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藏琴中草药,藏茜籽是中药吗

藏琴中草药,藏茜籽是中药吗

本文目录一览藏茜籽是中药吗2,岭南古琴的历史脉络3,藏癣绝夏塔片是纯中药吗4,挑选一把好古琴的方法与技巧5,中药藏红花的功效与作用咋样6,藏花是一味什么样的草药我在网上搜不到请指点7,金博的中药名叫什么8,藏英陈是什么9,老虎姜有哪些作……

本文目录一览

1,藏茜籽是中药吗

是藏药的一种

藏琴中草药

2,岭南古琴的历史脉络

岭南派的创始人是清道光年间的广东新会人黄景星(字煟南,?——1842),琴艺学自其父及兄黄观炯(1761-1814),由于官考屡次失败,生活贫困,只得寓琴为乐。晚年客居广州,并与陈绮石等人组织琴社,切磋琴艺。黄景星在1836年编辑的《悟雪山房琴谱》自序中说:“余生也晚,适当老成。凋谢之秋,窃取先君子手抄《古冈遗谱》一帙,按而习之,而苦心与手,不能相应也。已末岁得晤香山(今广东中山县)何琴斋洛书并其翩君耕耘文祥先生,始知心与手合,音与意合之旨。拜受十余曲并前所习者,祥加?订……”《悟雪山房琴谱》共收集琴曲有五十首,大多出自《古冈遗谱》。南宋末年,金元入侵中原,南宋皇室被迫从临安(即今杭州)南迁至冈州崖山,改号祥兴。祥兴三年,金兵追至,南宋爱国丞相陆秀夫身背少帝赵昺在崖门投水殉国,从而结束了宋朝的历史。相传《古冈遗谱》就是在当时遗留下来的古琴谱。由于宋室的南迁,也把中原文化带来广东,特别对广东的琴学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在后来的几百年中,广东琴学昌盛,琴人辈出,影响较大的有:陈白沙、陈秋涛、邝海雪、何洛书、何文祥、黄观洞、黄景星、陈绮石、莫南桥、赵古农、何耀琨、杨锡泉、李宝光、黄炳堃、何斌襄、董百庆、梁启运、释闻一、陈予壮、陈子升、张可园、张二乔、邓尔雅、朱启连、陈昙、汪少庸、李仙根、陈恭尹、张西铭、曾卓如、何增佑、荣庆端、梁于渭、梁觉住、梁月槎、朱子宜、潘宝璜、黄咏雨、居廉、冯燧川、陈叔举、荣心言、程竹韵、谈少抚、郑夫人、郑健候、梁老太、孙慕唐、卢家炳、招鉴芬、周桂菁、杨新伦、莫尚德、莫仲予、麦汉兴、谢沣、胡玮阳等人。藏琴方面:有《绿绮台》、《春雷》、《都梁》、《天蠁》、《松雪》、《振玉》、《水仙》、《韵馨》、《松皇戛玉》、《松风》、《中和》、《谷响》、《流泉》、《蕙兰》等名琴。琴学论著方面:有黄景星的《悟雪山房琴谱》(1836),何斌襄的《琴学汇成》(1869),朱启连《鄂公祠说琴录》,容庆端的《琴瑟合谱》等。迄今为止,已发现的《古冈遗谱》琴曲有《碧涧流泉》、《渔樵问答》、《怀古》、《鸥鹭忘机》、《玉树临风》、《双鹤听泉》、《神化引》、《平沙落雁》、《乌夜啼》等。这些琴曲的演奏手法与其他流派的传谱有很大区别,象《鸥鹭忘机》与其他版本和流派的《鸥》曲简直是同名异曲,《渔樵问答》、《碧涧流泉》等曲的演奏风格充分体现了岭南琴派的古朴、刚健、爽朗、明快的特点。岭南琴派的近代主要代表人物是郑健候和杨新伦先生。杨新伦师从郑健候,而郑健候学琴于其祖母郑夫人。郑健候,广东中山县人,生卒年不详。郑先生身材矮小,但指力过人。郑家祖传名琴《松雪》一张,连当时已闻名全国的琴家杨莳伯都弹弄无声,唯郑先生弹奏此琴铮铮作响。1929年,杨新伦为得到岭南琴艺真传,好不容易才找到郑健候先生,由于郑先生孤身一人,杨新伦便把郑先生供养在家中达二十年之久,后由于战事爆发而失去联络。杨新伦(1898—1990),广东省番禺县鸦湖乡人,早在广东昆维女子师范学校、江苏镇江闽城中学、上海精武体育会等人武术教师。一次听了著名琴家吴纯白演奏古琴后,被古琴的高雅清逸的艺术魅力所吸引,先后师从王绍贞(广西人)、卢家炳(广东中山人)、郑健候等人,杨新伦先生为了生计,先后在广东、上海、天津、沈阳等地任过保险公司职员等职务。1953年,杨新伦先生回到广东,被吸收为广东省文史研究馆任研究员,从而结束了近半个世纪的漂泊生涯。1960年9月,南国最高音乐学府——广州音乐专科学校(即今星海音乐学院)开设古琴专业,杨新伦先生被聘任为古琴教师,学生有谢导秀、关庆耀等人。1964年后杨新伦先生又在家中设帐传授岭南琴学,主要门生有袁建城、罗巧灵、区君虹、王怀志、林仲伟等人。当代岭南琴派重要的代表人之一谢导秀,1963年毕业于广州音乐专科学校民乐系古琴专业,师承岭南琴派一代宗师杨新伦先生。三十多年来,谢导秀致力于岭南派古琴艺术的研究和教学工作,重新纪录整理和打谱《古冈遗谱》琴曲,在家设坛传授岭南琴学。曾先后赴北京、成都、苏州、镇江及香港等地演出交流,其演奏琴曲多次在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广东电台、广东电视台、无锡电台等播出。至目前为止,谢导秀已收徒五十余人,学有所成者如高欲生、伍翠群、陈磊、陈瑞明、黄振成、谢明强、方锦龙、沈继承等,继往开来者有许海帆、谢东笑、韩晓华等。他们广泛分布在广州、江门、深圳、珠海、佛山、香港、台湾、日本、新加坡等地。岭南琴韵将永远在南国天地和一切热爱她的人们中回响、古冈遗音定将绽放新蕾、永吐芬芳。

