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中草药 功能主治,中药的作用和功效

中草药 功能主治,中药的作用和功效

本文目录一览中药的作用和功效2,中药大全及主治功效3,中药功效作用4,中草药的名称及作用5,中草药的功效6,中药的功能是什么7,中草药的功效8,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9,中草药十大功效中药的作用和功效通经活路,补肾,治疗肾气不足引起……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药的作用和功效

通经活路,补肾,治疗肾气不足引起的关节疼痛

中草药 功能主治

2,中药大全及主治功效

中药大全及主治功效   中药大全及主治功效。中药的种类是非常多样的,我们对于中药的研究也一直没有停止过,重要的功效作用是非常强大的。下面为大家分享中药大全及主治功效的相关内容。   中药大全及主治功效1   灵芝:固本祛邪,神仙上药;   人参:每天吃一点,健康延年好福;   山楂:消食化瘀的好手;   黄芪:首屈一指的补气要药;   生姜:御百邪,助阳气,散一身寒湿;   白茅根:凉血止血的草根太医;   菊花:现代人最佳保肝茶饮;   薏苡仁:不是珍珠胜似珍珠;   甘草:养人又养颜,平民百姓的补益药;   花椒:麻辣医生.中药驱寒很有性格;   当归:养血圣物,保女人一生平安;   红花:活血养颜的女人花;   益母草:女皇武则天的驻颜美容师;   雪莲花:冰山来客养出花样年华;   艾草:天然养生“舒肤佳”;   芦荟:埃及艳后靠它征服世界;   白芨:草药里的美白仙子;   葛根:解热生津的“女人参”;   白芍:养阴补血的女性知音   杏仁:润养肌肤,容颜不老白嫩嫩;   玉簪花:养血祛斑,像花一样美丽无瑕;   何首乌:温补肾阳,再活500年还是黑发飘飘;   枸杞子:古人的四季养生不老丹;   冬虫夏草:世间有、天上无的阴阳双补药;   三七:起死回生“金不换”;   芡实:对脾肾忠心耿耿的水中仙子;   女贞子:补肝益肾,完美的天人合一;   杜仲:双向调节血压第一药;   菟丝子:温和补养,在妈妈的肚子里就可以开始;   白茯苓:健脾补中,连慈禧都能“返老还童”;   山药:神仙药食,养足我们的后天之本;   番木瓜:“万寿果”保你肠胃平安;   陈皮:身边最常见的健脾良药;   藿香:助脾胃正气,让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丁香花:香喷喷的暖胃好手;   板蓝根:治感冒的经典药方;   桔梗:让大长今微笑的止咳药膳;   罗汉果:可以降血糖的甜果子;   桃仁:最擅长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紫苏:散寒暖胃,吃海鲜绝对少不了它;   南瓜子:每天吃一把,不用担心前列腺;   槟榔:消食化积,南药第一名;   茱萸:外用降血压的最佳选择;   冬桑叶:止盗汗、自汗之妙品;   款冬:久咳不愈肺寒患者的首选良药;   落地生根:傣家跌打损伤圣药;   石菖蒲:善入心经,冠心病患者的福音;   大蓟:无论外用还是内服,都是止血良药;   卷柏:消炎止血的还魂草;   仙鹤草:让人迅速恢复体力;   蒲黄:可以降血脂的花粉;   天麻:聪明人一辈子不糊涂的保护神;   酸枣仁:失眠去无踪,美梦伴一生;   红枣:补血安神,每天都可以当零食吃;   黄花菜:健脑清心,乐而忘忧;   桂圆:养血安神、益智强身,说不完的好处;   莲花:清心养神,固精气、强筋骨的宝贝;   远志:治疗惊悸健忘、失眠多梦的特效药;   金银花:有了它,炎炎夏日也清凉;   蒲公英:身上长了无名肿毒就用它;   鱼腥草:消炎解毒,小草药有大作用;   决明子:历史上使用最早的`眼科药;   枇杷叶:清肺热的常用药;   栀子:擅长解全身热毒;   夏枯草:清热泻火,治淋巴结核第一药;   紫花地丁:解毒消痈要药;   牡丹:凉血妙品,花中神药;   凤仙花:外用可以清热解毒的“女儿花”;   黄连:清五脏湿热,世间第一苦;   麻黄:发汗?止汗?看明白再用;   银耳:润肺滋阴的最佳食物;   百合:补益五脏,怎么做都好吃;   荠菜:“三高”患者的极品蔬菜;   薄荷:清咽利喉的芳香疗法;   茴香:慢性胃炎的缓解药;   白果:治疗咳喘,当仁不让;   车前草:前列腺炎患者的最佳食疗。   