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矿物药材> 矿物质类药怎么煎,矿石贝壳药的煎法是

矿物质类药怎么煎,矿石贝壳药的煎法是

本文目录一览矿石贝壳药的煎法是2,煎中药的正确方法3,下列矿物类药中属于氧化物类的药材是4,砂仁和炒杏仁后下药在第一煎下还是在第二煎下5,煎药怎么煎才是正确的6,大夫开中药中有一包像石子似的分开包装该怎么煎熬7,这个中药袋子上的煎药方法……

本文目录一览

1,矿石贝壳药的煎法是

碳酸钙是用天然的牡蛎壳加工而成的。
先煎30分钟,再与其它药一起煎即可。

矿物质类药怎么煎

2,煎中药的正确方法

00:00 / 05:36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矿物质类药怎么煎

3,下列矿物类药中属于氧化物类的药材是

D

矿物质类药怎么煎

4,砂仁和炒杏仁后下药在第一煎下还是在第二煎下

后下的意思是指不用后下的药先煎煮一段时间之后,再放入后下药煎煮,因为后下药一般是含挥发性成分的芳香性药物,或含有不耐热成分的药物,需要后下稍微煎煮一会就行。反之,先煎的药则多是含矿物质的矿石类药物或化学成分难以煎煮出来的药或是含毒性成分的药物。
第一煎时后下

5,煎药怎么煎才是正确的

煎药器具的选择中药汤剂的质量与所选用的煎药器具密切相关。现在用砂锅还是比较好的,因为砂锅的材质比较稳定,不会和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且传热均匀适中,这也是自古以来一直沿用的原因之一。此外,搪瓷锅、不锈钢锅、玻璃煎锅也可选择。而铁、铜锅不能用,主要是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氧化。煎药时能与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如能与鞣质成分生成钽酸铁,使药液颜色加深。它可以与黄酮类化合物形成不溶性聚合物。它能与有机酸形成盐。这些都会影响汤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煎煮水量煎药加水量也很重要,直接影响煎药质量。水量少会造成煎煮不彻底,有效成分浸出不彻底。加的水多了,煎的药液也多了,患者服药不方便。由于中药材质地不同,其吸水性也不同,加水量一般控制在5-10倍。同样重量的药物,质地疏松的,体积大,自然吸水多。质地结实的话,它的体积就小,吸水性也小。所以花、叶、全草煎服要多加水。少用水熬制矿物质和贝类药物。按照传统的加水方法,将药物放入锅中,第一次煎药的加水量为药物表面以上3-5cm,第二次煎药的加水量为药物表面以上3cm。这种加水方法简单,容易掌握。煎煮中应注意的问题1.煎煮前浸泡:煎药前一定要泡水,因为植物中的中药大多是干品。用水浸泡可以使药物软化,组织细胞会膨胀恢复自然状态,这样煎药时有效成分容易浸出。一般以花、叶、茎为主药,浸泡时间1-1.5小时。根、种子、根茎和果实的浸泡时间为2-3小时。2、煎煮次数:多次煎服效果优于一次长煎。实践证明,汤剂中所含成分约80%可煎两次,宜煎两次或三次。3.煎药的温度:煎药的温度中医称为“火”,通常称为“文火”或“猛火”。所谓慢火就是弱火,温度上升慢,水分蒸发慢。所谓武火,就是大火,温度上升快,水分蒸发快。如果煎煮时火候过猛,水分蒸发快,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容易糊锅。反之,如果温度较弱,煎服效果会较差。一般煮沸前用大火,煮沸后再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可减缓水分蒸发,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煮。4、煎煮时间:要看主要药物和疾病的性质,以及药物的情况。一般第一次煎需要20-30分钟,第二次煎需要30-40分钟。治疗感冒的药物先熬10-15分钟,再熬15-20分钟。滋补药物,第一次煎30-40分钟,第二次煎40-50分钟。5.保留的药液量:一般是指一剂药煎两次后的药液量。成人服用400-600 ml,每日两次。儿童服用200-300ml,每天服用两到三次。6.服药方法:一般一剂药煎两次,然后和药液合在一起,分两次服用。孩子可以服用2-3次。治疗感冒、发烧、肠炎、腹泻的药也可以经常服用,即每4小时一次,每次30-40ml,一旦病情痊愈,每天服用2-3次。孩子多服几次比较好。7、特殊药物煎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性质开出带有脚注的药物。(1)先煎汤:一般用一些矿物质、贝壳、角质类药物。因其有效成分难煎,故先煎30-40分钟,再与其他药物混合后再煎。常见的有生石膏、生龙骨、珍珠母、生赭石等。另外,毒性药物可先煎服,再长期煎服,以减轻或解毒。比如乌头碱,长期煎煮乌头碱可以分解成乌头碱,毒性只有原来的1/2000。附子若长期煎服,不仅能减毒,还能增加强心作用。(2)服药后:一般有芳香气味和挥发油或难久煎的药物,应在煎药前10-15分钟放入锅内。常见的有藿香、钩藤、大黄等。比如钩藤中所含的生物碱,煎煮20分钟以上,其降压成分就很容易被破坏。大黄,具有泻下、清热作用的成分,为大黄酸,但对热不稳定,长时间加热会分解。大黄酸的泻下作用比苷元强,不易久煎,常采用“倒扣”的方法。(3)包煎剂:种子和个别花粉类药物通常用纱布包好,放入一组药物中煎服。常见的有车前子、旋覆花等。比如车前子,很容易糊化,焦化。所以需要油炸。炒旋覆花可以防止绒毛脱落混入汤中刺激咽喉。(4)溶解:用热药水将药物溶解后服用。常见的药物有硫酸钠和芒硝。(5)融服:主要是一些牙龈类药物,用热药水溶化后服用。如果混合煎剂会使药液粘稠,影响其他成分的浸出,胶药也会有一定的损失,所以采用化开服用的方法。常见的生阿胶、鹿角胶、龟板胶。(6)分煎。有些贵的药要分开煎,然后把药液混合在一起服用。常见的有人参、西洋参、鹿茸等。(7)内服,有些贵重的药粉不能和组药一起煎服,一般是内服,即将药粉溶于药液中服用。这样既有助于发挥药物的作用,又节省了药材。常见的有三七面、羚羊角面、牛黄面等。要注意器皿的选择,水的多少,煎中药的时间和温度等。煎中药需要耐心和细心。如果要煎一副中药,要注意,这样才能得一副好药。

