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矿物药材> 矿物药显微鉴定PPT,最重要的造岩矿物有哪几种其主要的鉴别特征是什么

矿物药显微鉴定PPT,最重要的造岩矿物有哪几种其主要的鉴别特征是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最重要的造岩矿物有哪几种其主要的鉴别特征是什么2,矿物药常用茚三酮反应鉴别3,矿物药的主要成分为无机化合物其鉴别方法是A性状鉴别B4,无机化学实验矿物药的鉴别5,地质矿物的辨别6,地质学中的薄片鉴定具体操作方法是怎样的7,矿……

本文目录一览

1,最重要的造岩矿物有哪几种其主要的鉴别特征是什么

镁铁矿物 硅铝矿物 主要就是他们了

矿物药显微鉴定PPT

2,矿物药常用茚三酮反应鉴别

你好,你是要问矿物药常用茚三酮反应鉴别什么吗?矿物药常用茚三酮反应鉴别氨基酸。茚三酮一般用于鉴定氨基酸,反应十分灵敏,是鉴定氨基酸的最简便方法,其实含氨基的化合物都可以和茚三酮溶液反应显紫色,从而来鉴定氨基,茚三酮,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9H6O4,白色至淡黄色结晶粉末,可作为显色分析探针,用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定量分析。

矿物药显微鉴定PPT

3,矿物药的主要成分为无机化合物其鉴别方法是A性状鉴别B

参考答案:E

矿物药显微鉴定PPT

4,无机化学实验矿物药的鉴别

如何区分硝酸钠和亚硝酸钠:淀粉加碘盐长期放置H2S,Na2S和Na2SO3溶液会发生什么:H2S沉淀Na2S和Na2SO3溶液变成硫酸钠铬酸洗溶液与浓硫酸和重铬酸钾配置超氧化物,在酸性条件下,可被氧化成铬酸钾重铬酸钾氧化有机物粘附到玻璃仪器,颜色是绿色酸性,中性和碱性介质,KMnO4和亚硫酸钠主要反应产物的锰,二氧化锰,K2MnO4氧化,酸性条件下,碱性最弱的,亚硫酸钠成为硫酸钠
没看懂什么意思?

5,地质矿物的辨别

1、光学方法:将矿物制成薄片,运用偏光显微镜观察确定矿物类别;这种方法比较先进,但易受仪器限制。土壤组从西德进口了一台。 2、化学方法:有些矿物和化学试剂反应来加以鉴定。如方解石,磷灰石等。 3、物理方法:用矿物的一些物理性质来区分矿物,这是最简单实用的方法,是我们在野外鉴定的主要方法,这些物理性质主要有: 1)形状:片状、肾状、鲕状、菱形、立方状、板状、致密状、短柱状等。 2)颜色 矿物的颜色是最容易引起注意的。分为三种: 自色—矿物本身所固有的颜色。 它色—矿物中混入杂质,带色的气泡所导致的颜色。 假色—由矿物表面氧化膜、光线干涉等作用引起的颜色。 3)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将矿物在白瓷板上刻划后留下粉末的颜色。它可以消除假色,减弱他色,保存自色,但矿物硬度一定要小于白瓷板。 http://wenku.baidu.com/view/a7a8600cba1aa8114431d97b.html

