄疽、小便淋沥涩痛、赤白带下、热毒疮疡、湿疹、阴虚、盗汗等症其木质细腻是建筑和用做家具的上等原料可以说黄柏是药木两用植物。目前黄柏野生资源严重缺乏被歹U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人工栽培前

中草药木乡

2,中国的药材之乡有哪几个

人参之乡———吉林省抚松县; 三七之乡——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黄连之乡———四川省石柱县; 党参之乡———山西省长治县; 当归之乡———甘肃省岷县; 甘草之乡———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 枸杞之乡———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 银花之乡———山东省平邑县; 茯苓之乡———湖北省罗田县; 银耳之乡———四川省通江县; 浙贝之乡———浙江省鄞县; 玄胡之乡———浙江省东阳市; 杭菊之乡———浙江省桐乡市; 麦冬之乡———浙江省慈溪市; 白术之乡———浙江省磐安县; 山药之乡———山西省平遥县; 枳壳之乡———江西省靖安县; 木瓜之乡———安徽省宣城市; 泽泻之乡———福建省建瓯市; 珍珠之乡———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 山楂之乡———河南省林州市; 黄芪之乡———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 川贝之乡———四川省松潘县; 何首乌之乡———广东省德庆县; 罗汉果之乡———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 薄荷之乡———江苏省南通市; 蜈蚣之乡———浙江省岱山县; 萸肉之乡———浙江省淳安县; 阿胶之乡———山东省东阿县。 茯苓之乡———湖南省靖州县

中草药木乡

3,死人嘴里长出的中药是什么

一般是蕈类。
果然是小说看多了 看鬼吹灯呗 只有棺材上才长东西
9楼的见解非常正确。同意吃看法。真阿魏的价格可以说是无价之宝。世界上除了死人嘴里长出来的外,其他的都是假货 死人嘴里长出来的黑色东西叫阿魏,是死人生前一生吸食鸦片。死后有几率长出这种药材。非常罕见。 阿魏是一种名贵的中药,一说是产自西番,其臭无比. 另一种说法是产自坟地,是从死人的棺材盖中透长出来的菌类,其根发与死人的口中,而那个死人必须得是生前吸食鸦片的. 据说阿魏能治疗很多疾病,是灵药,但是它非常稀有,很难找到,再加上多数人没定饥翅渴俨韭愁血传摩见过,所以过去药店里的阿魏多是假的. 于是古人感叹:"黄芩无假,阿魏无真." 其实阿魏是一种多年生一次性开花植物,阿魏胶具有药用价值,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胃病的良药,民族医药中使用较多。早在唐代医书中就有对阿魏的记载了,历代医书中也都记载了阿魏的药用价值。解放前新疆阿魏不为世人所知,国内制药用的阿魏胶全部从伊朗、阿富汗进口,1958年在全国中草药调查中人们发现新疆阿魏有20个品种,收入药典可作药用的有两种:新疆阿魏和阜康阿魏,新疆阿魏分布在伊宁县喀什乡拜什墩村一带,当时有3—4万亩,密度很大,阜康阿魏分布在阜康。从此我国结束了进口阿魏的历史。 听我爷爷说过,旧社会是就有人得到过这个名贵中药。我爷爷的叔叔曾经得过肺结核。就是这种灵药治疗好的。 这样的药可以说是神一样的存在。
不是嘴里,是对面木棺上长,我们那里叫对口菌,

中草药木乡

4,中国的药材之乡是哪里

中国五大药都  安徽亳州:有“中华药都”之称。亳州自商汤建都到今,已有3700年的文明史,是汉代著名医学家华佗的故乡,由于一代名医的影响,带动了毫州医药的发展,到明、清时期,亳州就是全国药都之一,清末,亳州已经成了药商云集,药栈林立,药号巨头密布,经销中药材两千多种的重要“药都”。毫州的中药材种植亦是比较广泛的,清代文学家刘开有诗云:“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亳州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药材集散地,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药材已成为亳州经济支柱之一,建成“中国药材第一市”。  河南禹州:有“中华药城”之称。我国医药发祥地之一。禹州具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采集、加工历史,以加工精良、遵古炮制著称于世。历史上就有“药不到禹州不香,医不见药王不妙”之说。自春秋战国以来,神医扁鹊、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等都曾在禹行医采药、著书立说。从唐朝开始,禹州的药市逐步形成;明朝时期,禹州就成为全国四大药材集散地之一。1996年,禹州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定为全国十七个中药材专业市场,河南省惟一的国家定点药材专业市场。现在市区新建一座占地300亩的禹州“中华药城”。  河南辉县:有600年百泉药交会的历史优势,每年举办“药交会”。百泉药材交流大会,源于百泉一个古老的庙会,庙会距今1000余年,隋代庙会始兴,唐代已很盛行,年长日久,逐步形成全国性药材交流大会。百泉与江西樟树、河北安国组织的全国性药材交流大会,并称中国三大药材交流大会。  河北安国:安国市古称祁州,中药材交易已有千年历史,始于北宋,盛于明清。传统的中药材加工技艺精湛,曾以“祁州四绝”名扬天下,赢得了“草到安国方成药,药到祁州始生香”的美誉。现在安国的东方药城,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立体化、多元化的种植模式,使安国在50万亩耕地上以药材年产量占全省65%而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一夜秋风度,十里药香飘。放眼花开落,疑似置琼瑶。”描述了六大药材规模种植区的怡人景色。  江西樟树:有“南国药都”之称。自古就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之誉。境内的阁皂山是一个天然药场,盛产各种药材,其中动、植物药材和矿物药材达百余种。汉代张道陵,晋代葛玄、葛洪,唐代孙思邈等道士、医学家先后在此采药炼丹,传授炮制技艺,樟树药业实始于此时。优秀药工切的药片,“薄如纸,吹得起,断面齐,造型美”,色、香、形、味、效俱佳。樟树成为全国中药材生产、加工、炮制和经营中心。1958年,江西省卫生厅在此举办了第一次全国中药材交易会。从20世纪80年起,此交易会每年举办一次

