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1,碟清水是什么啊泡着喝油什么好处2,熬中药时弄进一点水珠还可以喝吗3,功效清肝火散淤结降血压的中药是什么4,一粒金丹落水珠中药名是功能主治5,清热解毒的中药6,中药里的金沙银珠是什么东西7,他的药用价值8,我这里有一个治疗白发……
本文目录一览
1,碟清水是什么啊泡着喝油什么好处
碟清水就是碟清草泡得水, 碟清草有利尿排石 消炎抗菌 滋阴补肾的作用。 开水冲泡就可以啦 每次5克左右 泡5分钟左右 一般的中草药都是这种泡制方法碟清水就是碟清草泡水,一般一杯泡5-10克,你的情况适合泡碟清水喝。我觉得碟清水是白开水!!!我火把一些纯净水煲一下,把盖上面的水珠拿下来喝了!!不知道对不对哦!!!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2,熬中药时弄进一点水珠还可以喝吗
你好,不可以的,这样是会影响到药物的效果的,也是容易出现问题,一定要注意,在熬制过程中的安全性,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不然这样是会影响到药物的效果的。

3,功效清肝火散淤结降血压的中药是什么
清肝火,用于肝火上炎,目赤肿痛,头痛眩晕。本品能清泄肝火,清头目,常配石决明、菊花、蝉蜕等药同用。亦可用于肝阴不足,目珠疼痛,至夜尤甚者,常配当归、枸杞子等。 散郁结,用于瘰疬瘿瘤。本品辛以散结,苦以泻热,有良好的清肝散结之功。用于肝郁化火,痰火凝聚,结于颈项而致的瘰疬、瘿瘤等病证,常配伍海藻、昆布、玄参等。 夏枯草性寒,味苦、辛,入肝胆二经,具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之功效,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疠、乳痈、瘿瘤、高血压等。夏枯草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夏枯草提取物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血清TG、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性,癥瘕积聚,寒湿化火癥;
直接咨询,当地老中医;
因地,因时,因人,四诊合参,【诊断整体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程度】处方下治疗;
整体状况;【尚可】前提下,连续治疗二三五六年许,可以彻底治疗痊愈。
遵医嘱
不存在统一偏方,秘方,祖传八代御医绝招。

4,一粒金丹落水珠中药名是功能主治
一粒金丹 【来源】《宜明论方》卷十三。 【异名】捉虎丸(《医学入门》卷七)。 【组成】草乌头 五灵脂各500克 木鳖子120克 白胶香250克 地龙120克(去土,妙) 细墨30克 乳香30克 当归60克 (焙) 没药60克 麝香3克 【用法】上药研极细末,糯米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2丸,温酒下。吃药罢,遍身微汗,立验。 【主治】腰膝走注疼痛如虎啮。落水珠 不知道了
5,清热解毒的中药
连翘、大青叶、板兰根、蒲公英,金银花、仙人掌、射干、半枝莲、穿心莲、马尾连、虎耳草、白花蛇舌草、山豆根、漏芦、土茯苓、鸦胆子、白头翁、青黛、紫花地丁、马勃、马齿苋、酸浆等清热解毒的中药 1、蒲公英: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肩挑腺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用量为9——15克,捣烂外敷,可用于乳痈、疹疮、痈肿等。 2、决明子: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甘、苦,功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适用于肝热或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涩痛,羞明多泪等;此外对治疗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及习惯性便秘等也有效。用量为3-9克,捣碎煎服 3、地骨皮: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淡,功能凉血,退蒸,清泻肺热,适用于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痈肿恶疮以及肺结核和高血压症等。用量为一般为3-9克。 4、芦根: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适用于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胃热呕吐、噎膈、反胃以及治疗肺热咳嗽、肺痈等。用量为一般干者9-30克;鲜者15-40克。 5、连翘: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适用于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及过敏性紫癜等。用量为一般6-9克。 