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中医秘方> 治肠胃型感冒的中药秘方,肠胃型感冒的治疗或预防偏方

治肠胃型感冒的中药秘方,肠胃型感冒的治疗或预防偏方

本文目录一览肠胃型感冒的治疗或预防偏方2,肠胃性感冒的治疗物理治疗和中药治疗3,如何治疗肠胃性感冒4,胃肠感冒吃什么药能好的快5,怎样治疗胃肠感冒6,肠胃感冒怎么治有什么偏方7,中医的感冒药方肠胃型感冒的治疗或预防偏方你好这位朋……

本文目录一览

1,肠胃型感冒的治疗或预防偏方

你好这位朋友,口服藿香正气水可以治疗的,祝你健康!

治肠胃型感冒的中药秘方

2,肠胃性感冒的治疗物理治疗和中药治疗

中药可用藿香正气丸,物理法,最简单的可以热敷腹部
喝藿香正气水,好的快。
中药有香薷散,藿香正气散。肠胃型感冒常由夏天贪凉过食冷饮造成的,所以千万不能再吃冷的东西,吃一些清热利湿的东西会比较好,比如薏苡仁粥。
针灸效果好处方中脘,天枢,足三里按摩针灸均可获得良效
保济丸也可
可以口服藿香正气滴丸

治肠胃型感冒的中药秘方

3,如何治疗肠胃性感冒

很简单,吃藿香正气水就可以治疗!
你小弟只吐不拉,那就把嘴和定调换一下
可服下列处方: 党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炙甘草3g 陈皮5g 法半夏5g 紫苏叶5g 藿香5g 麦芽10g 砂仁4g 鸡内金4g
胃肠型感冒也是感冒的常见类型,主要是感冒的症状还有腹痛腹泻,或有呕吐,如果症状不重可口服藿香正气水,或者香薷散,如症状严重可口服糖盐水或输液治疗,防止脱水
半夏9g 栝楼15g 黄连9g 荆芥9g 桂枝9g 白芍15g 炙甘草6g 苍白术各12g

治肠胃型感冒的中药秘方

4,胃肠感冒吃什么药能好的快

藿香正氣
乳酶生
给你一个药方阿莫西林0.5/次 TID 吗丁啉 10MG/次 TID扑尔敏 4MG/次 TID维生素B6 20MG/次 TID奥美拉唑早晚各一粒 以上药物 空腹饭前半小时服,连续服用
如果是肠胃性感冒藿香正气水效果就好,建议,感冒哮喘最好找中医有优势!辨证施治效果最好,早治早好,少吃药还少受罪。就是吃中成药也最好是找中医辨证,不要轻易相信西医大夫的推荐。 感冒和甲流的传染途径都是飞沫病毒经呼吸道感染。 感冒一般都是病毒性的,普通型、流行性、还有甲流(甲型H1N1),只是病毒的类型有所不同。感冒了,你就赶紧找中医用些中药汤剂或是中成药,治疗一下,不要老用抗生素类。不管是流感还是甲流,相信中医没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国人从来都不怕瘟疫!相信中医,就是甲流也不要害怕。我见过中医治这病,我很自信!特别是感冒,西药我不是很赞成,这副作用,就不多说了,相信你身边的中医应该都是好样的! 不管甲流还是季节性流感,都是病毒性感冒,自然病程一周,不用过度担心。 注意,疫苗也不是万能的,一般两周内产生抗体。注射疫苗后一周内,防止感冒,饮食宜清淡,尽量不喝酒,少吃刺激性食物。如果有什么不适,需要用药时,一定到医院咨询医生。 防病原则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精神内守,不忘作劳,避其毒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预防为主,每天高质量睡眠8小时,天冷及时加衣,勤洗手,多通风,人多不去凑热闹。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发烧需要隔离,病来积极治疗。 有病 尽早 及时治疗 ——治疗中医中药不用打针输液,汤药效果很不错,中成药也可,板蓝根冲剂、复方大青叶、VC银翘片、防风通圣丸、小柴胡冲剂等都不错,抗病毒效果就很好。西医达菲治疗很有效。随你选择! 发烧后最好戴口罩,防止传染别人,也保护自己的呼吸道湿润,利己不损人何乐而不为!

