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中草药酸母,这是生长在东北的一种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它的嫩茎可以吃味道很

中草药酸母,这是生长在东北的一种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它的嫩茎可以吃味道很

本文目录一览这是生长在东北的一种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它的嫩茎可以吃味道很2,三叶酸草提取物有什么作用能治疗什么病3,酸模是什么样的植物4,有关酸模毒性的资料急谢谢5,这是一种野菜叫什么6,酸浆草能做成什么菜7,酸草是什么呀8,酢浆草三叶草……

本文目录一览

1,这是生长在东北的一种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它的嫩茎可以吃味道很

蓼科。东北人叫它羊铁叶子,中药用根。名羊蹄。俗称土大黄,牛舍颗。清热解毒,消肿杀虫。
中文学名:酸模 拉丁学名:RumexacetosaLinn 别称:山大黄、当药、山羊蹄、酸母、南连 详细信息可百度百科了解。

中草药酸母

2,三叶酸草提取物有什么作用能治疗什么病

一、【作用】为酢浆草科植物酢浆草的全草。主治泄泻,痢疾,黄疸,淋病,赤白带下,麻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疔疮痈肿,疥癣,痔疾,脱肛,跌打损伤,汤火伤。二、【主治】  清热利湿,凉血散瘀,消肿解毒。治泄泻,痢疾,黄疸,淋病,赤白带下,麻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疔疮,痈肿,疥癣,痔疾,脱肛,跌打损伤,汤火伤。  ①《唐本草》:主恶疮瘸瘘捣敷之,杀诸小虫。食之解热渴。  ②《本草图经》:治妇人血结不通,净洗细研,暖酒调服之。  ③《滇南本草》:治久泻肠滑,久痢赤白,用砂糖同煎服。  ④《纲目》:主小便诸淋,赤白带下,同地钱、地龙治砂石淋;煎汤洗痔痛脱肛;捣敷汤火蛇蝎伤。  ⑤《生草药性备要》:杀螆止痛,散热消肿,理跌打,散瘀血,煲酒服;又干水止痒。  ⑥《医林纂要》:补肺泻肝,除热气,去瘀血,敛阴。  ⑦《分类草药性》:截疟塞鼻;酒炒敷鱼口。  ⑧《岭南采药录》:治麻疹,蛇毒,疥疮。  ⑨《陆川本草》:消肿止痛,去腐肉。治疮痈溃烂。  ⑩《贵阳民间药草》:清热,利尿,接骨。治尿结,黄疸。  ⑾《中国药植图鉴》:用红糖混煎服,治流火(丝虫病初期)。  ⑿《陕西植药调查》:健胃止咳。  ⒀《湖南药物志》:治发热咳嗽,心胃气痛,疮疡肿胀作痛,毒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鲜者1~2两);捣汁或研末。外用:煎水洗、捣敷、捣汁涂、调敷或煎水漱口。  【附方】  ①治水泻:酸浆草三钱冲,加红糖蒸服。(《云南中医验方》)  ②治痢疾:酢浆草研末,每服五钱,开水送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湿热黄疸:酢浆草一两至一两五钱。水煎二次,分服。(《江西民间草药》)  ④治血琳热淋:酸浆草取汁,入蜜同服。(《履巉岩本草》)  ⑤治尿结尿淋:酸浆草二两,甜酒二两。共同煎水服,日服三次。(《贵阳民间药草》)  ⑥治二便不通:酸草一大把,车前草一握。捣汁入砂糖一钱,调服一盏;不通再服。(《摘元方》)  ⑦治小便不通,气满闷:酸浆草一握。研取自然汁,与醇酒相半,和服;不饮酒,用甘草三寸,生姜一枣大,锉,同研,用井华水五分盏,滤取汁和服亦得。(《圣济总录》酸浆酒)  ⑧治赤白带下:三叶酸草,阴干为末,空心温酒服三钱匕。(《千金方》)  ⑨治麻疹:酸味草每用二钱至三钱。水煎服。(《岭南采药录》)

