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断肠花是什么2,什么样的海棠花有毒3,断肠草是什么4,秋海棠什么时候开花5,国务院规定的28种毒性中药为什么没有断肠草6,断肠草的学名是什么7,世间是否真有忘情草断肠花8,介绍下断肠草花9,世界上有一种草叫断肠草为什么叫断肠……
本文目录一览
1,断肠花是什么
《新绝代双骄3》中的药品配方也有这个:笑追命=断肠花+雪烽草
七步碎心镖=飞镖+断肠花+砒霜是一种药 也可以说是一种植物 给你吃还是给他吃我就没权利知道了。。断肠草,据说就是中国药书里的雷公藤
现在作为麻风病药物少量使用
2,什么样的海棠花有毒
一、断肠花,(学名:Beaumontia brevituba Oliv.)别称:大果夹竹桃、海棠花。夹竹桃科,产于广东海南。多生于疏林中,攀援于大树上。二、形态特征高大木质藤本,幼枝直径1厘米,被灰褐色柔毛,老时无毛,有明显的皮孔。花期春夏季,果期秋冬季。三、毒性皮肤与树汁接触引起痛痒,呈紫黑色,误食树叶可中毒致死,具心脏毒症状。扩展资料断肠花-夹竹桃科药用植物主要价值(一)性味苦,寒,有毒。①、《岭南采药录》:味苦,性木寒。②、《广西药植图志》:微苦,有大毒。③、《南宁市药物志》:苦辛,平,有小毒。④、《云南中草药》:辛,温,剧毒。(二)、功能主治强心利尿,祛痰定喘,镇痛,去瘀。治心脏病心力衰竭,喘息咳嗽,癫痫,跌打损伤肿痛,经闭。(三)、注意事项孕妇忌服,不宜多服久服,过量则中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断肠花

3,断肠草是什么
这是出现在(神雕侠侣)中过儿和姑姑在绝情谷中的毒,
早些年在家族的毒材书上见过.断肠草又名狼毒草.有大毒.生长山崖上.花白色,蜜蜂也有采其花蜜,人误食后会中毒.狼毒草主要外用于痈肿毒疮.内用于肠脓痈.断肠草确有其药,它并不单指一种植物,有十几种植物都被叫做断肠草,如“钩吻”、“雷公藤”等都被叫断肠草,它的成分可用于治疗顽癣、疮肿毒、疥癣等都一定疗效。
4,秋海棠什么时候开花
秋海棠我们应该不是很陌生,你知道秋海棠什么时候开花吗?看看下面吧! 秋海棠什么时候开花 秋海棠花期7月开始 秋海棠 别名岩丸子。 功效作用凉血止血,散瘀,调经。用于吐血,衄血,咳血,崩漏,白带,月经不调,痢疾;外用治跌打损伤。 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 毒性无毒、药性凉、药味酸、涩。 《全国中草药汇编》:秋海棠 【拼音名】QiūHǎiTánɡ. 【别名】岩丸子。 来源 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秋海棠BegoniaevansianaAndr.,以块茎和果入药。夏秋采块茎;初冬采果,晒干或鲜用。 性味 酸、涩,凉。 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散瘀,调经。用于吐血,衄血,咳血,崩漏,白带,月经不调,痢疾;外用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1~3钱。外用适量,研粉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秋海棠 【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QiūHǎiTánɡ 来源 为秋海棠科植物秋海棠的花朵。 