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矿物药材> 矿物药发现的背景,最早发现矿物的是谁

矿物药发现的背景,最早发现矿物的是谁

本文目录一览最早发现矿物的是谁2,矿物药以其主要的阳离子可划分为哪几种类型3,矿物类中药的发展前景4,求助中药中的矿物药炮制后标准制定5,无机化学实验矿物药的鉴别6,藏药与中药的区别是什么7,矿石中的发现了哪些东西8,火药是谁发明的那个……

本文目录一览

1,最早发现矿物的是谁

宋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一书中提到了煤,或许这是有记录最早的矿物了

矿物药发现的背景

2,矿物药以其主要的阳离子可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矿物药包括原矿物药、矿物制品药及矿物药制剂。其研究涉及各单味药的理化性质,质量标准,炮制方法及炮制后性状变化,功能主治,入药应用配伍与剂型,包括在不同的剂型和用法其可溶性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加工炮制对溶出的影响、乃至对疗效的影响等,其中最基础的研究,在于对矿物药治病物质基础的理论研究。所有这些研究,都必须置于中医药治病理论的统率下,才能发挥其实效。 矿物药多半是几种矿物的天然混合物,而且入药用时多经过炮制。在适宜剂型里,其有效成分的溶出率和毒副成分的避除,是衡量药材质量、炮制效果的指标之一,也是研究它与配伍药材总药效的基础。至于某些性质(物理的如磁性、化学的如离子交换性等等)的药理作用,已有探讨尚无定论。 为研究其可溶性和各成分的溶出率,可以依据单昧药的矿物组份的已有资料(主要是单矿物的理论化学组成资料),结合药用实践作出推论,如方解石、蛇纹石都属酸溶矿物,花蕊石(由方解石、蛇纹石为主要矿物组份的大理岩)在酸性介质中将可溶出Ca、Mg等。但是,中医用药治病有其特点,或从矿物药气味归经出发,或从服用者体质特点、病理特点考虑,在不同单方、服法中,花蕊石的配伍、用量各有差异。所以,各矿物中成分的溶出率决不同于自然地质作用,也不同于在化学实验室等反应条件下所提供的信息或资料。花蕊石中方解石、蛇纹石在不同的剂型(如入汤剂或入散剂,内服或外用)、不同溶解条件(如在酸性溶媒或碱性溶媒中)的溶出率,溶出的Ca、Mg的比值等,必须通过实验测试才有可据以比较的资料。 研究表明,各成分的溶出率,首先与该单味药矿物组份本身的理化性质有关。含Ca的矿物未必溶出足够的Ca。如钙芒硝、方解石、石膏均含Ca,水煎中钙芒硝的钙将全部溶出,而方解石、石膏的Ca仅千分之几被溶解。另外,与矿物颗粒的粒度大小,颗粒间排列紧密程度及共存矿物间的嵌生状态(即所谓结构构造)都有关系。如方解石Ca的溶出率低于石燕。可见,矿物组份和结构构造的研究是可溶性研究的基础。研究还表明,同一味药,生石燕的成分溶出率低于煅石燕。可见生样、煅样对比研究是可溶性变化研究的又一方向。至于不同的炮制方法与古代依方炮制的机理则是进一步研究中应加以探讨的。 主要成分之外,矿物中存在多种微量成分,其中一些微量元素的生理作用已引起医药界广泛的重视。同一味药,产自不同成因类型的样品其微量成分不同,同一成因类型而不同产地的样品,因形成时、甚至形成后所处地区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背景值不同,地质作用演化不同,微量元素的种类和量比都有不同。它们赋存于不同矿物晶体中,或分散在吸附它们的粘土颗粒之间,在该矿物药入药用时的可溶性也不同。如赋存于滑石中的Sr、Pb 与分散于粘土质滑石中Sr、Pb无论从存在量和溶出率上看,在入汤剂用时都以粘土质滑石为多,而铅锌矿区风化壳上产出的粘土质滑石,较之灰岩风化壳中的粘上质滑石含Sr量少且含Pb量大。具体处方中应使用何种滑石,应通过药理研究和临床实践方可肯定。 综上所述,矿物药研究,除品种鉴别外,主要是理化性质,尤其是可溶性及不同成分溶出率的研究。这涉及不同成因的同一单味药,共存矿物组份不同时,结构构造不同时,炮制方法不同时,用于不同剂型时,各种成分溶出率的研讨。 着重于品种鉴定、炮制、入药应用剂型及相应的可溶性的研究。同时也探讨了单味药的粒度不同时对溶出率的影响;人工破碎粒级不同的对比,代替不了天然形成的更分散的、甚至呈胶体微粒级的对比。自然界产出的同一种矿物,在不同粒度样品中某一成分溶出率的研究意义,尤其是胶体粒级与结晶粗粒样对比研究的意义,可从本章主要由磷灰石组成的龙齿与龙骨、主要由方解石组成的方解石与硅藻上质白垩中, PO4和Ca等的溶出资料看出。 至于有害成分的避除,除沿用历代有效的炮制方法加以解决外,研讨新的炮制方向、方法,以及明确提出矿物药(或矿物制品药及制剂的原料矿物)的质量、品级要求,供地质找矿及药检、经营部门参考是当务之急。对比研究不同产地的市售品及发掘可能的药用矿物资源,是这一研究的基础工作。 要强调指出的是,一些研究者认为可用纯净的人工合成物代替天然矿物药,这是值得商榷的。正如上述,原矿物药的主成分可人工合成,但微量成分、尤其微量元素的种类与不同味药中它们的量比变化等等,是人工合成无法解决的,这些成分在矿物中的存在状态是无法模拟合成的。在未能确定主次、微量成分的药理效用前,这种替代不宜倡导。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中药治病经验和药理机制研究、探索、确认某矿物药治病的物质基础之后,将现有矿物药或合并、或取代、或引入新品,是可能的,也是研究发展的必然结果。