5,醴乡是什么意思

搜一下:醴乡是什么意思
醴 读音:里拼音:li3①甜酒。 ②甜美的泉水:~泉。 【本字提供国家或地区】 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韩国 【现代汉语词典】 一lǐ甜酒。 【高级汉语辞典】 【修改词义】 一【基本词义】 醴[lǐ]〈名〉。 1、(形声。从酉(&x{yǒu}),豊(&x{lǐ})声。从“酉”,表示与酒有关。本义:甜酒) 2、同本义 [sweet wine] [例句1]醴,酒一宿孰也。——《说文》 [例句2]醴齐。——《周礼·酒正》。注:“醴,犹体也。成而汁滓相将如今恬酒矣。” [例句3]或以酏为醴。——《礼记·内则》 [例句4]醴者,稻醴也。——《礼记·杂记》 [例句5]且以酌醴。——《诗·小雅·吉日》 [例句6]为酒为醴。——《诗·周颂·丰年》 [例句7]酒醴异气,饮之皆醉。——&U{王充}《论衡》 3、又如:醴杯(酒杯);醴酒(甜酒);醴齐(醴酒,甜酒) 4、 甘,甜 [sweet] [例句1]地出醴泉。——《礼记·礼运》 [例句2]甘雨时降,万物以嘉,谓之醴泉。——《尔雅》 [例句3]醴泉出山。——《尚书·中候》。注:“醴,甘也。” 5、又如:醴泉侯(酒的别称);醴液(甘美的泉水) 6、中药剂型一种 [drug]。俗称药酒。如:醴酒(药酒);醪醴(中药剂型之一。即药酒) 7、液汁 [juice; sap]。如:木醴(树流出的液汁) 8、水名 [Li River]。如:醴泉 9、通“礼”礼法,规范、仪式的总称 [ceremonial rites and regulations] [例句1]出请醴宾。——《仪礼·士昏礼》 [例句2]若不醴,则醮用酒。——《仪礼·士冠礼

