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中草药土茯苓,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中草药土茯苓,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一览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2,每日中药土茯苓3,中药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4,土茯苓是什么5,土茯苓的作用与功效土茯苓的副作用6,什么是土茯苓7,土茯苓汤有哪些中药配方8,土茯苓的功效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归肝、胃经。【功能主……

本文目录一览

1,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归肝、胃经。【功能主治】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中草药土茯苓

2,每日中药土茯苓

土茯苓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土茯苓(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百合科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极为常见。我们日常吃的蔬菜,如葱、蒜、韭菜、黄花菜等都是百合科植物。作为中药,除了土茯苓外,还有很多著名的药材也来自百合科植物。例如,补阴药百合、玉竹、黄精、麦冬、天冬,清热泻火药知母,清热化痰药川贝母、浙贝母,攻下药芦荟等。 土茯苓主产于长江流域及南部各省。多于秋末冬初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泥土,晒干;或新鲜时切成薄片,晒干。以淡棕色、粉性足、纤维性少者为佳。 本品甘、淡、平。归肝、胃经。为清热药之清热解毒药,有清热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的功效。 土茯苓清热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可用于梅毒、肢体拘挛及疮痈肿毒。(1)治梅毒或因用汞剂治梅毒中毒而致肢体拘挛、筋骨疼痛者,可单味较大剂量用水煎服,或配伍金银花、白鲜皮、甘草等药使用 。(2)治热毒疮疖,可与金银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药同用。(3)治痈疮红肿溃烂,可单用本品研末,好醋调敷。(4)治瘰疬溃烂,可单用本品切片或为末,水煎服或入粥内食之。 本品除湿的功效可用于淋证、带下、湿疹。(1)治热淋小便短赤涩痛,常与白茅根、蒲公英、木通等清热通淋药配伍。(2)治阴痒带下,可单用土茯苓与水煎服。(3)治湿热皮肤骚痒,可配伍地肤子、苦参、苍术等利湿药使用。 土茯苓,煎服,15 60克。服用本品期间忌饮茶,否则可治脱发。肝肾阴虚者慎用。 土茯苓和茯苓仅一字之差,容易混淆。土茯苓为清热药之清热解毒药,茯苓为利水渗湿药之利水消肿药。来源不同: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性状不同:土茯苓淡棕色,茯苓外皮褐色略带光泽,断面白色细腻。在性味归经方面,两者均甘、淡、平,但土茯苓归肝、胃经,茯苓归心、肺、脾、肾经。在功效和应用方面,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可用于梅毒、肢体拘挛,痈肿疮毒,淋证、带下、湿疹等;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可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茯苓,煎服,10 15克。因茯苓性泄利,故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用。

中草药土茯苓

3,中药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中药土茯苓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的效用。临床上通常可以通过土茯苓治疗不少难治性的疾病,比如性病梅毒,也可以解汞中毒的情况,对于朱砂中毒,还可以通过土茯苓进行治疗。对于泌尿系感染,女性的带下过多,以及皮肤病湿疹、脓疮,以及其他疾病大部分都可以通过土茯苓来进行治疗。

中草药土茯苓

4,土茯苓是什么

土茯苓是植物的根茎,茯苓使真菌的菌核。
您好!土茯苓是中药。
土茯苓是常用中药,味甘、淡,性平,有清热解毒,除湿通络功效,主治湿热疮毒,痈肿梅毒,瘰疬疮肿,筋骨挛痛等疾病。

5,土茯苓的作用与功效 土茯苓的副作用

土茯苓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药材,详细很多人都有听说过,或接触过土茯苓,不过大家对土茯苓的作用与功效及 土茯苓的副作用 就可能了解的不是很多,今天就随我来看看土茯苓的作用与功效及 土茯苓的副作用 ,以供大家参考哦。 土茯苓的作用与功效 土茯苓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它与金银花,萆薢,黄芪相配能发挥它的最大作用。 土茯苓治病偏方 1、治杨梅疮毒:土茯苓一两或五钱,水酒浓煎服。(《滇南本草》) 2、治杨梅风十年二十年,筋骨风泡肿痛:土茯苓三斤,川椒二钱,甘草三钱,黑铅一斤,青藤三钱。将药用袋盛,以好酒煮服之妙。(《赤水玄珠》) 3、治血淋:土茯苓、茶根各五钱。水煎服,白糖为引。(《江西草药》) 4、治风湿骨痛,疮疡肿毒:土茯苓一斤,去皮,和猪肉炖烂,分数次连滓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5、治风气痛及风毒疮癣:土茯苓(不犯铁器)八两。石臼内捣为细末,糯米一斗,蒸熟,白酒药造成醇酒用,酒与糟俱可食。(《万氏家抄方》土茯苓酒) 6、治大毒疮红肿,未成即滥:土茯苓,为细末,好醋调敷。(《滇南本草》) 7、治瘰疬溃烂:冷饭团,切片或为末,水煎服。或入粥内食之,须多食为妙。忌铁器、发物。(《积德堂经验方》) 8、治皮炎:土茯苓二至三两。水煎,当茶饮。(《江西草药》) 9、治妇人红崩、白带:土茯苓,水煨,引用红沙糖治红崩,白沙糖治白带。(《滇南本草》) 10、治小儿疳积面黄肌瘦,肚子大,烦躁爱哭,啼哭无声,不想吃东西,大便失调,皮肤粗糙:土茯苓三钱,野棉花根三钱。研细末,加猪肝二两与水炖服,或米汤冲服。 土茯苓的副作用 肝肾阴亏者慎服。土茯苓的中药后致过敏,周身皮肤瘙痒,并起散在性大小红斑丘疹。原方去土茯苓后不发生过敏症状,如再加土茯苓则过敏症状又出现。 1、《万氏家抄方》:“不犯铁器。” 2、《纲目》:“服时忌茶。” 3、《本草从新》:“肝肾阴亏者勿服。” 关于 土茯苓的副作用 的相关信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下方给我留言哦,我们会尽快为您解答。