藏琴中草药

3,藏癣绝夏塔片是纯中药吗

藏癬绝百癣夏塔热片是骗人的药,没有一点效果,千万不要上当!

藏琴中草药

4,挑选一把好古琴的方法与技巧

  一首好听的歌曲是需要好的乐器进行弹奏出来的,那么如果想要练习古琴,就需要挑选一把好的古琴工具了,对于好的古琴应该如何挑选才好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如何挑选古琴,希望能帮到你。   如何挑选古琴   一、音色:要辨别音色首先要看这张琴有没有抗指、打板、沙音。   1.抗指——左手按弦时感到有点吃力就是抗指。琴弦离面不可过高,琴弦过高叫做抗指,会影响弹琴方法甚而累坏手指。以七徽的位置说,琴弦离琴面应在0.5公分左右。   2.打板——右手弹空弦时,空弦拍打琴面就是打板。   左手按弦着与琴面,右手弹弦,同时按弦左手左右移动,如果发现弦拍打琴面就是打板。   3.沙音——左手按弦着与琴面,右手弹弦,同时按弦左手左右移动,如果发现有沙沙(杂音)声音就是沙音。(有时琴弦不直有也会有沙音则与琴本身质量无关,需要更换琴弦即可)   音色:   右手弹空弦,听音量和音色是否统一。   左手按弦于每个徽上,右手弹弦,听各处音量和音色是否统一、相近。   把按音和空弦音反覆连续弹奏,听音色和音量是否统一。   左手按弦着与琴面,右手弹弦,在声音未停时,按弦左手左右移动,如余音延长则是优点。   左手轻点弦于相应徽位处,右手同时弹弦出声,听每一个泛音是否明亮清澈。   古琴音色听起来要有下沉感,声音松透不散而韵味悠长者为良。   二、材质   古琴的底板材料是看不到,只能从古琴后面的龙池凤沼来仔细查看其面板的材质。但现在有很多人将纳音处用火熏黄熏黑,这就添加了识别的难度,用手擦拭有黑色木碳的印迹。   桐木   泡桐:材色浅,木质疏松,指甲轻轻一掐就能陷下去,其木材纹路清晰。   青桐:材色浅,木质细密坚实韧性较好。   现在梧桐(白花桐)已十分稀少,难以寻觅了,目前的桐木基本以泡桐为主(还有一些地方用的川桐)。泡桐因为木质问题,音色寿命较短,故常做为中低档古琴的琴材选用。   杉木   新衫木—老衫木(老房梁)   新衫木木材发白色,随着时间的推移木材颜色越来越黄,以发金黄色的木材最老,其有很浓重的清香味。赫赫有名的唐代雷琴就选用的杉木。《琅嬽记》(14)载:“雷威斲琴,不必皆桐,遇大风雪,独往峨嵋酣饮,着蓑笠,入深松中,听其声连延悠扬者伐之,斲为琴,妙过于桐。”此处的“松”指“峨眉松”,也就是峨眉杉了。而现代斫琴师的上品大多为老杉木做为的琴材。   汉木   指出土的汉代棺椁木材,其逾千年木色黝黑、松透乃斫琴良材。除了上述一些木材,其他的木材只要适合也是斫琴良才,但是现在有部分厂家用一些小尺寸的木料拼接成古琴面板进行斫制,这些古琴从外观上是很难看出来的,但只要古琴的做工、音色好,琴板是否拼接也是无关紧要的。购买古琴时琴材作为因素之一需要酌情考虑,当然光有好的琴材还是远远不够的,有好的料也不一定就是张好的琴。古琴底板多用梓木、楸木、椿木、花梨等质地较硬的木材,亦有用与面板同样的木材这种琴称为“纯阳材”,具体要根据琴材的震动来合理搭配。   三、油漆工艺:化学漆 — 合成大漆(腰鼓漆)— 传统大漆(国漆)   化学漆:光亮度大、漆脆、光滑、微微有籽粒。   