6,大夫开中药中有一包像石子似的分开包装该怎么煎熬

中药中有一包像石子似的应该是矿物质类中药。如果内服应先煎。方法1:打碎 凉水泡1小时。【多放点水】开始煎. 煎时用筷子搅拌。煎掉2分水后. 放于凉处.澄清。之后 倒出药液 在用此药液煎其他药,方法2:打碎 凉水泡1小时。开始煎. 煎时用筷子搅拌,煎到水剩下2分时.放于凉处.澄清。之后 倒出药液,待用, 其他药另煎。煎好后 兑入药液中,
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7,这个中药袋子上的煎药方法具体是怎样煎的

任何食物隔夜吃喝都是不好的,尤其是天气暖和了,更容易变质,草药熬好放的时间长了疗效降低了不说,性状可能改变呢,放在冰箱二次加热更不好,就像孩子喝剩的奶要倒掉的一样,要不你把隔夜的茶喝一些试试看什么效果!
一般煎中药2种:1.早晚各煎药一次半小时左右(矿物药类多煎会哦),煎药完后喝,第二次时间可以短点。2。连续煎药2次,把药汤倒在一起,早晚各喝一半。。基本情况是这样,煎药3次一般没必要,因为按要求煎药2次,药的有效成分基本就煎到位了。

8,正确煎煮特殊药材的方法是什么

某些中药因质地的原因,煎法比较特殊,若不正确操作会影响药效的发挥,需加以注意。因此,在配药过程中,有部分药物会按处方要求和规定,根据部分药物的独有特点、性质单独装包后,与处方上其他药物包好,便于患者取药回家煎服。这类特殊药物怎么煎呢? 先煎:介壳类、矿物类药物,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宜煎出,应先打碎先煎,煎10~30分钟后再下其他药,如龙骨、牡蛎等。此外,附子、乌狼毒等毒性药,宜慢火先煎久煎,可减低毒性。 后下:对含挥发性成分或气味芳香的药材,久煎易破坏其有效成分,宜在一般药物即将煮好时放入,煎4~5分钟即可,以防其有效成分走散,如薄荷、砂仁等。 包煎:适合那些含黏性、小粒种子类、粉末和有细小绒毛的药物,为防止煎后药液浑浊及减少对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要用薄布将药包好,再放入锅内与其他药同时煎煮,如旋复花、车前子等。 另煎:对贵重药材,为减少损耗,应单另久煎,取汁后,再与其他药材的煎出液合并服用,如人参、鹿茸等。 烊化:胶质、黏性大而且易溶的药物用时,应单独加温熔化,再加入去渣的药液中微煮或趁热搅拌,使之溶解,如阿胶等。 冲服:药物研粉与其他药同煎则粘锅煮焦,且粘附其他药,影响药效,应放入已煎好的药汁中搅匀后一起服用,如琥珀末等。 煎汤代水:某些药物,应在煎好后去掉药渣,再用液体煎其余药物,发挥辅助作用。例如玉米须,具有利尿、降血糖的作用;还有灶心土,由于吸收了柴草的药效,可以使药性变得温和,具有温中止血的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药液煎成后,倾倒时应用工具挤压药渣中残留汤液,及时过滤,不可久贮锅内使汤液被药渣膨胀吸收。