中草药酸母

3,酸模是什么样的植物

这是三种植物。酸模 拉丁学名rumex acetosa l.别 称 野菠菜,山大黄、当药、山羊蹄、酸母、南连 蓼科 酸模属土大黄 拉丁学名rumex madaio makinor. daiwoo makino 蓼科酸模属别 称 红筋大黄、金不换、血三七、化雪莲、鲜大青山大黄 植物名华北大黄 拉丁名rheum franzenbachii munt.蓼科 大黄属 别 称 籽黄、苦大黄、北大黄、祈黄、台黄、河北大黄《全国中草药汇编》
酸模,俗名野菠菜,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欧洲和西亚大多数的草原均可见到其踪迹。酸模含有丰富的维他命A、维他命C及草酸,草酸导致此植物尝起来有酸溜口感,常被作为料理调味用。嫩茎叶味酸可生食;全草外敷,治皮肤病,内服解热利大小便;浸液可作农药;叶可喂猪。叶含牡荆素(黄酮类),叶可提取绿色染料;根含蒽酮类和鞣质,可提制栲胶 。请看酸模的图片。提醒网友,回答不详细之处请参看百度网。为表示互相尊重,如果回答正确,对答案你也满意,请按下采纳,谢谢!
酸模的外表跟普通野草差不多,其实价格12元一斤。它在不同的地方它也有着很多不同的别称。台湾人叫它鲂仔草,在广东酸模也被称为白花玉钱香,另外还有海菠菜、海蔓荆、匙叶草等。野菠菜大多生长在一些气候温和潮湿的地区,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在我国的滨海各省区都有分布,多聚集在沙土上。不光我们国家有,越南也有。

中草药酸母

4,有关酸模毒性的资料急谢谢

酸模 《*辞典》【出处】《本草经集注》【拼音名】 Suān Mó【别名】须,薞芜(《尔雅》),山大黄、当药(《本草拾遗》),山羊蹄、酸母(《纲目》),牛耳大黄、酸汤菜、黄根根(《贵州民间方药集》),酸姜、酸不溜、酸溜溜(《东北药植志》),莫菜、酸木通《中国土农药志》),鸡爪黄连(《浙江民间草药》),田鸡脚,水牛舌头、大山七(《湖南药物志》)。【来源】为蓼科植物酸模的根。夏、秋季采收,晒干。【源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根肥厚,黄色。茎直立,通常不分枝,无毛,或稍有毛,具沟槽,中空。单叶互生;叶片卵状长圆形,长5~15厘米,宽2~5厘米,先端钝或尖,基部箭形或近戟形,全缘,有时略呈波状;茎上:部叶较窄小,披针形,无柄且抱茎;基生叶有长柄;托叶鞘膜质,斜形,后则破裂。花单性,雌雄异株;花序顶生,狭圆锥状,分枝稀,花数朵簇生;雄花花6,椭圆形,排为2轮,内轮花被片长约3毫米,外轮稍狭小,雄蕊6,花丝甚短;雌花的外轮花被反折向下紧贴花梗,内轮花被直立,花后增大包被果实,径约5毫米,圆形,全缘,各有一不明显的瘤状突起,子房三棱形,柱头画笔状,紫红色。瘦果圆形,具三棱,黑色,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7~8月。本植物的叶(酸模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生境分布】生长于路边、山坡及湿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化学成分】根含鞣质7.6~27.5%,大黄酚甙19.3毫克%及金丝桃甙。果实含槲皮素和金丝桃甙。【药理作用】因含酸性草酸钾及某些酒石酸,故有酸味,有时因草酸含量过多而致中毒,文献上曾有小儿食酸模叶而致死的报告。其水提取物有抗真菌(发癣菌类)作用。【性味】 酸,寒。①《本草经集注》:"酸。"②《日华子本草》:"味酸,凉,无毒。"③《纲目》:"微苦。"【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凉血,杀虫。治热痢,淋病,小便不通,吐血,恶疮,疥癣。①《本草经集注》:"疗疥。"②《本革拾遗》:"主暴热腹胀,生捣绞汁服,当下痢。杀皮肤小虫。"③《日华子本草》:"治小儿壮热。"④《纲目》:"去汗斑,同紫萍捣擦数日即没。"⑤《贵州民间方药集》:"利便,解热,利尿,治五淋。"⑥《本草推陈》:"治痢疾初起,里急后重,排便不畅时作轻泻剂。"【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或捣汁。外用:捣敷。【附方】 ①治小便不通:酸模根三至四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②治吐血,便血:酸模一钱五分,小蓟、地榆炭各四钱,炒黄芩三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③治目赤:酸模根一钱,研末,调入乳蒸过敷眼沿,同时取根三钱煎服。(《浙江民间草药》)④治疮疥:酸模根,捣烂涂擦患处。(《浙江民间草药》)