合成大漆(腰鼓漆):漆质光滑、丰润、流平性佳!仔细看有擦漆后留下的一丝丝痕迹。   传统大漆(国漆):漆质坚韧光滑、有质感!仔细看有擦漆后留下的一丝丝痕迹。   化学漆很容易辨别,合成大漆与传统大漆一般人就很难辨别。我们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试验发现将合成大漆涂抹在传统大漆的漆面上,合成大漆干不了(至少2、3个月内干不了);反之将传统大漆涂抹在合成大漆的漆面上会很快就干。也就是将合成大漆涂在琴上(最好是在琴底,一小块就行了),如果没干,油漆就是大漆;干了,就是合成大漆或其他油漆。购买古琴时灰胎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灰胎以鹿角霜和八宝灰为最好,其次为瓦灰。   明前的琴灰胎以鹿角霜或八宝灰为主,音的松透度和传导性非常好。明末清初,民间斫琴为了考虑成本,基本开始用大量瓦灰加一点鹿角霜做胎,虽然音色也容易松透,但漆灰容易脱落,寿命很短,为藏琴者不喜。现在低档琴市场大量充斥着瓦灰加鹿角霜或纯瓦灰或者根本没有灰胎的古琴,此种古琴价格低廉,但为琴人不喜。   现在为了做旧美观,也是为了能让初学者看清,有时会把古琴的漆胎磨掉一些,露出点灰胎,鹿角霜颜色发金黄,八宝灰就不用细说了,如果灰胎全部是瓦灰就不会这样做了。   四、附件   岳山、承露、轸池条、、冠角(焦尾)、龈托、龙龈这些都是斫琴时就粘上的,多数采用紫檀木、老红木、花梨木等材料,但也有很多人将普通材料上色或搽上鞋油来冒充老红木或紫檀。这就要多了解木材知识,或在焦尾下贴处用砂纸擦一下,看完后用油或传统大漆擦擦,不会影响外观的。   琴轸、雁足的材料有木化石、象牙、玉石、紫檀木、老红木、花梨木等。多数采用紫檀木、老红木、花梨木,但同样也有很多人通过上色或将木材浸泡在颜色水里来冒充,辨别方法同上即可。   五、古琴的南、北方地域问题   1、北方的琴友购买古琴前需要明白南方古琴到北方以后,因为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变化,其木材和漆面由湿润环境转到一个干燥环境中后,很容易出现开裂现象。打算购买南方古琴的琴友需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爱琴,不要长期裸置在空气中,尽量弹毕放入琴囊或琴盒之中。屋内最好有加湿器,保证一定的湿度来减缓或避免琴体的小问题的出现。尤其是川琴,因其地域最为潮湿,过来后更要加倍爱护。北方琴友购买南方琴时,一定要有爱护它的准备!   2、南方的琴友购买北方名家古琴前要知道北方干燥,琴到南方后会有一段适应期,这段时间音色可能会略闷,盒内放些干燥剂会有利于音色的恢复,经过很短一段时间您的爱护和弹奏,琴就会适应南方的环境了。   六、价格和性价比   很多购琴者会陷入一个价格误区,有的觉得琴越贵越好,有的认为价格越便宜的越合算,其实这两种看法都是比较幼稚的。选购产品重要的是性价比,只是便宜,质量一般,其实是不合算的;只是价格贵,质量一般那就更亏了。我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某做琴的1500就是杉木,某斫琴师为什么6000多才是杉木?”