6,地质学中的薄片鉴定具体操作方法是怎样的

首先要有需要鉴定的岩矿石,然后制作薄片,再然后就可以放在显微镜下鉴定了。鉴定内容主要包括:岩矿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组成及含量,最终给个合适的名称。需要照相的话就还得照相。某些难鉴定的矿物,得通过多种方法去鉴定,最终能确定该矿物就行了。
买本 盐矿鉴定的书好好看看吧 这个太多了
薄片技术是保护油气层的岩相学分析三大常规技术之一,也是最基础的一项分析。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薄片,由铸体薄片获得的资料比较可靠。制作铸体薄片的样品最好是成形岩心,不推荐使用钻屑。薄片厚度为0.03mm,面积不小于15mm×15mm。未取心的情况除外,建议少用或不用钻屑薄片,因为岩石总是趋于沿弱连接处破裂,胶结致密的岩块则能保持较大的尺寸,这样会对孔隙发育及胶结状况得出错误的认识。
你好!薄片技术是保护油气层的岩相学分析三大常规技术之一,也是最基础的一项分析。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薄片,由铸体薄片获得的资料比较可靠。制作铸体薄片的样品最好是成形岩心,不推荐使用钻屑。薄片厚度为0.03mm,面积不小于15mm×15mm。未取心的情况除外,建议少用或不用钻屑薄片,因为岩石总是趋于沿弱连接处破裂,胶结致密的岩块则能保持较大的尺寸,这样会对孔隙发育及胶结状况得出错误的认识。如有疑问,请追问。

7,矿物 颜色更能真实地反映矿物颜色很多矿物是以颜色命名的比

黄铁矿,红矾,金青石,白垩等等
斑铜矿
颜色不是区别矿物硬度的依据,颜色和硬度毫无关系,而与矿物的种类有关。比如紫红色的萤石和紫红色的电气石,自然是电气石的硬度比较大。火山玻璃可以是黑色的,石墨也是黑色的,石墨非常软,而火山玻璃就比较硬,赤铁矿是红色的,而石墨是黑色的,赤铁矿的硬度比石墨大得多,萤石有玫瑰红色的,蓝宝石有黑色的,蓝宝石的硬度就比萤石的大。判断矿物硬度的方法是,两种矿物相互刻画,被刻画的矿物如果能被刻出划痕,则硬度较小,反之硬度较大。
自身,橄榄石,黑曜石
矿物物理性质是鉴别矿物的主要依据。⑴颜色颜色是矿物对不同波长可见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反映。它是矿物最明显、最直观的物理性质。据成色原因可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自色是矿物本身固有的成分、结构所决定的颜色,具有鉴定意义。他色是矿物混入了某些杂质所引起的。假色则是由于矿物内部裂隙或表面的氧化膜对光的折射、散射引起的。⑵条痕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一般是指矿物在白色无釉瓷板(条痕板)上划擦时所留下的粉末的颜色。条痕比矿物的颜色更固定,但只适用于一些深色矿物,对浅色矿物无鉴定意义。⑶透明度透明度是指矿物透过可见光波的能力,即光线透过矿物的程度,肉眼鉴定矿物时,一般可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级。⑷光泽光泽是矿物表面的反光能力,根据矿物表面反光程度的强弱,用类比方法常分为四个等级: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及玻璃光泽。由于矿物表面不平,内部裂纹,或成隐晶质和非晶集合体等,可形成某种独特的光泽,如丝绢光泽、油脂光泽、蜡状光泽、珍珠光泽、土状光泽等。⑸解理与断口矿物在外力作用(敲打或挤压)下,严格沿着一定方向破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据解理产生的难易程度,可将矿物的解理分成五个等级:①即极完全解理、②完全解理、③中等解理、④不完全解理。不同种类的矿物,其解理发育程度不同,有些矿物无解理,有些矿物有一组或数组程度不同的解理。如云母有一组解理,长石有二组解理,方解石则有三组解理。如果矿物受外力作用,无固定方向破裂并呈各种凹凸不平的断面,如贝壳状、参差状等,则叫做断口。⑹硬度硬度指矿物抵抗外力的刻划、压入或研磨等机械作用的能力。在鉴定矿物时常用一些矿物互相刻划比较其相对硬度,一般用10种矿物分为10个相对等级作为标准,称为莫氏硬度计。⑺其它性质如相对密度、磁性、弹性、挠性、脆性等。此外,利用与稀盐酸的反应程度,对于鉴定方解石、白云石等矿物也是有效的手段之一。
颜色不是区别矿物硬度的依据,颜色和硬度毫无关系,而与矿物的种类有关。比如紫红色的萤石和紫红色的电气石,自然是电气石的硬度比较大。火山玻璃可以是黑色的,石墨也是黑色的,石墨非常软,而火山玻璃就比较硬,赤铁矿是红色的,而石墨是黑色的,赤铁矿的硬度比石墨大得多,萤石有玫瑰红色的,蓝宝石有黑色的,蓝宝石的硬度就比萤石的大。判断矿物硬度的方法是,两种矿物相互刻画,被刻画的矿物如果能被刻出划痕,则硬度较小,反之硬度较大。

