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草药名词解释2,以下药材矿物药来源的有3,中药当中的三石指的是哪三石4,矿物类中药的发展前景5,本草纲目主要讲哪些药材6,中药中药学道地药材的总结著作7,中医都有什么药材8,化妆品的中药原料主要有哪些作用并试列举些中药草……
本文目录一览
1,草药名词解释
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也可以解释为植物花蕾、子实、叶茎、根须构成的一类中药。
2, 以下药材矿物药来源的有

3,中药当中的三石指的是哪三石
中药中常说的三石,是指添加的矿物质,三石汤中的三石为:飞滑石,生石膏,寒水石;
三石散中的三石是:生石膏1,玄明粉,生月石。其他的就更多,只要方中有3个矿物药,都可以称为“三石”。
4,矿物类中药的发展前景
矿物贝壳类的中药没有必要用水浸泡,因为这类大多不溶于水,一般都是水飞用!
5,本草纲目主要讲哪些药材
第一类为植物类中药:雷公藤、草乌、木通、使君子、益母草、苍耳子、苦柬皮、天花粉、牵牛子、金樱根、土贝母、马儿铃、土荆芥、巴豆、芦荟、铁脚威灵仙、大枫子、山慈菇、曼陀罗花、钻地风、夹竹桃、大青叶、泽泻、防已、甘遂、千里光、丁香、铭藤、补骨脂、白头翁、矮地茶、苦参、土牛膝、望江南子、棉花子、腊梅根等。 第二类为动物类中药:鱼胆、海马、蜈蚣、蛇毒等。 第三类为矿物类中药:含砷类(砒石、砒霜、雄黄、红矾)、含汞类(朱砂、升汞、轻粉)、含铅类(铅丹)和其他矿物类(明矾)等。麻烦采纳,谢谢!
6,中药中药学道地药材的总结著作
建议你可以看一下《神农本草经》这本书。《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为中国早期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历代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书中对每一味药的产地、性质、采集时间、入药部位和主治病症都有详细记载。对各种药物怎样相互配合应用,以及简单的制剂,都做了概述。《本经》依循《内经》提出的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也将药物以朝中的君臣地位为例,来表明其主次关系和配伍的法则。《本经》对药物性味也有了详尽的描述,指出寒热温凉四气和酸、苦、甘、辛、咸五味是药物的基本性情,可针对疾病的寒、热、湿、燥性质的不同选择用药。寒病选热药;热病选寒药;湿病选温燥之品;燥病须凉润之流,相互配伍,并参考五行生克的关系,对药物的归经、走势、升降、浮沉都很了解,才能选药组方,配伍用药。
7,中医都有什么药材
五谷杂粮,植物根、茎、叶、花、果。动物皮、贸、肉、脏腑、粪便。所有生物都有还有一大部分矿物质五谷杂粮,植物根、茎、叶、花、果。 动物皮、贸、肉、脏腑、粪便。 所有生物都有 还有一大部分矿物质 上古医书《神农本草经》把当时常用的365种药物按照毒性强弱和用药目的不同分成上、中、下三品:上品延年益寿,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中品防病补虚,有毒无毒,视用量用法而定;下品治病愈疾,多有毒性,不可久服。 明代李时珍编的《本草纲目》一书,把药物分为水、火、土、石、草、谷、菜、果、木、器、虫、鳞、介、禽、兽、人等十六部,又把各部的药物按照其生态及性质细分为六十类。 现代分类方法 现代记载中草药的教科书所采用的分类方法,根据其目的与重点而有不同,主要有下列四种: 按药物功能分类——如解毒药、清热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等。 按药用部分分类——如根类、叶类、花类、皮类等。 按有效成分分类——如含生物碱的中草药、含挥发油的中草药、含甙类的中草药等。 按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先把中草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动植物药材再根据其原植物原动物的亲缘关系来分类和排列次序。如麻黄科、木兰科、毛茛科等等只要你能想到的,中医都有可能入药。天上地下无所不用!比如说人尿,兔子屎,石膏,芒硝,蛇皮,人胎盘,人指甲,人头发,你说是不是什么都用???用法用量,以适量开水溶化后服用应该是“鹿角胶”,或兑入其它药汁中服用,虚劳消瘦:鹿科动物梅花鹿 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 cervus elaphus l,益精养血,腰膝酸冷。用于血虚头晕。