中药大全及主治功效2    中药黄芪的功效和主治是什么   黄芪力大功宏,使用面广,从古至今,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得到了很多医家的论证。如《神农本草经》明确记载,黄芪可治小儿百病。梁代《神农本草经集注》提出黄芪有活血和止渴作用。   金元时代《汤液本草》提出黄芪补肾脏元气。清代《本经逢原》提出黄芪泻阴火,止表虚自汗。近代《医学衷中参西录》及《本草正义》指出黄芪不仅补气,兼能升气。总而言之,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所获赞誉颇多,其功效主要分为三类,即补气要药,气中血药,疮家圣药三个方面。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较多,如黄芪当归补血汤,黄芪大补元气,以裕生血之源,辅以当归益血和营,以使阳生阴长,气旺血生,因而该方益气养血功效较为显著,只是煎熬制作稍嫌麻烦。   另外黄芪饮片泡水、黄芪颗粒等也是市场上常见的食用方式,但这两种方式因是生黄芪制成,因而更偏于托毒敛疮,补气血功效较弱,适合于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有利于生肌收口。   经炼蜜炮制的蜜炙黄芪则更长于滋补,而且蜜炙后口感更好,如扬子江药业的黄 芪精口服 液是蜜炙黄芪经独特工艺提取而成,完整的析出了有效成分多糖和皂苷,保证了药效的有效吸收,因而增长了滋补的功效——黄芪泡水只能利用三四成功效,而且该药服用方便。   中药大全及主治功效3    夏天中药怎么保存    1、常温存放   如存放时间较短,可将中药放凉后,倒入保温瓶,在室温下保存。或者倒入密闭的容器中,放置在阴凉处保存。    2、冷藏保存   如果两次服药时间间隔太长,则可将药液倒入密闭容器中,放进冰箱冷藏保存。保存容器可选玻璃制品、瓷器,但不要用塑料、铁、铝制品。    3、夏天中药能放多久   自己煎的中药,当天要喝完。医院或者药店代煎的中药一般采用真空包装,放在冰箱冷藏保存,最长可放7天。如果药液袋鼓起或者药液变味、有气泡时,药液很可能已经变质,最好不要服用。    4、夏天隔夜中药能喝吗   隔夜的中药最好不要喝。夏天气候炎热,药液容易变质,即使放在冰箱,也不能保证无菌环境,隔夜的中药药效已大大降低,且有被细菌污染的可能,最好不要喝。    5、中药材能放冰箱吗   不要放冰箱。药材与食物放在一起,容易被细菌污染,而且冰箱内湿度大,药材也容易受潮发霉。夏季空气湿度比较高,最好将药材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保存。    6、中药保存须知   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多少的程度,也就是空气潮湿的程度。药物本身能否保持正常的含水量,与空气的湿度有密切关系。一般药物的正常含水量约10~20%。如空气中水蒸气多,药物大量地吸收水分而使含水量增加(受潮),就容易发生霉烂变质现象。   空气:空气含有多种成分,其中以氧气最容易与药物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而影响其质量。通常所见到的丹皮、黄精等的颜色变深,就是因为它们所含的鞣质、油质及糖分等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变化而形成的。   日光:日光对某些药材的色素和叶绿素有破坏作用,能使药材变色。所以红色和绿色的药材,不宜在阳光下久晒。

中草药 功能主治

3,中药功效作用

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按中医治疗原则使用的货真质优的药材。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中药在清朝以前称为本草、生药等。现代所称的生药与中药所指的范围虽有部分重叠但并不相同,不可混淆。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外国均称中药。