5,怎样治疗胃肠感冒

看医生,吃胃药
请服用复方黄连素,十分有效
这几天,许多人会被莫名其妙的发烧困扰:嗓子、咽喉不疼不肿,不流鼻涕、不咳嗽怎么就突然发高烧呢?还有一些孩子突然肚子疼、腹泻、高热,吃什么药也不见效。昨天,记者从市儿童医院、市三院了解到,近日这两家医院内科门诊量突增,大多是感冒患者,但在这些感冒患者中却表现出两种症状:上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感染。医生说,这两种症状都属于感冒,但医生提醒胃肠性感冒患者注意:千万不要乱吃药! 【核心阅读】 据市儿童医院内科门诊部刘吉顺主任介绍,胃肠性感冒主要是由一种叫“轲萨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市三院内科主任高立黔告诉记者,胃肠性感冒在医学上又称“呕吐性上感”,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胃涨、腹痛、呕吐、腹泻,一天排便多次,身体感觉乏力,严重时会导致肌体脱水、体内电解质紊乱,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这时如果以止泻药物进行治疗,不但不会缓解病情,还会延误病情。 高立黔告诉记者,胃肠性感冒的发病诱因主要是来自外部刺激等因素,天气冷暖变化时发生较多。这是由于冷空气对肠胃刺激,再加上生活习惯不正常,不良饮食等。眼下,天气寒冷,许多人喜欢吃火锅时喝点冷饮,这些油腻辛辣、忽冷忽热的食物,会刺激肠道黏膜,致使胃肠发生痉挛。但医生指出,胃肠性感冒和胃肠炎不一样,主要区别在于,急性胃肠炎病人以前常有不洁饮食史,恶心、呕吐较为剧烈,呕吐物常有刺激性气味,但一般没有发热症状。而许多人在胃肠性感冒发病的起初,往往把它误当作急性胃肠炎来治疗。 据专家介绍,对胃肠性感冒的治疗主要以休息为主,一方面患者要多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增强机体同疾病作斗争的力量,另一方面,还要让胃肠充分休息。减轻肠胃负担是为了提早恢复消化功能,然后才能增加进食量。反之只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久而久之变成慢性胃肠炎。医生认为,正常情况下一周左右的节食不会有营养不足的顾虑。早期呕吐较为明显时,可适当静脉补液,其余同感冒一样治疗。还可以借鉴一些患者的体会:适当采用饥饿疗法,但要多补充水分,最好给患者多喝一点盐糖水,每天至少应保证500毫升。 预防胃肠性感冒其实很简单:多喝水,最好不要用冷藏的饮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作到居住的房间空气流通,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贴心提示】 医学专家忠告胃肠性感冒患者“感冒就怕入脏腑”,如果病毒影响到肝肾等脏器,会增加肝肾的负担,如果病毒侵入心脏、大脑,则会导致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脑炎等其他疾病。因此,当症状加重时,要及时就医,以免贻误治疗,引起其他并发症。
吃点大蒜 杀菌 在经常做做腹疗 把双手互搓到热 捂在腹部 从肚脐开始旋转按摩36次 速度不要太快 以自己能感受到双手微温为宜 左转36圈 然后 右转36圈 为一次 每天重复 4-6次 不妨试试