6,山西运城土特产

运城市 稷山板枣、运城相枣、闻喜煮饼、临猗酱玉瓜。 盐湖区 王过酥梨、红星苹果。 相枣:产于运城北相镇,以其色浓、味甜、皮薄、肉厚、个大、核小著名。生食甜脆爽口。《汉书》中即有“汉文帝召群臣曰,枣味美者莫若安邑御枣”之语,安邑即今运城市。2000年前即已驰名京师。 泓芝驿镇:酥梨、相枣、食品糖豆角。 东郭镇:西瓜。 北相镇:相枣。 常平乡:百合。 河津市 山西琉璃制品:以河津所产最为著名。产品分四大类,即琉璃砖、琉璃瓦、法花及室内陈设品。山西琉璃色泽鲜艳,光彩照人,防腐防潮,坚固耐用,永不变色。生产始于1600年前的魏文帝时代,主要用于名胜古迹及公园庭院大型建筑门面装饰。 清涧镇禹门村:“龙门麻黄”。 樊村镇:“樊村犁铧”等农具。 永济市 蒲州青柿:明清时该地属蒲州府治,故名。10月中旬前后成熟,果型大皮薄,肉细多浆,味甜无籽,易脱涩。当地果农取成熟青柿,制成柿饼,甘甜绵软挂霜,以手撕开,即有蜜丝相绵联,置碗中用沸水冲泡,即迅速溶为汤汁。据载早在1500年前即出现“柿树连理”盛况,明清时,青柿饼即为贡品。 郭李乡:“马铺头蒜”、“干樊梨”。 首阳乡:西瓜。 任阳乡:红枣、柿饼。 闻喜县 闻喜煮饼:因制作中需将饼坯以油炸熟,晋东南民间通称“炸”为“煮”故称。其色泽鲜艳,入口酥沙,不皮不粘,蜜甜不腻,越嚼越香,微带松柏芬芳,颇耐回味。营养丰富。已有200年历史。 神柏乡:苇席。 阳隅乡:柿饼。 侯村乡:紫皮蒜。 新绛县 纺织、钻石、印染、皮毛、漆器、描金、毛笔、香墨、毛毡、地毯、羽毛扇等:驰名全省。 新绛云雕漆器:属漆、画、雕相结合的综合性漆器。工艺精巧,结构洗练,雕刻细腻,图案层次分明,花纹线条圆润,漆面光莹照人,具有耐酸硷、耐高温的特点。云雕工艺创始于元代,明初由浙江嘉兴府传入新绛,至今亦有450年历史。 绛州澄泥砚:产于新绛县 (旧属绛州府治)。系利用当地汾河澄泥,以制瓦之法烧制而成,故又称陶砚。该砚抚之如童肤,观之如璧玉,被誉为陶不象陶,似玉非玉;但质虽细而不滑,极易发墨;击之其声若木,质地坚,重量轻;贮水不易涸。研成墨汁,不发腐、不变味,长保墨香。该砚早在唐代即已有名。 城关镇:仿古云雕漆器、金钢石工具及梅花点舌丹、小儿七珍丹等中成药。 三泉镇:萝卜。 泉掌镇:豆腐、麻绳、柳条编、芝麻糖。 南社乡:柿子、远志。 古交乡:苇箔。 支北庄乡:“刘雅线麻”:细韧洁白,为纺织上乘原料。 平陆县 平陆百合:以中条山野生百合移植培育而成,个头大,瓣肉厚,后味不苦,瓣内无柴。鲜嫩洁白,加糖蒸熟后,酥沙、绵软,味甜幽香。于明成历年间开始移植栽培,随即年年向朝廷进贡,素有“中条参”的美名。 杜马乡:平陆百合。 垣曲县 菖蒲、麝香、木耳。 垣曲猕猴桃:原产于垣曲县海拔700-2000米的中条山区。果实个大肉厚,清香多汁。品种有紫果、软枣和元宝3种。原为野生,现已进行人工栽培繁殖。 垣曲猴头:其特点为个头肥大,绒毛光泽好,形状各异,气味芳香,肉质肥厚,无虫蚀,存贮色味不变。以野生为主。入药可治疗消化不良,胃溃疡,神经衰弱等病症,对胃癌等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疗效。 同善镇:核桃、山楂、猴头、木耳。 历山乡:山杏、木耳、猴头、核桃。 绛县 绛县山楂:山西各地均有,以绛县最多。具健脾胃,行结气,消淤血之功。中药常用于妇女病的治疗。主治饮食积滞、化痰、止血、解毒,并用山楂治疗高血压及心血管等疾病。 稷山县 稷山板枣:以其形状长圆,敦肥如板而得名。系二三百年前引入山东金丝小枣,改良而成。色泽光艳,肉厚核小,久以“大枣小核,小枣无核”而驰名。板枣生食肉厚甜脆,也可以酒密封保存,称“酒枣”,数十年不老不坏,品质更佳,掰开后有粘连果肉之缕缕金丝,滋味甜美。 稷山螺钿:分硬螺钿、软螺钿两类工艺。其图案内容有古今建筑、人物花卉、飞禽走兽等。造型别致,螺钿细密,图案丰满,古朴典雅。尤以鼻烟壶,在仅及火柴盒大小的壶面上,镶嵌螺钿及金银丝达千余片,组成层次分明、新奇别致的图像,极为精细。稷山螺钿约开始于宋代。 西社镇:柿饼。 清河镇:笤帚。 修善乡:柿子。 芮城县 芮城麻片:外形为长方片状,匀薄如纸,晶莹透光,嵌满芝麻,酥脆甜香,入口即化,经夏不粘连,历久不变味。长久食用,有舒肝健脾、消除疲劳、振奋精神、补充营养、促进新陈代谢之功效,故老幼皆宜。至今已有300年历史。 西陌乡:柿子、红枣、苹果、毛竹。 大王乡:苹果、柿子、毛竹、芦苇。 夏县 夏县板栗:以野生为主,具有外形美观,面有光泽,水分少,易剥皮,出粉率高,肉质细腻,香甜味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现已大规模人工栽培。 禹王乡:柳编、苇箔。 曹家庄乡:板栗、核桃、木耳。 祁家河乡:木耳、柿饼、板栗。 万荣县 柿饼。 万泉乡:大葱。 王显乡:腊牛肉。 临猗县 临猗石榴:产于临猗县,具有外膜薄、籽粒大、核儿软、液汁多而渣滓少的优点。其味道分为甜、酸、甜酸三种。食后能除疲劳,提醒神,营养丰富。可治多种疾病,能“疗下痢,止漏精”。还能治扁桃体炎、外伤感染等病症、对绦虫、姜片虫、钩虫和蛔虫以及牙痛病,也有一定疗效。 临猗酱玉瓜:产于临猗县。玉瓜,亦称地黄瓜,其肉白色,皮细,肉厚,口味甜嫩。成品呈黑亮色泽。咸中带甜,清脆爽口,为馈赠之佳品。 临晋镇:玉瓜。 李汉乡:红枣、烟叶。 三管乡:白水杏、柿子