5,这是一种野菜叫什么

也叫蚂蚁菜(《东北药植志》)【别名】马齿草(《雷公炮炙论》),马齿龙芽(《宝藏论》),五方草、长命菜、九头狮子草(《纲目》),酸苋、安东菜(《医林纂要》,瓜子菜(《岭南采药录》),长命苋、酱瓣豆草(《中国药植志》,蛇草(《南京民间草药》),酸味菜(《贵州民间方药集》),猪母菜,狮子草(《福建民间草药》),地马菜(《江苏植药志》),马蛇子菜、马踏菜(《山东中药》),长寿菜(《中国药植图鉴》)。【基原】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全草。【原植物】马齿苋 portulaca oleracea l. 一年生草本,长可达35cm。茎下部葡匐,四散分枝,上部略能直立或斜上,肥厚多汁,绿色或带淡紫色,全体光滑无毛。单叶互生或近对生,柄极短;叶片肉质肥厚,长方形或匙形,或倒卵形,长0.6~2.7cm,宽0.4~1.1cm,先端圆,稍凹下或平截,基部宽楔形,形似马齿,故名"马齿苋";全缘,上面深色,下面淡绿或暗淡红色,除中脉外,余脉均不明显。夏日开黄色小花,3~5朵簇生于枝顶4~5叶状的总苞内。萼片2;花瓣5,黄色,凹头,干时开放最盛;雄蕊10~12;子房下位,花柱顶端4~5裂成线形,伸出雄蕊之上。蒴果圆锥形,自腰部横裂为帽盖状,内有多数黑色扁圆形细小的种子 ......蚂蚁菜在北京曾经是最常见而最无价的野菜,在北京任何未曾耕垦过的黄土地面上均可找到,而在市面上,却从未流通过。蚂蚁菜梗红,叶片饱满肥厚地一叶一叶沿着红梗秩序生长,吃起来味道微酸,汁液很多。传说这是防治痢疾的野菜。小小的叶子,有点像蚂蚁的腹部,这可能是名字的来源.
这叫“阳沟子菜”。
用支付宝扫一扫,点AR有扫花识花功能

6,酸浆草能做成什么菜

不是一样的。灯笼草【异名】沙灯笼(《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灯笼草、水灯笼、打卜草、打额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天泡草,王母珠、黄灯笼(《常用中草药治疗手册》),小酸浆(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无毒。"   【功用主治】渗湿,杀虫.治黄疸,小便不利,慢性咳喘,疳疾,瘰疬,天泡疮,湿疮。 清肺化痰酸浆草别名酸酸草、斑鸠酸、三叶酸     【性味归经】酸,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感冒发热,肠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神经衰弱;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痈肿疮疖,脚癣,湿疹,烧烫伤。 治疗妇科白带异常有气味效果很好的
食用部位为酢浆草的嫩茎叶。嫩茎叶用水焯一下,在凉水中浸泡2小时后炒食,做汤或凉拌,也可作为沙拉菜的配料。常见以酢浆草为原料制作的菜肴及其食疗作用介绍如下:(1)炒酢浆草酢浆草嫩茎叶500克,精盐、味精、葱花、猪油各适量。酢浆草嫩茎叶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一下,捞入清水中洗去苦味,挤干水切段。油锅烧热,依次下葱花、酢浆草煸炒,加入精盐炒至入味,点入味精,出锅即成。功效:利湿热、活血散瘀、消肿解毒,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民间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咽喉肿痛;适用泄泻、痢疾、黄疽、痔疾、脱肛等病;泽肤容颜、明目、延年益寿。(2)酢浆草烧猪肉酢浆草嫩茎叶300克,猪肉250克,料酒、精盐、味精、酱油、葱花、姜丝各适量。酢浆草嫩茎叶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一下,捞出洗去酸苦味,挤去水分切段;猪肉洗净切小块。锅烧热,加入猪肉煸炒至水干,烹入料酒、酱油煸炒,加入精盐、葱花、姜丝和少量水,烧至熟而入味,投入酢浆草炒至入味,点入味精,出锅即成。功效:补肺泻肝、消肿解毒,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 来源:http://www.daocaipu.com/yecai/0421/56093.html