9,怎样煎中药是最合理的科学的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人类抵抗疾病及繁衍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并且其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只是由于煎药过程稍显复杂,下面我详细地介绍一下煎煮中药需注意的各个方面: 煎药器具的选用-煎药的加水量-煎药中注意的问题-煎药前的浸泡-煎煮次数-煎药温度--煎煮时间-留取药液量-服汤药方法-特殊药的煎煮- 一.煎药器具的选用 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具有密切的关系。现在仍是以砂锅为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其传热均匀缓和,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铁锅,铜锅,主要是因为铁锅或铜锅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在煎煮药时能与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如与鞣质类的成分可生成鞣酸铁,使药液的颜色加深。与黄酮类成分可生成难容性聚合物。与有机酸类成分可生成盐类。这些都会影响汤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 二.煎药的加水量 煎药的加水量也很重要,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汤剂的质量。加水少了,会造成药物煎煮不透,有效成分浸出的不完全。加水多了,煎煮出的药液多,病人服药时很不方便。 中药材因其质地不同,它的吸水量差别也较大,一般加水量控制在5-10倍。重量相同的药物,质地疏松其体积就大,吸水量自然就多。质地坚实其体积就小,吸水量就少。因此,煎煮花,叶,全草类药物,加水量就要多一些。煎煮矿物类,贝壳类药物,加水量就少一些。按照传统的加水方法,是将药物放入锅内,第一次煎煮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超过药物表面3厘米为准。这种加水方法,简便易行,又很容易掌握。 三.煎药中注意的问题 1.煎药前的浸泡: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 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 2.煎煮次数:以多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煮的效果好。实践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3.煎药的温度: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一般习惯上称为"文火"或"武火"。所谓文火,就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份蒸发较慢。所谓武火,就是强火,温度上升快,水份蒸发的也快。如煎药时火候过强,水份蒸发快,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锅。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药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时间: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以及药物的情况而定。一般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30-40分钟。治疗感冒类药物,第一煎10-15分钟,第二煎15-20分钟。滋补类药物,第一煎30-40分钟,第二煎40-50分钟。 5.留取药液量:一般指一剂药经两次煎煮合并后的药液量。成人取400-600毫升,每日分两次服用。儿童取200-300毫升,每日分两到三次服用。 6.服药的方法:一般一剂药煎煮两次后合并药液,分两次服用。儿童可分2-3次服用。治疗感冒,发热,肠炎,腹泻的药,也可采用频服的方法,即每4小时服一次,每次服用30-40毫升,病愈即止,再改为每日服2-3次,小儿以少量多次为好。 7.特殊药的煎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性质,在处方中开出带注脚的药物。 (1)先煎药:一般是一些矿物,贝壳,角甲类药物,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30-40分钟,再与其它药物混合后煎煮。常见的有生石膏,生龙骨,珍珠母,生赭石等。 另有毒性药物先煎,久煎可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如乌头类药物久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只有原来的1/2000。如附子久煎不仅能降低毒性还能增加强心作用。 (2)后下药:一般是气味芳香含挥发油或不易长时间煎煮的药物,要在药物煎好前10-15分钟投入锅内。常见的有霍香,钩藤,大黄等。如钩藤所含的藤碱,煎煮时间超过20分钟其降压成分易被破坏。大黄,具有泻下清热作用的成分,是大黄甙,但其对热不稳定,长时间加热会分解。而大黄甙泻下作用又比甙元强,故不易久煎,多采用后下方法。 (3)包煎药:一般是种子和各别的花粉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放入群药内共煎煮。常见的有车前子,旋复花等。如车前子易粘锅糊化,焦化。所以需包煎,。旋复花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 (4)溶化服:用热药液将药物溶化后服用。常见的药物有玄明粉,芒硝。 (5)烊化服;主要是一些胶类药物,用热药液烊化后服用。如果混煎会使药液粘性大,影响其它成分的浸出,胶类药物也有一定的损失,所以采用烊化服用的方法。常见的有生阿胶,鹿角胶,龟板胶。 (6)另煎兑入,一些贵重药要单独煎煮后,再将药液兑入到一起服用。常见的有人参,西洋参,鹿茸等。 (7)冲服,一些贵重的药物细粉不能与群药一起煎煮,多采用冲服的方法服用,即将药粉溶于药液中服。这样既有利于发挥药物的作用还又可节省药材。常见的有三七面,羚羊角面,牛黄面等。
煎前先用冷水泡十几分钟,分三煎,第一次煎好后倒出来,再煎,依次倒出,等冷却后将三次的药水合在一起!
要注意不要被盖住!中药煎煮之前先用凉水充分浸泡,再行煎煮。