7,云南省镇雄县地理概况以及交通方便经济发达

我也考虑来你们镇雄做做小生意,不知道哪个地方人口密集流动人口有多少。
镇雄概况   镇雄位于云南省东北,云贵川三省结合部,地跨东经104°18′至105°19′,北纬27°17′至27°50′。东以赤水河为界与四川叙永相邻,南连贵州毕节、赫章,西毗彝良,北抵威信。县属坡头乡德隆村,即“鸡鸣三省”之地。县境从东至西99公里,从南到北54公里,总面积3696平方公里。县城驻地乌峰镇,距省城昆明598公里,距贵阳326公里,距重庆505公里,距成都618公里,距昭通265公里。县城与毗邻市(县)城距离,距叙永182公里,距威信87公里,距赫章76公里,距毕节73公里,距彝良220公里。 行政区划   镇雄县辖16个镇、12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乌峰镇、泼机镇、黑树镇、母享镇、大湾镇、以勒镇、赤水源镇、芒部镇、雨河镇、罗坎镇、牛场镇、五德镇、坡头镇、以古镇、场坝镇、塘房镇、中屯乡、鱼洞乡、花朗乡、尖山乡、木卓乡、盐源乡、碗厂乡、杉树乡、花山乡、坪上乡、果珠彝族乡、林口彝族苗族乡。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历史上与滇西的腾冲共同享有“金腾越、银镇雄”的美称。   1、水土资源。县境内有横江、赤水河、乌江三大水系,含大小河流39条,主要河流有白水江、罗甸河、翟底河等。全县每年降水量33.65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10.38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26万千瓦,实际可开发量22万千瓦,现已开发3.69万千瓦。现有耕地124.3万亩,人均耕地0.98亩。   2、矿产资源。境内矿藏主要有煤炭、硫铁矿、大理石、水晶石、石灰石等30多种。其中,煤炭和硫铁矿分布很广,储量丰富,煤炭远景储量74亿吨,占全省储量28.01%,工业储量45.17亿吨,占全省储量的17.1%。   3、生物资源。有植物资源600多种。有银杏、珙桐等世界珍稀树种及价值极高的濒危古木“红豆杉”。被誉为“涂料之王”的镇雄木漆,在国内外市场久负盛名,畅销不衰;被誉为“果中珍珠”的镇雄樱桃,年产鲜果45万公斤以上。有筇竹、方竹等竹笋珍品和享誉全国的苦丁茶。有天麻、黄连、半夏、云木香、杜仲等100多种中药材和竹荪、香菌、木耳等菌类植物。有野生动物150多种,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娃娃鱼)。 地貌气候   镇雄位处云贵高原北部斜坡地带,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全县有少量坝区,以及半山区、山区和高寒山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中部和南部稍平缓。最高点是安尔乡麦车村的戛么山,海拔2416米;最低处为罗坎镇桐坪村大滩,海拔630米。镇雄大多数地方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少数河谷地区属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1.3℃,日照1341小时,无霜期218.6天,年平均降水量914.6毫米。 历史沿革   镇雄开发较早,历史悠久,曾被称为“大雄古邦”,所辖地域也相应多次变化。   自公元前135年(西汉武帝建元六年)置南广县起,迄今已有2100多年。其间,建置多次变更,先后有南广县、南昌县、南广郡、协州、东安县、芒部部、茫部路、芒部府、镇雄府、镇雄州、镇雄县之称。明置镇雄军民府,因“夷俗武悍,地多雄关要寨,设流官知府经历、诸职,以镇抚之,此命名之义也”。即取“镇守雄关”之意。   2000年,镇雄县辖13个镇、22个乡:乌峰镇、罗坎镇、雨河镇、大湾镇、牛场镇、五德镇、芒部镇、以勒镇、仁和镇、板桥镇、母享镇、泼机镇、黑树镇、杉树乡、碗厂乡、盐源乡、李子乡、木卓乡、花朗乡、茶木乡、坡头彝族苗族白族乡、花山乡、干沟乡、尖山乡、果珠彝族乡、堰塘乡、以古彝族苗族乡、坪上乡、塘房乡、林口彝族苗族乡、安尔乡、场坝乡、中屯乡、亨地乡、鱼洞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097093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乌峰镇 105172 泼机镇 66227 黑树镇 22153 母享镇 38530 仁和镇 14125 大湾镇 39955 以勒镇   37409 板桥镇 38092 芒部镇 35281 雨河镇 32681 罗坎镇 30559 牛场镇 33756 五德镇 42559   中屯乡 50741 亨地乡 26263 鱼洞乡 16176 堰塘乡 26154 茶木乡 17236 花朗乡 17921 塘房乡   37289 尖山乡 31549 木卓乡 21443 李子乡 22247 干沟乡 18518 盐源乡 26088 碗厂乡 18318   杉树乡 18703 花山乡 21982 坪上乡 30418 安尔乡 20269 场坝乡 34241 以古乡 14279 果珠乡   29926 坡头乡 23494 林口乡 37339   2001年,全县辖13个镇、18个乡、4个民族乡:乌峰镇、泼机镇、黑树镇、母享镇、仁和镇、大湾镇、以勒镇、板桥镇、芒部镇、雨和镇、罗坎镇、五德镇、牛场镇、杉树乡、碗厂乡、盐源乡、李子乡、木卓乡、花郎乡、茶木乡、花山乡、干沟乡、尖山乡、堰塘乡、坪上乡、塘房乡、安尔乡、场坝乡、中屯乡、亨地乡、鱼洞乡、坡头彝族苗族白族乡、果珠彝族乡、以古彝族苗族乡、林口彝族苗族乡。   2004年5月10日,《关于镇雄县板桥镇更名为赤水源镇的批复》(云政复[2004]49号):同意镇雄县板桥镇更名为赤水源镇。   2006年,撤销亨地乡,其行政区域并入泼机镇,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李子乡,其行政区域并入罗坎镇;撤销干沟乡,其所辖干沟、大木坪、谷花3个村委会划归五德镇管辖,所辖铁炉、仓海2个村委会划归盐源乡管辖,所辖老街村委会划归罗坎镇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的罗坎镇管辖原罗坎镇、李子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干沟乡的老街村委会,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茶木乡,其所辖茶木、团树、瓜果3个村委会划归以勒镇管辖,所辖龙洞村委会划归坡头彝族苗族白族乡管辖;撤销仁和镇及堰塘乡,原仁和镇所辖行政区域并入坡头彝族苗族白族乡,原堰塘乡所辖陇东、平桥2个村委会划归母享镇管辖,所辖新场、堰塘2个村委会划归坡头彝族苗族白族乡管辖,并将坡头彝族苗族白族乡改设为坡头镇,镇政府驻原坡头彝族苗族白族乡政府驻地;撤销安尔乡,其所辖安尔、小米多、麦车3个村委会划归以古彝族苗族乡管辖,所辖彭家寨、罗汉2个村委会划归场坝乡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将以古彝族苗族乡改设为以古镇,镇政府驻原以古彝族苗族乡政府驻地,将场坝乡改设为场坝镇,镇政府驻原以古彝族苗族乡政府驻地,将场坝乡改设为场坝镇,镇政府驻原场坝乡政府驻地;将林口彝族苗族乡凉水村委会划归塘房乡管辖,并将塘房乡改设为塘房镇,镇政府驻原塘房乡政府驻地;将尖山乡布丈村委会划归赤水源镇管辖。
比以前强多了。现在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
非常发达
非常发达
镇雄县地理概况设为塘房

