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瓜王是什么意思啊求解答2,这个是什么果啊今天在路边看到是野生的3,瓜娄根的中药名称是什么4,中草药故事西瓜瓜中之王亦是治病良方5,寻一味中药瓜蒂6,瓜中之王是什么7,瓜栳有什么药用价值8,一种中药土名瓜芦求学名和它的用途以及……
本文目录一览
1,瓜王是什么意思啊求解答

2,这个是什么果啊今天在路边看到是野生的
应该是栝楼。栝楼(拉丁学名: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是葫芦科,栝楼属多年生攀缘草本,长可达10米。根状茎肥厚,圆柱状,外皮黄色。茎多分枝,无毛;叶互生,近圆形或心形,雌雄异株;雄花数朵总状花序,少有单生,花冠裂片倒卵形,雌花单生,子房卵形,果实近球形,熟时橙红色,花果期7-11月。分布于中国辽宁、华北、华东、中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和云南。生于海拔200-1800米的山坡林下、灌丛中、草地和村旁田边。因本种为传统中药天花粉和栝楼,故在其自然分布区内、外,广为栽培。分布于朝鲜、日本、越南和老挝。栝楼有解热止渴、利尿、镇咳祛痰等作用。 种子含脂花肪油;果实含三萜皂苷、有机酸、树脂、糖类、色素;根含蛋白质、皂苷、酸类。拓展资料繁殖方法分根繁殖:3月中下旬挖取3-5年生断面白色新鲜的健壮雌株的老根,分成7-10cm的小段,穴栽,浇足水,约10余天出苗,每年结合中耕施追肥2-3次。种子繁殖:9-10月采收果实,待果皮稍软,取出种子以草木灰拌种擦去果肉,干藏过冬;亦可带果梗悬挂于通风处。冷床育苗在早春进行,将种子尖头插入土中,常喷水保持苗床湿润、待种子萌动时,开始通气,床温控制在22℃左右,约10日后出土,见真叶伸出即可上盆或分栽培育。直播在4月进行,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之地,开穴施足基肥,穴距30x40厘米。覆土后点播种子,再盖厚2厘米泥,约半个月出土,当有真叶2片时每穴留苗1株,待蔓长至50厘米时插引杆。

3,瓜娄根的中药名称是什么
你好!栝楼的根中药叫天花粉。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之功效。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地方土药 有人叫 泡节蔘 不入药典没有学名............ 阿猫阿狗随你便 叫什么都行!
4,中草药故事西瓜瓜中之王亦是治病良方
古语说“热天吃西瓜,不用把药抓”。正值烈日炎炎的大暑天,西瓜是人们必不可少的水果。西瓜不仅味道甜美,水分充足,还富有营养。在一代代扬州人心中,日子过得再苦,有西瓜吃就能感觉到甜蜜。您可知道,作为“瓜中之王”,这清甜的西瓜还是治疗肾炎、膀胱炎、胆囊炎、肝炎等的中药呢! 记忆 没有空调和风扇的日子 最爱古井里浸着的花皮西瓜 有人说西瓜是夏天的绝配,在没有空调、没有电风扇的过去,西瓜的的确确是人们扛过漫漫夏日最重要的食物。在许多老扬州的记忆中,想到夏天,就会想到西瓜。 家住扬州市南河下的65岁老扬州张顺林说,南河下这一带有许多口古井,过去但凡哪家买了西瓜,必定会搁在井里浸得透心凉。“到了午后,井栏上都会系着好几只网兜,网兜里浸着一个个花皮西瓜。” 张顺林回忆,孩子们从中午就开始盼望着吃西瓜,一般要等到晚饭后,大人们才会把西瓜从井里提上来,拿回家切开,大人小孩一起吃。“那种清凉甘甜的滋味,现在从冰箱里拿出的西瓜根本没法比。” 73岁的许文娟奶奶,印象最深的就是立秋吃西瓜。“那时家里穷,一个夏天没进几个西瓜,但是立秋这天,父母无论如何都要买一个瓜回家,全家人一起‘咬秋’。” 种 植 扬州处处种西瓜 最有名的是沙头瓜和泾河瓜 扬州有好多地方种西瓜,其中最负盛名的是沙头瓜和宝应的泾河瓜。 沙头瓜中的8424是扬州人最爱的西瓜品种。“沙头瓜瓜皮薄,汁水多,酥甜可口。”李淑兰是一个能干的家庭主妇,对于沙头瓜的优点如数家珍,每年沙头瓜上市时,她都会隔三岔五买一个回来,给家人消暑。 据了解,“沙头瓜”可不是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生长的。在扬州,只有沙头特定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泥沙堆积起来的地方才可生长。 另一种泾河瓜,是宝应人的最爱。43岁的杨小慧说,作为一个宝应人,到了夏季自然就想起泾河瓜。有次在扬州,她偶然听到吆喝,一下子买了两个泾河瓜。“现在一年四季都可吃到西瓜,但只有泾河瓜才能吃出家乡的味道。” 药 用 别号“天然白虎汤” 消暑热、解烦渴、宽中下气 在市中医院肾病科主治医师孟令栋的眼里,西瓜不仅仅是一种消暑解渴的水果,还是可调理疾病的绝佳中药材。 