6、牡丹皮:中医认为,其性凉,味苦、辛,功能清热,凉血、和血、清瘀,适用于热人血分,发斑、惊痛、吐血、痈疡,跌打损伤等症。用量为5-9克,但脾胃虚寒泻泄者忌用。 7、知母: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适用于肺热咳喘或阴虚咳嗽,烦热消渴,骨蒸劳热,小便不利,大便燥结等症。用量为一般6-9克,但肾阳虚,两尺脉微弱及大便溏泄者忌用。 8、板蓝根: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适用于流感脑炎、乙型脑炎、肺炎、丹毒、热毒发斑、火眼、疱疹等。用量为—般5—9克;但脾胃虚寒者不宜用。 9、金银花: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解毒,适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疮、痈、疖肿等热毒壅盛之症。用量为一般为6-12克;但虚寒泄泻及疮流清脓无热毒者不宜用。 10、夏枯草: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辛,功能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适用于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目珠疼痛,羞明流泪、头痛、眩晕等;用于痰火郁结所致的瘰疠,瘿瘤等。用量为一般为9克左右。 11、栀子: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功能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适用于热病虚烦不眠、黄疸、目赤、衄血、热毒疮疡等症。用量为3—9克。 12、玄参: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滋阴降火,凉血解毒,适用于热病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伤津便秘及咽喉肿痛等症。用量为6--12克;但大便溏泄及痰湿盛者忌用。
6,中药里的金沙银珠是什么东西
都是防腐剂 是银朱不是银珠。是把药打成小水丸后在药粒外面做包衣用的东西,具有防腐,清血热作用。银朱 释名 亦名猩红、紫粉霜。用石亭脂和水银同罐炼成。贴在罐口的是丹砂,贴在罐内的是银珠。 气味 气味辛、温、有毒。 主治 1、小儿内钓(惊风,多啼)。用银朱半钱,乳香、煨蒜各一钱,共研细,捏成丸子,如粟米大。半岁儿五丸,薄荷汤送下。 2、痰气结胸。用银朱半两、明矾一两,同研细。置瓦盏中,下加微火熔化。刮取,搓成丸子,每服一钱,茶和姜汁送下。此方名“鹤顶丹”。 3、水肿,但大便尚通畅。用银朱半两、煅硫磺四两,共研细,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次服三十丸。 4、咽喉疼痛。用银朱、海螵蛸,等分为末,吹入喉中,涎流,痛止。 5、火焰丹毒。用银朱调鸡蛋清涂搽。 6、汤火伤。用银朱调菜油敷上。 7、背疽。用银朱、白矾等分。煎汤温洗患处,再用桑柴火远远烘热。 一天三次。 8、鱼脐疔(按:疔初起,即呈长形,边缘带红色,中央带黑色。痛极者有救,不大痛者反而难救)。用水调银朱成丸,每服一丸,温酒送下。 此方名“走马丹”。 9、杨梅毒。用银朱、粉锡,等分为末。把纸卷成捻子,蘸油点燃,放在木桶中。令病人到桶边用鼻子吸取烧捻子放出的烟子。一天一次,七天可愈。又方:银朱二钱,孩儿茶一钱,龙桂香一钱,皂角子一钱,共研细,照上方作熏药用。又方:银朱、水银粉各一钱,黄蜡、菜油各一两,加热化开调药,摊在油纸上贴患处,疮痂自脱。 10、筋骨疼痛。用银朱三钱、枯矾四钱,研细。裹入纸中做成三个捻子。 每天早晨拿一个捻子蘸油熏肚脐,熏后蒙被而卧,汗出为好。 11、顽疮久不收口。用银朱一钱、陈年石灰五分、松香五钱、香油一两,调匀,摊在纸上贴患处。 12、血风臁疮。取黄蜡一两,熔化后,加银朱一两,搅匀,摊在纸上。先把臁疮刺孔,再把药纸贴牢。 13、黄水湿疮。用银朱、盐梅,合捣敷上。 14、癣疮。用银朱、牛骨髓、桐油,调搽。 15、头上生虱。用银朱浸醋,每天梳头时带药入发。又一治法:纸包银朱,烧着,用碗盖住。烟结碗内成垢,以茶水洗下,倒入头发中,再把 头发包起来。第二天,头虱尽死。参考资料:《本草纲目》确实是中药.一般是那些算命的用来敬菩萨的.我家卖过一次.可以用来治跌打损伤银朱 ,释名 亦名猩红、紫粉霜。用石亭脂和水银同罐炼成。贴在罐口的是丹砂,贴在罐内的是银珠。 ,气味 气味辛、温、有毒。 ,主治 ,1、小儿内钓(惊风,多啼)。用银朱半钱,乳香、煨蒜各一钱,共研细,捏成丸子,如粟米大。半岁儿五丸,薄荷汤送下。 ,2、痰气结胸。用银朱半两、明矾一两,同研细。置瓦盏中,下加微火熔化。刮取,搓成丸子,每服一钱,茶和姜汁送下。此方名“鹤顶丹”。 ,3、水肿,但大便尚通畅。用银朱半两、煅硫磺四两,共研细,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次服三十丸。 ,4、咽喉疼痛。用银朱、海螵蛸,等分为末,吹入喉中,涎流,痛止。 ,5、火焰丹毒。用银朱调鸡蛋清涂搽。 ,6、汤火伤。用银朱调菜油敷上。 ,7、背疽。用银朱、白矾等分。煎汤温洗患处,再用桑柴火远远烘热。 ,一天三次。 ,8、鱼脐疔(按:疔初起,即呈长形,边缘带红色,中央带黑色。痛极者有救,不大痛者反而难救)。用水调银朱成丸,每服一丸,温酒送下。
