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中草药地龙骨,中药龙骨是什么

中草药地龙骨,中药龙骨是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中药龙骨是什么2,什么是地龙骨3,中药的地龙是什么4,地龙骨是什么中药5,中药地龙是什么6,中药中的龙骨是什么7,中药里的地龙是什么中药龙骨是什么龟壳。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胳的化石。动物骨头化石……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药龙骨是什么

龟壳。
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胳的化石。
动物骨头化石
龟壳
化石类

中草药地龙骨

2,什么是地龙骨

地龙骨顾名思义就是拿来支撑作用的吧,是一种可以巩固地板结构的一种特殊材料来的,是必备品来的;龙骨是家庭装修的骨架和基材,使用非常普遍。最常见的是吊顶龙骨和木地板的龙骨。地板龙骨常见的是材料是烘干落叶松。地龙骨一般只用于实木地板的铺设,复合地板一般不必使用。地龙骨的性能:1、防水防潮。2、,便于施工。3、可以利用龙骨调整高差。4、由于把木板抬起,脚感舒服。地龙骨主要用途于:一般是建筑房屋或者其他时候的地板基层,在地面做一些支撑架。这些支撑架的材料一般都是木条、就是我们俗称的地龙骨了。一般的用途都是在做地暖,地板,地台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

中草药地龙骨

3,中药的地龙是什么

地龙 本品为次常用中药,原名"白颈蚯蚓","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地龙之名始见于"图经本草"。市售品分广地龙及土地龙两种。广地龙的原动物为参环毛蚓,一般认为品质较好;土地龙品种很多,各地不一,但以缟蚯蚓为最多见。 【别名】蚯蚓。 【性味归经】 咸,寒。归肝、脾、膀胱经。 【功效】清热,镇痉:通络,平喘: 【应用】 1.清热止痉 本品能清肝热,定惊止痉,可治疗高热、抽搐、惊风。 2.祛风活络 治疗痹证肢体屈伸不利,中风半身不遂。 3.解痉祛谈 治疗支气管哮喘、痰多。 外用涂丹毒、漆疮等症。 【用法用量】煎服, 3~9克。 【注意】 非实热不宜。

中草药地龙骨

4,地龙骨是什么中药

龙骨为古代大型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主产于河南,山东,甘肃,山西,陕西等地。生用或煅用。本品味甘涩,性微寒。归心肝经。具有平肝潜阳,镇静安神,收敛固涩的功效。用于阴虚阳亢所致的烦躁易怒,头晕目眩等症,可与牡蛎白芍等药同用;用于神志不安,心悸失眠以及惊痫癫狂等症,可与朱砂远志酸枣仁等药同用;用于虚汗,遗精,崩漏,带下等症,治虚汗常与牡蛎五味子等药配伍,治肾虚遗精,可与牡蛎芡实等药配伍,治带下赤白及月经过多,可与牡蛎海螵蛸山药等药配伍。 生龙骨主要用于镇惊安神,平肝潜阳力胜,多用于失眠,怔忡,惊痫,癫狂,眩晕。 煅龙骨收敛固涩力强,多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带下,久泻及疮疡不和等。 参考资料: 雷公炮制药性解

5,中药地龙是什么

地龙味咸,性寒。有清热利水、通经络的作用。温热病高热而狂言语乱、甚或抽搐者,可用地龙清热而安神、止痉。常配合黄连、郁金、远志、大青叶、菖蒲、天竺黄、连翘、藤等同用。因湿热积蓄于中、下二焦而出现腹水,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者,可用地龙清热利水,常配合猪苓、茯苓、车前子、大腹皮、冬瓜皮、泽泻、木通等同用。 地龙性善下行而利水湿,故常用于脚气所致的足跗浮肿、脚缝湿痒、顽麻足软等症。可配合木瓜、防己、吴萸、槟榔、紫苏等同用。对四肢麻木、疼痛、屈伸不利等症,本品有通经活络的作用,可配合桑枝、桂枝、络石藤、红花、炙山甲、伸筋草等同用。近些年来用地龙治支气管哮喘有效,有的做成粉剂服用,有的做成注射液应用。穿山甲、地龙均有通经活络、引药直达病所的作用,但穿山甲偏走全身、无处不到,地龙偏于下行,故治脚气常用,并能利水湿而消水肿。用量一般一至三钱。据近代研究报导,地龙有扩张支气管的作用;有解热作用;有抗组织胺作用;有降血压作用。