中草药 功能主治

4,中草药的名称及作用

  麦冬  【英文名】RADIX OPHIOPOGONIS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 (Thunb) Ker-Gawl.的干燥块根。  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须根,干燥。  【性状】本品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3cm,直径0.3~0.6cm。  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细纵纹。  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  气微香,味甘、微苦。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轧扁,干燥。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寒。  归心、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  配沙参、川贝可治肺阴虚干咳。  【用法与用量】6~12g。  【宜忌】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中文名】龙葵(《药性论》)  【类 别】全草类  【异名】苦菜(《唐本草》),苦葵、老鸦眼睛草、天茄子(《本草图经》),天茄苗儿(《救荒本草》),天天茄(《滇南本草》),救儿草、后红子(《滇南本草图说》),水茄、天泡草、老鸦酸浆草(《纲目》),天泡果(《植物名实图考》),七粒扣、乌疗草(《福建民间草药》),黑天棵(《江苏植药志》),黑天天、黑星星、野茄子(《东北药植志》),惹子草、野辣子(《中国土农药志》),黑姑娘(《河北药材》),野辣椒树(《江西民间草药》),乌归菜(《闽南民间草药》),野海椒(《四川中药志》),龙眼草(《辽宁经济植物志》),黑茄(《杭州药植志》),地泡子、地葫草、山辣椒(《湖南药物志》),山海椒、耳坠菜(《贵州草药》)。  【来源】为茄科植物龙葵的全草。  【植物形态】龙葵一年生草本,高约60厘米。  茎直立或下部偃卧,有棱角,沿棱角稀被细毛。  叶互生;卵形,基部宽楔形或近截形,渐狭小至叶柄,先端尖或长尖;叶大小相差很大,通常长4~7厘米,宽3~5厘米,大者长可达13厘米,宽至7厘米;叶缘具波状疏锯齿,每边约3~4齿,齿宽约5毫米,长约3~4毫米;叶柄长15~35毫米,大叶的柄长可达5厘米。  伞状聚伞花序侧生,花柄下垂,每花序有4~10花,花白色;萼圆筒形,外疏被细毛,裂片5,卵状三角形;花冠无毛,裂片轮状伸展,5片,呈长方卵形;雄蕊5,着生花冠筒口,花丝分离,内面有细柔毛;雌蕊1,子房2室,球形,花柱下半部密生长柔毛,柱头圆形。  浆果球状,有光泽,成熟时红色或黑色。  种子扁圆形。  花期6~7月。  生于路旁或田野中。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本植物的根(龙葵根)、种子(龙葵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夏、秋采收。  【化学成份】含龙葵碱(solanigrine)、澳茄胺(oslasodine)、龙葵定碱(solanigridine)、皂甙、维生素C、树脂。  【性味】苦,寒。  ①《唐本草》:味苦,寒,无毒。  ②《滇南本草》:性大寒,味苦。  ③《纲目》:苦微甘,滑,寒,无毒。  ④《贵州草药》:性平,味辛,苦。  【功用主治-龙葵的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治疔疮,痈肿,丹毒,跌打扭伤,慢性气管炎,急性肾炎。  用于疮痈肿毒、皮肤湿疹、小便不利、老年慢性气管炎、白带过多、前列腺炎、痢疾。  ①《唐本草》:食之解劳少睡,去虚热肿。  ②《食疗本草》:主丁肿,患火丹疮。  和土杵,敷之。  ③《本草图经》:叶:入醋细研,治小儿火焰丹,消赤肿。  ④《救荒本草》:敷贴肿毒、金疮,拔毒。  ⑤《滇南本草》:治小儿风热,攻疮毒,洗疥瘫痒痛,祛皮肤风。  ⑥《滇南本草图说》:治小儿风邪,热症惊风,化痰解痉,亦治痘风疮,遍身风痒。  疔,可攻能散。  叶:洗疮。  ⑦《纲目》:苗:消热散血。  ⑧《现代实用中药》:利尿消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选方】①治疔肿:老鸦眼睛草,擂碎,酒服。  (《普济方》) ②治痈无头:捣龙葵敷之。  (《经验方》) ③治一切发背痈疽恶疮:虾蟇全个,同老鸦眼睛藤叶捣敷。  (《袖珍方》) ④治瘰疬:山海椒、桃树皮各等分研末调麻油敷患处。  (《贵州草药》) ⑤治天庖湿疮:龙葵苗叶捣敷之。  (《纲目》) ⑧治跌打扭筋肿痛:鲜龙葵叶一握,连须葱白七个。  切碎,加洒酿糟适量,同捣烂敷患处,一日换一、二次。  (《江西民间草药》) ⑦治吐血不上:人参一分,天茄子苗半两。  上二味,捣罗为散。  每服二钱匕,新水调下,不拘时。  (《圣济总录》人参散) ⑧治血崩不止:山海椒-两,佛指甲五钱。  煎水服。  (《贵州草药》) ⑨治痢疾:龙葵叶八钱至一两(鲜者用加倍量),白糖八钱。  水煎服。  (《江西民间草药》) ⑩治急性肾炎,浮肿,小便少:鲜龙葵、鲜芫花各五钱,木通二钱。  水煎服。  (《河北中药手册》)  【临床应用】①治疗慢性气管炎龙葵全草(干)1两,桔梗3钱,甘草1钱,为一日量。  制成糖衣片,每日3次分服,10天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5~7天。  治疗969例,总有效率为87.5%,显效率为56.14%。  据观察,单纯型比喘息型效果好;止咳,祛痰的疗效比平喘和消炎好,在10天内有75%的病例发生疗效。  据X线和痰细胞观察,肺纹增粗、柱状上皮细胞和炎症细胞治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减少,提示病变组织有修复的可能。  此外,亦有用龙葵果制成酊剂,日服3次,每次10~20毫升,10日为一疗程。  治疗52例,103个疗程后近期控制47例。  ②治疗癌病鲜龙葵全草2两(干品1两),鲜半枝莲4两(干品2两),紫草5钱,每日2次煎服。  治疗恶性葡萄胎4例,均获治愈;配合手术切除、化疗、放射治疗子宫绒毛膜癌、卵巢癌肿、肝癌等多例,亦取得不同程度效果。  此外,以单味龙葵2~3两煎服,还治愈纤维肉瘤1例,随访1年无复发。  ③用于止痒取龙葵全草(除根)鲜品2两(干品1两),加水800毫升,煎15~20分钟。  每日1剂,上、下午两次分服。  按皮肤病的病程长短,服药7~25天不等。  观察50例扩散性湿疹,全部患者皆具有广泛性皮肤损害,瘙痒剧烈,曾使用钙剂及普鲁卡因静注、口服非那根或苯海拉明,均只起暂时安静作用;改服龙葵后,患者皮肤水肿逐渐消退,痒感减轻。  计有显著止痒效果者7例,服药后可维持3~4小时不痒,小便稍增多,晚上睡眠好;有止痒效果者25例,服药后瘙痒可减轻2~3小时,睡眠较好;稍有止痒效果者10例,服后痒稍减轻;无效8例。  实践证明,本品具消肿、止痒和微弱兴奋作用,为一种非镇静性止痒剂,不宜夜晚投药。  对于白天精神不佳、晚间失眠、皮损广泛、具有皮肤水肿且瘙痒的病例,疗效较好。  其止痒作用属非特异性的,与镇痛剂的作用相类似,只能起对症治疗作用,因此,须针对病因,予以综合治疗。  灵芝 Ganoderma Lucidum (英)Lucid Ganoderma 别名 赤芝、红芝、木灵芝、菌灵芝、万年蕈、灵芝草。  来源 为多孔蓖科真菌灵芝Ganoderma Iucidum (Leyss.ex Fr.) Karst. 的子实体。  植物形态 菌盖木栓质,肾形,红褐、红紫或暗紫色,具漆样光泽,有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大小及形态变化很大,大型个体的菌盖为20×10cm,厚约2cm,一般个体为4×3cm,厚0.5~1cm,下面有无数小孔,管口呈白色或淡褐色,每毫米内有4~5个,管口圆形,内壁为子实层,孢子产生于担子顶端。  菌柄侧生,极少偏生,长于菌盖直径,紫褐色至黑色,有漆样光泽,坚硬。  孢子卵圆形,8~11×7cm,壁两层,内壁褐色,表面有小疣,外壁透明无色。  夏、秋季多生于林内阔叶树的木桩旁,或木头、立木、倒木上,有时也生于针叶树上,有栽培。  产于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  采制 全年可采,阴干或晒干。  