这个问题就是眼睛只是盯在了价格和木头上,没去想质量,把自己弄晕了。还有的问:“桐木琴好还是杉木琴好?”,这个问题就忽略了各斫琴师的斫琴水平问题。同一个人的作品,肯定老杉的要好些。可不同的斫琴师就无法对比了,因为水平高的斫琴师往往用最次的料做的琴也比一般的斫琴师用最好的料做的古琴强得多。挑选古琴首先确定自己所能够承受的价格,然后在这个价位里挑名口碑好的斫琴师,这样质量就有保证了。   古琴和古筝的区别   首先在外形上,很简单就是古琴它是7根弦,古筝的通用筝是21根弦,但也可以22根弦,23根弦,那随意,但是一般情况下各个院校主要运用的古筝和演出团体用的都是21根弦。   小的时候见过的筝13弦也有过,钢丝质。但是一般没有少于这个数的,在近代。进现代的古筝都是13弦以上,而古琴一直保留了7弦琴的这种特点,古琴因此也叫7弦琴,这是它的特点。   还有一个古筝有雁柱,像大雁长的形状,而古琴没有。古筝演奏过程中,由于有雁柱,所以它的各种辅调和支撑(复调与和声)演奏成为可能,而且发音相对来说比较洪亮,而且它琴体比较宽大,表现力更丰富一些。   但是并不是因此说古琴表现力不丰富,古琴也非常优秀,我们在学习中国音乐过程中,任何人必须了解一点古琴文化,作为保留最完整一种传统音乐文化,古琴是最具代表性的。   但是它们的这种区别又是显而易见,有共同点,看起来也是横放的,首先这点看起来很像,一般人不了解右手在这拨弄,左手在这来回推拉,但是区别非常大,我们左手按压,他们左右的推和滑,以滑奏,左手在琴板上左右的滑奏来进行音高的这种区别和变化的,而我们古筝不是这样,古筝基本上一弦一音,而古琴是一弦多音。   古筝当然也可以做到一弦多音,但基本上是一弦一音,很有区别。其一,古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形成了3000多年前,传说为"伏羲"、"神农"氏所造;古筝则晚得多,形成于秦代,相传秦时有婉无义者,将瑟(乐器)传与两个女子,二女要争,引破为二,所以称"秦筝"。这是两者形成年代上的区别。   其二,古琴琴身以独木所成,琴面系有七根弦,故古称"七弦琴"。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弦轴上,属弹拨乐类的"无马乐器";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最早的筝为5根弦,战国末期发展成12弦,隋代13弦,清代16弦,上世纪60年代为21弦,近年增加到24-26弦。琴弦均匀排列于筝面上,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马支起,属弹拨乐类的"有马乐器"。   其三,古琴虽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宽达四个多八度,借助面板上的十三个"琴徵",可以弹奏出许许多多的泛音和按音。音色含蓄而深沉,古朴而典雅,表现力富有内涵,异常丰富,故古时被文人雅士为"琴、棋、书、画"之首;而古筝基本上是一弦1-2个音,同一弦中移动弦马(柱),可以调作音高,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淳厚优美,悠扬悦耳。