8,有谁知道关于昭通镇雄的历史

我镇雄的~~~包打听~~~想知道什么可联系我!呵呵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云南昭通镇雄全县总人口1097093人. 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历史上与滇西的腾冲共同享有“金腾越、银镇雄”的美称。   1、水土资源。县境内有横江、赤水河、乌江三大水系,含大小河流39条,主要河流有白水江、罗甸河、翟底河等。全县每年降水量33.65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10.38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26万千瓦,实际可开发量22万千瓦,现已开发3.69万千瓦。现有耕地124.3万亩,人均耕地0.98亩。   2、矿产资源。境内矿藏主要有煤炭、硫铁矿、大理石、水晶石、石灰石等30多种。其中,煤炭和硫铁矿分布很广,储量丰富,煤炭远景储量74亿吨,占全省储量28.01%,工业储量45.17亿吨,占全省储量的17.1%。   3、生物资源。有植物资源600多种。有银杏、珙桐等世界珍稀树种及价值极高的濒危古木“红豆杉”。被誉为“涂料之王”的镇雄木漆,在国内外市场久负盛名,畅销不衰;被誉为“果中珍珠”的镇雄樱桃,年产鲜果45万公斤以上。有筇竹、方竹等竹笋珍品和享誉全国的苦丁茶。有天麻、黄连、半夏、云木香、杜仲等100多种中药材和竹荪、香菌、木耳等菌类植物。有野生动物150多种,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娃娃鱼)。
镇雄直隶州:最要。隶迤东道。明,镇雄府,隶四川。雍正五年,改隶云南。六年,降为州,属眧通府。光绪三十四年,升直隶州。广、袤、北极偏度,阙。东:凤翅、黄甲。西:九龙、沙呐。南:竹鸡山、硌砌雄山。北:乌通山。白水江自贵州威宁入,名八匡河,会九股水、黄水河、小溪河,迳牛街西北,入四川筠连,为定川溪。角魁河亦自威宁入,为洛泽河,又西北,纳龙塘、威洛河诸水,西北入大关。黑墩河西北流入四川筠连。洛甸河东流入四川永宁。苴虬河,东南流入贵州威宁。彝良,州同;威信,州判、知事驻。西北:牛街。母亨巡司一。盐井二。 镇雄开发较早,历史悠久,曾被称为“大雄古邦”,所辖地域也相应多次变化。   自公元前135年(西汉武帝建元六年)置南广县起,迄今已有2100多年。其间,建置多次变更,先后有南广县、南昌县、南广郡、协州、东安县、芒部部、茫部路、芒部府、镇雄府、镇雄州、镇雄县之称。明置镇雄军民府,因“夷俗武悍,地多雄关要寨,设流官知府经历、诸职,以镇抚之,此命名之义也”。即取“镇守雄关”之意。   1992年,撤区建乡。镇雄县辖13个镇、22个乡:乌峰镇、罗坎镇、雨河镇、大湾镇、牛场镇、五德镇、芒部镇、以勒镇、仁和镇、板桥镇、母享镇、泼机镇、黑树镇、杉树乡、碗厂乡、盐源乡、李子乡、木卓乡、花朗乡、茶木乡、坡头彝族苗族白族乡、花山乡、干沟乡、尖山乡、果珠彝族乡、堰塘乡、以古彝族苗族乡、坪上乡、塘房乡、林口彝族苗族乡、安尔乡、场坝乡、中屯乡、亨地乡、鱼洞乡。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097093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乌峰镇 105172 泼机镇 66227 黑树镇 22153 母享镇 38530 仁和镇 14125 大湾镇 39955 以勒镇   37409 板桥镇 38092 芒部镇 35281 雨河镇 32681 罗坎镇 30559 牛场镇 33756 五德镇 42559   中屯乡 50741 亨地乡 26263 鱼洞乡 16176 堰塘乡 26154 茶木乡 17236 花朗乡 17921 塘房乡   37289 尖山乡 31549 木卓乡 21443 李子乡 22247 干沟乡 18518 盐源乡 26088 碗厂乡 18318   杉树乡 18703 花山乡 21982 坪上乡 30418 安尔乡 20269 场坝乡 34241 以古乡 14279 果珠乡   29926 坡头乡 23494 林口乡 37339   2001年,全县辖13个镇、18个乡、4个民族乡:乌峰镇、泼机镇、黑树镇、母享镇、仁和镇、大湾镇、以勒镇、板桥镇、芒部镇、雨和镇、罗坎镇、五德镇、牛场镇、杉树乡、碗厂乡、盐源乡、李子乡、木卓乡、花郎乡、茶木乡、花山乡、干沟乡、尖山乡、堰塘乡、坪上乡、塘房乡、安尔乡、场坝乡、中屯乡、亨地乡、鱼洞乡、坡头彝族苗族白族乡、果珠彝族乡、以古彝族苗族乡、林口彝族苗族乡。   2004年5月10日,《关于镇雄县板桥镇更名为赤水源镇的批复》(云政复[2004]49号):同意镇雄县板桥镇更名为赤水源镇。   2005年,农村税费改革撤并乡镇,镇雄撤销亨地乡,其行政区域并入泼机镇,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李子乡,其行政区域并入罗坎镇;撤销干沟乡,其所辖干沟、大木坪、谷花3个村委会划归五德镇管辖,所辖铁炉、仓海2个村委会划归盐源乡管辖,所辖老街村委会划归罗坎镇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的罗坎镇管辖原罗坎镇、李子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干沟乡的老街村委会,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茶木乡,其所辖茶木、团树、瓜果3个村委会划归以勒镇管辖,所辖龙洞村委会划归坡头彝族苗族白族乡管辖;撤销仁和镇及堰塘乡,原仁和镇所辖行政区域并入坡头彝族苗族白族乡,原堰塘乡所辖陇东、平桥2个村委会划归母享镇管辖,所辖新场、堰塘2个村委会划归坡头彝族苗族白族乡管辖,并将坡头彝族苗族白族乡改设为坡头镇,镇政府驻原坡头彝族苗族白族乡政府驻地;撤销安尔乡,其所辖安尔、小米多、麦车3个村委会划归以古彝族苗族乡管辖,所辖彭家寨、罗汉2个村委会划归场坝乡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将以古彝族苗族乡改设为以古镇,镇政府驻原以古彝族苗族乡政府驻地,将场坝乡改设为场坝镇,镇政府驻原以古彝族苗族乡政府驻地,将场坝乡改设为场坝镇,镇政府驻原场坝乡政府驻地;将林口彝族苗族乡凉水村委会划归塘房乡管辖,并将塘房乡改设为塘房镇,镇政府驻原塘房乡政府驻地;将尖山乡布丈村委会划归赤水源镇管辖。
镇雄历史 夏、商属梁州、雍州区域。周时名屈流大雄甸。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为南广县,属键为郡。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年)改置南昌县,属朱提郡。蜀汉延熙元年(238年)置南广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改设协州,不久废。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协州。天宝战争(754年)后,入南诏,改为芒部。宋熙宁七年(1074年)置西南番部都大巡检司。元至元十年(1273年)置芒部路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芒部卫,相继改为芒部府,隶云南布政司,十六年正月,改隶四川布政司,十七年,升为芒部军民府;嘉靖五年(1526年),援引“大雄”古名,改称镇雄军民府;万历三十六年(1609年),改称镇雄府。 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隶云南;六年,降府为州,属昭通府。宣统三年(1910年)升为直隶州。民国2年(1913年)改州为县,分置彝良县,设立威信行政委员(后改为设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镇雄县隶属昭通地区。今镇雄县城始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 2001年8月昭通撤地设市,属昭通市。