8,指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么

如果是邮票不会消失呢!(本人有体会||)你是为什么弄上的指纹啊?是碰了其他东西再拿邮票留下的还是什么?如果是什么都没碰就这么手接触邮票留下的!你可以用擦镜纸这类比较柔软的纸就这么搽搽看!如果还是不能的话~~那你就只能希望它能不能慢慢消掉了||||
“指纹”(fingerprint)作为鉴定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犯罪学和法医学。人的指纹由于生物学上的原因,存在个体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人身上,体现为指纹具有唯一性的特点,即每个人的指纹(三种基本模式,拱形、环形、和螺纹形)是不一样的,是有特征的。这种特征并不随时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广泛应用于罪犯的识别,特殊证件的制作等。 分子生物学告诉我们,人的基因存在共性,即不同生物种群有其特定的DNA组成,同时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本质上表现为基因的不同,即DNA组成序列的差异。目前DNA分析技术的日益成熟,用DNA鉴别来判断不同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应用已十分广泛,如亲子鉴定,尸体身份鉴别,生物种类判别等。其本质的判别同指纹完全一致,不过由于DNA数目的巨大,相同基因序列数目远比不同基因序列的数目大的多,而且作为生物基本组成的基因,由于其稳定性不可能性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其判别选择的对象十分重要,应选择特定的变异性相对较大的DNA片断分析,作为特征性的指纹图谱,实际上是在某个点上判别,这个点的判断不影响整体性。在应用于中药的指纹图谱方面,DNA可以作为种属的鉴别,不同植物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相对较大,鉴别真假较容易,但动物药相对较难,矿物药则不行。其次,可应用于同种植物间,也就是对不同生物隔离的相同类型植物的鉴别,即产地。不过这二种鉴别是对生物学属性的鉴别,虽不受外界过多的干扰,但植物药的次级代谢产物(多为药用部分),更易受环境的影响,二者之间存在不确定因素。因此,我认为DNA作为指纹图谱可应用于种类的鉴别,但植物类别多,研究不够深入。研发成本非常高,在实际的应用方面有相当的距离。不过从长远看,保护我国中药资源,建立基因库,则有其特殊的作用。 在中药的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植物药是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体,其药效不是单一的组份能说明的,是多种活性组份共同起作用的,因此单一活性组份的测定和评价不能说明中药质量的好坏,而且目前很多检测的指标成分不具唯一性,将西药检测的理念完全应用于中药存在以偏盖全,割离整体作用的问题。因此将指纹这一概念引入中药分析,将某一方面有特征性的某种分析来表征中药成分的特性。在这里,指纹这一内涵已发生变化,它不象犯罪学中的指纹强调的个体的“绝对唯一性”,也不是DNA指纹中那种内在的遗传学的特性(它即可以是个体之间的“绝对唯一性”,也可以是种群之间的“唯一性”),而是用一定的方法(如HPLC,GC,TLC,HPLC-MS,GC-MS,FTIR,X-ray,UV等),对特定的对象(如中药材,提取物,饮片,注射液等),包括其过程,得到的有特征性的相对稳定的图谱,其可以作为鉴别和质量控制的参照依据。由于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多是次级代谢产物,易受到产地的环境,气候,耕作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定因素很多,得到有代表性通用的指纹谱实在不易。同时,对相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指纹谱,不能偏废,因为各个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只是在实际中某种方法可能更实用,代表性相对强些。 总之,我认为在中药范围内,指纹的内涵还需大家共同探讨,其代表性的图谱(图象)应根据具体对象而定,严格的量化是不切实际的,如何模糊识别才是关键。
不会拉