6,肠胃感冒怎么治有什么偏方

藿香正气水就很好,别迷信什么偏方...正规就医,合理用药,才是防病治病的正理...~~补脾益肠丸、肠炎宁也可选用,治愈后平时再用香砂养胃丸和乳酸菌素片来调理一段时间,饮食宜清淡,少吃脂肪,高糖,辛辣,油煎的食品及白酒,咖啡订旦斥秆俪飞筹时船江等刺激性饮料,多吃纤维性食物.多喝水....
胃肠型感冒最常用的成药是藿香正气口服液(丸),效果比较确切。 胃肠性感冒主要是由一种叫“轲萨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胃肠性感冒在医学上又称“呕吐性上感”,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胃胀、腹痛、呕吐、腹泻,一天排便多次,身体感觉乏力,严重时会导致机体脱水、体内电解质紊乱,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这时如果以止泻药物进行治疗,不但不会缓解病情,还会延误病情。 小儿胃肠型感冒的表现 : 由于宝宝的肠胃功能差或平时饮食饥饱无度,过多食入油腻食物后一旦感受风寒,就特别容易存食化火,引起胃肠道反应。除了感冒的常见症状以外,宝宝还会出现腹部胀气、不思饮食等不适,有的宝宝宝嘴里还可闻到一种酸臭气味,严重时呕吐酸腐的不消化食物。同时,宝宝排出的大便也有酸臭味,并伴腹痛、腹泻、大便干燥、多日不排便以及尿少色黄、舌苔又黄又厚等症状。 诱因: 胃肠性感冒的发病诱因主要是来自外部刺激等因素,天气冷暖变化时发生较多。这是由于冷空气对肠胃刺激,再加上生活习惯不正常,不良饮食等。眼下,天气寒冷,许多人喜欢吃火锅时喝点冷饮,这些油腻辛辣、忽冷忽热的食物,会刺激肠道黏膜,致使胃肠发生痉挛。 但医生指出,胃肠性感冒和胃肠炎不一样,主要区别在于,急性胃肠炎病人以前常有不洁饮食史,恶心、呕吐较为剧烈,呕吐物常有刺激性气味,但一般没有发热症状。而许多人在胃肠性感冒发病的起初,往往把它误当作急性胃肠炎来治疗。 治疗及预防: 胃肠型感冒最常用的成药是藿香正气口服液(丸),效果比较确切。 据专家介绍,对胃肠性感冒的治疗主要以休息为主,一方面患者要多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增强机体同疾病作斗争的力量,另一方面,还要让胃肠充分休息。减轻肠胃负担是为了提早恢复消化功能,然后才能增加进食量。反之只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久而久之变成慢性胃肠炎。 医生认为,正常情况下一周左右的节食不会有营养不足的顾虑。早期呕吐较为明显时,可适当静脉补液,其余同感冒一样治疗。治疗胃肠型感冒,可用抗病毒药,如吗啉胍、病毒唑、板蓝根冲剂等。注意不要盲目使用抗菌药,因为非但无效,反而导致肠道正常菌群紊乱,会加重病情、延长病程。另外,可联用思密达与口服补液盐(ors),效果较好,可迅速解除症状并缩短病程。 预防胃肠性感冒其实很简单:多喝水,最好不要食用冷藏的饮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作到居住的房间空气流通,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贴心提醒: 医学专家忠告胃肠性感冒患者“感冒就怕入脏腑”,如果病毒影响到肝肾等脏器,会增加肝肾的负担,如果病毒侵入心脏、大脑,则会导致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脑炎等其他疾病。如果孩子发热不退或感冒症状加重、呕吐不止、头痛剧烈、脖子发硬、精神不好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要自己随便在家服药,以免贻误病情。 预防夏季胃肠性感冒——香紫茶 【材料】藿香10克、紫苏叶10克、陈皮10克、冰糖适量。 【作法】8杯水煮沸后,上述材料加入煮沸2分钟后,加盖熄火,略冷,滤渣后,加入适量冰糖,当茶饮。 【说明】藿香——味辛、性微温,有化湿和中、解暑、解表之作用,现代药理学证实其对胃肠神经具有镇静作用,同时有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力,并有解热及抗菌作用。夏季胃肠性感冒如头痛、腹痛、呕吐、下痢之症状,配合理气化痰之陈皮和发汗解热,行气宽中的紫苏叶,可预防夏季感冒,胃肠不适。本茶剂均为芳香成分,因此不宜长时间煮。