7,他的药用价值
黑木耳的药用价值 黑木耳,又名木蛾、树鸡、云耳、耳子等,是生长在朽木上的一种食用菌,因其颜色淡褐、形似人耳,而得名。 一、黑木耳的营养价值 黑木耳营养极为丰富,为古代帝王独享之佳品,有“素中之荤”的美誉。据《礼记内则>记载和汉学者郑玄的注解,以及宋代陈皓的,都证明黑木耳为上古时代帝王独享之佳品。 黑木耳脆嫩可口,味道鲜美,是城乡人民喜爱的食品。黑木耳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约10%,脂肪、纤维素、铁、钙、磷、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和c等有效的营养物质。据化验分析,每百克黑木耳中含钙375毫克,相当于鲫鱼的7倍;含铁185毫克,相当于鲫鱼的70倍。黑木耳的胶质体具有很大有吸引力,它能把残留在人们消化系统中的灰尘、杂质集中起来,排出体外,是矿工、纺织、理发和化工工人的良好的保健食品。 黑木耳是一种珍贵的药材,明代著名医药家李时珍在中记载,木耳"性甘平,主治益气不饥"等,近代医学工作者对黑木耳的药用价值又有新的发现,认为黑木耳还具有清肺、润津、取淤生新的功效,黑木耳中还含有抗癌物质,是一种抗癌药用食品。黑木耳还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治疗冠心病等 。 据专家测定,每百克黑木耳含蛋白质10.6克,脂肪1.2克,碳水化合物65.5克,粗纤维7.0克,钙357毫克,磷201毫克,铁185毫克;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烟酸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磷脂、植物固醇等。黑木耳的含铁量为是芹菜的20倍,猪肝的7倍,是一种非常好的天然补血食品;而且含钙量相当于鲫鱼的7倍。 2、黑木耳的药用价值 黑木耳具有益智健脑、滋养强壮、补血治血、滋阴润燥、养胃通便、清肺益气、镇静止痛等功效等功用。祖国医学认为,黑木耳能“益气不饥,轻身强志”。黑木耳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一种特殊的植物胶质,能促进胃肠蠕动,促使肠道脂肪食物的排泄,减少食物脂肪的吸收,从而起到减肥作用。黑木耳中的胶质,有润肺和清涤胃肠的作用可将残留在消化道中的杂质、废物吸附排出体外,因此它也是纺织工人和矿山工人的重要保健食品之一。据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发现,黑木耳内还有一种类核酸物质,可以降低血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对冠心病、动脉硬化患者颇有益处。黑木耳中的多糖有抗癌作用,可以作为肿瘤病人的食疗。药用价值:性味】辛、苦,寒。 【归经】归肝、胆经。 【功能主治】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 【用法用量】9~15g。 【贮藏】置干燥处。 【备注】(1)粗毛夏枯草PrunellahispidaBenth,云南、西藏也作夏枯草入药。 (2)用于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目珠疼痛;头痛、晕眩等症。夏枯草能清泄肝火,为治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头痛、头晕的要药,常配菊花、石决明等同用;如肝虚目珠疼痛,至夜尤剧,可与当归、白芍等配合应用。 (3)用于瘰历痰核。瘰历痰核,多由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痰火结郁而成。夏枯草能清肝火、散郁结,为治疗瘰历结核属于痰火者一味常用药物,长期服用有一定效果,临床常配合玄参、贝母、连翘、牡蛎、昆布等同用。 夏枯草为清肝火、散郁结的要药,它所主治的大多是肝经的病症。本品配以菊花、决明子,可清肝明目,治目赤肿痛、配以石决明、钩藤,可平降肝阳,治头痛、头晕;配以玄参、贝母、牡蛎等品,可软坚散结,治瘰历结核。近年来临床上又用于肿瘤。
8,我这里有一个治疗白发的中药方子请您帮我看看
主要还是补肾滋阴生发乌发的方 泡酒喝的话建议把制首乌和黑芝麻加大计量 都100克白发有可能是阴虚血热,也可能是气血不足你平时有什么样的饮食起居生活习惯?心情睡眠和运动情况如何?手脚冷热?舌苔颜色?小便情况?这药方适合气血不足引起的白发..你手脚经常出汗,如果手脚发热,舌苔红,是不适合的.应该是治风湿的吧,川乌是剧药,注意用量!!!! 下面给你提供点现成的偏方,供参考 风湿性关节炎偏方 1 将“金边兰”叶片去皮,用叶肉擦患处,受湿的皮肤即出现小颗粒,发痒,多次擦拭,小颗粒可消失,风湿性关节炎可以除去。 2母乌鸡一只,麻黄、牛蒡子各12克。先将乌鸡捏死或吊死(勿见铁器),去毛及内脏,洗净,置砂锅内加水淹住鸡为度,然后将麻黄、牛蒡子包裹,同入锅内炖煮,可用少量食盐,勿加其它调味品,以肉烂为宜,取出麻黄、牛蒡子,吃肉喝汤,早、晚各1次。 3 鲜芋头1份,去皮捣成糊状,生姜汁1/3份,面粉1份,蜂蜜少许。混合均匀后摊于塑料布上,厚约2毫米,外敷于关节周围,用绷带包扎固定,上下端要扎紧,以防药物外溢。冬季每3天换药1次,夏季1-2天换药1次,以保持湿润。 