6,中药中的 龙骨 是什么

【别名】陆虎遗生、那伽骨、生龙骨、煅龙骨、五花龙骨、青化龙骨、花龙骨、白龙骨。 定义: 古代哺乳动物象类、犀类、三趾马、牛类、鹿类等的骨骼化石。由磷灰石apatite、方解石calcite以及少量黏土矿物组成。 【功效分类】重镇安神
所谓的龙骨就是...甲骨文
1.《注解伤寒论》:龙骨、牡蛎、铅丹,收敛神气而镇惊。 2.《纲目》:益肾镇惊,止阴疟,收湿气,脱肛,生肌敛疮。涩可去脱,故成氏云龙骨能收敛浮越之正气,固大肠而镇惊。又主带脉为病。 3.《本草经疏》:龙骨味涩而主收敛,凡泄痢肠辟及女子漏下崩中,溺血等症,皆血热积滞为患,法当通利疏泄,不可使用止涩之剂,恐积滞瘀血在内反能为害也。惟久病虚脱者,不在所忌。 4.《本草述》:龙骨可以疗阴阳乖离之病。如阴之不能守其阳,或为惊悸,为狂痫,为谵妄,为自汗盗汗。如阳之不能固其阴,或为久泄,为淋,为便数,为齿衄、溺血,便血,为赤白浊,为女子崩中带下,为脱肛。或阴不为阳守,阳亦不为阴固,为多梦泄精,为中风危笃,种种所患,如斯类者,咸得借此以为关捩子,而治以应证之剂。 5.《本经逢原》:涩可以去脱,龙骨入肝敛魂,收敛浮越之气。其治咳逆,泄利脓血,女子漏下,取涩以固上下气血也。其性虽涩,而能入肝破结。症瘕坚结,皆肝经之血积也;小儿热气惊痫,亦肝经之病,为牛黄以协济之,其祛邪伐肝之力尤捷。其性收阳中之阴,专走足厥阴经,兼入手足少阴,治多梦纷坛,多寐泄精,衄血吐血,胎漏肠风,益肾镇心,为收敛精气要药。有客邪,则兼表药用之。又主带脉为病,故崩带不止,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止涩药中加用之。止阴疟,收湿气,治休息痢,久痢脱肛,生肌敛疮皆用之。但收敛太过,非久痢虚脱者,切勿妄投;火盛失精者误用,多致溺赤涩痛,精愈不能收摄矣。 6.《本草经百种录》:龙骨最粘涩,能收敛正气,凡心神耗散,肠胃滑脱之疾,皆能已之。且敛正气而不敛邪气,所以仲景于伤寒之邪气未尽者亦用之。 7.《本草求真》:龙骨功与牡蛎相同,但牡蛎咸涩入肾,有软坚化痰清热之功,此属甘涩入肝,有收敛止脱镇惊安魄之妙,如徐之才所谓涩可止脱,龙骨牡蛎之属。白地锦纹,舐之粘舌者佳。 8.《本草经读》:惊痫颠痉,皆肝气上逆,挟痰而归迸入心,龙骨能敛火安神,逐痰降逆,故为惊痫颠痉之圣药。痰,水也,随火而生,龙骨能引逆上之火、泛滥之水,而归其宅,若与牡蛎同用,为治痰之神品。今人只知其涩以止脱,何其浅也。 9.《医学衷中参西录》:龙骨,质最粘涩,具有翕收之力,故能收敛元气,镇安精神,固涩滑脱。凡心中怔忡、多汗淋漓、吐血衄血、二便下血、遗精白浊、大便滑泄、小便不禁、女子崩带,皆能治之。其性尤善利痰,治肺中痰饮咳嗽,咳逆上气。其味微辛,收敛之中仍有开通之力,故《本经》谓其主泻痢脓血,女子漏下,而又主症瘕坚结也。徐(大椿)氏议论极精微,所谓敛正气而不敛邪气,外感未尽亦可用之者,若仲景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诸方是也,愚于伤寒、温病,热实脉虚,心中怔忡,精神骚扰者,恒龙骨与萸肉、生石膏并用。龙骨既能入气海以固元气,更能入肝经以防其疏泄元气,且能入肝敛戢肝木,愚于忽然中风、肢体不遂之证,其脉甚弦硬者,知系肝火肝风内动,恒用龙骨同牡蛎加于所服药中以敛戢之,至脉象柔和,其病自愈。愚用龙骨约皆生用,惟治女子血崩,或将漏产,至极危时,恒用煅者,取其涩力稍胜,以收一时之功也。 10.《本经》:主咳逆,泄痢脓血,女子漏下,症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 11.《别录》:疗心腹烦满,四肢痿枯,汗出,夜卧自惊,恚怒,伏气在心下不得喘息,肠痈内疽,阴蚀,止汗,缩小便,尿血,养精神,定魂魄,安五藏。白尤骨疗梦寐泄精,小便泄精。 12.《药性论》:逐邪气,安心神,止冷痢及下脓血,女子崩中带下,止梦泄精,梦交,治尿血,虚而多梦纷纭加而用之。 13.《日华子本草》:健脾,涩肠胃,止泻痢,渴疾,怀孕漏胎,肠风下血,崩中带下,鼻洪,吐血,止汗。 14.《珍珠囊》:固大肠脱。
古代大型动物骨化石