原形态 秋海棠,又名:八月春、断肠花(《群芳谱》),相思草(《漳州府志》),断肠草(《大观录》)。 多年生草本,地下具块茎。茎直立,光滑,高约60厘米。叶斜卵形,先端尖,边缘有细锯齿,基部斜心脏形,上面具细刺毛,下面和叶柄带紫红色,叶腋间生有小珠芽,落地生新苗。花粉红色,雌雄同株;雄花花被4,外2片形圆而大,雄蕊多数,花丝成一总柄,药黄色;雌花花被5或较少,在内者较小,子房下位,花柱3歧,柱头扭曲状。蒴果具不等大3翅,胞背裂开。花期8~9月。 生境分布 多栽培于庭园。全国各地有分布。 化学成份 全草含草酸。 性味 《药性考》:"味酸,性寒,无毒。" 功效与作用 《百草镜》:"擦癣杀虫。" 【摘录】《中药大辞典》。
5,国务院规定的28种毒性中药为什么没有断肠草
生附子 9、生腾黄 18、生千金子19、砒霜 3、水银4、生马前子 5、白降丹 24、斑蝥13、青娘虫 141、砒石(红砒、白砒)2、生南星 11、生巴豆 12、蟾酥25、洋金花 26、生半夏10、生草乌7、生白附子 8、生天仙子20、闹阳花 21、雪上一枝蒿22、红升丹 23、红娘虫 15、生甘遂16、生狼毒 17、生川乌 6传说中的“断肠草”,中草药名为“钩吻”,又叫胡蔓藤、大茶药、野葛、毒根、山砒霜。他是草药,不是中药。
6,断肠草的学名是什么
传说中的“断肠草”,野生藤本植物,学名雷公藤,中草药名为“钩吻”,又叫胡蔓藤、大茶药、野葛、毒根、山砒霜。为马钱科多年生常绿缠绕性木质藤本植物,长9~1 5尺,茎圆柱形,光滑带紫色。叶对生、有叶柄、卵状披针形,长1.5~3.5寸,宽0.6~1.8寸,全缘,两面光滑,折断面边缘很整齐。夏季顶生或腋生喇叭形黄花,成三叉状分枝聚散花序,有香气。生于村旁、路边、山坡草丛或灌木丛中。药用全草,全年可采。
断肠草虽然有剧毒,但它可用于治顽癣,取断肠草二层皮、野萝卜根、冰糖各30克,捣烂加醋敷患处。用鲜叶捣烂外敷可治疗疮肿毒、疥癣;在兽医上应用可制成针剂治猪气喘病。水煎汤可驱除猪绦虫、蛔虫、姜片虫等。
历代本草中多作药物记载,《本草纲目》中格外注出:“人误食其叶致死,而羊食其苗大肥。”这可能与羊体内含有某种解钩吻毒素的物质有关。钩吻含多种生物碱,人误食后应立即灌服新鲜鹅血、鸭血或羊血,并送医院抢救。
7,世间是否真有忘情草断肠花
没有忘情草这种草。
她就是你心中那个草,想给她浇水,想给他施肥,她在你心中一定很完美吧,等冬天来了她不在是绿色了,我想你不会忘记的。
秋海棠的别名《断肠花》
出处:见伊世珍《嫏嬛记》卷中引《采兰杂志》。
【药 名】:断肠花
【拼 音】:DUANCHANGHUA
【来 源】:为夹竹桃科植物断肠花的叶、树皮。
【功 效】:强心利尿、祛痰定喘、祛瘀止痛。
【主 治】:治心力衰竭、气短、双下肢及全身浮肿之证,治喘息咳嗽等症,用于跌打损伤、瘀血疼痛、经闭等。
【性味归经】:苦,寒,有大毒。心、肺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0.3一0.6克。外用:捣敷。
【别 名】:大果夹竹桃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岛。
【拉丁名】:植物断肠花Beaumontia brevitneba olir.
【考 证】:始载于《海南植物志》。
种中文名: 断肠花
种拉丁名: Beaumontia brevituba Oliv.
