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猪笼草的学名2,猪笼草花冲茶饮有什么作用3,猪笼草的资料4,indicaL又名水罐植物猴水瓶猴子埕猪仔笼忘忧草5,猪笼草花冲茶饮有什么作用6,猪笼草的别名是什么7,猪笼草的秘密8,什么是猪笼草9,介绍一下猪笼草猪笼草的学……
本文目录一览
1,猪笼草的学名
baike.baidu.com/view/25176.htm你好!学名 Nepenthes. distillatoria (猪笼草)别名有水罐植物、猴水瓶、猴子埕、猪仔笼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2,猪笼草花冲茶饮有什么作用
猪笼草是一种中药,除了日常我们知道的功效外,其实猪笼草还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功效和作用的,我们马上来看看。【别名】 猪仔笼、猴子笼、猴子埕、担水桶、公仔瓶【来源】 猪笼草科猪笼草属植物 猪笼草 Nepenthes Mirabilis (Lour.)Druce的 全草 。四季可采,洗净切段,晒干。【性味】 甘、淡,凉。【功能主治】 清热止咳,利尿,降压。用于肺热咳嗽,肺燥咯血,百日咳,尿路结石,糖尿病,高血压病。【用法用量】 0.5~1两。【注意】 孕妇忌服。【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出处】 《陆川本草》以上就是猪笼草的一些相关知识的介绍,是不是对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呢?希望大家可以把猪笼草运用到生活中,为我们的健康服务。

3,猪笼草的资料
猪笼草别称水罐植物、猴水瓶、猴子埕、猪仔笼、雷公壶。是猪笼草属全体物种的总称。其属于热带食虫植物,原产地主要为旧大陆热带地区。猪笼草拥有一个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笼,捕虫笼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笼口上具有盖子。因为形状像猪笼,故称猪笼草。在中国海南,其又被称作雷公壶,意指它像酒壶。猪笼草因原生地土壤贫瘠,而通过捕捉昆虫等小动物来补充营养,所以其为食虫植物中的一员。
4,indica L又名水罐植物猴水瓶猴子埕猪仔笼忘忧草
食虫草(Drosera indica L.)又名水罐植物、猴水瓶、猴子埕、 猪仔笼 、 忘忧草 ,是生长在北美洲的沼泽地上的一种植物,长期受着养料不足之苦。因为极为潮湿的地盘被一种叫“ 泥炭藓 类”的植物所霸占,它只能从直接落到茎叶上的雨和雪中获取水分。 捕虫草 的食肉习性,就是在这样一种生存条件下逐渐形成的。食虫草是有名的热带 食虫植物 ,主产地是热带亚洲地区。食虫草拥有一幅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囊,捕虫囊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因为形状像猪笼,又故称 猪笼草 。在中国的产地海南又被称作 雷公壶 ,意指它像酒壶。这类不从土壤等无机界直接摄取和制造维持生命所需营养物质,而依靠捕捉昆虫等小动物来谋生的植物被称为食虫植物。中文学名:食虫草 拉丁学名:Drosera indica L. 别 称:水罐植物、猴水瓶、猴子埕、猪仔笼、忘忧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瓶子草目 科:茅膏菜科 属:茅膏菜属 亚 属:无球茎亚属 种: 长叶茅膏菜 分布区域:分布于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无球茎,高6-38厘米,直立或匍匐状,茎被短腺毛。叶互生,淡绿色或红色,线形,扁平,长2-12厘米,宽1-3毫米,上部叶伸直,下部叶下弯成支柱状;托叶通常不存在,稀退化成毛状;叶柄与叶片常不易区别,有时比叶片狭,被短腺毛或无毛,无毛部位长0.8-2厘米;叶片部位被白色或红色长腺毛。 