矿物药发现的背景

3,矿物类中药的发展前景

矿物类中药应该大都是藏药吧,前景应该还可以吧
还好
矿物贝壳类的中药没有必要用水浸泡,因为这类大多不溶于水,一般都是水飞用!
不看好

矿物药发现的背景

4,求助中药中的矿物药炮制后标准制定

你可以参照《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中的矿石药部分进行制定:处方用名 来源 炮制方法 成品性状 理化鉴别 性味归经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主治建议可以加一些现代的研究成果(当然要公认的,明确的),如化学成分,炮制作用原理,药理药效,临床适应症等同时研读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5,无机化学实验矿物药的鉴别

如何区分硝酸钠和亚硝酸钠:淀粉加碘盐长期放置H2S,Na2S和Na2SO3溶液会发生什么:H2S沉淀Na2S和Na2SO3溶液变成硫酸钠铬酸洗溶液与浓硫酸和重铬酸钾配置超氧化物,在酸性条件下,可被氧化成铬酸钾重铬酸钾氧化有机物粘附到玻璃仪器,颜色是绿色酸性,中性和碱性介质,KMnO4和亚硫酸钠主要反应产物的锰,二氧化锰,K2MnO4氧化,酸性条件下,碱性最弱的,亚硫酸钠成为硫酸钠
没看懂什么意思?