9,中医与西医

  中华民族在这四项伟大的发明之外,还有一项更伟大的发明,那就是中华的国粹——中医学。如果要说意义的话,也许中医学对未来人类的贡献要远远大于前四项发明,因为它将是人类告别纯物质文明,走向新文明模式的一座桥梁、一座里程碑。   在本世纪初期以前,古老的中医学尽管有无数的病例可以证明其有无比的价值,但在有些方面不完全符合现代西方科学的“规则”,故而被排斥在科学的大门之外。这也难怪,用现代科学是无法规范中医学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说中医是内科还是外科?如果说它是内科,可中医往往离不开推拿与针灸;如果说它是外科吧,可中医又涉及汤剂。这就让那些办事很认真的外国人感到为难,因为西方基本上没有内科外科混为一体的医学模式,怎么看中医也不符合规则,美国就规定:凡进行针灸的,必须有外科行医执照。   另一方面,中医从头到脚散发着西方人不能忍受的迷信气味。例如,明代大医学家张介宾就说:“是以《易》之书,一言一字,皆藏医学之指南,一象一爻,咸寓尊生之心鉴、”而且中医普遍有“医者,《易》也”的说法。《易》是什么呢?它就是《易经》啊!说起《易经》,那可是了不得的,现在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部卜巫之书,就是从前巫师用的经典之作,是彻头彻尾的迷信。再看中医的架式,治病先要望、闻、问、切,望是什么,了就是相面顺,中医满嘴的精气、阴阳,西方人就是想破了脑袋也不会知道究竟是什么意思,而且这类词句绝对是不能翻译的。于是,如来承认了中医,那无疑要承认许多稀奇古怪的理论,而这些理论在西方人看来又散发着迷信的臭气。   中医学还有一个特点令西方科学不满意,那就是它的经验性,或者说它的主观性。中医的医就是“意”,这个意有很强烈的主观意志性。比如,像把脉这种事,那就全凭经验,同样的浮脉或洪脉,它主什么病,虽然有一些医书的根据,但更多的却是凭经验,凭感觉,这里面玄妙得很,只可心领神会,却不可言传语达。这与西方实证性的规则是不相符的。   更成问题的是关于中医的来源问题。西医学的源头有一条十分清晰的脉络可寻找,它是来源于生理解剖学。而中医的来源却没有人能够说清楚,有人说,中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在劳动过程中积累而成的。比如说,有一个人上山割破了手,他偶尔抓起一把草按上去,鲜血马上不流了,所以知道此草有止血的功能等等。但这个解释很难令人信服,最主要的是它没有实证性,因此当然很难被西方现代科学接受。   西方现代科学不承认中医学那该怎么办呢?中国人采取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把中医的理论猛劲往西医上靠,你不是不理解什么是经络吗?那好办,我把经络说成是血液循环系统或神经系统不就行了吗?第二种是把中药还原成化学成分,你不是不懂中医的汤剂吗?那也好办,我把汤剂还原成你知道的普通化学分子式。许多人给这种方法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中西医结合”,实际上,这样结合出来的东西很可能是非驴非马的怪物。   比如说,近几十年我们发明了中医化学,即用化学检测的方法来研究中药成分。也就是说,把中医最终还原为西医学,将草木、动物、植物、矿物质等中药最终以化学分子式来体现。这种方法合适吗?化学的配方可以完全还原中成药的疗效吗?如果能,那也就无所谓中医和西医了。中国人用这种方法试图弥补中药药理的想法很可能是大错而特错,这对中药根本于事无补,甚至我们是在出卖自己的医学。   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医有一剂“当归补血汤”,用黄芪和当归组方,它是根据中医“有形之血不能速生”,而“生于无形之气”的原理,实际上并不是补血而是补气。如果要用化学检测的方法来说明药理,那么你就必须解释什么是“气”,这个“气”相对应的是西医中的哪个东西,这个“气”与血又有什么重要的关系,黄芪中哪一种化学成分与“气”的哪一个部分发生作用。如果解释不了“气”,那么即使把当归和黄芪的化学成分分析得再清楚,同样无法说明中药的药理。   大家知道,中医的单方并不多,在实际中使用的大多是复方,《黄帝内经》载方13,《伤寒论》载方113,《本草纲目》载方11000,绝大多数都是复方。中药的复方是按君、臣、佐、使配伍而成。复方的配合,治病只是一个目的,更重要的是调节阴阳平衡,扶持正气。那么何为阴阳平衡?何为正气、邪气、清气、浊气、病气?在西医贫乏的词汇中根本找不到对应的语词。那么用化学检测的方法来分析复方,你最终想说明什么?再说,每一种中药中都有几十种,甚至百种化学成分,比如山植的化学成分就有七十余种,这样算下来,一副汤剂就很可能有上百种。上千种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又是如何体现君、臣、佐、使原则的?化学检测的方法可以回答得了吗?   中医十分讲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气候、时令、地理等因素直接体现在中药里,比如说,按照中医的观点,立秋前后许多药物性质是完全不同,早一天采摘和迟一天采摘区别很大,那么这种差别能体现在中药化学检测中吗?