花序与叶近对生或腋生,长6-30厘米,具花5-20朵,被短腺毛;苞片长1.5-7毫米,线形,被短腺毛;花柄长6-10毫米,被短腺毛;萼5裂至近基部,裂片披针形或长圆形,长约4毫米,被短腺毛,全缘或具腺齿;花瓣5,具脉纹,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约6毫米,白色、淡红色至紫红色;雄蕊5,长约5毫米,花丝扁平,花药纵裂;子房圆柱形、倒卵形或近球形,胎座3;花柱3,每个二深裂至近基部,顶部常向内弯卷。蒴果倒卵球形,长4-6毫米,果爿3;种子多数,细小,黑色,种皮脉纹加厚成蜂房格状。花果期全年。生长环境生于海拔600米以下的潮湿旷地或水田边。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不耐寒,怕干燥和强光。喜高温多湿的半阴环境。分布范围台湾、福建、广东和广西等省区及沿海岛屿。分布于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栽培技术生长适温为25~30℃,3月至9月为21~30℃,9月至翌年3月为18~24℃。冬季温度须不低于16℃,15℃以下植株停止生长,10℃以下温度,叶片边缘遭受冻害。 食虫草原产于热带,喜高温多湿的半阴环境。生长适温为25℃~30℃,在生长季节要经常喷水以保持周围的高湿环境。种子中国提醒您:冬季在室内应放在向阳处,室温不低于16℃,就能安全越冬。栽培土壤以疏松、肥沃的 腐叶土 或 泥炭土 为好。食虫草宜用吊盆栽植,使其叶笼捕虫器自然下垂,以显示其绚丽的风采。
5,猪笼草花冲茶饮有什么作用
猪笼草是一种中药,除了日常我们知道的功效外,其实猪笼草还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功效和作用的,我们马上来看看。【别名】 猪仔笼、猴子笼、猴子埕、担水桶、公仔瓶【来源】 猪笼草科猪笼草属植物 猪笼草 Nepenthes Mirabilis (Lour.)Druce的 全草 。四季可采,洗净切段,晒干。【性味】 甘、淡,凉。【功能主治】 清热止咳,利尿,降压。用于肺热咳嗽,肺燥咯血,百日咳,尿路结石,糖尿病,高血压病。【用法用量】 0.5~1两。【注意】 孕妇忌服。【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出处】 《陆川本草》以上就是猪笼草的一些相关知识的介绍,是不是对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呢?希望大家可以把猪笼草运用到生活中,为我们的健康服务。
6,猪笼草的别名是什么
食蚊草,它能把盖子打开释放气味把蚊子等昆虫引进笼内,然后把盖合上,把里面的虫子溶化、吸收作为养分,所以又叫食蚊草。 学名 Nepenthes. distillatoria(栽培名为N. zeylanica)
英文名 Pitcher Plant
别名 有水罐植物、猴水瓶、猴子埕、猪仔笼、忘忧草等。
分类 域: 真核域(Eukarya)
界: 植物界(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目: 石竹目(Caryophyllales)
科: 猪笼草科(Nepenthaceae)
属: 猪笼草属(Nepenthes)
猪笼草属植物全世界约67种别名 有水罐植物、猴水瓶、猴子埕、猪仔笼、忘忧草等。
7,猪笼草的秘密
猪笼草又名猪仔笼,为猪笼草科多年生偃伏或攀缘半灌木,是有名的热带食虫植物。猪笼草叶片由三部分组成。前面是一片扁平的叶片,叶片中脉延伸像一条红色的塑料绳,这就是猪笼草的攀缘器官,可缠绕其他物体或偃伏在岩石上。这条延伸中脉的末端变成一只“缶”状的叶笼。叶笼上有小盖,笼口有蜜腺,内壁有蜡腺,分泌蜡质作为润滑剂,底部有消化腺,分泌弱酸性的消化液。这里不禁有人问,叶笼捕虫器是叶片的一部分,那么,猪笼草的花在哪里?猪笼草是雌雄异株,发育成熟后,在叶腋抽生总状花序,开单性花,花小、红色或紫红色,花后结籽。猪笼草大都用种子繁殖,也可以用扦插叶片法进行繁殖。