7,酸草是什么呀

酸草是酢浆草的俗名⒈〖中药〗释名:酸浆、三叶酸、三角酸、酸母、醋母、酸箕、鸠酸、雀林草、小酸茅、赤孙施。气味:酸、寒、无毒。 主治:1、小便血淋。用酢浆草捣汁,煎五苓散服下。2、二便不通。用酢浆草一把、车前草一把,共捣取汁,加砂糖一钱调服。不通可再服。3、赤白带下。用酢浆草阴干,研为末。每取三匙,空心服,温酒送下。4、痔疮出血。用酢浆草一大把,加水二升,煮取一繁荣昌盛服下。一天服三次,有效。5、癣疮作痒。用酢浆草涂搽,数次即愈。6、牙齿肿痛。用酢浆草一把,洗净,加川椒(去核)四十九粒,同捣烂,捏成豆大小粒。每以一粒塞痛处,有效。⒉〖植物〗学名:Oxalis corniculata Linn.英文名:Creeping Woodsorrel,Creeping Oxalis科名:酢浆草科 Oxalidaceae 多年生草本,全体有疏柔毛;茎匍匐或斜升,多分枝。叶互生,掌状复叶有3小叶,倒心形,小叶无柄。花黄色,1至数朵组成腋生的伞形花序,萼片长圆形,顶端急尖,有柔毛;花瓣倒卵形,微向外反卷;花丝基部合生成筒状。蒴果近圆柱状,5棱,有短柔毛,成熟开裂时将种子弹出。种子小,扁卵形,红褐色,有横沟槽。花果期4—8月。 普遍分布,生于路边草丛或田野、家前屋后。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分布。 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疾的效用,可治蛇虫蛰伤,也可治尿血、尿路感染、黄疸肝炎等。
为酢浆草科酢浆草属酢浆草。生于山野埔园池边路旁荒地。茎匍匐柔软多分枝,节上生根蔓延繁殖。叶互生,绿色,具长叶柄,掌状复叶,小叶三枚倒心形。春夏秋抽出花轴,上生黄色小花数朵,构成繖形花序,花瓣五片倒卵形,萼绿色披针形。结柱形蒴果,熟则裂开散出种子。别名:咸酸藤、咸酸草(潮汕)、咸酸甜(潮安、潮州)、咸酸鸡(潮阳)、小号盐酸鸡(惠来)、水盐酸(澄海)、味酸草、味酸仔(海丰)、鹁鸪酸(陆丰)、盐酸鸡仔(普宁)。性味:味甘酸微咸,性平,无毒。效能:内服通络去积散气止痛;外用消肿止痛。入肝脾经。主治:跌打损伤,中暑腹痛,风湿痠痛,尿血,便血。咯血;外治手足扭伤,喉痛,牙痛,小儿口疮。禁忌:孕妇忌服。单方验方:1、治跌打损伤:咸酸仔30克,捶酒炖服,其渣擦伤痛处。2、治急性腹泻:咸酸仔60淇克,洗净,取冷开水半碗捶汁,1次服完。3、治疮疖肿痛:鲜咸酸仔90克,鲜半边莲60克,甜酒糟适量,捶烂外敷。4、治中暑腹痛:咸酸仔30克,水煎服。5、治风湿酸痛:咸酸仔30克捶酒服,渣外擦患处。6、治尿血:咸酸仔30克,捶汁冲蜜服。7、治喉痛:咸酸仔适量捶盐含之。8、治牙痛:咸酸仔适量捶盐含之。9、治小儿口疮:咸酸仔加白花彭蜞草各适量,捶汁搽之。

