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中草药白芷的功效2,中草药喷洒头皮治白发管事吗3,中草药白极有什么作用4,白叩仁中药别名5,中草药白叩的药性是什么6,中药白矶是什么7,中医中白翕在指的是什么中草药8,谁知道中草药白蒿中草药白芷的功效具有驱风散寒、燥……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草药白芷的功效
具有驱风散寒、燥湿排脓、止痛、止带之功效。用于风寒感冒、鼻渊、头痛、风湿.,白芷可以美白,
2,中草药喷洒头皮治白发管事吗
头发是健康的晴雨表;白发问题反映身体内部出现了问题;比如:后脑勺、头顶白发属于肾气不足;两鬓白发属于肝火旺盛;前额白发属于脾胃失调;白发问题是综合的内分泌系统问题;需要综合的调理,首先要调理身体内部;给毛发生长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头皮环境;单一的头皮发根喷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即便一时得到了好转,头发生长环境得不到改善的话,白发还会出现。

3,中草药白极有什么作用
功能: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
4,白叩仁中药别名
1。多骨。见于《本草拾遗》。2。壳蔻。见于《本经逢原》。3。白蔻。见于《本草经解》。您好:白蔻仁是中药中的芳香化湿药。处方用名:白蔻仁、白豆蔻、紫豆蔻。
5,中草药白叩的药性是什么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肺、脾、胃经【功能主治】 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编辑本段【用法用量】 3~6g,入煎剂宜后下。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备注】 (1)对湿阻气滞,可与苍术、半夏、陈皮等同用。用于气滞胸闷之症,可配厚朴、枳壳等同用。用于湿温初起,如属热盛者可配黄芩、连翘、竹叶等同用;湿重者可合淡渗利湿之品如滑石、苡仁、通草等同用。用治胃寒呕恶,常合半夏、藿香、生姜等同用。治小儿胃寒吐乳,可配砂仁、甘草共研细末,常渗口中。
6,中药白矶是什么
中药只有白矾,没有白矶。白矾,是明矾石的提炼品。明矾性寒味酸涩,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中医认为明矾具有解毒杀虫,燥湿止痒,止血止泻,清热消痰的功效。近年来的研究证实,明矾还具有抗菌,抗阴道滴虫等作用。一些中医用明矾来治疗高脂血症、十二指肠溃疡、肺结核咯血等疾病。是一种中药材,一般老人会服用。药店有售,长的类似冰糖。芍药花开白花的,根茎叫白芍,开红花的,根茎叫赤芍。 中医认为白芍是滋阴柔肝,凉血,用于妇科和肝病治疗。 中药现代研究,发现白芍有调节免疫的作用,用于治疗红癍狼疮,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用白芍治疗狼疮代替毒性很高的雷公藤是一大突破。
7,中医中白翕在指的是什么中草药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白翕块茎扁圆形。有2~3个分叉,略似掌状,长1.5~4.5厘米,厚0.5~1.5厘米,分叉扁圆锥形。表面黄白色,有细密纵皱纹,上面有微凸起的茎痕,周围有较紧密的环纹2~3圈。和点状细根痕,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断裂残基,周围有稀疏环纹1~2圈,分叉上亦有稀疏环节纹1~3圈,环纹呈棕色或褐色。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样,黄白色半透明,并有散在的细椎管束小店。气无,味微苦。嚼之产生粘液。以根茎个大坚实,色白明亮,光洁者为佳。功效与作用:1、止血,有良好的局部止血作用,据初步观察,其原理为使血细胞凝集,形成人工血栓。白芨末的止血效果迅速确实,优于紫珠草、大小蓟等。2、抗菌,体外试验对大型结核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也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3、抗真菌,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有抑制作用。你说的是白头翁吧?有图片的话我可以为你辨认一下是不是?以下是白头翁的简介:【药名】:白头翁白头翁-药用部分【别名】:毛姑朵花、老婆子花、老公花【别名】老公花、毛姑朵花、耗子花、奈何草、老翁花、打碗花。【分类】毛茛科,白头翁属。【主治】热毒痢疾,凉血,鼻衄,血痔,带下,阴痒,痈疮,瘰疬。【性味】:味苦,性寒;【归经】:归胃经、大肠经;【功能】: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主治】:热毒痢疾,鼻衄,血痔,带下,阴痒,痈疮,瘰疬。白头翁-画图【用法与用量】:9 ~15克。【药材基源】:该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 (Bge.) Regel的干燥根。【生态环境】:生于平原或低山山坡草地,林缘或干旱多石的坡地。【资源分布】: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采收和储藏】: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炮制】:拣净杂质,洗净,润透后切片晒干。望采纳,谢谢