5,中药藏红花的功效与作用咋样

活血化瘀,主要对心脑血管作用比较明显
藏红花药用范围广泛,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美容养颜等功效,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调节肝肾功能等效果显著。藏红花对于女性,可以活血化瘀、补血、养血、理血、行血,能养能导起到双向调节的作用,藏红花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等。优宜堂的藏红花,支持下!
你好!藏红花的正名是西红花,其干燥柱头味甘性平,能活血化瘀,散郁开结,止痛。用于治疗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狂,惊怖恍惚,妇女经闭,血滞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尽,瘀血作痛,麻疹,跌打损伤等。国外用作镇静、驱风剂。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如有疑问,请追问。

6,藏花是一味什么样的草药我在网上搜不到请指点

藏花就是番红花,也叫藏红花;如果你要购买的话请注意它和红花是不一样的,红花的价格比它便宜多得多,功效也稍有区别但不是很大。 至于资料,楼上的链接可以参考(如下): 名称:西红花 类别:活血化瘀药 拼音:XI HONG HUA 拉丁:Stigma Croci 别名:藏红花、番红花 药用部位:花柱头 药材性状:本品呈线形,三分枝,长约3cm。暗红色,上部较宽而略扁平,顶端边缘显不整齐的齿状,内侧有一短裂隙,下端有时残留一小段黄色花柱。体轻,质松软,无油润光泽,干燥后质脆易断。气特异,微有刺激性,味微苦。 栽培要点: 产地:中亚地区 采收加工:11~12月间采挖。摘下柱头,烘干。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平;甘;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经,凉血解毒。用于经闭瘕瘕,产后瘀阻,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g;冲服或浸酒炖服。 禁忌:月经过多及孕妇禁服
你好!藏花应该是藏红花,可以看看连接 参考资料:www.pharmnet.com.cn/...id=128如有疑问,请追问。