猪笼草怎样捕虫猪笼草的叶笼颜色鲜艳,笼口分布着蜜腺,散发芳香,以“色”和“香”引诱昆虫。当昆虫进入笼口后,其内壁非常光滑,昆虫就会滑跌在笼底。而笼底充满着内壁细胞分泌的弱酸性消化液,昆虫一旦落入笼底,就会被消化液淹溺而死,并慢慢被消化液分解,最终变成营养物质而被吸收。猪笼草的观赏及栽培猪笼草美丽的叶笼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在欧美等地,作为室内盆栽观赏已很普遍。近几年,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的花卉市场上,也能见到猪笼草的风姿。用它点缀客厅花架、阳台和窗台,或悬挂于庭园树上和走廊旁,优雅别致,趣味盎然。
8,什么是猪笼草
猪笼草是有名的热带食虫植物,主产地是热带亚洲地区。猪笼草拥有一幅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囊,捕虫囊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因为形状像猪笼,故称猪笼草。在中国的产地海南又被称作雷公壶,意指它像酒壶。这类不从土壤等无机界直接摄取和制造维持生命所需营养物质,而依靠捕捉昆虫等小动物来谋生的植物被称为食虫植物。
学名Nepenthes. distillatoria(栽培名为N. zeylanica)
别名
有水罐植物、猴水瓶、猴子埕、猪仔笼、忘忧草等。
分类
域: 真核域(Eukarya)
界: 植物界(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目: 石竹目(Caryophyllales)
科: 猪笼草科(Nepenthaceae)
属: 猪笼草属(Nepenthes)
猪笼草属植物全世界约67种。
植物学性状
茎株:猪笼草在自然界常常平卧生长,茎株一般不超过1m,但是不同的品种也有超过3m的。
叶:互生,叶片呈长椭圆形,长10cm - 25cm,宽4ccm - 8cm。叶的构造复杂,分叶柄,叶身和卷须,叶片的顶端连接著向下弯曲的卷须,卷须尾部扩大并反卷形成瓶状,即为捕虫囊。叶片中脉延伸像一条红色的塑料绳,这就是猪笼草的攀缘器官,可缠绕其他物体或偃伏在岩石上。
捕虫囊:猪笼草的捕虫囊长12cm - 16cm,宽2cm - 4cm,笼色以绿色为主,有褐色或红色的斑点和条纹顶端有囊盖。囊盖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形,长2.5cm - 3.5cm。捕虫囊小的时候,囊盖是密封的,成长后囊盖才打开,只有一处与囊口相接。而且打开后不再随意闭合。
花:猪笼草的花为单性雌雄异株,总状花序,花色为红色或紫红,有萼片而无花瓣。发育成熟后,在叶腋抽生总状花序,开单性花,花小、红色或紫红色,花后结籽。
雄花:雄花有四枚萼片,呈椭圆形或长圆形,长5cm - 7cm,雄蕊的花丝合生成管状,花药集生成圆球型。
雌花:雌花的萼片较小,雌蕊呈椭圆形,黑色,密生浓毛,猪笼草果实成熟时,开裂为4个果瓣,深褐色,长1.5cm - 3cm,内面有很多丝状的种子。
猪笼草的捕食
猪笼草的捕虫囊内有蜜腺能分泌蜜汁引诱昆虫,昆虫进入捕虫囊后,囊盖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合上,但是捕虫囊的囊口内侧囊壁很光滑,所以能防止昆虫爬出。囊中经常有半囊水。水过多时,卷须无法承重还会会自动倾斜倒去一部分水。因为如果囊内盛满水,昆虫掉在水里后就容易逃出。捕虫囊下半部的内侧囊壁稍厚,并有很多消化腺,这些腺体泌出稍带黏性的消化液储存在囊底。消化液呈酸性,具有消化昆虫的能力。事实上囊盖是经常打开的,囊盖的主要用途是引诱昆虫,因为囊盖的内壁也有很多蜜腺。 掉进囊内的昆虫多数是蚂蚁,也有一些会飞的昆虫如野蝇和蚊等。
生长环境
猪笼草属植物种类繁多,全世界有百种左右。大多数生长在印度洋群岛、马达加斯加、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潮湿热带森林里,中国海南,广东、云南等省也有这种植物。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不耐寒,怕干燥和强光。生长适温为25-30℃,3月至9月为21-30℃,9月至翌年3月为18-24℃。冬季温度须不低于16℃,15℃以下植株停止生长,10℃以下温度,叶片边缘遭受冻害。