6,什么是土茯苓

土茯苓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土茯苓的块茎。性味甘、淡、平。本品既能治梅毒,又解汞毒,用于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导致肢体拘挛者,有解毒利关节之效。古时重用本品,配合皂荚、牵牛子煎服。近年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取得较好的疗效。
土茯苓是常用中药,味甘、淡,性平,有清热解毒,除湿通络功效,主治湿热疮毒,痈肿梅毒,瘰疬疮肿,筋骨挛痛等疾病。

7,土茯苓汤有哪些中药配方

治杨梅疮毒:土茯苓一两或五钱,水酒浓煎服.治血淋:土茯苓、茶根各五钱。水煎服,白糖为引.治风湿骨痛,疮疡肿毒:土茯苓一斤,去皮,和猪肉炖烂,分数次连滓服.治风气痛及风毒疮癣:土茯苓(不犯铁器)八两。石臼内捣为细末,糯米一斗,蒸熟,白酒药造成醇酒用,酒与糟俱可食.治大毒疮红肿,未成即滥:土茯苓,为细末,好醋调敷.治妇人红崩、白带:土茯苓,水煨,引用红沙糖治红崩,白沙糖治白带.治小儿疳积面黄肌瘦,肚子大,烦躁爱哭,啼哭无声,不想吃东西,大便失调,皮肤粗糙:土茯苓三钱,野棉花根三钱。研细末,加猪肝二两与水炖服,或米汤冲服.治瘿瘤:土茯苓五钱,金锁银开、黄药子各三钱,白毛藤五钱,乌蔹莓根、蒲公英各四钱,甘草、金银花各二钱,煎服.

8,土茯苓的功效

土茯苓,功效应用1. 甘淡,解毒利湿,通利关节,又兼解汞毒,故对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筋骨疼痛者疗效尤佳,为治梅毒的要药。2. 甘淡渗利,解毒利湿,故可用于湿热引起的热淋、带下、湿疹湿疮等证。常与木通、扁蓄、蒲公英、车前子同用,治疗热淋;3. 清热解毒,兼可消肿散结,如《滇南本草》以本品研为细末,好醋调敷,治疗痈疮红肿溃烂;
【性味与功效】 味甘、淡,性平。功效:清热解毒,除湿通络。 【传统应用】 主治湿热疮毒,痈肿梅毒,瘰疬疮肿,筋骨挛痛。《本草纲目》载其能祛风湿,利关节,治拘挛骨痛。 本药用于以下传统方剂:①搜风解毒汤(《本草纲目》):土茯苓、金银花、薏米仁、白鲜皮、防风、木瓜、木通、皂荚子,治疗梅毒,筋骨挛痛;②土茯苓汤(经验方):土茯苓、金雀根、黄芩、黄连、甘草,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白塞病、银屑病、天疱疮、湿疹等免疫性黏膜皮肤疾病。 【主要成分】 含落新妇苷、异黄杞苷、胡萝卜苷、琥珀酸、β-谷甾醇,还含黄酮、皂苷、树脂、多糖、淀粉、挥发油等成分。 【药理作用】 (一)免疫和抗炎 对细胞免疫有抑制作用。有抗炎、抗菌、抗真菌作用。 (二)解毒 对急性和亚急性棉酚中毒有保护作用,但不影响棉酚抑制精子生成的作用。 【临床应用】 1.病毒感染性口腔溃疡。 2.过敏性皮疹、皮肤溃疡或有继发感染。 3.白塞病口腔、阴部溃疡,关节痛。 4.病毒、螺旋体等引起的性病感染、溃疡。 【剂量与用法】 药典剂量:15~60g。 临床常用剂量:15~60g。 大剂量:30~60g。 使用方法:水煎服,外敷。 【临床体会】 (一)关于治疗免疫病溃疡和关节炎 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较强的免疫抑制药。免疫病临床用于治疗红斑狼疮、白塞病、银屑病之口腔溃疡和阴部、眼部、皮肤之炎症、皮疹、疱疹、溃疡,常与黄连、白鲜皮、苦参同用。土茯苓为治疗免疫病口腔和阴部溃疡之最佳中药。 本品也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牛皮癣关节炎、白塞病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与金雀根、山稔根、徐长卿、红藤等同用。 本品对免疫病之过敏性皮炎、天疱疮、湿疹等也有效。 (二)关于治疗感染性炎症 本品对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的口腔、咽喉的炎症、溃疡有较好的效果,与大青叶、黄连等同用。 (三)关于治疗性病 古人用土茯苓治疗梅毒。现常用于梅毒、淋病、湿疣、衣原体和病毒等引起的性病,与苦参、蛇床子等同用,也可中西医结合治疗。 【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二)毒理试验 毒性反应:用含有土茯苓的银屑灵流浸膏240g/kg一次灌胃小鼠,无副作用。幼犬4.03g/kg连续给药60天,心、肝、肾、脑、血液均未见毒性反应。 说明毒性很小。 (三)临床观察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剂量过大对脾虚泄泻者可能滑肠,对有胃病者有胃不适反应。对胃肠功能正常者大剂量30~60g,没有明显副作用。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