他说,西瓜,别号“天然白虎汤”,而白虎汤是医圣张仲景创制的主治阳明热盛或温病热在气分的名方。“该病以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象洪大为特征,一味西瓜能治如此复杂之疾病,可见其身手不凡。” 《日华子本草》中记载,西瓜消暑热,解烦渴,宽中下气,利小水,止血痢。根据它的这些功能,现代临床上有以西瓜为主治疗肾炎、膀胱炎、胆囊炎、肝炎、腹泻、脏躁、高血压、烫伤等的报道,均获不同程度的效果。 孟令栋说,西瓜皮可入菜,也可入药,方书上称“西瓜翠”“西瓜青”“西瓜翠衣”,可用于对暑热烦渴、小便短少、水肿、口舌生疮的治疗。西瓜霜,是西瓜皮与皮硝混合后产生出的白色结晶物,为古今口腔科所用,有治疗喉风、喉痹、咽痛、口疮、牙疳的作用。 【提醒】 瓜不是饭,应食有节制 瓜不是饭,应食有节制。孟令栋说,李时珍指出西瓜毕竟性“属生冷,世俗以为醍醐灌顶,甘露洒心,取其一时之快,不知其伤脾助湿之害”。“故脾湿胃寒或患有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经常腹胀、腹泻和肾功能不全的人,以及脾胃功能欠完备的老人和儿童,不适食用太多。”
5,寻一味中药瓜蒂
瓜蒂属于很普通的常用中药,一般中药店都有买的。
瓜蒂又叫苦丁香、甜瓜蒂、香瓜蒂,有很强的催吐作用,使用时须谨慎。 瓜蒂最常用的药用名字苦丁香,中医院或卖中草药的药店都有卖的。
6,瓜中之王是什么
哈密瓜
素有“瓜中之王”的美称。富含葡萄糖、果糖、蔗糖、苹果酸、果胶、纤维素,还含有维生素A、C,以及蛋白质。
具有滋阴补肝、益胃、通便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心悸、失眠、贫血、肾炎、大便秘结、烫伤等
哈密瓜,维吾尔语称之为“库洪”,古代称甘瓜,是名贵之果、瓜中之王。哈密瓜,维吾尔语称之为“库洪”,古代称甘瓜,是名贵之果、瓜中之王
7,瓜栳有什么药用价值
瓜蒌为药食兼用产品,其根块,全瓜蒌、蒌皮、蒌仔均可入药,其中根块、蒌仔又是营养食品和保健食品的理想用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药食瓜蒌入药部分为全果(含瓜蒌)、天花粉(根块)、蒌皮、蒌籽四部分。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扩张冠脉、抗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耐缺氧,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对消化系统有抗溃疡、泻下作用。《本草纲目》记载:瓜蒌药性、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胃、大肠径,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痛疮肿毒。主治热病口渴,消渴多饮,肺热燥咳,疮疡肿毒。
全瓜蒌:清热散结、润肺化痰,滑肠通便(实用中草药大全353页记载)。
瓜蒌皮:清肺化痰,宽胸利气(实用中草药大全353页记载)目前已开出瓜蒌皮针剂、瓜蒌皮中成药系列。
瓜蒌根(天花粉):降血脂、防动脉硬化、促进细胞生长、防治贫血、抗辐射,常食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实用科技2003年第10期15页)。天花粉针剂临床应用中对中期妊娠、死胎、过期流产的引产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瓜蒌籽:其味润绵、催补母乳、滋补美容、健胃润肺、润肠通便、利压、宽胸、安心养神、抗菌强身、对离体绒癌细胞的增殖和艾滋病病毒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8,一种中药土名瓜芦求学名和它的用途以及使用方法
这种植物的中药学名叫“瓜蒌”是一种经典的传统药材,其产地,药性及作用如下: 瓜蒌为葫芦科植物栝楼和中华栝楼的成熟果实。栝楼为多年生攀援藤本,生长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山坡林下、灌丛中、草地和田边路旁,在自然分布区广为栽培,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及辽宁、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中华栝楼生于山坡林下、灌丛及草丛,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江西、湖北西南部、四川东部、贵州、云南东北部。