8,酢浆草三叶草苜蓿草

三叶草和苜蓿草一样和酢浆草不同 酢浆草是一种三叶草本植物,为掌状复叶 酢浆草 ⒈〖中药〗 释名:酸浆、三叶酸、三角酸、酸母、醋母、酸箕、鸠酸、雀林草、小酸茅、赤孙施。 气味:酸、寒、无毒。 主治:1、小便血淋。用酢浆草捣汁,煎五苓散服下。 2、二便不通。用酢浆草一把、车前草一把,共捣取汁,加砂糖一钱调服。不通可再服。 3、赤白带下。用酢浆草阴干,研为末。每取三匙,空心服,温酒送下。 4、痔疮出血。用酢浆草一大把,加水二升,煮取一繁荣昌盛服下。一天服三次,有效。 5、癣疮作痒。用酢浆草涂搽,数次即愈。 6、牙齿肿痛。用酢浆草一把,洗净,加川椒(去核)四十九粒,同捣烂,捏成豆大小粒。每以一粒塞痛处,有效。 ⒉〖植物〗 学名:Oxalis corniculata Linn. 英文名:Creeping Woodsorrel,Creeping Oxalis 科名:酢浆草科 Oxalidaceae 多年生草本,全体有疏柔毛;茎匍匐或斜升,多分枝。叶互生,掌状复叶有3小叶,倒心形,小叶无柄。花黄色,1至数朵组成腋生的伞形花序,萼片长圆形,顶端急尖,有柔毛;花瓣倒卵形,微向外反卷;花丝基部合生成筒状。蒴果近圆柱状,5棱,有短柔毛,成熟开裂时将种子弹出。种子小,扁卵形,红褐色,有横沟槽。花果期4—8月。 普遍分布,生于路边草丛或田野、家前屋后。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分布。 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疾的效用,可治蛇虫蛰伤,也可治尿血、尿路感染、黄疸肝炎等。 【别名】酸浆草、酸酸草、斑鸠酸、三叶酸 【来源】酢浆草科植物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的全草。四季可采,以夏秋有花果时采药效较好,除去泥沙,晒干。 【性味归经】酸,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感冒发热,肠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神经衰弱;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痈肿疮疖,脚癣,湿疹,烧烫伤。 【用法用量】 0.5~2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煎水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在西方发源地人们称它为Four Leaf Clover。Clover是一种三叶草,学名苜蓿。整个词组译成中文就是四叶的三叶草。为什么称四叶的三叶草才是幸运草呢? 因为Clover,也就是苜蓿其本身是三个小叶,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会出现四个小叶。最早的解释是三叶草的一叶代表希望,二叶代表信念,三叶代表真爱,而神奇的第四叶就是幸运了。据统计,自然界苜蓿出现四叶的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可谓少之又少,所以发现四叶苜蓿的人就被认为可以交上好运,而四叶苜蓿也被看作是一件幸运的信物,被世人称作幸运草。 现实生活中被认为可以找到的幸运草植物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上面介绍的苜蓿(Clover),又称三叶草或者车轴草,豆科车轴草属性;另一种是酢浆草(Shamrock), 又称酸酸草,酢浆草科。两者共同的特点是均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都有三个小叶,并且小叶是倒卵形或者倒心形。外形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苜蓿的叶边缘有锯齿状,而酢浆草是光滑的边缘。虽然酢浆草也有四叶形态出现,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其出现四叶的概率相当高,并且还会有五叶、六叶的形态出现.酢浆草也是我们身边非常容易碰到的一种植物,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会奇怪,说幸运草很珍贵,很稀有,但是为什么我家门口或者是我们学校操场旁边都可以很容易的找到不只一片的四叶草呢? 从幸运草这个单词来分析,幸运草被称作Four Leaf Clover,而不是Four Leaf Shamrock,就是因为从幸运草开始流传的时候开始,人们就认定只有珍贵的四叶苜蓿才是幸运的象征,而非比较常见的四叶酢浆草。