9,介绍一下猪笼草
猪笼草为多年生的藤蔓植物,其茎相当粗,直径可以超过 5 公分,长度超过10公尺,有些种类甚至可超过20公尺。猪笼草可攀附旁 边的灌木或乔木,也可以在地面上匍匐生长。 猪笼草的茎上,每一个节在靠近叶柄处都会含有一个生长点,通常都会呈现一个小突起,但并不会萌发。这是因为在植株最顶端的芽具有顶芽优势(apical dominance),会抑制其下端侧芽的萌发。如果因为意外的损伤或是人为的修剪,使猪笼草失去顶芽,则最靠近顶芽的侧芽就会开始萌发、生长。有时,刚萌发的侧芽还不够大,还没有能力去抑制其下端其他的侧芽,此时,当猪笼草失去顶芽时,有时候会因此使许多侧芽开始萌发起来。若侧芽发育得够大,则其他还未萌发的侧芽便会受到抑制,无法萌发。 猪笼草的茎会因位置的不同而表现出不一样的特性。靠近地表处的茎,其节间很短,而且叶的分布方式近似轮生,而这些叶柄会产生低位瓶。如果一棵只有产生低位瓶的猪笼草,会在生活几年后,原先只产生低位瓶的茎会转变成为产生高位瓶的茎;产生高位瓶的茎会开始有不一样的转变,其节间的距离会加大许多,使茎能更加伸长,有助于植株向上生长,叶子的排列方式也变为互生。产生高位瓶的茎将会产生花茎,亦可说高位瓶的茎一直向上攀附生长,为的是能使花能够在阳光下盛开。花谢之后,茎还能继续向上生长;有开过花的茎,在接下来的几年内都会开花。在这段期间,猪笼草的基部有时会再产生侧枝,称作分叶(tiller),由于这时的猪笼草已长得很高大,累积很多养分,因此基部长出来的侧枝会很快地产生巨大的叶柄及低位瓶;再过几年,这个产生低位瓶的侧枝也开始长出高位瓶,如此而不断周而复始,最后,一株猪笼草会长成一大丛的模样。生长多年的猪笼草其主干会相当粗,而且在近土表的主干上会产生十几根侧枝,所以整个猪笼草可以长得十分巨大,可长出数百片叶柄和上百个瓶子;在原产地常可见到生长多年的猪笼草,在靠近地表处产生巨大的低位瓶,而攀附在树上的茎则垂吊着许多高位瓶。然而,在园艺上,可能会因为人为的修剪或经常扦插,使得猪笼草无法长得巨大,而且因为栽培时间不够久,无法产生高位瓶的茎,而只产生低位瓶子,也无法开花。 叶 猪笼草的叶子,事实上是叶柄;真正的叶子,是叶柄末端形成的瓶状捕虫器。猪笼草的叶柄形状通常呈椭圆形到箭形,长10cm - 25cm,宽4ccm - 8cm。叶柄上有一条粗大的叶脉通过,叶脉最后穿出叶柄,而成为卷须(tendril),卷须可以用来攀附其他的物体,使猪笼草可以向高处生长。在卷须的末端会形成一个瓶状的捕虫器。 猪笼草的叶子为互生,其叶柄通常呈现绿色或黄绿色,叶柄的质感又可再分为纸质和腊质;纸质的叶柄有时候还会覆上一层细毛,腊质的叶柄则不会有毛。通常一个叶柄只会产生一个瓶子,若瓶子老了、枯萎,或是因故损坏了,原来的叶柄并不会再长出新的瓶子,只有新的叶柄才会长出新的瓶子。 猪笼草的瓶子是来自于卷须的末端。当一片叶柄新长出来时,在末端的卷须便已带有一个瓶子的芽。在初期,这个芽的表面覆有一层细毛,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逐渐消失。瓶子的芽一开始是褐色、扁的,成长到1~2公分长时,渐渐转绿,并开始膨胀起来。在瓶盖打开前,瓶子会先产生其特有的颜色与花纹、斑点,此时的瓶子即将成熟;瓶盖打开后,瓶口的唇会向外翻,并开始呈现色彩,此时的瓶子的成熟速度加快,约几天后即可开始捕虫。 猪笼草会产生两种形态的瓶子。靠近地表的叶柄会产生低位瓶(lower pitcher),在植株上端则会产生高位瓶(upper pitcher)。低位瓶外形较胖、较圆且较大,在瓶子的表面,常会有两道平行的翼(wing)自瓶口延伸,向下汇集于瓶底。产生低位瓶的茎其节间通常较短,且其叶片的排列会呈辐射状,或者说看起来像是轮生状。低位瓶的卷须通很短,而且不太会去攀附其他物体。 远离地表的茎将会产生高位瓶。高位瓶叶柄的卷须比较长,同时会去攀附其他的物体,以便使植株能向上生长。