4 棉花根(干品)适量,点燃后放入瓷盆中,燃至一半时,将明火扑灭,用烟熏烤患处,使患处出微汗为止。一般1-2次可愈。 5 瘦牛肉150克,鲜松针150克,干松针75克,加烧酒600毫升。文火煎至肉熟,分为4份,口服3份,1份涂患处。长期服用,疗效甚佳。 6 茜草、蜂蜜各适量。将茜草洗净捣烂,凋入蜂蜜,敷最痛处。主治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7 牛蒡子、麻黄草各9克,小公鸡(未小鸣的)一只,去毛,洗净肠中鸡屎,保留内脏。将前2味药用纱布包好放入鸡腹中,用锅将鸡煮至烂熟。第一次食肉喝汤后,盖被子出透汗。第二次将鸡骨头焙黄研成粉,用黄酒加热冲服,再盖被子出透汗。轻者1次即好,重者不超过3次。 8 制川乌、制草乌、乌梅、紫草、牛膝各9克,冰糖120克,白酒500毫升。上药共切成碎块,与酒共入容器内密封,2天晃动1次,泡7天后滤渣取酒,每晚睡前服10毫升。忌寒凉、房事。 9 马前子60克,老鹳草、透骨草、山甲珠、毛姜各30克。将马前子加温水泡至皮软,剥去皮,破为两半,晾干后放香油内炸,至酥焦为度,与其余几味共碾细面,每晚服0.3克-0.4克,黄酒或白开水冲服。 10 玉竹、桑寄生各30克,鹿衔草、白术、茯苓、淮牛膝、白芍各15克,炙甘草9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若能再用玉竹30克爆兔肉或老母鸡,疗效尤为巩固。 11 杜仲、麻黄、牛膝各15克,老母鸡1只。将药用纱布包好,置于母鸡腹腔中,不加佐料,清水煮熟,先空腹吃鸡肉,再饮汤。然后盖被子发汗,待汗出透之后(大约60分钟),可更换衬衣,以防着凉。一般食2-3只鸡即可痊愈。 12 鲜三白草1000克,鲜皂角棘250克。同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煮沸后直接熏局部,或用多层纱布覆盖以助熏蒸。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13 麻黄60克,猪蹄1副。加水同煎,猪蹄烂后,去渣,先喝汤后吃蹄。主治风湿性手臂痛。 14 煅白矾末一匙,溶入一杯开水中,趁热洗患处。对膝盖以下神经痛也有疗效。你这个方子一般,药味多可药量又不足,我给你改一下:5斤酒的药量。熟地200g 制首乌200g 枸杞50g 生黄芪30g 肉苁蓉30g 甘草30g。熟地和首乌、枸杞补肝肾乌发足够了 黄芪治疗你气虚 肉苁蓉治疗虚弱便秘,再用甘草调和一下。量少而力专不是啥病都适合药酒的,有风湿的病症时用药酒最适宜,其余不必。你这岁数吃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地黄丸就可以的,何必吃大补药啊。炙首乌,黑芝麻,枸杞等量粉碎就治疗黑发,效果还特好,早晚各服用10克温水服下。坚持一月你再看效果。
9,哪些药材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有些食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犹如体内的“清道夫”。经常将这些食物摆上餐桌,可及时清除来自体内的各种“垃圾”。如能经常科学食用,对宝宝、妈咪及全家人的健康都十分有益。那么,哪些不起眼的食物有这样神奇的作用呢? 功臣1——西红柿 近年来,欧美营养专家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西红柿中含有大量番红素,是预防心脏病、前列腺癌、子宫癌、乳腺癌、胰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口腔癌、肺癌、眼底黄斑过早退化等疾病的重要营养素。 *最新研究发现,番茄经过烹煮后,番红素才能在血液中发挥作用,因此,番茄最好熟吃。熟吃西红柿的方法很多,如西红柿和鸡蛋就是一对好“搭档”,可做成鸡蛋番茄汤或西红柿炒鸡蛋等菜肴。 *家有吸烟者,多吃一些西红柿吧,特别是熟番茄,比β-胡萝卜素更能抵制香烟中尼古丁的作用。可预防或减少动脉壁损伤,避免发生心脏病。 *当皮肤受到过多日或紫外线灼伤时,多吃一些熟西红柿,可帮助皮肤组织快速修复。 功臣2——蘑菇 蘑菇属于益菌类食品,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多种酶,特别是香菇中含有香菇多糖,已被国外营养学家认为是较强的抗癌物质。它可抑制包括白血病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享有“蘑菇皇后”的美称。常吃蘑菇或喝蘑菇汤,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不容易患呼吸道感染,还可净化血液中的毒素。 *吃香菇时最好先用开水焯一下,避免刺激胃。 *蘑菇保存不当容易发霉,最好放在通风干燥处。一旦发霉,经冲刷、烘干、冷却保存后还可食用。 功臣3——薯类 薯类包括红薯、山药、土豆等,能够吸收水分、脂肪、毒素及糖类等,润滑肠道。最新研究发现,经常食用薯类可降低儿童发生干眼病的危险性;避免便秘,降低结肠癌、直肠癌的发生率;保持血管壁弹性,防止或减轻动脉硬化。这不仅对成年人有益,对宝宝也大有好处,因为,预防心血管疾病应该从小开始。 *孕妈咪或是宝宝腹泻时,最好少吃薯类。 *不要过量食用,以免引起烧心、腹胀,吃时最好就点儿小咸菜。 *红薯不宜与柿子一起食用,以免形成胃结石。 