10,如何煎煮中药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人类抵抗疾病及繁衍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并且其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只是由于煎药过程稍显复杂,下面我详细地介绍一下煎煮中药需注意的各个方面: 煎药器具的选用-煎药的加水量-煎药中注意的问题-煎药前的浸泡-煎煮次数-煎药温度--煎煮时间-留取药液量-服汤药方法-特殊药的煎煮- 一.煎药器具的选用 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具有密切的关系。现在仍是以砂锅为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其传热均匀缓和,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铁锅,铜锅,主要是因为铁锅或铜锅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在煎煮药时能与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如与鞣质类的成分可生成鞣酸铁,使药液的颜色加深。与黄酮类成分可生成难容性聚合物。与有机酸类成分可生成盐类。这些都会影响汤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 二.煎药的加水量 煎药的加水量也很重要,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汤剂的质量。加水少了,会造成药物煎煮不透,有效成分浸出的不完全。加水多了,煎煮出的药液多,病人服药时很不方便。 中药材因其质地不同,它的吸水量差别也较大,一般加水量控制在5-10倍。重量相同的药物,质地疏松其体积就大,吸水量自然就多。质地坚实其体积就小,吸水量就佟R虼?煎煮花,叶,全草类药物,加水量就要多一些。煎煮矿物类,贝壳类药物,加水量就少一些。按照传统的加水方法,是将药物放入锅内,第一次煎煮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超过药物表面3厘米为准。这种加水方法,简便易行,又很容易掌握。 三.煎药中注意的问题 1.煎药前的浸泡: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 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 2.煎煮次数:以多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煮的效果好。实践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3.煎药的温度: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一般习惯上称为"文火"或"武火"。所谓文火,就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份蒸发较慢。所谓武火,就是强火,温度上升快,水份蒸发的也快。如煎药时火候过强,水份蒸发快,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锅。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药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时间: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以及药物的情况而定。一般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30-40分钟。治疗感冒类药物,第一煎10-15分钟,第二煎15-20分钟。滋补类药物,第一煎30-40分钟,第二煎40-50分钟。 5.留取药液量:一般指一剂药经两次煎煮合并后的药液量。成人取400-600毫升,每日分两次服用。儿童取200-300毫升,每日分两到三次服用。 6.服药的方法:一般一剂药煎煮两次后合并药液,分两次服用。儿童可分2-3次服用。治疗感冒,发热,肠炎,腹泻的药,也可采用频服的方法,即每4小时服一次,每次服用30-40毫升,病愈即止,再改为每日服2-3次,小儿以少量多次为好。 7.特殊药的煎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性质,在处方中开出带注脚的药物。 (1)先煎药:一般是一些矿物,贝壳,角甲类药物,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30-40分钟,再与其它药物混合后煎煮。常见的有生石膏,生龙骨,珍珠母,生赭石等。 另有毒性药物先煎,久煎可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如乌头类药物久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只有原来的1/2000。