性状 形态参见“植物形态”。  气特殊,味微苦涩。  化学成分 主含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真菌溶菌酶(fungal lysozyme),以及糖类(还原糖和多糖)、麦角甾醇、三萜类、香豆精甙、挥发油、硬脂酸、苯甲酸、生物碱、维生素B2及C等;孢子还含甘露醇、海藻糖(trehalose)等。  性味 性温,味淡。  功能主治 滋补强壮。  用于健脑、消炎、利尿、益肾。  【中文名】: 锦灯笼  【类 别】: 果实类  【英文名】: Franchet Groundcherry Calyx or Eruit  【别 名】: 挂金灯、灯笼果、红灯笼。  【来 源】: 为茄科植物酸浆Physalis alkekengi L.var. franchetii (Mast.)Makino的宿萼或带果实的宿萼。  【采 制】: 秋季果实成熟、宿萼呈红色或橙红色时采收,干燥。  【性 味】: 宿萼略呈灯笼状,多压扁,长3~4.5cm,宽2.5~4cm。  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有5条明显的纵棱,棱间有网状的细脉纹。  顶端渐尖,基部略平截,中心凹陷有果梗。  体轻,质柔韧,中空,或内有棕红色或橙红色果实。  果实球形,多压扁,直径1~5cm,果皮皱缩,内含种子多数。  宿萼味苦,果实味甘、微酸。  性寒,味苦。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全株密生短柔毛,高25~60cm。  茎多分枝。  叶互生,卵形至卵状心形,长4~8cm。  宽2~6cm,边缘有不等大的锯齿。  花单生于叶腋;花萼钟状,5裂;花冠钟状,淡黄色,直径6~10mm,5浅裂,裂片基部有紫色斑纹;雄蕊5,花药黄色;子房2室。  浆果球形,绿色,直径约1.2cm,外包以膨大的绿色宿萼;宿萼卵形或阔卵形。  【生长地】: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化学成份】: 浆果含酸浆醇(physanol)A、B;种子中含禾本甾醇(gramisterol)、钝叶醇(obtusifoliol)、环木菠萝烷醇(cycloartanol)、环木菠萝烯醇(cycloartenol)等。  【性味与归经】苦,寒。  归肺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咽,化痰,利尿。  用于咽痛音哑、痰热咳嗽、小便不利;外治天疱疮,湿疹。  本品为治疗咽痛常用药。  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咳嗽。  【用法与用量】 5~9g ;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中文名】: 金银花—山银花  【类 别】: 花类  【英文名】: Wild Honeysuckle Flower  【别 名】: 山金银花、土忍冬、土银花。  【来 源】: 为忍冬科植物山银花Lonicara confusa DC.的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采 制】: 同金银花。  【性 味】: 花蕾棒状,略弯曲,长1~3cm。  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唇部与冠部近相等,被短糙毛,萼筒亦密生灰白色或淡黄色小硬毛。  气清香,味微苦。  【植物形态】: 木质藤本,长2~4m。  树皮黄褐色渐次变为白色,嫩时有短柔毛。  叶对生,卵圆形至椭圆形,长4~8cm,宽3.5~5cm,上面绿色,主脉上有短疏毛,下面带灰白色,密生白色短柔毛;花冠管状,长1.6~2cm,稍被柔毛,初开时白色,后变黄色。  花期6~9月,果期10~11月。  【生长地】: 生于溪边、旷野疏林下或灌木丛中。  产于四川、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  【化学成份】: 含挥发油,其中有双花醇;并含氯原酸、异氯原酸等。  【功能主治】: 同金银花。