9,请问这是什么草

酢浆草   ⒈〖中药〗  释名:酸浆、三叶酸、三角酸、酸母、醋母、酸箕、鸠酸、雀林草、小酸茅、赤孙施。  气味:酸、寒、无毒。   主治:1、小便血淋。用酢浆草捣汁,煎五苓散服下。  2、二便不通。用酢浆草一把、车前草一把,共捣取汁,加砂糖一钱调服。不通可再服。  3、赤白带下。用酢浆草阴干,研为末。每取三匙,空心服,温酒送下。  4、痔疮出血。用酢浆草一大把,加水二升,煮取一繁荣昌盛服下。一天服三次,有效。  5、癣疮作痒。用酢浆草涂搽,数次即愈。  6、牙齿肿痛。用酢浆草一把,洗净,加川椒(去核)四十九粒,同捣烂,捏成豆大小粒。每以一粒塞到痛处,有效。  ⒉〖植物〗  学名:Oxalis corniculata Linn.  英文名:Creeping Woodsorrel,Creeping Oxalis  科名:酢浆草科 Oxalidaceae   多年生草本,全体有疏柔毛;茎匍匐或斜升,多分枝。叶互生,掌状复叶有3小叶,倒心形,小叶无柄。花黄色,1至数朵组成腋生的伞形花序,萼片长圆形,顶端急尖,有柔毛;花瓣倒卵形,微向外反卷;花丝基部合生成筒状。蒴果近圆柱状,5棱,有短柔毛,成熟开裂时将种子弹出。种子小,扁卵形,红褐色,有横沟槽。花果期4—8月。   普遍分布,生于路边草丛或田野、家前屋后。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分布。   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疾的效用,可治蛇虫蛰伤,也可治尿血、尿路感染、黄疸肝炎等。  【别名】酸浆草、酸酸草、斑鸠酸、三叶酸、酸咪咪、钩钩草  【来源】酢浆草科植物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的全草。四季可采,以夏秋有花果时采药效较好,除去泥沙,晒干。  【考证】出自《唐本草》。   1.《纲目》:醉浆草,此小草,三叶酸也,其味如醋,与灯笼草之酸浆名同物异,唐慎微《本草》以此草之方收入彼下,误矣。闽人郑樵《通志》言福人谓之孙施,则苏颂《图经》赤孙施即此也。孙施亦酸箕之讹耳。   2.《纲目抬遗》:酸迷迷草有赤、 白二种。赤带用赤者,白带用白者,捣汁半酒盏,和匀,加绍兴酒半盏,煮熟服。  【性味归经】酸,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感冒发热,肠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神经衰弱;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痈肿疮疖,脚癣,湿疹,烧烫伤。  【用法用量】 0.5~2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煎水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酢浆草  (《唐本草》)  【异名】酸箕(李当之《药录》),三叶酸草(《千金方》),醋母草、鸠酸草、小酸茅(《唐本草》),雀林草(《外台秘要方》),酸浆、赤孙施(《本草图经》),醋啾啾、田字草(《百一选方》),酸浆草(《履巉岩本草》),雀儿草、酸母草(《永类钤方》),酸饺草(《滇南本草》),小酸苗(《品汇精要》),酸草(《摘元方》),三叶酸、三角酸、雀儿酸(《纲目》),酸迷迷草(《纲目拾遗》),斑鸠草、酸味草(《生草药性备要》),三叶酸浆(《植物名实图考》),酸酸草(《分类草药性》),酸斑苋(《岭南采药录》),咸酸草、酸酢草(《福建民间草药》),酸得溜(《江苏植药志》),铺地莲(《南宁市药物志》),酸梅草、三叶破铜钱、黄花梅(《江西民间草药》)、老鸭咀、满天星(《广西中药志》),黄花草、六叶莲、野王瓜草、王瓜酸、冲天泡、长血草(《湖南药物志》),酸芝草、酸批子(《闽东本草》),东阳火草、水晶花(《上海常用中草药》),蒲瓜酸、鹁鸪酸(《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酢浆草科植物酢浆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酢浆草  多年生草本。茎匍匐或斜升,多分枝,长达50厘米,上被疏长毛,节节生根。叶互生,掌状复叶,叶柄长2.5~5厘米;托叶与叶柄连生,形小;小叶3枚,倒心脏形,长达5~10毫米,无柄。花1至数朵成腋生的伞形花序,花序柄与叶柄等长;苞片线形;萼片5,花瓣5,黄色,倒卵形;雄蕊10,花丝下部联合成筒;子房心皮5,5室,花柱5,离生,柱头头状。蒴果近圆柱形,长1~1.5厘米,有5棱,被柔毛,熟时裂开将种子弹出。种子小,扁卵形,褐色。花期5~7月。  生于耕地、荒地或路旁。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有的叫三叶草 我家就有,开黄颜色的小花
俗语 酸草 至于本名不知道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