种别名: 大果夹竹桃
形态特征: 木质大藤本,具乳汁。叶对生,倒披针形,长达25cm,宽达10cm,顶有短尖头;侧脉每边12—15条。聚伞花序伞房状,花梗长约7厘米;花4—5朵,白色,芳香,花冠钟状,裂片5,开时径达10cm;花盘为5个肉质腺体组成。蓇荚果合生,圆柱形,长达16cm,直径约4cm;种子长圆形,具白绢质毛。花期春夏季,果期秋冬季。
分布: 产我国海南。
生境: 生山地疏林中。
毒性: 皮肤与树汁接触引起痛痒,呈紫黑色,误食树叶可中毒致死,具心脏毒症状
8,介绍下断肠草花
断肠草是野生藤本植物,学名雷公藤,茎高三四米,叶互生,花小色白,根、茎、叶剧毒.它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一年生的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质是葫蔓藤碱。据记载,吃下后肠子会变黑粘连,人会腹痛不止而死。一般的解毒方法是洗胃,服碳灰,再用碱水和催吐剂,洗胃后用绿豆、金银花和甘草急煎后服用可解毒。断肠草为世界著名的剧毒植物,其实它为马钱科植物胡蔓藤GelsmiumelegansBenth.,为常绿木质藤本,其根在民间俗称“大茶药”;断肠草别名钩吻、野葛、虎狼草和胡蔓草。生于向阳的山坡、路边的草丛或灌木丛中,主产于广东、广西。此外,福建、浙江、贵州、云南等地有产。胡蔓藤属植物全世界有3种,我国有1种供药用。 断肠草为什么具有剧毒呢?是因为它全株植物均含有钩吻素子、钩吻素寅、钩吻素卯等毒性生物碱,以钩吻素寅毒性最剧,中毒之主要症状是呼吸麻痹,轻者呼吸困难,重者死于呼吸停止。断肠草根、茎、叶三部分均有剧毒,尤其以嫩叶最毒,人若误食小叶一片即可致死。在笔者老家-高州,曾经发生用大茶药煲猪骨汤治风湿病而造成服后中毒死亡的事故。文献亦记载有内服大茶药中毒事件。令人不得其解的是,小叶一片致人于死地的断肠草生猪吃后却安然无恙,对生猪不仅不会发生毒害,还可作为生猪的杀虫和健胃药。民间有用断肠草作猪饲料,研究人员还有用于畜禽复壮等方面。 误服断肠草会出现何种症状呢?又如何能解其毒呢?内服断肠草、中毒后,会出现口渴、流涎、干呕、发烧、咽喉及腹中灼痛、震颤、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据文献记载,急救法有:即用蕹菜(通心菜)根煎汤或鲜根捣烂取汁灌服、或用崩大碗(积雪草)捣烂拌茶油灌服,或取新鲜羊血趁热灌服,催吐,然后洗胃处理。 断肠草是毒草之王,因毒死炎帝而恶名远扬,大家对它敬而远之。其实我们还可以好好研究它,“以毒攻毒”,利用它的剧毒为人类服务。断肠草的确是一味功效独特的外用药,具有消肿定痛,祛风拨毒,杀虫止痒等效,外用可治痈肿,疔疮,瘰疬,无名肿毒,骨折,跌打扭伤,刀伤,湿疹,风湿痹痛等症。常用的治疗方法:捣烂外敷治跌打瘀肿,外伤出血,梅毒恶疮,风痹;煎汤熏洗可治皮肤湿疹、疥癞及癣。现从本草文献记载的断肠草治疗方剂中选择三验方介绍给大家: 治疥癞:断肠草、白芷、青黛、五倍子、枯矾、马前子、蛇退各二钱,梅片四分,松香、雄黄各一钱五分。共为细未,以蜡油熔化和药膏贴之。(《岭南草药志》) 治痈疮肿毒:生断肠草四两,黄糖五钱。共捣敷患处。(《广西药植图志》)治风湿关节痛:干断肠草一两,防风二钱,独活一钱。共研粗未,用纸卷烧烟熏患处。(《广西药植图志》)
9,世界上有一种草叫断肠草 为什么叫断肠吗断肠草是怎么来的最重要
断肠草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一年生的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质是葫蔓藤碱。据记载,吃下后肠子会变黑粘连,人会腹痛不止而死。一般的解毒方法是洗胃,服碳灰,再用碱水和催吐剂,洗胃后用绿豆、金银花和甘草急煎后服用可解毒。 断肠草—还有一说是雷藤(《中药大辞典〉)绿豆、金银花和甘草实际上是万用解毒药,同样的还有荔枝蒂、生豆浆等。雷公腾生于山地林缘阴湿处。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区。根秋季采,叶夏季采,花、果夏秋采。 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又名粉团花、断肠草。