6,藏药与中药的区别是什么

有很多啊~1.支持的理论不同。藏药运用的理论体系是藏医独有的。例如:龙等。2.资源不同。藏药大部分是来源于青藏高原的植物药,或者是矿石类药。而中药的分布就很广了。而且就算和中药同名,也用的不一定是中药所用的那个品种。3. 炮制方法独特~藏药的炮制方法很独特的,镀金啊去汞啊一类
藏药与中药的区别 中药和藏药都是中华民族医学宝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理论上讲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中医是二元论,药理是四元五味,而藏医与中医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藏药也较有独特性。 藏医的理论主要讲究药物的生长、性、味、效与五源(水、土、火、风、空),另外讲性、味、效是临床用药的理论基础。藏药的药味有六种:甘、酸、咸、苦、辛、涩等,其中以苦味为药物效果最佳。 由于藏药一般生长在海拔3800多米的雪峰上,所以药物没有被污染,药物的有效成份没有受到其它物质的干扰和破坏,所以它的药效比中药还
藏药传统中药药品处方取自藏医药经典著作,距今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以治法为依据,以经典古方为基础进行加减药物成份青藏高原特有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常用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药物炮制依据藏药炮制加工理论依据中药炮制加工理论剂型以丸剂为言,便于服用、贮藏、携带以汤剂为主用药原则通常情况下,根据患者病情,结合藏族天文历算学,以早、中、晚三个时间为主,分别选用不同的药物通常情况下,早、中、晚用同一方剂服用方法咬碎水冲服或药物研碎开水浸泡服,保证药品药效最大化水煎服
藏药劲更猛些,应减量用

7,矿石中的发现了哪些东西

人类学会制造工具不过几十万年历史,然而,人们却从几千万年甚至几亿年前形成的矿石中发现人工制造的东西。1844年6月22日,《时代》周刊报道:在位于伊德河畔的拉斯福德,采石场的一些工人在一块岩石中发现了一卷金线。尽管当初发现这些金线的具体位置已经无法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拉斯福德地区的砂岩年龄为3.6亿年。1845年,英国大卫.布鲁斯特爵士向“英国科学进步学会”提供了一份报告:在英国北部靠近邓迪市的金古蒂采石场的花岗岩内发现了一颗钉子,据鉴定,这块花岗岩至少有6000万年的历史。1851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多契斯特镇进行爆破,从坚实的岩床中炸出了两块金属碎片。这两块碎片合拢后,竟是一个钟形器皿,高0.12米,宽0.007米,是用某种金属制成,有点像锌或锌与银的合金,表面铸刻着6朵花形图案,花蕊中镶有纯银,底部镌刻着藤蔓花环图纹,当地人誉为“精美绝伦”。1852年,苏格兰一处煤矿中,在一大块煤炭中发现一件形状像钻头的铁器,而煤块表面无破损,也找不到任何钻孔。1912年,在俄克拉荷马州托马斯市电子厂里,当两个员工把煤铲进工厂的壁炉时,有一块煤太大了,于是工人们用了大锻锤猛击。煤块裂开了,他们吃惊地发现有个铁锅包在里面。把铁锅拿掉后,裂开的两半煤正好拼成这个铁锅的模型。这两名工人都签名证实发现了此物。经过几位专家检验,证实包住铁锅的煤块是从3.25亿年前的煤炭里挖掘出来的。1976年,苏联瓦什卡河岸上,发现了一块拳头大的闪着白光的怪石。经分析,是一块稀有金属的合金,其中锡占67.2%,镧占10.9%,钕占8.7%,还有铁、镁、铀、钼,但没有铀的衰变物。专家们认为,这是一块人造合金,年龄不超过10万年,地球上没有类似的天然物,它很可能是用只有几百个原子的微小粉末原料,在几十万个大气压下冷压而成。对这样小的粉末物质,加如此高压即使是现代也无法达到。1891年6月9日,伊利诺伊州的莫里森市,科尔普夫人正在填装煤斗。她发现有一个煤块太大,于是想把煤块打碎成几个小块。之后,煤块落地,分成了两半,而且恰好是从中间分开。就在这时,科尔普夫人发现在煤块中心镶着一个做工精致的金链子,大约有0.25米那么长。“它看起来很古老、很典雅。”科尔普夫人后来说。看到这个金链,科尔普夫人当时第一个反应是,它或许是某个矿工不小心掉在煤块中的。但这个想法很快就被证明是错误的。当她把金链子从煤块中拉出来的时候,她发现,尽管金链子的中间已经变得松动,但靠在一起的两端却仍紧紧地镶在煤块中。此外,科尔普夫人还发现金链子松动的地方在煤块中留下了一个很明显的圆形凹陷形状。由此可见,金链子存在的时间必然与煤块本身一样古老。于是她把金链子拿给了一位专家检验。专家最后断定,这是一个8克拉的金链子重12克。科尔普夫人后来于1899年逝世,把金链子转交给了她的一个亲戚,之后就下落不明了。由于这个金链子被发现的环境比较奇特,因而当时的人们并没有给予它过多的注意,科学家们后来也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我们无法了解清楚它的制作工艺,也就无法搞明白它的来龙去脉。