如附子久煎不仅能降低毒性还能增加强心作用。 (2)后下药:一般是气味芳香含挥发油或不易长时间煎煮的药物,要在药物煎好前10-15分钟投入锅内。常见的有霍香,钩藤,大黄等。如钩藤所含的藤碱,煎煮时间超过20分钟其降压成分易被破坏。大黄,具有泻下清热作用的成分,是大黄甙,但其对热不稳定,长时间加热会分解。而大黄甙泻下作用又比甙元强,故不易久煎,多采用后下方法。 (3)包煎药:一般是种子和各别的花粉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放入群药内共煎煮。常见的有车前子,旋复花等。如车前子易粘锅糊化,焦化。所以需包煎,。旋复花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 (4)溶化服:用热药液将药物溶化后服用。常见的药物有玄明粉,芒硝。 (5)烊化服;主要是一些胶类药物,用热药液烊化后服用。如果混煎会使药液粘性大,影响其它成分的浸出,胶类药物也有一定的损失,所以采用烊化服用的方法。常见的有生阿胶,鹿角胶,龟板胶。 (6)另煎兑入,一些贵重药要单独煎煮后,再将药液兑入到一起服用。常见的有人参,西洋参,鹿茸等。 (7)冲服,一些贵重的药物细粉不能与群药一起煎煮,多采用冲服的方法服用,即将药粉溶于药液中服。这样既有利于发挥药物的作用还又可节省药材。常见的有三七面,羚羊角面,牛黄面等。
中药的煎法 一、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严禁用铁器。 二、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 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三、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 四、煎药量:儿童每剂50-100毫升。成人每剂150-200毫升。 五、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3、“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5、其它特殊药物按医嘱煎煮。 只是煎药要讲究方法,以利药到病除。煎药器具一般选用有盖的陶瓷砂锅或搪瓷锅,因其受热均匀,性质稳定。煎药用水也很重要,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如纯净水,井水、自来水,以不含消毒剂的优质天然水为佳。加水量,一般以浸泡后水面高出饮片2—3厘米为宜。加水量则应根据饮片重量、体积、吸水能力及煎煮时间而定。药味多、体积大、吸水强、煎煮时间长的中药加水宜多些,否则宜少些;头煎加水量宜多些,二煎宜酌减;煎煮滋补药加水宜多些而解表药宜少些;用于少儿的汤剂可适当减少加水量。中药适当浸泡湿润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中药在煎煮前宜在室温下加水搅拌后浸泡30—60分钟,使水分子充分浸入药材组织。 煎煮火候、时间等也直接影响汤药质量。火候,一般先武火(急火),煮沸后文火(慢火)保持煮沸状态,直至达到煎药要求。每付药一般煎二次,煎煮时间依药方不同而有所区别。滋补类药,一般头煎煮沸后再煮30分钟左右。解表药气味辛香,富含挥发油,煎煮太久易使药材有效成分挥发逸去,降低药效,宜急火煮沸,再煎5—10分钟。一般药煮沸后再煎煮约15分钟即可。二煎药宜比头煎时间短些。煎液量,以每次煎煮后趁热滤取煎液100—200ml为宜。药味多的煎药量宜多些,药量少则宜少些。注意第二次煎煮后,应挤榨药渣,避免煎液的损失。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后分两次服。
煎煮中药很有讲究。煎煮中药要注意下列几点。   1.对药罐的选择   药罐是指煎熬中药的器具。铁锅、铜锅、铝锅、锡锅等金属器具是不能用来煎药的,因为中药所含的凝质、有机酸等成分,易与铁、铜、铝、锡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淀物质,喝后对身体有损害。药罐以选择砂锅或陶土罐为最好,烧杯(玻璃制品)、搪瓷杯(完好无损的)次之。   2。对水的要求   煎中药的水,无论是乡村用的河水、井水,还是城市用的自来水,都应沉淀一小时后再用来煎药,这样可澄净水中的一些杂质和有害元素。煎药不能用热水、开水,只能用凉水。煎熬过程中不能添加水,煎之前水应一次加足。   3.水量   水少了容易煎干,水多了药液淡,量多难喝。因此,掌握适当的水量很重要。下面是控制加水量的公式:首次煎水量一药的重量(克) X 10毫升;第二次煎的水量一药的重量(克) X 6毫升。   4.煎的次数   通常一剂药煎两次,然后把两次煎出的药外合在一起平分,两次服完。   5.火候   火候即火力。煎一般的药,先用大火,沸后改用小火。若煎解表药(如伤风感冒药之类),则始终须用大火。   6.煎煮的时间   中药煎煮之前先用凉水充分浸泡,再行煎煮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