功臣4——豆浆 豆浆有独到的营养价值,即蛋白质利用率高,含有抗菌物质,可有效地防治乳腺癌,还可预防动脉硬化和其他癌,又有清热补虚、通淋化痰的治疗作用,确实是一种物美价廉的滋补饮料。 *妈咪白带异常时,把10粒捣碎的白果仁放在豆浆中一起喝,可起治疗作用。 *豆浆煮沸后,最好接着煮3-5分钟,以免煮不透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 *为了保证豆浆的营养价值,避免用豆浆冲生鸡蛋。 *每次喝豆浆不宜量过大,不然易引起消化不良、腹胀和腹泻,特别是年幼的宝宝更易如此。 功臣5——酸奶 营养学家发现,酸牛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更易消化吸收,铁、钙、磷等各种微量元素的利用率更高,还可促进食欲,增强消化功能,有效地抑制肠道病菌的繁殖。因而,常喝酸奶不仅增强抗病力,还可治疗习惯性便秘、婴幼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等病症。 *宝宝腹泻时,如果改喝酸奶,既能抑制细菌繁殖,又能促进钙的吸收,保证每天的钙摄取,不容易缺钙。 *自然变酸的牛奶与酸奶不是一回事,里面除了含有乳酸菌外,还含有大量杂菌,对人体有致病作用,特别是对宝宝娇嫩的胃肠。因此,牛奶变酸后不可再喝。 功臣6——苦瓜 最新研究发现,苦瓜中含有一种活性蛋白质,能激发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增强免疫细胞的活力,从而增强抗病力。除此之外,它还具有显著的抗癌力。 *苦瓜中具有抗癌作用的活性蛋白质很娇嫩,尤其是耐热性差,烹调时不宜温度过高。 *盛夏酷暑时多给家人吃些苦瓜,除了素炒外,还可凉拌或做汤,有助于消除暑热或治疗中暑、胃肠炎、咽喉炎、皮肤疖肿等。贯众,大青叶,北豆根,白花蛇草,甘草,穿心莲,败酱草,紫花地丁。。这些都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甲流的有效果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中药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1、蒲公英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急性,淋巴腺炎,尿路感染等。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带根全草,含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和果酸等;其煎剂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又有保肝、利胆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2、板蓝根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适用于流感脑炎、乙型、丹毒、热毒发斑、火眼、疱疹等。板蓝根为十字花科大青叶属植物菘兰和草大青的根,含板蓝根靛甙,大青素B,B--谷甾醇等;板蓝根有显著抗病毒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有条钩端螺旋体作用。临床上用板蓝根煎剂口服或肌肉注射治疗流行性乙型有显著疗效;对急慢性均有一定疗效,能缓解或消退症状,促进改善;用板蓝根治疗病毒性皮肤病,如单纯疱疹,玫瑰糠疹,扁平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 3、地骨皮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淡,功能凉血,退蒸,清泻肺热,适用于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痈肿恶疮以及和症等。地骨皮为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的根皮,内含桂皮酸,多种酚类物质,甜菜碱及亚油酸等;地骨皮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其煎剂可使血糖降低,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抗的作用,地骨皮的浸剂对动物有显著的降低血压的作用。 4、芦根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适用于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胃热呕吐、噎膈、反胃以及治疗肺热咳嗽、肺痈等。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地下茎,内含薏苡素,天门冬酰胺等。 5、连翘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适用于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及性等。 