一种草药在立秋前和立秋后它的化学成分可能发生变化吗?同时,中医用药的时令性也很强,同样一种病秋季的用药与初春的用药在原则上就有很大的差别,而这种差别是西医所没有的,同样一种化学药品使用时一般也不分时令、季节、地理环境。   事实上,用化学检测的方法来分析中药药理的做法已经证明是行不通的,它或许可以在几剂中医复方中有用,但却不能概括整个中医药。   比如说,中医的用药大部分是口服,也有一些外用的,但却从来没有静脉注射的,打针这玩艺是西方人发明的。现在发现,将中医提取出的化学成分改为西医静脉注射法,几乎没有什么作用,这说明什么呢?它说明将中药用现代化学的方法处理是没有效果的。   再者,现代西方医学的化学分析法并不是万能的,尤其对于中药而言更是如此。有的中药对动物没有丝毫疗效,但对人却有疗效;有的则是对人无效,而对动物有效。这样一来,研究西医常用的动物试验法就失去了作用,基本堵死了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中医药的路子。   还有一点,根据西医的观点,只有那些有生物活性指标的化学成分才有治疗的功能,才能被分析研究。可实际上,许多的中药并没有生物活性指标,但它们恰恰可以治病,这与西医的理论是背道而驰的。   由此可见,用西医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说明中医药,基本上属于瞎胡闹。许多人都因为中医学没有现代科学原则作支撑,所以心里发慌,在骨子里是自己瞧不起自己,于是,厚着脸皮硬往西医上靠,认为只有这样中医才能成为科学。这是多么可悲的想法!中医存在的价值根本用不着西医来承认,西医没有这个资格,早在现代科学产生的几千年前,中医就是一个完整的医疗体系,在人类医学史上更有发言权的不是西医而是中医。   从中医学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医与西医学走的是两条路,如果硬要区分出谁高谁低的话,我们可以毫不脸红地说:中医学在整体上要高出西医学一大截!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古老的中医里有许多是西医或现代科学根本解释不了的东西,更气人的是,不论你解释得了还是解释不了,中医一直在有效地使用着,你说到底是谁先进谁落后呢?   比如说经络学吧。经络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换一个角度看,中医是建立在经络学基础之上的,《黄帝内经》说经络:“行血气,营阴阳,决生死,处百病”。那么什么是经络呢?它又是怎么来的呢?曾经有人说,经络是血液循环系统,也有人曾说经络是神经系统,都是用西医理论会中医,根本就说不通。经络既不是血液循环系统,也不是神经系统,经络就是经络,目前它对全人类来说也是一个迷,因为经络在现代解剖学上是看不见的。   有报道说,中国医学家祝总骧通过多年研究发现,经络是不依赖中枢神经和血液循环的隐性循经感传线,是条低阻抗、高电位、高发光的线,是由一些看得见的微小结晶颗粒组成的带状物,它在人体上宽约一毫米。几年前,法国学者通过在穴位注射放射性物质锝,利用锝的R射线可以使底片曝光的原理,借助电子照相机,成功地拍下了锝的行走路线,发现得的行走路线与中医的经络基本相同,同时证明穴位是经络上的某些点。接着,日本的一些科学家采用电子计算机和全息技术,将人体由平面转为立体观察,通过荧光染色发现,穴位实际上是某些组织的“集合物”,它具有高度的灵敏性。由以上这些研究可以看出,我们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仅仅证明了几千年前的一个命题是正确的,但又不知其所以然,人类绕了一个6000年的大圈子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真是太有意思了,既然经络是已经被证明存在的,那么它们究竟有什么作用呢?这就涉及到中医的主要对象是什么。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印象,中医的全部理论并不针对肉体的疾病,而是针对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那东西被称为“气”。“气”的理论是中医学的最高范畴,《素问·五常政大论》说:“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一致也。”中医用来解释人体生命的一条主线就是“气”。   气是生命的本源,《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阴阳五行是气的运动形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化气,阴成形。形气交感而化生万物。”《生气通气论》说:“生之本,本于阴阳,其生五,其气三。”五运六气是天地的气化,金、木、水、火、土为五运,风、热、暑、湿、燥、寒为六气,它强调“天人感应”的思想。   藏象是人体的气化,《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为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六节藏象论》说:“以其气命其五脏。”   