7,中医的感冒药方

1.感冒中药方1-风邪外感,营卫不和 【症状】发热恶寒,有汗不解,口渴不欲饮,苔薄白,脉浮小数。 【治法】调和营卫,辛温解表 【方药】川桂枝4.5克,炒白芍9克,生甘草4.5克,茯苓9克,鲜藿佩各3克,白叩壳3克,鲜荷梗1支 【用法】水煎服。 【按语】感受风邪,营卫不和,故见发热恶寒有汗不解,以桂枝汤加芳宣之品,祛风辟秽,调和营卫,故热退,风邪得解。 2.感冒中药方2-风热感冒 【症状】发热,微咳,咽红,小便黄,脉浮数,舌赤无苔。 【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桑叶6克,菊花6克,牛蒡子6克,连翘6克,桔梗4.5克,芦根15克,僵蚕6克,竹叶6克,生甘草3克,香豆豉9克,薄荷2.4克,葱白3寸6克,【用法】薄荷、葱白后下,余药先煮,水煎2次,共取200毫升,分早、晚2次温服。 【按语】肺为娇脏,清虚而处高位,选方多宜轻清,不宜重浊,这就是治“上焦如羽,非清不举”的道理。此属风热感冒,故用桑菊饮和葱豉清凉透表,宣肺化痰。 3.感冒中药方3-感冒夹湿 【症状】感冒两周,发烧,鼻塞流涕,咳嗽,咽痒且痛,大便干燥,小便正常,色淡太白黄腻,脉浮微数。 【治法】祛湿解表 【方药】苏叶4.5克,杏仁6克,桔梗3克,炒枳壳3克,前胡3克,制香附3克,陈皮3克,炒莱菔子4.5克,薄荷3克,荆芥3克,甘草1.5克,葱白3寸 【用法】一剂两煎,共取160毫升,分早、晚2次温服。 【按语】《内经》云:“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内而后调其内。”此属感冒夹湿,治疗先宜疏解,继用和脾消滞,清利湿热。 4.感冒中药方4-湿浊中阻,肠胃气滞 【症状】寒重热轻,头胀身痛,胸闷不咳,舌苔白腻如积粉,脉象沉滑,二便俱少。 【治法】祛表里之湿 【方药】苍术4.5克,藿香6克,一厚朴4.5克,半夏6克,陈皮4.5克,菖蒲2.4克,大腹皮子9克,枳壳6克,生姜2片 【用法】水煎服。 【按语】此感冒为湿邪侵于表里之证。湿邪束于肌表,卫阳内郁失于敷布及温煦于外,则恶寒重而发热轻,头胀身痛,湿浊中阻,气机失调,则胸闷,脉沉滑,舌苔白腻如积粉均属湿浊内蕴之象。故治以苍术、半夏运脾燥湿,藿香芳香化浊,厚朴、枳壳、陈皮行气宽中,以助湿邪之化除,更配生姜外达以逐在表里之湿邪。防湿郁化热,入黄苓、赤苓以清热渗湿。表里之湿解除则症自愈。 治疗方法 1.基本治疗 治法祛风解表。以手太阴、手阳明经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列缺合谷大椎太阳风池 加曲池、尺泽、鱼际;鼻塞者,加迎香;体虚感冒者,加足三里;咽喉疼痛者,加少商;全身酸楚者,加身柱;夹湿者,加阴陵泉;夹暑者,加委中。 操作主穴用毫针泻法。风寒感冒,大椎行灸法;风热感冒,大椎行刺络拔罐。配穴中足三里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少商、委中用点刺出血法,余穴用泻法。 方义感冒为外邪侵犯肺卫所致,太阴、阳明互为表里,故取手太阴、手阳明经列缺、合谷以祛邪解表。督脉主一身之阳气.温灸大椎可通阳散寒.刺络出血可清泻热邪。风池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阳维为病苦寒热”,故风池既可疏散风邪,又与太阳穴相配可清利头目。 2.其他治疗 (1)拔火罐法选大椎、身柱、大杼、肺俞,拔罐后留罐15分钟起罐,或用闪罐法。本法适用于风寒感冒。 (2)刺络拔罐法选大椎、风门、身柱、肺俞,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使其自然出血,待出血颜色转淡后,加火罐于穴位上,留罐10分钟后起罐,清洁局部并再次消毒针眼。本法适用于风热感冒。 (3)耳针法选肺、内鼻、下屏尖、额,用中、强刺激。咽痛加咽喉、扁桃体,毫针刺。 3。感冒的其他疗法 1.