7,金博的中药名叫什么

【出处】出自《本草蒙筌》。 【拼音名】Jīn Bó 【英文名】Native gold 【别名】金薄、金页 【来源】 药材基源:为用黄金锤成的纸状薄片。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ative Gold 【原形态】等轴晶系。晶体呈八面体,但很少见,常见的为颗粒状或树枝状的集合体。颜色金黄。条痕为光亮的金黄色。具极强的金属光泽。不透明。锯齿状断口。硬度2.5-3。比重15.6-18.3(纯金为19.3)。富延展性。有高度的传热及导电性。不溶于酸,能溶于王水。在空气中极稳定。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自然金分脉金(山金)和砂金两种。脉金产于石英脉 中及硫化物矿脉等热液脉中。沙金系古河床及现代河床涧谷中沙砾堆积夹杂的金沙,为脉金从其母岩中分离后冲淤聚集者。 资源分布:我国多数地区有产,其中原生矿床以山东等地着称,砂金矿以金沙江、黑龙江和湖南沅水流域分布最多。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通常呈正方形薄片状,夹于面积相同的薄纸层中。淡金黄色。表面平坦,但具微细皱纹。不透明。具强金属光泽。质薄,易漂浮,并易皱折而破裂。气、味皆无。以完整、色亮黄、质菲薄、易漂浮者为佳。 2.商品规格 商品通常切成正方形,按其面积大小不同,分为6种规格:第1种为93.3mm2;第2种为83.3mm2;第3种为55mm2;第4种为44.5mm2;第5种为34mm2;第6种为27.5mm2。 【化学成份】主要为自然金(Au),常含有少量银(Ag)、铜(Cu)等其他金属元素。 【鉴别】 (1)取本品少许,加王水,振摇,溶解后,溶液呈鲜黄色透明液体。(检查金)若有白色沉淀,表明本品含有银。 (2)取本品少量,加王 水,溶解后,溶液加热浓缩成稠厚液,再用水冲淡,加热,加氯化亚锡试液,溶液变为紫色,并有紫色沉淀。(检查金) 【性味】辛;苦;平 【归经】心;肝;肺经 【功能主治】镇心;安神;解毒;平肝。主惊痫;癫狂;心悸;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一般多作丸药挂衣。外用:研末撒。 【注意】阳虚气陷、下利清冷者忌服。 【各家论述】 1.《本草经疏》:《太清法》云,金性本刚,服之伤肌损骨。惟作箔入药,可为镇心安神之用。如或止因心气虚以致神魂不安,并无惊邪外入者,当以补心安神为急,而非金箔所能定矣。 2.《本经逢原》:可疗惊痫风热肝胆之病,然须为箔,庶无重坠伤中之患。紫雪方用赤金叶子煎水,取制肝降痰逆也。若成块锭金及首饰之类,非特无味,且有油腻,良非所宜。 3.《会约医镜》:金箔,能镇心辟邪。治癫狂惊悸,安魂魄,定风痫,坠痰涎,降邪火。凡邪盛于上,宜清宜降者,皆所当用。若阳虚气陷,滑泄清寒者,俱当避之。生金有毒,即箔亦不可多服。 4.《药性论》:主小儿惊伤,五藏风痫,失志,镇心,安魂魄。 5.《海药本草》:主癫痫风热,上气咳嗽,伤寒肺损吐血,骨蒸劳极作渴。主利五藏邪气,补心,并入薄于丸、散服。 6.《本草蒙筌》:除邪杀毒,却热驱烦,安魂魄,养精神,坚骨髓,和血脉,禁癫狂疾走,止惊悸风痫,幼科药作锭丸,必资此以为衣饰。 7.《本草经疏》:磨细屑,挑开疔疮头上,没入,能拔疔根。 8.《本草再新》:舒肝气,定心智,安魂魄,滋肾水,行经络,利关节,破积消疽,治小儿惊痫、痘疮诸毒。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8,藏英陈是什么