病因病机在于气化失常,《素问·举通论》说:“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阴阳应象大论》说:“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也就是说,气无时无刻不在身体内流转,所谓的病就是气在流转过程中受到了阻碍。   诊断必须全面诊察精神气血,人体病变,可由外在各种表现诊察得知,因为机体气化是“内外相袭”的,“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灵枢·本藏篇》。   治疗在于调理气机,《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灵枢·本神篇》说:“必审五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   那么中医里的“气”又是什么呢?这可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首先,气绝对不是指人们的身体,《内经》中曾明确地说,“气先身生”,虽然在表述上它有些唯心论的嫌疑,但它却说明气与身体不是一回事。其次,气也不是指人的思、虑、忧、喜。悲、恐、惧等显意识状态,因为任何显意识状态都有对应的刺激物,也有负载它的可见身体器官,比如说,当身体受到伤害时,人会产生痛苦的感觉,伤害是外在的刺激,神经系统是痛苦感觉的载体。此外,人的显意识有很大一部分属于文化类型,像恐惧、爱好等等。   气在中医里是精、气、神的总称,在藏象学中又化为神。魂、魄、意、志五种形式,由此可见,中医里的气乃是指精神,是一种脱离肉体的纯精神,而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知识文化、个人修养等,说白了它就是宗教中所说的灵魂,它是潜藏在我们身体之内的另外一种生命。   中医的“气”是灵魂的推测,也可以从“气”字的甲骨文中得到证实。气在甲骨文中写作“”,于省吾先生认为,这就是中国八卦中乾卦的符号,即三个阳交。乾为天、为大、为生,故甲骨文的气字可以直接理解为生命或生命之本。实际上,甲骨文中的气字还可以理解为数字三,《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气”字同样可以理解为万物生命之源。那么,这些气是从哪里来的呢?甲骨文“气”这个本字的构成也同样告诉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气”是别人给的,《说文》释“气”云:“气,馈客刍米也。从米,气声。氧即馈也,给也。”这个解释与上古造人神话在解释灵魂的来源时是一致的。值得说明的是,在中国的造人神话中没有神“给气”这个细节,而《说文》中的这个解释恰恰弥补了神话的缺陷。从这一点,我们再一次震惊于世界神话的一致性,再一次感到远古文明是一个完整体系的文明,里面蕴藏着巨大的生命力。   因此,中医并不针对肉体的疾病,而是针对精神的健康,它认为,只要精神体健康了(气在体内流转无阻碍),肉体就必然健康,为此中医最讲究养气、调气、理气。从这点上讲,中医是“中介医学”,它是站在物质肉体与精神生命之间的一种医学体系,作用在于协调双方的平衡。   中医的存在恰好可以证明我们的假设:在人类的身体内部确实有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存在,这个生命体我们可以将它称之为精神生命体。它不以有形的方式存在,而将自己的生命化为无形之中。如果说肉体是我们生命存在的证据,那么,经络就是精神生命存在的证据。中医从根本原则上是站在精神生命体与肉体之间的一种医学体系,它调节着肉体与精神的相互平衡,而最终它关注的并不是我们的肉体,而是为精神生命服务的。   我们推测,中医的基本原则可能是这样的:精神生命与肉体生命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当精神生命受宇宙空间各种作用力影响时,它也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分。当它不健康时,就直接表现为肉体疾病。同样,肉体自身的病变也会影响到精神生命的健康状态。因此,中医的作用就在于调节双方的平衡,沟通与传递信息,用精神强大的力量来治疗肉体疾病,同时用地理、气候、季节等因素来协调精神生命与宇宙自然的相互关系。   因此,我们可以断定,中草药治病的机理与我们今天理解的矾理决不是一回事,也就是说将中草药还原为化学分子思想是错误的。中草药中一定有精神生命需要的东西,这种东西也不体现为化学分子结构。举一例子,古老的中医学中有“十八反,十九畏”之说,指的是药物配伍上的禁忌,但这种禁忌在现代科学里找不到依据,如,“甘草不能配甘遂”,但用兔子做试验时,未发现任何反常的现象,心跳、体温、瞳孔、肠胃均属正常。再比如,“半夏贝母反乌头”,在药理试验时也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由此可以推断,“十八反,十九畏”配伍原则所针对的并不是肉体,而是精神生命,意思是说:如此的配伍会伤害精神生命。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