敷贴疗法 取大蒜2枚捣汁拌面粉做成圆锥状,塞人鼻孔(两侧交替),每次留塞15—20分钟,每日4.5次。具有祛风散寒、宣肺通窍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 2.外治法 取葱白、生姜各30克,食盐5克,共捣成糊状,加入适量白酒调匀,用纱布包好,涂擦胸背、肘胭窝及手足心。一般有解表散邪的功效,涂擦后15分钟左右会有汗出,感冒诸症可以解除。 3.饮食疗法 取苏叶3-6克,生姜3克,洗净切碎,放人茶杯内,冲人沸水200~300毫升,加盖泡10分钟,再放人红糖15克搅匀,趁热饮用。具有解表散邪的功效,适用于感冒初起,恶寒、无汗、头痛者。 4。如何巧选中成药治疗感冒 随着气温的降低,感冒的人越来越多,选用口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毒副作用小且简便不影响工作,符合阶梯用药原则。但是,面对市场上品种繁多的药品,我们切忌盲目选用,必须对症用药,否则,不仅无效,延误病情,甚至加重病情。在此,介绍几种简单的选用方法。 1、风寒性感冒。症状为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这时应该选用发散风寒的辛温解表药,如九味羌活丸、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不能选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误用会加重病情或者迁延不愈。 2、风热性感冒。症状为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宜胀,咽喉红作痛或者胀痛,或口干欲饮,咳嗽,咯痰黄稠。这时应该选用清热宣肺的辛凉解表药,如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桑菊感冒片或银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羚翘解毒丸等,不能选用九味羌活丸、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误用会引起体温升高,咽疼加重。 3、感寒湿滞性感冒。外用风寒表症,发热严守恶寒,体温不高,头痛,内有痰湿中阻,胃脘满闷,恶心呕吐,腹痛泻下。可选用解表化湿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液或藿香正气水,不可服用保和丸、山楂丸。 4、表里双感性感冒。症状为壮热憎寒,头痛目眩,口苦口干,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这时应该选用表里双解的药物,如香雪抗病毒口服液、防风通圣丸等。 5、气虚性感冒。症状为身体素虚,抵抗力低,平时易出汗,不耐风寒,身倦乏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烧,鼻流清涕,常缠绵日久不愈,或者反复感冒。这时用一般感冒药疗效不好,应该选用补中益气丸。
吃点大蒜、葱白、生姜或者一些解表药。
睡觉
1.感冒中药方1-风邪外感,营卫不和 【症状】发热恶寒,有汗不解,口渴不欲饮,苔薄白,脉浮小数。 【治法】调和营卫,辛温解表 【方药】川桂枝4.5克,炒白芍9克,生甘草4.5克,茯苓9克,鲜藿佩各3克,白叩壳3克,鲜荷梗1支 【用法】水煎服。 【按语】感受风邪,营卫不和,故见发热恶寒有汗不解,以桂枝汤加芳宣之品,祛风辟秽,调和营卫,故热退,风邪得解。 2.感冒中药方2-风热感冒 【症状】发热,微咳,咽红,小便黄,脉浮数,舌赤无苔。 【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桑叶6克,菊花6克,牛蒡子6克,连翘6克,桔梗4.5克,芦根15克,僵蚕6克,竹叶6克,生甘草3克,香豆豉9克,薄荷2.4克,葱白3寸6克,【用法】薄荷、葱白后下,余药先煮,水煎2次,共取200毫升,分早、晚2次温服。 