藏茵陈,藏语称"贾斗",蒙语称"孟根地格图",为龙胆科一年生矮小草本药用植物。是藏族历史悠久的贵重八珍藏药之一。   藏茵陈原生于海拔2000-5000米的青藏高原的树下、灌丛、草甸、山沟等地。株高10-20厘米,茎纤细,自茎部分枝,根生茎叶,茎叶狭卵形,锐尖,对生,艳蓝色的花项生。藏茵陈对土壤、温度、气候、光照等要求不高,适宜我国南、北方人工种植。生长期90-100天,花期8-9月份。吉林省大安市麝鼠场雪莲花基地与青藏高原中藏药高科技研究所,经过联合开发,已将该品种育成名贵花卉盆景。目前,这种花卉国内各大花卉市场罕见,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故种植藏茵陈花卉的前景诱人。藏茵陈含有齐墩果酸、芒果甙、苦龙胆甙、药黄素等有效成分,是治疗慢性肝炎和黄疸型肝炎的特效药物。
落英缤纷luò yīng bīn fēn【解释】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结构】联合式。【用法】一般作谓语、宾语。【正音】落;不能读作“là”。【辨形】纷;不能写作“分”。【近义词】花团锦簇【例句】公园里;山明水秀;~;景色迷人极了。
藏茵陈,藏语称"贾斗",蒙语称"孟根地格图",为龙胆科一年生矮小草本药用植物。是藏族历史悠久的 贵重八珍藏药之一。   藏茵陈原生于海拔2000-5000米的青藏高原的树下、灌丛、草甸、山沟等地。株高10-20厘米,茎纤细,自茎部分枝,根生茎叶,茎叶狭卵形,锐尖,对生,艳蓝色的花项生。藏茵陈对土壤、温度、气候、光照等要求不高,适宜我国南、北方人工种植。生长期90-100天,花期8-9月份。吉林省大安市麝鼠场雪莲花基地与青藏高原中藏药高科技研究所,经过联合开发,已将该品种育成名贵花卉盆景。目前,这种花卉国内各大花卉市场罕见,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故种植藏茵陈花卉的前景诱人。藏茵陈含有齐墩果酸、芒果甙、苦龙胆甙、药黄素等有效成分,是治疗慢性肝炎和黄疸型肝炎的特效药物。功效  [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成份]已知有8种酮,其中藏茵陈酮是新发现的,此外还有齐墩果酸、芒果甙、苦龙胆甙、当药黄素;抱茎獐牙菜含有7种酮、当药醇甙等;四数獐牙菜含三帖类、甾醇类、脂肪酸等多种化合物。   [功效]藏医用于治疗消化不良。主治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肝腹水。胆囊炎、胆道综合症、胆管反流性胃炎、急性骨髓炎、急性菌痢、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结膜炎、急性咽喉炎及烫伤,也用于风火牙痛、热淋等症。尿路感染,妇科外阴疾患等症也有一定疗效。并可发汗、解热、驱虫。   藏茵陈还富含维生素C和B,并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多种氨基酸,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每天取干茵陈少许和几枚大枣泡茶,经常饮用,可增加人体免疫力,轻身益气,保肝利胆,抗衰防癌。   [食法]取1-3钱煎服或泡水,民间多与茶同饮.藏茵陈的副作用  虽然藏茵陈的副作用不太明显,但对于肝病患者而言,不可大量服用该药,是药三分毒,大量长期服用一种药物多少都会肝脏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况且仅靠一种药物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肝病。特别是对于乙肝患者而言,肝功能不好时,选用此药一定要小心谨慎,最好咨询一下专业医生,以免盲目用药造成肝脏负担,导致病情恶化,向肝硬化、甚至肝癌发展。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据了解,甚至出现过不少患者服用过多保肝药诱发药物性肝炎的先例,因为,不能排除某些药物中存在有毒成分。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往往导致肝细胞再受损、脂肪肝或纤维化。肝病临床用药有严格指征,每个患者情况都不一样,对应药物也不同,隐瞒用药无异铤而走险。