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内含挥发油,连翘酚,黄酮甙,生物碱等;药理试验表明: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所含连翘酚可能是主要抑菌成分;连翘还有抗炎、镇吐、利尿和强心的作用;所含黄酮甙能增强毛细血管的致密度,因而对毛细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皮下溢血等均有止血作用。 6、牡丹皮 中医认为,其性凉,味苦、辛,功能清热,凉血、和血、清瘀,适用于热人血分,发斑、惊痛、吐血、痈疡,跌打损伤等症。牡丹皮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牡丹的根皮,含牡丹酚,牡丹酚甙,挥发油和植物甾醇等。药理试验证明:牡丹皮有降低血压作用;有镇痛、镇静、抗炎和解热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7、知母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适用于肺热咳喘或阴虚咳嗽,烦热消渴,骨蒸劳热,小便不利,大便燥结等症。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含多种皂甙及皂甙之,此外还含有两种黄酮类成分、芒果甙等。试验证明:知母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对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潮热均有明显疗效。 8、决明子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甘、苦,功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适用于肝热或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涩痛,羞明多泪等;此外对治疗,腹水及习惯性便秘等也有效。决明子为豆科植物炖叶决明或决明的种子,内含蒽酯及蒽醌甙,决明素及A等,药理试验证明:决明子有降低血压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有抗多种致病菌和软便泻下的作用。 9、金银花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解毒,适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疮、痈、疖肿等热毒壅盛之症。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含绿原酸,肌醇,黄酮类成分等;药理试验证明:金银花有抗炎和解热作用,对流感病毒和多种致病菌、皮肤致病真菌都有抑制作用,反映了金银花的清热解毒功效。 10、夏枯草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辛,功能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适用于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目珠疼痛,羞明流泪、头痛、眩晕等;用于痰火郁结所致的瘰疠,瘿瘤等。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花卉或全草,内含三萜皂甙及其甙元齐墩果酸,挥发油及,氯化钾等;药理研究证明:夏枯草的全草均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其煎剂对某些常见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多种致病菌亦有抑制作用。 11、栀子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功能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适用于热病虚烦不眠、、目赤、衄血、热毒疮疡等症。栀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果实,含多种苦味素甙,还含甘露醇,熊果酸等,栀子有利胆作用,或使胆汁分泌增加;同时栀子有降温,镇静,镇痛和抗惊厥作用;还有抗微生物作用,对多种致病菌及多种皮肤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 12、玄参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滋阴降火,凉血解毒,适用于热病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伤津便秘及咽喉肿痛等症。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和北玄参的根,含玄参素,环烯醚萜甙类;还含挥发油、生物碱等;药理试验证明、玄参水浸液,醇浸液和煎剂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玄参还有扩张血管和强心作用;多种玄参屑植物的侵剂都有镇表和抗惊厥作用。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