【按语】肺为娇脏,清虚而处高位,选方多宜轻清,不宜重浊,这就是治“上焦如羽,非清不举”的道理。此属风热感冒,故用桑菊饮和葱豉清凉透表,宣肺化痰。 3.感冒中药方3-感冒夹湿 【症状】感冒两周,发烧,鼻塞流涕,咳嗽,咽痒且痛,大便干燥,小便正常,色淡太白黄腻,脉浮微数。 【治法】祛湿解表 【方药】苏叶4.5克,杏仁6克,桔梗3克,炒枳壳3克,前胡3克,制香附3克,陈皮3克,炒莱菔子4.5克,薄荷3克,荆芥3克,甘草1.5克,葱白3寸 【用法】一剂两煎,共取160毫升,分早、晚2次温服。 【按语】《内经》云:“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内而后调其内。”此属感冒夹湿,治疗先宜疏解,继用和脾消滞,清利湿热。 4.感冒中药方4-湿浊中阻,肠胃气滞 【症状】寒重热轻,头胀身痛,胸闷不咳,舌苔白腻如积粉,脉象沉滑,二便俱少。 【治法】祛表里之湿 【方药】苍术4.5克,藿香6克,一厚朴4.5克,半夏6克,陈皮4.5克,菖蒲2.4克,大腹皮子9克,枳壳6克,生姜2片 【用法】水煎服。 【按语】此感冒为湿邪侵于表里之证。湿邪束于肌表,卫阳内郁失于敷布及温煦于外,则恶寒重而发热轻,头胀身痛,湿浊中阻,气机失调,则胸闷,脉沉滑,舌苔白腻如积粉均属湿浊内蕴之象。故治以苍术、半夏运脾燥湿,藿香芳香化浊,厚朴、枳壳、陈皮行气宽中,以助湿邪之化除,更配生姜外达以逐在表里之湿邪。防湿郁化热,入黄苓、赤苓以清热渗湿。表里之湿解除则症自愈。 治疗方法 1.基本治疗 治法祛风解表。以手太阴、手阳明经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列缺合谷大椎太阳风池 加曲池、尺泽、鱼际;鼻塞者,加迎香;体虚感冒者,加足三里;咽喉疼痛者,加少商;全身酸楚者,加身柱;夹湿者,加阴陵泉;夹暑者,加委中。 操作主穴用毫针泻法。风寒感冒,大椎行灸法;风热感冒,大椎行刺络拔罐。配穴中足三里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少商、委中用点刺出血法,余穴用泻法。 方义感冒为外邪侵犯肺卫所致,太阴、阳明互为表里,故取手太阴、手阳明经列缺、合谷以祛邪解表。督脉主一身之阳气.温灸大椎可通阳散寒.刺络出血可清泻热邪。风池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阳维为病苦寒热”,故风池既可疏散风邪,又与太阳穴相配可清利头目。 2.其他治疗 (1)拔火罐法选大椎、身柱、大杼、肺俞,拔罐后留罐15分钟起罐,或用闪罐法。本法适用于风寒感冒。 (2)刺络拔罐法选大椎、风门、身柱、肺俞,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使其自然出血,待出血颜色转淡后,加火罐于穴位上,留罐10分钟后起罐,清洁局部并再次消毒针眼
你好 只要注意休息,多饮开水,适当的应用感冒药物,如感康、速效伤风胶囊,三九感冒灵等口服。会很快好转恢复的。
1.桂枝汤 : 处方内容是桂枝10克 白芍10克 生姜二片 炙甘草10克 红枣十枚,每付药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来煮成二碗,成人于每三小时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服用后会得到微汗出来,这个处方使用的最多,民众如果在服用第一碗汤药后,感冒症状就好了,就不需要去服用第二碗,服用此汤药后需要喝一点粥,来帮助药力达到四肢末梢,如此就可以将感冒病毒清除于体外,病人会迅速恢复过来,使用此方时要注意病人的感冒症状,当你发现感冒病人有出汗同时全身肌肉痛,不喜欢被风吹到身体,加上一点发烧又没有胃口时,你就可以按照我说的比例来抓药服用,在服用过后的第二天中午,如果病人的胃口恢复,就代表病已经完全好了。  