狼毒是多年生瑞香科草本植物,根系发达。初夏萌生,6-7月间开花,耐旱力强。在东北、内蒙古、西北的草原上广泛分布,在退化草地上大量生长,狼毒有剧毒,家畜一 般不食, 但误食后毒性很大,各种家畜均可中毒。 传说中的“断肠草”,中草药名为“钩吻”,又叫胡蔓藤、大茶药、野葛、毒根、山砒霜。为马钱科多年生常绿缠绕性木质藤本植物,长9~1 5尺,茎圆柱形,光滑带紫色。叶对生、有叶柄、卵状披针形,长1.5~3.5寸,宽0.6~1.8寸,全缘,两面光滑,折断面边缘很整齐。夏季顶生或腋生喇叭形黄花,成三叉状分枝聚散花序,有香气。生于村旁、路边、山坡草丛或灌木丛中。药用全草,全年可采。 【别名】 钩吻、大茶药、大炮叶、黄花苦蔓、黄猛菜 【来源】 马钱科胡蔓藤属植物胡蔓藤Gelsemium elegans (Gardn. et Champ.) Benth.,以根、叶及全草入药。根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叶、全草夏秋采集,晒干。 【性味归经】 苦、辛,温。有大毒。 【功能主治】 攻毒拔毒,散瘀止痛,杀虫止痒。外用治皮肤湿疹,体癣,脚癣,跌打损伤,骨折,痔疮,疔疮,麻风。还可杀蛆虫、孑孓。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煎水洗。 【注意】 禁止内服。 【备注】 本品含多种极毒的钩吻碱,误食能致命。中毒后引起晕眩,咽、腹剧痛,口吐白沫,瞳孔散大,下颚脱落,肌肉无力,心脏及呼吸衰竭而死亡。抢救方法:立即采取综合治疗,早期要洗胃,保温,人工呼吸,使用兴奋药。 民间抢救方法 ·鸭毛蘸花生油拭咽喉催吐,吐后再灌服花生油1小杯; ·新鲜鸭血或鹅血1大碗灌服; ·鸭蛋3个,取蛋清调花生油灌服; ·鲜马尾松树梢8条(去叶),韭菜(全草)1把,铺地蜈蚣(马鹿角)0.5~1两。共捣烂,冲水半碗,取滤液服; ·蕹菜根、茎(去叶)1斤,捣烂绞汁内服; ·鲜积雪草捣烂拌茶油灌服; ·金银花连叶捣烂榨汁拌红糖灌服。 【典故:断肠草由来】 神农氏从小就聪明过人,经常帮助周围的人解决一些难题。相传神农有着一副透明的肚肠,能清楚地看见自己吃到腹中的东西,当他看到百姓因疾病而无药医治的时候,他的心里非常着急。为了寻找能解除群众疾病苦痛的药材,他常年奔走在山林原野间,遍尝百草,哪怕中毒也在所不惜。 神农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说法也因此而广为流传,那一天神农看到一些翠绿的叶子而且有淡淡的飘香,于是摘下一片服下。可是意想不到的是,这片叶子通过他的腹内竟然将胃肠搽洗得特别清爽,于是神农就将这种叶子常常带在身边以便解毒之用。 自那以后只要毒草在腹中作怪,神农就立即吞些这种叶子,神农尝试了很多有毒的植物,都能化险为夷。直到有一次,神农在一个向阳的地方发现了一种叶片相对而生的藤,这种藤上开着淡黄色的小花,于是神农就摘了片叶子放进嘴里咽下。可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毒性很快发作,出现了一些不适之感。神农刚要吞下那种解毒的叶子,却看见自己的肠子已经断成一截一截的了,不多久,这位尝近无数草药的神农,就这样断送了自己的性命,因此这种植物也人们被称为断肠草。 【外形描述】 断肠草,外形和金银花接近,是一种开出黄色小花,结出豆荚形状般的果实,另一种开紫色小花。不过这两种都很纤细,茎只有铅笔芯粗细、20多厘米高,叶子细密而零碎、小指甲大小,根部有一股臭味。 [外记]4条腿的动物吃断肠草茶水有清热解毒作用,不会中毒而死。这点有待考证。【不要乱服用!】我们家乡,广西就有这植物,我们叫断肠根,是同一个意思。主要是有毒,误食会导致肠胃中毒,故叫断肠。不过毒性在小说里被夸张了,这树是藤植物(很粗)到处盘绕,非常浓密。平时可以碰一下,爬一下也没事,不要吃就可以了。小时候爬过,回家洗手就好了断肠草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一年生的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质是葫蔓藤碱。据记载,吃下后肠子会变黑粘连,人会腹痛不止而死。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