高位瓶的卷须还有一个特性,若是其没有攀附到任何物体,它仍会自行卷一圈,成为卷须环(tendril loop),之后,才长出瓶子。高位瓶的形态也有很大的转变,其瓶身较低位瓶来的瘦长,也比较小,翼较为不明显。有些品种的高位瓶的颜色将会比其低位瓶来得平澹。由于猪笼草会产生不同形态的瓶子,因此常会造成分类上的困扰,使人误以为是两种不同品种的猪笼草。 花 猪笼草是雌雄异体植物,也因此必须要有两株不同性别的植株才能授粉。在野外,雄性的猪笼草数量约占70%,雌性则为30%。由于猪笼草生长在低纬度的地区,这里没有明显的四季区别,因此猪笼草整年都能开花,只要高位瓶的茎能够形成,就有可能开花。 猪笼草的花序属于无限花序中的总状花序,由茎顶抽出一根约20到30公分长的共同花轴,上面着生许多花梗近乎等长的小花,数量可能从十数朵到上百朵;花开的次序由底部开始,终止于最顶端的花。 每一朵小花并没有花瓣,那些看似花瓣的构造事实上是花萼;每朵小花含有4片花萼。雄花含有一根雄蕊,其花药上覆满一层黄色的花粉;雌花则含有一根雌蕊,雌蕊的柱头是绿色的,并带有黏性,用以黏住花粉。猪笼草通常藉由风来传送花粉,但其小花的花萼会分泌花蜜,可吸引昆虫前来授粉。 当雌花授粉后,其子房便开始膨大、转成褐色;当果实成熟后,会裂开,释出数百粒微细的种子,随着风飘向远方。 猪笼草的花并没有什么观赏价值,花朵小且平澹,只有少数品种的花较为鲜艳,此外,猪笼草的花还会散发出不太好闻的味道。猪笼草是有名的热带食虫植物,主产地是热带亚洲地区。猪笼草拥有一幅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囊,捕虫囊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因为形状像猪笼,故称猪笼草。在中国的产地海南又被称作雷公壶,意指它像酒壶。这类不从土壤等无机界直接摄取和制造维持生命所需营养物质,而依靠捕捉昆虫等小动物来谋生的植物被称为食虫植物。[编辑本段]猪笼草
基本信息
学名 Nepenthes distillatoria(栽培名为N. zeylanica)
英文名 Pitcher Plant
别名 有水罐植物、猴水瓶、猴子埕、猪仔笼等。
分类 域: 真核域(Eukarya)
界: 植物界(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目: 石竹目(Caryophyllales)
科: 猪笼草科(Nepenthaceae)
属: 猪笼草属(Nepenthes)
猪笼草属植物全世界约67种。
猪笼草原产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的热带地区。1789年引种到英国,然后在欧洲主要植物园内栽培观赏。1882年育成了第一种猪笼草-绯红猪笼草(N.coccinea)。1911年又选育了库氏猪笼草(N.courtii)。到了20世纪中叶,猪笼草的育种、繁殖和生产开始产业化,并进入家庭观赏。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成立了国际食虫植物协会。
猪笼草虽然在湛江市市区的三岭山、雷州等地有野生分布,但很少应用。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从国外引进猪笼草优良品种,主要用于花卉展览。今年春节在广州花市上300元一盆猪笼草都抢不到手。湛江园林界如何让有趣的猪笼草进入千家万户,成为盆栽花卉之一,不失为猪笼草的一个发展方向。 [编辑本段]猪笼草的形态
猪笼草为多年生藤本或直立草本植物,茎木质或半木质,有些野生种植株可长达20米,攀援于树木或者平卧地面而生。叶一般为长椭圆形,顶端有卷须,以便于攀援,在卷须的末段会形成一个瓶状或漏斗状的捕虫器,并带有顶盖。猪笼草生长多年后才会开花,花一般为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雌雄异株,花小而平淡,观赏性无法与捕虫器相比。果为蒴果,成熟时开裂散出种子。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