果实开始有白粉并变淡黄色时采收,成熟一批采摘一批,用剪刀在距果实15厘米处连茎剪下,悬挂通风干燥处晾干。 瓜蒌果实类球形或宽椭圆形,长7至15厘米,直径6至10厘米,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皱缩或较光滑 ,顶端有圆形的花柱残其,基部具残存果梗。质脆,易破碎。内表面黄白色,果瓤橙黄色,具焦糖气,味微酸、甜。同属植物中华栝楼(双边栝楼)的果实在四川等部分地区亦做栝楼入药。以完整、皮厚柔韧、皱缩、色杏黄或红黄、糖性足者为佳。 性味:瓜蒌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胃、大肠经; 脾胃虚寒,食少便溏及寒痰、湿痰者慎服。 作用:质润散降;具有清热润肺化痰,宽胸散结,解渴利肠,消肿的功效; 主治:痰热咳嗽,肺痿干咳,胸痹,结胸,消渴,便秘,痈肿疮毒。 食物相克:瓜蒌恶恶干姜,畏牛膝、干漆,反乌头。 用途: 1. 痰热壅肺,肺失清肃,而见胸闷咳嗽,痰黄粘稠密不易咯出者,可与黄芩、枳实、贝母、桔梗等到配伍。 2. 痰浊痹阻,胸阳不振,而致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者,可与薤白、白酒配伍。 3. 肺胃阴虚有热,渴饮不止、小便多者,常与黄连、甘草配伍。 4. 治乳痈肿痛可与乳香配伍,或与穿山甲、甘草同用。
9,中药瓜娄是什么药效
瓜篓荡热涤痰,其还有舒肝郁、润肝燥,平肝逆、缓肝急之功。临床常用于胸痹,现多用于肝脏疾病。多年生草质藤本。茎有棱线,卷须2~3歧。叶互生,叶片宽卵状心形,长宽相近,5~14cm,3~5浅裂至深裂,边缘常再分裂,小裂片较圆,两面稍被毛。雄花生于上端1/3处,3~8朵成总状花序,有时单生,萼片线形,花冠白色,裂片扇状倒三角形,先端流苏长1.5~2cm;雌花单生,花梗长约6cm。果实椭圆形至球形,长7~11cm,果瓤橙黄色。种子扁椭圆形,长11~16mm,宽7~12mm。花期6~8月,果期9~10月。【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丛、林缘半阴处。主产山东、河南、河北。【性状】果实卵圆形或类球形,长7~15cm,直径6~10cm,表面深橙黄色至橙红色,皱缩或较平滑,顶端有残存花柱基,基部有果梗残迹;质脆,易破开,果皮稍厚,内表面黄白色,果瓤橙黄色,与多数种子粘结成团。气如焦糖;味微酸甜。【化学成份】果实含三萜皂甙、氨基酸、糖类、有机酸;种子含油酸、亚油酸及甾醇类化合物。【性味】性寒,味甘,微苦。【功能主治】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乳痈、肺痈、肠痈肿痛。 【应用】 1.痰热咳喘。本品甘寒而润,善清肺热,润肺燥而化热痰、燥痰。用治痰热阻肺,咳嗽痰黄,质稠难咯,胸膈痞满者,可配黄芩、胆南星、枳实等,如清气化痰丸(《医方考》)。若治燥热伤肺,干咳无痰或痰少质粘,咯吐不利者,则配川贝母、天花粉、桔梗等。 2.胸痹、结胸。本品能利气开郁,导痰浊下行而奏宽胸散结之效。治痰气互结,胸阳不通之胸痹疼痛,不得卧者,常配薤白、半夏同用,如栝楼薤白白酒汤、栝楼薤白半夏汤(《金匮要略》)。治痰热结胸,胸膈痞满,按之则痛者,则配黄连、半夏,如小陷胸汤(《伤寒论》)。 3.肺痈,肠痈,乳痈。本品能清热散结消肿,常配清热解毒药以治痈证,如治肺痈咳吐脓血,配鱼腥草、芦根等;治肠痈,可配败酱草、红藤等,治乳痈初起,红肿热痛,配当归、乳香、没药,如神效瓜蒌散(《妇人大全良方》)。 4.肠燥便秘。瓜萎仁润燥滑肠,适用于肠燥便秘,常配火麻仁、郁李仁、生地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全瓜蒌1O~20g。瓜蒌皮 6~12g,瓜蒌仁1O~15g打碎入煎。 【使用注意】本品甘寒而滑,脾虚便溏者及寒痰、湿痰证忌用。不宜于乌头类药材同用。 【鉴别用药】本品入药又有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之分。瓜蒌皮之功,重在清热化痰,宽胸理气;瓜蒌仁之功重在润燥化痰,润肠通便;全瓜蒌则兼有瓜蒌皮、瓜蒌仁之功效。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主胸痹,悦泽人面。” 2.《本草纲目》:“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利咽喉,止消渴,利大肠消痈肿疮毒。” 3.《本草述》:“栝楼实,阴厚而脂润,故热燥之痰为对待的剂。若用寒痰、湿痰、气虚所结之痰,饮食积聚之痰,皆无益而有害者也。”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