8,谁知道中草药白蒿
白蒿
(《本经》)
【异名】蘩(《诗经》),皤蒿(《毛诗传》),由胡、蘩母、旁勃(《夏小正传》),白艾蒿(《僧深集方》),蓬蒿(《开宝本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
【植物形态】大籽蒿
二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茎被白毛,多分枝。单叶耳生;有柄;2~3回羽状深裂或全裂,终裂片宽线形、线形或近披针形,先端常钝,上面绿色,毛较少,下面灰绿色,密生白毛;茎上部的叶羽状分裂或不分裂;近无柄。头状花序半球形,径5~7毫米,有梗,下垂,排成圆锥状花序;总苞片密被白毛,最外列者线形,灰黄绿色;小花皆为管状,黄色,表面有腺点,全部结实,花托有毛,毛几与小花等长。瘦果小,狭长倒卵形,具纵纹,黄褐色,长不及1毫米。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长河边、草地、荒地。分布东北、华北及甘肃、陕西,豫西等地。
【化学成分】本植物的绿色部分含一种倍半萜烯类白蒿宁,地上部分又含白蒿素、洋艾内酯和洋艾素。
干植物含生物碱0.12~0.2%、焦性儿茶酚糅质0.499%、黄酮类0.831%、内酯类,及微量的呋喃香豆精,此外,又含芸香甙、异槲皮甙。
【药理作用】从其中分出的倍半萜r-内酯,对金黄色薄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在体外有抑制作用。
【性味】甘,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别录》:"无毒。"
③《千金·食治》:"味苦辛,平,无毒。"
④孟诜:"寒。"
【功用主治】治风寒湿痹,黄疸,热痢,疥癞恶疮和病毒感染(俗称上火)等。
①《本经》:"主五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食常饥。"
②孟诜:"捣汁去热黄及心痛。叶干为末,夏日暴水痢,以米饮和一匙,空腹服之。又烧灰淋煎治淋沥疾。"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或捣汁。
【选方】治恶癞疾,遍体面目有疮者:白艾蒿十束如升大,煮取汁,以麴及米,一如酿酒法,候熟稍稍饮之。(《僧深集方》)
【临床应用】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取白蒿鲜草2两或干品1两,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剂,5~7日为一疗程;或制成冲剂及片剂服用。共治100例,显效(3天内达临床治愈)70例,有效(4~7天内达临床治愈)23例,治愈率为93%。据部分病例观察,服药后体温恢复正常平均1.35天,便次恢复正常2.12天,腹痛消失1.55天,里急后重消失1.68天;大便镜检恢复正常及细菌转阴平均时间分别为3.02天和5.65天。疗效似较黄连、痢特灵、合霉素等为高。冲剂、片剂疗效似较煎剂为差。
其茎叶可入药《本草纲目》载:气味苦,平、微寒,无毒。主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长年。白兔食之仙。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降低头热,去伏瘕。通关节,去滞热,伤寒用之。……附方:茵陈羹。除大热黄疸,伤寒痛,风热瘴疟,利小便;以茵陈细切,煮羹食之。生食亦宜。
嫩茎叶可供食用。清明节之际,正是白蒿风华正茂之时,上坟祭祀的人们络绎不绝,顺便采集白蒿治病或是解馋。白蒿的吃法有许多,一是吃包子、团子做馅,二是掺进玉米面蒸窝头,还可以清拌豆腐,也可以蒸熟了吃……都挺好吃。
白蒿窝头:将白蒿嫩茎叶去杂洗净,切碎,掺进玉米面,拌匀和好,蒸窝头。既调剂了伙食,又能防病治病。白蒿 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味苦;微甘;性凉.主治肿热咳嗽;咽喉肿痛;湿热黄疸;热痢;淋病;风湿痹痛;吐血;咯血;外伤出血;疥瘌恶疮。从其中分出的倍半萜γ-内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在体外有抑制作用。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