9,生药淫羊藿的基原植物均来源于什么科

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等方法。 (一)来源鉴定法又称基原鉴定法,是应用植(动、矿)物分类学的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确定其正确的学名,以保证应用品种准确无误。1.来源鉴定的内容:包括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拉丁学名、药用部位,矿物药的类、族、矿石名或岩石名。2.原植物鉴定的步骤:①观察植物形态;②核对文献;③核对标本。中药的原植物鉴定,除经典分类学方法外,还可使用化学分类学、细胞分类学、数值分类学、DNA分类学方法和技术。(二)性状鉴定法就是用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这些方法积累了丰富的传统鉴别经验,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 性状鉴定的内容包括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折断面的特征、气、味、水试、火试等。1. 药材 :⑴ 形状 :药材的形状与药用部位有关,每种药材的形状一般比较固定。⑵ 大小 :指药材的长短、粗细(直径)和厚度。⑶ 色泽 :药材的颜色与成分有关,颜色是否符合要求,是衡量药材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应在自然光下观察药材的颜色,如用两种色调复合描述色泽时,应以后一种色调为主色。⑷ 表面特征 :指药材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有无皱纹、皮孔、鳞片、毛茸或其它附属物等。⑸ 质地 :指药材的轻重、软硬、坚韧、疏松(或泡松)、致密、黏性、粉性、油润、角质、绵性、柴性等特征。⑹ 断面特征:包括自然折断面和横切面。⑺ 气 :“气”是由于药材含有挥发性物质的缘故,也是药材的重要鉴定特征之一。⑻ 味:药材的味感是由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决定的,每种药材的味感是比较固定的。味感也是衡量药材品质的标准之一。⑼ 水试 :有些药材放入水中,能产生特殊的现象,如沉浮、溶解情况、颜色、透明度、有无黏性、膨胀度、旋转与否及有无荧光等。⑽ 火试 :有些药材用火烧之,能产生特殊的香气或臭气,会有颜色、烟雾、闪光或响声等现象出现,可据此鉴别其真伪甚至优劣。三)显微鉴定法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以及内含物的特征,矿物的光学特性,以及利用显微化学方法,确定细胞壁及细胞内含物的性质或某些品种有效成分在组织中的分布,用以鉴定药材的真伪和纯度甚至品质,以及对中成药是否按处方规定投料进行鉴定。1.显微制片方法包括有横切片或纵切片、表面制片、粉末制片、解离组织片、花粉粒与孢子制片、磨片制片、含粉末药材的制剂显微制片等。2.植物细胞壁和内含物的鉴别3.显微测量目镜测微尺先用镜台测微尺标化,然后在显微镜下测量细胞及细胞内含物的大小。通常是在高倍物镜下进行测量,但欲测量较长的纤维、非腺毛等的长度时,则在低倍物镜下测量,记录最大值与最小值。4.显微常数测定常见的显微常数主要有用于叶类鉴别的气孔数、气孔指数、栅表比、脉岛数和脉端数等。这些显微常数常因植物种类不同而异,而同种植物则较为恒定,对于叶类、某些带叶的全草类和花类药材的品种鉴定有重要意义。5.常用封藏试液⑴ 蒸馏水、稀甘油:适用于观察淀粉粒、油滴、树脂等细胞内含物及细胞壁的颜色。⑵ 甘油醋酸试液:使淀粉粒不膨胀,特别适宜淀粉粒的观察与显微测量。 ⑶ 水合氯醛试液:可使皱缩的细胞膨胀;可溶解多种色素,如叶绿素及树脂、淀粉粒、蛋白质、菊糖、挥发油,而各种晶体不溶解;有清净、透明作用,使细胞、组织透明,便于观察细胞形状和组织构造及细胞内含的各种结晶体。6.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偏光显微镜的应用⑴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辨率高,可达3nm,放大倍数一般可达几十万倍,图像富有立体感。⑵ 偏光显微镜:主要用于观察和分析矿物类中药的光学性质,也可用于研究动物和植物类中药的组织及细胞内含物,如淀粉粒、草酸钙簇晶等。对于透明矿物,一般使用透射光源的偏光显微镜;对于不透明矿物则使用放射光源的偏光显微镜。