9,老虎姜有哪些作用

【老虎姜的功效介绍】:   老虎姜 (《陕西中草药》)   【拼音名】 láo hǔ jiānɡ  【异名】白药子(《宁夏中草药手册》),盘龙七、算盘七,鸡头参、山姜《陕西中草药》),惹涅(藏名)。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卷叶黄精的根茎。   【植物形态】卷叶黄精,又名:轮叶黄精。   多年生草本,高80~150厘米。   根茎肥大,成不规则的结节块状,形似生姜,茎痕明显,呈圆盘状。   茎圆柱形,具条棱,梢弯曲。   叶3~8片轮生,线状披针形,长7.5~12厘米,先端卷曲,下面有粉。   花小,白色、绿色或带紫色,每一总花梗着生1~4花,轮生;苞片披针形,白色,膜质;花被筒状,先端6裂,裂口有乳突状短柔毛;雄蕊生花被筒中部以上,花丝有缘毛;花柱长等于子房。   浆果球形,熟时黑色。   生于高山林缘。   分布宁夏、西藏、新疆、陕西、甘肃、湖北、四川及东北等地。   山东等地亦有栽培。   本品根茎,亦作黄精使用。   【采集】舂.秋挖取根茎。   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甘辛,平。   ①《陕西中草药》:味甘微辛,性温,有小毒。   ②《宁夏中草药手册》:辛,平。   ③《西藏常用中草药》:性平,味甘。   【功用主治-老虎姜的功效】润肺养阴,健脾益气,祛痰止血,消肿解毒。   治虚痨咳嗽,头昏,食少,遗精,盗汗,崩漏带下,产后体亏,吐血,衄血,外伤出血,咽喉肿痛,疮肿,瘰疬。   ①《陕西中草药》:补脾润肺,滋阴补肾,行气活血,收敛止血,拔毒杀菌。   治脾虚少食,肺虚咳嗽,头昏体痛,遗精盗汗,崩漏白带,疮疖初起,瘰疬。   ②《宁夏中草药手册》:祛痰止血,消肿解毒。   治咳嗽吐血,鼻出血,外伤出血,咽喉肿痛,疮疡肿毒。   ③《西藏常用中草药》:补益脾胃,润肺生津。   治诸虚不足,虚痨咳嗽,筋骨痿软。   ④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补肾益肺,益气滋阴。   治产后气血虚弱。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研末或浸酒。   外用:捣敷或水磨汁涂。
【老虎姜的功效介绍】: 老虎姜 (《陕西中草药》) 【拼音名】 Láo Hǔ Jiānɡ 【异名】白药子(《宁夏中草药手册》),盘龙七、算盘七,鸡头参、山姜《陕西中草药》),惹涅(藏名)。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卷叶黄精的根茎。 【植物形态】卷叶黄精,又名:轮叶黄精。 多年生草本,高80~150厘米。 根茎肥大,成不规则的结节块状,形似生姜,茎痕明显,呈圆盘状。 茎圆柱形,具条棱,梢弯曲。 叶3~8片轮生,线状披针形,长7.5~12厘米,先端卷曲,下面有粉。 花小,白色、绿色或带紫色,每一总花梗着生1~4花,轮生;苞片披针形,白色,膜质;花被筒状,先端6裂,裂口有乳突状短柔毛;雄蕊生花被筒中部以上,花丝有缘毛;花柱长等于子房。 浆果球形,熟时黑色。 生于高山林缘。 分布宁夏、西藏、新疆、陕西、甘肃、湖北、四川及东北等地。 山东等地亦有栽培。 本品根茎,亦作黄精使用。 【采集】舂.秋挖取根茎。 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甘辛,平。 ①《陕西中草药》:味甘微辛,性温,有小毒。 ②《宁夏中草药手册》:辛,平。 ③《西藏常用中草药》:性平,味甘。 【功用主治-老虎姜的功效】润肺养阴,健脾益气,祛痰止血,消肿解毒。 治虚痨咳嗽,头昏,食少,遗精,盗汗,崩漏带下,产后体亏,吐血,衄血,外伤出血,咽喉肿痛,疮肿,瘰疬。 ①《陕西中草药》:补脾润肺,滋阴补肾,行气活血,收敛止血,拔毒杀菌。 治脾虚少食,肺虚咳嗽,头昏体痛,遗精盗汗,崩漏白带,疮疖初起,瘰疬。 ②《宁夏中草药手册》:祛痰止血,消肿解毒。 治咳嗽吐血,鼻出血,外伤出血,咽喉肿痛,疮疡肿毒。 ③《西藏常用中草药》:补益脾胃,润肺生津。 治诸虚不足,虚痨咳嗽,筋骨痿软。 ④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补肾益肺,益气滋阴。 治产后气血虚弱。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研末或浸酒。 外用:捣敷或水磨汁涂。
老虎姜性味辛温微苦 祛风散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