7,中药里的地龙是什么

地龙是小小蚯蚓的别名
蚯蚓晒干了就叫地龙
蚯蚓
地龙即蚯蚓。蚯蚓在中药里叫地龙(开边地龙、广地龙),《本草纲目》称之为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 蚯蚓俗称曲蟮,中药称地龙,地龙性寒味咸。功能:清热、平肝、止喘、通洛。主治高热狂燥,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半身不遂等。地龙提供取液有良好的定咳平喘的作用。蚯蚓灰与玫瑰油混合能织秃发。   目前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有正蚓科赤子爱胜蚓、巨蚓科威廉环毛蚓和杂交大平小号蚯蚓。近年来发现,蚯蚓含蚓激酶,对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蚯蚓酶不仅能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而溶解血栓,更可直接溶解纤维蛋白。临床治疗血栓病有效率达80%以上,蚯蚓酶还有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凝集、抗凝血,促进血流通畅等作用,对中风后遗症、动脉硬化、高血压和高血粘度症等有治疗作用。   蚓激酶已被开发成药,服用方便、安全,不会像链激酶,脲激酶等药易引起高纤溶酶血症导致大出血。抗癌研究证明,地龙对食管癌有抑制作用,与化疗药物连用对肺癌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纯化疗。   蚯蚓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粗蛋白含量高达72%,并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仅能作动物性饲料及生产药品和化妆品,而且可以供人食用。蚯蚓食品在我国台湾及东南亚、美国和加拿大等国极为畅销。   蚯蚓粪是一种很好的生物肥,含有丰富的氮、磷、钾、腐殖质、有机质及镁、硼、镍、锰等作物所需的微量元素,是水果、花卉、蔬菜和苗圃的廉价高效肥料。   蚯蚓被广泛用于制药、轻化工业和养殖等,因此需求量大增,人工养殖受到重视,养殖蚯蚓,可利用有机废料(如:禽畜粪便、垃圾、植物槁柑、糖渣、食用苗渣、酒糟等)成本低,方法简单,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功能主治   中药称地龙,地龙性寒味咸。其味咸,性寒。功能为清热、镇痉、止喘、利尿。主治高热狂躁、惊风抽搐、头痛目赤、喘息痰热、中风、半身不遂等病证。中医治疗前列腺等湿热下注泌尿感染等病中的常用中药,该方是民间古方。地龙提供取液有良好的定咳平喘的作用。蚯蚓灰与玫瑰油混合能治秃发。 典型疾病   地龙作药,由来已久。早在汉代即已正式载入《神农本草经》,到了明代,其医药用途相当广泛,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地龙可治疗多种病症。   地龙的功效:清热、息风、平喘、通络、利尿。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地龙确有解热、镇静、抗惊厥、平喘、降压等多种药理作用。   一、治疗高热惊劂。地龙既有解热作用,又能抗惊厥。所以最适用于高热惊厥抽搐。常与钩藤、僵蚕、七时一枝花等药配用。   二、治疗哮喘及哮喘性支气管炎。地龙能够舒张支气管,所以能够平定喘身。可单方用,特地龙研末吞服,每次1-2克。对于肺热哮喘,宜与麻杏甘石合剂同用,效果更好。   三、治疗高血压病。地龙有降压作用。对原发性高血压有效。   四、治疗躁狂型的精神病。地龙既有镇静作用,又有解热作用,所以运用于这种病人。   五、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中风后遗症。治疗关节冷痛、活动不便的小活络丸和治疗半身不遂的补阳还五汤,其中都有地龙。   腿抽筋:满族民间常用活地龙l条,配伍少许胡黄连,水煎服。   高热烦躁而有抽搐:地龙干、连翘、钩藤各9克,盒银花12克,全蝎3克,水煎服。   中风半身不遂:地龙、红茶各9克,全蝎6克,赤芍、牛膝各12克。水煎服。每日1 剂。支气管喘息:满族民间常用地龙研细末,温开水冲服,日3次,每次5克。   夏季哮喘:地龙、西洋参各刀克,石斛、麦冬、竹叶、知母各15克,生地、甘草、西瓜翠衣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痰多、喘不能卧,去麦冬,加葶荡子、川贝母各刀克;病程长者,加黄芪。山药各20克。秋冬季节,服六味地黄丸2个月。   支气管哮喘:地龙15克,海螵蛸、天竺黄各9克研末,每服1.5克,日3次。汤药送服。   偏头痛:地龙、羌活各12克,川芎30-40克,天麻、白芷、醋玄胡、白芍各15克,细辛9克,甘草10克,水煎分3次温服。   对口疮:活蚯蚓1-2条捣烂敷患处,每日换药3-4次。   流行性腮腺炎:白颈蚯蚓洗净体外泥沙,加等量白糖淹渍,约15分钟后分泌出白黄色黏液,然后用力搅拌成蚯蚓糖浆,直接涂搽患处,日换药4-6次。一般1-3天退烧、消肿。   下肢溃疡:蚯蚓糖浆浸透纱布敷患处,每日蚯蚓糖浆滴纱布上数次保持湿润,隔数日换布1次,直到溃疡痊愈。   闭经:地龙干3条,黄酒适量浸出味,早晚饮用,连服数日。   戒烟:地龙、鱼腥草20克,远志15克,加水5阴毫升,煎至250毫升,早晨空腹服用。   高血压:活蚯蚓3~5条入盆内排除污泥后切碎,以鸡蛋2- 3个炒熟,隔日吃1次。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