(四)理化鉴定法1.物理常数的测定包括相对密度、旋光度、折光率、硬度、黏稠度、沸点、凝固点、熔点等的测定。这对挥发油类、油脂类、树脂类、液体类药(如蜂蜜等)和加工品类(如阿胶等)药材的真实性和纯度的鉴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一般理化鉴别⑴ 化学定性分析:利用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能与某些试剂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沉淀或结晶等反应来鉴别中药的真伪。⑵ 微量升华:利用中药中所含的某些成分,在一定温度下能升华的性质获得升华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晶性状、色泽,或取升华物加试液观察反应。⑶ 荧光分析:利用中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紫外光或常光下能产生一定颜色的荧光的性质进行鉴别。紫外光灯的波长为365nm,如用短波(254~265nm)时应加以说明。⑷ 显微化学分析:将药材的切片、粉末或浸出物等置于载玻片上,加某些化学试剂后产生沉淀或结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状和颜色进行鉴别。利用显微和化学方法确定中药有效成分在中药组织构造中的部位,称为显微化学定位试验。⑸ 泡沫指数和溶血指数:利用皂苷的水溶液振摇后能产生持久性的泡沫和溶解红血球的性质,可测定含皂苷类成分药材的泡沫指数或溶血指数作为质量指标。3.检查⑴ 水分测定法:2005年版《中国药典》水分测定法有四种,即烘干法、甲苯法、减压干燥法和气相色谱法。⑵ 灰分测定法:2005年版《中国药典》灰分测定法包括总灰分测定法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⑶ 膨胀度的测定:膨胀度是药品膨胀性质的指标,系指按干燥品计算,每1g药品在水或其它规定的溶剂中,在一定的时间与温度条件下膨胀后所占有的体积(ml)。主要用于含黏液质、胶质和半纤维素类的天然药品。⑷ 酸败度:是指油脂或含油脂的种子类药材,在贮藏过程中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游离脂肪酸、过氧化物和低分子醛、酮类分解产物,因而出现臭味,影响药材的感观性质和内在质量。⑸ 色度检查:利用比色鉴别法检查药材在贮藏过程中有色杂质的限量,如白术。⑹ 有害物质的检查:中药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有内源性的有害物质和外源性的有害物质。①内源性的有害物质:②外源性有害物质:4.色谱法⑴ 薄层色谱法:是用于定性鉴别最多的色谱法之一。⑵ 高效液相色谱法⑶ 气相色谱法:适用于含挥发油及其它挥发性组分的中药及中成药的分析。⑷ 蛋白电泳色谱法:用于动物药、果实种子类及根茎类等含蛋白质及氨基酸的药材的真伪鉴别。⑸ 高效毛细管电泳5.分光光度法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常用波长范围为:200~400nm的紫外光区;400~760nm的可见光区;2.5~25um(按波数计为4000~400cm-1)的红外光区。6.色谱-光谱联用仪分析法7.浸出物测定对某些中药的有效成分尚未清楚或尚无精确定量方法的中药,一般可根据已知成分的溶解性质选用溶剂进行浸出物的测定。通常选用水、一定浓度的乙醇(或甲醇)、乙醚作浸出物测定。有冷浸法和热浸法。测定前供试品需粉碎,使能过二号筛。8.含量测定⑴ 含量测定方法:既有经典分析方法(容量法、重量法等)又有现代仪器分析法(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法等)。⑵ 挥发油含量测定方法有两种:①甲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下的挥发油;②乙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上的挥发油。(五)新技术和新方法简介1.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2.中药指纹图谱鉴定技术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