5,中草药的功效

治疗高血压。。灵巧钩藤汤就有这位药
调理
本草纲目中没有这味药呀。
可能是你的字打错了,这种中药是不存在的~!
宽筋藤 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

6,中药的功能是什么

活血化瘀,祛风湿,止痛。在临床上中药的功效具体有哪些是广大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而对于中药的功效根据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一些治疗作用和功效,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于补气类的药物主要能够缓解气虚或者长期的虚损类疾病,代表的药物包括人参,党参,太子参或者黄芪,白术这样的药物。 第二,中药的功效主要是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而对于这类药物在临床上往往是治疗和预防脑血管疾病。临床上常常会选择丹参,红花,桃仁,延胡索这样的药物。 第三,中药的功效主要是祛风湿,止痛的药,在临床上常常会选择独活,羌活,防风等药物,都是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所以,在临床上中药的功效有很多,根据不同的疾病会选择不同的药物来对症治疗。 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情况请按药品说明或到正规医院按医嘱用药。

7,中草药的功效

具有消食、除湿、解暑、生津止咳、助消化、御寒、止泻、利尿、防治霍乱等医药功能等多种功能
在药典上是没有的 具有增进食欲、促进唾液分泌、开胃、退火、使口气芬芳、调整体质、调节生理机能、养颜美容、促进新陈代谢、消除疲劳、防止老化等食疗效果,对于忙碌的现代人而言,是最佳的天然食品。食用青梅精不但能有效消除疲劳、提高钙质的吸收率、抗氧化作用,还能改善胃肠道功效及养颜美容,对于改善都市人的身体体质有很大助益。
有这种 草药吗 我是 搞中药的 怎么从没见过
维生素,具有较高的药物价值,可止泻净血、去毒杀菌、生津消食,止渴除疲
你这是地方药在地方药物志里找。
详细点

8,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中草药是个大类,很多病都是可以这样治疗的例如麻黄平喘的有效成分麻黄碱、常山治疟的有效成分常山碱、延胡索止痛的主要成分四氢掌叶防己碱(延胡索乙素)、黄连和黄柏止痢的主要成分小蘖碱(黄连素)、黄芩抗菌的主要成分黄芩素、大黄泻下的有效成分番泻甙等等。
每一种草药都有不同的功效,中药,即使是单味药,由于所含成分复杂,其功能与主治都是多方面的,不可能仅限于一种。中药治病,往往只利用其诸多功效与作用中的一部分,其他未被利用的部分就属于“与用药目的无关”,会带来不良影响。从临床看,中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只占10%左右,远远低于西药,并且严重不良反应较少。专家表示,尽管中药的不良反应远低于西药,但为了防止对身体的伤害,中药也不应久服。在中药临床使用上,主要注意三方面:一是对症用药,严格按照适应症用药;二是严格用药量。按《药典》的规定使用药物,如超剂量用药,医生要谨慎把握;三是要遵循中医的规范,不能长期使用。

9,中草药十大功效

您好,中冠医考为您解答  中药,即使是单味药,由于所含成分复杂,其功能与主治都是多方面的,不可能仅限于一种。中药治病,往往只利用其诸多功效与作用中的一部分,其他未被利用的部分就属于“与用药目的无关”,会带来不良影响。从临床看,中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只占10%左右,远远低于西药,并且严重不良反应较少。  专家表示,尽管中药的不良反应远低于西药,但为了防止对身体的伤害,中药也不应久服。在中药临床使用上,主要注意三方面:一是对症用药,严格按照适应症用药;二是严格用药量。按《药典》的规定使用药物,如超剂量用药,医生要谨慎把握;三是要遵循中医的规范,不能长期使用。
在药典上是没有的 具有增进食欲、促进唾液分泌、开胃、退火、使口气芬芳、调整体质、调节生理机能、养颜美容、促进新陈代谢、消除疲劳、防止老化等食疗效果,对于忙碌的现代人而言,是最佳的天然食品。食用青梅精不但能有效消除疲劳、提高钙质的吸收率、抗氧化作用,还能改善胃肠道功效及养颜美容,对于改善都市人的身体体质有很大助益。
是地龙中医认为,地龙性味咸、寒,主归肝、脾、膀胱经,具有清热息风、通络、平喘、利尿的功效。《本草纲目》曰:性寒而下行,性寒故能解诸热疾,下行故能利小便,治足疾而通经络也。主伤寒、疟疾,大热狂烦,及大人、小儿小便不通,急慢惊风,历节风痛。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