功能主治:温补肝肾:colla corni cervi(拉). 的角煎熬而成的胶块;deer-horn glue定义。英文名称:每次3~6克古代分类方法上古医书《神农本草经》把当时常用的365种药物按照毒性强弱和用药目的不同分成上、中、下三品:上品延年益寿,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中品防病补虚,有毒无毒,视用量用法而定;下品治病愈疾,多有毒性,不可久服。 明代李时珍编的《本草纲目》一书,把药物分为水、火、土、石、草、谷、菜、果、木、器、虫、鳞、介、禽、兽、人等十六部,又把各部的药物按照其生态及性质细分为六十类。 现代分类方法现代记载中草药的教科书所采用的分类方法,根据其目的与重点而有不同,主要有下列四种:按药物功能分类——如解毒药、清热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等。 按药用部分分类——如根类、叶类、花类、皮类等。 按有效成分分类——如含生物碱的中草药、含挥发油的中草药、含甙类的中草药等。 按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先把中草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动植物药材再根据其原植物原动物的亲缘关系来分类和排列次序。如麻黄科、木兰科、毛茛科等等。
8,化妆品的中药原料主要有哪些作用并试列举些中药
祛斑化妆品使用的中草药物质、生化制剂、基因物质、营养和功能性组分种类繁多,仅就常用的部分组分列举其技术性能。 (1)冬虫夏草:麦角科真菌类腐生菌、味甘性平。它有人体必需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纤维素。为肺、肾经、补肺实卫、补虚益心、补肾固本、安神养心和止血化痰。有显著增强肾上腺素,改善人体发育迟缓,抗疲劳、耐缺氧、抗衰老作用。 (2)天山雪莲花:温肾助阳,用于肾阳不足,关节疼痛。 (3)红花:味辛性温,人心包肝经,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红花黄色素和醌甙可以显著改善微循环,扩张外周血管。 (4)甘草:味甘气平性温。归心、肺、胃经,人方阴少阴,厥阴之经。气薄味厚,升降阴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消痛疽疖毒,补三焦元气,调和诸药。还有抗过敏和明显的抗炎、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应用最为广泛。 (5)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和脾经,人手少阴经,是太阴经、厥阴经。为逐瘀血,活血主药,被称作皮肤、毛发和五官的“建筑材料”,可使容貌焕发,皮肤细嫩。富含微生素A,、B,2和E,还含钾、镁等20余种矿物质,有抗氧化、去自由基和抗炎症作用。可调节人体新陈代谢,止痛止血,清心安神。 (6)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专入肾,兼入膀胱。主要成分为黄柏酮和黄柏内酯。功效为抗炎、清热躁湿,大泄肾火,除膀胱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7)苦参:味苦性寒,人心、脾、肝和胃经,安五脏,清热燥湿,祛风杀虫,除痛肿,治疮疡、恶疮、湿疹和瘙痒。主要成分苦参碱体,抗病原微生物,抗炎作用。 (8)黄芩:味苦性甘寒,归肺、胆、脾、大肠和小肠经。可清热燥湿、除火解毒,止血。主要成分黄芩苷和黄芩素,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过敏,抗氧化作用。 (9)黄精:味甘性平,归脾、肺和肾经。除风湿安五脏,可提高肌体免疫功能和抗衰老作用,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拮抗作用。 (10)白僵蚕:味辛咸性平。归肝、肺经。散结 行经,祛风止痛,除黑,散结,诸疮瘢痕,令人面色好。 (11)百合:味甘性平,归心、肺经。消痛肿,解蛊毒,清肺安神,调肺止咳,补中益气,百合花粉,百合块茎,均可作组分配伍。以兰州产为上品。 (12)维生素类:维生素A、B1、B12、C和D、E,抗菌、抗过敏,清除氧自由基,抗衰老、补充营养物质。各种组分,分别有用途。 (13)脂质体:20世纪90年代开发的生化制剂,它具有传递输送营养物质的作用。被包裹的营养物和组分可及时、稳定、安全、定向和快速地被传送至皮肤中,发挥其作用。 (14)曲酸、熊果苷:美白剂、抑制黑色素生成,淡化色斑,使皮肤变得白净。 (15)芦荟:味苦寒,内含大量芦荟苷,水解后产生芦荟大黄葸苷。含丰富的维生素岛、残、B12和多种氨基酸,不论外用或内服,均有十分奇特的美容效果。 (16)果酸:生化制剂,低浓度(5%—10%)时对皮肤有减少角朊细胞粘连作用,能有效地渗透皮肤,使堆积的角质层脱落,皮肤皮面显得光泽、亮丽。可清除堵塞的角质化物,使皮脂分泌物能通畅地向外排泄。果酸还具有细胞再生性、保水性,以及具有改善肤质的作用,在祛斑化妆品中有相当广泛的应用 祝你快乐!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