2.麻黄汤 : 处方内容是麻黄5克 桂枝10克 杏仁5克 炙甘草10克,每付药加入三碗水然后用大火煮成一碗,空腹时服用,这个处方是专门治疗一种特殊的感冒,主要症状是非常怕冷,身体关节疼痛,发烧,没有汗,这个感冒症状多发生于冬天寒冷时,但是也有时会发生在夏天,大家只要记住一点,只要出现这个症状就可以使用它,唯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有心脏病的记录,就不可以服用它,其它的都可以服用。  3.葛根汤 :处方内容是葛根15克 麻黄5克 桂枝10克 白芍10克 生姜二片 炙甘草10克 大枣十枚,每付药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来煮成二碗,成人于每三小时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服用后会得到微汗出来,此方多用于小孩感冒发烧喉咙痛时,这是因为病人是在发汗时得到的感冒,主要症状是后项强痛,头痛又怕风吹,身体肌肉疼痛,喉咙痛,口渴等等,同时这个处方我们也可以给正在发水痘而发烧的小孩吃,在退烧的同时可以将水痘逼出体外,小孩服用后的第二天会全身起水痘,看似很吓人,其实病已经好转,病人烧退,体力也同时会好转,当病人烧退同时胃口恢复时就可以停药了。  4.大青龙汤 :处方内容是麻黄10克 杏仁10克 石膏20克 炙甘草10克 桂枝15克 生姜二片 大枣十枚,每付药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来煮成二碗,成人于每三小时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服用后会得汗出来,此方主要的感冒症状是发烧,咳嗽吐浊痰,病人自觉体外怕冷体内很热,体表没有出汗,有身体疼痛现象,口渴又没有胃口,此时就可以服用这个处方,大青龙汤是我国千年来专门用来治疗瘟疫之类的传染病时所使用的最有效处方,近来发生所谓的禽流感,就是大青龙汤证,民众一旦发现得到此病而当你们当地的西医与中医都宣布无法治疗时,大家就可以使用此方来保命。  5.小青龙汤 : 处方内容是麻黄10克 白芍10克 干姜5克 细辛5克 桂枝15克 五味子10克 炙甘草10克 半夏10克,每付药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来煮成二碗,成人于每三小时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服用后会得汗出来,此方主要的感冒症状是发烧,咳嗽吐清白痰,病人自觉身体里面非常冷,体表没有出汗,也有身体疼痛现象,没有口渴也没有胃口,喉咙中时常觉得痒痒的想咳嗽,有时感觉背后两肩胛骨之间有一块如拳大的冷块区,此时就可以服用这个处方,服用后身体会出汗,之后高烧就会退去,咳嗽就会好转。  6.小柴胡汤 : 处方内容是柴胡15克 半夏15克 黄芩15克 党参15克 生姜二片 大枣十枚 炙甘草10克,每付药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来煮成二碗,成人于早晚餐前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此方主要症状是病人自觉忽冷忽热,有呕心感,同时两胸肋位感觉有胀满感,这时就可以服用此方,还有要注意一点,就是女子在月经期中,如果得到任何感冒时,无论你其它感冒症状是如何不同,请一律使用此方就可以恢复过来,千万不要去吃其它处方,如果你同时有严重的痛经问题,你可以在此方中自行加入茜草15克,白芍25克,而煮法与服用方法不变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