8,火药是谁发明的那个时期发明的

火药在秦朝就有记载,基本可以确定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隋唐时期的孙思邈在总结了前人的方法之后,提出了硫磺伏火法的配方方法。
唐朝末年发明,火药是中国汉族发明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炼丹术的目的和动机都是荒谬和可笑的,但它的实验方法还是有可取之处,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
是古代的道家人炼丹时发明的,就是孙思邈这个医生发明的了,他老人家有一天不晓得抓了些什么硫、硝、炭的东西就爆炸了,所以我们今天才有了火药 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人类最早使用的火药是黑火药,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它的发明,闻名于世,被称为我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之一,在化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炼丹方士的以外发现 炼丹术在中国起源甚早,据史书所载,至少在战国时期,即已有方士炼制不死之药,且自始即受统治阶级的支持与鼓励。因此,历代总有或多或少的所谓方士在进行炼制“长生不老”仙丹的实验,也累积了一些实际的经验与文字记录(如东汉魏伯阳撰的《周易参同契》即为一例)。三国以后,这些方士逐渐托身于应时而兴的道教行列,大批的道士开始学习与尝试炼丹的工作,于是炼丹术与新兴的道教结合了起来。随着道教的在我国日益盛行,炼丹术也随之日渐发达,奠定了我国火药与养生医学发展的基础。 炼丹家始终认为:如果在适当条件配合下,一种物质经过若干程序处理后,若与另一种物质相结合,则可以自动的将其原有的特质转换到另一种物质身上,而凡人也有接受这种变化的可能。因此,他们利用烧炼的方法,企图将一些不易腐坏的物质,特别是如黄金、白银等矿石制造成易于吞食的丹丸,经由人吞食后,将其中“不腐不坏”的特质为人所吸取,以达到长生不死之效。上述理论今日看来显然是无稽之谈,然而自秦汉至隋唐之间的炼丹家却深信不疑,许多企盼长享荣华富贵的帝王贵族们亦颇以为是。在这种背景的推动下,烧炼矿石设法使其体积变小硬度变软,并去除其中原有的毒性,使其成为可吞食的丹丸,遂成为方士炼丹的主要内容。而矿石中的硫黄为炼丹家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因硫黄可改变其它矿石的形态外貌。 硝石(其成分为硝酸钾)则为古代制溶解金属溶液的主要原料之一。因此,在利用燃烧方式制造丹丸时,可能由于偶然不慎将硫黄与硝石同时掉到炭火上,引发了产生火焰甚至爆炸声响。炼丹家们从实际的经验或有意的实验中了解到,将适量的硫黄与硝石混合再加上木炭会着火甚至爆炸。晋代著名的道士葛洪在他撰写的《抱朴子·仙药篇》里有用雄黄、硝石、猪大肠油和松脂共炼丹药的记载。雄黄含有大量的硫,硝石是强化剂,猪大肠油和松脂含有炭,硫、硝、炭是火药的基本成份,这实际上已经是一种火药了。
应该是孙思邈,许多史籍表明,最早的火药,是在公元九世纪后半期唐末宋初问世的。他博涉经史百家学术,通达道经佛典,总结了唐以前的临床攻理论,收集方药、针炙等内容,编著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书,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被后世尊为"药王"。他不仅是伟大的医药学家,而且是著名的炼丹家,自号"孙真人"。他是总结以前炼丹家经验基础上收集河洛地区和关中地区炼丹家的配方,最后提出硫磺伏火法这种较为管用的配方。总之,火药的发明与传播,和孙思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